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陈彦听书
❶ 《主角》:不疯魔不成活,从烧火丫头到秦腔皇后她的人生比戏精彩
我一直记得《霸王别姬》里有一句台词:“不疯魔不成活”,是段小楼骂程蝶衣入戏太深。 这部电影是张国荣的巅峰之作,无人可以超越,他就是程蝶衣,程蝶衣就是他,戏里戏外分融为一体。当他飞身一跃的时候,刹那芳华成为永恒的经典。 看完小说《主角》,眼前突然又浮现出张国荣那张魅惑众生的脸,那样千娇百媚,那样动人心魄,这才是一个“角儿”的范。
《主角》是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之一。 光环巨大,忍不住找来拜读,一开篇就被活生生、脆蹦蹦的陕西方言给抓住眼球,欲罢不能,厚厚的三部居然毫不费力地啃完。合上书忍不住惊呼,实在是太好看了!《 主角》中塑造的诸多人物个性鲜明、呼之欲出,不管是“一根筋”冒傻气的忆秦娥,还是她那个死不悔改的“敲鼓佬”舅舅胡三元,他们就像活生生地站在你面前一样有血有肉。 说实话,我已经有好多年,没看过这样酣畅淋漓的小说,简直令人拍案叫绝。
到底是何方神圣写出这部精彩的《主角》呢?署名 陈彦 。介绍一下,陈彦,陕西人,一级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创作《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西京故事》等戏剧作品数十部,三次获“曹禺戏剧文学奖”“文华编剧奖”。其中《西京故事》已搬上荧幕,由陈小艺主演。陈彦所写小说也屡获殊荣,长篇小说《装台》被评为“2015小说排行榜”长篇小说榜首,2017年获首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
《主角》是一部惊心动魄的命运之书。 讲述了一代秦腔名伶忆秦娥40多年来的际遇起伏以及秦腔艺术在大时代背景下的种种挣扎苦痛。 忆秦娥从一个乡下来的烧火丫头成长为红透半边天的秦腔小皇后,她的成功归功于自身的不懈追求,和一代代老秦腔艺人的悉心传承。时代的车轮滚滚,秦腔时而起时而落,但无论 社会 如何变迁,不变的依然是忆秦娥对秦腔艺术的一份热切初心,表面上看是时代在左右着她的命运,实际上是她在选择时代成就自我。主动权永远把握在自己手里。
小说中鲜活的口语,是这部《主角》最大的特色,胡三元、胡彩香,就连忆秦娥的老娘胡秀英,那一口地地道道的陕西方言连笑带骂地流淌一地,充满原生态,读起来真是过瘾。
一、从烧火丫头到秦腔皇后: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忆秦娥,17岁成名,在此之前,她只是个乡下放羊丫头 ,11岁被在宁州剧团敲鼓的舅舅胡三元带到县里,考上剧团,开始吃唱戏这碗饭。谁知没多久,该死的舅舅胡三元就犯了事,用土炮炸死人,被判刑。剩下个小忆秦娥在夹缝里苦苦求生存。
幸好舅舅的相好胡彩香和团里的台柱米兰都是好心人,暗暗地帮助她,在她被黄主任弄到炊事班去烧火做饭时,鼓励她坚持下去,好好练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忆秦娥最大的优点便是肯吃苦、下死功夫,从来不偷懒。大家都排斥她的时候,不抱怨也不放弃。
终于等到春风来,老戏开始复苏,团里之前被打压的老艺人们也开始活跃起来。存字辈的四位老师傅,发现了忆秦娥这个好苗子,暗暗悉心栽培, 她一边烧火做饭一边在灶门口苦练基本功。炉火纯青的时候,一部《打焦赞》里的杨排风让忆秦娥冒了尖,谁也挡不住。 红起来的忆秦娥,还是那样傻傻的,从来不贪慕虚荣,每天都到练功场里去苦练。
被调到省秦腔团后,遭遇排挤,她也不争不闹,只在一旁认真观摩学习。
为了练吹火,“ 头发烧成羊尾巴了,眉毛也烧成硬胡子楂了 ,”凭着这骨子狠劲,《游西湖》的主角李慧娘兜了一圈又回到她身上来,一炮而红,从此忆秦娥成了省秦当仁不让的台柱子,远近闻名的“秦腔小皇后”,走到哪里都掌声雷动,观众给她的评价是四个字——“色艺俱佳”。台里了解她的人却只送给她一个字——“傻”,因为人情世故她一概不知也不理。
