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网跟谁都能聊得来
『壹』 自己学历不高,知识也少,感觉别人聊天都搭不上话,不知道看书能不能提高自己的知识点
一定能的,
读书就是给有知识的谈话,可以得到很多新的认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自己的知识点不自觉就会得提升。
『贰』 2020-10-11 【听书笔记】《自驱型成长》
【听书笔记】《自驱型成长》
【作者】【美】威廉·斯蒂克斯鲁得;【美】奈德·约翰逊
【来源】樊登读书
【字数】3036
【重点】人为地干预孩子,过多地对孩子施加压力,会破坏孩子大脑的正常发育,让孩子更加焦虑和抑郁。正确地引导孩子自我激励,培养孩子的自身控制感、责任感、自主感,才是给孩子带来积极成长的正确模式。
001家长们的问题
1、有时候我们希望孩子能够自己管理自己,但是实际上我们却对他们的家庭作业、课外活动和交友状况进行细致入微及全方位的管理。
2、家长即便是全力以赴,有时候还是会感到没有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或者目标。
3、每次听到孩子说“无聊”这个词,就会感到极度地愤怒。因为“无聊”是这个社会极具贬义的词汇,意味着无能。人们经常相互竞争,比着看谁更忙,仿佛自己的价值,就取决于忙碌的程度。
002家长的错误:
1、通往成功的道路是独木桥,孩子千万不要被挤下来——拼命上名校,各种升学考试,拼命买学区房,各种补习班……
2、如果你想拥有更好的生活,你在学校就需要有上佳的表现——太多的孩子不是被逼得太过急躁,就是自己破罐子破摔,他们说,就这样吧,随便吧!
3、催得越紧,逼得越狠,我们的孩子就会越有出息,长大后就会越成功。——这个证书那个证书的考。
4、今天的世界比以往的世界凶险的多,家长一定要盯紧孩子,否者就会收到伤害。——越是家长变成了一个直升机父母,整天在孩子周围和上空旋转。
003大脑的构成
第一部分:大脑前额皮质——这是我们人和其他动物最主要的区别读的部分。这一部分掌管语言,逻辑和推理。我们的所有决策都是前额皮质在做决定。它让我们可以冷静、理性和理智。但是它有一个弱点——压力太大的时候,就失灵了。
第二部分:杏仁核——藏在脑子的后面。它负责释放情绪。如果孩子压力过大,杏仁核就会长大,就会易怒,就会大喊大叫或者躲避。因为压力大的时候,理性的前额皮质不工作了,交给情绪化杏仁核了,杏仁核分泌皮质醇,通常可以保留好几天的高浓度。
高强度的皮质醇,会弱化海马体的细胞。
第三部分:海马体——创造和存储记忆的地方。在急性压力的时候,会产生各种学习的障碍。
这就是大脑工作的原理。
樊登老师用了一个很有趣的办法来识别和讲解大脑的结构,他说你把大拇指窝在手心,握成一个拳头,被藏起来的大拇指就是杏仁核,四个手指就是前额皮质,大拇指的大鱼标(就是大拇指那块最肥的肌肉)就是海马体。
如果孩子生气了,那么藏起来大拇指开始越长越胖,而其他的四个手指头都被撑开了,而大鱼标开始越变越小。这样解释,孩子就能明白大脑的结构了。
004促进大脑工作的方法
促进大脑的前额皮质的方法,就是提高孩子的掌控感。就是让孩子有选择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当一个孩子看起来冷静、理智、成熟、看起来像一个大人,那就是他的前额皮质增长了。
假如大人剥夺孩子的掌控感。整天呵斥他,威胁他,动不动就说我把你送人或者推到门外边去。让孩子跟你在一起感到紧张和压力。那么正如上面一节所说的。人一紧张,压力一大,前额皮质就会停止工作。就会不发育了,而且马上把控制权交给杏仁核。
杏仁核是几乎大部分动物脑子里都存在的结构,它的任务就是两个:“战斗或者逃跑”。所以孩子要么表现得发脾气,暴躁,要么沉默,一声不吭,或者谄媚,装作迎合家长,装作特别乖巧。实际上是想快一点安全地渡过这段压力的时期。
但是,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管理性前额皮质,还是管记忆的海马体,都收到了损伤。
书中说,很多青少年自杀,就是由于上述这些压力慢慢积累的原因。
005压力的分类
1、正向压力——在这种压力的处境下,锻炼了自己适应能力,能够快速地提升皮质醇以应对这种压力,也能快速地下降和恢复皮质醇,不至于让压力把自己摧毁。(我正在看的《曾国藩的正面和侧面》中,曾国藩就是处理这种压力的高手,他经常把来自各方面的个中压力,最后都变成能够促进自己向前的正向压力,他的一句名言:“好汉打落牙齿和血吞”,就是这个意思)
2、可承受压力——指在一定的范畴内,可以承受的一点点的损伤。只要不超过这个范畴,孩子都能复原。但是如果一旦超过这个范畴,就会让孩子受到完全的伤害,有时候是不可复原的。
3、为毒性压力——当可承受压力超过了范围以后,造成了损伤不可修复以后,就被称为毒性压力。书中认为青少年的大脑在受到影响的过程中,是获得毒性压力可能性最大的时候(这段话,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几乎所有的青少年专家,心理学家,像李玫瑾,都呼吁关注留守儿童的问题,都呼吁孩子幼儿和青少年时期都需要陪伴这个道理)。
006 N·U·T·S
书中总结了孩子产生压力的一些原因,归类出NUTS视角:
N——novelty:新情况,新环境,新变化。
U——unpredictability:没想到,超出预期。
T——threat to the ego:可能会被伤害,有了威胁,有了压力。
S——sense of control:这个东西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和控。
007樊登解读的两句话
第一句话是:“我这么爱你,我才不愿意和你为作业吵架!”
