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小说 » 言情小说周勀常安

言情小说周勀常安

发布时间: 2021-08-15 08:31:12

❶ 西安的历史

西周伯姬昌(周文王)在今西安城西南长安县沣水中游西岸营建丰京,将臣民从岐山周原迁于此。又一年,命子姬发(周武王)在沣水东岸营建镐京。后者为政治中心,前者为宗教、文化中心,合称"宗周"。是为西安建城之始。武王灭商建立周王朝后,以丰镐为都,是为西安作为都城之始。西周历12代约300年,公元前771年亡于犬戎。�

国人暴动(共和行政)

【国人暴动(共和行政)】西周厉王十分残暴,将原来国人(平民)可以自由利用的山林川泽收归国有,禁止国人利用。国人对此强烈不满,怒骂谴责,沸沸扬扬。周厉王遂命卫国神巫监视国人。公元前841年,终于爆发了国人暴动。国人冲进王宫,厉王仓皇逃走,逃到彘(今山西霍州市)。厉王奔彘后,朝政由周公、召公共管,史称"共和行政"。共和行政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中国确切的不间断纪年的开始。�

秦迁都栎阳

【秦迁都栎阳】秦献公二年(前383),将都城自雍城(今宝鸡市凤翔)迁至栎阳(今西安市阎良区武屯乡)。公元前356年,商鞅在此主持变法。公元前349年,秦孝公将都城由此迁咸阳。�

秦建阿房宫

【秦建阿房宫】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大规模地修建离宫别馆。始皇三十五年(前212),渭河以南上林苑中的朝宫开始营建。由于工程过大,始皇在位时只建成前殿等。阿房宫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可以容纳万人,四周修有"阁道",向南直抵终南山,向北跨过渭水,与咸阳相接。秦始皇又收天下兵器,熔铸成十二金人(铜人)立于殿前。前殿的东、西、北三面筑有城墙,称为"阿城"。始皇死后,二世胡亥又继续了这项劳民伤财的巨大工程,直至秦亡,尚未全部竣工。项羽进关中后,将其付之一炬。�

鸿门宴

【鸿门宴】公元前206年,项羽在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市东北)攻破秦军,进驻鸿门(今临潼区东北)。此前,刘邦已由武关(在今蓝田县)入关中,接受秦王子婴投降,驻军霸上(在今西安城东灞桥区)。按当初楚怀王心与二人的约定,刘邦当以先入者为关中王,但考虑到项羽的骄横和强大势力,刘邦只好应邀前往拜会项羽。席间,项羽谋士范增曾数次示意项羽杀掉刘邦,项羽不听。范增又命部将项庄在席前舞剑,以助兴之名,借机刺杀刘邦,未遂。刘邦在张良和樊哙的帮助下脱险,逃回霸上。这是楚汉之争的转折点。此后刘邦厉兵秣马,最终击败项羽;而项羽也因"放虎归山"而自食恶果。�

汉高帝定都长安

【汉高帝定都长安】汉高帝六年(前201)五月,刘邦在击败项羽之后,都洛阳。娄敬、张良等人认为关中是形胜之地,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建议建都关中。刘邦即采纳此建议,迁都于栎阳(今阎良区武屯乡)。翌年又将都城由栎阳迁至长安。西汉历12代208年,公元8年亡于新莽。�

西汉建长安城

【西汉建长安城】汉高帝五年(前202),西汉开始营造长安城。汉高帝命丞相萧何主持营建工程,在秦兴乐宫基础上兴建了长乐宫(皇宫),以秦章台为基础修建了未央宫。惠帝时期,曾两次征发京兆、冯翊、扶风三郡30余万人建筑城墙,历时4年完工。汉城为不规则的方形。南像南斗星,北像北斗星,故称"斗城"。城内宫廷官署与民居杂处,有九条主街干线互为经纬。汉武帝时期,又修筑了桂宫、北宫、明光宫和建章宫,并在城西开辟了上林苑,开凿了昆明池。当时长安面积36平方公里,为世界第一大都市。汉长安城在汉以后屡遭破坏,又不断修葺,曾作为新莽、东汉(献帝)、前赵、前秦、西晋(愍帝)、后秦、西魏、北周和隋的都城,隋建大兴城后圈在宫苑之内,宋以后废弃。�

张骞通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张骞通西域开通丝绸之路】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张骞应募从长安出发,出使西域,寻找被匈奴驱逐西迁的大月氏以牵制匈奴。元朔三年(前126)张骞由大月氏(今阿富汗北部)返回长安。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5年陪同乌孙(今新疆伊犁河和中亚伊塞克湖一带的古部族)使者数十人返回长安,拜为大行。从长安通往地中海东岸全长7000公里的"丝绸之路"从此开通,成为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对中西文化交流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长安太学建立

【长安太学建立】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丞相公孙弘等奏准建太学,为五经博士(即老师)设弟子50人,在长安城南安门外(今莲湖区大土门北)修筑太学校舍,这是中国最早的国立最高学府。�

新莽定都长安

【新莽定都长安】西汉居摄三年(8)十一月,王莽即天子位,定都长安,改国号为新。翌年正月,改长安为常安。�

刘玄称帝

【刘玄称帝】新地皇四年(23),绿林军诸将拥立西汉宗室后裔、河南南阳大地主刘玄为皇帝,国号"汉",年号"更始"。公元24年,更始政权机构由洛阳迁至长安。更始三年(25),刘玄被赤眉军绞杀。�

东汉献帝迁都长安

【东汉献帝迁都长安】东汉初平元年(190)正月,袁绍、袁术自渤海起兵,发动关东各州郡,组织联军,进讨董卓。董卓在陷于关东各州联军和黄巾军两面夹攻的威胁之下,杀弘农王(少帝刘辩),挟献帝迁都长安。临行前,烧毁洛阳宫室、官署、民居,以步骑驱使人民西徙长安。�

西晋愍帝即位长安

【西晋愍帝即位长安】晋建兴元年(313)四月,皇太子司马邺在长安即皇帝位,是为晋愍帝。建兴四年(316),愍帝被刘曜杀害,西晋灭亡。�

刘曜迁都长安

【刘曜迁都长安】前赵光初二年(319)四月,匈奴族人刘曜由蒲子(今山西隰县)迁都长安。六月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后赵太和二年(329)为羯人石勒所灭。�

