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小说选读目录
A. 高中语文选修 人教版 中国古典小说二单元目录列表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共16本)
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3.《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4.《中国民俗文化》
5.《影视名作欣赏》
6.《新闻阅读与实践》
7.《先秦诸子选读》
8.《演讲与辩论》
9.《中国小说欣赏》
10.《中外戏剧名作欣赏》
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
12.《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
13.《语言文字应用》
14.《外国小说欣赏》
15.《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16. 《文章写作与修改》
这里仅有《中国小说欣赏》一书,第二单元的目录为“
第二单元谈神说鬼寄幽怀
3.《西游记》孙悟空大战红孩儿
4.《聊斋志异》香玉王六郎
”
B. 中国古典小说有哪些
1、《红楼梦》:情节为明代,成书于清代,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春戚笑长篇小说。
2、《三国演义》:情节为三国时期,成书于明代,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3、《西游记》:情节为唐代,成书于明代,是明代小说家吴仔瞎承恩所著,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和民间传说、元杂剧。
4、《水浒传》:情节为宋朝,成扒含书于元代,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作者是施耐庵。
C. 中国古代小说名著有哪些(都是小说类的。)
一、明清之前的作品
《烈女传》(西汉)刘向 《搜神记》 (晋)干宝 《太平广记》(宋) 李昉、扈蒙、李穆等 《世说新语》(南北朝)刘义庆
二、明清小说
《西游记》 吴承恩 《三国演义》 罗贯中 《水浒全传》 施耐庵 《金瓶梅》 兰陵笑笑生 《醒世恒言》 冯梦龙 《警世通言》 冯梦龙 《喻世明言》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冯梦龙 《初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禅真逸史》 方汝浩 《杨家府演义》作者不祥 《封神演义》 陈仲琳 《红楼梦》(《石头记》)曹雪芹、高鹗 《镜花缘》 李汝珍 《聊斋志异》 蒲松龄 《三侠五义》 石玉昆 《小五义》 石玉昆 《济公全传》 郭小亭 《说岳全传》 钱彩 《施公案》 未著撰人 《绿野仙踪》 李百川 《隋唐演义》 褚人获
三、清末及民国小说
《孽海花》 金松岑、曾朴 《老残游记》 刘鹗 《儒林外史》 吴敬梓 《官场现形记》李伯元 《二十年目睹之怪状》吴趼人 《大唐狄公案》(荷)高罗佩 《啼笑姻缘》 张恨水 《金粉世家》 张恨水
四、近代小说
《金锁记》 张爱玲 《倾城之恋》 张爱玲 《十八春》 (《半生缘》) 张爱玲 《家》《春》《秋》 巴金 《京华烟云》 林语堂 《子夜》 茅盾 《林家铺子》 茅盾 《边城》 沈从文 《四世同堂》 老舍 《骆驼祥子》 老舍 《茶馆》 老舍 《阿Q正传》 鲁迅 《围城》 钱钟书
D. 中国古代小说史叙论的目录
绪论小说史意义上的文体与文本
第一节小说文体的确立与小说史的展开
第二节小说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其民族特点
第三节小说发展的动力与小说史的分期及本书的内容
上编从肇始到成熟:两大系统及其演进
概说
第一节体多性殊的古代小说及其相互关系
第二节创作主体与接受者的清晰化
第三节小说的功能
第四节文言与白话
第一章小说文体的孕育
第一节“小说”观念的起源与小说化叙事的产生
第二节神话传说的小说史意义
第三节先秦两汉叙事散文对小说的推动作用
第四节寓言与小说的寓意化
第二章小说的原初形态
第一节旧题汉人小说的历史价值
第二节志怪小说:背景与艺术
第三节志人小说的三种体式
第四节志怪、志人小说的异同及其对后世小说的影响
第三章文言小说的文体独立
第一节多体式共生并进的格局
第二节传奇的产生、发展及其文体特点
第三节唐代传奇的文体与叙事特征
第四章说唱艺术的初潮
第一节说唱艺术的渊源
第二节从俗讲到市人小说:唐代说唱艺术诸体的创作
第三节唐代说唱艺术在体制上的特点及其影响
第五章说话艺术的繁荣
第一节宋元说话的家数与体制
第二节“小说”的艺术风貌