人人都说忆秦娥傻,但搞艺术,没有这份痴和傻怎么可能学成真本事呢? 日复一日的基本功训练,即使已经名动西京,成为一代名角,她依然每天雷打不动地来到练功场。秦腔已经与她融为一体,成了她的精神支柱。只要上了练功场,什么心事都没了。
二、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主角光环背后不为人知的酸楚
人红是非多,那些嫉妒和诽谤都随之而来,让忆秦娥受尽委屈。 主角是好,无数的光环围绕,但也是累,累得你无法喘息,令她心生厌倦。哪个演员不想唱主角,不想上名戏呢?尤其是大本戏呢?可在省秦,争主角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忆秦娥讨厌这种激烈的内斗,拒绝出演。
在宁州的时候,楚嘉禾就是对她最为排斥的一个人,长得漂亮,但嫉妒心极强,看见一个烧火丫头不声不响地成了主角,还夺了自己心上人的欢心,恨忆秦娥恨到牙痒痒。 而后到了省秦,看见忆秦娥红透半边天,连团长和导演都处处向着她,自己只能当个小配角,实在不甘心,于是拼命地诋毁和打击忆秦娥。几次三番地给忆秦娥难堪,在封导排戏的时候,撺掇他老婆来打忆秦娥,还将忆秦娥在宁州时差点被伙房老头给奸污的事拿出来泼脏水。最后竟然收买人在网上乱发污蔑的帖子毁坏忆秦娥的名声,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面对频频恶意,忆秦娥从来没有有过一丝报复的念头,她相信“清者自清”的老理。她这个从来不争的人,成了最大的赢家。而天天削尖了脑袋想着争的人,却输得一塌糊涂。 观众不买账,任你在团里闹翻天也没有用。
嫉妒她的人巴不得挫折打击让忆秦娥放弃舞台。对忆秦娥来说,人生中有两件事对她打击最大。第一件事就是儿子刘亿是个智障儿,多方求医却无好转,最后不小心从窗户坠落而亡;第二件事就是下乡演出,舞台坍塌,造成几名儿童和对她最为爱护的单团长死亡。她这一生只有这两次离开过舞台,舞台事故发生后,忆秦娥回到老家九岩沟,为求解脱甚至住到了尼姑庵,每日诵读佛经度日。
正是这段深刻的反省,让她看到了自己的本心,同时也受到激励,那些爱她的人都在默默地心疼她、盼望她回归。 她是为戏而生的,秦腔是属于老百姓的,重新复出,不是为了小我,而是为了大家。忆秦娥的艺术表现力彻底地征服了戏迷。他们爱她,疯狂地迷恋,迫切地希望她回来。种种阴谋,都挡不住太阳的光辉。
三、想要修炼成“角儿”:不疯魔,不成活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陈彦在后记里提到:
“ 角儿,其实是那种在文艺团体吃苦最多的人。当然,荣誉也会相伴而生。荣誉这东西常遭嫉恨怨怼。因而,主角又总为做人而苦恼不迭。拿捏得住的,可能越做越大,愈唱愈火;拿捏不住的,也会越演越背,愈唱愈塌火。能成为舞台主角者,无非三种人:一是确有盖世艺术天分,“锥处囊中”,锋利无比,其锐自出者;二是能吃得人下苦,练就“惊天艺”,方为“人上人”者;三是寻情钻眼、拐弯抹角而“登高一呼”偶露峥嵘者。 ”
现实生活中,三样都占全的人,少之又少, 唱戏如此,生活亦如是。 我们能把握的则是像忆秦娥一样勤学苦练、痴心不改而已。 做任何事情,没有痴迷便没有成功,更不可能成为主角。
在追求成为主角的道路上,有冷板凳有暗箭伤人,有泼脏水、有诽谤、有诱惑、有逼迫,各种各样的考验都在等着煎熬你,你能不能趟过去,就看自己的修行够不够。 成为角儿,得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努力和汗水,失去很多东西,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忆秦娥她舅舅胡三元,爱敲鼓都爱到骨子里,因为敲鼓坐过牢、挨过打、做过苦工,老了也不消停,回九岩沟继续敲。任何恶劣的环境都不能泯灭他心里对秦腔的热爱,只要遇到不敬业的人,他那暴脾气就上来了,不管不顾后果,折腾死自己也不回头。
只要有手指头在,他就不停地敲,坐牢的时候,甚至在别人的脊梁背上敲、用筷子敲,敲鼓就是他的命。
其实任何事情想做好就需要这样一根筋的人,爱到骨子里,只要活着,就不停息。 胡三元最后对忆秦娥说了一句话:“他妈戏弄好了,真是能享受死人的。老舅现在死了都值了!”