前秦建都长安

【前秦建都长安】前秦皇始元年(351),氐族人苻健在长安称天王大单于,国号大秦,史称前秦。后秦建初元年(386)为姚苌所灭,历时35年。�

后秦建都长安

【后秦建都长安】后秦建初元年(386)二月,羌人姚苌在长安即皇帝位,国号大秦,史称后秦。旋改长安为常安。永和二年(417)灭亡,历时31年。�

赫连勃勃在常安称帝

【赫连勃勃在常安称帝】东晋义熙十四年(418)十一月,匈奴族人赫连勃勃进入常安,十二月在霸上即皇帝位。翌年返统万城,以常安为南台,由其子赫连王贵镇守。�

西魏定都长安

【西魏定都长安】北魏永熙三年(534)闰十二月,大丞相宇文泰毒杀孝武帝。翌年立南阳王鲜卑族人元宝炬为帝,是为西魏文帝,定都长安。公元557年灭亡,历时23年。�

北周建都长安

【北周建都长安】北周闵帝元年(557)正月,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在长安代西魏称天王,改国号为周,是为北周孝闵帝。至大象二年(580)杨坚受禅称隋,历时23年。�

隋建都长安

【隋建都长安】北周大象二年(580),掌握朝政大权的相国外戚杨坚胁迫北周静帝宇文阐禅位,改国号隋,以长安为都。�

隋建大兴城

【隋建大兴城】隋开国之初,都城仍在长安旧城,因久经战乱,残破不堪。而且宫室形制狭小,不能适应新建的统一国家都城的需要。加之几百年来城市污水沉淀,壅底难泄,饮水供应也成问题。因此,隋文帝放弃龙首原以北的故长安城,于龙首原以南汉长安城东南选择新址。开皇二年(582)正月,命宇文恺负责设计建造新城--大兴城,翌年三月竣工。宇文恺参照北魏洛阳城和东魏、北齐邺都南城,把龙首原以南的6条高坡视为乾之六爻,并以此为核心,作为长安城总体规划的地理基础。"六坡"是大兴城的骨架,皇宫、政权机关和寺庙都高高在上,与一般居民区形成鲜明对照。冈原之间的低地,除居民区外,则开渠引水,挖掘湖泊,增大了城市的水域。大兴城充分利用地形的优势,增大了立体空间,显得更加雄伟壮观。大兴城的平面布局整齐划一,形制为长方形。全城由宫城、皇城、外郭城三部分组成,完全采用东西对称布局。外郭城面积约占全城总面积的88�8%,居民住宅区的大幅度扩大是大兴城建筑总体设计的一大特点。�

创立科举制

【创立科举制】隋开皇十八年(598),文帝命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大业三年(607),炀帝诏以十科举士,标志着科举制度的确定。唐代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分为常举和制举两种。常举每年考试,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童子八科;制举则是根据需要由皇帝自定名目选考,有文辞清丽、博学通艺、武足安边、军谋越众、才高未达等科。�

李渊反隋称帝定都长安

【李渊反隋称帝定都长安】隋大业十三年(617)二月,太原留守、唐公李渊起兵反隋。其子李世民占领关中渭北,弟李神通、女平阳公主在今户县起兵,占领今周至等县。婿段纶在蓝田起兵响应。十一月克大兴城,立隋文帝孙杨侑为隋恭帝,自为大丞相,进爵唐王。翌年在大兴城太极殿称帝,建立唐朝。�

唐建长安城

【唐建长安城】唐定都长安后,改隋大兴城为长安城,并进行了增修和扩建。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在原外郭城东北龙首原上营建大明宫。唐高宗永徽五年(654),曾两次整修外郭墙,在东、西、南三面9个城门上修建起高大城楼。龙朔二年(662),高宗又命人对大明宫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年(714),又在外郭城东面春明门内的隆庆坊营建兴庆宫。此外,唐玄宗和宪宗分别于开元十四年(726)、开元二十四年(736)和元和十二年(817)在外郭城东、北两墙外面修筑了3段与之平行的城墙,名为"夹城"。�

王孝通撰《缉古算经》

【王孝通撰《缉古算经》】唐武德八年(625)五月,王孝通撰《缉古算经》在长安成书,这是中国现存最早解三次方程的著作。�

第一批日本国遣唐使到达长安

【第一批日本国遣唐使到达长安】唐贞观五年(631)十一月,日本国舒明天皇派遣以犬上御田锹为大使、药师惠日为副使的第一批遣唐使团到达长安城。此后,到唐昭宗乾宁元年(894)的264年中, 日本国共派出13次遣唐使团。�

文成公主入藏

【文成公主入藏】唐贞观十四年(640),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遣相国禄东赞来长安,以黄金5000两、珍宝数百件作聘礼,请求和亲。太宗以宗室女为文成公主,许配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的入藏使汉族高度发展的文化与生产技术得以输入吐蕃。�

玄奘天竺取经著《大唐西域记》

【玄奘天竺取经著《大唐西域记》】玄奘俗名陈?,13岁时被隋朝廷破格录取为僧,15岁随兄西抵长安。以后又遍访名师。25岁时再到长安,已成为佛学后起之秀。他精通《经藏》、《律藏》和《论藏》,被誉为"三藏法师"。他发现诸师之说各有渊源,但隐显有异,莫知所从。于是决心赴印度取经,请求西行,但遭到朝廷拒绝。玄奘不屈,于贞观三年(629)毅然私自离开长安,时年28岁。玄奘从凉州出玉门关沿丝绸之路冒死出国。途中历尽艰险,九死一生,但他百折不挠,历时4年,穿越数十国,终于抵达天竺(今印度)那烂陀寺。玄奘在此苦读5年,成为第一流学者。贞观十九年(645)携带657部经书返抵长安,长安数十万众夹道欢迎。此后玄奘先后在长安最大的皇家寺院弘福、慈恩、西明诸寺译经传教,创立唯识宗。他在宰相房玄龄的帮助下,从全国选出20名高僧参与译经,历时19年,译经74部,1335卷,1300万字,在中国译经史上前无古人,成为古代佛教三大翻译家之一。玄奘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笔录,写成《大唐西域记》12卷,记述亲身经历的110国和听闻28国的情况,是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中亚及中国西北古代历史的重要文献,现已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广泛流传的世界不朽名著。玄奘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明朝吴承恩据传说写成著名章回小说《西游记》,玄奘(唐僧)也因此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颁布《新修本草》

