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代小说 » 小说里描写古代节日

小说里描写古代节日

发布时间: 2023-06-28 12:07:47

❶ 明清哪些小说中的节日描写多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青女留连天欲霜,萧萧雨后复重阳。
经年动远归深径,每岁登高在异乡。

❷ 描写古代元宵节、七夕节、中秋节情景的作文(也可以是某小说的一段)。最好能唯美一点!感激不尽……

元宵节是我国的四大节日之一,元宵节一过,春节也就算过完了,所以这一天是非常隆重和热闹的。以前,人们主要是看花灯与舞龙,现在燃放烟花,人们观看烟花也就成为庆祝节日的方式之一了。

晚上七点多一点,我就着急地叫爸爸妈妈带我上工人体育馆去,听说那八点整要放烟花的。走在街上,看到路上有很多与我一样想看烟花的人,大家老老小小一家人,显得十分的高兴。人真是多呀,挤得水泄不通。

八点钟到了,只听见几声沉闷的声音,一个个烟花带着红红的火星窜上了天空,几声脆响,夜空绽放出几朵美丽的花朵。它们的形状和颜色各不相同,有五颜六色的满天星,金黄色的蒲公英,紫色的牵牛花,火红的玫瑰花,粉红的月季、银色的百合……,绚丽多彩。

随着一声声的炮响,人们在惊呼,在赞叹,夜色中,人们微微扬起的脸上也变幻着多姿的色彩,也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他们不也像一朵朵美丽的烟花吗!

生活是多么的美好呀!!!

今年的元宵节,比以往元宵节都不太一样,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富裕起来,灯也随之好看了起来。昨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到街上去看灯。虽然北方的天气寒冷无比,但寒冷挡不住人们的热情
刚到马路上,只见马路上人山人海,整条马路都已变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见人流的末尾。

我和爸爸妈妈也随着人流汇入了灯区��德胜街。只见那德胜街的大牌楼,五光十色,“千万”条金黄色闪光灯从六七米的“高空”悬下,如瀑布一般,真是“疑是金河落德胜”啊。哎呀,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繁多,这么出奇的灯。看都看不过来。瞧,那一盏盏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花灯真是令人大饱眼福。有红彤彤的"五角星",昂首挺胸的"小公鸡",活泼可爱的"小猴子"……你看那只神气活现的凤凰!。两只宝珠般的圆眼,放射出白光。美丽极了。直把我看得目瞪口呆

我们继续往前走,只听见不知道是从哪里传来的歌声“在我的地盘你就得听我的……”。那肯定就是移动通信公司的宣传了。果然,前面有一个舞台。上面虽然空空如也,但旁边是一个手机,(还挺形象,一看就知道是做手机广告)手机的屏幕上还有动画。哦,怪不得听见歌声,只见屏幕里的周杰伦正卖力地拿着话筒,唱着呢!看来,元宵节不仅灯好看,还处处充满商机。

这边刚刚送走了周杰伦,那边的刀郎又来了。因为那熟悉的旋律“2002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的时候来的更晚一些”真悠闲啊。原来是为九曲黄河阵做广告啊。看那九曲黄河阵,左拐右拐,精妙无比,正如人生道路上,虽然左拐右拐,但最后还是会出去,获得胜利。

月亮渐渐西落,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但观灯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各种彩色的灯像天上的繁星一样,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灯醉,只缘春意浓。"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年的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正月十五闹元宵,红红火火过大年。”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来临啦,家家户户都在用笑脸迎接元宵节的到来。

元宵节家家户户都赶着做“元宵”我认为元宵其实是和汤圆一样的。都是那么园,那么白,像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小娃娃。我觉得包元宵好好玩,在元宵里放入各种馅儿:芝麻,豆沙,桂圆,果仁等等,然后再包好。我想“元宵”这个“元” 和团圆这个“园”是谐音,大概就是要把元宵搓得很圆才行,包好的元宵再放入锅里煮。这样元宵就做好了,家家户户就围在一起吃元宵了。就像这句话“闹元宵,煮元宵,骨肉团聚,满心喜。”

元宵节还可以观花灯。大街上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热闹而美丽。在这一天还可以猜灯谜,在灯笼下贴上一张张灯谜纸,既可以动脑筋,又可以观灯,还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礼物,真是一举多得啊!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听妈妈讲元宵节还是中国的“情人节” 。这一天,情侣们手拉着手一起去观灯、看表演。笑声洋溢着整条街,幸福洒满每个人的心。

