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小说的要素
㈠ 小说是什么
一,小说简介:
现在的小说一般分为武侠、仙侠、修真、重生、玄幻、言情、科幻、校园、网游、都市、军事、历史、悬疑、推理、末日、生化危机、奇幻、化学和穿越等几个大类。小说是文学体裁四分法中的一大样式。它是通过塑造人物、 描写背景、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是拥有完整布局、发展及主题的文学作品。想象丰富,内容情节跌宕起伏,也反映了人们现实生活中的无奈,以及无奈的那种向美好生活的渴望!
小说有时候很感人,也很有可读性,好的小说让人百看不厌,深动人心;但是现今也不乏有很多让人看了百思不得其解的不良小说,总而言之,看小说一定要懂得选择。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从结构上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
二,相关知识:
1,定义
小说(英文:Novel) :是四大文学样式(散文、小说、诗歌、戏剧)之一,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具体的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是拥有完整布局、发展及主题的文学作品。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价值
小说的价值本质是以时间为序列、以某一人物或几个人物为主线的,非常详细地、全面地反映社会生活中各种角色的价值关系(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的产生、发展与消亡过程。非常细致地、综合地展示各种价值关系的相互作用。
3,容量
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小说的容量较大,它可以细致地展现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可以表现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同时还可以描述人物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小说的优势是可以提供整体的、广阔的社会生活。
4,情节
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三,三要素: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 或人物(主要要素),故事情节,环境(简写)。
1,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的思想性格,人物描写的角度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又叫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包括;以他人言行来反映人物等(又叫侧面烘托)。
2,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故事情节是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故事情节的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3,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作描写。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花草鸟虫的描写。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作描写。
四,图示:
㈡ 网文玄幻小说中,等级设定要考虑哪些因素
写网络玄幻小说最重要的在于角色等级的设定怎么升级,升级又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条件,这是涉及到通篇节奏的把控的,什么时候让作者升级这个直接决定了剧情应该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
一部玄幻小说角色设定最好的状态就是读者读了之后清晰的知道主角现在处在什么样的等级,也知道他未来怎么才能升级,清晰的知道每个等级所特有的东西突出了这些等级的因素,玄幻小说才具备了它本来的特色,如果写的迷迷糊糊的,读者连等级都看不懂,那么这部小说注定不会有太大的成功,读者不感兴趣也实在看不下去。
㈢ 玛丽苏的要素,最近要写夸张讽刺的搞笑网文
第一,妈力酥文的主人公一定要有个超过十五字的中西混杂,古今结合的名字!!!这点十分重要。
并且名字里最好是带有些很美丽,很飘逸的字,比如,雪,恋,蝶,澈,雅,月,紫,梦,星,凌,灵,樱。。。。。。。等等等等,只要你看到了那么几个美丽的字,不要管到底念不念的通顺,饶不饶舌,符不符合逻辑,你给安上去就对了!
比如公主中的代表人物——小恋公主,她所创造的人物——月咏`冰晶蝶凌`Q`紫梦雪雅殇血。【很抱歉,为湿现在还不会顺溜的念出这个名字】殇?血?这不是和死亡与悲伤有关么?关你P事啊!好听不就行了!管它的意思是什么呢!
而且名字能长则长,最好带有一些符号,至于怎么读出来,这就不是我们该考虑的问题了。
继续说,名字里一定要有英文,不能一次插一串,要在中文汉字中间插着用,这样才能显出来是文化,是内涵,是国际友人用的,这是地位的象征,一定不能少了,记住了?
第二个,就是主人公的性别年龄问题。当然,性别不要说,一定是女的啦,对吧。你说要是个男的,还怎么写得下去啊。。。什么?就算是正太也不行!一定要萝莉!除非那孩子有变性倾向。。。(除非你要写汤姆苏我也不阻拦)
还有就是年龄,我经过多次观察,发现了,年龄一定要控制在14岁以下!不然那就不够萝莉,不够玛丽了!!!
你说你要写个十五岁的?哎哟喂,那在玛丽苏文中你已经是到了更年期的欧吉桑了!还想要什么玛丽苏?核桃酥还差不多!
其实这也是有科学原因的,到了青春期以后人们会因为痘痘啊,什么的显得非常搓(不信你观察观察初中生和小学生哪个更好看)
第三个,就是身高,体重和身材。这个直接写成了一首诗
身高不超一米八,
不然不是小御姐。
体重不能太重滴,
三十公斤以内滴。
三围绝对要惹火,
胸围起码要有C。
掌握七绝小诀窍,
玛丽苏文没问题!