【颁布《新修本草》】 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唐朝廷颁布苏敬等编撰的《新修本草》,载药850种。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

刘知几撰《史通》

【刘知几撰《史通》】 唐中宗景龙四年(710),史学家刘知几撰《史通》20卷在长安成书。这是中国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

僧一行实测子午线,制定《大衍历》

【僧一行实测子午线,制定《大衍历》】 自唐开元十三年(725)开始,僧一行(张遂)率领一个科学考察队实测滑州白马(滑县)、汴州太岳台(开封市)、许州扶沟(扶沟县)、豫州上蔡武津馆(上蔡县)一线纬度,得出了子午线一度为351�27唐里。开元十五年(727),僧一行编成《大衍历》,纠正前代历法中的许多错误,是这一时期历法的集大成者。�

安史叛军攻陷长安

【安史叛军攻陷长安】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安禄山叛军攻入长安,大肆抢掠财物,杀戮百姓。长安城受到破坏。次年,唐将郭子仪、李光弼率兵在回纥的帮助下,收复长安。�

杜佑撰《通典》

【杜佑撰《通典》】 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宰相杜佑撰《通典》200卷在长安成书,是为中国第一部记载历代典章制度沿革的专史。�

贾眈绘《海内华夷图》

【贾眈绘《海内华夷图》】 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宰相贾眈在长安绘成《海内华夷图》。用100里1寸开方,朱、墨两色分注古今地名,创中国沿革地图制法的先例。�

二王八司马事件

【二王八司马事件】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王叔文、王亻丕掌权,革新朝政,任用韦执谊、柳宗元、刘禹锡、凌准、程异、韩晔、韩泰、陈谏等。这次革新维持了146天,以失败而告终。王亻丕、王叔文被杀。柳宗元等8人被贬为远地各州司马,时称"八司马"。�

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

【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 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宰相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在长安成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全国地理总志。�

黄巢攻占长安

【黄巢攻占长安】 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十二月,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黄巢在大明宫含元殿即皇帝位,国号大齐,改元金统。中和三年(883),黄巢退出长安。�

唐长安城被毁与韩建建新城

【唐长安城被毁与韩建建新城】 自安史叛军攻占长安后,长安连续几次受到破坏。昭宗天�元年(904)正月,宣武、宣义、天平、护国四镇节度使朱温(全忠)劫持唐昭宗迁都洛阳,并毁长安宫室和民舍。至此,长安城遭到毁灭性破坏。留守西京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从防御考虑,放弃原有外郭城和宫城,只将子城(皇城)加以改建,是为"新城"。东西长2820米,南北宽1843米,周长9�2公里,面积5�2平方公里。�

宋敏求撰《长安志》

【宋敏求撰《长安志》】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宋敏求撰《长安志》20卷成书。该书考订古迹,对唐代长安郭城、坊市记载颇详,是一部重要的地方文献。�

吕大防绘制《长安图》

【吕大防绘制《长安图》】 北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五月,知永兴军事吕大防主持绘制的《长安图》刻成石碑,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城市平面图。�

西安碑林的创始

【西安碑林的创始】 唐开成年间,朝廷将12部儒家经典校订刻石,作为士子应试进士的标准版本,称《开成石经》。唐亡废弃。北宋哲宗元�二年(1087),漕运大使吕大忠把《开成石经》由故唐尚书省西南隅(今钟鼓楼广场)移置长安府学北面,以利保存。即今西安碑林所在。�

骆天骧纂成《类编长安志》

【骆天骧纂成《类编长安志》】 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骆天骧以宋敏求《长安志》为底本,补充金、元资料,分30类目编成《类编长安志》10卷。�

元建安西王府

【元建安西王府】 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忽必烈封其三子忙哥剌为安西王,镇守关中,节制川、陕。十六年(1279)改京兆府为安西路。安西王府建在今西安市区东北部斡尔垛,元末被毁,现存遗迹。�

李好文编撰《长安志图》

【李好文编撰《长安志图》】元代,李好文编撰《长安图记》3卷。上卷为汉唐城市宫坊等图,以宋吕大防所跋之《长安城图》为蓝本,订正其疏讹;中卷为古迹、陵墓图,以宋游师雄图为蓝本;下卷为《泾渠图说》及图志杂说18篇。后人将《长安图记》与宋敏求《长安志》合刊,改名《长安志图》。�

明建西安城

【明建西安城】 明王朝建立后,洪武二年(1369)改奉元路为西安府,"西安"由此得名;朱元璋又封次子朱木爽为秦王,驻西安,在城东北部(今省政府一带)建秦王府。由于原来的城垣比较狭小,而且已经残破不全,为了保卫城内的秦王府,占据有利的地势以利防守,明朝廷于洪武三年(1370)开始增修西安城,将东城墙向东扩展了近千米,将北城墙向北扩展了五六百米。城墙高三丈,厚四丈七尺,全部用黄土分层夯筑,每层厚8~12厘米。城垣周长约14公里,面积11�5平方公里。城设四门: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每处城门都有三重城楼,即正楼、箭楼和谯楼。四隅有角楼,环城墙上有堞楼98座。城内配有登城设施。明中期以后,西安城墙又经历了几次修葺。隆庆二年(1568),陕西巡抚张祉在城墙外壁和顶部砌了一层青砖。崇祯九年(1363),陕西巡抚孙传庭又在城门外四关增修了四郭城。�

嘉靖大地震

【嘉靖大地震】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1556年1月23日),夜半大地震,西安城房屋倒塌近半,死者约1/3。大雁塔塔顶坠落。碑林《开成石经》有40块断裂。�

关中书院创立

【关中书院创立】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陕西布政使汪可受令咸宁、长安两县(西安城由两县分治)将宝庆寺东小悉园改建为关中书院(在今西安城南门内东侧书院门街),由罢官归里的工部尚书、理学名儒冯从吾主持讲学。当时,川、甘、豫、晋等地青年纷纷前来拜师就学。�

李自成攻陷西安城

【李自成攻陷西安城】明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攻陷西安城,改西安府为长安府,称西京。建国大顺,自称大顺王,年号永昌。翌年撤出西京。�

创办西安机器局

【创办西安机器局】1869年,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左宗棠在西安创办西安机器局,生产洋枪、子弹和火药。这是西安最早的近代工业。�

创办学堂

【创办学堂】1905年,护理陕西巡抚李绍芬将原有的在咸宁、长安书院和崇化书院基础上设立的陕西大学堂改为陕西高等学堂。1906年,将原有少墟书院(西关冯公祠,今西安42中校址)改为长安县立高等小学堂。�

创立易俗社

【创立易俗社】1912年8月13日,陕西省修史局总纂李桐轩与修纂孙仁玉等在土地庙什字小学(后迁武庙街即今西一路)创立易俗伶学社(后称易俗社),招生排演新编秦腔剧目,进行戏剧改革,倡导社会新风尚。鲁迅于1924年暑期在西北大学讲学期间,曾5次观看易俗社的演出,给予好评,并亲笔题赠"古调独弹"匾额。讲学结束后,将自己的部分讲学酬金捐赠易俗社,以支持其秦腔改革。在民国时期的37年中,易俗社共招收了13期学生,毕业或肄业的近600名。刘箴俗、刘迪民、王天民、宋上华、马平民、苏牖民、刘毓中、耿善民、沈和中、王秉中等是其佼佼者。这期间,专业编剧和社外作者共创作大小剧本600多个,先后担任易俗社主要领导工作的李桐轩、孙仁玉、范紫东、李约祉、高培支、吕南仲编写的剧本就占一半以上。1949年后,易俗社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至今仍是西北地区最有影响的戏曲团体,延续时间之长世界罕见。�

西北大学创立

【西北大学创立】1912年3月,陕西督军张凤岁羽商请甘肃(含今宁夏、青海)、新疆两省协作,合并陕西高等学堂、陕西农业学堂、陕西法政学堂,在西安创办西北大学,钱鸿钧任校长。西北大学是中国西北地区创办最早的高等学府,1924年改为国立,现为全国重点大学。�

鲁迅来西安讲学

【鲁迅来西安讲学】1924年暑假期间,鲁迅应陕西省教育厅和西北大学之邀来西安讲学。从7月21~29日,鲁迅为暑假学校学员讲《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所讲内容经西北大学记录整理、鲁迅本人审订后收录于《国立西北大学、陕西教育厅合办暑假学校讲演集》第二集中。1994年,西北大学在逸夫楼前立鲁迅石雕像以纪念这次讲学活动。�

陇海铁路通车至西安

【陇海铁路通车至西安】1934年12月27日,中国最大的东西主干铁路线--陇海铁路铺轨至西安,通车成功。西安由此发展成为西北地区的铁路交通枢纽。�

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1936年,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继续进行内战。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军和以杨虎城为首的十七路军因受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及民众抗日运动的影响,与红军实现了停战。12月上旬,蒋介石到西安督战,迫张、杨进攻红军。张、杨劝谏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被蒋训斥。12日凌晨,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在临潼华清池扣留了蒋介石,实行"兵谏"。随即,张、杨发表了对时局的通电,提出了八项抗日救国主张。中共中央派周恩来为全权代表来西安调停,争取蒋抗日。经过谈判,蒋介石被迫答应抗日。25日,蒋介石被释放,由张学良陪同飞回南京,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西安市人民政府成立

【西安市人民政府成立】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西安。25日,成立西安人民政府,贾拓夫任市长。�

西安工业基地建设

【西安工业基地建设】1949年后,西安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的城市之一。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53~1957),西安重点发展工业,工业基建投资占总投资额的62�91%。在156项国家"一五"重点建设的项目中,西安就有17项,如西安棉纺织三厂、四厂、五厂、六厂,灞桥热电厂,黄河机器厂,秦川机械厂,西安仪表厂,西安飞机制造公司,庆安公司等,促进了西安经济的发展。工业基地建设在西安古城西形成电工城,在古城东形成韩森寨机械城、灞桥纺织城,在渭滨阎良形成飞机城。城区的迅速扩大客观上超出了西安的承载能力,为西安可持续发展留下了隐患。�

交通大学迁校西安

【交通大学迁校西安】1955年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由上海迁移西安。1956年开始在西安招生,1957年停止搬迁,迁到西安的大部分系科、教师、图书资料和实验设备为交通大学西安部分,留在上海的为交通大学上海部分。1959年,交通大学的西安部分和上海部分独立建校,西安部分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

半坡博物馆建成开放

【半坡博物馆建成开放】1956年9月2日,位于东郊氵产河东岸半坡村北的中国第一座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遗址博物馆--半坡遗址博物馆动工兴建,1958年4月1日建成开放。郭沫若为"半坡遗址"题名。�

"蓝田猿人"发现

【"蓝田猿人"发现】1964年5月23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考古人员,在蓝田县公王岭发现一基本完整的中年女性猿人头骨化石。属距今约100万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初期,定名为"蓝田中国猿人"。�

秦始皇兵马俑发现

【秦始皇兵马俑发现】1974年3月29日,临潼县晏寨公社西杨生产队农民杨志发等人在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打井时,发现陶兵马俑,引起文物考古界的注意,后经发掘和研究确认为秦代兵马俑。�

西安-临潼高速公路建成

【西安-临潼高速公路建成】1990年12月28日,中国西部地区第一条高速公路--西(安)临(潼)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全长30多公里。�

第五届世界历史都市会议

【第五届世界历史都市会议】1996年9月10~12日,第五届世界历史都市会议在西安古都大酒店举行。钱其琛副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在会议开幕式上致词。会议以"历史都市的振兴"为主题,有京都、巴黎、莫斯科、巴格达等70多个城市的市长或市长代表出席。会议结束时成立了"世界历史都市联盟",西安市当选为联盟总会副会长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辞典》是这次会议的资助项目。

❷ 常平常安医院生宝宝好还是常平人民医院好

生宝宝还是选择专门的妇产科好,不仅在技术上更专业,医生护士都是女的,一点都不尴尬,照顾也更加细致周到。这两年生二胎的很多,新闻报道很多地方都人满为患,妈妈和宝宝住得很憋屈。常平玛莱妇产有专门的产科,实地考察后再提前约,价格上还有优惠,花很少的费用就可以住单间。已经开四年了,常平及周边产妇很多喜欢在这生。