这是樊登在解读这本书的时候,得出本书的最精彩的一句话。
他说父母的最大任务,是负责爱孩子,这件事要放在最重要的地位,而不是作业或者成绩。
想一想,如果孩子病了,你第一关心的是他的健康还是他的成绩呢?
并且樊登希望我们反过来设想一下:如果有一天你下班了,你累得坐在沙发上不想说话。你的儿子过来问你:今天表现怎么样,单位领导说你什么了没有啊,这个月的工资奖金有没有涨啊,比别人高还是低啊!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看?
哈哈哈,这个视点真的很奇妙。
樊登建议:父母能给予孩子最大的教育,就是爱,就是耐心。
如果孩子不想学习,你再怎么逼他,他就是考上了大学一样也不学习。反过来,你给他的压力没那么大,孩子都是求知和好奇的,总归有一天,他会主动想要探求这个世界,他就自驱型成长了。所以,对待孩子既不能专制,也不能纵容或撒手不管。要学会逐渐地放手,逐渐地引导孩子自己的掌控。
樊登给的另一句话是:“你脖子上长者自己的小脑袋!”
008非焦虑性临在
书中说道:孩子的焦虑50%都是来自于父母的传染。
这句话的意思是,孩子的世界里,本来没有那么多的压力。但是孩子的压力往往来自于父母的发脾气。父母由于各种各样生活的、工作的、金钱的、人际关系的问题发脾气。很多时候怒火会迁移到孩子身上。这叫二手压力。
正如上面大脑发育的原理所讲的一样,长期在这种压力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最后肯定也会感染这种焦虑,暴躁和情绪化。
但是平静这种人性的特质,一样也可以遗传。心理学叫做“非焦虑临在”。当父母平静的时候,当每次情绪化的孩子都有一个“非焦虑临在”的父母在旁边陪伴的时候,他就会安心。就会感到安全,压力的皮质醇就会马上得到缓解。
因此,我们做父母的,要成为孩子的“非焦虑临在”,他们愿意在我们身边,觉得安心,觉得高兴,愿意在我们怀里,愿意跟着我们开心。而不是见到我们就紧张,就躲避,就出汗!
由于我们做到了“非焦虑临在”,家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个最安心,最安全的地方。
樊登还是书中给出家长一个重要的建议:
管好你自己!
假如不愿意让孩子看手机,最好的办法就是你自己不要一天到晚看手机!