虽然14岁之内C杯不太可能,但咱们写的是什么?玛丽苏文!玛丽苏文中一切皆有可能。
这个第三个,就是主人公的背景和家庭成员。不知道为什么,一般来说玛丽苏文中的主角是没有兄弟姐妹的,大概是她的父母的计划生育抓得很牢,所以,你只要写好老爸老妈的身份就行了。
这个身份嘛,据我观察,父亲是世界富豪前三名都还算是穷的,世界首富是正常的,不然哪里有钱给主角买南非钻石,意大利牛皮,中国丝绸,黄金,白银,赤铜,黑铁。。。。。等等等等高贵材料做成的衣物呢?反正呢,往越牛X写越好。最好就是打个喷嚏日本就富士山喷发,咳嗽一下太平洋沿岸就发生大地震,就连不经意的放个屁,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州都会产生龙卷风的这种耶稣型人物。
至于妈妈呢,就算没有爸爸那么牛X,最起码也是在她所在的领域里是个传奇人物,比如世界级顶尖的舞蹈家啊,歌唱家啊,艺术家啊,科学家啊,作家啊,军事家啊,化学家啊。。。一系列XXOO家,任君选择,如果你觉得不够牛,孩子,你还可以把她写成是十项全能的达芬奇式的天才人物,比如不仅舞蹈比得上佛朗明哥,音乐也是钢琴过十四级,还精通竖琴,横琴,二胡,三胡。。。甚至在物理方面也是发现了与相对论齐名的相反论。。。
并且有一点要切记啊,父母还得是世界第一的美男子和美女啊,不然如果长的是哥斯拉的模样,这么会有主人公这种回眸一笑百媚生不如死,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三笑小强哥哥不想活的容貌呢?如果排除基因变异的可能性,我就只有怀疑是她的妈妈不忠了。。。
NO.1智商学历篇
这个绝对是要怎么夸张怎么写。比如智商高达100000000000000Xn倍,人类史上最聪明的人物啊,牛X到气死牛顿,气活爱因斯坦,让列奥纳多·达芬奇都恨不得自己从未出生过的这种天才人物。
比如还在子宫里面时就学会了唐诗三百首,一出生就精通中文,英语,日语,韩语,阿拉伯语,古埃及语,越南语,中东语,酸雨,硫酸雨,浓硫酸雨。。。三岁高中毕业,六岁牛津大学博士后,十岁获得一系列诺贝尔医学奖,文学奖,化学奖,脑残奖,一拖拉机的居里夫人都比不过她。到了十一岁之后,便已经超越了神的存在。。。
那位戴墨镜的童鞋有什么疑问?你说你三岁中文都说不清楚?欧买雷帝嘎嘎,你怎么能够和我们的公主相并论!!!我都说了,她们是来自于NC萝莉销魂公主星球,根本就不是地球人!你能和她们比吗?再说,人家的父亲可是耶稣!你爸爸就是个普通的地球人!档次都不一样!懂??
【其实老湿很庆幸,这种公主幸好永远都不超过十四岁,不然等她成年的时候,可能地球已经被她毁灭。。。】
举一点关于上面智商学历的例子
以前看过一篇文MS素一岁哈佛大学毕业= =
我以前看过的更离谱,居然是双博士,剑桥毕业,可分数居然只有100……作者究竟知不知道,剑桥的满分是4位数呢?……雷得我内里外嫩的……汗死我了……
NO.2 外貌描写篇之头发篇
有着世界第一美貌的父母,主人公长得绝对不一般!因为这是妈力酥文,因为你是萝莉公主,所以!首先!你必须得有一头最起码齐腰的飘飘长发~~光滑柔顺无头屑是最低要求。【每天要记得用飘柔,注意最好是罗志祥代言的那种哟!】
哟,童鞋,你说头发最好是什么颜色?啧啧,你可是问到重点了!没错,头发的颜色十分重要。其实吧,这头发最好要会变色!生气时是这种颜色,开心时是那种颜色,尤桑时是另一种颜色,比如说,小恋公主生气的时候头发是牛屎黑啊,开心的时候是狗屎黄啊,尤桑的时候是鸭屎绿啊。。。只要你喜欢什么颜色,你就给它变什么颜色!越五光十色越好!变成霓虹灯也不要紧!要知道,这点可是高贵公主们的独特标记啊!
如果你的头发只有一种颜色,那老湿建议你最好把它写成什么梦幻紫啊,银白啊,琉璃色啊等等稀有的色彩,不要介意写成银白色别人会分辨不清你的年龄,我们的这种黑发对于公主们来说实在是俗透了!!就算被人当成老啊嬷,也要坚持自己的高贵发色!
还有原创颜色的!玛丽苏的世界无奇不有!来,创造属于你的发色!