元宵节那一天最热闹的无过于放礼花了。街上人很多,每个人都站在了最佳观赏烟花的位置。放烟花的人来了,他点燃了烟花,“呯呯”开始放了。看,一只像老鼠一样的烟花冲上天了,一炸五颜六色的花点儿就在天上飞舞,过了一会儿又不见了。紧接着,又飞上了一朵花像流星雨一样从天而降,就像天女散花……人越来越多了,笑声越来越响了,一朵朵“花”也越来越好看了……大伙儿沉浸在欢声笑语的元宵夜之中。

元宵节家家户户聚在一起,累了,困了,一会儿就进入了美妙的梦乡,我想,人们也一定会笑得很开心的。

❸ 描绘古代京都的词语,嗯,最好是各种节日里的夜晚景象,繁华的。因为我在写言情小说,一定要很复杂。

钟灵毓秀 ,华灯初上 , 火树银花 , 街市如昼 , 流光溢彩 , 红灯酒绿,光怪陆离 , 霓虹闪烁 车水马龙, 摩肩接肩,十里长街,华灯璀璨,川流不息,人声鼎沸,金碧辉煌,雕梁画栋,万商云集,人流如川,繁花绿树,流红滴翠,花柳繁华,长满奇花异,花树簇簇,花香馥郁,飞檐点金,瑰丽多彩,芬芳四溢,车马喧嚣,人喧车闹,赏心悦目,万家灯火, 夜色迷人 ,夜色柔美 悠悠长夜, 恬静优雅,车水马龙 ,摩肩接踵, 四衢八街 ,八街九陌 , 四衢八街, 鳞次栉比,高楼林立,万头攒动皓月当空 玉兔东升 月光似水 明月如镜 万点繁星 月朗星稀 明月清风 众星捧月 星光璀璨 月光如水、明月高悬、繁星满天、花好月圆 众星拱月、星光灿烂、星空万里希望对你有帮助

❹ 红楼梦中的节日描写都有什么特点

《红楼梦》所处的那个时代,没有法定节假日这一说。所谓法定节假日,是现代国家才出现的概念,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农业文明时代,节假日是民俗的范畴而非由成文法律规定———当然也可以视为一种习惯法。

本质上说,我以为节日和生日是一样的,都是有着很浓的人格化因素在里面。历史学家蒋廷黼说过:“在中国,较大的节日都是关于人的节日。”其实全世界都差不多:有些节日是关于宗教人物的,如圣诞节、佛诞节;有些是关于传说中的文化人物的,如端午节、七夕节;有些是现实中对某种人伦价值强调的节日,如中秋的团圆、重阳的尊老;还有在中国帝制时代,某个人私人化的节日会成为全民的节日,如皇帝的生日是天长节———因为他的生日已被政治化,自然不属于私域。

《红楼梦》中写节日和生日最多,有除夕、元宵这样的大节日,有花节这样的小节;有丫鬟们过的生日,也有贾宝玉、王熙凤这样重要人物过的生日。从中可以窥见贾府诸多人事瓜葛以及那个时代的文化或制度背景。就拿第五十三回贾府的除夕大宴会来说,首先是准备宴会的政治条件,贾蓉从朝廷领来了皇帝赐予的祭祖银两。贾珍说:“咱们家虽不等这几两银子使,多少是皇上天恩……咱们哪怕用一万两银子供祖宗,到底不如这个又体面,又是沾恩锡福的。”然后需要预备的是聚会的经济成本:乌庄头几千里外来送租子。政治经济两方面条件具备了,贾府的大家长贾母,才能带着一干老少祭祖。

可见,在《红楼梦》时代,节日的政治性涵义是寄托在民俗中间的,也就是说,朝廷不会重新单选一个日子来彰显其政治意图。因为在中国,从周代开始,尤其经过董仲舒等人“天人合一”学说的弘大,植根在农耕社会的民俗和政治几乎可以天然一体。因此我们看到历代王朝更替,很难有专门的“建国日”,他们占了前朝的龙庭,正式改正朔必定是新年的开始。袁世凯所谓做了83天皇帝,实质上只是筹备时期,他没等到第二年春节正式祭天登基就呜呼了。

