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殿骑士小说排行榜
⑴ 求关于 十字军远征军 圣殿骑士的相关历史书籍OR小说
圣殿骑士遗命 神殿骑士的血
⑵ 有没有在刺客信条里成为圣殿骑士的小说,文笔好量大从优
刺客信条:遗弃大部分都是以海瑟姆为第一人称的,和康纳互捶……其他的就不知道了,你可以看看这几个小说的故事大纲……
1 刺客信条:秘密圣战 刺客信条1改编
2 刺客信条:文艺复兴 刺客信条2改编
3 刺客信条:兄弟会 刺客信条兄弟会改编
4 刺客信条:启示录 刺客信条启示录改编
5 刺客信条:遗弃 刺客信条3改编
6 刺客信条:黑旗 刺客信条4黑旗改编
7 刺客信条:大革命 刺客信条大革命改编
8 刺客信条:底层世界 刺客信条辛迪加改编
9 刺客信条:异端
10 刺客信条 刺客信条电影版改编
11 刺客信条:沙漠誓言 刺客信条起源改编
12 刺客信条:末裔 末裔三部曲第一部
13 刺客信条:可汗陵 末裔三部曲第二部
14 刺客信条:诸神的命运 末裔三部曲第三部
⑶ 有一部小说里有个叫圣殿骑士团的叫什么小说
这个太笼统了,一般西方玄幻,里面有教庭的,大都会有圣殿骑士团。光明纪元
⑷ 最后的圣殿骑士的书籍相关
作者雷蒙德·库利生于黎巴嫩,1975年移民美国。曾从事建筑学习,后又于法国枫丹白露的欧洲工商管理学院获取MBA学位,并开始从事金融行业的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开始涉足为好莱坞改编剧本,没想到第一个剧本就荣获当年“富布莱克奖”的候选人提名。此后库利开启了自己的剧本创作之路。库利的第二个剧本是一个有关他在内战中的大学生涯的半自传性的故事,这个剧本也在第二年被“富布莱克奖”提名。1996年,库利买下了梅尔文·布拉格的小说《奶油湖的女孩》的改编权,亲自操刀改编,同时还在创作他的原创小说《最后的圣殿骑士》。后来《奶油湖的女孩》被好莱坞大导演罗伯特·德尼罗发掘,并声称要将此拍为大片,同时德尼罗自己还担纲剧中的男一号霍普上校。此后,库利成了伦敦和洛杉矶的专职剧作家与制片人。目前库利正潜心于BBC的热播电视连续剧《幽灵》的第5季(即在美国广为人知的《军情五处》)。在酝酿自己下一部小说的同时,库利还在着力改编《最后的圣殿骑士》。目前,库利正与妻子及两个女儿住在伦敦。
希尼傲尔的油画《耶路撒冷陷落》(19世纪)反映的正是本书开头的情景 英国《星期日快报》
《最后的圣殿骑士》是一部节奏紧凑,画面跳跃的惊悚佳作。主人公横穿几个大洲找寻声名狼藉的圣殿骑士的秘密财宝……是一次非常令人享受的阅读……《最后的圣殿骑士》将读者带进一次完美的阅读体验,《达·芬奇密码》只是开了个头,《最后的圣殿骑士》则把故事讲完了。
巴诺书城
对于正在找寻下一本能和《达·芬奇密码》相媲美的历史悬疑小说的书迷来说,雷蒙德·库利的这本引人入胜的佳作则是最佳的选择……紧凑的情节,让人无法呼吸的跌宕起伏以及令读 者目瞪口呆的火爆场面充斥于全书的每一页……
——保罗?艾伦
美国Bookreporter网站
本书充满了让人难以忘怀的各种元素,将吸引人的历史事实与丰富的想像结合起来,并穿插于无法设想的速度当中,但是它从来没有流于庸俗的叙述与堆砌,相反,犹如一件精雕 细琢的艺术品,它绽放着不可阻挡的魅力之光……作者库利作为一名剧作家的经验在此被发挥到淋漓尽致。他的叙事角度是一种电影式的切换,因此,故事的展开犹如一卷穿越想像, 没有接缝的胶卷,流畅运转。
丹麦 《政治报》
