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代小说 » 古代小说章节题目

古代小说章节题目

发布时间: 2023-07-16 03:00:13

『壹』 古代宫廷小说题目咋起

宫廷题目要么就是很俗很俗的《失宠--》《一代皇妃》、、、类似这样的
要么就是根据你的小说内容以古诗古文作为题目,或者是仿古话《犹记那抹惊鸿照影》、、、等等
再不行就是用谐音或者是直接依照故事情节用成语《妃比寻常》《步步惊心》
大体就这几样了

『贰』 古代的小说标题(自编)

呃,具体看内容。比如;穿越之绝世宠妃,权掌庭朝之类的。

阡陌,茜纱,御风,蛮灵,筱雨,萧雨,晓雨,臾凉,萧兮,离寰,顾笙,柒郁,沐雪。
只能想到这些了,谢谢。

『叁』 唯美的四字词 ,是可以作为古代小说章节的题目的。

寞然
幽血
飘零
之雪
远逝之樱
暗然
微笑
胭脂梦

凝雪
暖伤
花季无痕
离殇
蔷薇
静若止水
流年
浅殇
仲夏花开
墨色哀凉
血泪樱花

『肆』 古龙武侠小说的题目集锦

·苍穹神剑 ·月异星邪 ·剑气书香 ·剑毒梅香 ·孤星传(历劫江湖)
·游侠录 ·湘妃剑(金剑残骨令) ·失魂引 ·残金缺玉 ·彩环曲
·护花铃(诸神岛) ·剑客行 ·飘香剑雨 ·情人剑(怒剑) ·大旗英雄传(铁血大旗)
·浣花洗剑录 ·名剑风流 ·武林外史 ·绝代双骄 ·多情剑客无情剑
·萧十一郎 ·火并萧十一郎 ·流星.蝴蝶.剑 ·大人物 ·欢乐英雄
·边城浪子(风云第一刀) ·九月鹰飞 ·天涯.明月.刀 ·剑.花.烟雨江南 ·大地飞鹰
·血鹦鹉 ·白玉老虎 ·碧血洗银枪 ·三少爷的剑 ·圆月弯刀
·绝不低头 ·七星龙王 ·英雄无泪 ·七杀手 ·风铃中的刀声
·飞刀,又见飞刀 ·猎鹰.赌局

楚留香系列
·血海飘香 ·大沙漠 ·画眉鸟 ·鬼恋侠情(借尸还魂) ·蝙蝠传奇
·桃花传奇 ·新月传奇 ·午夜兰花

陆小凤系列
·陆小凤传奇 ·绣花大盗(凤凰东南飞) ·决战前后 ·银钩赌坊 ·幽灵山庄
·凤舞九天(隐形的人) ·剑神一笑

七种武器系列
·长生剑 ·孔雀翎 ·碧玉刀 ·多情环 ·离别钩
·霸王枪 ·拳头(愤怒的小马)

大武侠时代
猎鹰系列 ·猎鹰 ·群狐 ·银雕
赌局系列 ·赌局 ·狼牙 ·追杀 ·海神

弟子作品
·边城刀声(丁情) ·那一剑的风情(丁情) ·白玉雕龙(申碎梅) ·怒剑狂花(丁情)

他人作品,误记古龙名下
·剑玄录(温玉) ·菊花的刺(晁翎) ·铁剑红颜(龙乘风) ·杀气严霜(剑气严霜) ·枪手.手枪(于东楼)

『伍』 小说章节题目

一件大事要发生之前可以用——山雨欲来风满楼
告诉我章节的内容

『陆』 帮忙取些好听的古代小说的题目(原创)

《彼年豆蔻,谁许谁地老天荒》 《本是缘浅,奈何情深》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如果嫌长,可以节选其中的一部分,比如《奈何情深》