还有好的其他的内容,就不在一一列举了。
009小结
1、大脑由:前额皮质、杏仁核、海马体组成。
2、发脾气,压力大,会让本来应该藏起来的杏仁核跳出来工作,分泌大量的皮质醇以应对这种挑战。要么战斗,要么逃跑。但是皮质醇对于前额皮质和海马体都有副作用。
3、本着爱孩子的初心,尽量给孩子鼓励,给他们安心和信心,让他们少一些承受压力的损害,让他们原理有害压力的损害,让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的大脑,把压力变成促进自己进步的正向压力。
这本书,我应该重读一遍!很多很多的道理,其实就是针对我的。
『叁』 《雨王亨德森》听书稿
索尔·贝娄是美国学院派作家的代表,一生获了三次美国国家图书奖、一次普利策奖。1976年,他又获了诺贝尔文学奖。他一生的写作主题是丰裕社会中的人,尤其是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他活了89岁,一生多产,是一个充满生命力和欲望的人,《雨王亨德森》据说是他个人最偏爱的一部作品。
关于本书
《雨王亨德森》讲的是美国一位富有的理想主义中年人亨德森抛弃日常生活去非洲冒险,进行精神追寻的故事。在美国的豪宅中,亨德森对生活产生了深深的厌倦,他在豪宅中养猪,还做了一系列怪事,后来,他听从内心的声音“我要,我要”,踏上去往非洲的旅程。在非洲大陆的原始部落中,他接二连三地遇到了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阴差阳错当上了“雨王”,跟国王做了朋友,还差点送了命。在这个过程中,他的精神和肉体都在不断的折磨中进行着自我认识。
核心内容
亨德森的冒险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他明白了问题的答案是“我要活下去”。第二阶段,他明白了这还不够,真正的问题是“我怎样才能活下去”,“我该如何面对死亡”。
作为一介莽夫、一个失败的思想者,亨德森的精神历险充满了喜剧性。通过这样一部喜剧,我们能读出,对于现代人的精神困境,并没有什么灵药,无论身处闹市还是荒野,真正的问题都是“认识你自己”。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本期为你解读的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贝娄的代表作《雨王亨德森》。索尔·贝娄是一个充满生命力和欲望的美国作家。他活了89岁,一生高产。这个“高产”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他作品高产,84岁时还出版了一部长篇小说。二是他结了五次婚,子女众多,还是84岁那年,他最后一个小女儿出生了。
在自己的所有作品中,索尔·贝娄最偏爱的,就是这本《雨王亨德森》。除了因为主题是他擅长的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我想,也因为这个故事和他一样,充满了生命力和欲望。
这本书出版于1959年,主人公亨德森被设定为索尔·贝娄的同龄人,可以看作是作家对这一代人的一个夸张的变形。在亨德森这一代人之前,美国人经历了新教运动、立国制宪、南北战争、资本主义的成长和扩张,以及西部大开发。用亨德森的话说就是,“所有一切重大任务和征服都在我之前完成了”。
美国梦已经被前人实现了。亨德森这代人,也渴望参与到历史的宏大叙事中彰显自己的价值,渴望精神上的崇高感。然而随着二战的结束,战后物质生活极大丰裕,消费主义的兴起,他们的生活只剩下平庸的日常,精神彻底陷入空虚。简单地说,他这一代美国人没有机会轰轰烈烈地活,就像亨德森说的,留给他这一代美国人的最大问题是“面对死亡”,他这一代美国人“注定要周游世界以寻找人生的真谛。”
可是,这样的旅行真的能治病吗?这些旅行者们真的能如愿以偿找到自己失落的精神家园吗?在20世纪50年代走向尾声的时候,索尔·贝娄就用他的小说《雨王亨德森》探讨了这个问题。
《雨王亨德森》讲的是一个喜剧化的理想主义者亨德森,去非洲冒险,进行精神追寻的故事。亨德森在现实中的冒险和他在精神世界的冒险同步进行,接下来,我们就从现实中的冒险开始,讲述这个故事。
第一部分
