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破案小说排行榜
『壹』 世界十大推理小说
无人生还
姑获鸟之夏
东方快车谋杀案
点与线
达芬奇密码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水晶瓶塞
格林家命案
死前之吻
黄室谜室
『贰』 悬疑小说排行榜前十名
如下:
一、《特别案件调查局》
这是一部惊险、刺激、同时又有些惊悚的悬疑推理小说,书中融入了很多野史故事,使得整部书多了传奇色彩和趣味性。
小说男主聂言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却意外卷入了一场离奇的凶杀案中。在这场案件背后,他总感觉有一双大手在推着他,踏入特别案件调查局。

『叁』 史上最好看的20部犯罪小说,让你一次看个够 | 酷爽
1
白衣女人
The Woman in White
Wilkie Collins
(1859)
书名:白衣女人
作者: [英]威尔基·柯林斯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译者: 叶冬心
出版时间: 2007.03
页数: 513
定价: 17.00
装帧: 平装
丛书: 译文名著文库
ISBN: 9787532741687
作者威尔基·柯林斯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悬念小说家,本书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该书以主人公面貌相似这一特点为背景,发挥人类为崇高的爱而舍生忘死的精神。白衣女人由于爱慕劳娜,逃出疯人院后,却不顾危险,一再设法去搭救劳娜,以致最后遭来杀身之祸。该书为作者开创了写侦探小说的先河,也为英国文学另辟了一条新的蹊径。
2
列车上的陌生人
Strangers on a Train
by Patricia Highsmith
(1950)
书名:列车上的陌生人
作者: [美]帕特里夏·海史密斯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Strangers on a Train
译者: 张俊锋
出版时间: 2010.11
页数: 298
定价: 25.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海史密斯作品
ISBN: 9787532751846
故事的开始发生在封闭车厢中,两名旅客各怀鬼胎而来,密谋策划一次“交换谋杀”,替对方完成杀人目的。然而,当计划开始实施时,他们又陷入了无法逃脱的怪圈。该作家在美国《时代》周刊选出的50位最伟大的犯罪小说作家中位居榜首,而本书是她的成名作,被希区柯克改编成著名电影。
3
时间的女儿
The Daughter of Time
by Josephine Tey
(1951)
书名:时间的女儿
作者: [英] 约瑟芬•铁伊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原作名: The Daughter of Time
译者: 王星
出版时间: 2012.10
页数: 205
定价: 30.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午夜文库·大师系列:约瑟芬·铁伊作品
ISBN: 9787513304306
约瑟芬·铁伊,是古典推理最高峰的第二黄金期三大女杰之一。The Daughter ofTime这个书名出自弗朗西斯·培根的一句名言:"Thetruth is the daughter oftime, not of authority."意思是真相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利的女儿。这句名言反应铁伊在书里的指控:国王亨利七世谋杀王子并篡改历史。一部独一无二的历史推理小说,甚至很“不像”一本推理小说。小说中所谓的案件是英国历史上一宗家喻户晓的故事:理查三世为了篡取王位,谋杀了囚禁在伦敦塔上的两个小王子。 “罪行”令人发指,更令人深思。但是病床上的格兰特探长却根据他缜密的推理,一举推翻了流传四百年之久的历史定论,并告诉我们:事情的真相未必就是你听来或看来的那样!
4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The Complete SherlockHolmes
Arthur Conan Doyle
(1892-1927)
书名:福尔摩斯探案集
作者: [英]柯南`道尔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译者: 邓小红
出版时间: 1999
页数: 412
定价: 15.0
装帧: 平装
丛书: 世界文学文库(全译本)
ISBN: 9787540211981
本书作者柯南·道尔(1859——1930)被誉为“英国侦探小说之父”,迄今为止仍是全国世界最畅销侦探小说作家之一。年轻时就学于爱于堡医科大学,毕业后行医,工作之余对侦探故事产生了兴趣,开始尝试写作。首部侦探小说《血字研究》,几经周折终于发表,就此开启了他的写作生涯。两年后又发表《四个签名》,一炮走红。遂于一八九一年弃医从文,成为专职侦探小说作家。此后他的创作一发不可收拾,写出一系列精彩的侦探故事。如《波斯米亚丑闻》、《红发会》、《五个桔核》等。短短几年后道尔的名声便如日中天,经济状况也大为改观,于是他生在一八九四年决定金盆洗手,在小说《最后一案》中让福尔摩斯在搏斗中坠崖而死。不料他的读者对这个结局大为不满,甚至感到气愤,他们已经习惯经常读到福尔摩斯探案故事,他们不相信这位了不起的大侦探竟会这样死去。读者的抗议使道尔深受感动和鼓舞,作为对读者热切希望的回应,他又握起想像之笔,构思新的案件,在《空屋》一案中让福尔摩斯死而复生,满足了读者的愿望。随后又相继写出《巴斯克维尔的猎犬》、《归来记》、《恐怖山谷》、《冒险史》、《回忆录》、《最后致意》等作品。到一九二九年,他的全部侦探故事集结为《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上下)卷在英国出版。 翌年七月七日,柯南·道尔与世长辞,享年七十一岁。
5
罗杰疑案
The Murder of Roger Ackroyd
Agatha Christie
(1926)
书名:罗杰疑案
作者: [英] 阿加莎·克里斯蒂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原作名: The Murder of Roger Ackroyd
译者: 张江云
出版时间: 2006.05
页数: 306
定价: 21.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推理系列
ISBN: 9787020056293
1926年,阿加莎·克里斯蒂写出了自己的成名作《罗杰疑案》。主人公艾克罗伊德是个知道得太多的人。他知道他爱着的女人毒死了她的第一个丈夫。他知道有人在敲诈她——现在他知道她因服用过量药物而自杀身亡。晚班邮件很快就会让他知道那个神秘的敲诈者是谁。但是罗杰没能把信读完就死了——他坐在书房里被人用刀抹了脖子。
6
贝热拉克的疯子
The Madman of Bergerac
Georges Simenon
(1932)
书名:贝热拉克的疯子
作者: [比]西默农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译者: 汪家荣 / 史美珍
出版时间: 1980
页数: 135
定价: 0.37
装帧: 平装
统一书号: 10215-6
乔治·西默农(GeorgesSimenon,1903-1989),世界闻名的法语侦探小说家,作品超过450部,全球销售超过五亿册,是全世界最多产与最畅销的作家。
7
丧钟九鸣
The Nine Tailors
Dorothy L Sayers
(1934)
书名:丧钟九鸣
作者: [英]多萝西·塞耶斯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The Nine Tailors
译者: 周晓阳
出版时间: 2015.01
页数: 330
定价: 3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多萝西·塞耶斯经典推理
ISBN: 9787532767717
多萝西·L·塞耶斯是英国著名侦探小说家、戏剧家、神学理论家兼翻译家。善良的肃尔普夫人因病去世,人们在丧钟下埋葬了她。不久她的丈夫肃尔普先生也去世了,在人们挖开肃尔普夫人的坟墓想将他们二人合葬之际,却在棺木上发现了一具被严重损毁的无名男尸,这惊骇了整个镇上的人们,也吸引了路过此地的名侦探温西勋爵。这究竟是谁的尸体?丧钟究竟又是为谁而鸣?多萝西· L·塞耶斯在层层推进中为我们破解了整个谜团。
8
蝴蝶梦
Rebecca
Daphne Maurier
(1938)
书名:蝴蝶梦
作者: [英] 达夫妮·杜穆里埃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Rebecca
译者: 林智玲 / 程德
出版时间: 2006.08
页数: 414
定价: 17.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译文名著文库
ISBN: 9787532740161
