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代小说 » 中国古代小说原型论文

中国古代小说原型论文

发布时间: 2023-07-27 22:18:59

① 简述中国古代小说的起源

中国古代“小说”概念的演变“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 其意指“琐屑之言,非道术所在”,也就是所谓的“残丛小话”小说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概念出现于汉代,西汉刘歆编的《七略》中已有“小说家” 的明确类目。桓谭在他的《新论》中说:“若其小说家,合残丛小说,近取譬论,以作短书, 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这段话,既说明小说的形态特点是短篇体制,运用比喻说事,又 强调了它的社会功用。东汉班固在《汉书 艺文志》中进一步明确了小说的内涵及特点: 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议,道听途说之所造也。 因此,在他的《汉书 艺文志》中,小说家被排斥在九流之外,排在十家的最后一家。 综合汉人对小说的理论,大致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1.小说的内容来自民间传说,属“街谈巷语”、“道听途说”,是不符合“大道”、不见 于经典的琐闻杂说或神怪故事。 2.小说的形态特色是“残丛小语”,即短篇体制,运用比喻、夸张的虚构手法,因此具 有生动性和形象性。 3.通过说故事或叙事对生活进行指导,既具有传奇性又具有知识性和说教性。 一、中国古代小说与神话的关系 小说究其根本,应来源与神话与传说。明代胡应麟说《山海经》是“古今语怪之祖”(《少 《山海经》是我国先秦典籍中独具风貌的作品,自古被称为“奇书”,此书共十八卷,分《山经》和《海经》两部分。 《山经》以纪五方山川为纲,系之以古史、草本、鸟兽、神话、宗教等内容;《海经》 除著录地理方位之外,还记载远方异人的状貌和风俗,夹杂着大量的神话片段。 《山海经》是录著我国古代神话最多的一部典籍,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西王 母”、“黄帝与蚩尤之战”、“鲧禹治水”等。是孕育后世小说的胚胎。 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为《山海经》乃“小说之最古者尔”。 西晋太康年间出土于河南汲县魏襄王冢中的《穆天子传》,以相当可观的篇幅描写了周 穆王以造父为驭者、以河伯为副车,驱八骏巡行天下。《穆天子传》代表着神话向小说的过 渡,并开了后世英雄传奇的先河。 中国的神话有一个历史化和宗教化的过程,神话人物常会被逐渐纳入帝王家谱和宗教神 谱,反映这种变化的,在中国小说史上有一种由神话过渡到“仙话”的现象。仙话更多地表 现了后世人的理想和欲望。这表现了小说一方面吸取神话的幻想,一方面,又开始脱离神话 那种先民心理,回归到现实的人情。 二、中国古代小说与子书的关系 古代小说在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图书分类目录中一般属子部,故称子部小说。 《晏子春秋》在写作上很有特色,故事简洁完整,语言清新流畅,许多篇章已具有了小 说的叙事特点,如著名的“晏子使楚”。 先秦诸子为了形象地阐明道理,往往用寓言来说事。这些寓言既具有讽谕性、哲理性, 又具有故事性、形象性,有些寓言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已具有小说的特点。 《孟子 齐人有一妻一妾》;《韩非子》中的寓言,诸如“和氏璧”、“买椟还珠”、“自相 矛盾”。《庄子》中的寓言如“疱丁解牛”、“匠石运斤”、“佝偻者承蜩”等。宋代黄震说庄子 是“诙谐小说之祖也”。 三、中国古代小说与史书的关系 从《左传》开始,史家在著述历史的时候,便常杂以流传民间的遗闻佚事,使历史事件 故事化,而且叙事完整翔实,并运用逼真的细节来描写人物,使历史人物性格鲜明,形象生 动。如:出亡中的晋公子重耳,谏假道的宫之奇,哭师的蹇叔等。 《战国策 齐策》中的“邹忌讽齐王纳谏”,可以说是一篇很生动的小说。 从《左传》到《史记》、《汉书》,这些历史散文都证明了“史有诗心、文心”的观点。 同是,它们的叙事方式、结构形态、语言技巧也常常的影响了中国小说文体的发育、发展。 此外,中国小说中也有一些被称为“野史”的作品长期窜入史书的领域,如《吴越春秋》, 是一部采用虚构手法的小说,而不是史书。 从《左传》开始的史学,的确是“小说之祖”。

