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气排行 » 文心雕龙乱小说排行

文心雕龙乱小说排行

发布时间: 2022-02-26 12:29:03

1. 文心雕龙原最出名的是哪几篇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xié)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成书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著。 刘勰《文心雕龙》的命名来自于黄老道家环渊的著作《琴》。其解《序志》云:“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环渊)《琴心》,王孙巧心,心哉美矣,故用之焉。”

全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认为道是文学的本源,圣人是文人学习的楷模,“经书”是文章的典范。把作家创作个性的形成归结为“才”、“气”、“学”、“习”四个方面。

《文心雕龙》还系统论述了文学的形式和内容、继承和革新的关系,又在探索研究文学创作构思的过程中,强调指出了艺术思维活动的具体形象性这一基本特征,并初步提出了艺术创作中的形象思维问题;对文学的艺术本质及其特征有较自觉的认识,开研究文学形象思维的先河。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

2. 文心雕龙和诗品这两本诗歌批评著作,哪一个比较权威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诗品南朝梁钟嵘是在刘勰《文心雕龙》以后出现的一部品评诗歌的文学批评名著。作品介绍《诗品》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论专著!都是经典之作没什么哪一个好哪一个坏的说法~!

3. 文心雕龙小说txt全集免费下载

链接:

提取码:dh0w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xié)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成书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

4. 《文心雕龙》一共有多少篇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著作。南朝梁刘勰著。成书于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501~502)间。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文学理论专著。全书共10卷,50篇,分上下两编,各25篇。

内容全书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4个部分。总论含上编的《原道》至《辨骚》5篇,明确提出了其文学批评的根本原则,是全书的“文之枢纽”。其中《原道》、《征圣》、《宗经》3篇是理解全书的钥匙。文体论含上编的《明诗》至《书记》20篇。其中前10篇是论有韵之文,后10篇是叙无韵之笔。讨论的文体约35种。对各体又按“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就其源流演变,及其不同特征等分别进行了论述。创作论含下编的《神思》至《总术》19篇,剖情析采,论述了文学创作的基本方法。其中《神思》篇论艺术构思;《体性》篇论作家的风格;《情采》篇论述了作品的文质关系。其详密深刻,远远超过前人。批评鉴赏论含下编的《时序》至《程器》5篇。其中《知音》篇论述了批评鉴赏的方法和态度;《才略》篇从不同角度品评了历代作家的才能与贡献;《程器》篇论述了作家道德修养的重要。最后一篇《序志》,叙述作者写作此书的动机、态度和原则。

主导思想

刘勰继承并发挥了儒家的文学思想,把原道、徵圣、宗经作为理论核心,贯穿全书的始终。认为儒家经典是一切文体的本源,如赋、颂、赞等都源于《诗经》;并从儒家经典的风格特色出发,提出关于文学批评的根本原则:“故文能宗经,体有六义,一则情深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而不诞,四则义直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淫。”每一则又都指出了合乎经与不合乎经的两个方面,来作为他品评文章优劣的重要标准。从而给他的理论蒙上了一层经学色彩。

贡献与影响

《文心雕龙》的创作目的是反对当时文风的“浮诡”、“讹滥”,纠正过去文论的狭隘偏颇。它在文学批评史上的突出贡献是:

①初步建立了文学史的观念。他认为,文学的发展变化,终归要受到时代及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他在《时序》篇中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并在《时序》、《通变》、《才略》诸篇里,从上古至两晋结合历代政治风尚的变化和时代特点来探索文学盛衰的原因,品评作家作品。比如他说建安文学“梗概而多气”的风貌,是由于“世积乱离,风衰俗怨”而形成;东晋玄言诗泛滥,是由于当时“贵玄”的社会风尚所决定。注意到了社会政治对文学发展的决定影响。不仅如此,他还注意到了文学演变的继承关系。并由此出发,反对当时“竞今疏古”的不良倾向。这些都是十分可贵的。

②分析论述了文学创作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关系,主张文质并重。在《风骨》篇里,他主张“风情骨峻”;在《情采》篇里,他强调情文并茂。但在二者之间,他更强调“风”、“情”的重要,他主张“为情而造文”,反对“为文而造情”,坚决反对片面追求形式的倾向。

