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第一部言情小说哪年出版
⑴ 台湾著名言情小说作家琼瑶
姓名:琼瑶职业:编剧 作家性别:女国籍:中国(台湾)生日:1938-4-20星座:白羊座身高:168CM体重:0KG血型:琼瑶简介原名陈喆,出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湖南衡阳,台湾著名言情小说女作家、影视制作人。毕业于台湾省立台北第二女中(今已拆除,第三高女后改名为中山女中)。丈夫是皇冠文化负责人平鑫涛。 琼瑶详细资料 琼瑶的父亲陈致平曾任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母亲袁行恕曾任台北市立建国中学国文教师。外祖父袁励衡为银行家,曾执掌交通银行。曾外祖父是翰林,伯父是宣统皇帝之师。母亲的胞妹袁静为作家。母亲的胞姐袁晓园为中国第一位女外交官暨女税务官。琼瑶的妹妹陈锦春、妹夫陈壮飞,都曾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科学家,General Sciences Corp.科技顾问公司共同创办人,被认为是华裔在美创业的先驱之一。琼瑶也是作家金庸的远亲,金庸的堂妹为琼瑶的舅母。琼瑶的媳妇何琇琼是电视剧《又见一帘幽梦》艺术指导。她的名著,大多数都被改编成电视剧。其中比较有名的,包括《庭院深深》、《六个梦》系列、《梅花三弄》系列、以及《还珠格格》系列。当中《还珠格格》第一、二部更在东亚享誉盛名,不单在台、港、中等地赢得收视率冠军,在日本、韩国、泰国也很受欢迎。1970年代末,琼瑶、平鑫涛与盛竹如等人合资成立巨星影业公司,专门把琼瑶的小说作品翻拍成电影。当时琼瑶每年固定只拍两部电影,档期则是农历春节期间与青年节(3月29日),电影歌曲几乎交由凤飞飞包办演唱,电影歌曲作曲者则是左宏元。琼瑶近年著作偏好以历史背景取材,尤其是清朝宫廷贵族为故事背景,又喜好代入自身早年经历为人物原型,典型如介入他人婚姻的第三者女性,并且以婚外情女性较受同情、较匹配男主角、甚至最后若非取代男主角元配,就是自杀殉情为主要情节。一般认为琼瑶作品有历史背景,但是并不注重历史根据(比如说清朝皇帝的亲生皇子娶汉族女子为正妻,但清朝皇族宗室的正妻必须为八旗女子),并且缺乏人物呈现、情节布局等等的原创性,书中人物不论男女的极端情绪化,人物及情节与现实的严重脱节,也是被诟病的原因。她的作品受欢迎的理由,当在于故事性及娱乐性较高。【琼瑶作品集】作品 写作时间 同名影视拍摄时间《窗外》 林青霞1973《幸运草》《六个梦》《烟雨蒙蒙》刘雪华 1986《情深深雨朦朦》赵薇 2000《菟丝花》1964《几度夕阳红》1964 刘雪华 1986《潮声》1964《船》1965年《紫贝壳》1966《寒烟翠》1966《月满西楼》1966《剪剪风》1967《彩云飞》1968《庭院深深》1968《星河》1969《水灵》1971《白狐》1971《海鸥飞处》1971《彩云飞》1972 刘雪华 1989《心有千千结》1972《一帘幽梦》陈德容 1994《浪花》1973《碧云天》1974《女朋友》1974 刘雪华版 1988《在水一方》1975 林青霞 1975《秋歌》1975 林青霞 1975《人在天涯》1976《我是一片云》1976 林青霞 1977《月朦胧鸟朦胧》1976 林青霞 1976《雁儿在林梢》1977 林青霞1977《一颗红豆》1977 林青霞 1979《彩霞满天》1977 林青霞 1979《金盏花》1978 林青霞 1978《梦的衣裳》1979 林青霞1979《聚散两依依》1979 林青霞1979《却上心头》1980《问斜阳》1980《燃烧吧!