NO.2 外貌描写篇之眼睛篇
都说眼睛可是心灵的窗户,作文妈力酥公主,眼睛的部位描写绝对不能一笔掠过!什么长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啊就没了的童鞋应该拖出去被罚种蘑菇!
首先是眼睫毛。要成为一个人见人爱,我见犹怜的公主,眼睫毛的长度绝对不能低于十公分,最好眨一下眼睛都要带出一股强气流啊。
还有,公主要有一双直径不低于两厘米的闪亮瞳孔,不然怎么能放出两百万伏特高压电流雷倒众生呢?对吧?
同样的,瞳孔的颜色也不能寻常。不要说什么黑色显得深邃,智慧,在公主那里,如果你是最普通的黑色,她们会认为你是从哪个山卡拉里转出来的土包子。眼睛不仅要是稀有的金色银色鸡屎色,它还是一样要会变色!生气的时候是什么颜色?开心的时候是什么颜色??尤桑的时候是什么颜色???不要怀疑公主的基因有毛病或者美瞳换得太频繁,每一个公主都是彩虹仙子啊!至于你信不信,反正老湿就信了。。。
如果你是在是懒得变色,那最起码两只瞳孔的颜色绝对不能一样!比如一红一黑,一金一银,一白一蓝。。。老湿比较喜欢一黄一绿,因为这美好的颜色总会让人想起两种美好的植物——至于是哪两种植物。。。为湿还要明说吗?
PS:综上所说,公主大人的眼睛其实就是E.T的瞳孔加上彩虹的变幻。。。
NO.2 外貌描写篇之皮肤篇
公主的皮肤描写也是绝对不能忽略的。试想一下,容你长着柳叶眉,葡萄眼,樱桃小嘴一点点,身上的皮肤却像是蛤蟆精附身一样,谁会爱上你呢?大白天的,也会吓死钟无艳的,亲
再说,放眼望去,无论是小恋公主,小蝶公主,还有新鲜出炉的淇淇公主,哪一个人的皮肤不是肤若凝脂,吹弹可破啊!小恋公主的,皮肤如冰凌般洁白。咦,有同学说冰凌不是半透明的吗?蠢货!孺子不可教也!半透明的不正是说明了公主大大的皮肤肤若凝脂吗?
小蝶公主的,她的皮肤雪白如雪,白里透红,欧漏!多么的诱人啊,白里透红,与众不同啊!
还有淇淇公主的,啧啧,那更是非比寻常啊!她的皮肤居然像宝石一样闪闪发光白皙诱人!走在阳光下就有一种好刺眼好刺眼的感觉有木有啊!亲!!唉哟,老湿都被亮瞎了狗眼啊!
至于那些说太白了想得白血病一样,皮肤那么亮是不是通电了的同学,老湿只想问一下,你还想不想写妈力酥文!你还想不想超越各位公主了!!还是不会写的同学,老师给示范一下。。。恩,宫珠纱碧·H菊花初雪·妲皇刮·AND·涡乐歌嚓公主殿下的皮肤宛如夜空中的绽放的烟花,闪闪发亮。。。懂了吗?
NO.2 外貌描写篇之服装篇
身为一个萝莉,一个不寻常的萝莉,公主大人的衣服是绝对不能马马虎虎滴!!
牛仔裤?卡擦!
校服?卡擦!!
短裤?卡擦!!!
T恤?卡擦卡擦卡擦!!!
总而言之,我们平常人出街所穿的衣服统统不能要!你说,哪个萝莉公主会穿着短裤T恤满街跑??萝莉公主必要着装便是,噔噔噔噔——裙子!!
裙子,是萝莉公主的永远着装。你想想,我们伟大的宫珠纱碧·H·菊花初雪·妲皇刮·AND·涡乐歌嚓公主殿下(下面简称纱碧公主),远远的从阳光那边缓缓走来,短裙飘飘。突然,一阵小微风吹过,短裙就这样飘起来~~纱碧公主脸一红,膝盖微弯,双手试图盖住飘扬的裙摆,娇嗔道:“讨厌~~~~~~”
欧漏,何等的春光无限啊!你说说,短裤飘得起来吗!难道你要公主自己把裤腿卷起来吗?
并且,因为有着世界首富的老爸,所以裙子的装饰绝对不能省略。
蝴蝶结?必须的!衣领,袖口,腰间,裙摆。。。这样算起来,一身衣服重五斤(公主的衣服是比较重的),最起码要有三斤半重的蝴蝶结啊【老湿感慨一下,公主不好当啊。。。】
南非真钻?必须的!没有十颗八颗在衣服就不要说你是公主,丢人!
蕾丝花边?那更是必须的!这花边越多越好,越复杂越好,懂?
并且这裙子一定是要一层又一层,一层又一层~~~的繁复裙摆,低于三层者,不用说,一定是伪公主。打入天牢!
