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听书 » 京华烟云有声听书

京华烟云有声听书

发布时间: 2023-08-22 01:41:19

1. 林语堂《京华烟云》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小说共三部。第一部《道家女儿》,写1900年到1909年。八国联军入侵的风声日紧,京城拥有百万资产的富商又是道家信徒的姚思安举家离京南下时,在兵荒马乱之中,姚家十岁的姑娘姚木兰同家人失散,后由京官曾文朴接到家中。木兰与曾家三儿子新亚被看做天赐的良缘。

几年后,姚木兰长成美丽过人、心灵手巧的少女。这时接二连三的人世波澜打破了这两家宁静的生活。奋发有为的青年孔立夫走进姚家生活的圈子,也走进姚木兰的心灵。木兰与新亚结婚,这样,道家的女儿成了儒家的媳妇,而木兰心里爱的却是孔立夫。

第二部《庭院悲剧》,叙述牛家恶势力的作威作福及衰败崩溃过程,之后,笔触又回到姚家庭院,展现一幕幕悲剧:姚家长子迪人身亡,迪人的母亲得了怪病久治不愈,姚木兰舅父冯泽安女儿冯红玉投湖自尽,姚思安自认为对家庭的职责已尽,削发改装,走出庭院,外出云游。宣布十年后回来。

第三部《秋季歌声》,描写了五四运动前夕到日本侵略军占领京、沪、杭之后二十年间姚曾两家的生活。随着时光的流逝,曾、姚两家的第三代逐渐长大。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木兰一家远离杭州西行。

沿途都是逃难的人群。木兰在西行途中收留了三个孤儿和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她感到自己虽已到了生命的秋季,但下一代却处于春季,“在晚秋的落叶之歌里含着青春的催眠曲”。小说在“秋季歌声”中结束。

(1)京华烟云有声听书扩展阅读

人物介绍

姚木兰

姚木兰生长于富家,从小受道家信徒父亲姚思安的影响,容忍宽大、亲切和霭,她崇尚老庄、歌笑自然,留连山水。在林先生的笔下,活脱脱一个值得老庄先贤们称道的“典型女性”。道家,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到了20世纪30年代已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姚木兰受道家影响,但时代却给她印上了新的痕迹,使她走向社会,走进了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组成的抗日洪流当中。这正是小说中姚木兰形象的蕴义。

孙曼妮

忠孝儿媳孙曼妮极少使用心理过程和言语过程,这表明了她的被动和顺从;并且倾向于使用陈述句和中值情态动词,说明她很保守与听话,没有自己的想法。

牛素云

对于反传统儿媳牛素云来说,她主要采用物质过程来表达自己的行为习惯,而且在她的话语中很少使用情态动词,表现了她非常的骄傲自大与蛮横无理。

姚思安

姚思安的父亲在世时曾是富甲一方的富商,后来儿子姚思安继承了这些不计其数的家财,这些财产包括许多药局,一些典当行,其它的还有一些茶叶店。可能是因为姚思安的钱一生都享用不尽,在他风华正茂的时候,他和其他富二代一起去酒楼消费,还去烟花柳巷找乐子,行为举止极其放荡,简直就像个流氓。

也因此破坏了家里的门风。然而,到了而立之年他有了夫人和孩子的时候,难以置信的,他不再是原来那个放荡的男人。他开始越发的领悟到在历经过风风雨雨之后,应该平静安定,安安稳稳的超脱世俗的生活。

2. 求林雨堂的小说《京华烟云》的内容简介。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旅居巴黎时用英文写就的长篇小说,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30多年间的悲观离合和恩怨情仇,并在其中安插了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直奉大战、军阀割据、“五四”运动、二战爆发等历史事件,全景式展现了现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

3. 《京华烟云》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京华烟云》(林语堂)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https://pan..com/s/11sHeiRgAFsYhYpd0wUPTwQ

提取码: xk5u

书名:京华烟云

作者:林语堂

译者:张振玉

豆瓣评分:8.5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5-7

页数:611

内容简介: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旅居巴黎时于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间用英文写就的长篇小说,并题献给“英勇的中国士兵”,英文书名为Moment in Peking,《京华烟云》是它转译为中文后的书名,也有译本将本书译为《瞬息京华》。林语堂原本打算将《红楼梦》译作英文介绍给西方读者,因故未能译成,此后决定仿照《红楼梦》的结构写一部长篇小说,于是写出了《京华烟云》。

小说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30多年间的悲观离合和恩怨情仇,并在其中安插了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直奉大战、军阀割据、“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笔战、青年“左倾”、二战爆发等历史事件,全景式展现了现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京华烟云》自1939年底在美国出版后的短短半年内即行销5万多册,美国《时代》周刊称其“极有可能成为关于现代中国社会现实的经典作品”。