③从创作的各个环节上总结了经验,提出了应该避免的失败教训。他指出,在创作上,作家“神与物游”的重要,强调了情与景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转化。他还指出,不同风格是由于作家先天的才情、气质与后天的学识、习染存在着差异的结果。针对当时“近附而远疏”、“驰骛新作”的风气,他提出了继承文学传统的必要,论述了文学创作中“新”、“故”的关系。此外,他对创作中诸如韵律、对偶、用典、比兴、夸张等手法的运用,也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

④初步建立了文学批评的方法论。在《知音》篇里,他批评了“贵古贱今”、“崇己抑人”、“信伪迷真”、“各执一隅之解”的不良风尚,要求批评家“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与此同时,他还提出了“六观”的批评方法:一观位体,看其内容与风格是否一致;二观置辞,看其文辞在表达情理上是否确切;三观通变,看其有否继承与变化;四观奇正,看其布局是否严谨妥当;五观事义,看其用典是否贴切;六观宫商,看其音韵声律是否完美。这在当时是最为全面和公允的品评标准。

《文心雕龙》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和文艺理论的发展史上具有巨大的奠基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是一份十分宝贵的遗产,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理论工作者越来越多的注意和重视。在中国,对《文心雕龙》的研究、注释、翻译著述颇多。现存版本有影元至正本、《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本,另有今人范文澜《文心雕龙注》、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文心雕龙校注拾遗》、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王利器《文心雕龙校证》等。

5. 与文心雕龙同样地位的文学著作


陆机的文赋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著作书目
尚书 周易 诗经 周礼 论语 左传 孟子 庄子 荀子 法言 论衡 典论 文赋 诗品 文选 中说 史通 诗格 诗式 文则 词源 诗薮 诗归 词谑 曲藻 曲律 曲品 原诗 剧说 艺概
毛诗序 诗谱序 翰林帖 抱朴子 评诗格 教坊记
本事诗 青楼集 缀耕录 录鬼簿 童心说 清诗话 三都赋序 文心雕龙 文章缘起 玉台新咏 乐府杂录 与元九书 六一诗话 中山诗话 梦溪笔谈 石林诗话 后山诗话 藏海诗话 潜溪诗眼 草堂诗话 碧鸡漫画 冷斋夜话 诗话总龟 唐诗纪事 碧溪诗话 韵语阳秋 文章精义 全唐诗话 后村诗话 诗人玉屑 沧浪诗话 对床夜话 石林广记 乐府指迷 滹南诗话 瀛奎律髓 唐诗品汇 四溟诗话 艺苑卮言 艺圃拮余 南词序录 顾曲杂言 围炉夜话 姜斋诗话 历代诗话 词苑丛谈 说诗琗玉 宋诗纪事 论文偶记 一瓢诗话 瓯北诗话 石洲诗话 新传奇品 雨村剧话 雨村曲话 文史通义 花部农谭 昭味詹言 复堂词话 明诗纪事 元诗纪事 辽诗纪事 金诗纪事 人间词话 国故论衡 惠风词话 文章流别集 谢灵运传论 戏为六绝句 唐人选唐诗 文镜秘府论 二十四诗品 西昆酬唱集 洪驹父诗话 许彦周诗话 王直方诗话 能改斋漫录 岁寒唐诗话
临汉隐居诗话 竹坡老人诗话 苕溪渔隐丛话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xié)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成书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著。 刘勰《文心雕龙》的命名来自于黄老道家环渊的著作《琴心》。其解《序志》云:“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环渊)《琴心》,王孙巧心,心哉美矣,故用之焉。”
全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认为道是文学的本源,圣人是文人学习的楷模,“经书”是文章的典范。把作家创作个性的形成归结为“才”、“气”、“学”、“习”四个方面。《文心雕龙》还系统论述了文学的形式和内容、继承和革新的关系,又在探索研究文学创作构思的过程中,强调指出了艺术思维活动的具体形象性这一基本特征,并初步提出了艺术创作中的形象思维问题;对文学的艺术本质及其特征有较自觉的认识,开研究文学形象思维的先河。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

6. 文心雕龙是一本关于什么的书籍

刘勰(南朝·梁约465年—约532年)