雷蒙德?库利在节奏飞快的《最后的圣殿骑士》里,仅用了不多的几个停顿就对《达·芬奇密码》做了一个嘲讽式的回应。《达·芬奇密码》中充满了诸多深奥而又伪历史的辩论,而库利 则设法摆脱了丹·布朗的束缚,将圣殿骑士的故事——这一段没有过多记载的历史,发展到了让人不忍卒读的境地……书中有关真相与科学、史实与悬疑的讨论撩人心弦,它的深度在一 般流行小说中是罕见的。
澳大利亚《佳阅杂志》
这是一个寓言般的历史侦破故事。对于圣殿骑士和中世纪政治较量的细节描述无疑是本书的夺人之处。虽然库利是以一种娱乐的方式在抒写,但书中满怀信仰的主人公与不尽可数的紧 张情节,仍让读者一刻不息地沉浸在惊悚刺激而又回味无穷的感叹中。
⑸ 求一些关于圣殿骑士的电影、小说、游戏,最好附下载地址
尼古拉斯凯奇的女巫季节或圣徒就是教会为杀吸血鬼而培育出的5位圣徒战士或有关圣殿骑士宝藏的国家宝藏
⑹ 《圣殿骑士院》最新txt全集下载
圣殿骑士院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注意危险的夹竹桃
红|袖|言|情|小|说
(本文开始以第一人称来写)
哇咔咔!原来这里就是传说中的圣*骑士院!真是太有形了。皇冠状的校门竟然高达50米,长达100米,简直就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墙,校门上布满了用金属打造的天堂鸟,在校门的左右两侧最顶端则用黑宝石和白宝石各自打造了一位骑士,左边的骑士手持宝剑,骑着骏马,而右边的骑士则单漆跪地,单手交叉,两座雕像在阳光的反射下,一个则像地狱的黑骑士,而另一个则像神秘的圣殿骑士。
让我不得不佩服的是设计着扇校门的人竟然能把金色,黑色,白色,阳光,黑暗,神秘这么完美的配合在一起,真不愧是世界上最豪华的,最完美的学院啊!
连外面都那么的完美,可想而知,里面会不会奢侈的吓死人啊,据我的了解,这里不仅是学院,而且还是全世界一个浓缩的政治经济中心,因为能来这里上课的学生,要么就是世界各国的的王子和公主,首相的子女,或者是世界富人排行榜的前100名的各个商人的子女。要么就是读书超人,……
⑺ 小说里出现过的骑士种类,如天空骑士,圣殿骑士,守护骑士等等,跪求,越多越好!最好有层次的,从低级别
死亡骑士,无头亡骑,火焰亡骑,恐惧骑士,黑暗骑士
⑻ 圣殿骑士的名字是什么有几个
圣殿骑士团这个名称的由来是因为当时的耶路撒冷国王博度安二世将圣殿山上的阿尔-阿克萨清真寺的一角给这些骑士驻扎,这个清真寺正是建在传说中的所罗门圣殿的遗址上。小说《达芬奇密码》里说圣殿骑士团知道所罗门圣殿下面藏着的秘密,所以故意要求这块地方来驻扎,以便将深藏在地下的秘密文件找出来。通过这些秘密,他们掌握了基督教的命脉,因此获得了力量,最后也因此惨遭屠杀。当然这只是小说,不能当真。不过圣殿骑士团的力量和财富却是真实的,他们被认为是十字军时代东方真正的主人,耶路撒冷王国要对抗阿拉伯人主要就靠他们的力量。
圣殿骑士团创立后很快就引起了贵族和教会上层的重视,当时著名的修士圣伯尔纳(St. Bernard of Clairvaux)写文章支持圣殿骑士团的行动。在圣伯尔纳的影响下,骑士团迅速发展壮大。1139年,教皇英诺森二世(Innocent Ⅱ)发布圣谕,再次确认了圣殿骑士团的地位。在政治上骑士团只对教皇负责,其它任何僧俗政权都无权指挥它。在经济上骑士团不仅享有免税的特权,而且还有权在自己的领地上收取十一税。教廷赋予的特权使得圣殿骑士团在短短几十年内发展成一个强大而且富有的组织,同时也将骑士团牢牢地掌握在圣座之下。此后,圣殿骑士团成为罗马教廷拥有的最可靠的力量。