② 秦川的主要论文

光明日报 2002年5月 《清琐高议》古代小说评点 秦川 新华文摘 2002年2期 明代文言小说总集述略 秦川 上海师大学报 2002年8期 中国古代文言小说总集的兴衰极其原因初探 秦川 安徽大学学报 2002年8期 中国古代文言小说总集述略 秦川 古代小说国际学术
研讨会论文集1、2 2002年9期 明代文言小说总集述略
古代文言小说总集述略 秦川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2003年2期 中国古代文言文小说总集述略 秦川 零陵学院学报 2003年3期 李渲小说心理学策略 秦川 上海师大学报 2003年3期 试论太平广记的分类及其文化意蕴 秦川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2003年1期 中国古代文言小说总集述略 秦川 零陵学院学报 2003年1期 李渔小说心理学论略 秦川 中国当代教育杂志 2003年7期 高校创新人才成功范例研究 秦川 上海师大学报 2003年8期 试论《太平广记》的分类极其文化寓意 秦川 安徽大学学报 2003年11期 论古代小说中佛、道“劝惩教化”的地位和作 秦川 中国教育学杂志 2004年2期 关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学科建设的思考 秦川 中国文言小说家 2004年4期 张洎 秦川 中国当代教育杂志 2004年5期 《国宝》——不朽的民族之魂 秦川 中国教育理论杂志 2004年6期 《穆天子传》:“传奇体”小说的始祖 秦川 党政干部理论学习文集 2004年7期 试论罗贯中进步的妇女观 秦川 明清小说研究 2002年2期 明清“虞祚体”小说总集的历史变迁 秦川 江西社会科学 2002年12期 论《青琐高议》和《绿窗新议》在小说历史上的地位 秦川 江西社会科学 2003年10期 明清通俗小说评本署名考释 秦川 光明日报 2002年9月 《青琐高议》古代小说评点的滥觞 秦川 中华文化论坛 2007年3期 丛书、类书与中国古代小说的流传 秦川 古代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 论文集2007年 试论罗贯中进步的妇女观 秦川 大连大学学报 2007年4期 《美化文学名著丛刊》的美学特征 秦川 德州学院学报 2007年5期 试论明清“忆悟体”小说的文学特质 秦川 九江学院学报 2007年4期 《美化文学名著丛刊》的和谐美 秦川 明清小说研究 2007年1期 试论《西游原旨读法》的地位及其影响 秦川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年6月 中国古代文言小说总集研究

③ 简述中国古代小说的起源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杂篇《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以“小说”与“大达”对举,是指那些琐屑的言谈、无关政教的小道理,与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小说不完全相同。东汉班固据《七略》撰《汉书·艺文志》,把小说家列于诸子略十家的最后。这是小说见于史家著录的开始。此外,班固据《七略·辑略》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日‘虽小道必有可观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这是史家和目录学家对小说所作的具有权威性的解释和评价。他们认为小说本是街谈巷语。由小说家采集记录,成为一家之言,这虽是小道,尚有可取之处。班固则明确地指出小说起自民间传说,这对认识中国小说的起源有重要的意义。

追溯中国小说的起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神话传说。从简略的神话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到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这两种重要的小说因素。从神话传说到小说的这根链条中,逸史是关键的一环。甚至不妨说逸史是中国小说直接的源头,逸史中最接近小说或竟可视为早期小说的,莫过于《穆天子传》和《燕丹子》,胡应麟称后者为“古今小说杂传之祖”。
其次是寓言故事。例如《孟子》、《庄子》、《韩非子》、《战国策》等书中都有不少人物性格鲜明的寓言故事,它们已经带有小说的意味。《韩非子》中保存寓言故事最多的《内储说》、《外储说》、《说林》,明白地用“说”来标目,也透露出两者之间的关系。

第三是史传。如《左传》、《战国策》、《史记》、《三国志》,其描写人物性格,叙述故事情节,或为不说提供了素材,或为小说积累了叙事的经验。唐代传奇小说多取人物传记的形式,《三国志演义》径直标明是史传的演义,在传统的目录学著作中子部小说家类和史部杂传类缺少严格的区别,都证明了史传是小说的一个源头。

④ 以“试析中国古典小说的创作风格”为题写论文5000字

1


1
重视写人,尤其重视写人的思想性格,这是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传统。


2
)受古典散文的影响,精于艺术构思。


3
)讲究语言精练,追求简约美。


4
)受民间传说和“说话“艺术的影响,形成了讲故事的传统。


5
)受史传文学的影响,形成纪传体的传统和现实主义的艺术传统。


6
)受古典诗词的影响,多在叙事中穿插诗词韵语。


7
)受古典绘画的影响,讲究传神写意,在人物塑造中追求神似。

2
、我国古代小说有如下特点:

⑴注意人物行动、语言和细节的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形象。


情节曲折,故事完整,这是我国古代小说独特的艺术传统。


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富于个性化。这是古代小说吸收民间口语、继承古代散文的传统而形成的又
一重要特点。