《蝴蝶梦》原名《吕蓓卡》(又译《丽贝卡》),是达夫妮·杜穆里埃的成名作,发表于1938年。达夫妮·杜穆里埃在本书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颇富神秘色彩的女性吕蓓卡的形象。主人公吕蓓卡于小说开始时即已死去,从未在书中出现,却时时处处音容宛在,并能通过其忠仆、情夫等继续控制曼陀丽庄园,直至最后将这个庄园烧毁。一方面是缠绵悱恻的怀乡忆旧,另一方面是阴森压抑的绝望恐怖
,加之全书悬念不断,使该书成为多年畅销不衰的浪漫主义名著。
9
情系冰雪
Miss Smilla’s Feeling for Snow
Peter Høeg
(1992)
书名:Miss Smilla’s Feeling for Snow
作者:Peter Høeg
情系冰雪是丹麦作家彼得.哈格的犯罪小说,获得过英国犯罪推理小说协会银匕首奖,1997年曾被拍成电影。小说通过对一个小孩是否是被从哥本哈根的楼顶推下去还是掉下去的调查,向读者展现了北欧犯罪小说的侦探风格。
10
冷血
In Cold Blood
Truman Capote
(1966)
书名:冷血
作者:[美]杜鲁门·卡波特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原作名: In Cold Blood
译者: 夏杪
出版时间: 2013.10
页数: 359
定价: 39.50
装帧: 精装
丛书: 新经典文库·桂冠文丛
ISBN: 9787544264341
《冷血》是美国作家楚门·卡波特于1966出版的小说,详述1959年一起位于堪萨斯州霍尔库姆,优渥农人赫伯特·克拉特一家遭灭门的残暴凶杀案。卡波特获悉此事后,与好友作家哈波·李决定一同前往当地进行调查。他们访问了当地居民与该案的调查人员,摘记了上千页的纪录。凶手狄克与贝利在犯案后不久被逮捕,卡波特随后耗尽六年心血著成此书。《冷血》被公认是非虚构小说鼻祖及新新闻主义先驱,同时也成了卡波特的经典代表作之一。
11
玫瑰的名字
The Name of the Rose
Umberto Eco
(1980)
书名:玫瑰的名字
作者: [意] 翁贝托·埃科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Il nome della rosa
译者: 沈萼梅 / 刘锡荣
出版时间: 2010.03
页数: 570
定价: 33.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翁贝托·埃科作品系列
ISBN: 9787532748549
翁贝托·埃科是当代欧洲最著名的学者和作家。《玫瑰的名字》是他的第一本小说,自1980年出版后,迅速赢得各界一致好评,荣获意大利两个最高文学奖和法国的文学奖,席卷欧美各地的畅销排行榜,迄今销售已超过一千六百万册,并被翻译成三十五种文字,在美、加、英、法、德均被誉为“最佳小说”。小说揉合了14世纪背景下的基督教的派系斗争、宗教理念争论,讲述一桩14世纪的修道院神秘谋杀案,揭露了中世纪的黑暗,对人类的欲望、信仰、爱情与犯罪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12
纽约三部曲
The New York Trilogy
Paul Auster
(1985-1986)
书名:纽约三部曲
作者: [美]保罗·奥斯特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译者: 文敏
出版时间: 2007.03
页数: 334
定价: 2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保罗·奥斯特作品
ISBN: 9787533924553
保罗·奥斯特(PaulAuster) 集小说家、诗人、剧作家、译者、电影导演等多重身份于一身,被视为是美国当代最勇于创新的小说家之一。《纽约三部曲》是奥斯特倍受国际赞誉的代表作,奥斯特透过玻璃城、幽灵、锁闭的房间三个独特的故事结合成一本充满惊奇趣味又令人深思的小说,更带领读者体验了一场心灵拓展的冒险之旅。
13
头号书迷
Misery
Stephen King
(1987)
书名:头号书迷
作者: [美]斯蒂芬·金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原作名: Misery
译者: 柯清心
出版时间: 2013.12
页数: 264
定价: 28.00
装帧: 平装
丛书: 99畅销文库:斯蒂芬·金
ISBN: 9787532150779
斯蒂芬·金是一位作品多产,屡获奖项的美国畅销书作家,编写过剧本、专栏评论,曾担任电影导演、制片人以及演员。《头号书迷》(译名)采用了狄更斯式的“书中书”结构。在贯穿始终的恐怖气氛中,如珠玉般点缀着斯蒂芬•金对于小说创作的真知灼见:写作者和阅读者的关系,讲故事之人的艰辛、愉悦和责任,灵感的本质,“严肃”写作和“流行”写作之间的区别。谢尔登的形象充满自传色彩;安妮则不是被简单地视为怪物,而是以细腻并通常感人的笔触加以塑造,使得绑架者和人质之间扭曲的互动关系真实可信。这本书展现了斯蒂芬•金对于人类心理的深刻理解。
更多斯蒂芬·金背后的故事移步《大银幕上的斯蒂芬·金》
书名:大银幕上的斯蒂芬•金
作者: [英]马克•布朗宁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原作名: STEPHEN KING ON THE BIG SCREEN
译者: 黄剑 / 姜丙鸽
出版年: 2016-1
页数: 384
定价: 59.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10057748
从1976年至今,已经有超过45部电影改编自斯蒂芬·金扣人心弦的文学作品,在《大银幕上的斯蒂芬·金》这本书里,马克·布朗宁解决了为什么改编自畅销书作家的电影会比其他改编电影更加成功这一问题。《绿里奇迹》和《肖申克的救赎》作为监狱电影是如何大获成功的?《狂犬惊魂》和《闪灵》为什么最终定位成了家庭剧?《克里斯汀魅力》和《劫梦惊魂》只是二流电影吗?《闪灵》是如何成为史上最经典的恐怖片之一的?不可错过的电影大师指南《大银幕上的斯蒂芬·金》一书带你揭秘“金”牌作家的银幕之路。
►【点此了解】 恐怖小说之王斯蒂芬·金作品清单
14
长眠不醒
The Big Sleep
by Raymond Chandler
(1939)
书名:长眠不醒
作者: [美]雷蒙德·钱德勒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副标题: 午夜文库典藏本·第一辑
译者: 傅惟慈
出版时间: 2010.01
页数: 257
定价: 32.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午夜文库典藏本
ISBN: 9787802257467
《长眠不醒》是雷蒙·钱德勒1939年的小说,曾二度(1946年、1978年)被改编为电影。《长眠不醒》主要内容是关于一个古怪的父亲和一对古怪的姐妹。老迈而富有的将军请马洛去寻找他的女婿,他的两个女儿却一直阻止马洛采取进一步行动,花痴一样的妹妹甚至偷偷爬到马洛的床上。诱惑力十足的姐姐则送上双唇。只认识钱的混混、最有情意的流氓、租售淫秽书籍的同性恋……马洛本来只是找一个失踪的人,结果却见了这么多人。他要一个一个和他们打交道,用他利如刀锋的语言、拳头和手枪。
15
洛城机密
LA Confidential
James Ellroy
(1990)
书名:洛城机密
作者: [美]詹姆斯·艾尔罗伊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副标题: 洛城四部曲之三
原作名: L.A. Confidential
译者: 姚向辉
出版时间: 2015.01
页数: 504
定价: 46.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洛城四部曲
ISBN: 9787532767182
艾尔罗伊是美国著名犯罪小说作家。其作品具有浓厚的黑色悬疑色彩,罪恶、性欲、极度病态和颠倒混乱的人物是其作品的标识符。艾尔罗伊小说以短促简练的句子、快速转换的场景,展现了一个光怪陆离、无边泥沼般的洛杉矶。《洛城机密》中,1950年代的洛杉矶是一座流光溢彩的罪恶之都。从奢华气派的市区豪宅到肮脏堕落的贫民窟夜总会,从道貌岸然的政客高官到掌控地下王国的黑帮头目,腐化与享乐、危险与激情无处不在。然而,这场权利与黑金的盛宴即将被一场噩梦打断:一场恐怖的屠杀案如同一道突如其来的霹雳,毫无征兆地划破了阴沉的洛城天空。被卷入这场风暴的是三位洛城警探——荣誉、罪恶与鲜血将他们的命运紧紧连结在了一起。
16
祖国
Fatherland
Robert Harris
(1992)
书名:祖国
作者: [英]罗伯特·哈里斯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原作名: Fatherland
译者: 许琼莹
出版时间: 2012.09
页数: 381
定价: 2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020091812
罗伯特•哈里斯是英国最重量级畅销小说家。1957年出生于英国诺丁汉,就读于剑桥大学塞尔文学院时已展露出过人才华,曾任剑桥辩论协会主席。《祖国》是一部虚构历史的惊悚小说:纳粹德国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二十年后,希特勒正等待他七十五岁诞辰的到来。一桩发生在柏林郊外湖边的命案引起了刑警马栩的注意,经过调查,他发现这是一个针对数名纳粹高官的连环谋杀行动。随着马栩抽丝剥茧,追踪至事件核心,却发现在这些精心布置的谋杀案背后,隐藏了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真相。
17
凯利帮真史