至于颜色啊,那个就不用怎么说啦。萝莉裙子的颜色当然要粉嫩啦。什么天蓝啊,明黄啊,粉红啊,雪白啊。。。什么,同学你说为什么不要透明的!混账,怎么可以有这么不纯洁的思想!
老湿想想啊,透明的短裙。。。额,各位同学稍等,我去擦擦鼻血,天热了,容易上火。。。
㈣ 小说的六要素是什么
在小说理论中,构成小说形象的因素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小说的内容因素,包括小说的素材、题材、主题、人物、环境、情节等六个方面;
一是小说的形式要素,包括小说的语言、结构、体裁、表现技巧等,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又把最能显示小说独特性的人物、情节、环境称为“小说三要素”。
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称为典型人物.可以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进行描写。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故事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小说”出自《庄子·外物》。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小说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微型小说(小小说)。按照表现的内容可分为神话、仙侠、武侠、科幻、悬疑、古传、当代、玄幻小说等。按照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按照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四大文学体裁”。
小说的特点
价值性
小说的价值本质是以时间为序列、以某一人物或几个人物为主线的,非常详细地、全面地反映社会生活中各种角色的价值关系(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的产生、发展与消亡过程。非常细致地、综合地展示各种价值关系的相互作用。
容量性
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小说的容量较大,它可以细致地展现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可以表现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同时还可以描述人物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优势是可以提供整体的、广阔的社会生活。
情节性
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实例更加集中,更加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环境性
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与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在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景物以及场景等等,用来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自然环境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环境气氛都有不少的作用。
㈤ 哪篇小说适合讲小说的三要素三要素
<孔已己》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可以是概括介绍,可以是具体的描写,可以写人物的外貌,也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既可以人物的行动对话,也可以适当插入作者的议论;
既可以正面起笔,也可以侧面烘托。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时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与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在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分、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等。自然环境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都有不少的作用。
简单地说,小说就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虚构性”,是小说的本质。“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觉经验”,是小说竭力要挖掘的艺术内容,其感觉经验愈是新鲜、细微、独特、准确、深刻,就愈是小说化。“虚构性”与“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觉经验”,是上述要素中最能体现小说性质的东西。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
小说必须要塑造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可以是反面的,也可以是正面的。一篇小说可以塑造一个人物形象,也可以塑造多个人物形象。
情节是小说的另一个要素。人物的性格必须在相应的活动中表现出来,而这些活动就构成了小说的情节。小说的情节既要吸引人,又要合乎情理,安排情节不能脱离生活。