❸ 常安是哪一部小说的主角

长按事业部小波中的主角,这一下手中的主角都非常厉害。

❹ 王莽怎么死的

王莽
(公元前45~公元23)

西汉末年外戚,新的建立者。字巨君。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侄。早年折节恭俭,勤奋博学,孝事老母,养护寡嫂兄子,以德行著称。成帝时封为新都侯。哀帝时,外戚丁、傅两家辅政,王莽被迫告退,闭门自守。哀帝死,王政君以太皇太后临朝称制,任王莽为大司马,拥立刘为平帝,由他总揽朝政。遂诛灭异己,大封汉宗室、功臣子孙和在朝大官为侯,广植党羽,以此获得了许多人的拥护。平帝死,改立2岁的孺子婴为帝,自己以摄政名义据天子之位,称“假皇帝”。

初始元年(公元8年)废孺子婴,自称皇帝,改号为新,建年号为“始建国”。于是托古改制,下令变法:将全国土地改为“王田”,限制个人占有数量;奴婢改称“私属”,均禁止买卖;推行五均六,以控制和垄断工商业,增加国家税收;屡次改变币制,造成经济混乱,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恢复五等爵,经常改变官制和行政区划等等。由于贵族、豪强破坏,改制没有缓和社会矛盾,反使阶级矛盾激化;又对边境少数民族政权发动战争,赋役繁重,横征暴敛,法令苛细,终于在公元17年爆发了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公元23年,新王朝在赤眉、绿林等农民起义军的打击下崩溃,王莽也在绿林军攻入长安时被杀。
王莽(前45年—23年10月6日),新朝的建立者。公元8年—23年在位。

王莽字巨君,魏郡元城人( 河北大名县东 )。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之侄。幼年时父亲王曼去世,很快其兄也去世。王莽孝母尊嫂,生活俭朴,饱读诗书,结交贤士,声名远播。

王莽对其身居大司马之位的伯父王凤极为恭顺。王凤临死嘱咐王政君照顾王莽。汉成帝时前22年,王莽初任黄门郎,后升为射声校尉。王莽礼贤下士,清廉俭朴,常把自己的俸禄分给门客和穷人,甚至卖掉马车接济穷人,深受众人爱戴。其叔父王商上书愿把其封地的一部分让给王莽。

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封新都侯,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绥和元年(前8年)继他的三位伯、叔之后出任大司马,时年38岁。翌年,汉成帝薨。汉哀帝继位后丁皇后的外戚得势,王莽退位隐居新野。其间他的儿子杀死家奴,王莽逼其儿子自杀,得到世人好评。

前2年王莽回京城居住。前1年汉哀帝无子而薨。王政君掌传国玉玺,王莽任大司马,兼管军事令及禁军,立汉平帝,得到朝野的拥戴。1年王莽在推辞再三之后接受了“安汉公”的爵位,将俸禄转封两万多人。3年王莽的女儿成了皇后。元始四年(4年)加号宰衡,位在诸侯王公之上。大力宣扬礼乐教化,得到儒生的拥戴,被加九锡。

5年,王莽毒死汉平帝,立年仅两岁的孺子婴为皇太子,太皇太后命莽代天子朝政,称“假皇帝”或“摄皇帝”。从居摄二年(6年)翟义起兵反对王莽开始,不断有人借各种名目对王莽劝进。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开中国历史上通过篡位作皇帝的先河。

他仿照周朝的制度推行新政。屡次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与官名,削夺刘氏贵族的权利,引发豪强的不满。由于他看不起边疆藩属,削王为侯,不断挑起对匈奴和东北、西南各族的战争。赋役繁重,刑政苛暴。11年,黄河改道,灾民遍野。天凤四年(17年)各地农民纷起反抗,形成赤眉、绿林大起义。地皇四年(公元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混乱中他为商人杜吴所杀,新朝灭亡。
applican | 2012-01-21
9
3

网络知道

作业帮

宝宝知道

今日头条

言情小说

91助手

女生秘密

汽车报价

秀美甲

美摄

酷狗音乐

暴风影音
最新回答2014-04-28
王莽(前45年—23年10月6日),新朝的建立者。公元8年—23年在位。身高约合现今1.62米。 王莽字巨君,魏郡元城人... 展开
相关问题
王莽是怎么当上皇帝的,又是怎么死的10
王莽建立的新朝为什么那么快灭亡了?14
王莽 周公都是谁呀?怎么死的?4
新朝的王莽最后怎么死的?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王莽新潮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新朝的建立者王莽生平简介及怎么死的
王莽是什么时候死的,又是为什么死的。。如题 谢谢了
更多相关问题>>
用APP一键提问“王莽怎么...”的问题
其他回答
王莽
(公元前45~公元23)

西汉末年外戚,新的建立者。字巨君。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侄。早年折节恭俭,勤奋博学,孝事老母,养护寡嫂兄子,以德行著称。成帝时封为新都侯。哀帝时,外戚丁、傅两家辅政,王莽被迫告退,闭门自守。哀帝死,王政君以太皇太后临朝称制,任王莽为大司马,拥立刘为平帝,由他总揽朝政。遂诛灭异己,大封汉宗室、功臣子孙和在朝大官为侯,广植党羽,以此获得了许多人的拥护。平帝死,改立2岁的孺子婴为帝,自己以摄政名义据天子之位,称“假皇帝”。

初始元年(公元8年)废孺子婴,自称皇帝,改号为新,建年号为“始建国”。于是托古改制,下令变法:将全国土地改为“王田”,限制个人占有数量;奴婢改称“私属”,均禁止买卖;推行五均

❺ 有没有什么短篇言情小说把你虐哭了

有的,虐哭的短篇小说推荐

1、《天生凉薄》作者:星无言

这部小说非常虐心,从文章的开头就觉得非常好看,女主有独立的自我,但是她的决绝却让我心疼不已,到现在还很难忘记那种痛。印象最深刻的是她回来的那一片段,看的超爽,把过去的伤痛都抛开,用实力证明了自己!

2、《春花厌》作者:黑颜

过程虐,但结局还行,文中的女主是一个低调顽强的姑娘,男主略渣,不过这个人设也显得人物的真实以及生动。当男主抱着女主腐烂的尸体到街上,还被街边的人认作是疯子的时候,一度让读者泪流满面。

3、《废后将军》作者:一度君华

这部言情文算得上是一度君华的经典之作了,旧版虐身,新版虐心啊。文中主要讲述的是女主从爱上到心灰意冷的情感为线索,看着很戳心,付出了很多却发现自己换不来一个有爱的眼神,一个可悲的故事,令人反思!