True History of the Kelly Gang
Peter Carey
(2000)
书名:凯利帮真史
作者: [澳]彼得·凯里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译者: 李尧
出版时间: 2004.01
页数: 433
定价: 22.00元
装帧: 简装本
丛书: 廊桥书系
ISBN: 9787020044436
凯里是澳大利亚当代著名作家,迄今为止,他已经出版七部长篇小说、多部儿童文学作品和短篇小说集。《凯利帮真史》以19世纪为背景,讲述了被迫流亡到澳大利亚的爱尔兰人内德·凯利的一生,是一部表现英雄豪壮及其走向末路的历史剧。全书由内德·凯利写给女儿的13包手稿、信件组成,每包即为一章,行文非常具有真实感,令人仿佛身临其境。
英雄、盗匪的行侠冒险传奇,几乎是历各代、放四海,众人最为乐道的故事内容。它们的魅力所及,不但留传于古老的中世纪,也活跃于19世纪的近现代,吸引无数的作家知识分子去更新挖掘。澳大利亚著名作家彼得・凯里就以其天赋的笔触将奇丽的色彩,悲壮的情感赋予了澳大利亚的一位家喻户晓的绿林好汉内德・凯利。他以其写给女儿的书信的独特形式,将?我们进入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草莽天地。看那群化身民间正义与自由精神的“盗匪”,因何落草、因何为寇,如何行侠、如何复仇,怎样与那些貌似君子的国家机器们周旋,又如何为那些受尽欺压的人们谋取幸福。彼得・凯里以浪漫之笔,从人们记忆中析解出“凯利帮”的历史,娓娓道出官逼民反的侠义故事之所以永远动人的魅力所在。本书曾获2001年英国图书布克奖。
18
指匠情挑
Fingersmith
Sarah Waters
(2002)
书名:Fingersmith
作者: Sarah Waters
出版社: Virago Press
译者: 指匠情挑
出版时间: 2003
页数: 560
定价: GBP 8.99
装帧: Paperback
ISBN: 9781860498831
沃特斯是英国女作家,1966年7月21日出生于英国威尔士的彭布罗克郡,多数作品因以维多利亚时代的伦敦为背景而出名《指匠情挑》对维多利亚时代的黄色小说的地下出版和传播,阴暗的伦敦贫民窟,以及疯人院的场景,垫了棉垫的墙壁、同性恋的狱监、各种刑罚,还有流行绅士们密谋把自己妻子关进疯人院以获取其财产,疯人院里关满了某某太太,某某夫人等等,都做了细致真实的描述。
19
威彻尔先生的猜疑
The Suspicions of Mr Whicher
Kate Summerscale
(2009)
书名:威彻尔先生的猜疑
作者: 凯特·沙莫史克尔
副标题: 罗德丘宅谋杀案
原作名: The Suspicions of Mr Whicher: The Murder at Road Hill House
译者: 黄煜文
出版时间: 2011.08
页数: 425
装帧: 平装
ISBN: 9789866098215
凯特·莎莫史克尔是一名英国作家及记者。《威彻尔先生的猜疑》描述了1860年发生在英国南部威尔特郡的一桩离奇凶杀案——三岁的男孩儿肯特夜间在卧室失踪,后来发现小孩的尸体被埋藏在佣人厕所的地面下,随着事件的披露,猜疑聚焦到了他的家人和家里的仆人。该案件是当年轰动英伦三岛的一桩谋杀案,虽然当年已经结案,但该书作者在140多年后,将所有关于这件凶杀案的历史档案翻出,想要解决一些自己关于这桩案件的疑问。
20
矮子当道
Get Shorty
Elmore Leonard
(1990)
书名:矮子当道
作者: [美] 埃尔默·伦纳德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原作名: Get Shorty
译者: 姚向辉
出版时间: 2016.06
装帧: 平装
丛书: 埃尔默·伦纳德作品
ISBN: 9787519205539
埃尔默·伦纳德是位多产的犯罪小说作家,有“底特律的狄更斯”之称,《矮子当道》、《火线警探》、《危险关系》、《战略高手》都是他的得意之作。《矮子当道》讲述奇利为追回借款来到了洛杉矶。他接受了一家赌场派给他的任务——向二流电影制作人哈里收取赌债。不料奇利是个超级影迷。他非但没有打断哈里的腿,反而以自己的经历为原型向哈里提出了一个影片创意。由此奇利发现自己有制作电影的天赋,便毅然改行,作了好莱坞的制人。
更多埃尔默·伦纳德作品
书名:危险关系
作者: [美] 埃尔默·伦纳德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原作名: Rum Punch
译者: 姚向辉
出版时间: 2016.08
页数: 334
装帧: 平装
丛书: 埃尔默·伦纳德作品
ISBN: 9787519209599
杰姬•布朗,空姐,飞行了十九年,今年四十四岁。某天下飞机后,她被捕了,她的行李箱里藏匿了大量现金和一包毒品,她过的从来不是四平八稳的人生。杰姬一直在帮军火贩子运送现金,现在事情即将败露,一边是不断施压要求合作的警察,一边是狡诈残暴、企图灭口的老板。杰姬的生活即将被摧毁,但她是杰姬•布朗,不断犯错却也不断重新开始。于是,一场智慧与勇气的较量,开始了。
该作品出版后不久便被搬上了大银幕,由著名导演★昆汀•塔伦蒂诺★执导,由出演过《低俗小说》的著名影星塞缪尔•杰克逊主演,是昆汀电影中风格最独特,最与众不同的一部。
书名:战略高手
作者: [美] 埃尔默·伦纳德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原作名: Out of Sight
译者: 姚向辉
出版时间: 即将出版
装帧: 平装
丛书: 埃尔默·伦纳德作品
『肆』 世界十大推理小说
1.Y的悲剧 The Tragedy of Y
2.童谣凶杀案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3.桶子 The Cask
4.罗杰挨克洛德命案 The Murder of Roger Ackroyd
5.人头 La Tete d’um Homme
6.格林家命案 The Greene Murder Case
7.稻草的女人 La Femme de Paile
8.埃及十字架的秘密 The Egyptian Cross Mystery
9.死之吻 A kiss before Dying
10.X的悲剧 The Tragedy of X
『伍』 优秀经典的历史小说推荐
历史小说,虽然不像正史那么严谨真实,但其大气宏伟,精致细腻的笔触,让我们轻松读懂本来晦涩难懂的历史,顺便还能涨点儿知识。
优秀经典的历史小说
1、《耶路撒冷》 徐则臣
年度新锐作家徐则臣长篇力作!获2014年度《亚洲周刊》十大小说、新浪中国好书榜年度好书、老舍文学奖等多项大奖!总括70后一代人的经验之书:北京不宜人居,但它宽阔、丰富、包容,说“透透气”的时候,我们的谈论对象不是两叶肺,而是大脑。李敬泽、曹文轩、陈晓明、张清华、梁鸿全力推荐!
《耶路撒冷》关乎耶路撒冷,却非发生在耶路撒冷,其故事落于中国南方一条运河旁几个从孩提就长在一起的发小身上。小说以初平阳回花街卖掉自家的大和堂为主线,讲述了花街几十年的变迁,历史与现实交叉,凡俗的苦恼,精神的救赎,每个人都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少年时代,初平阳和小伙伴们在运河边一座摇摇欲坠的斜教堂外,听见一个文盲老太太独自在里面一遍遍地念叨:耶路撒冷。初平阳一直以为是这个词的汉语发音足够动听和神秘,才让他多年来念念不忘。直到博士毕业前夕,在一个从以色列来的犹太教授的追问下,他才发现,自己对耶路撒冷的想往,不仅源于汉语发音的诱惑,更是内心里隐秘多年的忏悔和赎罪之结……
大约心里已经开始发老的,乡愁开始扭头发芽的,急于对自己生命给予一个定义的,想法设法活的明白一点的,会对这本书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
2、《鬼谷子的局》 寒川子
政商必读!以谋略入小说,以小说成谋略!《鬼谷子的局》讲述谋略家、兵法家、纵横家、阴阳家、道家共同的祖师爷——鬼谷子布局天下的辉煌传奇!近年来罕见的真正好看的历史小说巨著!著名作家二月河、唐浩明、知名演员徐峥、经济学家梁小民、吴稼祥鼎力推荐!作者寒川子被誉为“二月河之后最伟大的历史小说家”!
战国时期,在一个叫清溪鬼谷的山上,隐居着一位被尊称为鬼谷子的老人(本名王诩),他每天在山上看书、打坐、冥想,不与世人来往,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鬼谷子一生只下过一次山,只收过四个徒弟:庞涓、孙膑、苏秦、张仪。他们进山前都只是无名小卒,出山后个个大放异彩、名流千古。这四人运用鬼谷子传授的兵法韬略和纵横辩术在列国出将入相,呼风唤雨,左右了战国乱世的政局。弟子们征伐天下,鬼谷子坐镇深山、翻云覆雨,不动声色地看着弟子们一点点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结束诸侯混战,天下一统,百姓安居乐业……
两千多年来,兵法家尊他为圣人,纵横家尊他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为祖师爷,道教则将他与老子同列,尊为王禅老祖。翻开本书,了解中国一切智谋、诡谋、阴谋、阳谋的终极境界。看鬼谷子如何指点四大弟子: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纵横战国,在跌宕起伏的故事中汲取他深不可测的谋略与智慧!
3、《敦煌》 井上靖
日本文坛巨匠、芥川龙之介奖得主——井上靖代表作之一,荣获每日艺术大奖!无数读者从《敦煌》的故事中惊奇地注目中国西部,更有大批游人拿着井上靖的西域小说,走上去往敦煌的漫长征程。引领无数读者奔赴敦煌莫高窟,惊天动地讲述藏经洞千古之谜!
