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听书 » 听书原生家庭

听书原生家庭

发布时间: 2023-08-10 18:21:21

① 经常感到莫名的忐忑不安,看书,听书读难静下心来,怎么办

心不静,事难行。莫名的忐忑,心里总有事,说不清理还乱,要静静地想一想,梳理梳理,把面临的各种事情回忆一下,判断一下,找出忐忑的原由,该解决的解决,该放弃的放弃,该删除的删除,该看淡的看淡。让心情平静,让心态平和,忐忑的心就会宁静,就能静心读书、听书了。

是该思考一些人生的大问题了。要跳出过去的框子。

答:休息一下

我现在就是和你一样,想写文章静不下心来,惶惶不安。却也说不上是因为什么事。

人总会有情绪低落,迷茫的时候。

相信睡一觉又好了。

或者找朋友聊聊天,倾诉一下

或者安静地听几首歌

或者是看一部喜剧电影

可以令自己放松的事情很多。

祝好梦!希望明天又是元气满满的一天。

这种就是焦虑的表现。是对未来不确定性事件的一种情绪反应。

首先,要对自己说,这个是正常的现象,不必过多去担心。将注意力集中到使你感到不安的原因中,找出根源性的问题所在,是外部原因,还是内心不够强大,自信心不足?

其次,尝试多种途径,多种办法去转移情绪,不仅仅局限于看书和听书等。可以尝试去运动健身,登山跑步,或者去看电影,也可以鼓起勇气找朋友来倾诉,咨询心理医生,听听他人的建议是什么。我有个朋友,一遇到这种情况就去找三五个朋友喝酒来放松,当然这个是比较极端的办法了。

最后,树立属于自己的人生信仰和积极乐观的心态,鼓起勇气去面对这个 社会 。 社会 或许是残酷的,但只要保持自己的原则和底线,用简单直接的办法来对待复杂的 社会 ,用淳朴无华的内心来面对勾心斗角的生活,真正做到自己面对任何事情,都能心如止水的坦诚相待。不安,焦虑并不可怕,只要你不封闭自己的内心和思想,用自我的原则来指导自己的人生,我相信你能自信起来,再也不会忐忑不安了。

分享我的感受: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很久了!不安!焦虑!但是自己不知所以然,不知为何,就是感觉心里慌慌的不安的!

看了很多心理的书籍,沉浸在心理的文章里,有些明白了那是习惯性的焦虑!是由于成长中环境所导致的条件性反射!

之所以觉得莫名!那是自己没有觉察到为何而不安!只是自己没找到根源!

当我不断的往内觉察,发现童年的不幸,需要你用一生去治愈的!在这里我不是要怪罪于原生家庭,而是你要从自我根源那里去 探索 去发现,从小到大,你是经历了怎样的人生,然后反求诸己!

最近,有份很深的感悟!

抛开以上的不说,家庭的 社会 的这些大环境,更深的感受到,

作为一个人,本来就如一份能量波的存在!有高有低,有起有伏,就像一条起伏不定的波浪线那般,在一路的延伸里,需要你不断的去平衡!

身而为人,我们时而开心时而悲伤,时而平静时而混乱,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时而光明时而黑暗,各种情绪参杂,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平衡这些状态!

当你能够在这些看似波动的局面里,能够更深一层去和自己的这些情绪融合,去接纳自己内在所有的一切,不安变安!

一切的不安,都在接纳里消融了!

祝福你[祈祷][玫瑰]愿你平静!

恕我直言,建议您去趟医院急救室,公墓,你会发现,活着真好!有一天,我们也会躺在那里。生命是伟大的,又是渺小的。经不起浪费。看看自己已经走过的路,整理一下,今后的路,你想要什么?抓紧时间,开始去做。给自己订一个小目标。一年半载就能达成的那种。后面可以再订一个小目标。让自己有方向感。

那我建议你去来一场冥想之旅。

所谓冥想:

只要你曾经专注地仰望过一次星空、观察过一片树叶,你就体验过冥想。

通俗点儿说,冥想并不是什么高深神秘的宗教仪式,而是被科学研究证明的一种简单易学的大脑训练方式,就如同健身一样,只不过健身的对象是身体,而冥想的对象是大脑。

冥想是一系列自我调节方法的结合。这些方法强调通过训练注意和觉知来增强心理加工过程的自主控制(宝库题主无法专心的问题),进而提高整体的心理整体感,培养出诸如平和、清明、专注等特定能力。

so,知道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打坐了。

那么具体做法是什么呢?看下面┐

首先,找一个 安静 的地方,一个尽量不被人打扰的地方。

其次,找寻一个 舒服 的姿势,盘腿而坐亦或静躺,保持 呼吸 通畅。

最后, 闭上眼睛 ,跟随着音乐的引导,开启一段奇妙的旅程。

关注 于自己的呼吸, 慢慢吸入,慢慢呼出 ,我们的注意仿佛都 集中 于自己的呼吸之中,渐渐地我们平静下来。

随着 均匀 的呼吸,我们开始感知我们的身体,放松我们的身体,一个一个细节的放松,渐渐地我们全身都得到了放松。

松过后,睁开眼睛,仿佛世界都安静了,我们的内心也更加平和,没有那么多的纷纷扰扰,只剩下丝丝静谧的美好。内心也会安静许多喔。

在读心理学的小学霸已为您作答完毕。

有任何问题随时联系我喔,在我专业范围内的问题我一定答复。

② 听书之《原生家庭》

随着电视剧《都挺好》的播出,“原生家庭”一词再次跃入大众眼帘。张德芬曾说,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需要考试的专业了。因为当一个合格的父母确实是一件需要好好学习的事情。对于子女来说由父母所创建的原生家庭就是一个心灵停靠的港湾。而,这个港湾的舒适与否则取决于父母的行为。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有毒家庭的行为模式和拥抱你的内在小孩。下面将分析生活中常见两种模式以及如何安抚在原生家庭中受过伤害的心。

(1)不称职的父母

这类父母对子女造成的负面影响,不易察觉且难以界定。他们的伤害方式不是打骂,而是疏忽。他们的子女就像没有父母似的,不被关爱,被剥夺了童年。

比方说,现在的很多留守儿童过的就是这种生活,长年累月父母不在身边,由爷爷奶奶照顾,很多的童年时光是缺乏关爱的。这类的孩子是问题少年的主要组成部分

那么什么才是称职的父母呢?

作为一个称职的父母必须履行以下5项基本职责:

1)满足孩子的基本物质需求。

2)保护孩子免受身体伤害。

3)保护孩子免受感情伤害。

4)满足孩子对爱、关怀和更深层次的情感需求。

5)在伦理道德方面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再多的物质奖励都抵不上父母的全身心的陪伴。所以,别在孩子最需要爱的时候吝于给予。

(2)操控型父母

这类父母喜欢维持子女的无力感,希望子女离不开他们。

他们的操控分两种。一种是直接控制,即简单直接、毫无掩饰地控制,经常包括威胁、恐吓和羞辱。比如,他们说:“按我说的做,否则我不再理你。”

另一种是巧妙控制,常见的是“帮手型”父母。他们在大事小事上安排子女的生活,经常制造一些状况,让子女“需要”他们的帮助。

而操控型父母导致的结果,是子女常出现两种情况:投降和叛逆。

前者,是子女屈服于父母的操控。后者,子女则与父母对抗,造成“适得其反的叛逆”。这种叛逆只是为了证明自己与父母分割开了,是为了反抗而反抗,却忽略了自己真正的需求。

这类父母很多。朋友小张的母亲就属于操控型的父母,记得有一年,我们朋友聚会,聊的正酣时小张母亲来电话催小张回家,并威胁道:20分钟不回家就要锁门了。吓的小张急忙回家,可那个时候小张已经参加工作3年有余了。现在的小张已慢慢迈进了大龄青年的行列,她也在用一种极端的方式对抗父母的控制,父母越是让她相亲她就是不见;这种反抗的方式,也使小张错过了很多不错的机会。

当伤害已然出现并成为过去式,为了未来不再受其羁绊。我们需要自我拯救,这种拯救的方式就是:拥抱你的内在小孩,也就是安抚在原生家庭中受过伤害的心。

方法一:“少一些反应,多一些回应”