圣殿骑士团的拥有的财富之巨大只能用富可敌国来形容。12世纪末时,骑士团在欧洲拥有9000多处产业,其中包括一些很有名的教堂和城堡,如伦敦的圣殿教堂(Temple Church),柏林的圣殿宫(Tempelhof)。有一段时间骑士团甚至拥有整个塞浦路斯岛。他们的富有使他们能够维持一支强大的职业军队,即便在战场上损失巨大,他们也能迅速恢复,但这财富最终也使他们走向毁灭。
⑼ 请问圣殿骑士的事
◆ 来历
圣殿骑士是1114年至1118年间的某个时候在耶路撒冷成立的中世纪的宗教和军事组织,其公开目标是保护自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后到巴勒斯坦的朝圣者。这一组织由两名骑士建立,他们是休·德斯·佩尼斯和圣奥马的戈弗雷。创始成员还包括安德烈·德·蒙特巴德,他是明谷的伯尔纳的叔叔。人们认为在它的前十年这一组织只有9名成员,尽管有记载表明还有其他成员。
这个组织的严格名称是基督的穷骑士会社,但是它流行的名字是所罗门圣殿骑士或圣殿骑士,这是因为它开始时设在耶路撒冷的总部靠近所罗门神殿的缘故。同时代的其他两个主要宗教组织是耶路撒冷的圣约翰骑士(也叫医护骑士)和条顿骑士团,它们在开始时都是慈善组织。与它们不同,圣殿骑士是一个鲜明的军事组织。它得到了教皇的认可,并于1128年的特洛伊会议上被赋予了修士教规。这样他们就有了法定章程的规范,并将军事和宗教意义结合起来。事实上,圣殿骑士组织是按照与西多会的修道组织非常相似的模式来设计的。
◆ 曾经的荣耀
圣殿骑士在一开始就取得了重大的成功,并在特洛伊会议后,迅速地接收了大量的新成员以及财物捐赠。在其第一年末,这一既成组织已在法兰西、英格兰、苏格兰以及伊比利亚半岛拥有了财产。最终他们也将在意大利、澳大利亚、德国、匈牙利和君士坦丁堡拥有土地。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如米切尔·贝根特和理查德·利在《圣殿和分会》一书中所述,圣殿骑士已将自己建成为“在基督王国里最富有和强大的组织”,“只有教皇统治是唯一的例外”。
在英格兰,圣殿骑士受到君主政治的照顾并与之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亨利一世卖劲地笼络骑士团成员。他的继任者、篡权的司提反积极地进行十字军战争,他进一步发展了与圣殿骑士的关系,因为后者与圣地(巴勒斯坦)有密切的联系。实际上,他鼓励了圣殿骑士分团的数量在整个英格兰迅猛地增长。
亨利二世于1154年登基,他与圣殿骑士保持了密切的关系。但与之关系最密切的是亨利的儿子狮心理查德(1157-1199年)。实际上,有几位作家认为理查德就是一名秘密的骑士团成员,至少他被视为一名荣誉成员,故而他们非常尊敬他。他死于1199年,他的主要敌人和弟弟约翰登基,他继续保持着与圣殿骑士的密切关系。
这个组织在英国是免税的,它有自己的法庭,与教堂一样,拥有巨大的庇护权。它有自己的市场和定期集市,并在议会中有自己的代表。圣殿骑士拥有巨大的财政和政治权力,这使它可以有效地建立起现代银行系统。圣殿骑士定期地把货币和物资从英格兰运往巴勒斯坦,它发展了一套有效率的、几乎所有欧洲君主和贵族都使用的银行系统。最后,圣殿骑士成员成为大多数欧洲国家的银行家,并必然地拥有了甚至更多的财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英国的君主政体都欠这个组织很多钱。甚至有一次亨利三世居然把英王皇冠上的宝珠抵押给了骑士团。