叙述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记。叙述是表述小说生活内容的一种方式。

3
、简述明代白话短篇小说反映了哪些时代特征
?
⑴反映了明代社会生活的新特点,主要是市民(特别是商人)的生活的思想感情。如《施润泽滩阙遇友》
中小手工业者依靠劳动发家致富的故事,生动地反映了明代江南地区丝织业的繁荣情况,以及小手工业者
如何依靠自己的劳动发家致富的具体情景。

⑵爱情婚姻小说中表现出的新思想、新观念。这主要有两类。一类从正面表现市民阶层在爱情婚姻问题上
的新观念、新追求,如《卖油郎独占花魁》。另一类是描写情与礼的矛盾,或以悲剧结局来揭露和控诉封
建礼教对妇女的迫害,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或以喜剧结局来否定礼而肯定情,如《宿香亭张浩遇莺
莺》。

⑶揭露社会的黑暗和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这也可分为两类。一类直接描写恶霸压迫人民,如《灌园叟晚
逢仙女》,另一类通过统治阶级的内部斗争揭露其凶残阴险的本性,如《沈小霞相会出师表》。

4
、在确立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范围时,应该考虑的三个小说文体的基本要素是:

⑴必须是写人的,以人为中心,比较着意于刻画人物形象;

⑵必须有故事,有情节,反映社会生活中一定的矛盾冲突

⑶必须有非纪实性的特征,作品在反映生活时有选择、有提炼、有虚构,在艺术上概括和集中。

5
、古代的史传文学和寓言故事对古代小说的发展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但它们都不是小说本身,它们和小
说文体的异同主要是:

⑴寓言故事和小说都重视故事,但是寓言的目的在于说理,而小说则要通过形象的塑造来反映生活、表现
作者的思想倾向。

⑵史传文学和小说都重视叙事和人物描写,但史传文学要符合史实,不容夸饰、虚构,而小说则离不开夸
饰和虚构。

6
、为什么说唐传奇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真正走向成熟?

(1)
传奇的作者有了自觉的小说创作意识和山此而决定的小说新的市美特征,
这是古代小说走向成熟的最重
要标志。

(2)
在内容上,由志怪走向现实,题材扩大,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

⑶在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上也有很大提高。这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一种质的新变。

7
、宋元时期的话本小说的基本特点:

⑴创作目的与唐传奇有很大的不同,是为了满足听众的文化娱乐需要。

⑵题材内容上几乎都是反映现实生活(尤其是作为听众的市民阶层的生活)的。

⑶表达根据是在口语基础上加工提炼而成的白话,通俗性是其最鲜明的特色。

⑷故事性很强,有头有尾,线索清楚,生动曲折,关于布置悬念,非常引人入胜。

⑸注意写人物,特别注意展示人物的命运。在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时,多从人物自身的语言和
行动来刻画,而且多在故事的流动发展过程中完成,很少静止的剖析性的心理描写。

⑹在结构形式和表现手法上,开头常有“入话”,中间或结尾常穿插或引入诗词韵语。

8
、明清小说繁荣的三个标志是:

⑴中国古典小说的各种形式体制都已经完备成熟,出现了全面繁荣的局面。

⑵作家辈出,名作如林。

⑶现实主义艺术,在创作方法和具体表现手法上,都已经成熟。总的特色是丰富、细腻、深刻。

9

在明清长篇小说名著中有四部代表作,它们分别属于什么小说类型?如下:

⑴历史演义小说,如《三国演义》。

⑵英雄传奇小说,如《水浒传》。

⑶神魔小说,如《西游记》;⑷人情小说,如《金瓶梅》、《红楼梦》。

⑸讽刺小说,如《儒林外史》;⑹公案侠义小说,如《三侠五义》。

10
、简要谈谈中国古典小说的思想传统;

⑴由于中国古典小说最初的源头来自民间,在后来的发展中又始终同民间文学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它总是
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愿望要求。

⑵有训诫的传统,同时又强调小说要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要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⑶中国古典小说作家有“发愤著书”的传统。

⑤ 我国古代小说的起源

我国古代小说的起源于魏晋时代。中国古典小说起源于古代的神话传说。魏晋时代,有一些文人或佛教徒,用古代的神话传说携激卜作材料,进行加工,创作了许多神仙鬼怪小说。到了唐朝,小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创造了相当完整的短篇小说的形式。唐朝的传奇小说,不仅篇幅比以前扩大了,而且注意到铅磨结构的安排和人物的性格描写、形象塑造,内容也由志怪述异扩展到人情社会的广阔生活领域。从魏晋南北朝直到唐代,小说都是用文言写的。宋代开始出现白话小说——话本辩穗。白话文体的运用,在唐代的民间文学里已经萌芽。