4、《长相思》作者:桐华

这部小说能把人虐到肝疼,文中的人物形象描写得非常完美,故事的结构也很严谨,心疼文中的相柳,男女主团团圆圆,然而他却死不复生了,看到这真的是眼泪直流。

5、《有风南来》作者:常安十九画

一个有心理疾病的女画家,男主心理医生。作者文笔很好,将女主刻画得立体饱满,同时也虐得一把好手,友情、亲情、爱情三者的纠缠交错,为最终故事的走向埋下了无法挽回的结局。


❻ 中国历史上新朝是谁建立的存在了几年

【在中国历代的统一王朝中,王莽所建立的新朝显得十分特殊。首先,在中国历史纪年表中没有它的位置,而是把它包含在汉朝的历史纪年中。其次,《二十四史》当中,也没有属于这个王朝的一部专史。在东汉班固的《汉书》里,是把新朝皇帝王莽列入了通常属于“乱臣贼子”位置的《列传》的最后。】
那么,新朝的历史地位为何会如此不堪?寓意求新的“新”国号,究竟是名副其实还是巨大的讽刺?

【新朝把汉朝的历史腰斩成了两半,也就是西汉和东汉,刘邦创建的西汉延续了两百多年(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刘秀创建的东汉延续了近两百年(公元25年-公元220年),中间就是短短的15年的新朝(公元9年-公元23年)】。新朝尽管短暂,但他毕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统一王朝,从历史事实本身来说,新朝拥有被后人所忽视的非常特殊的地位,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王莽开创了和平改朝换代的首例,在王莽之前,改朝换代是血雨腥风的战争的结果。

商、周、秦、汉朝,都是打下来的天下,王莽之后,起码从形式上来看,改朝换代往往是不流血的,或者是少流血的宫廷政变的结果。我们可以把改朝换代分为两种,魏、晋、隋、唐、宋天下都是前朝的皇帝奉送的,靠真刀真枪的阳谋可以建立王朝,靠高阴谋、政变、收拾人心也能够建立王朝,中国历史上反复出现的改朝换代,简而言之就是阴谋和阳谋两大类。【而通过阴谋改朝换代,王莽的新朝是始作俑者,王莽成为始作俑者可以一字蔽之,新,和旧相对的那个新】,

【在中国历史上,王莽的评价普遍不高,一般都认为他只是一位“伪君子”,众口一辞的千古罪人。而现代史学家们的评价却极为纷歧。

范文澜先生说他是失败的骗子,
翦伯赞先生说他是最有胆识的政治家,
吕思勉先生说他是具有改革意识的志士仁人,
郭沫若先生说他是倒行逆施的皇帝。
那么,如此具有争议的王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又是如何凭借一个“新”字成为阴谋篡位的始作俑者呢》】

王莽是汉元帝刘奭的皇后、汉成帝刘骜的皇太后王政君的侄子,汉元帝刘奭是个很有意思的皇帝,喜欢大赦天下,造成真正的坏人,反而有恃无恐,汉元帝喜欢赏赐,造成天下赋役繁重。汉朝正是有汉元帝开始有盛转衰的,汉元帝还喜欢几个太监,就是不喜欢自己的太太,结果造成了汉元帝驾崩以后,产生两个结果:

一是:王政君为了发泄失宠的不满,不给儿子汉成帝权力,汉成帝成立傀儡皇帝。汉成帝干脆省事,乐的快活,他特别宠幸得自民间的赵飞燕和赵合德姐妹,史书记载说能做掌中舞,后来赵飞燕凭着自己的手段登顶皇后,汉成帝不太管事,只管风流。

二是:王政君提拔自己的兄弟子侄来把握朝政,汉朝的政治到这个时候,出现政治的一个怪胎现象,外戚政治,天下虽然姓刘,但是管天下的已经姓王了。这是王莽那个时代的一个背景,在这样的外戚政治中,王莽起初是一个被人遗忘的,特别另类的成员。

王莽的父亲王曼死的比较早,王莽没有享受到家族的荣光,没有被封侯进爵。王莽另类,不同于叔伯以及堂兄弟们,过着富贵奢靡的,飞扬跋扈的,声色犬马的形象。王莽的另类,早年的王莽是仁、孝、礼、义、廉、让的典型,在做官之前始终保持着朴素的儒生的打扮,生活简朴,为人谦恭有礼,孝敬父母,尊敬嫂子,抚养侄儿,学习周礼,手不释卷,博览多闻,王莽喜欢结交社会贤达,不和纨绔子弟,小混混为伍,这个形象非常好。

有一次,王莽的打伯父王风病重,王莽比王风的亲生儿子还要孝顺,“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王莽这样的行为,使得当时担任大将军的王风,备受感动,看着面目憔悴的王莽,自然想到了早逝的兄弟,怜爱之心悠然而生,在弥留之际,郑重的把王莽托付给了自己的妹妹王政君,妹夫汉成帝,公元前222年,24岁的王莽,担任了黄门郎,这是在皇帝面前服务的小官,从此开始了王莽的仕途,公元前16年王莽被封为新都侯,开始进入贵族的行列,到了公元前1年,汉哀帝驾崩,王莽和王政君合谋,共立9岁的刘衎为帝,这就是后来的汉平帝,而由王莽来总览朝政,王莽已经位极人臣了。

随着王莽权位的步步上升,王莽仍然不改他的道德形象,常常做出一些惊世骇俗的举措,从而集聚超高的人气和声望,当时的地主豪强,家中都蓄养着大量的奴婢,王莽却相反,他的次子王获,杀了一个家奴,按照当时的法律只要向官府报告一下,缴一下罚款旧过去了,王莽却逼令他的儿子自杀。还有当时的王公贵族大量兼并土地聚敛财富,王莽多次拒绝朝廷的赐田,而且多次把自己的田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每当发生灾荒的时候,已经节衣缩食的王莽,他会倾其所有捐献家资。