当冲突来临时,采用“少一些反应,多一些回应”的方法,可以使自己的情绪不受干扰,能够更明智的解决问题。用王阳明的话说就是“此心不动,随机而动”。因为,如果我们的心先动了,并且还对自己的念头特执着,那么就会看不到事情的本相,而犯一些低级的错误。

反应是指受情绪的影响为自己辩护的行为。比如,一个妈妈骂女儿自私。女儿说:“不,我没有,我总是为你着想,不管多累都会带你逛街,而你永远不满足。”

而回应,则是通过使用非辩护性回应,温和而坚定地表明立场。比如,妈妈对女儿说:“我和你父亲不想住宾馆,你真是个自私又忘恩负义的人。”女儿说:“让你们伤心我很抱歉,但我需要考虑一下。”

方法二:不再自我惩罚

学会不再自我惩罚,要卸下为童年的不幸承担的责任,将责任归还责任人。

你需要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和内心的孩子对话。你可以对着自己童年的照片,大声说“你不需要为—-负责!”这句话的中间加上你受到的伤害,比如“他们的忽视”“他们酗酒”“他们的殴打”。接着,重复刚才的句子,但句式改为“我的父母应该为……负责!”

重复以上的练习,让你的感受慢慢适应新的认知。

而面对曾受到的伤害,你需要学会处理自己的愤怒。管理愤怒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1)允许自己愤怒,不要压抑感受。

2)表达出愤怒。比如可以用力捶打枕头,对惹你生气的人的照片吼叫。

3)增加运动量。将愤怒转化为运动,可以释放内心的紧张情绪。

4)不要让愤怒加深心中消极的自我形象。愤怒的感觉既没有错,也没有让人变得卑劣。所以不要因此自我否定。

5)把愤怒转化为自我定义的动力源泉。

方法三:对自己负责。

此外,还要学会对自己负责,需做到以下几件事:

1)成为独立于父母的个体。

2)诚实地看待自己和父母的关系。

3)面对童年的事实。

4)承认童年的经历和成年后生活的关系。

5)向父母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6)面对并且消除父母对自己生活的控制。

7)当自己的行为残忍、刻薄,伤害到他人时,改变自己的行为。

8)找到合适的方式来治愈内心的童年创伤。

9)重新获得作为成年人的权利和自信。

方法四:用写信的方式和解

信的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曾经你对我做的。

2)我当时的感受。

3)我的生活受到怎样的影响。

4)我现在对你的要求。

此外,如果父母患病或者过世,也可以写对峙信,不寄出去,或者将信的内容读给父母的照片听。

对孩子来说,父母是信任的来源。父母对子女造成的伤害,让孩子无法信任父母,更无法对外界有信心。

对被父母忽视的子女来说,他们很难重获信任感和安全感。因为与父母的关系,是我们成年后和他人建立关系的基础。如果一个人的父母给予他尊重与情感上的慰藉,长大后,他也会希望别人这样待他。这种正面预期使人更坦诚且内心柔软。但如果一个人的童年充满焦虑、紧张和痛苦,那这些情绪将会演化为负面的预期和偏执的戒备心理。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学会如何正确地爱孩子。

正如作者所言,爱不只是一种感受,更是一种行为方式。愿你我都能成为合格的父母,愿天下每一个被伤害的孩子都能找回自己,重拾快乐!

热点内容
剑起八荒小说阅读 发布:2025-08-24 10:52:23 浏览:520
50岁空姐小说在线阅读 发布:2025-08-24 10:51:44 浏览:214
好看的公主复仇重生小说古代言情 发布:2025-08-24 10:45:10 浏览:901
晋江女生穿越奥特曼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8-24 10:12:13 浏览:746
小女花不好弃免费全本小说 发布:2025-08-24 10:05:39 浏览:616
推荐小说你们懂的 发布:2025-08-24 09:56:15 浏览:809
从校园到婚纱的言情小说 发布:2025-08-24 09:44:54 浏览:508
姐弟乱草小说阅读 发布:2025-08-24 09:37:10 浏览:823
乡村医生小说阅读 发布:2025-08-24 09:33:38 浏览:499
都市小说字数排行榜完结版 发布:2025-08-24 09:32:03 浏览: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