⑥ 《中国古代小说的原型与母题》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中国古代小说的原型与母题》(吴光正)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提取码: n5hy

书名:中国古代小说的原型与母题

作者:吴光正

豆瓣评分:6.2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2-10

页数:341 页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小说题形多样,内容丰富,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生活内涵,分析其内容,区别其类型,探究其原型,不仅是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书即是对中国古代小说中11个宗教故事类型的系统、全面的考察,对其原型、发展变化的历程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梳理,进而探究这些宗教类故事在文化学、叙事学层面的意义与价值。这11个故事类型为:高僧与美女、因果报应、下凡历劫、悟道成仙、成仙考验、济世降妖、承祧继产、人妖之恋、人鬼之恋、猿猴抢婚、感生与异貌等。经过系统全面的考察,作者指出,色欲考验与因果报应是佛教佛语的两大叙事母题,也是佛教两大核心故事类型,分别是佛教禁欲思想和果报理论的神语——文字再现。而猿猴抢婚故事则是远古图腾崇拜的产物,感生异貌故事是远古原始宗教和中古政治宗教相结全的产物,承祧继产故事既是祖先崇拜的产物,也是作为伦理宗教儒教的产物,人鬼恋、人妖恋,故事分别是原始鬼魂崇拜和原始自然崇拜的产物,下凡历劫,悟道成仙,成仙考验和济世降妖则是道教仙语的四大叙事母题,也是道教仙语的四大核心故事类型。由此,作者比较清楚地梳理了这11类宗教故事的源流及其演化发展情况,以及各自所蕴含的文化学、叙事学上的价值。

作者简介:

吴光正

男,1969年1月9日出生,江西人。文学博士,现任黑龙江大学文学与传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宗教与中国文学、中国古代小说史,现在从事八仙文化与八仙文学的专题研究。

⑦ 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论文怎么写啊

查看文章
中国古代文学史论文--宝黛爱情的永恒矛盾2007-05-25 12:29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带有其独特的魅力并且有什么东西在深深吸引着人们吸引着我...这种魅力可能和他们爱情中存在着的某种永恒的矛盾有关。而要正确看待这种矛盾还要先看他们各自的性格。

宝玉是整个《红楼梦》的灵魂人物,作者在他的身上寄托了很多东西。小说中宝玉以一个极具叛逆个性的人物形象登场,他的这种叛逆个性取决于他的生长环境和成长的条件——他是一个生于显赫家世的富贵闲人。在这样的背景下宝玉逐渐产生了对上流社会生活的排斥感。家庭和社会在他身上寄托的过重的要求更造成了他的叛逆的态度。他一反中国古代社会对女性漠视侮蔑的传统态度,真心的尊重女性。他认为当时的社会是一个“大染缸”,但在这样的世态下不必接触社会的结婚前的女孩子还有纯粹的灵性,还保留了一些人的本性和理想,但是她们终究是要嫁人的,接触了社会后纯粹的性情会不可避免的消失,理想和会逐渐被磨灭。所以他认为女人在结婚前是最女人最美好的日子,所以很是珍惜,留恋眼前美好的东西。宝玉的这种思想已经使他彻底摆脱了情欲和占有欲,成为女孩子的守护神。他爱护,关心每个人,表现出了他的博爱情绪。
黛玉也在守望,不过她与宝玉守望的目标不同,她守望着像童话般的爱情。黛玉是爱情的化身与象征,他自始至终追求着心灵想契合的爱情模式,但其实心灵相契合的爱情境界却着是一个永远达不到的理想中的乌托邦。黛玉本身也知道这一点但还是坚持了她的这份理想和追求,并以生命为代价进行了这种坚持。她不在乎别人的感受,也不去向别人乞求,只关心宝玉与自己是否真的知心相爱。

宝玉的“博爱”与黛玉对爱的偏执的极端的追求形成了一种永恒的矛盾。脂砚斋评价两个人的爱情矛盾是“情不情——情情”。黛玉的“情情”是只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自己喜欢同时也喜欢自己的人身上,她坚持着一种平等的爱情观,她同时又对对方的感情有很高的要求;宝玉的“情不情”是把感情寄托在一切美好的事物身上,他不讲平等爱情。

而当这两个人相爱时,就会不断产生难以化解的矛盾。宝玉一直想让无法放心的黛玉放心,黛玉无法相信宝玉的那一份爱情。表面上看来两个人志趣相投,但是实际上却持有着完全相反的爱情观。所以他们的所有争吵都没有任何喜剧性,也没有矛盾化解这一说。