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故事的开篇,从亨德森回忆自己是怎么到了非洲开始。开头四章,亨德森讲述了自己在美国遇到的生活和精神困境。在他眼里,自己是一个除了有钱以外,一切都很失败的中年男人。他继承了父亲的巨额遗产和一座豪宅,本已财务自由,但家庭生活是一团乱麻,他周旋在两任妻子、情人和叛逆的孩子们之间,焦头烂额,非常厌倦。亨德森非常健壮,他身高1米95,体重104公斤,力大无穷。他曾经是军人,参加过战斗,获得过军功章,二战结束后,他健壮的身体还在渴望战斗,他的精神还在渴望来自崇高的刺激,但战后的日常生活却只有令人昏昏欲睡的琐碎无聊。亨德森成了一个不合时宜的人,浑身的精力无处发泄,脑子里又老想“什么是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他总是忍不住要折腾点儿什么与众不同的事做。
亨德森试图从父亲留下的海量藏书中找到关于人生的启示,他翻遍了藏书,结果只找到父亲夹在书里当书签的钱,几乎每本书里都有。你看,他只是翻了翻书,就比以前更有钱了。但这根本不是他想要的。他开始拉小提琴,还想去读医学学位,改行当医生,可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干了很多奇怪的事情后,亨德森又在豪宅里养起了猪,每天光着膀子,砌猪圈,煮猪饲料,他的家人、朋友和邻居都以为他疯了。而亨德森却我行我素,他对比自己年轻20岁的第二任妻子说:“别碰我的猪,它们已经是我的一部分了”。他还试图为这个自己也想不明白的举动找理由,说总是念念不忘《圣经》里的一句预言:“你必被赶出离开世人,与野地的兽同居。”这是希伯来的先知但以理对古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做出的预言,这位国王摧毁了耶路撒冷和这座圣城的神庙。
亨德森每天跟猪待在一起,用艰辛的体力劳动发泄着精力,摧残着自己的身体。但这也没什么用,有一天,他身体里突然冒出一个声音,大喊着:“我要,我要,我要”。起初,他被这个仿佛有独立人格的声音吓了一跳。“你要什么?”他问这个声音。“我要,我要,我要!”声音回答。如此反反复复,搞得亨德森几乎崩溃。这个声音只有渴望,却没有渴望的对象。
于是,为了搞明白自己心里的这个声音,为了摆脱烦恼的现实,亨德森决定前往非洲探险。这段冒险经历,就是这本书第5章到最后第22章的内容。刚抵达非洲,亨德森兴奋不已,不断地感叹:“多么盎然的生机啊,我感觉自己会在这里交好运。”在非洲,他可不想做一个四处拍拍照的游客,他想去最偏远的、最好从来没有外人去过的部落,还打算在非洲长住。在一个小镇,他雇了一个当地人做翻译,这个翻译叫罗米拉尤,懂部落语言,也会说一点磕磕绊绊的英语,看上去十分寒酸,却有着古代贵族的派头。威武雄壮的亨德森带着他瘦弱的翻译,就像堂吉诃德带着桑丘,一路辗转,进入这片大陆。
第二部分
亨德森先后进入了两个偏僻的非洲部落。
第一个部落叫阿纳维。阿纳维人以养牛为生,但他们并不吃牛,而是把牛当作亲人。亨德森和罗米拉尤来到这个部落的时候,发现这里正遭旱灾,许多牛都渴死了。这时,一个男人走过来向他行礼,还用英语跟他说话,亨德森很惊讶。原来,这个男人是部落的依特洛王子,他曾在东非的港口城市受过中等教育,也曾四处游历。亨德森发现,部落里居然有一个蓄水池。为什么明明有水,牛却渴死了呢?王子告诉他,这是因为蓄水池被诅咒了,水池里出现了一群青蛙,而这里的土著从没见过青蛙。按照他们的观念,绝对不能给牛喝这种里面有动物的水,也绝对不可以惊动饮用水里的动物。
按照部落欢迎陌生客人的习俗,依特洛王子向亨德森发出角力的挑战。在角力中,亨德森凭借自己在部队学会的格斗技巧,打倒了这位部落中最强壮的人。亨德森觉得不好意思,但依特洛却坦然接受了这次失败,并热情地款待了他,带他去见年迈的女王。女王告诉亨德森,他身体里那个“我要,我要”的声音,意思就是“我要活下去”。
听了这句话,亨德森福至心灵,感到终于得到了救赎。陶醉在亢奋的激情中,他一心想要报答女王、王子和部落居民的恩情,他决定为阿纳维人解决蓄水池的难题,给大家一个惊喜。
亨德森一早就单独行动起来,他自信满满地把自己带来的手枪弹药制成了一枚炸弹,扔进了蓄水池。结果,青蛙是炸飞了,但整个水池的水也炸飞了,水一接触地面,立刻就干了。这座历史比整个欧洲还要悠久的水池,就这样灰飞烟灭了。在部落居民的震惊中,亨德森带着罗米拉尤灰溜溜地离开了。
现代文明的智慧解决不了古老的草原文明的难题,站在现代与传统之间的亨德森,好心办了坏事。他的“我要活下去”,变成了“我让他们没法活下去”,这个时候,所谓的心灵救赎自然成了一个笑话。
离开阿纳维后,亨德森和罗米拉尤艰难跋涉了一个月,才到达了阿纳维王子的朋友达甫国王的部落:瓦里里。
