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笔记卡
① 谁给我一个读书笔记卡范本要有书名,作者,好词好句
1. 书名: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作者: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
内容: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的弱女子。然而,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吉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创造这一奇迹,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海伦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 。
好词好句:知识给人以爱,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智慧,应该说知识就是幸福,因为有了知识,就是摸到了有史以来人类活动的脉搏,否则就不懂人类生命的音乐!
感受:人要在逆境中逆流而上,越挫越勇。要像海伦·凯勒一样热爱生活,勇于向命运挑战。
2. 书 名: 绿野仙踪
作者 (美)弗兰克·鲍姆 国 籍 美国
内容概括说:
多露茜和叔叔婶婶住在堪萨斯州草原。有一天,龙卷风把房子和多露茜、托托(狗)一起卷走了,到了猛奇金人的地方,刚好压死了东方的恶女巫,把东方恶女巫的水晶鞋穿在自己的脚上,多露茜想回家,北方的善女巫叫她去最厉害的大魔法师奥茨那。她和稻草人、铁皮人、狮子做伴。 实际上,他(奥茨)根本不是什么大魔法师,叫她去找南方的的善女巫,最后,还是东方恶女巫的水晶鞋帮助了她。
读后感受深入谈:
我喜欢奥茨,虽然,他不是真正的大魔法师,但是,他还是为多露茜“仙人指路”!他是一个很好的人!
3. 作品:《三国演义》
作者:罗贯中
内容:诸侯割据,三国鼎立,互相用计!
好词好句:玄德大哭曰:十数万生灵,皆因恋我,遭此大难;诸将及老小,皆不知存亡:虽土木之人,宁不悲乎!” 可看出,刘备的仁慈和爱民如子
人生感悟:从这一场场血腥的战争中,我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我希望世界永远和平,永远不要战争
4 .1)书名: 《简爱》
(2)作者: 夏洛蒂·勃朗特
(3)内容简介:简爱从令人讨厌的学校毕业,在罗契斯特先生的庄园找了份家教的工作,负责教育罗契斯特先生的女儿,在此过程中两人擦出爱的火花,但在两人结婚当天,意外得知罗契斯特先生的前一位夫人并没有死,而是疯了并且正关在庄园里,于是简爱离开庄园,并碰到自己的表哥表妹,正当简爱犹豫是否与表哥一起离开英国做传教士的妻子时,罗契斯特的庄园由于疯妻纵火毁于一旦,他本人也受伤致盲,心灵有所感应的简爱赶回庄园,两人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好词好句: 生命太短暂了,不应该用来记恨。人生在世,谁都会有错误,但我们很快会死去。我们的罪过将会随我们的身体一起消失,只留下精神的火花。这就是我从来不想报复,从来不认为生活不公平的原因。我平静的生活,等待末日的降临
感想:《简·爱》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小说的真实性和强烈的感染力,还在于小说塑造了一个不屈于世俗压力,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形象。小说中简·爱对罗切斯特的爱情故事,生动地展现了的那火一样的热情和赤诚的心灵,强烈地透露出她的爱情观。她蔑视权贵的骄横,嘲笑他们的愚蠢,显示出自强自立的人格和美好的理想。
② 读书笔记卡怎么写和画
其实就跟"摘记卡"差不多,就是在你边阅读的时候,边把书中的好句好段摘抄下来,如果你的"读书笔记卡"是要上交给老师的,你不放心的话,可以在后面加一点评语,即自己对这段话的理解或为什么认为这个句子比较好,把它摘录下来的原因等
③ 读书笔记卡怎么做 做读书笔记卡的具体步骤 最好有例子
书名;西游记
作者:吴承恩
精彩片段:.
心得体会:.
④ 读书卡(手抄报)和读书笔记有什么区别
一、定位不同
1、读书卡:是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以纸为载体、以手抄形式发布新闻信息的报纸,是现在报纸的原形,又称手抄新闻。
2、读书笔记: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
二、形式不同
1、读书卡:,手抄报是第二课堂的一种很好的活动形式,具有相当强的可塑性和自由性。手抄报也是一种群众性的宣传工具。它就相当于缩小版的黑板报。
2、读书笔记:成册笔记本可用来抄原文、写提纲、记心得、写综述。长处是便于保存,缺点是不便分类,但可按类单独成册。活页本可用来记各种各样笔记。便于分类,节约纸张也便于日后查阅。
三、写法不同
1、读书卡:先把版面划分成两块,每块中还可以再分成片。划分文章块面时,要有横有竖,有大有小,有变化和有对称的美,也可绘画图案进行划分。报头要放在显著位置,最好是在左上或右上位置。
2、读书笔记:文人、学者都很重视做读书笔记。做读书笔记既是消化书本知识的有效手段,又可以积累有用的材料,训练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⑤ 做读书记录卡 急用!!!!!!!!!!!!
