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天王殿
㈠ 双峰寺的景点评价
昔日这座寺院,环境幽雅,寺内耸竹修篁,庭树垂荫,内中建筑,曲经通幽。每当夕阳西坠,鸟雀归巢,伴之钟鼓声声,木鱼笃笃,梵经陈闻之际,别具一番情趣,故有“双峰晚钟”之称。于是“双峰晚钟”称为揭阳古八景之一。明末大学士郭之奇有双峰寺怀石山禅师诗为证:“三百年来旧佛宫,依稀犹记石心翁。预为法界传灯钵,故人尘环试色空。四壁人烟天早暮,一湾流水日西东。镜台菩树今何在,锡杖遥遥觑紫峰。”“双峰寺”也因此享誉海内外,游人如鲫,香火不断。许多文人骚客,达官贵人,更是慕名而来,在这座古寺名刹吟诗咏和,流连忘返,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墨宝。如今,修葺一新的双峰寺,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殿宇更为壮观宏伟,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三宇并立,观音阁、地藏阁精巧玲珑,东西长廊、耳房及角楼,结构严谨,整个寺院雕梁画栋,古朴大方。汇集古建筑精粹,结合现代化的建筑技术,去芜存精,博采众长,使该寺显得古色古香,美轮美奂,寺内奇花异卉,争妍斗胜,别具一番情趣。
寺中有砖刻五块,其中虎寿碑最为珍贵。虎字碑是清朝江南提督国栋所书。寿字碑为北宋著名理学家陈抟听书,粗看为“寿”字,细看则包含“林富佛寿”四字,为广东省价值较高的石碑。
㈡ 肖溪古镇的旅游资源
肖溪古镇具有丰富的有待开发的旅游资源。除了渠江水上旅游外,冲相寺摩造像俗称“定兴岩石刻”,其大小造像生动逼真,刻工精细,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旅游开发价值。古镇依山傍水,“竹林、流水、人家”和“小桥、渡船、寺庙”,形成了一方独特的田园、山水风光,让游人如入恬淡宁静的世外桃源。古镇人纯朴、好客,无论老人、妇女还是幼童,与之交谈,他们都毫无戒心,总是侃侃而谈;如若摄影拍照,他们总是积极配合,毫无忸怩做作之态,乐于满足远方来客猎奇、探幽的欲望。古镇美食肖溪的粉蒸鲶鱼堪称一绝,其色、香、味俱佳,是前往肖溪古镇游览的客人必须品尝的美味佳肴。大家品尝时,可以重点关注大河鱼的鲜嫩与可口,此也是宋代史书中记载的“鱼蒸”。肖溪胭脂红萝卜,又名“透心红”,原产于肖溪东阳、冲相等沿江村社,后逐渐向渠县保和乡等地扩展。该产品特点为色泽鲜红,且里外红透。洗净生吃,嫩甜可口;腌制泡菜,清脆异常,且盐水呈血红色;加工成榨菜,清香扑鼻。是提取天然色素,打造绿色食品的上乘原料。古镇上面还有古朴的店面,可以吃到别有风味的米线,还有小小的蒸笼,肥肠蒸笼,排骨蒸笼、还有可以让你看到蒸的白糕【泡耙】,吃起来味道和外面买的就是不一样,那个才是真正的白糕。还可以到茶馆里面去喝茶,去听那里的老人家摆龙门阵,江边还有船上的美味,可以吃到江里面的大鱼,味道鲜美,肉质滑嫩,没有小刺,保证让你不喜欢吃鱼的都想吃肖溪还有皮蛋,这是盐皮蛋的前身,许多人吃过盐皮蛋都觉得没得皮蛋好吃遇到赶场还有买豆腐的,绝对的是自己做的豆腐,堪称一绝。
肖溪的历史文化名胜和自然景观众多,数不胜数。但最为主要的可算是“十古一江”。十古是:古道、古镇、古街、古桥、古匾、古寺庙、古石刻、古崖窟、古城和古墓葬。一江就是风光美丽的渠江了。 自肖溪有了水码头,就有了这条古道,是历史上巴渝古道(巴中至重庆)的咽喉所在。从钟家岩开始,自上而下步入石板古道上,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直径约七、八米的奇石。由于它的形状既像一口古代的圆形大钟,又酷似一面诺大的鼓,“钟鼓石”,就由此得名。传说月圆之夜有咚咚响声响彻夜空。