在进入瓦里里之前,罗米拉尤警告亨德森,这个部落的人可不像阿纳维人那么善良。果然,他们主仆二人一进入瓦里里就被俘虏了。两个人被部落的“检察官”关在笼子里一通审问,半夜,他们发现,笼子里还有一具刚刚死去的尸体,亨德森折腾了半夜,把死尸搬了出去,而天亮时他发现,尸体又被不知什么人搬了回来。
这时,“检察官”通知亨德森,可以去觐见国王了;同时,部落要举办一整天的祈雨仪式。走在路上,亨德森才看到,瓦里里部落真的不太善良,绞刑架上倒挂着许多被烈日晒干的尸体,非常吓人。达甫国王告诉亨德森,虽身为即将继位的国王,他却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甚至有被反对势力杀害的危险。
在祈雨仪式中,亨德森魁梧的身躯再一次派上了用场,他自告奋勇地搬动了一座所有大力士都搬不动的女神像,结果就成了瓦里里的“雨王”,有了一项职责:代表瓦里里人向上天求雨。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亨德森先是被剥光衣服扔进竞技场,又被扔进池塘里,与野牛滚在一起,被一群祭司鞭打,还要被赶着一圈圈地绕城跑,一通折磨后,亨德森连叫苦的力气都没有了。就在这时,天上下起了特大暴雨。
“雨王”亨德森求雨成功,这拉进了他与即将继位的国王达甫的距离,两人成为了朋友。亨德森这才知道,达甫不但在非洲大城市上过中学,游历过四方,还曾在欧洲受过高等教育,甚至差点拿下医学博士学位。因为父亲突然去世,他才不得不中断学业,回到部落,准备继承王位。按照瓦里里的规矩,达甫面临着生死考验:他必须到森林中猎取一头狮子,才能继位。这头狮子被认为是刚刚死去的老国王的灵魂。受过西方文明训练的达甫表面上服从这种原始的巫术思维,背地里却在抗争。他在宫殿里养了一头普通的狮子,研究它,驯化它,模仿它,以克服自己对狮子的恐惧。他相信,通过这种方式,就能有朝一日捕获代表老国王灵魂的那头狮子。同时,部落中代表传统文化的巫师等敌对势力,总是逼迫达甫离开这头“邪恶的坏狮子”,尽快去猎取“正确的狮子”。但达甫却迟迟不行动,整天跟亨德森进行各种医学和形而上学的探讨。
达甫国王似乎精通现代知识和原始智慧,他信奉心灵的绝对自由和心灵控制肉体的理论,这些混杂着多种文化的煞有介事的理论,让亨德森非常崇拜。他找寻人生意义的重任,自然而然地落到了达甫身上。亨德森向达甫讲述自己的困境,达甫告诉他,他在阿纳维学到的“我要活下去”这个说法不错,但这只是真理的开端,真正的问题是“我怎样才能活下去”,是“如何面对死亡”。达甫命令亨德森整天模仿狮子,模仿它吼叫、跳跃、捕捉的动作,甚至把亨德森关进狮笼。经历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与死亡的恐惧终日相伴的亨德森好像大彻大悟,把达甫奉为精神导师。
这段冒险终于进入了高潮。在巫师等人的逼迫下,达甫和亨德森终于开始联手行动,去猎取老国王的灵魂,那头正确的狮子。然而,达甫却在捕猎的最后关头落入狮口,死了。亨德森悲痛欲绝,他明白这是巫师等人设下的圈套,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杀死他,于是和罗米拉尤开始逃亡。同时,他也伤感地明白,达甫国王从一开始就看上了他强壮的体魄和容易相信别人的性格,从一开始就想利用他推翻这个部落的宗教,而他当上雨王,也是被设计的结果。不过,尽管如此,他还是把达甫当作他最好的朋友,感激他为自己的生命带来的一切。
故事的结尾,亨德森与罗米拉尤告别,他把自己的吉普车,和所有随身行李都送给了这位生死与共的朋友。亨德森带着一只象征达甫国王灵魂的小狮子回到了文明世界。在逃回文明世界的路上,在北极冰冻的大地上,他再次怀着激昂亢奋的心情,绕着飞机一圈圈奔跑,满心期待着与自己的老婆孩子团聚,并向他们讲述自己的冒险经历。
亨德森在现实世界的冒险故事讲完了。总的来说,故事主要围绕亨德森这个具有异于常人的身体的形象展开。在美国,亨德森的身体是他最大的障碍,而在非洲,他的身体潜能被最大限度地激发,野性也最大限度地释放。然而这种释放,要么具有摧毁性的效果,要么被人利用,陷入圈套,这些理想与现实错位的、充满喜感的情节,让《雨王亨德森》成为一个“身体喜剧”。
