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小说听书
1. 对姚雪垠的小说《李自成》如何评价
从1963年第一卷出版,到1999年前后完成第五卷,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耗费了姚雪垠50多年心血。在这部小说中,姚雪垠把历史学者的胆识、功力,小说家的才能、本领,美学家的眼光、见解,熔于一炉,形诸艺术的笔墨,化为形象的艺术创造,精缕细刻,不仅展示了具有历史深度的民族风貌画卷,更成就了一部熔铸了历史思辨精神的煌煌巨著。
《李自成》第四、五卷是这一段惊心动魄历史的结局篇。第四卷上册结尾描写李自成攻进北京,崇祯自尽。第五卷上册描写多尔衮为清廷摄政王,于甲申年四月开始南征,五月占领北京。清王朝占据中原、统一中国近三百年就从“多尔衮时代”开始。第五卷下册描写李自成在清军追剿中,于顺治二年,也就是1645年初放弃长安、又逃离武昌,军队完全溃散,他最后单枪匹马,在九宫山被当地乡勇杀害。
小说不以成败论英雄,对李自成农民起义怀有无限同情。古代英雄之所以称为英雄,其中悲剧是最具震撼力的原因,英雄的别称应该是一场悲剧。小说对明、清王朝的描写间或还有滑稽的成分和喜剧色彩,对李自成则完全不同。
李自成是真正的悲剧人物,不仅因为他最后孤家寡人、身首异处的下场最为凄惨,也不仅由于他个人的种种过失,使他最终丢失了大顺朝皇帝的宝座。但小说描写李自成的悲剧在于,他天性仁厚,对下层百姓有强烈的同情心,他越是要解救民众于水深火热,扩充军队,清除异己,推翻明王朝,就越向失败的结局靠近一步,越要背叛他原本善良的天性。
这种悲剧性的深刻之处就在于它是无法避免、无以克服的,如果消灭了问题一方,事物本身亦不存在。莫非真应了那句名言:
“未掌权势者,权势会磨灭他。”
2. 《李自成》小说简介
1、基本简介
《李自成》, 姚雪垠所著长篇历史小说,作者以“深入历史与跳出历史”的原则,描写了距今300多年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和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小说以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由弱小变强大,转败为胜推翻明王朝统治、抗击清军南下为主要线索,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再现了明末清初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和农民起义军从胜而败的悲剧结局,揭示了农民战争和历史运动发展的规律。
2、名家点评
《李自成》并不是单纯反映明末农民起义,而是以这支农民起义为中心,写出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的“网络全书”。 ——著名历史学家、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 胡绳
《李自成》写潼关大战,脱尽《三国演义》《水浒传》之传统写法,疏密相间,呼应灵活,甚佩甚佩。
《商洛壮歌》整个单元十五章,大起大落,波澜壮阔,有波谲云诡之妙;而节奏变化,时而金戈铁马,雷震霆击,时而凤管*弦,光风霁月;紧张杀伐之际,又常插入抒情短曲,虽着墨甚少而摇曳多姿。 ——茅盾《关于<商洛壮歌>》(摘自1975年6月18日致姚雪垠的信)
《李自成》一个重要贡献,是对传统悲剧观念的突破,把悲剧人物的性格更深一层地推进,许多对立面的人物都有了悲剧意味……总的看来,第三郑对前两卷的悲剧观念有了新的突破,为农民起义战争降下帷幕做了极其悲壮的铺垫。
另一重要成就,是保持了全书结构艺术的很高美学水准。作品首尾呼应,气势连贯,既宏大复杂,又舒展自如,有张有弛,富于变化。 ——北京大学教授 严家炎
3、作者简介
姚雪垠(1910-1999),原名姚冠三,河南邓县人。1929年考入河南大学预科,后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抗日战争前后,创作了小说《差半车麦秸》、《牛全德和红萝卜》、《春暖花开的时候》、《长夜》等。曾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东北大学副教授、上海大夏大学教授。解放后曾任湖北省文联主席、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1963年创作出版了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第一卷。二十多年之后,这部五卷本小说才全部完成。