环境是小说的第三个要素。环境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要和人物的表现、心情、身份、时代相适应。
*古代的小说
指五四新文学运动以前的小说,可分为文言小说或半文言半白话小说两种。
文言小说多为短篇小说,多以志怪、志人、爱情、历史、豪侠、哲理为题材。著名作品有《世说新语》及《聊斋志异》等。
半文半白小说则包括长篇及短篇小说。长篇小说的代表作有《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儒林外史》及《红楼梦》等。这些小说都分章标回,语言上保留了民间说书艺术的特色,故文学史称之为「章回小说」。而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则有冯梦龙《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简称《三言》),以及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
*现代小说
指五四新文学运动之后,以白话写成的小说。
若按内容分类,则可分为生活小说、社会小说、爱情小说、心理小说、意识流小说、历史小说、神怪小说、恐布小说、科幻小说、侦探小说、武侠小说等。若根据篇幅及内容的份量分类,则可分为以下四类: 长篇小说 十万字以上的小说,一般是容量大、篇幅长、人物多,而且总以广阔的社会面貌、特定的社会背景作为小说的写作背景。
短篇小说 二万字至十万字的小说,通常反映生活中较大的事件,结构不能像长篇小说一般头绪纷繁,又不同於短篇小说那样单纯。
中篇小说 二千至二万字的小说,容量较小、篇幅较短、人物小,而最大的特点是情节单纯,一般都是描绘人物和事件的一个侧面或一个片段,由此而呈现主题。
小小说 又称微型小说,删除环境烘托的描述,留下简单的情节与人物,只表达生活的一个横断面,主题思想也多依赖读者自行深思。
㈥ 什么是经典构成经典的作品有哪些要素列举十部你认为的经典。
1,《铁塔尼克号》2,《勇敢的心》3,《教父》4,《乱世佳人》5,《罗马假日》6,《阿甘正传》7,《哈姆雷特》8,《辛德勒的名单》9,《骇客帝国》10,《E.T》 能够经久流传的,表达人类最真,最没,最有教育意义,恰当表现当时时代背景,并且具有预见意义的电影,就可以叫做经典!当然剧情也很重要,最起码让人看的懂,能接受! 就是这样了 本文在戏剧表达、结构主义叙事学和剧作形态三个话语参照系的基础上,将电影剧作分为文化——思想——性格——动作——细节5个层面并进而分解出更多元素,通过对于各元素深层含义和元素之间互动关系的详尽读解,初步建构了电影剧作元素的构成体系,并重点比较了传统叙事学和当代叙事学的差异。 关键词:传统叙事学 当代叙事学 动作 情节 性格 人物 Ⅰ . 参照系:戏剧表达、叙事学与剧作形态 研究电影剧作元素的构成体系,似乎是一个可笑的话题。因为于纯艺术片而言,且不论伯格曼、费里尼等根本不用电影剧本,风格化的文本本身也决少剧作意义上共性的构成元素;而于常规电影而言,剧作的构成元素又成为一个已然盖棺论定的问题,不外乎电影剧作的特殊表现手法、剧作的题材、主题、人物、情节、结构等。更何况即便有新的发掘,这也完全是一本论著的选题范围,岂是区区万言的论文所能涵盖?这种疑惑也正是笔者需要首先建构以下关于“戏剧表达”、“结构主义叙事学”以及“电影剧作形态”三个参照系的原因。本文的研究对象无庸置疑乃是商业电影的剧作。因为正如上文所言,企图通过分解出纯艺术片的剧作元素的共性学习其创作方法,姑且不论其是否有分解的可能,即便有,于创作也没有多少意义可言。然而既然研究商业电影剧作的构成元素,首先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便是,商业电影到底是什么。这便引出了本文的第一个参照系,——戏剧表达。这个参照系的引出来源于英国著名戏剧理论家马丁·艾思林(Martin Esslin)的一本名为《戏剧剖析》(An anatomy of Drama)的书。他在这本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有趣的观点: “……戏剧(舞台剧)在20世纪后半叶仅仅是戏剧表达的一种形式,而且是比较次要的一种形式;而电影、电视剧和广播剧等这类机械录制的戏剧,不论在技术方面可能有多么不同,但基本上仍然是戏剧,遵守的原则也就是戏剧的全部表达技巧所由感受和领悟的心理学的基本原则。……” 不妨先理解一下马丁·艾思林的“戏剧表达”的表述,因为这种表述至少是目前国内比较少见的关于电影与戏剧的本质共性的一种提法。关于戏剧的本源,有模仿说、游戏说、意志表现说等,但从根本上讲,人类发明戏剧(Drama)这种东西,无非是为了创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的、可听可视可感知的表演,对自身的生命形式和生存环境进行一次直觉的形象的再体验,从而娱乐自己、欣赏自己、认识自己、批判自己、升华自己。这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是一种有益于身心的游戏。而电影仍然是对人生进行“戏剧表达”的一种形式。也就是说,这种“戏剧表达”乃是商业戏剧、商业电影、商业电视剧共同的本质属性。这样,我们需要关注的,就变成了马丁·艾思林所说的“戏剧的全部表达技巧”;这也正是笔者所说的关于“戏剧表达”的第一个参照系:既然商业电影可以被看成一种对人生的有意味的表达、甚至一种游戏,那么,“全部的表达技巧”、也就是游戏规则到底应该怎样表述呢?使用该参照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本文主体部分的元素分析中,有诸多元素的名称来源于古典戏剧理论。使用这个参照系作为理论前提,正是为了说明本文并非使用了戏剧学的方法论研究电影剧作,而是因为两者在“戏剧表达”的统一观念中拥有一些类似的表达技巧和剧作元素。本文的第二个参照系是结构主义叙事学。如果以结构主义符号学为方法论,将电影看作一种符号系统,则无论研究叙事亦或造型的“全部表达技巧”,都需要分清究竟是仅研究能指、仅研究所指或是两者兼备。对应着电影剧作研究,有传统电影叙事学和当代电影叙事学(结构主义电影叙事学)之分。