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听书 » 佛经听书

佛经听书

发布时间: 2023-11-30 15:18:07

① 修读佛经,或者听懒人听书“民间风水奇潭”有很好疗效。

读颂佛经,称念佛号,功德无量,可以祛烦消灾,净心无忧,至于你说的听书,权当是当成故事,解下烦闷,娱乐心情就可以了,不必过于当真,要知道风水不如践行,人的善心与善行更能左右人的命运。

②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2020年的春节,一场始料未及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把无数个普通家庭带上了“战场”,也把大多数人困在了家里,看着每天增加的确诊人数,不免有些震惊,看着发布出来的确诊病人到过的地方,坐过了车次,对照名单,一遍遍的回想“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我有没有与此人近距离接触过”。

        一夜之间网络媒体全是与疫情相关的话题,全民开始搜索探究,新冠病毒是什么样的,新冠病毒从哪里来,传播到了哪些地方……突然之间都希望自己是一个科学家,哲学家,好去探索冠状病毒的横行世界?

        冠状病毒就像《圣经》里说的:“我虽然为自己作见证,我的见证还是真的。因我知道我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你们却不知道我从哪里来,往哪里去。"

        静候在家的日子,有个朋友调侃说:隔离半月,出小区门,遇到的都是一些直击灵魂深处的终极哲学问题:你从哪里来?你是谁?你要到哪里去?然后被施以深情一枪,看我是不是头脑发热了。

        看到这句话突然就想到《西游记》里出现过近80次的一句回答:“贫僧唐三藏,从东土大唐而来,要往西天取经”。看过很多遍西游记,听到很多次唐僧的介绍,都没有在意。现在想想作者这样写清晰自己的人生目标,不管路上有多少艰难和诱惑,都动摇不了决心,于是他成功取得了成功!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是唯心主义三大终极问题,两千年来没有答案的哲学命题,没想到被吴承恩轻松化解。(个人认识的一种巧合)

        唐僧的介绍仔细读来很有深意。简单点一句话里体现了他的价值观,他的身份,他的职责,他的定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知道谁培养了他,养育了他,知道自己的目标信仰,清楚自己的理想。他是僧,他遵守佛家戒律,行善积德,与人为善,他知道自己是大唐的僧人,他自豪背后是强大的唐朝,他有足够的自信说他从东土大唐而来,他知道他的使命,他坚守自己作为佛门弟子的远大理想,带着对佛经的想往与好奇,用真诚与执着,坦然面对一切困难险阻,最终取得真经。

        记得第一次听到“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个问题是西北大学李建森教授在给安康达徳书院学员上哲学课时让思考的问题,也是从那以后,我才去看哲学类的书,开始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希望自己像《苏菲的世界》里的苏菲一样,收到一封信,有人问:“你是谁?”,希望能遇到像艾伯特的老人,为我答疑解惑,带领着我走出心灵的困境。

        2014年算是我女儿出生后的一个转机,那一年开始,我申请当了志愿者,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公益人,所看到越是优秀的人越是努力好学,越是平易近人,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另一番天地。之前也爱买书,但基本都是给孩子买的,每个周至少买一本书给孩子,周末时间基本是陪孩子在书店图书馆度过的,给自己看的书确很少,买回家的书孩子都要翻一翻,慢慢感觉自己跟不上孩子的脚步了,也在追逐中丢失了自我。惊觉,想长久陪孩子成长,更要自我成长。

        2015年在好友王娅莉的鼓励下我们一起申请加入了达徳书院,开始在师父陈国庆教授的指引下,静心读书,跟随西北大学杨权利教授、安树彬、赵润琪、王有红、王元琪、郭振华等十几位教授学习中西方哲学史、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书籍、美学、教育心理学等知识理论。从上学时就读不懂古文的我,一年中居然读完了《论语》《孟子》《庄子》《道德经》等经典,听老师讲解《中国哲学简史》《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乡土中国》《中国佛教史》《全球通史》等哲史系列书籍,开始每天练习朗读,听书,做读书笔记,参与公益活动,充实的生活,让上班更有趣味,让生活焕发生机。两年的读书学习,也让自己一点一点的从抑郁里走了出来。

        那几年我处于极度抑郁的时期,身体多病,生活工作不顺,一个人带着孩子 来回奔波,感到身心疲惫。女儿慢慢大了,经常拿问题来考我,问的我是面红耳赤,突然感觉,再不抓紧学习,与孩子以后交流都难了,怎样更有效的与孩子交流沟通?怎样与家人朋友同事更好的和谐友好相处?我的现状是环境的对我的影响,还是我自身的思想认识问题?是换环境还是换心态,怎样换?如何协调工作与家庭关系?最重要的是变得讨厌自己,害怕进入中年,突然感觉自己进入了黑森林,迷茫焦虑,期盼改变,等待智者的救赎。