很多啊。陈染《沙漏街的卜语〉
曹禺《原野〉
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
泰戈尔《吉檀迦利〉
周国平《永恒的女人〉
谢有顺《我们并不孤单〉
刘刚编著的《外国玻璃艺术〉
肖鹰的《美学与艺术欣赏〉,极好做笔记,有非常有品位
纪德《如果种子不死--纪德自传〉
王樽《睡在黑暗中呻吟〉
蒋子龙的《感受的快乐〉
陈染《私人生活〉
这些都是我自己读书记录卡上的书名。
好啊,不过内容很多。
“荷马史诗中英雄们都命中注定了要早死。这种瞬息即逝的英雄命运不仅使英雄的生命完全属于战场,而且使他们如朝花夕逝一样完全属于自然。长生如树,短命如花,希腊的英雄都是花。他们在自然中诞生,在自然中绽放,又在自然中陨落。他们来不及离开自然就回到了自然。”
“美感当然并不是来自对象的柔弱和欠缺,但是,我们应当承认,一切美的形象的确都会显示出几分温柔的情调。不过,美中的温柔不是来自欠缺或不足,而是一种力量充盈之后的悠闲和从容,仿佛春天阳光下带着充足的水分自由生长的花卉。温克尔曼说,理想的美是成年的力量和青春期的温柔的结合,这是很有道理的。佩特认为,米开朗琪罗的绘画的伟大魅力在于,他在人体的描绘中将强大的力量和奇特的甜美融为一体。在一切美中,都流淌着青春的气息,春天的气息。让青春永恒,让春天常在,这就是美的理想。”
这本书是美学入门的非常好的读物,可以到图书馆去借,或是到书店去买。非常值得自己好好阅读一番。
新书推荐:
作家介绍:高尔基
《童年》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关于《童年》
《童年》读后感
精彩先看 作品链接
关于《童年》
【写作背景】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早在19世纪90年代,高尔基就有撰写传记体作品的念头。在1908年至1910年间,列宁到高尔基在意大利卡普里岛的寓所做客,高尔基不止一次地向他讲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的生活。有一次,列宁对高尔基说:“您应当把一切都写出来,老朋友,一定要写出来!这一切都是富有极好的教育意义的,极好的!”高尔基说:“将来有一天,我会写出来……”不久,他实现了这个诺言。
高尔基在这本书中真实地描述了自己苦难的童年,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典型的特征,特别是绘出了一幅俄国小市民阶层风俗人情的真实生动的图画。它不但揭示了那些“铅样沉重的丑事”,还描绘了作者周围的许多优秀的普通人物,其中外祖母的形象更是俄罗斯文学中最光辉、最富有诗意的形象之一。是这些普通人给了幼小的高尔基良好的影响,使他养成不向丑恶现象屈膝的性格,锻炼成坚强而善良的人。
【内容精要】
高尔基4岁丧父,10岁丧母,后靠自己努力学习奋斗成为了苏联伟大的文学家,自传三部曲是在列宁的鼓励下写成的,它们独自成篇,又前后相连,艺术地再现了主人公阿辽莎成长历程的三个阶段,真实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罗斯民众的生活,反映了小市民阶层的庸俗自私和空虚无聊,揭露了沙俄专制的黑暗与罪恶,被视为俄苏自传体小说的里程碑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伟大成就。
《童年》是这套三部曲的第一部,讲述的是高尔基幼年丧父、母亲改嫁,他跟随脾气暴躁的、日渐破落的小染坊主外公外婆生活的童年时光。此书通过一个儿童无邪的眼光,向读者生动地展示了19世纪中叶俄罗斯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描绘了许许多多社会小市民丑陋和愚昧的生活风貌以及当时俄国的宗教、丧葬等民风民俗。高尔基的这些回忆,有助于我们了解沙皇俄国那个时代的风貌,了解一代文学大师高尔基童年时的社会环境。
小阿辽莎的童年生活是“一种浓厚的、色彩斑驳的、离奇得难以形容的生活”,“仿佛是由一个善良而且极端诚实的天才美妙地讲出来的一个悲惨的童话”。在叙述童年生活的过程中,几乎阿辽莎遭遇的每一件比较大的事情,都会引起他一种意识的觉醒,这在作品中的表现就是每一件事情的叙述之后都紧随一句或一段阿辽莎的哲理性的语言。在高尔基的笔下,阿辽莎的生活是出身于下层人民的一些有卓越才华的人的生活,作品反映的是他们的性格形成的过程和意识的成长。
本书不仅有严谨的艺术结构,也有出色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小说着力刻画了阿辽莎、外祖父、外祖母这三个人物。
【地位影响】
