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小说为什么好看
1. 白鹿原这么好看,为什么感觉不火啊。。
这个毕竟是正剧,不是偶像剧,也不是都市言情剧。现在市场上比较火的电视剧,就是当红小花小生带流量走的。你再看看白鹿原,这的确是好剧,我也会看,但它难以成为第二个《人民的名义》。
2. 《白鹿原》这本书好看吗
1、《白鹿原》是作家陈忠实的代表作,这部长篇小说共50余万字,由陈忠实历时六年创作完成。该小说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村为缩影,通过讲述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表现了从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化。1997年,该小说获得中国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该小说也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电视剧、话剧、舞剧、秦腔等多种艺术形式。
2、白鹿原(陈忠实长篇小说)_网络:
https://ke..com/item/白鹿原/284?fr=aladdin
3、大家觉得《白鹿原》这本书怎么样?【新宋吧】_网络贴吧:
https://tieba..com/p/1226540072?red_tag=0673834980
3. 如何评价《白鹿原》这部小说
最近一直在追寻,追寻儿时的梦想,追寻历史的足迹,在观看江苏卫视大型史诗电视剧《白鹿原》。首次观看这本小说,是在1999年在师范上学时,在学校图书馆,发现了陈忠实老先生所著《白鹿原》,还可清晰地记得“使白嘉轩 引以为豪的是一生娶过七房女人“这样的开头。抱着看禁书的心态,我是,一点一点,花了一个礼拜将这本书读完了。
4. 如何评价小说《白鹿原》
《白鹿原》带给我们的阅读思考是多重的,主要可分为历史转型期的社会形态、儒家文化的意蕴以及女性的悲剧命运三个方面。小说以人物为核心,自然地叙述了人物在历史巨幕下的经历和戕伤。通过儒家文化在原上的命途,微捋传统文化的要义和沉浮。同时,小说以刺痛的女性命运引起我们对封建传统的反思以及对女性人格的深耕愿景。
5. 白鹿原这本书怎么样
陈忠实创作的四十多万字的小说《白鹿原》在1997年荣获了中国长篇小说最高荣誉——第四届茅盾文学奖,不得不说这是当之无愧的。小说沉重而深刻的讲述了白鹿村从清朝末年到解放以后发生的事,塑造了骨血丰满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是一部浓缩了的中国近代史。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
6. 白鹿原小说好看吗
我觉得挺好,书就像书里的故事人物一样,每个人都有你喜欢的部分和不喜欢的部分,每本书也一样,此书中很少评判什么,平直的语言,需要细细揣摩,体会
7. 为什么看白鹿原这种文学作品看不懂哪里吸引人
个人文学修养没达到那种高度,看问题难免以偏概全。
8. 如何评价小说《白鹿原》
1992年,长篇小说《白鹿原》面世,这部50万字的小说通过白鹿两家的恩怨纠葛,展现了关中农村的历史变迁。20年间,小说以每年5万到10万册的数量持续畅销,这在我国当代文坛非常罕见,它在评论界及读者中获得了一致好评,被称为“代表当代文学的高度”之作。
白鹿原是一部少有的佳作。开篇白嘉轩的七个女人,抓人眼球。当时文艺的风范,缺少点男女之事估摸着是缺少人看的。七个女人成功吸引了一帮子思想不纯的人对书瞩目。
随着情节推进,黑娃割麦走进了郭举人的小房田小娥屋里,品尝了四香之最噬魂的香。从此,又一个男女之事开始抓人的眼珠。老少不正经的都莫走开。
全书仅肉吗?全然不是。肉是山乡离不开的话题,山野村夫谈资最盛必是肉。而陈先生没有少写肉——当然在他的笔下闹洞房摸雀儿什么的估计都成了民俗文化。书中的肉,缺少了就缺少了百千年来留在黄土上的风流。除了肉,还有根植于忠实先生内心的传统文化。肉抓眼球,什么东西才是永恒?是入骨数千年的黄土文化。
黄土文化就是仁义二字。几千年的统制,黄土文明产生的思想建设没有变过,孔孟之道至老蒋的仁义礼智信礼义廉耻,没有变。再往后走,也许过了三十岁的人才会感悟到,还是不会变。文化总结来总结去,逃不走。白鹿原看完看水浒,宋江不被招安是没有出路的。文化无处生他。后来的思想进入中国没有中国化也是不行的。当黑娃打折白嘉轩的脊梁时,仿佛革命成功了,旧制完蛋了,然而白孝文却出人意料地当起了县长。可能是仁义的轮回,亦可能是仁义的沦丧。可能是浪子回头,亦可能是吃人之仁义。
9. 白鹿原 是怎样的一本书 很好看 寓意是什么
内容简介:在从清末民元到建国之初的半个世纪里,一阵阵飓风掠过了白鹿原上空,而每一次的变动都震荡着它的内在结构:打乱了再恢复,恢复了再打乱。在这里,人物的命运是纵线,百回千转,社会历史的演进是横面,愈拓愈宽,传统文化的兴衰则是全书的精神主体,以至人、社会历史、文化精神三者之间相互激荡,相互作用,共同推进了作品的时空,在我们眼前铺开了一轴恢宏的、动态的、极富纵深感的关于我们民族灵魂的现实主义的画卷。 陈忠实,1942年生于西安市灞桥区,1965年初发表散文处女作,1979年加人中国作家协会,已出版《陈忠实小说自选集》三卷、《陈忠实文集》七卷及散文集《告别白鸽》等40余种作品。《信任》获1979年全国短篇小说奖,《渭北高原,关于一个人的记忆》获19901991全国报告文学奖,长篇小说《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1998),在日本、韩国、越南翻译出版。曾十余次获得《当代》、《人民文学》、《长城》、《求是》、《长江文艺》等各大刊物奖。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10. 如何评价小说《白鹿原》
最近恰好读完这部书,作者精心刻画了朴实的关中平原上近乎半个世纪的家族变迁,世事沉浮,以及白鹿两家几代人的恩恩怨怨和跌宕起伏,阅读过程中犹如一幅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从人物的选择中可以看出作者的精心安排,白嘉轩,孝文孝武,鹿子霖,兆鹏兆海,鹿三,黑娃,亦或是小娥,田福贤等人,每个人的命运都有其性格的烙印,之外作者安排了一个类似于先知的朱先生,我认为朱先生的价值在于点醒了世人也是读者,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正确的为人道理。
在人物方面,我比较信服白嘉轩,一个以不变应万变的为人之道,尽管世事变迁,白家却屹立不倒的根源就是在于白家的家训。这点我觉得值得当今这个浮躁投机的社会认认真真的思考。
从小说的情节走向来看,作者想说的应该也是这个,国共两党争雄,其实对于平民百姓而言意义并不大,朴实的中国老百姓一直都以过上好日子为追求的,谁当政并不重要。但遗憾的是在书中的半个世纪,纷纷扰扰,都是在与老百姓过不去。白鹿两家的后代的走向也在侧面抨击了一些事实。
总的说来,我想这部书的确映衬了扉页上的那句话,“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