黛玉不停地求问,考证宝玉的心思,宝玉则总在被动地答问。黛玉的恋爱心理是:喜欢你,不一定要说出口,但是你应该知道。你喜欢我,也可以不说出口,但应该要让我知道。

宝玉在守望着一切美好的事物,黛玉却只守望着那一份要求完美的爱情。黛玉不允许她的爱情有任何的妥协,动摇,犹豫甚至欺骗,必须是原原本本,心心相印。所以她永远不可能实现她的理想爱情,永远无法放下一颗心去爱。但她仍会固执的坚持这一份理想。

⑧ 求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1、中国古代神话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刍议
2、论中国古代神话的演变
3、中国古代神话的美学意义
4、中国古代神话与原始观念
5、论《诗经》中政治讽谕诗所表现的忧患意识
6、论《诗经》的婚恋诗 7、论《诗经》中的妇女形象
8、论《诗经》的讽刺艺术试论
9、《诗经》大小雅怨刺诗之异同
10、孔子与《诗经》 11、先秦诸子书寓言研究 12、浅析《左传》中关于“梦”的叙述
13、论《左传》的战争描写艺术
14、《左传》与《战国策》行人辞令比较研究
15、《战国策》的寓言艺术
16、论《战国策》的纵横家形象
17、《孟子》与《庄子》寓言异同论
18、从《孟子》看孟子的人格魅力
19、《庄子》的神话意象
20、屈原与庄子浪漫主义的比较
21、《史记》人物塑造论 22、汉乐府叙事诗研究
23、汉乐府与《诗经》中
弃妇形象比较
24、汉乐府中女性题材作品研究
25、论《古诗十九首》中的生命意识
26、论《古诗十九首》的抒情艺术
27、从《氓》到《孔雀东南飞》──论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发展
28、陶渊明的田园诗(可侧重内容,也可侧重艺术特色)
29、三曹诗歌比较
30、论“正始诗风”与“建
安风骨”的关系 31、嵇康与阮籍诗歌风格
比较
32、南朝乐府特色及其成
因 33、陆机诗论与创作的关

34、《玉台新咏》所选宫体诗研究
35、从《世说新语》看西晋文人的心态
36、论魏晋六朝的志怪小说
37、论唐人的咏马诗
38、王孟山水田园诗(可分别写王、孟,也可分写山水、田园)
39、中唐山水田园诗(可选某一、二个作家,也可以比较研究)
40、李白诗与酒的关系 41、论李白的古题乐府 42、杜甫咏史怀古诗研究
43、论李商隐诗歌的朦胧多义性
44、唐宋咏物诗之比较(也可着眼于一个朝代,或者某一主题)
45、论柳宗文散文风格的发展变化过程
46、论白居易诗歌艺术的演变过程
47、论李贺与李白诗歌想象艺术的异同
48、论中晚唐咏史诗的艺术

⑨ 《中国小说源流论(修订版)》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中国小说源流论》(石昌渝)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提取码: ff4a

书名:中国小说源流论

作者:石昌渝

豆瓣评分:8.3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份:2015-4

页数:416

内容简介:

“关于中国小说史的研究,以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为奠基作,它以时代为经,以题材、风格、类别为纬,论述古代小说发展的历史。将近七十年来,虽然继续出版了多种小说史著作,但都没有超过它的水平。石昌渝的著作将小说史的研究从题材引向文体,开阔了小说史研究的视野,填补了学术研究中的一项空白。”—— 刘世德

作者简介:

石昌渝 1940年生,湖北武汉人,196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还有《金瓶梅人物谱》(1988,合著)、《中国古代文体丛书:小说》(1994),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总目》、《中国文学通史•清代文学卷》,合作主编《中国古代小说丛刊》等,撰有学术论文数十篇,点校整理古代小说多种。

热点内容
写萝莉肉的小说推荐 发布:2025-05-17 10:38:48 浏览:574
带色的异界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5-17 10:38:47 浏览:171
女主重生异能完本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5-17 10:36:26 浏览:179
超好看的小说一男多女肉多 发布:2025-05-17 10:35:47 浏览:816
好看的校花小说排行榜2015 发布:2025-05-17 10:26:16 浏览:197
求宠物小精灵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5-17 10:22:43 浏览:1
封行焱小说免费阅读 发布:2025-05-17 09:56:11 浏览:25
听书的利与弊 发布:2025-05-17 09:54:02 浏览:823
免费完本青春校园小说 发布:2025-05-17 09:38:08 浏览:265
好看的总裁类言情小说 发布:2025-05-17 09:21:24 浏览: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