《文心雕龙》这部著作“体大思精”,在文学理论方面的成就是空前的;而且它分析问题的深刻,组织的细密,评论范围的广泛,也是后来的古典文学评论著作所少有的。

——著名学者詹锳

刘勰生于南朝齐梁之际,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文学理论家。他写的《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学批评理论专著。刘勰精通儒学和佛学,在文学方面有卓越的见解。不仅超过了前人,也为后期的文学特别是文学批评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方法和论据。《文心雕龙》就是刘勰根据儒家思想创作的一部文艺理论专著,这部书总结了从先秦直到南朝宋、齐时代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丰富经验,论述广泛、体系完整、见解深刻,堪称是一部不朽的传世之作,奠定了我国古典文学批评的理论基础,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影响极大,被誉为中国古代的“艺苑之秘宝”。

《文心雕龙》论述了文学发展的外部原因和内部规律,将文学的变化与社会的风俗、政治的兴衰联系起来,还总结了许多宝贵的文学创作经验,揭示了创作活动的奥秘,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作论。这一部分是全书的精粹,涉及形象思维、艺术想象、艺术风格、艺术构思等许多重要的问题,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上,《文心雕龙》是一部空前绝后的书;纵然从这部理论著作本身来看,刘勰的文字也是美如“雕龙”的。在《文心雕龙》之前的文学批评专著,大多篇章短小、结构粗略、内容有限,没有《文心雕龙》这般包容古今、巨细无遗的大气。《文心雕龙》之后,虽然历代学者论文、论诗之作浩如烟海,也出现了一些精彩的著作如钟嵘的《诗品》、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严羽的《沧浪诗话》、刘熙载的《艺概》等。从某一方面、某一角度来说,都有着独特的贡献,但以著作的整体构思、体系完整、特别是以美学范畴和理论概念的创制来说,却还没有一部书能超过刘勰的《文心雕龙》。

7. 关于一些经典的耽美小说系列

《一受封疆》,《双程》,《悍野》,《伪装学渣》,《狼的诱惑》,《沈升》,《一拜天地》,《默读》,《弃子横行》,《遇蛇》……

8. 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 神思>
作者:刘勰

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间,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乏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
古人说:“身体居留在江海边上,心神却系念着朝廷。”这里说的就是想象。写作的构思,它的想象往往飞向遥远的地方。所以作家默默地凝神思考时,他就会想象到千年之前的生活;悄悄地改变面部表情时,他的眼睛似乎看见了万里之外的情景;他吟咏文章时,好象听到了珠圆玉润的悦耳声音;眼睛闪动时,就出现了风云变幻的景色。这不是构思所造成的么!所以文章构思的奇妙,能使作家的精神与外物一起活动。精神是主宰内心的,情志和气质却掌握着它的关键;外物是由耳目去接触的,文辞却能使它表达无遗。要是表达功能活跃,那末事物的形貌就可充分描绘;如果情志气质受阻,那末精神就焕散了。

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然后使元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因此,酝酿文思的时候,必须虚心和宁静,专一思考,清除杂念,净化精神。首先要如储藏珍宝一样积累学识,其次要明辨事理来丰富自己的才学,再次要凭研究和审阅来彻底理解事物,顺着思路,引出美好的文辞。这样才能使深通奥妙道理的心灵,按着和谐的音律安排词藻;正如一个有独到见解的工匠,凭他想象中的形像自由运用斧子制作物件。这是驾驭写作的首要方法,考虑全篇布局的重要开端。

夫神思方运,万涂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何则?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是以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或理在方寸,而求之域表;或义在咫尺,而思隔山河。是以秉心养术,无务苦虑;含章司契,不必劳情也。
作家开始构思的时候,无数的意念都涌上心头。要给抽象的意念以合乎规矩的内容,要在尚未定形的文思中刻镂形像。作家一想到登山,胸中便充满了山色;一想到观海,心里就腾涌起海景。本人的全部才力,都随着风云变幻而任意驰骋。在刚执笔时,旺盛的气势超过了文辞,等到文章写成,比起开始时却要打个对折。为什么会这样?文思凭空想象,往往设想奇特;语言实实在在,难以运用得巧妙。由此可见,想象化为意象,意象化为语言,贴切时天衣无缝,疏漏时相距千里。有时意思就在心中,却要到天涯去探求;有时道理就在眼前,却又象远隔山河。所以只要驾驭好自己的心灵,运用正确的思想方法,无须苦思焦虑,应用美好的文采,掌握写作的规律,不必要劳累心情。