正是在他们的部分银行系统中产生了骑士团的第一个“密码”。骑士团成员设计了一套用特殊方法做成的表示信用的借据或信的系统,这就使得人们不必再随身携带可能被偷走的钱。钱可以存在一个地方,借据则可转到世界的另一个地方并当场兑现。为防止借据被盗,它们被赋予了只有骑士团成员才能知道的一系列复杂的密码。
圣殿骑士团全称是“基督和所罗门圣殿的穷骑士(Poor Knights of Christ and the Temple of Solomon)”。它成立的时间并不确定,有说是1118年的,也有说是1119年的,一般认为不会迟于1120年。1096年圣城耶路撒冷被十字军攻占后,很多欧洲人前往耶路撒冷朝圣,而这时十字军的主力已经回欧洲去了,朝圣者在路上常常会遭到强盗的袭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国贵族Huguens de Payns和其它八名骑士建立了圣殿骑士团,以保护欧洲来的朝圣者。当圣殿骑士团成员加入组织时,不仅要发誓遵从修会的三大规定:守贞、守贫、服从,而且还要发誓保护朝圣者,这是他们作为圣地的军事修会与一般的修会相区别的地方。
圣殿骑士团这个名称的由来是因为当时的耶路撒冷国王博度安二世将圣殿山上的阿尔-阿克萨清真寺的一角给这些骑士驻扎,这个清真寺正是建在传说中的所罗门圣殿的遗址上。小说《达芬奇密码》里说圣殿骑士团知道所罗门圣殿下面藏着的秘密,所以故意要求这块地方来驻扎,以便将深藏在地下的秘密文件找出来。通过这些秘密,他们掌握了基督教的命脉,因此获得了力量,最后也因此惨遭屠杀。当然这只是小说,不能当真。不过圣殿骑士团的力量和财富却是真实的,他们被认为是十字军时代东方真正的主人,耶路撒冷王国要对抗阿拉伯人主要就靠他们的力量。
圣殿骑士团创立后很快就引起了贵族和教会上层的重视,当时著名的修士圣伯尔纳(St. Bernard of Clairvaux)写文章支持圣殿骑士团的行动。在圣伯尔纳的影响下,骑士团迅速发展壮大。1139年,教皇英诺森二世(Innocent Ⅱ)发布圣谕,再次确认了圣殿骑士团的地位。在政治上骑士团只对教皇负责,其它任何僧俗政权都无权指挥它。在经济上骑士团不仅享有免税的特权,而且还有权在自己的领地上收取十一税。教廷赋予的特权使得圣殿骑士团在短短几十年内发展成一个强大而且富有的组织,同时也将骑士团牢牢地掌握在圣座之下。此后,圣殿骑士团成为罗马教廷拥有的最可靠的力量。
圣殿骑士团的拥有的财富之巨大只能用富可敌国来形容。12世纪末时,骑士团在欧洲拥有9000多处产业,其中包括一些很有名的教堂和城堡,如伦敦的圣殿教堂(Temple Church),柏林的圣殿宫(Tempelhof)。有一段时间骑士团甚至拥有整个塞浦路斯岛。他们的富有使他们能够维持一支强大的职业军队,即便在战场上损失巨大,他们也能迅速恢复,但这财富最终也使他们走向毁灭。
骑士团财产的来源有很多方式,上面提到的征税是其中一种,当然还有掠夺,但更重要的方式是获得赠予,从事商业和银行业活动。从1127年骑士团首任大团长Huguens de Payns在欧洲进行宣传、征募工作开始,骑士团便获得了大量的捐赠,特别是在法国,很多贵族将地产赠送给骑士团,从此他们的地产几乎遍及整个欧洲,而且这些地产都是免税的。骑士团从事银行业则是这个组织的历史上值得注意的一页,他们开创了现代银行业的经营模式。最初是骑士团的成员由于守贫这一会规的约束,将财物交给骑士团。这种行为很快演变为商业行为扩大到骑士团之外,许多欧洲的贵族将贵重财物存放到骑士团里,由骑士团负责保管。这就和现代银行业的存款业务十分相似。