        经朋友推荐,买回来《正面管教》《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傅雷家书》《怎样说孩子才会听》《蔡康永的说话之道》《倾听孩子》《接纳孩子》《斯宾塞的快乐教育》《儿童心理学》《乌合之众》《生命的重建》等教育类、心理学类的书籍剖析自我,找问题找思想的出路。这是一个痛痛苦的历程。就像饶雪漫在《沙漏》里说:人生没有那么多的假设,现实是一个一个真实的耳光,打在你的脸上,喊疼毫无意义,唯有一往无前。

        那时候也看郭敬明的书,看《幻城》的空灵不凡,看《左手倒影右手年华》的无奈与忧伤,在李清照、纳兰性德、仓央嘉措的诗词里痛哭,在《道德经》《庄子》《大学》《中庸》里释怀,在《小王子》《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驾驭中年》《当下的力量》里寻找自己,认识自我。读书会听朋友们分享《苏东坡传》《电车难题》等用豁达用智慧化解困苦,解放自我,悦纳自己,寻找自我友好相处的生存法则。安妮宝贝 在《蔷薇岛屿》说:很多时候,一个人选择了行走,不是因为欲望,也并非诱惑,他仅仅是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声音。

      朋友鼓励我说: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许多诱惑,受到很多伤害,见到很多匪夷所思的人和事情,也会碰到恶人、被误解或者背叛。但不管怎样,都要记住,千万不要因为这些改变了你的本心和本性,因为我们最初的那 份纯真,才是人生里最珍贵的东西!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改初心,做最真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在达徳书院里读书学习,老师的指引,同学的陪伴鼓励下,我一点一点在找回丢失的自己。几年来,西北大学的老师们,不辞劳苦地自驾车往返于西安安康之间,公益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与慈善文化上百次,用他们的爱与善做灯塔,给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

        几年来,不知不觉买了两百多本书,组织了近百次公益活动。买回的书只能说是星星点点的读,马马虎虎的在翻阅,有的只是翻了翻,有的看过就忘了,但有书在,就感觉永远踏实。书籍就像不同的蔬菜,丰富多样,才能确保营养平衡,保持自己好奇心。。

    读余秋雨的书,可以跟随他在世界各地探索文化起源,在优美的文字里感受不同的背景下文化历程;读白落梅的散文可以在文字的风雅中感受淡淡的忧伤之美;读汪曾祺的可以打开你的味蕾,尽情享受美食的诱惑;读朱光潜的书开启你美学之路;读庆山的书,让你瞬间内心宁静,不急不躁;读毛泽东的书让你感受豪迈与担当的气魄…

    有的时候看到一本书,读着读着,突然就发现,你走的路慢慢顺了,焦躁的心静下来后,突然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舒适感,让你有了底气,让你工作起来更得心应手,你发现你所困惑的东西,千百年来你的那么多的同伴都已经思考过,然后提供了各种答案给你。

        庆幸的是我努力挤出了瓶颈,一步步在《人类简史》《人工智能》《论美术的现代性》《单身女性的时代》《牛奶可乐经济学》《爱的艺术》《贫穷的本质》《丝绸之路》《时间简史》等书籍中开拓视野,开阔思路,明晰思维,敬畏自然,珍爱生命,让你知道人类在宇宙中的渺小,在灾难面前的无力,让你清楚前进的方向,让你对宇宙对未来产生无尽的好奇与想象。

        就如《未来简史》里说的:人类也许能够迈向富足的生活,贫困或许能够得以消除,每个人都可以公平地分享技术和市场想象力所带来的利益,我们能够维护自由,使之不受敌人乃至自己的暴行所影响,我们可以留给子孙后代一个得到更好保护的环境,我们还能够以全世界所有的智慧为基础找出新的生活方式和创造方式。

        《文明人类的八大罪孽》告诉我们知道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而不是只活在当下,是我们现代所谓的文明人类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让你在疫情来临时不慌乱,不再人云亦云,让你能够理性对待网络上的荒诞的言论。

        在《生命的重建》这本书里露易丝用坚韧的生命力书写她的坎坷之路,人生的苦难就像沙子,被她炼成了思想的珍珠。告诉我们思想是可以改变的,只要你想改变,你想进步,什么年龄都不晚。

    读书在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思想,让我们做一个真实的自己,具有一颗向上向善向美的心。就如师父陈国庆要求的,做一个有大视野大格局的人。走出自我的小纠结、小局限、小视野、小世界,融入一个大大的、无限辽阔的生命视野,形成我们的生命高远、内心情怀。用内心的温暖与宁静,伴随这似水流年,支撑着生命向前到达远方,见证这生命真正的风景辽阔。视野开阔了才能走的更远!