火鸟》1980 林青霞 1980《昨夜之灯》1981《匆匆,太匆匆》1982《失火的天堂》1983《冰儿》1985《剪不断的乡愁》1988《我的故事》1989《雪珂》1990 刘雪华 1990《望夫崖》1990 刘雪华 1991《青青河边草》1990 刘雪华 岳翎 1991《梅花烙》1993 陈德容《苍天有泪》1997 蒋勤勤《新月格格》1994 刘雪华 岳翎 1994《还珠格格I》1997 赵薇 1998《还珠格格II》 赵薇 1999《还珠格格III天上人间》 黄奕 2003《又见一帘幽梦》张嘉倪 2007
⑵ 言情小说的鼻祖真的是琼瑶吗
如果从80年代算起的话,琼瑶是言情小说的鼻祖,但若是从文学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民国算起,那就是张恨水。张恨水开启了鸳鸯蝴蝶派,也即是言情小说的先河。他写的《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到现在让人爱不释手。张恨水离我们太远,对个人来说,琼瑶更应该言情小说的鼻祖。
那个时候我和姐姐都在学校里,能够看到这种言情小说的机会真的很少,那都是姐姐的好友借给姐姐看的,顺便的我也看了。在那个精神生活不是太丰富的青涩时代,我觉得琼瑶的言情小说就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一样,突然发现,外面的世界真大呀。再后来,还是很喜欢看书,但是更喜欢的都是《读者》文摘类的杂志了。但是琼瑶小说里的那种细腻的温暖柔情依然还是记得的,就像一缕绮丽的梦一样,一直萦绕着自己很多年。
⑶ 琼瑶的第一部小说是什么
《窗外》,是琼瑶的第一部小说,是根据琼瑶的真实经历改编的,台湾八十年代电影公司于1973年拍摄成电影。具体情节:江雁容是被同学们羡慕的文学才女, 但数理化常不及格。父母对她态度严 厉,常责备她不用功。她得不到家庭 温暖,常望着窗外遐想,编织自己的 梦。高中三年级时,全校最好的语文 老师康南担任本班导师,他在雁容的 周记中了解到她的烦恼和悲哀。他喜 爱她的文学才华,给予她无微不至的 关怀和照顾。雁容对康南由尊敬发展 到爱恋。他们相爱了,学校传出对他 们的流言蜚语。因两人相差二十岁, 康南怕害了雁容,她则怕毁了一位好 老师。两人决心悬崖勒马不再来往, 但又难舍难分。大学联考后,康南被 学校解聘。雁容认为是自己害了老师 ,适值她大学联考落榜,于是给康南 写绝笔书后服毒自杀。被搭救醒来后 ,她向母亲坦白了与康南的关系,并 请求母亲同意她与康南结婚。母亲佯 作同意这桩婚事,但限定雁容在法定 年龄二十岁时结婚,一年内两人不能 见面,并介绍江父的学生李立维与雁 容相识。雁容仍暗地与康南会面。江 母发现后去刑警队控告康南勾引少女 。康南又被省立女中解聘,被迫离开 台北到南部乡村学校任教。后来,雁 容与李立维结婚,又因不堪丈夫的凌 辱提出离婚而出走。她去南部乡村学 校,幻想找回与康南那段刻骨铭心的 旧情。但康南的精神已经崩溃了,校 长罗亚文不让雁容再打扰他的生活。 下课时,一个脏兮兮、老态龙钟的老 师走出教室,又从她眼前走过。他再 也不是雁容梦里的康南了。 这句话可能是出自当江雁容觉得父母不理解她的想法(不一定是喜欢康南),感觉心灰意冷,在自杀的前夕说的发自肺腑的话。
⑷ 琼瑶是什么年代的作家 请认真回答