事实上骑士团还发明了一种跟现代银行中的存款单很相似的票据,凭借这种印有骑士团特殊记号的票据就可以在各地的骑士团支部取出财物。由于骑士团的支部遍及整个欧洲,再加上教廷给他们的支持,他们的存款业务发展十分迅速,各地的骑士团支部和圣殿里聚集了大量的财产,这时他们又开始了贷款业务。1135年,骑士团借贷给西班牙的朝圣者,资助他们前往圣地。骑士团的借贷业务发展极其迅猛,其业务对象上至各国国王——他们曾经是法国国王最大的债权人,下至普通的朝圣者,他们甚至还借贷给基督徒的敌人撒拉森人——这至少说明他们的信誉是十分卓著的。值得注意的是,骑士团的借贷是收取利息的,而当时收取利息是不合法的行为,受到教廷的谴责,但圣殿骑士团就这么不声不响地干下去了,信仰的力量在利益面前永远都是软弱无力的。这些金融活动是圣殿骑士团在军事活动之外的主要活动,传说骑士团里堆放着的借据、帐簿比宗教书籍还要多,这当然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和忌妒。
圣殿骑士团在全盛时据说有2万多名成员,主要分为四部分:骑士(Knights)、士官(Sergeants)、农人(Farmers)和牧师(Chaplains)。骑士是重装骑兵,也是圣殿骑士团的核心力量,只有他们才有权穿象征着圣殿骑士团的绣着红十字的白色长袍。士官是轻骑兵,级别较骑士低一些。士官和骑士共同构成圣殿骑士团的军事力量。农人在骑士团里并不是指耕种的农夫,而是专门管理骑士团财产的成员。牧师则是骑士团中的精神支持者,在精神上帮助骑士团其它成员。和医院骑士团一样,圣殿骑士团的首领也称为大团长(Grand Master),通过选举产生,任期为终生。
从军事的角度来说,圣殿骑士团训练有素,在战场上是一支十分强大的军事力量,也是耶路撒冷王国最精锐的军队。从1129年围攻大马士革到1291年阿科陷落,圣殿骑士团几乎参加了圣地所有的战斗。在作战中,骑士团每一名骑士都有几十人作为支持力量,因此他们可以专注于自身的战斗目标,有人认为他们是现代职业军队中精锐的特种部队的先身。一般在战斗中圣殿骑士团出动的骑士并不多,几百人就是一支大部队了,但与当时阿拉伯军队相比,其实际战斗能力远远超过这个数字本身所显示的。在Montgisard战役中,耶路撒冷国王博度安四世率领500名骑兵、80名圣殿骑士配合以步兵,进攻撒拉丁的30000人的部队,结果撒拉丁最精锐的马木留克骑兵几乎被全歼,总伤亡达到20,000人,最后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部队逃回了埃及。要知道撒拉丁可是用兵的高手,这样的惨败恐怕不能用指挥能力的高低来解释。正因为有着这样骁勇善战的军队,在后来的哈丁战役中,居伊、杰勒德等人才会有恃无恐地离开水源进攻撒拉丁的大军,当然这也导致了最后的惨败。
哈丁战役对圣殿骑士团的历史、基督教的历史乃至整个世界的历史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圣殿骑士团在这场战役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过可惜是很可悲的角色。哈丁战役之前,耶路撒冷王国因为王位继承一事发生了严重的分歧,以的黎波里伯爵雷蒙德三世为首的贵族派和圣殿骑士团大团长杰勒德支持的宫廷派几乎兵戎相见,最后还是杰勒德支持的居伊上台。这次分歧虽然因为撒拉丁的大军到来而和解,但已经埋下了不信任的种子。