作者简介:

林语堂(1895年10月3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4. 谁能提供《京华烟云》小说的一些资料以及个人观点

《京华烟云》是著名作家林语堂先生的一本颇有名的书。它描写了清朝灭亡后,民国时期是北平几个典型的大户人家的生活,非常逼真的再现了那个时代的生活画卷。《京华烟云》是一部好几篇小说联成的长篇小说,但不因此而成一部分散漫无结构的故事,而反为大规模的长篇。其中有佳话,有哲学,有历史演义,有风俗变迁,有深谈,有闲话,加入剧中人物之喜怒哀乐,包括过渡时代的中国,成为现代的中国的一本伟大小说。
爱情是春天的雨。被爱情滋润过的地方总是显得生机勃发,每一丛杂草都娇艳欲滴,每一棵树苗都亭亭玉立。当春天来了,爱情的雨滴就像珍珠,总是串起又散落,当春天走了,爱情的小花不是结果就是凋落;爱情是秋天的风。当爱情走了的时候,就像风沙吹过原野,到处一片枯黄,留下的只有萧瑟和惨淡,还有满目的苍凉。秋风扫走的是已经枯黄的枝叶,留下的是坚强的生命枝芽。在下一个春天来临的时候,当春雨滴落,当春风拂过,世界便又重新苏醒,生命的嫩芽又将重新挂上绿色的枝梢。 当我们爱一个人就要付出你的全部真心和爱恋,爱一个人就要给他温柔的依靠;爱一个人就要让他因为有你而快乐,爱一个人就要给他你热烈而真挚的心跳!是啊,在拥有爱情的日子里,我们感染上对方的气息,被渐渐同化。当日复一日的岁月在我们脸上刻上烙印,当一圈又一圈的年轮在我们脚下走过,当两个人在不经意中去体贴对方,去关爱对方,一个眼神,一声叹息,一个笑靥,都会给对方带来心灵的共鸣,都会使爱情得到升华。因此,在爱情的世界我们不仅仅需要激情,更重要的是如何“经营”好自己的爱情人生;若想保持爱情长久不衰,那就要及时去沟通、相互去理解、更好地去交流。站在对方的立场为爱人设想,可以更好地去理解对方。有了问题应该及时想办法去解决,促膝谈心把自己的观点客观地提出来。倘若某些问题是无法解决的,非原则的问题就采取妥协的方法,只有接受它才会有平和的心态。爱的双方要学会欣赏对方,经常赞美对方,而且要相敬如宾,互相珍惜爱怜,要有些亲情的感觉。能够做到这些,爱情才是幸福和长久的。当然我们不能因为爱情道路上有荆棘,就不敢去爱了。如果前怕狼后怕虎、或者按部就班地去寻觅爱情,恐怕此生虚度了也未可。为怕受伤而去拒绝爱情,或者试探性地投入一小部分,如果爱情能够分散,那只能算是一种投资,已经失去了爱情的神圣的蕴意了。所以,当我们面对爱情时要感性地追求,而当我们拥有它时,却应该理性地去对待,细致地去经营。只有这样才能出一个幸福的爱情来。 婚姻如同一条河,宽容会不断地拓宽婚姻的河床,更多更丰富爱的情感得以流淌,夫妻也有了更为宽阔轻松的个人空间,可以享受属于自己人生乐趣。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许多夫妻常会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得脸红脖子粗,非要得出一个输赢。其实,夫妻之间的许多事情是不需要理由,也无法判断对错的。学会宽容,既给对方一次反思的空间,也给了自己一份快乐心情。因此,夫妻双方在生活中难免犯错误,只要不伤“大雅”,并且已经“迷途知返”,也就没有必要“刻骨铭心”。我常看到一些夫妻一旦闹盾,总爱揭对方的“伤疤”,以为这样就会使对方“就范”,使对方感恩,其实这样不仅于事无补,更加厚了彼此心灵的隔膜,所以夫妻间切不要把一些“陈芝麻”般的旧事常常挂在嘴边,更不要用婚前某一方的错误刺激、要挟对方。学会忘却,才会开创美好的明天。 由此可见,要想获得美满的爱情和婚姻,光靠真心的爱是不够的,爱情和婚姻需要用心去经营。它是一个不断呵护、建设、更新的过程。美满幸福的爱情和婚姻需要用一定的技巧来维系。

我的观点嘛 认为那男的(忘叫什么了...)对姚木兰的态度充分证明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的观点

5. 《京华烟云》分章概述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旅居巴黎时,于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间用英文写就的长篇小说。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三十多年间的悲欢离合和恩怨情仇,全景式展现了现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