原名陈喆,衡阳县渣江镇人。1938年4月20日生于四川成都,一九四九年随父陈致平由大陆到台湾。父亲陈致平是大学教授,母亲袁行恕出身书香门第。高中毕业后不久结婚生子,做主妇的同时开始尝试写作,其后步入职业作家行列,并进入电视、电影制作行业,其间婚姻破裂。现任丈夫为其经纪人、出版人,经营家庭作坊式的皇冠出版公司,琼瑶所有作品均由该公司出品。
1947年九岁在上海《大公报》儿童版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可怜的小青》;十六岁时,用成人的口吻写的小说《云影》在《晨光》杂志发表。1957年台北第二女子中学毕业。1963年7月,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窗外》,从此跃登台湾文坛。她创作颇丰,作品已有数十部之多。许多作品都要再版十几甚至几十版,而且往往都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在台湾和海外拥有大量读者,尤其受到广大青年的欢迎.琼瑶的作品:·剪不断的乡愁(散文) ·女朋友 ·冰儿 ·翦翦风 ·却上心头 ·梅花烙 ·燃烧吧火鸟 ·人在天涯 ·雪珂 ·望夫崖 ·昨夜之灯 ·聚散两依依 ·问斜阳 ·新月格格 ·梦的衣裳 ·水灵 ·烟锁重楼 ·六个梦 ·一颗红豆等等1938出生于四川成都,父亲陈致平,母亲袁行恕 ;
1942随家人由成都迁回故乡湖南,其后因抗日战争爆发迁回四川 ;
1947举家迁上海,在上海《大公报》发表其第一篇小说《可怜的小青》 ;
1949迁往台湾台北,父亲任教于师大国文系,母亲任教于建国中学 ;
1959结婚 ;
1963在《皇冠》杂志刊出小说《窗外》,不久后出单行本,为琼瑶出版的第一本书
1964离婚 ;
1965作品首度搬上锦幕,包括《婉君表妹》,《菟丝花》,《烟雨蒙蒙》,《哑女情深》;
1968成立火鸟公司,拍摄《月满西楼》和《陌生人》(改编自小说《幸运草》) ;
1976成立巨星公司 ;
1979与平鑫涛结婚 ;
1985出版《冰儿》,唯一没有父母亲角色的小说 ;
1986推出电视连续剧《几度夕阳红》 ;
1988首度返回大陆 ;
1990出版《雪珂》,首部历史古装长篇小说 ;
琼瑶的小说生涯
提及香港和台湾两地的爱情小说,琼瑶确实是一个横跨三十多年的"品牌".事实上,自她的处女作《窗外》在1963年发表后,便奠定了她在爱情小说的重要地位.
琼瑶的小说可分为三期:早期小说包括1963年发表的《窗外》至1971年的出版《水灵》和《白狐》,主要是由历朝历代中国民间传奇发展的古人爱情短篇故事.中期的小说由《海鸥飞处》开始,至《燃烧吧!火鸟》,主要是描写当代台湾为背景的爱情小说,除《我是一片云》外,可说全是大团圆结局.晚期则由八十年代创作出版《雪珂》开始,小说的背景搬回古代,内容企图处理变迁中都会男女的爱情观,并尝试脱离早期悲剧的宿命和中期公式化的快乐故事.
《几度夕阳红》是琼瑶小说创作中的重要作品,当中时空交错,人物众多,情节复杂,最能代表言情小情的特徵.两条故事主线,分别发生于抗战时期的重庆和六十年代的台北.第一个故事是女主角梦竹的年轻时代,她和来自昆明的大学生何慕天相恋,因母亲反对而发生许多扣人心弦的故事,最后,梦竹嫁给了何慕天的好友杨明远,并定居台北.小说的第二部则是梦竹女儿晓霜的恋情,晓霜的相恋对象魏如峰是何慕天的外甥,并在何慕天开设的公司任职,此后即是一连串的旧恨新愁的交织.最后,霜晓与魏如峰有情人终成眷属,梦竹仍留在明远身边,何慕天隐居山上不问世事.