《童年》是一本独特的自传。它并不像大多数自传那样,以一个主人公为形象创造出一幅肖像来。它更多地像一幅长卷斑斓的油画,复原了一个时代,一个家庭里的一段生活。这段生活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主人公。无论是美,还是丑的,都同时站在读者面前,冲击着读者的心灵,我们不得不一次次按捺住激动,继续看下去。这种巨大的神奇的感染力,是为许多批评家所称道的艺术效果,有的西方评论者甚至认为《童年》是高尔基最杰出的作品。《童年》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树一帜的艺术特色在俄苏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具有不可比拟的艺术价值。
【名家导读】
《童年》为什么长久地、永不泯灭地留在人们心田并激发人们为美好的明天去奋斗呢?这里最好用高尔基自己的话来回答:“文艺的任务是要把人身上最好的、优美的、诚实的也就是高贵的东西表现出来,激起人对自己的自豪心和责任感,需要英雄人物的时代已经到来了。人们要从英雄的灵魂和躯体里汲力量……”
——著名翻译家戈宝权
《童年》、《在人间 》、《我的大学》、《母亲》……这些书让我知道了高尔基同志的祖父是个穿着旧呢制服的沙俄军官,外祖父是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列宾油画中裸露着赤铜色脊梁的那种人。也知道了高尔基在鞋店做过小徒弟,甚至和他一起看见了鞋店老板怎样去抚摸女客的肥足,又吻自己发臭的手指,听见了躲在门后的高尔基咯咯的笑声。高尔基是我和我们几代人的童年的伙伴。
——著名作家 韩静霆
【人物评析】
阿辽莎是全书的中心人物,他从小心地善良,特别是在外祖母的哺育下,生成了一颗善恶分明、是非分明、能爱能恨的灵魂。他勤于学习,刻苦耐劳,严峻的生活使他锻炼成长为一个意志刚强、有理想有作为的新人。他性格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对知识的渴望,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生活的困苦并没有使他退却,他坚信黑暗终将过去,未来将会一片光明。阿辽莎这个形象是俄罗斯一代新人的代表,他的成长道路是俄国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之路。
【思考】
《童年》里的阿辽莎是一个爱憎分明、酷爱读书、奋发向上的形象,读完本书,你对阿辽莎热爱并渴望读书的精神有何感想呢?他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也坚持读书写字,年幼的他为了读书,还常常要去捡垃圾,你是否也会向他学习,通过读书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呢?
【延伸阅读】
《在人间》
《我的大学》
⑥ 读书记录卡怎么写
用A4纸,先画一些花边,然后写上题目:读书记录卡。下题目下面写班级,姓名,学校,书名,作者。然后下面写这本书或文章的主要内容。再下面写你的读后感受。就可以了。
⑦ 读书卡和读书笔记有什么区别
读书笔记:是指阅读书本时候为了积累所作的记录,包括摘抄好的词句,做评点,为自己更好理解所读书本内容的一种手段。 读书卡:1.书名 2.作者 3.出版社 4.好词好句的摘录 5.感想(就是读后感)
⑧ 读书摘记卡
读书摘记卡的做法可以参照九宫格笔记。具体做法是将一张纸,划分为书名、问题区、概念区、精彩区、待办区等区域。
在读书前,先根据自己的读书目标,结合书籍的目录,提出3-5个问题,然后把问题写到表格的问题区中(提出问题,可以激发我们读书的兴趣,读的时候知道该留意哪些内容,更加专心和投入)。在读的过程中,当你读到跟你问题相关的重要内容时,就可以把相应的内容写到概念区,写的时候建议用自己的话来重述内容(对于这些个重要内容,还可以以卡片的形式分别给他们做一些补充内容)。当你读到一些让你感到惊喜、意外的地方,就可以把它们放到精彩区。读的过程中或读完之后,还要规划今后要如何运用书中的知识,也就是在“待办区”写下接下来要怎么做、怎么落实和运用知识(写的时候,要把计划附上)。
要想读书有好的收获,除了读书笔记,怎样读书才是关键。掌握恰当的阅读方法,可以提高读书的理解和记忆效率。
读书时,需用心、需集中注意力。首先要学会带着目标或问题去读书,读书时围绕着一个问题、目标,与此有关系的就注意,你注意哪一项,哪一项便会自然地跳跃出来,映入你的眼帘,钻进你的脑子里。
其次要懂得快速阅读。我们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而且对于大部分书籍,重要的内容通常只占全书的两成左右,所以我们要学会以不同的速度对书籍进行阅读,而不是以同样的速度慢慢地读。像我的话,通常是以每分钟两千字左右的速度(学习“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掌握的)对整本书籍、或某些章节进行快速阅读,在读的过程中,我会找到这本书中我感兴趣的地方、对我重要的地方、或者一些看不懂的地方,然后放慢一点速度进行阅读。或者是对这些内容进行简单快速标记,之后再进行二次阅读或者精读。如果说,你不会快速阅读,也建议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去慢慢地读,这样不仅速度慢,理解也不会高,尽量把自己的速度放快一点。