很难想象这本书出于日本人之手,对于敦煌而言,他是异族,但井上靖却将它描绘的如此澎湃!大宋潭州府举人赵行德,进京赶考,却因瞌睡错过了考试,落榜之后,在汴京城的街头偶然救下一个彪悍的西夏女子,这女子对生命满不在乎的野性加上一片写着无人可识的西夏文字的布条,带着赵行德一路流落到遥远的西域边地,经历沙漠、战争、爱情、和死亡……
敦煌恍若遗世独立之处,苍莽壮阔,奇研殊美,如同那些佛卷,以定为体,以慈为用。不为任何人占有,又为全部人所有。在冷酷的沙漠里,在血腥的战乱中,生命是极端脆弱的,而是谁在沙漠深处的石崖上开凿这数不清的佛洞呢?为着往生?抑或是永恒?莫高窟的浩繁经卷如今是世人为之称奇的宝物,但是这些经卷到底是谁为何而埋,而那个未留姓名的藏经人背后,究竟还有多少谜团?井上靖用一部惊天动地的《敦煌》,引导人们前赴后继奔向那片神奇的土地。
比较好看历史小说
1、《四世同堂》 老舍
值得每一代中国人阅读的文学经典,值得每一个中国人珍藏的民族记忆 !作者老舍,是曾经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人!《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代表作,当代文学经典之作,全景展现了老北京抗战纪实!
全书共分为三部:《惶惑》、《偷生》和《饥荒》。故事发生在抗战时北平沦陷时期,北平小羊圈胡同里祁老人渴望圆满的度过80大寿,然而日本人突然打进来,使表面本来和睦的胡同变得风云四起。钱家二少爷与日本人同归于尽,冠家人为取得日本人信任而告发钱家,钱默吟被迫下狱,钱家大少爷和钱夫人病死,祁瑞全在大哥的帮助下逃出城外开始抗战。冠家最终在靠出卖女儿色相的帮助下取得了妓女所所长的职位……
《四世同堂》全书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胡同内的祁家为主,钱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为辅,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反抗与顺从的选择,国家与个人的选择种种艰难的选择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日寇铁蹄下广大平民的悲惨遭遇,那一派古老、宁静生活被打破后的不安、惶惑与震撼,鞭挞了附敌作恶者的丑恶灵魂,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更反映出百姓们面对强敌愤而反抗的英勇无畏,讴歌、弘扬了中国人民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贞高尚的民族气节,史诗般地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杰出贡献,气度恢弘,可歌可泣。
2、《流血的仕途》 曹升
中国书业年度评选“最受读者欢迎的历史小说”!以心证史,亲历两千年来中国仕途的终极诡秘!大秦政坛二号首长奔腾跌宕的仕途传奇。21世纪年轻人为官、从商、自我成功必读必鉴史书。全书分上下两册,共讲述了了第一个封建王朝的第一任丞相,作为秦始皇嬴政的帮手,吞食天下的故事,全书跌宕起伏,既可作为小说阅读,又可做科普读物。
一介布衣李斯,三十岁时仍一文不名。 他只身来到秦国,历尽磨难,差点死掉。后逢偶然之机,终成大秦丞相吕不韦三千门客之一。 在一次秦王出行中,他未经允许,冒着杀头之险,面谏秦王,从此被秦王注意。其后数年,李斯受命于秦王,小心翼翼做着幕后工作,生活作风极为低调。他暗中观察当时的政治局势,隐忍待发,默默协助秦王离间六国、削权重臣、夺取军权、震慑宗室,将少年赢政一步步推向权力之颠……
面对史上最强悍的大老板秦始皇,周旋于吕不韦、嫪毐这样权倾天下的竞争对手,李斯韬光养晦,蓄积势力,于不知不觉中崛起为大秦决定性人物!想知道李斯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么?去读《流血的仕途》吧!
经典的历史小说
1、《大秦帝国》 孙皓晖
从政必备,从商必读!央视热播剧《大秦帝国》原著小说,中央国家机关推荐版本。近十年最畅销长篇历史小说,阳谋大争、强势生存的时代战歌!该书入选中央国家机关“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推荐书目!一部精神本位的大国兴亡录,让当代中国人为之振奋!将战国时代的万千气象理成一串环环相扣的兴亡故事,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再现了大秦帝国生灭兴亡的历史过程,充满了奋发惕励的进取精神与旷达潇洒的人生态度,无论领袖或普通人都能从中获益!
众所周知,秦帝国崛起于铁血竞争的群雄列强之林,包容裹挟了那个时代的刚健质朴、创新求实精神。她崇尚法制、彻底变革、努力建设、统一政令,历一百六十余年六代领袖坚定不移地努力追求,才完成了一场最伟大的帝国革命,建立起一个强大统一的帝国,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铁器文明时代,使农业文明完成了伟大的历史转型。
但她又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巨大的兴亡之谜,她只有十五年生命,像流星一闪,轰鸣而逝。这巨大的历史落差与戏剧性的帝国命运中,隐藏了难以计数的神奇故事以及伟人名士的悲欢离合。他们以或纤细、或壮美、或正气、或邪恶、或英雄、或平庸的个人命运奏成了这部历史交响乐。
大秦帝国所处的时代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最重要的时代,是一个最为自由奔放、充满活力的大黄金时代!在《大秦帝国》里畅游吧!
2、《嗜血的皇冠》 曹升
“新派写史掌门人”曹升再度以心读史,聚焦东汉风云变幻,全新展现最完美皇帝创业传奇!读一遍参晓历史,读两遍醒悟人生。Google、微软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北大教授作家史杰鹏,明星足球评论人、著名作家李承鹏,著名记者、作家慕容雪村特别撰文推荐!
《嗜血的皇冠》在曹升天马行空之文笔下,重现新朝末年至东汉初年历史的风云际会,历史的血色风流,将刘秀,刘縯,王莽这一个个人物,隔着绵长的时间带到读者面前,带给我们另一种理解历史的境界。
羽翼渐丰的刘秀,公然与更始朝廷决裂,自立为帝。然而在那段空前的乱世里,皇帝严重通货膨胀,先后共出现过八位,割据称王者更不知凡几。刘秀又是如何在这一团乱麻之中,各个击破,渐次消灭,最终统一中国,建立强大的东汉王朝,成为名垂史册的汉光武帝?洛阳城中已然危机四伏,刘秀将如何死里逃生?初入河北,刘秀随身仅有二十余人马,他将如何应对前方莫测的凶险,最终将河北据为己有,成为他日后称霸天下的第一桶金?同时代的云台二十八将、阴丽华、邓奉、公孙述、隗嚣等人,他们又分别有着怎样的人生遇合?更恢弘的沙场血战,更奇特的命运悲欢,更纠结的爱恨情仇,更厚重的兴亡喟叹……一切的一切,尽在《嗜血的皇冠》!