当时朝廷,汉平帝刘衎是个儿童,老资历的太皇太后王政君临朝,子弟众多的外戚王家,权势显赫,堪称道德完人的王莽,总掌大权,王莽的女儿有是汉平帝的皇后。当时的社会情景是,汉朝的统治已经江河日下,政治腐败,百姓贫困,自然灾害越来越严重,综合这两点我们已经不难发现时局的发展方向,那就是要改朝换代了。

【在君臣等级制度森严的中国传统社会,臣子篡夺君主的位子可谓是大逆不道。尤其以道德楷模而自居的王莽,要将立国已经超过200年的大汉朝更名改姓,其中的难度更是可想而知。那么,王莽最终是如何步步为营,完成和平改朝换代的?他又靠什么实现众望所归,天下归心的呢?】

这个时候,一百多年前,董仲舒的天人相应的五德理论,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董仲舒的五德终始理论:

第一:天具有意志。天子是代表天来统治子民的,天父喜欢天子认可天子,就天降祥瑞,风调雨顺。反之,就天降灾难,川溃地裂。以警告天子,如果天子仍然执迷不悟,天父就可以考虑还天子。还另外姓氏的天子,这就是改朝换代。在古代自然现象对政治有着明显的而影响。

第二:改朝换代不仅是人间的大道,而且是自然法则。在自然界中金木水火土,这五种最基本的物质之间,既有彼此促进的关系,也有彼此抑制的关系,这叫五行生克,而这种原则应用到人类社会的政治领域,就是改朝换代。这叫五德终始。征伐式的改朝换代,所应用的顺序是五行相克,禅让式的改朝换代应用的五行相生。

这就是董仲舒的五德终始学说,具有复杂的社会政治意义。成为王莽代汉的逻辑基础,西汉后期,政治腐败。百姓贫困,自然灾害频繁严重,这显示出天父已经不喜欢这个天子了,而且在这种理论的笼罩之下,当时家天下的观念已经极为淡漠,人们不再留恋汉朝的旧德,期待着新德的出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道德的榜样,以新德的面目粉墨登场,而且速度很快就取得了汉朝。

公元元年的时候,王莽接受了安汉公的美号,这是把王莽彭做从前辅佐周成王的周公,接着公元5年,王莽废杀了14岁的汉平帝刘衎,在政治面前王莽把女婿杀了。公元6年,王莽改立2岁的刘婴为皇太子,从公元6年到公元9年,出现了历史从来没有过的奇妙景象,奇妙称号,王莽完成三级跳,先是成为摄皇帝,也就是具体管事的皇帝,然后成为假皇帝,代理的意思,再就是成为真天子,就是名副其实的皇帝。王莽宣布:定有天下之号,曰,新。废除了汉国号,新朝正式建立。

从新朝建立的过程来看,是和王莽新德道德楷模的个人形象,和王莽作为新德象征的,社会认知是密不可分的。王莽做的一切都和人家不一样,他是新的道德形象,汉朝已经太老了,人们希望一个新的形象,这就是新德,王莽是新德的象征。从开始做官到逐步升迁,从把持朝政到做安汉公,到摄皇帝,到假皇帝,到真天子,王莽成功的全部奥秘都在一个新字。相应的,王莽把国号也叫新。传统说法,认为王莽做新都侯,然后建国才叫新,这只是表面的现象,我们可以视为偶然巧合。

胡适说:王莽即使不“从新都侯起”,也还是要做他的“新皇帝”的,新国号不仅仅是美号,实有表示“委心积意”的革新的意义。

【王莽以新的道德楷模形象,成为众望所归的代汉人选,有以新德的象征,兴高采烈的当上了皇帝,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仅仅过了十五年,王莽就从众人拥戴的新皇帝,转而变成万人唾骂的乱臣贼子,最终落得身首分离,碎尸万段的下场,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戏剧化的场面?王莽的新朝为什么又如此短命呢?】

王莽建立新朝以后,事事求新,顾颉刚:“自从国家的宗庙、社稷、封国、车服、刑罚等制度以及人民的养生、送死、嫁娶、奴婢、田宅‘器械等品级,他没有不改定的。”事事求新,甚至为了求新而求新,王莽具有浓厚的名号情节,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名,各级封爵的名字,边疆地区部族的名字,以及天下郡国县的名称,王莽没有不改的。

他怎么改呢?举个例子:凡是相当于我们现在省级政区的郡国,100多个郡国,王莽改了70多个,1500多个县的名字,改了700多,而且不是改一次,很多行政区的名字,他是翻来覆去的改,有的改了四五次,比方说:西安改成东宁,无锡改成有锡,行政区的名称来历是有理由,他胡乱改。

除了改名以外,王莽还引经据典全面改制,称作新政。王莽以儒家所艳称的周朝为心目中的模范,言必称周公,事必据周礼,制必据周制,王莽相信把这东西都改了,新朝就成周朝了。天下的百姓就会获得教化,国家就会永远安宁。这样的王莽很喜剧也很悲剧,历史已经发展到了汉朝,怎么可能回到周朝?中国历史托古改制的王朝是很多,而且所托之古基本上都是周朝,但是这只是托古而不是复古。

真正的古代没有想象的完美,真要复古的就泥古不化了,王莽的悲剧正在于痴迷周礼,一切都要反汉朝而为之,这种心理是有问题的,王莽看似一切求新,但是归根结底王莽的求新是复古,完全脱离社会实际,纯属劳民伤财,无端的激化各种社会矛盾,所以王莽失败了,而且败得非常的凄惨。

想当初,王莽成功的时候,40多万的吏民上书为他请赏,大概相当于会写字的人的一半,8000多人歌颂他的功德,900多位王公贵族劝进。等到王莽失败的时刻,《汉书·王莽传》说:杜吴杀莽,取其绶,校尉东海公宾就……斩莽首。军人分裂莽身,支节肌骨脔分……传莽首……县(悬)宛市,百姓共提击之,或切食其舌。看的让人毛骨悚然,68岁的新朝皇帝王莽,最后的下场竟然是尸身被剁成千万段,首级被悬于闹市,老百姓拿来砸,舌头被割下切碎,一人一口把他吃掉……真是呜呼哀哉!