顺钟鼓石而下约30米处,是一块看似碑座、实际无碑的“无字碑”。传说很古以前,由于暴雨成灾,渠江洪水猛涨,最高水位到达这块碑座处,水位离渠江水面足有50米。由于洪水泛滥,百姓苦不堪言,生命财产的损失是无法用文字和语言来表达的,所以后人为记住这次洪水的苦难,立下了这块无字碑。 按建筑风格可分为两大部份:一部份为明末清初的古镇,另一部份是民国时期中西合璧的老街和半边街。整个古镇大致是南北走向,全长约750米,古镇老街由一座古桥所连接。1993年以后,为了保护古镇,发展肖溪,当地政府在钟家岩上规划新建了集镇新区,就是肖溪镇政府的所在地。被列为四川省重点小城镇。
古镇总建筑面积为一万多平方米,其规模之大,规划之合理,建筑之精良,风格之独特堪称川东一绝。在古道前的钟家岩上可以远观它的全貌像一条船。专家介绍这样船形的古镇在四川有两座,一座是在川西某河的岛上,称为水船;另一座就是在渠江岸边的肖溪镇,称为旱船。两条船一东一西遥相呼应,留下美丽的传说。 肖溪古镇的街道与其他古街不同,它呈流线型南北走向,南至钟家岩,北临响水溪,全长约450米,西高东低,依山而筑,呈逐级递建多进式布局,街面用青石板铺砌而成,南北段略向西延伸。它的最大特点是,南北两头狭窄,中间宽阔。街房系穿逗木梁架结构,小青瓦屋面,单檐悬山式屋顶,分一楼一底和平房两种。左右阶沿形成风格独特的宽敞长廊。中间的街面并无商摊店铺,只是来往过道,集市贸易都在两边屋檐下,由于檐廊宽敞,素有“雨不湿衣,日不当阳”之特色。
古镇的这条古街至今仍是逢场赶集的闹市。每逢集日,便有四面八方的人们来此品茶休闲,听书看戏。古时镇上还有观音庙、王爷庙和禹王宫等三座寺庙,人们时常来这里烧香拜佛,求个平安吉利,街上茶房、戏楼、酒店、餐馆、旅社齐全。特别是肖溪古镇还有不少独特的风味小吃和美味佳肴,如肖溪高梁粑、叶儿粑、粉蒸鲢鱼,大河五指鲫鱼、黄花鸡、腌腊肉等。过往商贾、旅客都要在此住上一宿,品尝一下美酒佳肴,拜佛游寺,祈求平安。
而民国时期建的街道,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色。街道石板铺面,街宽10米。街房中式结构,西式壁窗,有的房屋至今仍是保存完好的走马转角楼梯。与老街连接的还有半边街,当年的禹王宫和保存完好的数百块古匾就座落在那里。 肖溪镇是古代战略要冲,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所以也形成了佛教圣地。这里古寺庙、摩崖佛像众多。如观音庙、王爷庙、禹王宫、冲相寺等,其中最有名的是冲相寺。冲相寺离古镇只有3公里,可它的历史却比古镇更加悠久。冲相寺在晋朝时称灵山,梁周时叫做药寺,隋开皇八年,即公元588年,当时的流江郡守袁君,赐名为“冲相寺”。冲相寺后的摩崖造像,远在晋朝时就为香火旺盛的灵山定光古佛道场,隋唐时又增添了大量佛刻,为了保护这些佛像,便修建了这座寺庙。
冲相寺原由大雄宝殿、天王殿及左右厢房组成,规模非常之宏大,现保存下来的仅为大雄宝殿及左厢房。2000年以前,这里有7户农民居住,为了保护和开发冲相寺,当地政府组织搬迁了农户,对冲相寺进行维修,重塑了佛像。 肖溪古镇的古石刻也随处可见。如古镇街口的“南无阿弥陀佛”石刻,还有距肖溪镇西4公里的石垭口观音岩上,有造像11龛17尊,石刻题记4幅,其中的“山王菩萨”、“牛王菩萨”尤为壮观。但最早最壮观的就是冲相寺的定光岩摩崖造像,位于肖溪古镇冲相寺后、长100余米、高20余米的定光石崖上,于隋开皇八年所刻,唐初赐额“定光古佛道场”。现存序列编号为50龛,各种造像400余尊,还有各个时期的题刻30余幅,主要是隋朝和唐朝时期所开凿。其中隋代造像现存15龛,佛像100余尊,唐代造像33龛,佛像300余尊。造像主要内容有:佛、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一佛二菩萨、菩萨、和尚崖刻墓、一佛二僧二菩萨、七佛、净土变、菩萨弟子及部众像等。造像的龛制,隋代多为拱形,唐代既有拱形,又有方形,龛楣装饰有七佛或卷草珠帘纹等。龛的大小不等,大的有3至4米,小的只有几十厘米,一般多为1.5米左右。摩崖上的题记石刻,从唐、宋、明、清到民国时期的都有。无论个体佛像,或群体组像,都雕刻精美,形象生动,线条流畅,堪与闻名中外的大足、安岳石刻媲美。