第三部分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亨德森在精神领域的冒险。亨德森这样一个外表上的粗人,心里却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对人生真谛的思考,而每当他觉得自己找到了人生的真谛、福至心灵时,都会立即遭遇现实层面的巨大打击,这让他看上去更加可笑。作为一个失败的思想者,亨德森的精神冒险充满了喜剧性,这种喜剧性是在与两个部落首领的精神碰撞中完成的。我们着重看一下达甫国王与亨德森之间的碰撞。亨德森是一个从西方文明世界来原始文化中求医问药、希望用原始文化解决现代文明问题的人,而达甫是去西方世界求医问药后、回到原始文化中,希望用现代文明解决原始文明的问题的人。可以说,他们都把其他的文明当成自己所属文明的良药。在精神生活层面,他们是互为镜像的两个人。达甫国王在部落中非常孤独,亨德森的出现让他非常欣喜。原始思维和文明世界的现代精神在这里有了对话,但这种探讨并没有得出什么有意义的答案。就在亨德森似乎找到生命真谛的时刻,达甫死了,剩下的路,亨德森只能自己走完。
对亨德森来说,达甫的死其实是一个礼物。它释放了亨德森,让亨德森失去了长住在非洲部落、继续信奉和依赖精神导师的机会。在逐步认识了力量、勇气、恐惧和死亡之后,亨德森心里那个“我要,我要”的声音停止了,他的精神历险也完成了。他没有放弃现代文明和家庭生活,皈依于原始文化或宗教,而是重新认识了自己,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世俗生活,并回归到生活之中。“认识你自己”,这就是哲学的终极任务,也是现代人精神困境的真正解决之道,至于是去非洲冒险,还是在都市中、在日常生活中历练,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看到索尔·贝娄对亨德森式冒险的深刻反讽。
那么,亨德森最终找到答案了吗?在他的自述中,他找到了。但索尔·贝娄没有把这个小说写成一个西方人去非洲寻找精神家园的俗套,它特别的一点就在于,亨德森不是直接将非洲的原始文化当作灵药一口吞下的,他也不是在冒险过程中完成自己的精神升华的。相反,他的冒险处处失败,他是在现实层面中所有行为都彻底失败后,精神上才真正有所领悟的。美国小说家菲利普·罗斯曾这样评论亨德森,他说:“非洲是药物,而亨德森是药品制造者”。也就是说,亨德森不是非洲精神的被动接受者,他主动炮制出了属于自己的药。至于这药能不能真的解决亨德森的困境,读者也会做出自己的判断:谁知道亨德森这次获得的人生真谛是不是最后一次呢?谁知道他下一步又会遭遇什么毁灭性的打击呢?
第四部分
说完了亨德森在现实和精神中的冒险,现在我们不妨跳出故事,从隐喻和象征层面上加深一下对亨德森的理解。
亨德森身材魁梧,在美国的豪宅中,他养猪,穿的也是猪皮皮鞋、猪皮皮衣,戴猪皮手套,背猪皮包,用猪皮钱夹。总而言之,他是“猪”的化身。像猪一样,他生活在物质的富足中,却总在呐喊着“我要,我要,我要”。
在非洲,亨德森经历了一个从“猪”变成“狮子”的过程。国王要求亨德森模仿狮子,是因为预料到自己可能会死,想让亨德森这个来自西方世界的白人雨王继位,去与代表传统的巫师等人对抗,改变自己的部落。他让亨德森通过与狮子共处,模仿狮子的一举一动,学会克服恐惧,直面死亡。在模仿狮子的过程中,亨德森终于懂得了自己在美国时常说的《圣经》里的那句话:“你必被赶出离开世人,与野地的兽同居。”他意识到,也许是因为自己养猪,所以灵魂沾染上了猪的特征,而他真正应该和狮子在一起。就这样,慢慢地,亨德森的灵魂沾染上了狮子的特征。
猪是美国现代社会的象征,意味着物质上的贪婪,和精神上的虚无。这种文明只是一味“想要”,却不知要什么,是一种指向虚无的欲望。而狮子是原始文明的象征,意味着肉体上的野性,和精神上的力量。最后亨德森把国王的灵魂象征,一头小狮子带回美国,隐喻着这个美国人将原始文明带入西方文明。然而,这个结尾却并不乐观。我们不要忘了,亨德森带回的狮子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将是一个巨大的麻烦,对现代文明来说,这头狮子最后的归宿,也许只能是被囚禁在动物园中,供游客安全地观看。
从文学史的角度看,像《雨王亨德森》这种讲述在荒蛮之地冒险的小说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把冒险地当作纯粹的野蛮之地,是西方人征服和驯化的对象,第二个阶段是把冒险地当作乌托邦,那里的人们掌握被现代文明遗忘的真理,第三个阶段,就是破除了西方中心主义,也将原始文明祛魅的阶段。贝娄创作《雨王亨德森》的时期,正是冒险类小说的第三阶段。在他笔下,西方中心主义视角被打破了。西方世界不再是理性的、道德的、成熟的、正常的,而是恰恰相反。亨德森这个人物身上凝聚着美国式的乐观主义、鲁莽和冒险精神,与其说他是个中年人,不如说他是个孩子。对于亨德森这个“孩子”,非洲是个从零开始的试炼场。这本书中,非洲也不再是非理性的、堕落的、幼稚的、不正常的,也并非神秘的、智慧的、神圣的。与亨德森的预期相反,达甫国王并没有向他推销什么非洲的古老智慧,而是用流利的英语向亨德森讲解现代医学、开普勒、居里夫人和亨利·詹姆斯的《心理学》。在这本书中,贝娄把关于两种文明的刻板印象都颠覆掉、把它们的对立性都模糊掉了,他制造出文化的含混与杂糅,展现出了文化的混杂性。这在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是具有前瞻性的。