『柒』 小说每回的标题又叫什么

现在大家都比较喜欢说标题、不过它实际在章回体小说中叫做《回目》 顺便解释一下章回体小说,它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其特点是分回标目,段落整齐,首尾完整。这种形式由萌芽到成熟,经历了较长的发展过程。 “章回”的“回”的意思是“次”。关于回目的由来还有一个趣闻呢、 宋元说话人演说长篇故事,非一天一场所能了结,每场讲演一段,为了吸引观众,讲到紧要关头,就宣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下回,也就是下一次。因为每场讲演的时间大致相同,所以每回故事的长短也大致相等。所以,宋元时期的说话人据以讲唱的底本,也就是长篇话本,已具有章回小说的雏形。长篇话本由于故事内容复杂,篇幅较大,为了讲述的便利,就有了分卷分目的必要。如《全相平话五种》中的《乐毅图齐》,分为上、中、下三卷,各卷又依故事内容,分立若干小题目。
编辑于 2014-08-18

『捌』 古代产古代长篇小说多的是什么小说,这些作品中每一回题目称为什么

章回小说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体裁。它的特点是分回标目、分章叙事、首尾完整、故事连接、段落整齐。章回小说是在宋元长篇讲史平话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它与讲史有直接的关系:章回小说作为相对独立的单元的“回”来自于讲史的次或段;章回小说的回目来自于讲史开宗明义的题旨;章回小说由“话说”、“看官”等构成的虚拟的说书场景来自于讲史的叙述方式。我国章回小说的内容十分丰富,至少包括五种类型:讲史型、神魔型、公案型、世情型、武侠型等。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三国演义》的成书、作者与版本

“历史演义”,是用通俗的语言,将历史上兴废争战、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衍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三国演义》是《三国志通俗演义》的简称,描写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兴起与灭亡的历史过程。《三国演义》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有一个漫长的成书过程。三国结束后不久,就有了陈寿的《三国志》,刘宋裴松之为之作注。裴松之引用魏晋人的著作达二百一十余种,资料详实,极大地充实了《三国志》的内容。与此同时,关于三国的各种传说、故事在民间也广泛流传,到元代时,便形成了一部《全相三国志平话》,这是迄今所能见到的关于三国故事的第一部小说定本。罗贯中正是综合《三国志》、民间传说和《全相三国志平话》等最终写成了《三国演义》。可见《三国演义》是在长期的、众多的群众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由作家加工整理完成的。即所谓“世代累积型”小说。关于《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的生平资料,目前知之甚少。明代无名氏的《录鬼簿续编》记载说:“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各天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据此可见他籍贯太原,大约生活在1310至1385年之间。相传他颇有政治抱负,而且是施耐庵的“门人”。其材料如果可靠,他的这些经历对他的创作是有一定影响的。他写的作品很多,除《三国演义》外,今传世的还有长篇小说《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三遂平妖传》;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等。一说《水浒传》是他和施耐庵合写而成。《三国演义》的版本较多,其中明代的嘉靖本,是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三国演义》版本。书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共二十四卷、二百四十节。每节有七言回目一句。而《三国演义》最通行的版本是清代毛纶、毛宗岗父子的一百二十回修改本。