1961年公布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造像的头部在文革期间均被破坏,唯有顶上的太阳菩萨保存完好。“太阳菩萨”佛高4米,背饰日月佛光,呈坐式,双眼平视向上,显得庄严、凝重。为什么太阳菩萨会被保存下来吗?说来这里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原来,文革期间破“四旧”,历经一千多年的冲相寺摩崖造像在一天之内被砸得稀烂,仅剩定光岩最高处的太阳菩萨未被砸,红卫兵小将们见天色已晚,准备第二天一早从紧靠太阳菩萨的黄桷树上爬过去,消灭最后一个菩萨。谁知当晚雷电交加,狂风大作,上百年的大黄桷树连根吹倒,偏离佛像数米远,等风停雨住红卫兵扛着钢钎、铁锤来到定光岩下时,已只能摇头叹气,无可奈何,太阳菩萨在浩劫中得以保存下来,当地人称为太阳菩萨显灵。 肖溪的古墓很多,如岩墓、僧墓等。但最具代表性的是清代武德骑尉杨仪亭的墓。他所在的葬墓为石室墓,墓地位于肖溪镇的齐寨村,离古镇约5公里。墓地座北朝南,建于清光绪年间,五开间,墓碑高6米,宽10米,周长36米,仿木结构三重檐,雕刻人物、花卉、瑞兽等图案32幅,十分精美,保存完好,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肖溪古镇倚着风光秀美的渠江。渠江发源于陕西省的米仓山,流经川东至重庆合川区汇入嘉陵江,全长830公里。其中流经广安境内达190余公里。渠江是嘉陵江的一级支流,长江的二级支流。渠江经渠县流经肖溪镇勤劳村进入广安境内。肖溪古镇所在的渠江段,水流清澈,无任何污染,水域辽阔,水面最宽达1公里以上。江内生长的边鱼、岩鱼、青波、鲢鱼、鲤鱼、鲫鱼、白鳝等大河鱼肉嫩味鲜,食后留连忘返。特别是肖溪的粉蒸鲢鱼、河滩鱼、五指鲫鱼等闻名遐迩。渠江岸上生产的胭脂萝卜,色泽鲜艳,红似胭脂,是腌菜、泡菜的独特原料。
㈢ 北京的旅游景点有哪些北京好玩的地方有哪些
北京旅游景点
南锣鼓巷 他是最富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也是胡同区中的时尚新贵。如果你闲暇无事,便不妨来这里走走逛逛,车水马龙的一条街,酒吧餐厅林立,还有无数创意小店和特色铺子,一旦觉得热闹过了头,你只需要稍转个弯,随意拐进另一条胡同,便是另一番树影飘摇的安谧景象了。
胡同
好多人去北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胡同,胡同不仅仅是这座城市的脉络,交通往来的衢道,它更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是京城历史文化发展演化的重要舞台。
茶馆
北京的茶馆很有名,但如果只是喝茶,就少了几分趣味,在北京的茶馆儿,饮茶得和听书结合起来,那便是最有趣的事儿了。老舍茶馆最有名,张一元天桥茶馆有大量曲艺表演,包括相声。
红枫
都说北京的秋天最美,这自然是因为枫叶漫天的红色。就像南京有梧桐树一样,北京的枫叶有着最浪漫的色彩。香山枫叶名冠京城,秋天去北京旅游一定要去香山看看红枫,但除了香山,昌平蟒山、密云水库、怀丰公路、门头沟妙峰山等地都是看枫叶的绝佳场所。
前门
前门大街是北京著名商业街,位于京城中轴线,北起前门月亮湾,南至天桥路口,与天桥南大街相连。来到这里,你一定要去大栅栏儿走走,它是前门商业区的中心,地处老北京的中心地段,有着众多国内外闻名的老字号
更多详情可以点下边滴图标进站查看~~
㈣ 九江市内值得去的景点有哪些求分享
九江市内值得去的景点推荐如下:
1、琵琶亭
琵琶亭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九江长江大桥南岸东侧处,面临长江,背倚琵琶湖。琵琶亭建于唐代元年,已有1200年历史,原在九江城西长江之滨,即白居易送客之处,但历代屡经兴废,多次移址。1988年3月新琵琶亭建今址。