迅速风光的成功,迅速凄惨的失败,为什么呢?清朝学者赵翼指出:人但知莽之败由于人心思汉,而不知人心之所以思汉,实莽之激而成之也。正是王莽极端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仅缺乏能力,而且乱改革,王莽全面推行的新政,搞乱了政治,所以喜新厌旧的人民,很快就变的喜旧厌新了,人民思念汉朝,不久前还给予厚望的王莽的新朝,公元23年,很快灰飞烟灭。

王莽以新作为他的王朝国号,即可以说是名副其实,也可以说是充满了讽刺意味,新朝灭亡了,经过两年的混战,公元25年,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刘秀称帝,国号汉,到公元36年,刘秀平定天下,这个重建的汉朝(25-220年)一直延续到公元220年曹丕篡汉建魏(220-265年),然后265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位,建立新的王国晋(265-420年)。

❼ 求台湾言情小说@邀月璀璨风情系列全部的小说

情陷君心(花心俱乐部之一)
黎文恩 唐敏

028

猎爱狂骚(花心俱乐部之二)
余克帆 元丹渠

050

欲海(花心俱乐部之三)
郭熙 宋捷

068

霸爱降柔(花心俱乐部之四)

083

噬血柔情(花心俱乐部番外篇)

099

地下情妇(地下情之一)
任之介 蓝绫

110

猎艳浪子(地下情之二)
阙洛 叶茉儿

126

风雅情郎(地下情之三)
欧席亚 楚薇

134

醉相思
余亚莱 那甄

160

冷浪御心(风城四少之一)

风元帝
云采晨

185

风城保镳(风城四少之二)
殷允阳 风琉璃

201

风之羽翼(风城四少之三)
风御海 于常安

231

风拥柔情(风城四少之四)
风淮恩 秦舞

❽ 爸爸叫常安儿子叫常乐的耽美小说

超少年密码

❾ 对联大全

上联: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生生不息!
下联:05届,06届,07届,届届失业!
横批:愿读服输
上联:金沙江,嘉陵江,黑龙江,江江可投!
下联:飞跃楼,教学楼,宿舍楼,楼楼可跳!
横批:空前绝后
上联:爱国爱家爱师妹!
下联:防火防盗防师兄!
横批:恋爱自由
上联: 男生,女生,穷书生,生生不息!
下联: 初恋,热恋,婚外恋,恋恋不舍!
横批:生无可恋
上联:相遇,相识,相知,相爱必须!
下联:小吵,吵吵,大吵,分手难免!
横批:爱狠交织
上联:我爱的人不爱我
下联:爱我的人我不爱
横批:命苦
上联:上网,打牌,谈恋爱,虚度四年光阴,
下联:考研,出国,找工作,生活猪狗不如
横批:吃饱了撑的
上联:考初中 考高中 考大学 考考都愁
下联:抄语文 抄数学 抄英语 抄抄就过
横批: 不信挂科
上联:昨日,今日,明日,日日难熬
下联:早餐,午餐,晚餐,餐餐难进
横批:大学生活
上联: 昨夜校园漫步,看见青蛙装酷,呕吐,呕吐,只能拿头撞树
下联: 昨晚球场摆酷,忽闻恐龙撞树,恐怖,恐怖,可怜那棵小树
横批: 倩女幽魂
上联:好说,难说,好难说
下联:思你,念你,思念你
横批:真爱无悔
上联: 忆往昔峥嵘岁月,老婆一个,孩子一帮。
下联: 看今朝太平盛世,孩子一个,老婆一帮。
横批:与时俱进

❿ 历史上西安都有过什么名称

西安,古称丰镐、咸阳、长安、常安、镐京、大兴、西京等。

1、西安,在西周时称为“丰镐”。“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

2、秦都城咸阳,阿房宫大部分面积在今西安市境内,秦咸阳城地跨渭河南北。

3、公元前202年,刘邦在长安(今西安城西北郊汉城)建立西汉王朝。刘邦定都关中,取当地长安乡之含意,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

4、王莽称帝,曾改都城长安为“常安”。

5、隋开皇二年(582年),隋文帝颁令在汉长安城东南的今西安城址营建新都大兴城。隋开国之初,都城仍在长安旧城。

6、唐朝定都长安后,改隋大兴城为长安城,并进行了增修和扩建。

7、明代形成了西安的格局,西安的名称也源于明代。明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大将军徐达进兵奉元路,改奉元路为西安府。

(10)言情小说周勀常安扩展阅读

盛唐时期,由于政治清平,经济繁荣,社会相对安定,中外交往频繁,长安文化艺术的各个门类竞相发展,取得了光照千古的辉煌成就。

文学方面,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王维、杜牧、李贺、李商隐等一大批杰出的诗人汇聚长安,古体诗、律诗、绝句都由完备而达于全盛。

散文创作由韩愈、柳宗元高举起古文运动的旗帜,反对艳冶淫靡之风,主张“言必己出”、“文从字顺”,以其精炼、含蓄、犀利、优美的散文作品,而跨入“唐宋八大家”之列。唐代传奇的出现表明中国小说创作进入一个新阶段,并已逐渐成熟。

音乐、舞蹈方面,涌现了一批杰出的音乐家、歌唱家和舞蹈家,诞生了诸如《秦王破阵乐》、《九功舞》、《霓裳羽衣曲》等场面宏大、气氛热烈的乐舞,在中国音乐、舞蹈史上谱写了华美、绚丽的篇章。

美术、雕塑、书法、篆刻方面,名家荟萃,高手迭出,佳作层出不穷,影响至为深远。杂技艺术花团锦簇,戏剧艺术崭露头角,民间文艺和民间工艺体现了民间艺术家的才智。

唐代,长安的文化艺术事业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海纳百川,昂扬奔放,奋发进取的时代精神。

热点内容
特种黑社会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8-11 18:50:08 浏览:604
重生带肉古文小说推荐 发布:2025-08-11 18:47:40 浏览:348
女主苏浅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全文 发布:2025-08-11 18:21:39 浏览:7
言情小说我若离去后会无期 发布:2025-08-11 18:20:58 浏览:256
天行最新言情小说 发布:2025-08-11 18:12:08 浏览:798
段子听书 发布:2025-08-11 18:07:26 浏览:765
小说提升诗性品质阅读 发布:2025-08-11 17:58:53 浏览:307
金庸同人言情小说 发布:2025-08-11 17:58:02 浏览:330
繁华梦小说全文阅读 发布:2025-08-11 17:48:51 浏览:888
小说阅读作家中心 发布:2025-08-11 17:40:21 浏览: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