⑨ 读书笔记卡怎么做
摘要式
即将书中或文章中一些重要观点、精彩精辟语句,有用数据和材料摘抄下来,目的是积累各种资料,为科研、教学、学习和工作作好准备。可按原书或原文系统摘录;也可摘录重要论点和段落;还可摘录重要数字。
摘要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时把与自己学习、工作、研究的问题有关的语句、段落等按原文准确无误地抄录下来。摘录原文后要注明出处,包括题目、作者、出版单位、出版日期,页码等,便于引用和核实。摘录要有选择,以是否有用作为摘录的标准。摘录式笔记可分为:
索引式
索引读书笔记是只记录文章的题目、出处的笔记。如书刊篇目名、编著者、出版年月日、藏书处。如果是书,要记册、章、节,如果是期刊,要记期号,报纸要记年月日和版面,以备日后查找方便。例如:庄照:《也谈为谁立传》,《光明日报·〈史学〉》。
抄录原文式
抄录原文读书笔记就是照抄书刊文献中与自己学习、研究有关的精彩语句、段落等作为日后应用的原始材料。摘抄原文要写上分类题目,在引文后面注明出处。
评注式
评注式读书笔记不单是摘录,而且要把自己对读物内容的主要观点、材料的看法写出来,其中自然也包括表达出笔记作者的感情。评注式笔记有时对摘录的要点做概括的说明。
评注式读书笔记常用方法有书头批注。即在书中重要地方用笔打上符号或在空白处加批注、折页作记号;也可用提纲方法把书和文章论点或主要论据扼要记叙下来;还可用摘要式综合全文要点、记下主要内容;读完全书或全文对得失加以评论也是一种方法。
评注式笔记有下列几种:
书头批注
书头批注,是一种最简易的读书笔记作法。就是在读书的时候,把书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用笔在字句旁边的空白处打上个符号,或者在空白处加批注,或者是折页、夹纸条作记号等等。这种笔记方法不但对书中的内容可以加深理解,也为日后查找提供了方便。
提纲
提纲是用纲要的形式把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论点、论据提纲挚领地叙述出来。提纲可按原文的章节、段落层次,把主要的内容扼要地写出来。提纲读书笔记可以采用原文的语句和自己的语言相结合的方式来写。
提要
提要和提纲不同。提纲是逐段写出来的要点,提要是综合全文写出要点。提要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语言扼要地写出读物的内容。提要除客观叙述读物内容外,带有一些评述的性质。
另一种提要,是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内容梗概作简要的说明。
评注读书
评注读书笔记,是读完读物后对它的得失加以评论,或对疑难之点加以注释,这样的读书笔记叫作评注笔记。例如鲁迅读《蕙櫋杂志》中的一段:清严无照《蕙櫋杂志》:西湖有严嵩和鄂王《满江红》词石刻,甚宏壮。词即慷慨,书亦瘦劲可观,末题华盖大学士。后人磨去姓名,改题夏言。虽属可鄙,然亦足以惩奸矣。
案:严嵩篇和岳飞词,有如是作为,后人留词改名,有如是自欺,严先生以为可笔而又许其惩奸,有如是两可。寥寥六十字,写尽三态。(鲁迅《集外集拾遗·书苑折枝(二)》)
补充原文
补充原文的读书笔记,是在读完原书或文章之后,感到有不满足的地方进行补充。需要注意的是补充原文不是随意地加以补充,而是要围绕中心思想加以引申或发挥。
心得式
心得式读书笔记,即读后感。是读书或读文章后写出的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启发。常用方法有:札记,它是摘记要点与心得结合的产物;心得,也叫读后感。将读书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综合观点、见解,提出自己看法并记录下来,也是很好的读书方法。
心得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得到的启发与收获的一种笔记。它有如下几种:
札记
札记,是读书时把摘记的要点和心得结合起来写成的。这种札记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可长可短。
心得
心得笔记也叫读后感。读书后把自己的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这些读书笔记,可以写读书时的心得体会,也可以写对原文的某些论点的发挥或提出批评、商榷的意见。写这种笔记,一般是以自己的语言为主,也可适当地引用原文。
综合读书
综合读书笔记是读了几本或几篇论述同一问题的书文后,抓住中心评论它们的观点、见解,提出自己看法的笔记。
上述三种类型的读书笔记,不论采用哪一种类型,目的都是为学习、工作、科学研究和写作服务。作笔记时开始可采用摘要式,以后读书多了,有了比较,产生了看法,就可以写译注式,至于心得式是更进一步了,它是属于科学研究的范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