琵琶亭占地面积330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整个庭院采取中轴线对称布局,分主亭、左碑廊、右碑廊三部分,主建筑琵琶亭座落在临界江七米高的花岗岩石基上,亭高20米,双层重檐,悬挂着刘海粟大师题写的 “琵琶亭”金字大匾额,亭台气势磅礴,熠熠生辉。
4、烟水亭
位于江西省 九江市长江南岸的甘棠湖中,为江西省九江市著名景点之一,相传为三国时名将 周瑜的点将台故址。唐代诗人 白居易 始建亭湖中,取其《 琵琶行》诗句 “别时茫茫江浸月 ”,称“浸月亭”。
宋代理学家 周敦颐在九江讲学时,又在湖堤上另建一亭,取“山头水色薄笼烟”诗句,名“烟水亭”。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亭皆毁。至明末,重建烟水亭于浸月亭旧址。 现在这个时间烟水亭内部在维修,不允许进入了,维修完善后才可以进入参观。
㈤ 谁来帮我给评书童林传排个名次,以武功为主。
单老评书里对于武功高低很多矛盾之处,综合全局,排除主角光环和邪不压正等等因素给出一个,客观排名,此排名没出场的不在其中。
1 张明志、赵明珍 两大武圣之间没必要排(单老讲过在童林传里单论武功他们武功最高谁也不行,所以将他们排第一位)
2 三清教主八十一门总门长欧阳修(正面人物,如同白眉大侠的普渡。修行道德高深,天生自带正义小光环。单论武功在二圣之下,不然也不会珍藏脉门弩)
3、 至上老尼
4、 宝珠罗汉
5、 震古侠董乾董化一(正义光环之二平衡正邪必要位置,个人认为下降三个排名更合理,另外如此靠前的排名还叫侠不该,应该叫震古大剑才对)
6、 云台剑客燕普
7、 晚村居士吕留良
8、 一目了然僧
9、 江南八大名剑第四位吕婉娘
10、 八卦太极术士张洪均
11、 无形大剑万俟羽休(死的特别不值,排名委屈了,但谁让你遇到主角光环的童林与二号男主张芳也是够冤的)
12、 泥小鬼路恒(这个位置委屈了,但意外败给主角光环的童林也活该倒霉了)
13、 闭目金睛佛姜达姜本初
14、 了因和尚
15、 珍珠佛董瑞
16、 了尘和尚
17、 盖天第一手谭天谭桂林
18、 摩天幻影吕四娘
19、 震八方紫面昆仑侠内家功无极门总门长童林童海川
20、 关九公、陆明詹(为了剧情需要最委屈的两位剑客,被陆恒几十回合轻易拿下的最不合理的一段里彻底打败为打抱不平前二十里个人留了个纪念位置)
㈥ 长沙至常德的动车为什么这么慢
听说,石长铁路明天就要开行动车啦。马上要坐动车了,很多吊丝没坐过,第一次坐,好激动,好紧张啊!看看,他们都提出了以下一些问题:怎样才能装作经常坐的样子?能翘二郎腿么?里面有厕所么?我怕太紧张上厕所怎么办?车票会不会很贵啊?洗手间手纸要钱吗?万一要钱,没带钱,提前带上报纸,好擦屁股!能穿拖鞋么?要穿西装么?动车的乘务员说的话是英文吗?听不懂就丢人了,好紧张啊……还有许多千奇百怪的问题,为此,小编在此一一解答,回答不完全的,欢迎各位网友补充。

一、标准装备是一个单肩包或者更少,去代售点买票的都是土鳖。作为一个资深装B客,一定要网购后到自动取票机取票。
二、别太早进站。进候车室后,不要坐在发车牌那里,找个人少的地方坐下来,然后从包里掏出一本书或杂志来看看,应该看不了几分钟就会有广播通知了的。听到广播通知你的车次了?看到长长的队伍了?急毛,镇定自若地坐着继续看书,等人都快走光了再大摇大摆地走到检票口。
三、走进车厢的时候要用一种藐视的眼神扫过座位上要死不活的凡人们,迅速找到自己的座位。如果靠过道的座位有人并且一看就是老外,要来句“excuse me”!坐下后第一时间把座位调整到与地面夹角最小位置,看书的话继续看书,不看书的话拉下窗帘倒头就睡。
四、如果有乘务员查票,把票递过去的时候不要忘记嘀咕一句:“怎么又查票,人家XX局的车从来不查票。”
五、到站广播第一遍的时候,用藐视的眼神扫一眼周围捡东西的凡人们,小声来一句:“还有8公里,急个什么……”第二遍广播的时候不紧不慢地收拾东西,在座位上坐好,不必急着到门口排队,但是停站时间短一定要随时做好起身下车的准备。如果不幸下车失败导致越站了,那就自求多福吧骚年。
六、出站时既然要装B,就不能走自动扶梯,一定要走楼梯,切忌脚步过快、上身不稳。绝对不能低头。
好了,做到以上六点,你也是别人眼中经常坐高铁动车的高端人士啦!