前者仍然依附于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为核心的传统叙事理论,缺乏当代品格和深层逻辑。而结构主义电影叙事学则是第一符号学的一种固执的发展,没有解决表意问题,仅关注能指的组织结构,而把所指完全排除在外。它的方法论基础就是能指和所指的截然对立。因此,使用结构主义叙事学作为第二个参照系意味着本文在研究剧作的构成元素时将重点研究能指层面。当然,由于作为符号三要素之一的能所连接的存在,研究能指层面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涉及相应的所指层面,这种研究方法也正是对结构主义电影叙事学的批判性继承。这样,在完成了前两个参照系的建构之后,本文已经明确了研究对象乃是电影剧作全部表达技巧当中的能指层次,通过详尽的元素分析确定剧作元素的构成体系。第三个参照系——关于电影剧作形态——的提出则显然是为了解决如何研究的问题。因为即便是限定了商业电影作为研究范畴,但诸多文本之间依然在外部形态上相差甚远,所以,通过在外部剧作形态上的分类,建构以剧作形态为纬、以剧作元素为经的剧作体系才是完备的理论话语。笔者将电影剧作的外部形态从总体上分为单元式和多元式两大类。单元式的剧作形态又可以分为外部动作式和人物关系式。而多元式的剧作形态虽然复杂,但细细分解,往往都是由单元式的剧作形态经过并行的或线性的连接组合而成的。比如人物经历式剧作形态就往往是一系列人物关系或外部动作的线性连接;而尽管时空交错表现人物心理的电影在外部形态上显得散乱和无规律可循,但实际上每个时空段落本身依然是单元式的,只不过是通过顺时序的、或倒时序的、或意识流的线索穿插起来而已。其他诸如史诗电影、散点透视式电影以及其它各种结构形态杂糅的电影,只要细致分析,在形态上都是由这两种基本的单元式形态构成的。在笔者将要建构的理论话语中,所有的剧作元素都将在一种互动的体系中存在,两种基本的剧作形态——外部动作式和人物关系式——也将拥有相同的剧作元素体系,这便是笔者简称的C—I—C—A—D体系。
㈦ 小说三要素是什么
小说的三要素分别是:人物、情节、环境。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人物是小说的核心,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场所和性格赖以形成的重要因素,环境创造人物,人物也创造环境主要要素是人物。
小说好看,离不开令人信服而又曲折生动的情节。这是小说征服读者的秘密。精彩的故事,情节往往总是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我的叔叔于勒》,菲利普夫妇带着全家旅行,非要在船上遇到沦落潦倒的于勒,这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对于弟弟无时无刻的盼望,但是当穷困潦倒的于勒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却又躲避不相认。偶然情节的背后,是性格发展的必然。《孔乙己》《范进中举》里面都有读书人,成功者和失败者都有其人生的必然和偶然。阅读小说要顺着情节的枝叶,寻找到生活大树的主干和根,体味特定时代和环境中人物是如何生活的,人物的命运。
㈧ 构成小说场景的要素是什么
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要素之一,它是指叙事作品中表现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它是由一系列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事件构成。高尔基说,情节“即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某种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6]因此,情节的构成离不开事件、人物和场景。
(一)事件、人物、场景
1. 事件
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一个事件在叙述中具有相对独立性,所以一个事件就是一个叙述单位。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是个事件,武松打虎也是个事件。在情节中,每个叙述单位都处于一定的关系结构中,承担着不同的作用。一般来说,与作品中人物行为无关的或非人力所为的情境事态本身都不能算作有意义的叙述单位,只有对人物的行为和命运发生影响的事件才能进入作品当中。事实上,各个叙述单位在情节进展中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据此,法国【结构主义】叙事学家罗兰·巴尔特将它们区分为“中心的”和“从属的”两类不同的叙述单位。中心事件(或者称为核心单位)一般处于情节发展的中轴线上,是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的必要环节。如果没有这样的中心事件,整个故事情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就会受到损坏,因此它们是不可或缺的。从属事件(或者称为辅助单位)一般对故事情节的发展不起推动作用,不是故事情节向前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只对介绍人物、交代场景、塑造形象、渲染气氛起一定作用,使故事的意义得以显现和丰富化。