这部作品,内容和结构都类似电视连续剧的模式,亦即是情节复杂,高潮迭起;情感表达方式强烈而夸张;人物关系则因家庭夙怨而纠缠不清;人与人之间的误解导致种种终生憾事和恩怨情仇;主角身世的秘密和谜底的揭晓,及战乱,分离和重逢,这一切无疑是通俗剧的"基本元素".
总括而言,在琼瑶的爱情王国,爱情是滋润女性自我并赋与活力的源头.没有爱情,女性的自我就会枯萎凋零.在这情况下,琼瑶的女性形象无可避免的显得被动和消极.事实上,在五四时代,"爱情"这个概念是一种公众性的意识形态,主要是对中国父权制度的反叛和挑战,但在琼瑶的言情小说里则完全属于私人领域,对爱情的描述也纯由女性的立场出发,这亦是被李敖等人批评为女主角面目苍白的理由;然而,这样一个梦幻世界推到了极致也有其意识形态上的助力,逆转了父权家庭中尊卑阶层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使拥有资源及力量的父母或男性,在感情的道德上召唤下,对一无所有的子女,特别是女性全心全意的奉献.这亦是言情小说的精神所在.
主要作品:
《窗外》《六个梦》 《烟雨蒙蒙》《幸运草》
《菟丝花》《几度夕阳红》 《潮声》《船》
《紫贝壳》《寒烟翠》 《月满西楼》《翦翦风》
《彩云飞》《庭院深深》 《星河》《水灵》
《白狐》《海鸥飞处》 《心有千千结》《一帘幽梦》
《浪花》《碧云天》 《女朋友》《在水一方》
《秋歌》《人在天涯》 《我是一片云》《月朦胧·鸟朦胧》
《雁儿在林梢》《一颗红豆》 《彩霞满天》《金盏花》
《梦的衣裳》《聚散两依依》 《却上心头》《问斜阳》
《燃烧吧!火鸟》《匆匆,太匆匆》 《失火的天堂》
2 琼瑶阿姨简介
《望夫崖》《青青河边草》 《梅花烙》《鬼丈夫》
《剪不断的乡愁》 《我的故事》《雪珂》
《水云间》《新月格格》 《烟锁重楼》
《苍天有泪之无语问苍天》
《苍天有泪之爱恨千千万》 《苍天有泪之人间有天堂》
《还珠格格五之一风云再起》 《还珠格格五之二生死相许》
《还珠格格五之三悲喜重重》 《还珠格格五之四浪迹天涯》
《还珠格格五之五红尘作伴》
琼瑶的性格
当《文学报》记者曹晓鸣采访琼瑶时间"您认为自己是传统女性还是现代女性"时,琼瑶对自己性格的看法:
"我想不是传统的,但崇尚东方的智慧."
"我想我不是传统的,我自幼性格中就有一种叛逆性.《窗外》很大程度上是我的自传.自小我就任性,倔强,我行我素,为此吃了不少苦头.'三岁看到老',你想我会是传统的吗?"
记者进一步问:"那是您的性情.在思想观念,道德伦理,为人处世上您是否尊重和依循传统呢?比如您是如何看待女人的幸福的?"
琼瑶笑着回答道:
"如果这样说我就更不传统了,因为我是价值多元论者,女人幸福以她自己的感觉为度,没有统一衡定的标准,不过这种各不相同的感觉都要有一个明智的前提,那就是作为一个女人要清醒地意识到在这个男人为主的社会里女人的种种不可更变的局限,一味心高志远是不行的.对女人来说幸福的含义是双重的,简单说就是社会价值的实现和个人情感如婚姻,家庭,生儿育女的满足.这两种要求总是发生冲突,双重满足的可能性较小.所以一定要接受这一事实,坦然处之,才可能走向幸福."
记者问:"那么,您是否认为自己是幸福的女人?"