现代国家肇始,新政权的建立标志不可能是皇帝的祭天即位,而是催生新政权某一重要事件发生的那天。如美国的7月4日,法国的7月14日,民国政府武昌起义的那天:10月10日。可以说,中国古代新朝廷不管受胎于何时,其诞生日必定和民间公认的新一年开始时间重叠,而现代国家理念被广泛接受后,受胎日便成为诞生日。

也就是说,有的现代节日依然具有浓厚的人格化因素,如国家的诞生或受胎的那天便是他的生日。其他的节日如劳动节、妇女节、儿童节、教师节等等,都是政治化的节日,因此容易获得法定的地位。而民俗的节日,因为已经和政治剥离,它纯粹成为民间自娱自乐的特定日子了,便没有了法定的地位———除非是哪个政府也很难否定的极其重要的民俗节日,必须给予尊重而赋予法定地位,如中国的春节、西方的圣诞,以及中西方合流的元旦。

因此,当一些文化、民俗专家在纷纷撰文,认为清明、端午、中秋这些节日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却不能放假,而“五·一”却有长假不太合适时,我总是阅后一叹:这些人不是很懂得政治和文化的区别。

❺ 我想写个古代小说,长安唐朝时期的,请问有哪些习俗

当时主要节日有*括号里是今天的*:
元日(元旦),贴春联、挂年画、舞狮子、拜年贺喜,注意:烟花爆竹的流行大约在到元末明初

上元节(元宵节),赏花灯、猜灯谜等,注意:元宵要到北宋才出现

寒食节(大约清明前两天)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不一定是生的,但必须是凉的)这一节日是为了纪念介子推,

清明节(一样)扫墓和现在差不多,拿点花拿点纸,放上花点着纸,然后说话给鬼听。其他还有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
端阳节(端午)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赛龙舟、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说实话这么些年俺还真不确定这“五毒”指啥)。

乞巧节(七夕)摆设香案,穿针引线(主要是未婚女性)一般人也就是葡萄架下乘凉聊天。

中秋(一样)赏月、祭月,沿海沿江的地方还有观潮。注意:这一天吃月饼形成习惯是在明朝。

重阳(一样)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

腊日(腊八)吃豆粥、祭拜祖先等

除夕,这一天无论时间还是习俗都和现在差不多,区别在于当时所有人要争取一夜不睡“守岁”现在鞭炮震天,想睡也睡不成……
需要注意的还有女性妆容于现在相差很大,顺序是:敷铅粉—抹胭脂—画黛眉—贴花钿—描斜红—涂唇脂。而且眉毛画的很圆,大约就是红色的饼上放俩西瓜子。而且当时还没有出现刘海。
至于说话方式,没必要太纠结,因为当时和现代区别太大了,比如“大家”这词从男人(包括太监)嘴里说出来,指的是皇帝;从女人嘴里说出来,指的是丈夫的爹的正妻。再比如当时流行“以孙为子”,详细解释比较麻烦,简单说,哥哥爸爸爷爷称呼起来比较乱。比如你爷爷仨儿子,你爹排第三,你向别人提起他的时候需要说“我家三哥”他要排老二你也要说“我家二哥”,而当面称呼自己的父亲,则用的“耶耶”或“阿耶”,照搬到文章里,读者看了会很困惑的。

敲了这么些字,你要是写不好的话,都对不住老哥俺。

热点内容
求好看的修真小说仙界神界 发布:2025-10-13 09:09:53 浏览:110
他醉得不省人事言情小说 发布:2025-10-13 08:58:26 浏览:190
好看的言情肉多小说文笔好的 发布:2025-10-13 08:49:47 浏览:888
兰馨雷霆宇小说免费 发布:2025-10-13 08:36:21 浏览:408
类似废土指挥官的小说推荐 发布:2025-10-13 08:29:40 浏览:409
言情小说大全穿越免费 发布:2025-10-13 08:18:09 浏览:820
向河神祭祀的言情小说 发布:2025-10-13 08:11:22 浏览:321
哪本言情小说女主是黑客 发布:2025-10-13 07:57:32 浏览:337
叶罗丽精灵梦小说大全好看 发布:2025-10-13 07:44:43 浏览:933
替嫁小说推荐男主西城 发布:2025-10-13 07:35:36 浏览: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