㈦ 护国寺的庙会
护国寺大街是以寺庙而得名的,庙的全称是“敕建大护国隆善寺”。老北京人习惯叫护国寺,而隆善寺反而不叫了。东城有条隆福寺街,它的庙名是“敕建大护国隆福寺”,老北京们把隆福寺叫出来了,“护国”两字不提了。当年护国寺庙宇早已损毁,整个庙的规模框架还存在,逐渐变成城内的集市——庙会。我的记忆,庙会在上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末是鼎盛时期,消失于上世纪50年代后期。60多年前的护国寺庙会甚是热闹,还能回想起当年的景象。
护国寺庙会山门(南门)不开,游人出入走东西角门,进入后就可见一座叫金刚殿的佛殿。当年的山门及角门,于上世纪50年代初拆除,盖起了楼房,为北京市钟表眼镜公司。后边的金刚殿当做库房用,此楼如今还在护国寺与隆福寺、白塔寺、土地庙、花市等五大庙会由来已久。清康熙年间是五大庙会鼎盛时期,甚至原有的报国寺等大型庙会竟被其取代。
护国寺原为旧历逢七、逢八开放;自民国十一年(1922年)改为阳历逢七、逢八开放。每届庙会期“凡珠玉、绫罗、衣服、饮食、古玩、字画、花鸟、鱼虫以及寻常日用之物,星卜杂技之流,无所不有。”(《燕京岁时记》)因此,城乡游人摩肩接踵,甚至在定阜大街一带清王府邸居住的贵族妇女也来此光顾。
护国寺庙会从兴起至解放前,约有三百年的历史。历经沧桑,情况逐渐变迁,因时而异。现仅介绍晚清时护国寺庙会的几个片断。
前清时,弥勒殿相当于厂甸庙会的火神庙。所售之物主要有三项:一是零星古董,诸如:朝珠、手串、小铜佛、铜镜、鼻烟壶之类;二是花梨、紫檀、镶有大理石心的罗甸的硬木家俱;三是练武、狩猎用的腰刀、剑、弩、铜吹筒等物。当时翎子张的腰刀摊,颇引人注目。
天王殿未塌前,殿内有辛记等的玉器摊、首饰摊(多是两把头上的装饰品)十多个。经常有“衣香犹带御炉烟”的贵族妇女到此猎奇。“值当意之物,一诺千金,不吝其价。” 殿外附近的摊子则卖些仿古文玩。(工艺品)烧料的烟壶儿、烟袋嘴儿、帽正儿、仿大明宣德的青花盖碗等,摆的满目琳□,美不胜收。尤其是云林斋的字画与这些文玩一配,显得格外风雅。另外,德丰斋、冰玉斋的京装绢扇,作工精细,一直受到妇女们的青睬。那时,旗族妇女梳着大两把头走在街上,手执这种团形绢扇遮着太阳,别有一番风度。
殿廊下,有古今中外的书籍、字帖、拓本,有时市面上买不到的“孤本”、“珍本”,这里有时倒能碰上,而且价钱不太高。因此,也吸引了一些文人墨客。 东西碑亭历来是书亭、画亭。这里不但有慈善家施舍治病偏方;还有善信弟子散发《玉历至宝钞》、《灶王经》、《太阳经》一类的善书,春节期间,这里挂满了《富贵有余》、《耗子成家》的年画,任人选购。
碑亭前,有百本张,同乐堂等卖唱本。他们把一些木刻、石印版的唱本夹在粗小线上,然后将小线拉在亭柱上,以招来主顾。后来,又出现了一些外乡人背着蓝布包袱到此卖唱本的。他们多是席地而坐,边唱边卖。有的拿一副竹板,有的只捡两块瓦片,敲打起来,唱什么《继母娘打孩子》:“光绪坐龙楼,福如水长流,四海民安乐,禾谷根苗收。有一件新闻事,出在了景阳州。”唱几句吆唤两声“一个大一本,两大一本!”如果没人买就又接着唱下去:“离城四十里,地名叫刘家沟,此人姓周,名叫周振楼。年少好行善,补路把桥修,修下了二儿,一个女娇流。”如一旦有人买,马上停下来,招待主顾。这种生意获利极微,故自称为“要饭的买卖。”