琼瑶回答道:"是的,我尽力而为.我不过是得到了我想得到并且能得到的东西."
琼瑶把"能"字说得特别重,表现出她的自信来.
记者又问:"那么您是否相信有永恒的爱?"
琼瑶的回答巧妙而又出乎人意外:
"两个人到老都有话说那就是永恒的爱了."
记者问:"您觉得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琼瑶认真地思索后回答说:
"我觉得自己是个复杂的矛盾体.在情绪上我起落较大,时而快活,时而沮丧,时而天真,时而疯狂,说不上有什么原因.至于人生态度,总的说来我是个悲观主义者,相信人生下来就是受苦的,人生既痛苦又无聊,但在具体的生活中我又留恋着每一阵清风,每一片云彩,为一点小事或喜或悲,当然最终我总是能超脱出来而不陷得太深以致不能自拔."
琼瑶显然善于辞令,且还有着一副悦耳的嗓音.她随之让人感到她的传统还体现在她与丈夫平鑫涛先生的关系中.
说起平鑫涛琼瑶反而显得平静,甚至有点从容不迫了,全不似平先生谈起妻子来时那脉脉含情的情态.
琼瑶说:
"婚姻美满很大程度是依赖双方的心智素质水平,尤其是女方,比如平先生总是牵着我鼻子走却又总让我觉得自己赢了,而我非常重视双方精神上的沟通,哪怕写作再紧张,他出版社的业务忙,我们也总是要抽出相当一部分时间交换对各种问题包括对方的看法,不断地了解对方,也让对方了解自己.若产生分歧,我们不回避也不掩饰自己不愉快的情绪.双方是互相依赖,又尊重彼此的独立人格."
琼瑶还举了一个例子,就是她写作时经常忘了吃饭,全由平鑫涛到时送到面前,所以平鑫涛开玩笑地说:"如不送饭去,琼瑶会饿死在书桌前."
琼瑶说,其实平鑫涛要真地不送饭给自己,自己还是会去找东西吃的,依赖往往是对方培养的,真要依赖不到人也就会自寻出路了,难道还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呀?琼瑶说完自己爽朗地大笑起来.
对于自己的作品,当记者谈到有的评论家认为她是在重复自己时,琼瑶并不愿意就此多讨论,只是简单地回答道: "读者被触动的神经往往也是单一的,只要能打动人心,重复怕什么,不能打动人花样再多也没用."
琼瑶说她很少去考虑应该写什么,只凭本性,自然的冲动写.她告诉记者她写的常常就是身边发生的真实故事.像《匆匆,太匆匆》中的好孩子就真有其人,她的许多信件至今还保存在他们手中.
记者问琼瑶今后会不会涉足其他题材领域,琼瑶认为至少目前不会,因为她喜欢她习惯的题材范围,轻车熟路,一往情深.
