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有声听书
① 朝花夕拾每篇概括
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上, 名著导读里有一本名为《朝花夕拾》 的书,我去书店买了一本,读后深有感触。
《朝花夕拾》中的白无常是一个具有人情味的鬼,他去勾魂时看到一位母亲对着死去的孩子哭得很悲伤,他决定放她的孩子“还阳半刻”,可是就因为这一举动被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鲁迅先生还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人们在庙会上,比较喜欢白无常,大都讨厌黑无常。鲁迅先生也比较喜欢白无常,他认为他“不但活泼而且诙谐”,而且单单浑身雪白这一点就能在各色鬼怪中十分扎眼,很有鹤立鸡群之感。整篇文章都流露出作者对白无常的敬佩以及赞美之情。作者把阎罗王的昏庸和黑无常的可怕来与白无常作对比。突出了白无常的善心。
朝花夕拾》以优美的文字描写了童年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快乐生活;以热烈又深沉的感情回忆儿时到青年时期的生活;令人深思的故事,抨击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展示给我们当时的中国社会景象。
② 朝花夕拾中的琐记主要内容
《琐记》——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
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2)朝花夕拾有声听书扩展阅读
《朝花夕拾》写的虽然是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是对亲人和师友的缅怀、眷念,但同时又超越于此而表现了一个特定历史时代中国社会的面貌,提供了丰富、详实的文献资料。这是一般的回忆散文所不可企及的。
因为这些散文中习见的只是一些纯属个人的所谓家务事、儿女情,纯属个人的沉浮起落和情感波澜;主人公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一点也看不到身外涌动的时代风云和飘散的炮火硝烟。有些散文作品有助于了解某个时期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心态,却难以展示他们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整体面貌,《朝花夕拾》则与此不同。
由于作者具有远大的志向和博大的襟怀,这就使作品显示了抒写个人遭遇与关注民族命运的紧密关联,不仅展现了作者个人的足印也展示了一个历史时代的行迹。
《朝花夕拾》是一本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的散文集。这使它与同时期许多散文作家的作品明显地区别开来。它具有一种适性任隋、洒脱不羁的风格,想说就说,想骂就骂,心中的种种爱憎悲欢,任其在笔下自然流泻。
他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这几种表现方法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使笔底波澜呈现出千变万化的态势。他在格式上不断出新,使每一篇作品都具有不同的构架。他继承了中国古代散文的简约、严谨,又借鉴了西方散文的灵动、机趣,可谓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但又不为所囿,而是大胆超越,自成一体。
所有这些无不体现了他作为思想解放的先驱和艺术革新的旗手的特色,而且也正因为这样,使《朝花夕拾》成为中国现代回忆散文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