1187年7月初,撒拉丁亲自率领一支精锐部队进攻太巴列,而把主力部队埋伏在太巴列附近的山区,当时在太巴列的是雷蒙德的妻子。没有多少防御力量的太巴列很快被攻克,但雷蒙德的妻子和手下仍然占据着一处堡垒死守,并向驻扎在安富里雅的耶路撒冷大军求救。雷蒙德认为这是撒拉丁的诱敌之计,他想引诱耶路撒冷军队离开有水源的安富里雅,因此建议不去救援,就在安富里雅等撒拉丁的军队,撒拉丁出动大军绝不可能仅仅为了一个小小的太巴列。但圣殿骑士团大团长杰勒德将雷蒙德的意见斥为叛徒的奸计(雷蒙德此前曾跟撒拉丁有约定,撒拉丁帮助雷蒙德夺取耶路撒冷的王位,后来由于克雷森之战而废除),力主进军太巴列。杰勒德跟雷蒙德有旧怨,他曾是雷蒙德手下的骑士,雷蒙德许诺帮他娶一位富有的女继承人,但最后食言,杰勒德认为受到愚弄,改投入圣殿骑士团,一路青云直上,最后被选为大团长。很多人认为杰勒德这次反对雷蒙德仅仅是出于个人的恩怨,他的这种情绪化的做法导致了最后的失败。被杰勒德一手扶上台的居伊听从了杰勒德的意见,决定率领大军前往太巴列解围,很多骑士虽然知道这样做很危险,但出于忠诚仍然随大军一起前往太巴列。从安富里雅到太巴列要穿过一片荒芜干燥的高原,一路上还有撒拉森轻骑兵的不断骚扰,很快担任前卫的雷蒙德的部队和担任中军的居伊以及担任后卫的圣殿骑士团部队脱节,由于干渴以及阿拉伯骑射手的骚扰,居伊和杰勒德的部队都很难往前进发,这时他们到达安富里雅和太巴列正中间的马里斯卡尔西亚。杰勒德这时又作出了一个错误的选择,他建议居伊让主力部队停止前进,在这儿修整并且等待后卫部队跟上。前方的雷蒙德则送信来请求居伊无论如何也要迅速前进,在天黑前赶到有水源的地方。这次居伊又听从了杰勒德的意见,让主力部队在马里斯卡尔西亚停下来。这一停之后他们就再也走不了了,撒拉丁的主力赶了过来将他们包围,并点燃野草,烟和灰使得耶路撒冷军队的干渴更难以忍受,而周围的撒拉丁军队高声唱赞美安拉的圣歌,在心理上干扰耶路撒冷军队。天亮之后,居伊组织耶路撒冷军队冲锋,企图突破围困,但由于极度的干渴和疲劳,耶路撒冷军队已经没有什么战斗力可言,与其说这是场战斗,不如说是一只猫在玩弄手心里的老鼠。最后居伊以真十字架为中心,组织了一个方阵进行抵抗。剩下的很多骑士本可以凭借快马重甲杀出重围,但为了保护真十字架,他们都死战不退,直到最后撒拉丁下令停止屠杀为止。耶路撒冷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基督教的圣物真十字架也被阿拉伯人夺去,最精锐的圣殿骑士团和医院骑士团要么战死,要么被撒拉丁处死,不过有趣的是撒拉丁居然放过了圣殿骑士团的大团长杰勒德,也许是感谢他带来了胜利吧。由于耶路撒冷失去了几乎所有的军队,很快就被撒拉丁攻克。圣城失陷的消息传到罗马教廷后,教皇乌尔班三世由于极度悲痛,当场便去世了。此后就开始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不过这是题外话,就不多说了。
哈丁战役对圣殿骑士团的打击十分深远,不仅仅是军事上损兵折将——如果光是军事上的失利他们很快就能恢复,更重要的是由于圣城失陷,他们失去了政治上最重要的立足之地。失去了圣地守护者的地位,他们存在的意义也要大打折扣。后来的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又带来了英格兰的狮心王理查一世、法国的高贵王菲利普二世,跟他们的力量比起来,圣殿骑士团只能做配角。总之,圣殿骑士团的辉煌虽然仍在持续,但他们的时代已经去日无多了。
