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武哪些小说好看
⑴ 刘心武著名短篇小说
刘心武短篇小说代表作有《我爱每一片绿叶》、《黑墙》、《班主任》、《白牙》等。
⑵ 刘心武所著的研究红楼梦一书哪本最好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一二部)
刘心著
东方出版社出版
2005年8月(第一部)、2005年12月(第二部)第1版
我就认为很不错。
两部书把刘心武作客央视《百家讲坛》所作的27讲都作了较为完整的记述,更主要的是,刘心武在出版这两部书前对原来在“百家讲坛”中作讲座中存在的瘕痴进行了补正。
⑶ 刘心武先生有哪些文学作品
钟鼓楼
这部小说只写了1982年12月12日这天上午5点到下午5点12个小时里,在北京钟鼓楼一带发生的一系列貌似平凡却很值得玩味的事。四合院里的薛家办喜事,没想到婚宴上竟出现了惊险场面;女大学生单恋着一位年青的翻译,而年青翻译和他的对象却又受到一位农村姑娘的干扰;一位离过两次婚的“浪漫女性”,大胆地追求着一位副部长;当年北京丐帮的后代到婚宴上来大吃大喝,不想后来却被一位不动声色的老头点穴瘫倒;一位热心人却处处惹人厌烦;一位老编辑被一位“文坛新秀”气得发抖……作者笔下出现了一系列鲜明而生动的人物形象。在他的娓娓叙述中,读者还可以了解北京钟鼓楼的沿革、四合院的变迁,饭馆酒肆的兴衰,结婚风俗的变化,集邮武术方面的知识……本书内容丰富,手法新颖,把庄重的历史感和深刻的命运感交融在一起,使读者听到时代的足音,想到民族的使命,标志着作者在创作上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⑷ 刘心武所写的小说有...
刘心武写的小说大致可以分三个时期阅读:
(1)早期小说,代表作《班主任》、《醒来吧,弟弟》、《我爱每一片绿叶》,是“伤痕文学”的代表。
(2)中期小说,代表作《如意》、《立体交叉桥》、《钟鼓楼》,对市井平民生活的深入描绘,闪亮着人道主义的光辉。
(3)晚期小说,代表作《风过耳》、《白牙》、《贾元春之死》,学术成分逐渐增加,有抽象化的倾向。
⑸ 刘心武写过什么书
四合院里的薛家办喜事,没想到婚宴上竟出现了惊险场面;女大学生单恋着一位年青的翻译,而年青翻译和他的对象却又受到一位农村姑娘的干扰;一位离过两次婚的“浪漫女性”,大胆地追求着一位副部长;当年北京丐帮的后代到婚宴上来大吃大喝,不想后来却被一位不动声色的老头点穴瘫倒;一位热心人却处处惹人厌烦;一位老编辑被一位“文坛新秀”气得发抖……作者笔下出现了一系列鲜明而生动的人物形象。在他的娓娓叙述中,读者还可以了解北京钟鼓楼的沿革、四合院的变迁,饭馆酒肆的兴衰,结婚风俗的变化,集邮武术方面的知识……本书内容丰富,手法新颖,把庄重的历史感和深刻的命运感交融在一起,使读者听到时代的足音,想到民族的使命,标志着作者在创作上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班主任》
1977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作,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首奖。 小说发表后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强烈反响,出乎《人民文学》编辑部意料。编辑部收到的各界读者来信不下数千封,来自祖国东西南北二十几个省区。当然教育战线的来信最多了,也有不少中学生、青少年写信控诉“四人帮”的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对他们心灵造成的伤害。贵州偏远山区某劳改所一个少年罪犯讲了他与宋宝琦类似的经历,沉痛控诉“四人帮”“杀人不见血”。而今读了《班主任》这一篇,他有幡然悔悟,重新起步之意。要而言之,《班主任》在社会各界引起的反响,用“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句话来形容再恰当不过。这是一种心灵的感应和共振。刘心武的小说触着了读者心灵深处的痛楚或惊醒了他们,这就是作品的力量所在,也是小说最成功之处。
⑹ 刘心武 写过什么小说
1985年发表纪实作品《5·19长镜头》、《公共汽车咏叹调》,再次引起轰动。 1986-1987在《收获》杂志开辟《私人照相簿》专栏,开创图文相融的新文本。 1992年后发表大量随笔,结为多种集子。 1993年开始发表研究《红楼梦》的论文,并将研究成果以小说形式发表,十多年来坚持从秦可卿这一人物入手解读《红楼梦》。 1995年后开始尝试建筑评论。 1998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我眼中的建筑与环境》。 1999年推出图文融合的长篇《树与林同在》。 2004年由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材质之美》。 著有《明星和我》系列文章,“民工三部曲”之《护城河边的灰姑娘》《民工老何》《泼妇鸡丁》,“北海三部曲”之《仙人承露盘》《九龙壁》《五龙亭》,歌剧剧本《老舍之死》,长篇小说《风过耳》。 2010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
编辑本段获奖情况
漫画刘心武
刘心武的作品多次获奖: 长篇小说《钟鼓楼》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短篇小说《班主任》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短篇小说《我爱每一片绿叶》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儿童文学《看不见的朋友》、《我可不怕十三岁》都曾获全国性奖项; 长篇小说《四牌楼》获得第二届上海优秀长篇小说大奖。
编辑本段作品影响
1993年出版《刘心武文集》8卷,到2005年初在海内外出版的个人专著以不同版本计已逾130种。若干作品在境外被译为法、日、英、德、俄、意、韩、瑞典、捷克、希伯来等文字发表、出版。 《刘心武说‘世道人心’》
其散文《错过》被选入苏教版八下语文教材,《白桦林的低语》被选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六年级上期语文教材,《百合献给谁》被选入上海小学实验教材。曾任中国作协理事、《人民文学》主编等职,是国际笔会中国中心成员,中国作家协会北京分会专业作家、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委。
⑺ 刘心武写过哪些书~
刘心武,笔名刘浏、赵壮汉等。曾任过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杂志的主编。
1942年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
1950年后定居北京。中学时期爱好文学。
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短篇小说代表作还有《我爱每一片绿叶》、《黑墙》、《白牙》等。中篇小说代表作有《如意》、《立体交叉桥》、《小墩子》等。长篇小说有《钟鼓楼》获全国第二届“茅盾文学”奖、《四牌楼》、《栖凤楼》、《风过耳》等。
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后任中学教员15年。
1976年后任北京出版社编辑,参与创刊《十月》并任编辑。
1977年11月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伤痕文学”发轫作,引出轰动,走上文坛
1979年起任中国作协理事、《人民文学》杂志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