从故事发展线索而言,这些从属事件即使省略了也不会影响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推进;但从整个叙事而言,它们决不是可有可无的。这类事件不断地触发故事的张力,不断地提示已经发生的事件同将要发生的事件的关系,从而强化了阅读中的期待心理,使故事产生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如【余华】的小说《西北风呼啸的中午》里,当来叫门的“大汉”将门踢倒,冲了进来。“大汉”的坚定使“我”疑惑自己“弄错了”,当“我”重新确认这个房间正是“虹桥新村26号3室”的时候,他坚信“大汉”“弄错了”,可“大汉”又确认了“我”的名字。这时,一切可以调停误解的根由都被排除了,两人的冲突已经无法解决。于是,“大汉”凭着他的力量优势迫使“我”跟他去见“我”根本不认识的“朋友”。在这一事件中,“我”确认抓虹桥新村26号3室的细节虽然是一个从属性事件,但它排除了“我”的疑惑,使双方的对立无法调停,这对后来“大汉”以武力强行“我”去见“朋友”,却又是密切相关的。同时,门牌号的确认又给读者提供了多种期待的空间。这说明,一个叙事片段,既有从属性事件,又有中心事件,二者在整个叙事中各有地位,各有独特的功能。
很多小说的缩写本便是保留中心事件,删除从属事件,使文学作品变成了故事梗概,这有助于人们在很短的时间内了解作品的中心内容,但文学特有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也丧失殆尽。
中心事件和从属事件在故事情节中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缺少了推动情节的中心单位,故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就会被破坏;而缺少了塑造形象的从属事件,就会影响到故事的生动性、丰富性和深厚的意蕴。当然,从发生的角度来看情节的要素,推动情节发展的叙述单位显然是更基本的单位。但在具体分析事件时应该注意到,在一个事件中可以同时兼具几种作用,如《红楼梦》中黛玉焚稿断痴情这一事件既推动了情节发展,即结束了宝黛的爱情故事并影响了后来宝玉、宝钗等人的命运,同时又起到了塑造形象的作用,最终完成了黛玉的性格刻画,并造成了悲剧气氛的高潮。
2. 人物
结合作品谈谈人物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在叙事性作品当中,事件和情节得以发生发展的动力就是人物,但人物在作品中的作用却存在着很大分歧,这就是情节中心论和人物(性格)中心论的争论。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指出:在构成悲剧的各种成分中“最重要的是情节,即事件的安排,因为悲剧所摹仿的不是人,而是人的行动、生活、幸福……他们不是为了表现‘性格’而行动,而是在行动的时候附带表现‘性格’”。[7]与此相反,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性格就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8]我国古典小说理论主要是性格中心论。如金圣叹在评《水浒传》时说:“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9]毛宗岗评点小说的标准也是性格中心论,例如他对《三国演义》的两处评语说:“两人同是豪杰,却各自一样性格。”[10] “一人有一人性格,各个不同,写来真是好看。”[11]他们注重的是人物性格。
一般而言,情节、事件都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因此同情节相比,人物在作品中的作用是第一位的。人物之所以在叙事作品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从一般意义上说,是因为社会历史本由人的活动所构成,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决定了他在叙事文学中的地位,文学要反映社会生活就不能不写人。从文学的本质即文学的审美性上说,因为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文学的审美属性决定了它必须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把握去反映人,揭示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中人类如何通过实践活动实现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正因为如此,在叙事作品的各种题材中,都把人物形象的刻画摆在中心位置,使事件的叙述和场景的描写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
但是,在有些情节小说中人物不过是为了构造情节而设置的,本身见不出完整的、活生生的真实性格特征来,人物只是情节发展中的行动元。
上述观点分歧的根源主要是在于叙事作品中人物自身的双重性特点:即行动元与角色。所谓“行动元”的作用,是指叙事作品中发出动作的人物推动了整个事件的向前发展。在许多叙事作品中,人物的姓名、身份,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各不相同,但却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是因为这些人物虽然名字、身份各不相同,其实却是同一类型的行动元,也就是说,他们行为的目的、价值与基本方式大同小异。比如很多才子佳人小说,尽管人物姓名、身份,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都不同,却几乎都是由非常相似的几个主要行动元构成:故事中的追求者(才子)、被追求者(佳人)、牵线人(仆婢等)、反对者(有权势的人物)、竞争者与阻挠人(小人)。
但是,在叙事作品中,人物并非仅仅起“行动元”的作用,他的性格特征使人物具有了自身的独立性和审美价值。叙事学中把人物性格的这种独特的审美性称为“角色”。成功的“角色”不仅具有活生生的个性,而且还包含着具有普遍意义的共性,能够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典型人物”。
3. 场景