1291年阿科陷落之后,圣殿骑士团和医院骑士团一起撤到塞浦路斯,此后又回到法国。这也许是圣殿骑士团犯下的最严重的错误:没有自己的土地,他们就只能受别人摆布。相比而言,医院骑士团和条顿骑士团就聪明的多,医院骑士团虽然人不多,但仍在罗德岛上苦苦支撑,后来又在马耳他岛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条顿骑士团也在普鲁士建立了骑士团国。圣殿骑士团回到法国只能用自投罗网来形容,从此他们就注定走上毁灭的道路。
当时法国的国王是“美男子”菲利普四世,后来被尊称为“公正王(Philip IV the Fair)”,他在历史上也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国王,打击贵族,维护法兰西的利益。而且这位美男子对教会显然没有什么感情,连续有两位罗马教皇在他手下不明不白地送了命,直到他把他的亲信波尔多大主教贝特朗(Bertrand de Goth)扶上教皇的宝座才罢手,这位贝特朗就是教廷历史上的克莱蒙特五世。
1307年10月13日,那是一个星期五(这就是黑色星期五的由来),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菲利普四世向法国各地的事务官发出密函,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打开,密函上的内容正是逮捕各地的圣殿骑士团成员。菲利普的突然袭击获得了圆满成功,法国几乎所有的圣殿骑士团成员都被逮捕,仅在巴黎就有138名骑士团成员被捕,圣殿骑士团的高层包括大团长雅克•;德•;莫莱(Jacques de Molay)无一幸免。菲利普四世给圣殿骑士团编排的罪名是“异端”,这真是很有意思,圣殿骑士团确实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你可以说他们贪婪,说他们残暴,但要说异端就未免有点离奇了,从骑士团成立开始,它一直就是教皇座下最忠诚的力量,教皇前后共赐予他们上百条特权。不过菲利普四世需要的不是符合逻辑的观点,他只需要将骑士团打入万劫不复之境。法国的宗教裁判所立即就开始对骑士团成员进行审讯。在宗教裁判所的“有效工作”下,圣殿骑士们开始招供,其中包括大团长雅克•;德•;莫莱。裁判所还让他给所有的骑士团成员发布一道命令,解决他们保密的义务。在莫莱的这道命令之后,骑士团成员向裁判所给出了千奇百怪的供词,有的承认他们入会时要向十字架吐口水,有的说他们搞巫术,有的说他们崇拜异教的偶像,至于这个异教偶像是什么样子,各人又有各人的说法,另外还有骑士团成员之间搞同性恋——这个也许是唯一可信的罪名。据记载,仅巴黎一地就有36名骑士团成员在审讯过程中死亡,我们可以想象这些供词究竟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获得的。
菲利普四世的行动得到了教皇克莱蒙特五世的支持——事实上他们俩就是同谋,教皇在1307年稍晚些时候发布圣谕,谴责圣殿骑士团的罪恶,要求各国采取行动,彻底取缔圣殿骑士团。在菲利普四世和教皇的威胁下,各国虽然有不满,但也只好服从,不过在其它国家只有很少的圣殿骑士被处死。
按照宗教裁判所的惯例,承认异端的至少可以留下一条名,不过很多圣殿骑士团成员后来相继翻供,在教廷派来的主教面前否认了之前的供词。骑士团成员的翻供让菲利普四世十分恼怒而且不安,对他们的审判又持续了几个月,这些翻供的圣殿骑士团成员再也没有承认罪行,他们中的很多人死于狱中,剩下的则上了火刑架。1510年在巴黎召开的桑城宗教会议上将否认供词的骑士团成员谴责为异端累犯,判处火刑。5月10日这一天有54名圣殿骑士被宗教裁判所用文火烤死。