庙会上的戏曲、杂耍生活气息很浓,通俗易懂,形式多样,为群众所喜闻乐见,但有个别节目未免有些低级、庸俗。晚清,西庙曾出现过驯兽表演,所谓“看海豹”。出现过大型马戏、杂技。但主要还是以撂地玩艺儿场子为多。当时有仓儿、王麻子的两个相声场子,以即兴表演,临时抓哏为特长招徕听众,由于内容不太文明,所以听众多系男人,妇女自觉地不去观赏,偶有妇女站脚,他们便说:“老太太,我们这儿不说人话,请您上那边看耍狗熊的去吧!”鸭蛋刘的戏法是叫座的买卖,那时讲究演什么吞长虫、吞宝剑、吞针、吞火、掏肠子埋起来,然后树个大旗杆等惊险、离奇的节目。
当时,还有许多用白土子或大白在地上画个圈当场子的,谓之“画锅”。最吸引人的是大个王的太平歌词。他不是光唱《庄公劝善》、《韩信算卦》之类的传统段子,还自编与时事有关的新段子,如:《义和团火攻西什库》、《抢当铺》等 最招小孩喜欢的是拉大画儿,也叫西湖景。有的搭起布棚,挂一张大画儿,不能拉,里头有个男扮女装的人,边唱边扭。镜子是鱼鳞玻璃,往里一瞧,仿佛有十好几个人。也有的在竹架上设大木箱,内设“八大篇”,外设活动走线,拴着锣鼓,卖艺的一拉,“此不□咚仓”,叫作“元年儿领空”,不论什么画面,都是那一套死词儿,除了《小寡妇上坟》就是《刘大人私访》,通常在开始时,先拉个序幕:“往里瞧,这第一片,来到了苏州大街你观上一观,一条大街长十里,招牌幌儿挂在两边,钱庄、当铺两对过儿,茶楼酒馆紧相连。路南有座美人书寓,画栋雕□好门面,楼上坐着听书的客,跑堂的过来又把茶端,有几个倌人会弹唱,怀抱着琵琶定准弦,开口唱得是马头调儿,然后改了太平年。有张生来游寺,小小的红娘把信传。这么张玩艺瞧了个到,哎……(七不□咚仓),拉起一张您再慢慢观哪!哎……(七不□咚仓)
在这里做买卖、耍手艺的采用各种新奇的办法,招徕顾客。卖料烟袋嘴的手持小铁锤“用力”往货样子上砸,边砸边向过往游人喊道:“咱这货就是结实,不怕砸、不怕打……”偶一失手打碎了,他便找撤说:“我为的是叫大家看看这茬儿……” 卖剪刀的为证实货的钢口好,竟用一把样品刀往燧石上打,打的啪啪冒火星儿,大喊:“您瞧瞧咱这刀的钢口!” 卖布头的以天津口调大声吆唤道:“买来吧买来吧!天津卫,刚下火车的!关了门儿的货底子……”卖首饰的拿着一只镯子喊道:“买过的知道,戴过的认得!露出铜来给我拿回来……”更有甚者,粘盘子、粘碗的李九儿,用学驴叫、狗叫、群狗打架的办法招引游人。
晚清,在这里卖野药的极多,经营方式也很特殊。有个老头,头戴毡帽盔儿,帽下掖一块纸,当帽沿儿,拉着一头脖子上带有铜铃的小黑驴儿,驮着一些药匣子,下边挂着大字布围:“天元堂黑驴眼药”。人少时采取游动贩卖的方式边走边卖,如果人多拥挤,就在配殿廊底下停下来,而且把患者表示鸣谢,给他挂的布匾亮出来。从远处望去,好像土地庙。仁义堂孟家则拉个练武的场子,卖“百补增力丸”先耍一场飞叉,等把人招得里三层外三层的时候,他才开始卖药,喊道:“千方容易得;一效最难求!”金回回是在塔院出摊卖膏药,他与那些拉场子卖艺,自称:“小弟是从镇江来”的卖药者迥然不同。他是在现场升起火来,坐上油锅熬药,往一块块红布上摊,公开“修合”。招人围观。自称是:“修合众人见,存心有天知!” 还有一种卖虫子药的,搭个兰布棚,内设大长案子,摆出百八十瓶用酒精泡着的人体寄生虫,大半是人们所说的“混屎虫”(蛔虫)。据卖药的说,这都是吃了他的药打下来的。除了卖成药的还有卖草药的,什么旱三七、苦果、龙爪□等,屡见不鲜。 小孩转糖抓彩也是这里常见的买卖,尤其是春节,特别兴旺。