场景就是叙事作品中具体描写的人物行为与活动的场所。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不是天上来客,他总要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当中,同时也生活在具体的生活场景当中。因此,任何一部叙事作品在叙述故事时必须有场景,有了场景,人物才有活动的空间,故事才能得以向前发展。一部作品如果只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没有场景,那么,这样的作品也就失去了深刻的艺术魅力。
场景首先是由情节中的一些成分或因素构成的。但场景不一定非要表现重大的必然性事件,也可以用来写琐碎的偶然的事件;也不一定非要在情节发展的关键所在演示,也可能出现在很不起眼的地方。《喧哗与骚动》第一章开头,一个低智的成年人和服侍他的孩子打高尔夫球,听到有人喊“开弟”(指球童,在英语里和“凯蒂”同音)他便想起死去的姐姐凯蒂,于是就哼哼起来。黑孩子勒斯特如同往常一样制止他:“听听,你哼哼得多难听。”“也真有你的,都三十三了,还这副样子……”小说开头这个看似无关紧要的场景写出了人物突出的外部特点,也暗示出他那单纯的内心世界并非没有痛苦,更主要的是引出了小说的核心内容——凯蒂和她的故事。
插曲往往也成为生动有趣的场景。这是指那些穿插于基本情节之中,虽和主线联系不紧密,但有利于刻画人物,或者可用来增添具有生活气息的小故事、小场面等。《三国演义》写曹操在斜谷杀杨修之后穿插了一段关于曹杨交恶已久的集锦式的往事,其中包括若干小而有趣的场景。如:
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人皆不晓其意。修曰:“‘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于是再筑墙围。改造停当,又请曹观之。操大喜,问曰:“谁知吾意?”左右曰:“杨修也。”操虽称美,心甚忌之。
曹操杀杨修的直接理由是他散布自己要退兵的意图,犯了“乱我军心”之罪,真正原因是在政治上,因为杨修是曹植一党,曹丕屡次挑拨致使曹操疏远曹植,同时产生除去杨修的想法。这里汇集了【《世说新语》】等笔记、野史的记载,造成一组插曲式场景,绘声绘色地刻画了曹操多疑、嫉妒的性格,读起来颇有兴味。至于历史上的曹操是否果真如此,则另当别论。
有时这类插曲式场景表面上看是闲笔,但却往往既可生发情趣,又可作为刻画人物的辅助手段。如《西游记》写猪八戒往耳朵眼儿里藏贴己钱之类。
场景还可能表现为倒叙、补叙和插叙的形式。有些本来是后来、甚至将来发生的事情或出现的生活画面,在作品开始时就加以叙述,这就是倒叙。作为场景,倒叙立刻将读者带到特定的情境,使之面对人物的行动,这比巴尔扎克小说开头常有的那种关于环境和人物的不厌其烦的具体描写要更吸引人。如【马尔克斯】的小说【《百年孤独》】开头第一句话就是:“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暗示了他们以后经历的种种事变和磨难,且有戏剧性的萌芽,因而使人感到新鲜有趣。
这类场景还可能以补叙、插叙等方式,通过叙述者或人物的回忆写出来。鲁迅的小说《祝福》起笔就是几个倒叙式的场景:(1)“我”于旧历年底回到故乡鲁镇,和四叔——鲁四老爷在书房相见。(2)第二天、第三天“我”去看望亲戚本家和朋友,看见人们正在忙着准备“祝福”。(3)“我”见到四叔后第二天下午,在河边与主人公祥林嫂不期而遇,以“说不清”三个字敷衍地回答她关于魂灵和地狱有无的问题,然后匆匆逃回四叔家。(4)第三天傍晚听到祥林嫂的死讯,“我”独坐在昏黄的油灯下沉思,祥林嫂“半生事迹的片断”在头脑中联成一片。其中的(3)便是穿插在倒叙中的补叙,而且是叙述者“我”回忆中即心里的场景。运用这类场景可造成错落跌宕的叙事结构,避免了呆板、沉闷的平铺直叙。
(二)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情节由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构成,在某些作品中,还有序幕和尾声。
开端是情节的起点,也是事件矛盾的起因。在开端部分,一般对主要人物和矛盾的基本性质有一个大体的勾画或预示。开端往往是情节中的第一个事件。
发展由矛盾冲突的逐步展开和发展构成。在规模较大的叙事作品中,这一部分的容量最大,起伏变化也最多,是叙事作品的主体成分。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在发展部分得到了多方面的展现。
高潮所表现的是矛盾冲突达到顶点的情节,是对立双方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所以人物性格在高潮中得到了充分而鲜明的表现。
结局是矛盾的解决,是人物事件发展的必然结果。
这是一般作品的情节构成。某些作品还有序幕和尾声。序幕是指对矛盾冲突展开以前的有关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的交代,尾声则是指结局以后对作品中人物有关情况的介绍。这两个部分并非所有叙事作品都必须具备的,而且在现代叙事作品中,上述的情节构成的五个部分也不一定都齐全,而且在叙事中还往往会颠倒它们的顺序,比如结局放到了前面,以倒序的方式展开情节。
㈨ 当前要写出比较火的网络小说需要具备什么要素
1、好的创意(至少比较新颖,没多少人写过的。)
2、好看的剧情(光有创意是支撑不了一部小说的,还要剧情好看才行,新鲜的创意能为作品加分,对于网络小说来说,文笔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剧情好看,不然那些大红大紫的小说也不会被很多人说做小白文了。)
3、编故事的天赋(一个好的创意剧情,如果拿给两个不同的人来写的话,会写的能将普通的剧情写的扣人心弦,非常有吸引力,而不会写的则会写的一塌糊涂,热血变狗血。)
另外不要以为区区网络小说而已,不需要什么天赋,那是骗自己而已,现如今的许些知名作者,有的一两本书就成功了,这就是天赋很好的,而有的却怎么也写不好,甚至有些已经成功过的大神,却是越写越糟糕,成绩还没一些新人的好,写作经历、经验、写作时间,人家也挺厉害的,就是火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