⑸ 琼瑶哪一年创作的还珠格格(这部小说)那年她多少岁
姓名:陈喆
笔名:琼瑶
英文名称:Chiung Yao
生日:1938年4月20日 琼瑶女士从1993年左右开始的创作模式都是先有电视剧本,后改写成小说。第一部在1997年7月18日至12月23日拍摄,1998年首播,第二部紧接在1999年首播,第三部则首播于2003年。
⑹ 台湾作家琼瑶的第一部言情小说是哪部
第一部言情小说应该是《窗外》,是写她自己的故事,她的初恋;这也是她第一本出版的小说。但这并不是她的第一部小说。她第一部小说是1947年9岁时在上海《大公报》儿童版发表的《可怜的小青》。
⑺ 琼瑶一共写了哪些经典的言情小说
1、 窗外 1963年春
2 、幸运草
3 、六个梦
4、烟雨朦朦
5 、菟丝花 1964年夏于台北
6 、几度夕阳红1964年8月30日
7 、潮声 1964年底
8 、船 1965年7月15日于台北
9、 紫贝壳 1966年6月29日深夜
10 、寒烟翠 1966年3月18日于台北
11 、月满西楼 1966年暮秋
12、 剪剪风 1967年5月14日夜
13、 彩云飞 1968年3月9日黄昏于台北
14、 庭院深深 1969年3月25日黄昏于台北
15、 星河 1969年12月廿日晚初稿完稿
12、月26日修正完毕
16、 水灵 1971年1月14日于台北
17 、白狐 1971年8月14日
18 、海鸥飞处 1972年3月20日午后于台北
19 、心有千千结 1972年12月29日夜初稿
1973年1月3日夜修正完毕
20、 一帘幽梦 1973年4月12日夜初稿于台北
1973年5月8日午后修正完毕
21、 浪花 1973年4月12日夜初稿于台北
1973年5月8日午后修正完毕
22 、碧云天 1974年1月9日夜初稿完稿
1974年1月29日修正完毕
23 、女朋友 1974年5月初稿完稿
1975年3月7日再稿完稿
24、 在水一方 1975年1月15日黄昏初稿完稿
1975年1月29日凌晨再稿完稿
1975年2月6日深夜三度修正
1976年3月13日黄昏四度改定
25、 秋歌 1975年8月13日夜初稿完稿
1975年8月21日夜初度修正
1975年8月28日二度修正
26、 人在天涯 1976年3月5日夜
27、 我是一片云 1976年4月8日黄昏初稿完稿
1976年4月15日午后一度修正
1976年4月22日晚二度修正
28、 月朦胧鸟朦胧 1976年9月26日凌晨初稿完稿
1976年10月1日晚一度修正
1976年10月21日再度修正
29、 雁儿在林梢 1976年9月20初稿完稿
1976年10月1日晚一度修正
1976年10月21日再度修正
30 、一颗红豆 1977年11月27日深夜初稿完稿
1978年1月12日黄昏修正
31 、彩霞满天 1978年4月17日黄昏初稿完稿
1978年5月11日黄昏初度修正
1978年8月7日再度修正
32、 金盏花1978年11月27日深夜初稿完稿
1979年1月17日初度修正
1979年2月16日二度修正
33、 梦的衣裳 1979年5月15日夜初稿完稿
1979年7月22日初度修正
34、 聚散两依依 1979年12月3日午后初稿完稿
1979年12月18日晚改写完稿
1980年4月24日最后修正
35、 却上心头 1980年8月11日夜初稿完稿于可园
1980年8月27日夜修正于可园
36、 问斜阳 1980年12月 9日初稿完稿于可园
1981年2月 23日黄昏修正于可园
37、 燃烧吧!火鸟1981年5月 12日黄昏初台北可园
1981年8月4日深夜修正于台北可园
38、 昨夜之灯 1981年11月30日夜初稿完稿于台北可园
1982年3月1日深夜初度修正于台北可园