大团长莫莱和其它几名骑士团高层由于地位非同寻常,他们直到7年后,即1314年3月18日才被宣判。菲利普四世本来准备将已经承认异端罪行的莫莱等人判为无期徒刑,谁知在宣判时莫莱和诺曼第分团长儒弗鲁瓦•德夏尔尼站起来否认原供词。公审大会草草收场,莫莱和儒弗鲁瓦•德夏尔尼被送上了火刑架,莫莱在死之前诅咒菲利普四世和克莱蒙特五世,说他们在一年内都会面临永恒的审判。事实上,这个诅咒真的应验了,仅仅一个月后,克莱蒙特五世暴病而死。“美男子”菲利普五世比他多活了半年多,这一年的11月29日,他在打猎时身亡,据说是被一只野猪撞死的,不过也有人对这一说法表示怀疑,因为菲利普四世是一个有着非凡勇力的骑士,据说他能将两名大汉轻松地扛在肩上。
菲利普四世对圣殿骑士团采取血腥行动的原因在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历史学家也有各种各样的看法,一个比较公认的观点是他觊觎圣殿骑士团的财产,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更直接的说法是他欠骑士团一大笔钱,所以他才会对骑士团下手。也有人认为菲利普四世和骑士团有矛盾,当初菲利普四世曾想加入骑士团,但被拒绝了,因而怀恨在心。也有人为菲利普四世辩护,认为当时圣殿骑士团企图建立骑士团国,菲利普为了维护法国的统一,所以才这么做。不过对于圣殿骑士团建国这一企图似乎并没有什么有力的证据。总的来说,圣殿骑士团异端案整个事件完全可以用“莫须有”三字来概括。
圣殿骑士团被消灭后,根据教皇的命令,医院骑士团获得了大部分遗产,各国的圣殿骑士团成员有很多转到医院骑士团门下,可以说医院骑士团是最大的受益者。菲利普四世则独吞了骑士团在法国的财产,也有人认为他并没有得到多少好处,圣殿骑士团在灾难来临之前已经有所预感,将在法国国内的大部分财产转移走,因此法王菲利普四世最后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圣殿骑士团在葡萄牙的组织则改名为耶稣会继续存在,其性质也由军事修会变为主要从事海外宣教的修会。苏格兰国王罗伯特也许是对圣殿骑士团最宽容的国王,他公然违抗教皇的圣谕,拒绝对领地内的圣殿骑士采取敌对行动,因此欧洲大陆的圣殿骑士团成员有不少逃往苏格兰,投入罗伯特手下。据说后来在苏格兰与英格兰的战争中,正是依靠这些圣殿骑士的英勇作战,苏格兰人才打败了占优势的英格兰军队。
不管怎么说,圣殿骑士团作为一个组织从此成为历史,由于它与宗教、与圣地的密切联系,以及它曾经的强大和富有,再加上戏剧性的历史,圣殿骑士团一直都是传说中经常出现主角,特别是在与圣杯有关的传说中。小说《达芬奇密码》里也运用了很多跟圣殿骑士团有关的传说。
圣殿骑士团最初的标志是白色的制服外加白色长袍。大约在1147年第二次十字军东征后,开始在白色长袍的左肩绣上红色十字,一开始是等边十字,后来发展成八角十字。圣殿骑士团的徽章则是两名持盾和矛的圣殿骑士坐在一匹马上,盾上绘有红色的十字。这个徽章象征着骑士团的成员一开始是贫穷的骑士,后来又被解释为骑士团成员的袍泽之谊,不过到了菲利普四世摧毁圣殿骑士团时则被说成是骑士团成员搞同性恋的象征。圣殿骑士团的口号是“神的旨意(God wills it)”,战场上他们就是喊着这个口号冲锋陷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