      人生中有很多黑暗,如果不撕扯开,阳光就照不进去,封锁的心灵,自己不走出来,别人也就走不进去,一团乱麻,不找出一个端口,也就很难理顺。内心你希望什么,在书里你看到了什么,未来的路上才有可能出现什么,转变思想,换个心态,你的世界才能春暖花开。

      通过在达德书院一系列学习,参加公益活动,我感受到了宁静,快乐,幸福。

      我想说,成长离不开团队,需要有智者做灯塔给我们指引方向,用勤奋做桨,书籍做舟,良师益友为伴,凝聚集体智慧,团结一心共同前行,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并时刻记着: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句话对个人是如此,对人类,同样重要!

③ 《西游记》第十八回主要内容

第十八回 观音院唐僧脱难 高老庄大圣除魔

来到高老庄,三藏看此处不错想借宿一宿,行者问的路人,了解到高老庄高太公家在三年前,女儿被一个妖怪给霸占了,太公不高兴,想降服妖怪,前后请的法师都没有成功,正要寻新的法师,行者得知,想度这一场造化,就和三藏一起来到了高太公家中。

三藏和行者见罢太公,席间太公说道自己三个女儿,两个许给本庄的人,三女儿本想留在家中,招赘一个养老女婿,相中以样貌精致的汉子,谁知入门没多长时间,就开始样貌变化,成为猪样,食量巨大,还将三女儿关在后宅,已是半年不让出来了。

悟空去降服猪妖,破了后宅的锁子,将太公女儿救出,自己化身为女子模样,骗这猪妖,等猪妖回来以后,行者骗那猪妖造化低,猪妖说自己这些年为高家做了好多的事情,使高家成为富贵人家。

并说道自己住在福陵山云栈洞,名叫猪刚鬣,行者说请了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孙行者来捉拿猪妖,猪妖惧怕就要逃走,行者见状,也现了本身,急忙抓那猪妖,猪妖慌忙逃脱,行者赶去捉妖。

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西游记》的内容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是最为庞杂的。它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内容,既让佛、道两教的仙人们同时登场表演,又在神佛的世界里注入了现实社会的人情世态,有时还插进几句儒家的至理名言,使它显得亦庄亦谐,妙趣横生使该书赢得了各种文化层次的读者的爱好。

(3)佛经听书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在唐太宗元年,25岁的僧人玄奘天竺徒步学习。离开长安后,他经过中亚,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他经历了艰辛和障碍,终于抵达印度。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重要的佛教辩论会任主讲,受到称赞。

在玄帝十九年,他回到长安,带回了657件佛经。后来,玄臧叙述了西行,门徒编辑了大唐的12卷。但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在路上看到的国家的历史,地理和交通。没有故事。那时,它是在明朝中后期。接着是五个时期:小宗弘志,吴宗政,师宗嘉靖,穆宗龙庆,神宗万里。

明中后期的社会形势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社会形势大不相同。统治阶级的政治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内部矛盾日益尖锐。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启蒙正在兴起,人类解放的趋势正在上升。公民文学蓬勃发展,小说和歌剧创作进入了充分繁荣昌盛的时期,经济资本已经萌芽。

“西游记”的出现开启了神灵小说和长篇小说的新范畴。善意嘲讽,辛辣讽刺和严肃批评的结合直接影响了讽刺小说的发展。因此,“西游记”是古代长篇浪漫小说的巅峰之作。在世界文学史上,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和魔幻现实主义的先驱。

热点内容
免费完结小说轩辕太子 发布:2025-07-25 23:04:26 浏览:261
民国商人小说排行 发布:2025-07-25 23:03:35 浏览:584
经典小说100部言情下载 发布:2025-07-25 22:58:41 浏览:303
八年级的好看小说 发布:2025-07-25 22:44:30 浏览:643
军队言情小说 发布:2025-07-25 22:44:19 浏览:130
坏蛋是怎样炼成的3听书 发布:2025-07-25 22:29:25 浏览:723
求一本书说的是校园破案小说 发布:2025-07-25 22:22:15 浏览:498
穿越到外国的变身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7-25 22:07:39 浏览:420
比较有名的言情小说 发布:2025-07-25 22:07:21 浏览:893
听书女尊文 发布:2025-07-25 21:58:13 浏览: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