1982年3月5日午后再度修正于台北可园
39、 匆匆,太匆匆 1982年9月 16日午后写于台北可因
40、 失火的天堂 1983年6月 14日凌晨初稿完成于台北可园
1983年8月28日深夜修正完成于台北可园
1983年10月 4日夜再度修正于台北可园
41、 冰儿 1985年7月4日初稿完稿于台北可园
1985年8月 17日修正于台北可园
42、 剪不断的乡愁 1988年10月15日写于台北可园
43、 我的故事 1989年2月 14日黄昏完稿于台北可园
1989年5月11日修正于长沙华天酒店
44 、雪珂 1990年10月15日完稿于台北可园
1990年11月5日修正于台北可园
45 、望夫崖 1990年12月21日完稿于台北可园
1991年1月31日修正于台北可园
46、 青青河边草1992年司月8日完稿于台北可园
1992年1月17日修正于台北可园
47 、梅花烙1993年7月26日于台北可园
48 、水云间 1993年8月26日于台北可园
1993年9月3日修正于台北可园
49、 新月格格 1994年6月22日完稿于台北可国
50 、烟锁重楼 1994年8月10日完稿于台北可园
51、 鬼丈夫
52、 苍天有泪1997年10月14日完稿于台北可园
1997年11月5日修正于台北可园
53、 还珠格格 1997年7月19日完稿于台北可园
1997年7月30日修正于台北可园
54、 还珠格格续集
55 、告慰真情
琼瑶(1938年4月20日-),原名陈喆,笔名琼瑶出自《诗经》“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编剧、影视制作人,祖籍湖南省衡阳县渣江镇,毕业于台北市立中山女中,现居中国台湾省台北市。笔名除了琼瑶外,还曾用过凤凰、心如。
琼瑶生于四川成都,父亲陈致平是大学教授,母亲袁行恕出身书香门第。1949年,琼瑶随父陈致平由大陆到台湾生活,高中毕业后不久即结婚生子,做主妇的同时开始尝试写作,其后步入职业作家行列,并相继进入电影、电视剧制作行业。琼瑶首次婚姻破裂,现任丈夫平鑫涛同时也是其经纪人、出版人,经营台湾皇冠文化集团,琼瑶所有作品均由该公司出品。
2014年4月28日,琼瑶发出电视剧《宫锁连城》涉嫌版权侵权媒体声明函,正式起诉于正《宫锁连城》版权侵权。
作者琼瑶
⑻ 琼瑶从多大开始出版小说的
琼瑶:出生于1943年,中国台湾人,著名的女作家。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仿佛是不知不觉的一刹那间,人们突然发现,有一个叫琼瑶的台湾女作家,带着她的小说,风靡了大陆数以千万计的少男少女。
这情形与20年前的台湾相比何其相似!那时,皇冠出版社在该社平鑫涛先生的坚持下,接受并出版了琼瑶那部被屡屡退稿的长篇小说《窗外》,结果读者踊跃,反响甚大,第一版印一千册,不到一星期便告售罄,再版两千册仍然供不应求,以后便以几何级数三版、四版、五版印下去,一时大有满城争看、洛阳纸贵的架势。于是琼瑶一炮走红,正式开始走上创作道路。
琼瑶原名陈,1943年出生于湖南省衡阳县。父母都是教员。母亲为其启蒙,她6岁能读格林童话;8岁举家迁居上海,到上海第一天就写成《我的母亲》;9岁发表第一篇小说《可怜的小青》。1949年夏,全家去台湾后,陈喆在小学和中学,每晚写作不辍。16岁时,在当时有名的文艺刊物《晨光》上,以母亲的名字“心如”为笔名发表小说《云影》。从此,她不断地写散文小说。从18岁起,始用笔名“琼瑶”发表重要作品。
琼瑶的童年算不上幸福和愉快。父母喜欢她的弟弟远胜于她,她从小就有一种失宠感。
⑼ 琼瑶的小说的简单介绍
很缠绵的爱情,经过了短暂的幸福和撕欣裂肺般的痛苦,好似虚幻,童话般的结尾.