说到底,有一种爱到死的精神追求来滋养一生,实在是很幸福的。如果爱,请深爱。
❷ 陈彦《主角》书评
易招娣,一个出生在秦岭深处九岩沟的女娃,在11岁之前最大的愿望就是在山坡上守着那几只绵绵叫的羊,直到她舅把她带进了县城的剧团,改名易青娥,忆秦娥,成长为一代秦腔皇后。从11岁拜师学艺到51岁功成名就的生命历程和舞台生涯。
陕西剧作家陈彦师通过戏剧舞台生活的一角,展现秦腔艺术的起起落落,大时代的变动,个体命运沉浮附着在时代的巨变之上。无论是主人公忆秦娥还是封潇潇,胡三元,刘红兵,米兰,抑或是楚嘉禾等都被时代卷进来,演绎了各自悲情的一生。
忆秦娥作为主角形象,身上被赋予苦难,坚强,执着,单纯,不食人间烟火的戏痴形象,但过于虚,从学戏当主演,当秦腔小皇后一直处于被动,被她舅,被四大老师,被秦八娃推到舞台中心。是柔弱的女性,被动的女性。
刨去主角忆秦娥,众多配角也在熠熠生辉,各有亮点。开篇第一个人物胡三元靠着敲敲打打的手艺扎下场子,他莽撞易冲动,与女演员光明正大的偷情,惹人气愤又惹人怜惜这样一个戏痴。比广大的社畜更热爱工作,比流里流气的地痞更直白坦率。
胡彩香也是潇洒直率的侠女形象,一手抓着张光荣,一边与胡三元谈情说爱,虽是三观败坏,行为不正,却又光明正大的坦白。
封潇潇是秦娥的情窦初开的悸动,是共演白娘子许仙的眼波传情,肢体表演不经意的触碰。像是青春小说里的白衣少年,迎着初夏的风,骑着单车而来。固然纯真美好,但却过于柔弱,太不抗压,忆秦娥注定要飞上枝头,他却从此堕落,浑浑噩噩。年少的美好固然无法把握。
刘红兵是一个富家浪子形象,但他的全心全意付出征服了读者。正如名字,出身于团长官员之家,他可以厚着脸皮日日粘着忆秦娥,好物什都捧到她面前,追到女神的成功舔狗。两人性格成长环境的不同注定将是惨淡收场。
晚年与书画家古怀玉的婚姻合理却又荒唐,两位艺术家心意相通,古怀玉的幽默才华让两个人走到一起,但艺术家的怪癖令保守的传统女性忆秦娥无法接受,因艺术裸画令两人断绝关系,一人自尽与画下。
张爱玲曾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一个在舞台上风光无限的主角只有她自己知道其中的艰辛不亚于架在炭火上烤,伴随她的除了鲜花和掌声,更多的是污言秽语,有男人的意淫,也有同行的嫉妒,有外界的流言蜚语。
忆秦娥的一生是悲凉的,她用最决绝的方式证明自己的清白,也将自己完全封闭了,自己走不出来,外人更难进入。没有人真的懂她,除了戏。唱戏给了忆秦娥最大的慰籍,然而美人终究有迟暮的一天。当观众一浪一浪朝台前拥去,并大声呼唤着“小忆秦娥”时,站在最后一排的“老”忆秦娥,内心的失落感难以言表,尽管这个小忆秦娥就是她的女儿。
像《霸王别姬》里小四儿替了程蝶衣虞姬的角色,像极了《青衣》里春来代替了筱燕秋嫦娥的角色,一代新生,一代落寞。
主角是聚光灯下一奇妙;主角是满台平庸一阶高;
主角是一语定下乾坤貌;主角是手起刀落万鬼销;
主角是生命长河一孤岛;主角是舞台生涯一浮漂;
主角是一路斜坡走陡峭;主角是一生甘苦难号啕;
占尽了风头听尽了好,捧够了鲜花也触尽礁。
这是书中的一段“清板”,道尽了主角一生的得失利弊。与“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相似,有人的地方就有主角。
❸ 陈彦的《主角》获得了茅盾文学奖,这本书讲述了什么