在二院西配殿廊下,挂着一副绢裱大画,上端书三个大字“道德心”。下边画出十五个大格,每格各画《西游记》一景,如:《高老庄》、《流沙河》、《五庄观》、《盘丝洞》、《宝象国》等,每景标志着得糖若干块,多的百块,少的数块。缝一布袋,内装小竹牌,标有西游各景,让人们抓了后对号领奖。做买卖的还要以唱代替吆唤。例如:“三道儿钱,三月三;唐僧取经上西天,路过九妖十八洞,好难过的火焰山。”以吸引一些小孩来抓彩。这种转彩的相对说来,比较公道。有的仅仅摆一小筐,筐上插两根竹竿,架一铁丝,穿着许多小纸片,上面已用白矾水写好“得糖××块”,多者百块,少者数块。抓彩的可任意撕一纸片,往水盆里一放,就可以看到得奖数目。
还有的小贩摆出各种奖品,诸如玩具、茶壶、茶碗之类的用具或食品。在木桩子上挂一圆盘,一拨可转,上边设指针,盘上画成格子,每格标出奖品名称。一个大钱拨一回,转盘,停后,指针指在哪个格的线上,即可得到所标奖品。如轮盘停后,指针正指线外,则什么奖也不得,只象征性的给两块冰糖子儿。谓之“没白没票”。最缺德的莫过于搞投球人格的,一些耍手彩儿的小贩们专蒙骗小孩。他们用木板钉一小橱,后背双层,成一斜坡,内有拦钉,从上口可将玻璃球投入,任其滑下,下边设若干格子,每格设不同奖品,如:皮球、转花筒、口杯、不等。另空三格,谓之“白票”。凡参加此项转彩的,几乎百分之百地落入空格。这时,便有与之同伙的假充游人,到此转彩投球,每投五个球,就有三个球落入大彩,以引诱顾客再次上当受骗。
至于套圈,大约是民国以后的玩艺儿。其大致可为两类。一种是远距离的摊子,摆的东西十分阔气,近处有各种泥娃娃,中间的是纸烟,磁火柴盒、镜子,后边是玩具大鞍车,最后是几个至十几个一落的饭碗(只套上最上边的就算数),让顾客在一米以外的地方去套。再一类则是小摊子光套纸烟,所有的纸烟一合一合地就摆在人们的脚下,旁边立一牌,上书“不准哈腰”,叫人们站直去套。这样,藤圈有弹力,往往套上了还要折回来,人们往往可望而不可及。
清代,庙会上常见的儿童玩具都是民间手工制品,但别有一种艺术风格。例如:哗楞棒儿、货郎鼓儿、婆婆车、击木、长虫变八卦、小孩钻罐子、七巧图、□官图、万花筒、吹筒箭、泥骰子,骨牌、小弩弓、宝盒、苍蝇笼、鸽子窝、琉璃泡儿、西湖景、瓦锅子、屁帘风筝、大鞍车、排子车、小沙燕、布老虎、胖小子、泥人、泥马、模子、假胡须、鬼脸儿、大头和尚度柳翠、木刀、木枪等。春天、有专门卖屎□螂拉车(纸糊小轿车)、屎□螂人的。春节期间是玩具行业的旺季。例如:三尺至五尺的大糖葫芦,用小糖子一刷,上边插上小彩旗。从两个风轮(也叫轱辘),到五十个风轮以上的风车;大小不等的扑扑登儿、琉璃喇叭、空竹、地轴儿……
清末民初,庙会上常见的“又吃又玩又哄孩”的儿童零食,花样极多。用小“蒲包”装的小炸食。每包有像手指肚大小的桃、石榴、苹果形的炸食十数枚。 用玻璃管装大米花,两头包裹彩纸,谓之“霸王鞭”。
此外,用杏干泥压成的酸“皮带”、以山里红泥压成的带画的果丹皮、玉米花、大米花合成的米花球、米花糕。糖块更是多样化。螺丝糖、桂花(三角、菱形)糖、冰糖子、薄荷凉糖、沙板糖、梨膏、变色球、泡泡糖等。春深时节,小青水杏上市,用一根小细秫□棍裹些小糖子,谓之“蜜”,与青杏一起卖给小孩们,谓之“杏儿醮蜜”。夏天,用杏干汤、酸枣汤泡了“淀儿粉”,谓之“玻璃粉”、“桃脯”。冬天,用次山里红不去核煮成“胡子糕”;比较高级些的是,煮玫瑰枣儿和用大红干、柿饼、藕片泡成的果子干。这后两者,也受成人们喜爱,成为北京特有的食品。