1975年,林语堂凭借《京华烟云》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内容简介

第一部《道家女儿》,写1900年到1909年。八国联军入侵的风声日紧,京城拥有百万资产的富商又是道家信徒的姚思安举家离京南下时,在兵荒马乱之中,姚家十岁的姑娘姚木兰同家人失散,后由京官曾文朴接到家中。木兰与曾家三儿子新亚被看做天赐的良缘。几年后,姚木兰长成美丽过人、心灵手巧的少女。这时接二连三的人世波澜打破了这两家宁静的生活。奋发有为的青年孔立夫走进姚家生活的圈子,也走进姚木兰的心灵。木兰与新亚结婚,这样,道家的女儿成了儒家的媳妇,而木兰心里爱的却是孔立夫。

第二部《庭院悲剧》,叙述牛家恶势力的作威作福及衰败崩溃过程,之后,笔触又回到姚家庭院,展现一幕幕悲剧:姚家长子迪人身亡,迪人的母亲得了怪病久治不愈,姚木兰舅父冯泽安女儿冯红玉投湖自尽,姚思安自认为对家庭的职责已尽,削发改装,走出庭院,外出云游。宣布十年后回来。

第三部《秋季歌声》,描写了五四运动前夕到日本侵略军占领京、沪、杭之后二十年间姚曾两家的生活。随着时光的流逝,曾、姚两家的第三代逐渐长大。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木兰一家远离杭州西行。沿途都是逃难的人群。木兰在西行途中收留了三个孤儿和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她感到自己虽已到了生命的秋季,但下一代却处于春季,“在晚秋的落叶之歌里含着青春的催眠曲”。小说在“秋季歌声”中结束。

6. 《京华烟云京华烟云》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京华烟云》(林语堂)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com/s/1TiIIOIo39DfTXejm3LbGig

提取码: 4w27

书名:京华烟云

作者:林语堂

豆瓣评分:9.2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9-3

页数:951

内容简介:

《林语堂英文作品集:京华烟云》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30多年间的悲欢离合和恩怨情仇,并在其中安插了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直奉大战、军阀割据、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笔战、青年“左倾”、二战爆发,全景式展现了现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林语堂英文作品集:京华烟云》自1939年底在美国出版后的短短半年内即行销5万多册,美国《时代》周刊称其“极有可能成为关于现代中国社会现实的经典作品”。

从诗到诗——中国古诗词英译

从诗到诗(中国古诗词英译)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精选(汉英对照)

人文胜迹——初中以上英文水平读者

莎翁故居

国王谷:人文胜迹

雅典卫城:人文胜迹

庞贝城与赫库兰尼姆城:人文胜迹

哈德良长城

林语堂英文作品集

印度的智慧(林语堂英文作品集)(月亮石)

武则天传

京华烟云(英文版)

京华烟云

吾国与吾民

吾国与吾民(英文版)

老子的智慧

生活的艺术

生活的艺术(林语堂英文作品集)(月亮石)

风声鹤唳(林语堂英文作品集)(月亮石)

京华烟云

吾国与吾民

生活的艺术

作者简介:

林语堂(1895年10月3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7. 《京华烟云》的主要内容

1、主要内容
《京华烟云》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30多年间的悲欢离合和恩怨情仇,并在其中安插了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直奉大战、军阀割据、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笔战、青年“左倾”、二战爆发,全景式展现了现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
2、后世影响
《京华烟云》自1939年底在美国出版后的短短半年内即行销5万多册,美国《时代》周刊称其“极有可能成为关于现代中国社会现实的经典作品”。《京华烟云》前面的献词为:全书写罢泪涔涔,献予歼倭抗日人。不是英雄流热血,神州谁是自由民。续篇是《风声鹤唳》,《纽约时报》誉之为中国的《飘》。《京华烟云》与《风声鹤唳》、《朱门》合称为“林语堂三部曲”。
1975年,林语堂凭借《京华烟云》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3、作者简介
林语堂,福建龙溪人,1895年出生于福建一个基督教家庭,父亲为教会牧师。1912年林语堂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写杂文,并研究语言。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风声鹤唳》, 在法国写《京华烟云》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热点内容
王爷有男王妃的小说推荐 发布:2025-08-22 23:45:45 浏览:116
小说阅读网关于狐狸的 发布:2025-08-22 23:39:45 浏览:19
米瑞斯X米波校园小说 发布:2025-08-22 23:30:11 浏览:199
校园学习的小说 发布:2025-08-22 23:23:46 浏览:508
写盗墓贼的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8-22 23:23:38 浏览:392
无敌剑修系统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8-22 23:22:09 浏览:836
校园邪恶小说林邪下载 发布:2025-08-22 23:11:23 浏览:274
架空权谋小说推荐 发布:2025-08-22 23:10:14 浏览:885
关于给龙生子的言情小说 发布:2025-08-22 23:08:13 浏览:609
穿越报复小说完结 发布:2025-08-22 23:07:50 浏览: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