曹升以一颗嬉皮落寞的现代心灵和历史人物的心灵相对话,成为自成一家的“曹氏心灵史学”。毫不夸张地说,通读完此书,就好像过了一次刘秀的虚拟人生。读《嗜血的皇冠》,不但是读史,也是醒悟人生的过程。
猜你喜欢:
1. 好看的历史小说排行榜前十名
2. 十大公认架空历史小说排行榜
3. 十大公认架空小说:喜欢历史的朋友看过来
4. 历史小说排行榜前十名 好看的历史小说
5. 2017经典小说排行榜前十名
『陆』 关于破案的小说!!!急
《穿越事件簿》是个穿越文,写的超级不错。
《无限恐怖》这个也还不错。
这都是我看过才推荐给楼主的哦~
『柒』 悬疑推理小说排行榜
答:纵观现今中国悬疑小说市场,越来越多的作者走进这个圈子来。悬疑小说正用它神秘、惊悚、解谜等特殊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创造者,在这些创造者中,出现了很多文笔优秀、作品深刻、读者百万的优秀作家。正是他们用自己的故事和方式,引导着悬疑小说一步步走向成熟,相信他们一定也是你喜欢的作家。
蔡骏
以独特的心理悬疑独占悬疑市场十一年,其作品销量稳居同类作品第一,多部作品被拍成影视剧,堪称中国悬疑第一人。
南派三叔
盗墓小说代表作家,其作品《盗墓笔记》包含大量历史、地理、风水学、占星学、考古学等知识,开创了另类悬疑小说的新市场,读者呼声直逼郭敬明,韩寒。
『捌』 世界十大推理小说是哪十部啊,谢谢的
查看文章
世界十大推理小说及其简介评析
1.Y的悲剧 The Tragedy of Y
2.童谣凶杀案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3.桶子 The Cask
4.罗杰挨克洛德命案 The Murder of Roger Ackroyd
5.人头 La Tete d’um Homme
6.格林家命案 The Greene Murder Case
7.稻草的女人 La Femme de Paile
8.埃及十字架的秘密 The Egyptian Cross Mystery
9.死之吻 A kiss before Dying
10.X的悲剧 The Tragedy of X
世界推理经典评析
一、Y的悲剧(艾勒里.奎因)
对于一个「正统本格侦探小说作家」,对于自己的作品,他该负什么样的「责
任」?这个问题的提出可能显得有些怪异,我想表达的是,推理小说的作家既被「
定义」(或称「归类」),而作家本身也以此「类型」为傲,显然他必须在作品里
「做一些什么事」来使他够资格成为「足以为傲的类型」。
对于正统的(或称「古典的」)推理小说迷来说,阅读一种构成于公平、合乎
逻辑的解谜推理游戏,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享受,这种推理迷所企盼的,自然是趋近
于此一条件的登峰作品(所以才会有所谓的「推理十诫」这种规则的产生)-风气
的驱动导致作家的写作习惯-Y的悲剧即是这种风潮之下的产物。
奎因到底「做了什么」,才使得这本书成为古典推理迷心目中的第一名?我认
为是他「大胆」的写法。怎么说呢,常读推理小说的同好都有过类似的经验:当我
们很认真地在思考某部作品的谜团关键时,总是绞尽脑汁不得其解,看到最后才明
白原来作者很讨厌地隐藏了这个谜团的某个小地方-在很多时
候,作者为了维持作品剧情的悬疑性,不让太多读者容易地猜出谜底,难免会隐藏
某些小关键,使读者无法获得充实足够的破案资讯-当然,在考虑作品结局的意外
性时,这种作法是不得不然的结果,否则读者可能会矛盾地觉得这本小说不够精彩
,对于作者来说,两者的平衡点真是难以取舍。
然而,奎因却愿意提供足够的破案线索,甚至可以说是过多,并且以反覆辩证
的逻辑推衍来强调这些破案的关键,加深读者们对案情重心的掌握与了解----这种
「愿意」是很少有作家做得到的。二来则由于这个案子的独创性够强烈,奎因更能
够自信满满地表现出「即使告诉你们所有的线索,你们也不见得猜得出来」的态度
,不得不使所有的读者甘拜下风。
当然,有些天才的读者果真能从所有的线索之中整合出那个「唯一的解答」,
这也应证了鲶川哲也曾说过的:好的古典解谜推理,其谜题要让大多数读者猜不到
,但也不能所有读者都猜不到。做不到前者是作者设计的谜团太简单,做不到后者
是作者没有提供足够的线索。
小说的价值是需要经过千锤百炼的,众读者的百般苛求使这部作品证明,它的
确有资格获得这个殊荣。
二、童谣凶杀案(阿嘉莎.克莉丝蒂)
以一首「别有深意」的歌谣来作为贯串全书的主题,并不是由这本第二名首创
。范.达因的「主教谋杀案」之中的「鹅妈妈童谣」才是其滥觞(这本书也排名十
四大之中,以后再作介绍)。但是克莉丝蒂之所以被尊称为推理女王,并不仅仅因
为其大部份的作品皆有水准之上的表现,也不只是她巧妙的谜团布局,更重要的是
她能想出前所未见的独创诡计。
而即使其诡计并非首创,她也能改变表现的形式,产生与众不同的阅读乐趣。
这本「童谣凶杀案」就是最佳典例。一群人受邀到某孤岛度假,然后是接二连三的
杀人事件,被害者一个一个身亡,到最后全死光了,岛上一个人都不剩......
高木彬光在其处女作「纹身杀人事件」中利用书里的一角对推理小说(应属本
格解谜)下了一个定义:包含了非常奇怪的要素和非常理性的要素。的确,读者们
想看的并不是报纸的社会新闻,推理小说绝对要具备「奇怪」与「理性」的吸引魅
力。「童谣凶杀案」想表现的正是这样的一个概念。
就逻辑上而言,把孤岛设为密室,岛上如果发生杀人事件,若事先岛上无人躲
藏,则凶手必为岛上这群人的其中之一。克莉丝蒂想表达的「奇怪要素」是:若岛
上所有人全被杀害,则凶手为何?再加上「印地安儿歌」、「印地安木偶的消失」
,「奇怪的要素」相互罗织纠缠,故事里是否存在破案的侦探已不重要,因为这种
魅力很自然而然地驱使读者去扮演聪明的旁观者,透过自身的想像力与思考逻辑去
解释谜底----当然了,答案是没那么容易就能看得出来的....
三、桶子(F.W.克劳夫兹)
刚刚提到的冠军跟亚军,各位可以发现两者的写作取向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这也可以说明:推理小说并没有既定的创作法则。
纵然不是古典、不是本格,没有提供公平解谜线索....也不见得无法掳掠读者
的心,大家看了「桶子」之后,我相信这种感觉一定会更深(这个类似结论的感想
希望能给有意创作的
同好一点帮助)。除了以上两种推理小说的写法之外,还能便出什么花样?
「桶子」并不想让读者参与推理,也不想告诉读者一个匪夷所思的故事,他想
告诉读者的是一件曲折离奇的凶杀案 有人可能会问了:曲折离奇的凶杀案,能给
予推理小说迷什么样的阅读乐趣?前两名推理小说,都有一个让人震惊的答案,出
乎意料的结局....但是「桶子」没有。
这本书的重点不在于此,但并不表示它不好看,它自有其魅力。从杜邦、福尔
摩斯、亚森罗苹等超人型名探以来,许多读者对于「小说的前大部份充满着一大堆
繁琐、支离破碎、沉闷的庞杂线索,最后再由名侦探一针见血地指出破案关键,真
凶于是落网」这类公式化剧情已感疲乏,原因是名侦探固然令人崇拜,其智力与一
般读者毕竟相差太过遥远,难免有神化的感觉,太不真实。
反观在现实世界中,刑警们不屈不挠、抽丝剥茧的办案精神,却可以给读者真
切的感觉。由一个疑装有 体的木桶之遗失开始,克劳夫兹钜细靡遗地详述了侦探
们追查真相的经过,一件惊天动地的大凶案逐渐披露内情。这本书比较特殊的地方
是一共有三位侦探出场!
一般说来,在推理小说里出现复数的侦探时,彼此总是互相竞争对立,而当中
有一位侦探算是真正的主角。这本书则不然,叁位侦探在办案时并没有明显的交集
,各作各的事,但在「交接」的地方并无任何不顺畅的感觉。这显示作者说故事的
能力极强,而剧情的曲折、悬疑程度也让人随着侦探的情绪而起伏,这是非常成功
的一点。
这种写法到现在已成为一个流派。像森村诚一、西村京太郎等名家都写了相当
多量的这类作品(尤以十津川探案为著名)。所谓的「参与」也变得不像是过去的
「得知、收集线索」,更让人感到别具风味的「体验追缉真凶、寻求谜团出路」。
四、罗杰.艾克洛德命案(阿嘉莎.克莉丝蒂)
记得在介绍第二名「童谣凶杀案」的时候曾经提过,克莉丝蒂写小说时十分致
力于独树一帜,对于旧有的诡计愿意翻新手法去诠释,更有尝试突破前人窠臼的勇
气,比方说像知名度相当高的「东方快车谋杀案」,而这本「艾克洛德命案」则是
意外性最强烈、代表性最高的例子。
其实说真的,要我源源本本地写出对这本书的心得,而又完全不会 漏书中的
主要谜团,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在此就只好运用「旁徵博引」、「天马行空」
的方式来说明了。没看过这本书的同好可能会完全不知道我意指为何,只得多多包
涵了。
推理小说也是文学的一支,只不过其予人的刻板印象被认为非现实性过高,文
学价值过低,登不上大雅之堂,因此至少在台湾来说,推理小说是「弱势团体」,
地位比市面上琳琅满目的言情小说还不如。而其实就许多推理小说家来说,他们也
不需要写一些纯文学式的内容,毕竟凶杀案的内幕对他们而言更具魅力,因此,文
笔平实即可。
不过也有一些作家不愿意甘于现状,他们希望推理小说不只是推理谜题,还需
要具备文学性、人性。比方说像松本清张、森村诚一、连城叁纪彦等人。这当然是
一件好事了!譬如松本的努力使得推理小说造成全日本的风行与普及,自此成为日
本大众文学的主流。
另外有些作家则迥异于这些「入世」的作家,将文笔拿来「故弄玄虚」,以「
文字」本身来制造谜团、更进一步地扩张「诡计」的定义。比方说像绫十行人的作
品、余心乐的「推理之旅」皆有这种倾向。这种写法有点「后现代」,总之读者看
完这些作品也的确有「惊艳」的感觉,也愿意去肯定推理小说家作这方面的突破。
在古典推理小说中本来有许多神圣不可侵犯的戒律,由于这个缘故而纷纷土崩
瓦解,这显示了不同时期之下,推理小说家与推理小说迷心态上的转变。对于那些
戒律,小说家与读者经常都会产生共同的疑惑:就直觉上来讲,的确是「不要这样
写比较好」,但如果「真的有人这样写」,其实也不是「不能接受」。这种想法往
往陷入两难的困境,尤其是小说家,动起笔来可真是缚手缚脚,举步维艰。
但就是有这么「勇敢」的作家愿意尝试突破戒律!我想克莉丝蒂的作品直到如
今仍是世界推理迷的最爱,她的「勇气」也不无贡献吧!尤其在当时仍是古典解谜
风盛行之日,许多作家仍然「视戒律为圣经」,她在此刻创作出许多「独一无二」
的名着,试别人之所不敢试,诚然足以给今日许多有心创造的朋友作为借镜了。
毫无头绪地写了这么多,没看过这部作品的人大概还是觉得莫名其妙,总之「
艾克洛德命案」确实是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排行殿军的名次也表示了这部作
品并不因它突破了传统的写作戒律而稍减颜色,反而更增其光芒。
五、人头(西姆农)
说起来其实是一本很奇异的推理小说。让人感到很古怪的一点是:作者(推理
杂志译为席梦侬)在陈述了一件匪夷所思的血案之后,探长梅古雷完全不像其他名
侦探一样明察秋毫地搜查现场百回,或是传讯数十名关系人进行冗长的对谈以帮助
读者对于案情的掌握,反而无所事事地在酒馆里晃逛,与一名似乎与案件风马牛毫
不相干的青年 混....