⑽ 琼瑶的小说按时间顺序
小说
作品名称
备注
《窗外》
于1963年出版,为琼瑶处女作。
《幸运草》
《六个梦》
1966年1月:《追寻》、《哑妻》、《三朵花》、《生命的鞭》、《归人记》和《流亡曲》,六个故事都是不同的内容,但集合在一本出版。
《烟雨濛濛》
1964年所创作的小说。
《菟丝花》 1964年夏于台北
《几度夕阳红》 1964年8月30日
《潮声》 1964年底
《船》 1965年7月15日于台北
《紫贝壳》 1966年6月29日深夜
《寒烟翠》 1966年3月18日于台北
《月满西楼》 1966年暮秋
《翦翦风》 1967年5月14日夜
《彩云飞》 1968年3月9日黄昏于台北
《庭院深深》 1969年3月25日黄昏于台北
《星河》 1969年12月廿日晚初稿完稿/12月26日修正完毕
《水灵》 1971年1月14日于台北
《白狐》 1971年8月14日
《海鸥飞处》 1972年3月20日午后于台北
《心有千千结》 1972年12月29日夜初稿/1973年1月3日夜修正完毕
《一帘幽梦》 1973年4月12日夜初稿于台北/1973年5月8日午后修正完毕
《浪花》 1973年4月12日夜初稿于台北/1973年5月8日午后修正完毕
《碧云天》 1974年1月9日夜初稿完稿/1974年1月29日修正完毕
《女朋友》 1974年5月初稿完稿/1975年3月7日再稿完稿
《在水一方》 1975年1月15日黄昏初稿完稿/1975年1月29日凌晨再稿完稿/1975年2月6日深夜三度修/1976年3月13日黄昏四度改定
《秋歌》 1975年8月13日夜初稿完稿/1975年8月21日夜初度修正/1975年8月28日二度修正
《人在天涯》 1976年3月5日夜
《我是一片云》 1976年4月8日黄昏初稿完稿/1976年4月15日午后一度修正/1976年4月22日晚二度修正
《月朦胧鸟朦胧》 1976年9月26日凌晨初稿完稿/1976年10月1日晚一度修正/1976年10月21日再度修正
《雁儿在林梢》 1976年9月20初稿完稿/1976年10月1日晚一度修正/1976年10月21日再度修正
《一颗红豆》 1977年11月27日深夜初稿完稿/1978年1月12日黄昏修正
《彩霞满天》 1978年4月17日黄昏初稿完稿/1978年5月11日黄昏初度修正
《金盏花》 1978年11月27日深夜初稿完稿/1979年1月17日初度修正/1979年2月16日二度修正
《梦的衣裳》 1979年5月15日夜初稿完稿/1979年7月22日初度修正
《聚散两依依》 1979年12月3日午后初稿完稿/1979年12月18日晚改写完稿/1980年4月24日最后修正
《却上心头》 1980年8月11日夜初稿完稿于可园/1980年8月27日夜修正于可园
《问斜阳》 1980年12月9日初稿完稿于可园/1981年2月23日黄昏修正于可园
《燃烧吧!火鸟》 1981年5月12日黄昏初台北可园/1981年8月4日深夜修正于台北可园
《昨夜之灯》 1981年11月30日夜初稿完稿于台北可园/1982年3月1日深夜初度修正于台北可园/1982年3月5日午后再度修正于台北可园
《匆匆,太匆匆》 1982年9月16日午后写于台北可园
《失火的天堂》 1983年6月14日凌晨初稿完成于台北可园/1983年8月28日深夜修正完成于台北可园/1983年10月4日夜再度修正于台北可园
《冰儿》 1985年7月4日初稿完稿于台北可园/1985年8月17日修正于台北可园
《剪不断的乡愁-琼瑶大陆行》 1988年10月15日写于台北可园
《我的故事》 1989年2月14日黄昏完稿于台北可园/1989年5月11日修正于长沙华天酒店
《雪珂》 1990年10月15日完稿于台北可园/1990年11月5日修正于台北可园
《望夫崖》 1990年12月21日完稿于台北可园/1991年1月31日修正于台北可园
《青青河边草》 1992年1月8日完稿于台北可园/1992年1月17日修正于台北可园
梅花三弄 包含梅花烙,鬼丈夫【1993年,琼瑶声明《鬼丈夫》是彭树君小姐代笔的】,水云间
两个永恒系列 包含新月格格,烟锁重楼
两个天堂系列 包含还珠格格三之阴错阳差,水深火热,真相大白;苍天有泪之无语问苍天,爱恨千千万,人间有天堂
还珠格格第二部 包含风云再起,生死相许,悲喜重重,浪迹天涯,红尘作伴
还珠格格第三部 共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