《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

《三国演义》虽然是一部历史小说,也可以说是一部英雄传奇,但它的思想内容十分复杂,融合了传统、官方、民间与作者个人的各种思想。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这样几种思想倾向:第一,极力突出拥刘反曹倾向。在《三国演义》中,以刘关张及诸葛亮为代表的蜀汉方面,是正义的代表。而曹魏集团则代表了邪恶。这种倾向并不是罗贯中首创,而是早已存在于民间,罗贯中只不过是继承了民间的观念。这样的倾向对于吸引读者的感情投入是必需的。这种倾向固然沿袭了传统的道德标准,但另一方面,拥刘也表现了对仁政和明君的向往,反曹则是对暴君和暴政的痛恨。也就是说,作者是从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出发,糅合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来表现对昏君贼臣及黑暗统治的痛恨,对圣君贤相和清平社会的渴望。所以,生活于元末明初的罗贯中奉蜀为正统,不仅因为对否定蒙元正统地位,在“人心思汉”的当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更值得注意的是它反映了人民的政治道德理想。因此,不能简单地视之为封建观念而加以否定。第二,强调建立在“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基础上的“义”。所谓“义”,本来是一个含混的概念,在《三国演义》中,简单地说就是友谊。《三国演义》中“义”的观念特别突出,“桃园三结义”、“义释曹操”等成了“义”的经典表现。“义”,其实是一种民间观念,作者是用民间的想象来描写三国时期的某些人物,并将这种观念作为一种道德品质集中地表现在刘备、关羽、张飞身上。“义”,使他们变君臣为兄弟,平等相待;“义”,令他们相互救困扶危、同心协力;“义”,让他们舍己救人、知恩图报。特别是关羽成了“义”的化身,虽然关羽身上的“义”被绝对化,而产生了重私情忘大义的弱点,但总的来说,并不损害他忠肝义胆、光明磊落的形象塑造。这在高层政治斗争中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它虽然未必符合事实,但切合民间心理。第三,十分崇尚智慧。就写人而言,小说中,诸葛亮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传奇人物,他懂政治、精军事、通外交,是典型的智慧的象征,另外,周瑜、司马懿等人身上也突出地表现了这种观念。作者突出这些智者,使小说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智力的竞赛与角逐,因而具有广泛而持久的吸引力。就叙事而言,《三国演义》以描写战争为主,包容了这一历史时期所有重大的战役,被人们称为全景性军事文学。其中不仅写出了两军相斗勇者胜,而且,还写出了两勇相斗智者胜。突出智斗,是这一作品的特色。作品写战役,将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外交关系交织在一起,重点表现统帅人员的运筹帷幄、分析决策,给予读者许多启示。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三国演义》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这表现在许多方面。

首先,“七分实事,三分虚构”的史料处理原则,使小说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三国演义》大体按照历史真实来写,但又虚构了大量细节和一些情节,使小说虚实结合。实使读者产生真实感,虚使小说更生动、人物形象更丰满。

其次,在人物塑造方面,采用类型化的写法,专门突出人物的某一个特点,并通过夸张、对比、烘托等手法,把这一特点发展到极端。比如曹操的奸诈、诸葛亮的智慧、刘备的仁厚、关羽的忠义、张飞的勇猛等,性格鲜明,形象生动,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所以《三国演义》中,有名有姓的人物达400人,给人印象深刻的也不下数十。毫无疑问,这是《三国演义》最突出的成就。

第三,叙事结构上,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矛盾斗争为主线,精心结构无数的故事,虽事件复杂,却不琐碎支离,有曲折变化,然脉络分明,构成了一个基本完美的艺术整体。

第四,具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语言特色。《三国演义》的语言与《水浒传》等小说是不同的,它是文言,但又夹杂着白话;是白话,但又有不少文言成分。可谓雅而不涩,俗而不俚。这种别具一格的语言风格使它既能发挥白话之长,又能避免纯粹的文言之短。

《三国演义》不仅对中国古代小说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亚洲的其他国家广泛流传。

热点内容
女主马甲小说排行榜2019前十名 发布:2025-05-19 21:58:34 浏览:921
现代言情女大男小师生恋小说 发布:2025-05-19 21:43:45 浏览:975
阅读小说我不是大仙儿 发布:2025-05-19 21:27:46 浏览:312
女主重生到国外经典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5-19 21:16:41 浏览:87
男主是接吻狂魔的校园小说 发布:2025-05-19 21:12:59 浏览:282
傲风小说阅读 发布:2025-05-19 21:08:34 浏览:819
免费小说名i门第一宠老婆却个婚 发布:2025-05-19 21:07:36 浏览:24
寄养女的复仇漫费小说阅读 发布:2025-05-19 21:07:33 浏览:667
好看的言情现代完结小说文笔好的 发布:2025-05-19 21:02:30 浏览:279
鲁宾迅漂流记听书 发布:2025-05-19 20:54:26 浏览: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