总结
好,最后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本期的主要内容:
1、《雨王亨德森》是美国小说家索尔·贝娄的作品,它是作家有感于时代精神的产物。它讲的是亨德森进行精神追寻的故事。
2、亨德森的冒险经历主要在两个部落中进行。在第一个部落,他明白了他的渴求是“我要活下去”。在第二个部落,他明白了“我要活下去”还不是一个真正的问题,真正的问题是“我怎样才能活下去”,是“我该如何面对死亡”。
3、亨德森的形象经历了从“猪”向“狮子”的转化,经历这种转化,他认识了自己,成为了一个“人”。“猪”和“狮子”分别象征着西方现代文明和野性的原始文明。但作家没有简单地把原始文明视为拯救西方文明的良药。在小说中,两种文明都渴望用对方医治自己,但最后都失败了。
4、《雨王亨德森》颠覆了冒险小说中荒蛮地的刻板印象,呈现了文化的混杂性。
『肆』 《老梁四大名著情商课》听书笔记
Day001.智商与情商:哪个重,哪个轻?
吴用智商高,宋江情商高,吴用听宋江的。
诸葛亮智商高,刘备情商高,刘备是诸葛亮的老板。
Day005.杨修之死:越有能力越得认怂
无论是强者还是弱者,要夹着尾巴做人。
该低头时候低头,该认怂的时候认怂。
Day008.小心眼上司相处指南
雷区一:千万不要显得自己比领导能耐大。(杨修)
雷区二:不要抢领导的功劳。(朱可夫)
雷区三:说话要慎之又慎。(贾诩)
雷区四:万不可替上司做主。(岳飞)
君臣之间有三个危险:
一、臣强主弱
二、功高震主
三、君臣猜疑
Day009.宝姐姐教你轻松化解尬聊
1.沉默回避:对待他人的酸言酸语可以不用理会,尤其遇到那种生活各种不如意,负能量特重的人。
2.机智反击:公众场合可以适当顺势反击,自我解嘲。这样不会被人认为是能力不足。
3.幽默自嘲:位置放低,化解尴尬。让大家觉得你在开玩笑。
Day010.孙悟空的玻璃心靠啥化解?
1.有耐心,循循善诱,能原谅错误。
2.信任,认同,鼓励。
3.好的团队,互相陪伴。
Day014.帮人这样才完美
1.帮忙的时候,不摆谱,别差事,给机会。
2.不居高临下,维护他人自尊。
3.不要帐,别总觉得人家欠你的。
4.尽量做得圆满。(我觉得应该因人而异)
Day015.中年危机要做好预案
1.不要过早的进入舒适区,享受安逸。
2.不断学习,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应对风险。
3.找途径释放压力,向朋友倾诉。
4.家庭压力大的时候,制造小惊喜改变家庭烦躁氛围。
5.生活不要较真,锻炼养生,爱惜身体。
Day031.怎么出主意别人才肯听
力微莫负重,言微莫劝人。
关系不对,级别不对,环境不对,对象不对。
Day035.不用拍马屁也能搞定领导
1.比领导早想一步
2.替领导想细节
3.主动汇报
4.学会背锅
Day039.父母大人咱们好好说话
1.孩子并不善于发现行动中的深沉爱意,却关注大人的言语,语音最直白,也最浅显。
2.弗洛伊德所说的那样:“我们一生都在跟自己的童年打交道,都在补偿童年的缺憾。”
3.如果父母不好好说话,还可能影响孩子的择偶观。
4.一个孩子,如果在童年出现感情缺失、感情创伤,长大之后,面对爱情,就容易处于一种“饥饿”状态,缺乏分辨力,只想着自己唯一的需要和诉求:把内心的空洞填满。
5.严父不一定能出孝子,严师不一定能出高徒。如果你不肯跟孩子好好说话,天长日久,物极必反。
6.态度可以坚决,但情绪要平和,语气要婉转。
7.同样对孩子说的一句话,10%是语言,35%是表情,55%是情绪。家长的不同情绪状态,说出来的效果千差万别。
Day043.越没本事越好面子
原因:
1.执念重。(越自尊大,越见器小。)
2.自恋情结严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摆脱办法:
1.学会自嘲。
2.厚脸皮。
3.拿真本事去买尊严。
Day046.面对失败学会悲观
1.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去做,认真去做,万一成功了呢!