主角这部小说发生在改革开放后,主要讲述了忆秦娥,放羊娃出身,到秦腔剧团的后勤,再到配角,最后成长为主角的奋斗史。陈彦通过对主角忆秦娥的成长经历的描述,再现了秦腔在地方以及县城里由兴盛转向衰落,再到转型最后兴起的过程,从而形象的刻画出中国的传统剧种在这个社会时代潮流中所经历的起起落落。
到了1990年后期,秦腔茶社兴起,同时也出现了“搭红”这样的新型打赏形式。小说里,忆秦娥每晚搭红高达数万元,不过后来再也没有踏进茶社,这也预示着秦腔茶社的衰落。而小说里的主角忆秦娥的走红,也预示着秦腔新生力量的崛起。
❹ 《主角》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主角》(陈彦)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https://pan..com/s/1vMagOJNJBF2sjd2qit573g
书名:主角
作者:陈彦
豆瓣评分:7.6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8-1
页数:1326
内容简介:
《主角》是一部动人心魄的命运之书。作者以扎实细腻的笔触,尽态极妍地叙述了秦腔名伶忆秦娥近半个世纪人生的兴衰际遇、起废沉浮,及其与秦腔及大历史的起起落落之间的复杂关联。其间各色人等于转型时代的命运遭际无不穷形尽相、跃然纸上,既发人深省,亦教人叹惋。丰富复杂的故事情节,鲜活生动的人物群像,方言口语的巧妙运用,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熟稔和叙事的精准与老道。在诗与戏、虚与实、事与情、喧扰与寂寞、欢乐与痛苦、尖锐与幽默、世俗与崇高的参差错落中,熔铸照亮吾土吾民文化精神和生命境界的“大说”。作者上承中国古典文学及思想流脉,于人世的大热闹之中,写出了千秋万岁的大静。而经由对一个人的遭遇的悉心书写,让更多人的命运涌现在他的笔下。忆秦娥五十余年的人生经历及其心灵史,也成为古典思想应世之道的现代可能的重要参照:即便内忧外患、身心俱疲,偶或有出尘之思,但对人世的责任担当仍使她不曾选择佛禅的意趣或道门的任性逍遥,而是在儒家式的奋进中觅得精神的终极依托。作者笔下的世界,不乏人世的苍凉及悲苦之音,却在其间升腾出永在的希望和精进的力量。小说遂成浩浩乎生命气象的人间大音。
作者简介:
陈彦,1963年生于陕西镇安。一级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创作《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西京故事》等戏剧作品数十部,三次获“曹禺戏剧文学奖”“文华编剧奖”,作品三度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曾创作32集电视剧《大树小树》,获“飞天奖”。著有长篇小说《西京故事》《装台》,其中《装台》被中国小说学会评为“2015小说排行榜”长篇小说榜首,“2015中国好书”,2017年获首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出版有《陈彦剧作选》《陈彦词作选》《陈彦西京三部曲》,散文集《必须抵达》《边走边看》《坚挺的表达》《说秦腔》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