其实就一个像我一样的「现代」读者而言,这种写法并不算十分特殊,只不过
我们在拜读推理大师之作品时,往往会先入为主地考虑到作者的「年代」,而认为
他笔下的名侦探,自当侦办的是「古典」的犯罪,而这种「古典」的犯罪自然又会
像范.达因所谓的「一切的一切皆出自于精准的筹画」诸如此类云云(这种论点在
第六名的格林家命案会加以详述),于是乎,读者们也就觉得梅古雷竟然没有侦办
这种案件而感到奇怪,感到特殊了....
写到这里,或许大家还不太清楚我所想表的意思,在此举出一喻:梅古雷侦办
「人头」这件案子,就好像哲瑞.雷恩侦办「幽灵列车」的感觉一样....有人还是
莫名其妙吧?既然梅古雷办的不是古典犯罪,那他侦办的案件又该是属于什么类型
?
在此先试着对「古典犯罪」下个定义好了:凶手具有极高的智慧、精湛的演技
、超人的执着,他可以残酷无情地连续杀害五条十条人命,也可以隐姓埋名地藏匿
数十年只为了杀一个人,更可以马不停蹄地制造一大堆不动如山的不在场证明-这
又需要过人的体力耐力....
就小说的领域来说,这种人当然能被创造,但读者更清楚现实生活中绝不可能
。在「古典犯罪」中,凶手已经不被当成「人」了。而在当时的推理小说中仍有尚
未被触及的领域,心理学。它赋予了小说里的凶手「人」的意义。「人头」的重点
不是在突破人为诡计的障壁,而是将「人的心理」当作是「诡计」来加以探讨...
.
当然了,现在这类作品已经相当多,推理小说多样化风格的结果,不过在那时
就西姆农就已经尝试着这种写法,也可说是一项创举了。然而就当时众作家仍以「
视连续杀人为芝麻小事」的推理文风来说,能否被接受就见仁见智了。
之前提到古典推理不把凶手当人看,俨然一副「批判旧文化」的眼光,其实对
于推理小说迷而言(至少就我个人而言),古典、正统推理的时代已然是「人去楼
空」,绝不可能有过去百家争鸣的黄金辉煌之势,惊人独创的诡计谜团也不复重现
(或只是昙花一现),身为读者只能够「心向往之」了。
六、格林家命案(范.达因)
第六名的「格林家命案」倒是可以让所谓的古典本格迷满足阅读欲望,因为正
如范.达因自己所制订的「推理小说二十则」所述,就是有人非纯粹的正统推理不
爱,他所写的推理小说几乎完全合乎这些严苛的规定,而由我这么一个读过许多种
类型的推理迷看来,此书真可说是正统中的正统、纯粹中的纯粹了。
在这本书里头,我们可以看到什么叫做「死者死得越乾脆越好」,「犯罪责任
归属全由一人凶手承担」,「完全没有描写恋爱故事」,「完全没有文学性的藻饰
」....所有推理作品希望达成的理想境界,都出现在这部作品里头。
我想提出的问题是:这部作品的确可称得上臻于完美,但读者是不是一定都会
喜欢所谓的完美?首先来看看为什么会有「推理小说二十则」。
推理小说萌芽之因,其实源自于人类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发展到辉煌时期
,则被视为「一场公平的智慧游戏」,读者与书中的侦探竞争,看看谁先猜出凶手
是谁。不过由于推理小说家的角色乃「球员兼裁判」,所以被要求不可偏袒书中侦
探,以免妨碍这种「君子之争」。
如果说,读者希望能与侦探进行一场「公平的智慧游戏」,那所有的推理小说
家的确是应该遵守所谓的「规定」,不然就称不上是成功的作品。诺可斯在综合了
当时读者的需求之后,于1928年发表「推理十诫」,正式条列出推理作家的守则,
而身为美国推理小说大师的范.达因也不甘示弱,在同年更完整地规定出「推理小
说二十则」,极有自信的他更表示他的作品全都可以符合这些繁杂严苛的规定。
此为由来。如果说,读者的确希望能跟书中的侦探进行一场「公平的智慧游戏
」,那小说家的确是必须遵守这些规定。然而,如果不是呢?现在的读者已不像过
去的读者那么爱「进行公平的智慧游戏」了,而正统的推理小说也发展到了「诡计
难以独创、翻新」的瓶颈-在这里的「诡计」泛指「凶手在杀人时为掩人耳目、摆
脱嫌疑所拟定的犯罪计划」,总之,日换星移,一切都跟以前不一样了。这也就是
为什么赤川次郎的无厘头搞笑、夏树静子的爱恨交织、松本清张的社会意识会有那
么多死忠读者的缘故。
对作为一个「现代」读者的我来说,这种发展是令人欣喜的。推理小说不再只
偏重于诡局的设计,风格与类型多变,大家可以各读所欲。从这这角度来看,推理
小说应该算是突破了瓶颈,寻出了新的方向。当然了,在潜意识下我还是会希望能
有一个现代的艾勒里.奎因,或是现代的克莉丝蒂,只不过面对洪流般的写作文风
,如前所述,仅仅能够「心向往之」了。
七、稻草的女人(卡萨琳.亚蕾)
第七名是卡萨琳.亚蕾的「稻草的女人」,新译名为「女傀儡」,新译名比较
容易让读者了解这本书的故事内容。没错,这本书的主角是个女人,一个被人操纵
的女人。
推理小说里有一种形式,从我介绍第一名以来一直都不曾提过,那就是「倒叙
推理」。初读推理小说的朋友可能对这个名词不太了解吧!以下先作一个简单的说
明。
推理小说的原型是由美国的推理小说之父爱伦.坡所建构而成的。他才活了四
十岁就辞世了,一生只留下五篇推理小说,而这五篇推理小说,却是日后所有推理
小说的原始雏形——后世所有的推理小说家皆模仿这五篇小说的形式,脱离不出来
,这可说是爱伦.坡一件很伟大的事情。
只是,这五篇小说并没有包括所谓的「倒叙推理」。「倒叙推理」的定义大略
是这样的:故事并不由命案发生之后、警方现场找寻线索开始,而是从凶手的观点
开始描述,描述他自产生杀意、筹策犯罪计划,到实行计划动手杀人的过程——可
能有人会问啦!阅读推理小说最大的乐趣即在於从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中,抽丝
剥茧地抓出真凶,但既然从故事一开始作者就已让读者知道凶手是谁了,那还有什
麼乐趣可言?
其实,「倒叙推理」的阅读乐趣并不亚於寻出真凶的身份,其最有魅力的地方
在於故事即将结束的时候,当身为主角的凶手正自认其犯罪计划天衣无缝,却半路
杀出一个程咬金(大多是一名平凡的小警员),对凶手说:「我们知道你是凶手!
因为....」注意喔,此时凶手之所以事迹败露的理由就很重要了!而这个理由通常
都是当初凶手在犯罪时没有注意到的盲点,有时甚至可能是凶手自以为计划中最完
美的部份!
这类小说扩展了「推理小说」一个崭新的视野。其特别的地方有二:
一是提供读者更高、更公平的参与度。在故事的前半部,作者会钜细靡遗、不
厌其烦地详述凶手的犯罪手法、进行方式、实施细节,一步一步让读者亲身去思考
此凶手犯罪计划中可能出现的漏洞,让读者去扮演侦探,抓出凶手的狐狸尾巴。这
比起看侦探走遍大街小巷去明查暗访,全书充斥著冗长繁琐的对话,有著截然不同
的刺激感。
二是增加案件的现实性、人性。由於作者可以从凶手出现杀意开始描述,故能
够在凶手心态的微妙改变上多加著墨,有时凶手的犯罪肇因於被害者的压迫,这又
让读者们多窥知一些社会的黑暗面,作品的价值也因此更接近纯文学,却又包含通
俗文学的范畴。读这类小说,心理经常会陷入一种矛盾:不由自主地同情凶手不得
不犯罪的坎坷遭遇,社会正义却又必须将其绳之以法。而或许小说家只有深刻写出
这样的矛盾,才足以让人对人性有更深沉的省思吧!