护国寺西廊下北口太平胡同为狗市。专卖哈巴狗,也叫“狮子狗”、“巴儿狗”,它比一般养的“笨狗”个头小,身长约一尺左右,短腿长毛、大眼、嘴盔子很短,两耳下垂。颜色有黄、黑、黑白花、黑黄白三色的。脖上系一小铜铃,驯顺可爱。饲养人还教会它许多玩艺儿,如就地打滚、跳跃起来用嘴接食物、用前腿作揖欢迎客人等等。前清时有值几两至数十两银子一只的。民国以后,有值银元几元至数百元一只的。买主多系富人。
另外,护国寺庙里庙外(护国寺前街)有奇卉、悦容等十多个花厂。专售鲜花,春日以果木为胜;夏日以茉莉为胜;秋日以桂、菊为胜。冬日以水仙为胜。庙门前及西门内陈列鲜花甚多,香气袭人。确是“生香不断四时花”。
护国寺庙会不是每天都有,每月按农历计,逢七、八是护国寺。到上世纪40年代末,土地庙、花市庙会撤消,两天庙会就挪到护国寺。护国寺庙会到上世纪50年代中期逐渐萧条。公私合营之后,有的庙会摊主被吸收到商业或企业中,卖扒糕的、卖炸灌肠的并入护国寺小吃店。
庙会看着不外乎是有买有卖,艺人卖艺,平头百姓购物娱乐之处,实际上有许多文化内涵,土生土长的民间文化,底蕴积厚。吃穿用玩儿,都是文化,质朴无华,和百姓紧密相连,故而使庙会撂地的玩艺儿,多少年流传下来。在现今的浮躁社会中,北京城的老人们盼想着那些纯朴文化的回归。
㈧ 迦藏的武功不是远远高于迦紫吗, 怎么他妹妹下的结界,他解不开
通过孕育大无形已经解开了,结界是不腐用生命下的啦
㈨ 九江市内值得去的景点有哪些
九江市内值得去的景点有:
一、庐山风景名胜区
庐山位于九江市南36公里,它的风光或许不如五岳奇险,但人文底蕴丰富。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不少赞美庐山的佳句,尤其是苏轼那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让人充满向往。如今庐山已是一处很成熟的旅游景区,山中的青山绿水、飞瀑、日出,还有近代别墅,引得不少游人来此一窥“庐山真面目”。
四、鄱阳湖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流经南昌市。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仅次于青海湖。鄱阳湖跨南昌、鄱阳、九江跨南昌、新建、进贤、余干、鄱阳、都昌、湖口、九江、星子、德安和永修等市县。鄱阳湖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下接长江。丰水季节浪涌波腾,浩瀚万顷,水天相连;枯水季节水落滩出,野草丰茂,芦苇丛丛;湖畔峰岭绵延,沙山起伏,沃野千里,候鸟翩飞,牛羊徜徉。
美丽富饶的鄱阳湖养育了世代生长居息湖畔的万物生灵。。通常以都昌和吴城间的松门山为界,分为南北(或东西)两湖。松门山西北为北湖,或称西鄱湖。湖面狭窄,实为一狭长通江港道。松门山东南为南湖,或称东鄱湖,湖面辽阔,是湖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