第三节“讲史”及“小说”中的涉史题材作品
第六章文言小说的辑集与流变
第一节从《太平广记》到《夷坚志》
第二节传奇小说在宋元时期的新变,
第三节“三灯”及明代中期的新体传奇小说
第七章章回小说的形成
第一节章回小说的体制
第二节《三国演义》的叙事理念
第三节《水浒传》精神内涵的矛盾
下编文人独立创作普遍化时代的小说世界
概说
第一节小说创作的社会背景与舆论环境
第二节小说传播的商业化
第三节小说理论的小说史意义
第四节小说家
第一章从世代累积向文人独创的过渡
第一节《西游记》:寓意与风格
第二节《金瓶梅》的文本与接受
第三节“三言二拍”的编撰:如何“拟”话本,
第二章小说题材的类型化与发展
第一节历史演义、英雄传奇及时事小说
第二节神怪小说与其他题材类型的合流及哲理化
第三节才子佳人小说:中篇体制的限度
第四节家庭小说的主题:惧内及其他
第三章短篇白话小说的新发展
第一节编纂与传播:世俗文化对文人精神的裹挟
第二节抒愤与开拓:文人作家对世俗文化的矫正
第三节圆熟与超越:小说文体的新变及局限
第四节短篇白话小说的变体与迷失
第四章文言小说的中兴
第一节《聊斋志异》:乡村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第二节《新齐谐》和《阅微草堂笔记
第三节乾隆嘉庆时期的其他文言小说
第五章《红楼梦》
第一节曹雪芹的写作理由与《红楼梦》的性质及其时代意义
第二节“末世感”与“悲金悼玉”
第三节结构与细节:小说叙事的精致化
第四节心理描写与抒情意味:叙事文学的艺术兼容性
第六章思想化和才学化向小说创作的挑战
第一节《儒林外史》:对文化的反思
第二节才学小说的深与浅
第三节《镜花缘》:小说的内涵与外延
第七章文人精神的衰退与回归世俗
第一节小说原创性的减退与续书、仿作
第二节狭邪小说中的“自恋”
第三节侠义与公案的分与合
第八章小说观念变化中的晚清小说
第一节小说观念的变化与小说创作态势
第二节报刊与小说创作方式的变化
第三节小说体制中的“短”
第四节晚清小说中的中国社会
余论小说观与小说史的回顾与期待
第一节“以西例律我国小说”之背景与流变
第二节知识结构的双重欠缺与角度偏差
第三节“以西例律我国小说”的文体偏见与正面效应
第四节《中国小说史略》的学术理念与表述方式
第五节重建小说史的坐标体系与叙述线索
参考书目
附录中国古代小说要目简释
后记
E. 中国古代文学推荐书目
1、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有两源,现实主义和浪漫;
《诗经》分为风雅颂,
反映现实三百篇;
手法牢记赋比兴,
名篇《硕鼠》与《伐檀》;
浪漫主义是《楚辞》,
《离骚》作者为屈原;
先秦散文有两派,
“诸子”、史书要记全;
儒墨道法属诸子,
各有著作传世间;
儒家《论语》及《孟子》,
墨家《墨子》见一斑;
道家《老子》及《庄子》,
法家韩非著名篇;
历史散文有两体,
分为“国别”和“编年”;
前者《国语》《战国策》,
后者《春秋》与《左传》。
2、两汉魏晋南北朝
两汉魏晋南北朝,
诗歌成就比较高;
“乐府双壁”人称赞,
建安七子推“三曹”;
田园鼻祖是陶潜,
“采菊”遗风见节操;
《史记》首开纪传体,
号称“无韵之离骚”;
班固承续司马意,
《汉书》断代创新招;
贾谊雄文《过秦论》,
气势酣畅冲云霄;
“出师”二表名后世,
《桃花源记》乐逍遥;
辞赋盛行多空洞,
张衡《二京》似惊涛;
文学批评也兴起,
《文心雕龙》真高超;
骈文追求形式美,
小说初起尚粗糙。
3、唐代文学
唐代鼎盛累如山,
“初唐四杰”不平凡;
王杨卢骆创格律,
律诗、绝句要记全;
浪漫诗人推李白,
一路高歌《蜀道难》;
现实主义有杜甫,
“三吏”“三别”不一般;
乐天倡导新乐府,
“琵琶”“长恨”留名篇;
田园诗派有王孟,
高、岑诗歌唱塞边;
中唐李贺多奇丽,
贾岛“推敲”传世间;
晚唐崛起“小李杜”,
此后衰败如尘烟;
韩、柳古文创新体,
《阿房宫赋》唱千年;
唐代传奇已成熟,
代表作推《柳毅传》。
4、宋代文学
宋代文学词泱泱,
分成婉约与豪放;
柳永秦观李清照,
风花雪月多感伤;
苏轼首开豪放派,
“大江东去”气昂昂;
爱国诗人辛弃疾,
“金戈铁马”势高扬;
三苏王曾欧阳修,
继承韩、柳写文章;
范公作品虽不多,
《岳阳楼记》放光芒;
南宋诗人陆放翁,
《示儿》犹念复家邦;
人生自古谁无死?
后世感怀文天祥;
编年通史第一部,
《资治通鉴》司马光;
《梦溪笔谈》小网络,
作者沈括美名扬。
5、元明清
元代散曲分两种,
小令套数各不同;
杂剧代表四大家,
成就首推关汉卿;
窦娥悲剧传千古,
人物形象最鲜明;
其余三家郑马白,
还有《西厢》留美名;
明清戏剧精品多,
《桃花扇》及《牡丹亭》;
长篇都是章回体,
“四大名著”是高峰;
《儒林外史》不能忘,
《聊斋志异》多流行;
尚有短篇拟话本,
编订“三言”冯梦龙;
方苞开创姚鼐继,
散文流派叫桐城;
清末大家龚自珍,
《己亥杂诗》劝天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