人之禀才,迟速异分,文之制体,大小殊功。相如含笔而腐毫,扬雄辍翰而惊梦,桓谭疾感子苦思,王充气竭于思虑,张衡研《京》以十年,左思练《都》以一纪:虽有巨文,亦思之缓也。淮南崇朝而赋《骚》,枚皋应诏而成赋,子建援牍如口诵,仲宣举笔似宿构,阮瑀据案而制书,祢衡当食而草奏:虽有短篇,亦思之速也。
人们的创作才能,下笔有快有慢,天分不同;文章格局有大有小,功力各异。司马相如含笔写作,直到笔毛腐烂,文章始成;扬雄作赋,用心太苦,因而梦寐不安;桓谭因苦苦构思而生病;王充因著述过度用心而气力衰竭;张衡研讨《两京赋》,耗时十年;左思推敲《三都赋》,历时十二载:这些文章虽然是篇幅巨大,但到底也是他们文思迟缓。淮南王刘安用一个早晨就写成《离骚传》;枚皋一接到诏令就写成一篇赋;曹植铺开纸写作就象背诵文章一样;王粲拿起笔就写有如早就成篇的一般;阮瑀靠在马鞍上起草文书;祢衡在酒宴上草拟奏章:这些文章虽然是篇幅较短,但也由于他们文思敏捷。

若夫骏发之士,心总要术;敏在虑前,应机立断。覃思主人,情饶岐路;鉴在疑后,研虑方定。机敏故造次而成功,疑虑故愈久而致绩;难易虽殊,并资博练。若学浅而空迟,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闻。是以临篇缀虑,必有二患:理郁者苦贫,辞溺者伤乱。然则博见为馈贫之粮,贯一为拯乱之药;博而能一,亦有助乎心力矣。
文思敏捷的人,心里熟悉创作的技术,很快地考虑问题,当机立断。构思迟缓的人,情思纷烦,徘徊岐路,要弄清疑点,深思孰虑,方能定稿。文思快所以能在匆促中写成,疑虑多所以要费时久才完篇;他们的快慢、难易虽然不同,都靠学识广博,技巧熟练。要是学识浅陋,写得慢也是空忙,才学荒疏,写得快也是白费;这样而能写出有才华的作品的,从未有过。因此,在创作构思时,常会出现两种困难:思路不畅的人苦于文章内容贫乏,辞藻空滥的人陷入文辞杂乱。增进见识可以作为内容贫乏的粮食,突出重点可以作为文辞杂乱的药物;见识广博而又能重点突出,对于创作构思是极有帮助的。

若情数诡杂,体变迁贸;拙辞或孕于巧义,庸事或萌于新意。视布于麻,虽云未贵;杼轴献功,焕然乃珍。至于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笔固知止。至精而后阐其妙,至变而后通其数。伊挚不能言鼎,轮扁不能语斤,其微矣乎!
至于巧妙的构思、复杂的技巧,风格变易多端的作品,粗糙的文辞中蕴藏着精妙的道理,平凡的叙述中包含着新鲜的意见。这正象布之于麻,麻并不比布贵重,但一经人工纺织成布,就光彩夺目非常珍贵了。此外,一些思考所不及的微言大义,文辞所难说明的曲折情趣,这是语言所无法表达的,这里就不说了。作家必定要有最好的文笔才能说明它的微妙之处,必定要有多变的思维方法才能理解它的技巧。从前伊挚说不出烹饪的奥妙,轮扁也讲不清运斧的方法,就是因为这些都是很微妙的。

赞曰:神用象通,情变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应。刻镂声律,萌芽比兴。结虑司契,垂帷制胜。
本文总结:精神活动与事物现象接触,孕育出作品的构思。物象以它的形貌激动作家,使他内心产生了各种活动。再推求文辞的声律,运用比兴的手法,按法则去构思,那末作品一定会成功。