「稻草的女人」在这方面有卓越的表现。全书篇幅不太长,但於人性的描写令
人动容,并为结局报以浓密的悲哀。
八、埃及十字架的秘密(艾勒里.奎因)
第八名是艾勒里.奎因的「埃及十字架的秘密」。奎因的颠峰之作自然是名探
哲瑞.雷恩的「悲剧系列」,而由名探艾勒里.奎因所侦察的「国名系列」,则是
他另一水准之上的集合。「国名系列」一共有十个长篇,本篇与「荷兰白粉的秘密
」应是其中的最高杰作。
首先介绍一下名探艾勒里.奎因。奎因的本行是推理小说家,而扮演华生角色
的则是其父老奎因探长。这个系列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故事即将结束前的「
向读者挑战」,由于艾勒里.奎因号称师承古典推理大师范.达因,同属本格派,
故线索的公平、读者的参与度特别重要。于是奎因就搞了这样一个噱头:在「向读
者挑战」中向大家宣告:关于案子的所有线索皆已详列,身为读者的你是否能推得
真相?这个特别的地方,后来高木彬光的神津恭介探案也有模仿。我个人认为这纯
属作家的作秀(show)行为,就是这样而已。
本篇「埃及十字架的秘密」,牵涉到了一个古典推理小说中最重要的诡计之一
:无头尸体。「无头尸体」系指死者因死后的肢体残缺,遭截断藏匿或是严重破坏
,而造成此死者身份之难以判定的情形。而这个诡计又与「双胞胎」诡计互有关连
。总之,这个重要的诡计几乎所有的推理小说家都亟欲动笔尝试,将此一概念推陈
翻新,创造出光芒万丈的谜局。在此原想举出几本同类的杰作供读者们作为选书参
考,但转而一念,觉得这样一来我可能有「破坏读者乐趣」,所以只好作罢。
「无头尸体」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我在这里试著作作一点个人的猜测。根
据岛田庄司对古典本格侦探小说的说法,其要素应有下列四项:阴森的气氛、恐怖
的情节、神秘的开端、离奇的谜团。而一具无头尸体的出现,或是已遭肢解的尸块
,皆足以营造出这四样要素。小说最大的魅力是以文字的描述来提供读者无限可能
的想像力,故命案场景倘若如同神秘宗教的祭坛一般,极端残忍又极端惨不忍睹,
确是可以给予读者极大的震撼,同时也造成了故事强烈的悬疑性。
「无头尸体」诡计的主要目的通常是要造成死者身份的混淆。最常见的例子是
凶手与被害者的身份颠倒,也就是让警方误认,而实际上杀人的真凶是警方误以为
的被害者。最简单的情形是如此,而怎么样才能够让读者对这个老套的目的留下鲜
明的印象,可就要看作者的功力,如何由此一简单的目的衍生出变化多端的花样了
。
然而,随著科技的进步,「无头尸体」这个诡计已然走入瓶颈。由血型、指纹
、齿型到DNA鉴定,警方能够更准确地得知死者的确实身份,狡狯的真凶再也没有
办法顺心如意地颠倒被害者的身份,进而达到完全犯罪了。于是乎,推理小说家只
好再加入巧合程度较高的「双胞胎」诡计,两种诡计混合运用。感觉起来这条路走
得越来越狭窄了、越来越艰辛了。
不过无论如何,「无头尸体」曾经独领一时风骚,古典派推理小说家如今仍然
视其为一最具挑战性的写作方向,近年来有一部极具知名度的日本作品更是将此一
诡计发挥得淋漓尽致,令人耳目一新(这部作品我就不提名字了),显示「无头尸
体」或许依然大有可为。
九、死之吻(艾拉.烈文)
这篇小说并不太长,但是情节的铺陈十分令人激赏,表现的形式也与一般的推
理小说大异其趣。这部作品曾经获得1939年美国爱伦坡奖最佳长篇处女作奖项(如
果没记错的话)。
这篇作品除了风格十分特殊之外,里头也有和前面所介绍的八部作品完全不同
的地方,就是所谓的「素人侦探」。「素人侦探」是日文直译,翻成中文,则是「
外行人侦探」。
十、X的悲剧(艾勒里.奎因)
第十名又是美国作家艾勒里.奎因的作品「X的悲剧」,主角是聋侦探雷恩。
身为范.达因式古典解谜派的后继名家,奎因的确在逻辑思辨上作了很大的努
力。在介绍「格林家命案」的时候就曾提过,古典式的纯粹解谜推理并不一定合于
现代读者的口味,毕竟文风的潮流是会随时间改变的,十九世纪乃古典推理的黄金
时期,突梯神奇、匪夷所思的绝妙诡计在那时也被写得差不多了,在这种情形之下
,既要标榜传统的推理小说写法,奎因大部分的作品仅仅能维持最后一道防线:公
平合理。
相较于「Y的悲剧」与「埃及十字架的秘密」,这部「X的悲剧」在魅力上的
确是差了一截,因为它的确在以上的三项推理小说魅力要素上,有明显的不足。它
没有被亡魂诅咒的家族,也没有邪恶的T形十字,顶多说那辆挤满乘客的公车,是
个移动的密室——这也很「正常」吧!
但是,我这么分析并不代表它不好看。是的,它是缺乏魅力要素,但它有它的
实力要素加以补强充实。什么是实力要素呢?就是公平的线索与滴水不漏的推理过
程!太过强调其魅力要素,容易滋生巧合与非人性,这样读者在看完最后一个字时
是不会有满足感的,唯有缜密的逻辑思考与合理的线索连集才能让读者获得豁然开
朗的喜悦!名侦探雷恩身具莎翁演员的传奇性色彩,娓娓道出精辟入木的长篇议论
,读者读来叹为观止。奎因这道最后防线实在是守得精彩绝伦!
『玖』 求世界最受欢迎的推理小说排行榜
1 ‘The Complete Sherlock Holmes‘, Arthur Conan Doyle.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英】阿瑟·柯南·道尔 群众出版社
推理小说中的《圣经》,也是每一个推理迷必备的案头书籍。从《血字的研究》诞生
到现在的一百多年间,福尔摩斯打遍天下无敌手,影响力早已越过推理一隅,成为人们心
中神探的代名词。一本老少咸宜的奇妙书籍,无数人凭它跨入推理之海,排名第一,名至
实归。
2 ‘The Maltese Falcon‘, Dashiell Hammett.
《马耳他之鹰》 【美】达希尔·哈米特 译文出版社
推理小说流派众多,旁支横斜,但解谜本格始终是正统,主流地位轻易动摇不得,唯
一有能力和它分庭抗礼的大概也只有汉密特和钱德勒撑起的硬汉一脉了。汉密特不是第一
个写硬汉小说的作家,但他是第一个给硬汉小说注入文学素质和心理深度的作家,他以自
己的创作开辟了推理小说的另一块战场。《马耳他之鹰》,号称“胜过海明威任何一部小
说”的冷硬派第一名作,属于那种你可以不喜欢,却不可以不读的推理小说。
3 ‘Tales of Mystery and Imagination‘, Edgar Allan Poe.
《爱伦坡短篇小说选集》 【美】爱伦·坡 人民文学出版社
虽然是推理小说的开山之作,但爱伦坡的几部短篇就算在今天看来也颇有特色。能够
利用短小的篇幅制造出缕缕不绝的悬疑之感,在严谨的逻辑推理之中融入奇幻情节,并用
诡谲的文笔锦上添花,迄今也没几个短篇作家办得到。从这个意义上说,爱伦坡永不过时
。
4 ‘The Daughter of Time‘, Josephine Tey. 补充:bruceyew不惜(nico)
《时间的女儿》,【英】约瑟芬.铁伊华夏出版社
历史推理小说,华夏的这个版本是从海峡对面著名的推理小说出版社“脸谱出版社”
引进的,包括有脸谱出版社老大谢材俊(也就是唐诺同学)的推荐导读,其中就有这个书
名的来历,要知道以前的引进者可是经常把这个删掉的。当然最早的时候书香门第图书馆
和文学视界这两家颇出名的网上书库也曾把它“引进”。
5 ‘Presumed Innocent‘, Scott Turow.
6 ‘The Spy Who Came in from the Cold‘, John le Carr.