3. 姚雪垠写的《李自成》有多少卷
姚雪垠写的《李自成》共分五卷,前三卷分别于1963、1976、1981年出版。后两卷也于作者逝世前完成。但因作者身体不佳,第四卷未按原写作计划,而从第三卷和第五卷各抽出一部分构成第四卷。
《李自成》 以写明末的农民战争为主,兼写中国内部明、清之间和清、顺之间的民族战争,刻画了不同阶级的代表人物和生活画面,以及各阶级、各集团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展开了色彩缤纷的历史画卷。《李自成》讲述李自成率起义军转战各地,受到明朝总督洪承畴的围剿,在潼关南原突围到商洛山中重整旗鼓,制止了石门谷哗变,粉碎了官军围剿。李自成要求与张献忠联合未果,张反欲火并李自成。为保存实力,李自成分兵潜伏于郧阳山中积极经营;冬天,乘中原官兵空虚,疾驰河南,饥民从之如流,又拜宋献策为军师,收杞县举人李岩,随即破洛阳,杀福王,声势大振。起义军领袖罗如才亦离开张献忠与李自成合营,奉李为盟主。他们在河南击溃明军主力,三次进攻开封;战绩辉煌,但也暴露不少弱点,孕育了最终失败的因素。作品细腻地描绘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成功地刻画了李自成、张献忠、崇祯等一系列人物形象。
《李自成》网络网盘txt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38ouBeW1HOOnt0aH1Im04A
简介:《李自成》的作者是姚雪垠。
5. 《大顺帝李自成》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大顺帝李自成》(李健侯)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VMl3r5aaw5nMTlP2LVXE2g
书名:大顺帝李自成
作者:李健侯
豆瓣评分:6.8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8年10月
页数:520页
内容简介:
《大顺帝李自成》,原名《永昌演义》,成书于1940年代,是民国时期唯一的一部以李自成起义为背景的历史小说。在书中,作者写了关于李自成起义兴衰始末、大明王朝的灭亡、清政权的兴起等内容,中间夹杂了诸多神话元素,可读性较强。本书完稿后,曾经送到延安,受到毛泽东的亲自审阅,毛在审读之后表示出对此书的极大兴趣,同时也写信表达了自己的敬意。更重要的是,毛泽东亲自嘱托秘书,逐字抄存了这部书稿!
这部著作,后来也对姚雪垠创作长篇小说《李自成》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作者简介:
李健侯(1894-1954)原名宝忠,字健侯。祖籍陕西米脂,生于四川。七岁读私塾,中学堂毕业后返回米脂。因家境富裕,不事农耕,放浪形骸。壮年时曾游历山西、直隶等地,平时居家读史、绘画,悠闲度日。他收集披览多种正史杂书,博采众记,起了为李自成立传的念头。遂于1926年动笔,撰写成一部40回本、38万多字的历史小说《永昌演义》。为书稿脱手,经过四年苦心经营,三易其稿,六次抄缮,甚至不惜卖掉部分田产。1934年,李应聘参与县文献委员会编纂《米脂县志》。1944年,《永昌演义》手抄本由李鼎铭带到延安,毛泽东审阅后给于高度评价并进行抄存。
建国后定居西安。
6. 一代闯王:李自成txt全集下载
一代闯王:李自成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崇祯十一年十月初三日晚上,约摸一更天气,北京城里已经静街,显得特别的阴森和凄凉。重要的街道口都站着兵丁,盘查偶尔过往的行人。家家户户的大门外都挂着红色的或白色的纸灯笼,灯光昏暗,在房檐下摇摇摆摆。在微弱的灯光下,可以看见各街口的墙壁上贴着大张的、用木版印刷的戒严布告。在又窄又长的街道和胡同里,时常有更夫提着小灯笼,敲着破铜锣或梆子,瑟缩的影子出现一下,又向黑暗中消逝;那缓慢的、无精打采的锣声或梆子声也在风声里逐渐远去。
--------
崇祯十一年——即公元1638年。本书内所有的年月日都依照中国的传统习惯,使用皇帝年号和阴历。
城头上非常寂静,每隔不远有一盏灯笼,由于清兵已过了通州的运河西岸,所以东直门和朝阳门那方面特别吃紧,城头上的灯笼也比较稠密。城外有多处火光,天空映成了一片紫色,从远远的东方,不时地传过来隆隆炮声,好像夏天的闷雷一样在天际滚动。但是城里的居民们得不到战事的真实情况,不知道这是官兵还是……
需要别的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