呵呵,也是找过来的。

9. 文心雕龙的作品价值

《文心雕龙》是一部“体大思精”“深得文理”的文章写作理论巨著。全书分五十篇,内容丰富,见解卓越,皆“言为文之用心”,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写作上的各种问题。尤为难得的是对应用写作也多有论评。粗略统计,全书论及的文体计有59种,而其中属于应用文范畴的文体竟达44种,占文体总数的四分之三。(《应用写作》杂志1996年第4期,《<文心雕龙>的应用写作论》)。范文澜说得好 :系统地全面地深入地讨论文学,《文心雕龙》实是唯一的一部大著作。
文学史的观念
《文心雕龙》作者刘勰认为,文学的发展变化,终归要受到时代及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他在《时序》篇中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并在《时序》《通变》《才略》诸篇里,从上古至两晋结合历代政治风尚的变化和时代特点来探索文学盛衰的原因,品评作家作品。比如他说建安文学“梗概而多气”的风貌,是由于“世积乱离,风衰俗怨”而形成;东晋玄言诗泛滥,是由于当时“贵玄”的社会风尚所决定。注意到了社会政治对文学发展的决定影响。不仅如此,他还注意到了文学演变的继承关系。并由此出发,反对当时“竞今疏古”的不良倾向。这些都是十分可贵的。
内容与形式
分析论述了文学创作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关系,主张文质并重。在《风骨》篇里,他主张“风情骨峻”;在《情采》篇里,他强调情文并茂。但在二者之间,他更强调“风”“情”的重要,他主张“为情而造文”,反对「为文而造情」,坚决反对片面追求形式的倾向。
总结经验教训
从创作的各个环节上总结了经验,提出了应该避免的失败教训。他指出,在创作上,作家“神与物游”的重要,强调了情与景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转化。他还指出,不同风格是由于作家先天的才情、气质与后天的学识、习染存在着差异的结果。针对当时“近附而远疏”“驰骛新作”的风气,他提出了继承文学传统的必要,论述了文学创作中“新”“故”的关系。此外,他对创作中诸如韵律、对偶、用典、比兴、夸张等手法的运用,也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
建立方法论
在《知音》篇里,他批评了“贵古贱今”“崇己抑人”“信伪迷真”“各执一隅之解”的不良风尚,要求批评家“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与此同时,他还提出了“六观”的批评方法:一观位体,看其内容与风格是否一致;二观置辞,看其文辞在表达情理上是否确切;三观通变,看其有否继承与变化;四观奇正,看其布局是否严谨妥当;五观事义,看其用典是否贴切;六观宫商,看其音韵声律是否完美。这在当时是最为全面和公允的品评标准。
历史局限性
《文心雕龙》虽然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特别是“宗经”“徵圣”等儒家思想对于他的文学理论有不少消极影响;但是,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一部名副其实的“体大而虑周”“笼罩群言”、富有卓识的专著,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一份十分宝贵的遗产,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理论工作者越来越多的注意和重视。
版本和注释
在中国,对《文心雕龙》的研究、注释、翻译著述颇多。现存最早写本为唐写本残卷(藏北京图书馆)。以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元至正本为最早版本,并有《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本。通行本有清人黄叔琳本,今人范文澜《文心雕龙注》、詹锳先生的《文心雕龙义证》、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及《文心雕龙校注拾遗》、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王利器《文心雕龙校证》等。

10. 《文心雕龙》共有多少篇主要有那几个部分

《文心雕龙》五十篇,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四个主要部分。总论五篇,论“文之枢纽”,是全书理论的基础。文体论二十篇,每篇分论一种或两三种文体,对主要文体都作到“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其分体的详细,论述的系统周密,远远超过曹丕和陆机。创作论十九篇,分论创作过程,作家个性风格,文质关系,写作技巧,文辞声律等类的问题。其详密深刻,也远远超过陆机。批评论五篇,从不同角度对过去时代的文风,作家的成就提出批评,并对批评方法作了专门探讨,也是全书的精采部分。最后一篇《序志》说明自己的创作目的和全书的部署意图。这部书内容虽然分为四个方面,但理论观点,首尾一贯,各部分之间又互相照应。正像他《附会篇》说的:“众理虽繁,而无倒置之乖;群言虽多,而无棼丝之乱。”其体大思精,在古代文学批评著作中是空前绝后的。

热点内容
修真联盟的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7-16 00:22:24 浏览:904
女主风浅月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发布:2025-07-16 00:12:26 浏览:635
最黑暗的末世小说推荐 发布:2025-07-16 00:03:59 浏览:973
美国最畅销小说排行榜50 发布:2025-07-15 23:53:07 浏览:695
有关于官场的系统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7-15 23:49:48 浏览:107
阅读小说在线登录 发布:2025-07-15 23:47:25 浏览:825
瞎子听书之忠勇杨家将 发布:2025-07-15 23:47:14 浏览:641
言情小说一夜沉沦 发布:2025-07-15 23:46:23 浏览:297
免费阅读小说变明 发布:2025-07-15 23:45:28 浏览:435
好看的重生篮球小说 发布:2025-07-15 23:44:41 浏览: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