《受冷漠的人》 【英】约翰·勒·卡雷 新华出版社
西蒙斯在《血腥的谋杀》中指出间谍小说的两大创作方向:一种以格雷厄姆格林和本
书作者约翰勒卡雷为代表,他们以自身的经历为准,把神秘的间谍平民化,浓墨重彩地描
绘他们的痛苦和无奈,文学质素较高;另一种则以写出007系列的伊恩弗莱明马首是瞻,着
力描写间谍生涯的传奇色彩,通过间谍和一个庞大的国家机器之间的斗争塑造起“超人”
似的形象。本书是勒卡雷的成名作,还没有他后来小说中挥之不去的暮气,显得创意超群
。全书情节跌宕起伏,屡屡在读者意想不到的地方峰回路转。在作家写实冷静有节制的笔
下,漾出淡淡忧伤之情,不愧是间谍小说的排头兵。
7 ‘The Moonstone‘, Wilkie Collins.
《月亮宝石》 【英】威尔基·柯林斯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威尔基柯林斯的小说现在看来可能有点落伍,毕竟不是人人都会欣赏那种慢节奏的,
缺少血腥谋杀和精妙诡计的侦探小说。不过考虑到《月亮宝石》是推理小说草创期的作品
,我们还是要佩服柯林斯说故事的本领,佩服他能够在如此漫长的篇幅中始终牵住读者的
视线。诺贝尔奖获得者艾略特曾评价此书为“最优秀的英国侦探小说”,不是没有道理的
。
8 ‘The Big Sleep‘, Raymond Chandler.
《长眠不醒》 【美】雷蒙德·钱德勒 群众出版社
菲利普马洛初次登场的长篇小说,从此之后硬汉派侦探找到了他们的最佳代言人。可
以说,马洛这个外表冷酷内心温柔的都市独行侠角色,影响了后来的每一个硬汉侦探。同
是冷硬派大家,钱德勒的风格与汉密特却是千差万别:后者是彻底的世故和冷酷,侦探从
内硬到外,而前者却始终不愿放弃心中对美好人性的希望,笔下侦探也只是个热水瓶--外
冷内热。所以汉密特被人称之为“冷酷大街的黑色巨匠”,而钱德勒却是“犯罪小说的桂
冠诗人”。
9 ‘Rebecca‘, Daphne Maurier.
《蝴蝶梦》 【英】达菲尔·杜穆里埃 译林出版社
相对原作,希区柯克的电影版本可能更为有名。而我个人的建议也是:去看电影吧,
忘了小说本身。以普通读者的阅读口味而言,这本书和推理是扯不上太多关系的,作者的
功力也和柯林斯等大家相去甚远,叫人如何耐得住性子看下去?
10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Agatha Christie.
《无人生还》 【英】阿加莎·克里斯蒂 贵州出版社
我心中本格推理的第一作品。在克里斯蒂的作品中,这本书真称得上是一个异类了。
从头到尾都紧张刺激,让读者欲罢不能。前所未有的情节布置当真可说是“异想天开”,
从中可看出本格推理的真正魅力。看了此书后我给朋友说故事,总是把《无人生还》当成
招牌菜,也屡屡让听众沉浸其中,拍手称绝。Amazon网上有关此书的评论近五百则,几乎
人人都给出了五星级的高分,可见此书魅力之大,不分国界。
11 ‘Anatomy of a Murder‘, Robert Traver.
12 ‘The Murder of Roger Ackroyd‘, Agatha Christie.
《罗杰疑案》 【英】阿加莎·克里斯蒂 贵州出版社
侦探女王的成名作,一部把凶手意外性发挥至颠峰的作品。可惜的是,作品结局虽振
聋发聩,但全书其它部分却稍嫌沉闷,节奏是典型的英式温吞水风格--这是克里斯蒂绝大
多数作品的通病。 13 ‘The Long Goodbye‘, Raymond Chandler. 补充:bruceyew不惜(nico)
《长相别》 【美】雷蒙德·钱德勒 群众出版社
The Long Goodbye国内出版的时候叫长相别,和电影的译名一样。80年代初的时候,
钱德勒的书国内基本出完过,两本短篇集,四本长篇,都是群众出版社。
14 ‘The Postman Always Rings Twice‘, James M. Cain.
《邮差总敲两次门》 【美】詹姆斯·凯因 春风文艺出版社
这本书初问世时,曾因作者离经叛道的思想和粗俗利落的文笔引起极大争议。以犯罪
者为第一主人公,以凶手做第一人称叙述视角,让读者在感同身受中渐渐与凶手立场趋于
一致--这种技巧在今天随处可见,在当时却着实是个创举。这本书甚至影响了后来因写出
《局外人》而扬名文坛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谬。
15 ‘The Godfather‘, Mario Puzo.
《教父》 【美】马里奥·普佐 译林出版社
无论是普佐的小说还是科波拉的电影都曾在西方掀起滔天巨浪,《教父》第一次让我
们知道原来黑手党也可以坏得优雅迷人,坏得如此有品位。小说自然是精彩的,但对推理
迷而言它只是一本好看的黑帮小说而已,毕竟其中没有任何与推理相关的情节。也许我更
愿意推荐科波拉的电影版《教父》三部曲。
16 ‘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Thomas Harris.
《沉默的羔羊》 【美】托马斯·哈里斯 译林出版社
根据本作改编的电影成为继《一夜风流》、《飞越疯人院》之后第三部一举囊括最佳
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剧本等五项主要奖项的电影。说实话,小说一点也
不比电影逊色,高智商的罪犯和漂亮年轻的女探员之间的对峙,时时让读者冷汗直流。开
放式的结局让这部惊悚小说显得余音缈缈,耐人寻味。
17 ‘A Coffin for Dimitrios‘, Eric Ambler.
18 ‘Gaudy Night‘, Dorothy L. Sayers. 补充:bruceyew不惜(nico)
《俗丽之夜》【英】多丽斯·赛耶斯
与阿加莎·克里斯蒂、约瑟芬·铁伊齐名的英国正统推理三女杰之一。主角是贵族神
探彼得·温西爵爷,讲一个女校里的故事。台湾有出版。
19 ‘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 Agatha Christie.
《短篇选集》 【英】阿加莎·克里斯蒂 贵州出版社
克里斯蒂的一些长篇小说常常显得像是一部短篇小说的扩展版,所以我们要是想领会
侦探女皇不落俗套的构思和制造“文字障”的技巧,看看短篇也是不错的选择。本书是一
本短篇小说集,国内好象没有单独出版过,但其中许多篇小说可以在克里斯蒂的各短篇选
本中见到。
20 ‘The Day of the Jackal‘, Frederic Forsyth.
《豺狼的日子》 【英】弗雷德里克·弗赛斯 珠海出版社
福塞斯的处女作,一出版便轰动推理文坛,成为年度第一畅销书,也获得一九七二年
爱伦坡年度最佳侦探小说奖。这本书节奏极快,叙事中双线并行,有条不紊,读者的心一
直被吊在喉咙口,直到小说结束时才能嘘出一口长气。《豺狼的日子》是惊险小说的颠峰
之作,后来福塞斯本人虽佳作迭出,却再也没有一部能及得上本作的水平。
21 ‘Farewell, My Lovely‘, Raymond Chandler.
《恋人无情》 【美】雷蒙德·钱德勒 群众出版社
个人十分偏爱的一部钱德勒作品。书中写的是推理小说中难得一见的爱情范式,冷酷
/忧伤/现实/浪漫合为一体,在作品结局一切矛盾纠缠爆发,令人低回不已。只不过如此有
意境的一个书名却被翻译成恶俗的《恋人无情》,真该打打译者的屁股。 ‘Farewell, M
y Lovely‘还有个译名叫再会吾爱,新版译名,不过新版译名封面设计极为拙劣。
22 ‘The Thirty-nine Steps‘, John Buchan.
《第三十九级台阶》 【英】约翰·巴肯 中央编译出版社
这部小说能够得享大名,希区柯克居功至伟。与其看巴肯的原著,我倒是更愿意看悬
念大师的电影,乐趣只多不少,又能节省时间,何乐而不为。
『拾』 大家给个十大小说侦探排行榜
答:1、奥古斯特·杜宾 作者:(美)埃德加·爱伦·坡
代表作:《莫格街谋杀案》 《失窃的信》
当选理由:埃德加·爱伦·坡所创作的杜宾士世界侦探文学史上第一个侦探形象,即是侦探小说的鼻祖。
2、理查德·卡夫 作者:(英)威廉·威尔基·柯林斯
代表作:《月亮宝石案》《白衣女人》
当选理由:和著名文学家狄更斯是好友,其《月亮宝石案》是侦探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首次树立了以硬朗的警探为主人公以及创作了分头叙述的结构。
3、歇洛克·福尔摩斯 作者:(英)阿瑟·柯南道尔
代表作:《血字的研究》 《四签名》《巴斯克威尔庄园的猎犬》
当选理由:开创了第一个侦探小说辉煌的时代,被称为“侦探小说之父”。福尔摩斯形象也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