2.做好失败的准备,所谓: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3.对面失败,不能变的没脸没皮,毫无所谓。一定要在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争取为下一次打好基础。
总结:善败者终胜。
Day048.借力比努力更靠谱
借力不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智慧。
我们要敢借、能借、会借,善借。借出了一片新天地!
借力的好处:
1.借力使你能够迅速达到预期的效果。
2.借力使你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阻力。
3.借力使你能用最短的时间解决燃眉之急。
怎么借力?
1.要知道自己的目的或目标是什么;
2.要清楚自己当下的能力和资源的边界;
3.面对问题,自己首先要做必要的努力,但努力之后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而且仅凭自己的能力也不可能解决;
4.搞清楚自己应该向谁求助,并想办法让求助对象愿意出借。
Day050.朋友相处的三不要
1.不要频繁联系。朋友不是个人专属,不能随叫随到;
2.不要无话不谈。朋友不是保险箱,没有承担保密的义务;
3.不要过度看重情分。朋友不是你的安慰剂,不能时刻帮你寻找心理平衡。
Day051.留个好印象
一、你要展现给别人一种自信和朝气蓬勃的面貌。
二、你要有时间观念。
三、你的言语和举止要得体。
四、初次见面以微笑示人,不巴结,不讨好。
Day053.小心眼也有大智慧
首先小心眼的人都很敏感,其次是想的事比较多好算计好钻牛角尖。
小心眼的人要面对现实千万不要装大度。
小心眼其实也不是什么坏事,只要把这种敏感从对人转移到对事上就是个很大的优点。
Day054.安慰人也是技术活
1.确认对方是否需要安慰
2.辨别要安慰还是协助
3.同理 同理 再同理
4.安慰的禁忌(不要轻易说“我理解你的心情”;不要人比人;不要随意附和;不要激化矛盾;)
Day055.怎样熄灭心中的怒火
1.冷静,冲突发生的时,最重要的事是保持冷静。
2.辨明问题,试着指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3.换位思考。
4.请求暂停。
5.向前看。
Day057.被人误解了要冷静
一、不较真,被人误解了别当一回事。
二、别冲动。
Day059.夸人也不能随便张嘴
1.夸人不能没有诚意,应该落到具体个体,落到细微之处。
2.夸人要考虑是否符合被夸人的心情,不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
Day066.下级欢迎什么样的领导
1.能力强才能指挥下属(有大局观,有专业度,能解决问题)
2.相信自己的员工(相信自己的员工,看结果,尽量少关注过程)
3.给于奖励(没有什么是工资解决不了的事情)
Day068.做个会骂人的领导
1.相比一个从不批评人的领导,一个会批评人的领导在给员工称赞、鼓励时,往往更能给员工更大的激励感。
他们的称赞,在员工心中反而会更珍贵、效果更大。这就是所谓的“落差善意”。
2.批评能让部下对这份工作产生更大的认同感和积极性。
换言之,你鼓励,他积极;你不鼓励,他可能就变得不那么积极。
所以,批评下属是必要的。但是,批评人的重度和频次,千万要拿捏好分寸。
不能由着性子来,觉得自己是领导,想怎么批评就怎么批评,下属都得听着。造成的后果就是:说轻了不能触及灵魂,说重了容易有抵触情绪;不发脾气下属记不住,发脾气下属又以为领导只是在发泄。
领导应该怎样批评下属?领导批评人需要注意以下三个原则:
一、责人先责己。
二、惩罚要明确。
三、轻话说重,重话说轻。
Day070.人生太顺利并不是好事
1.福祸相依,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判断。
2.认清自我,保持一个良好的的自我认知,如履薄冰。
3.学会控制情绪,姿态放低,保持谦虚的态度。约束行为,提高情商。
4.顺境时主动跳出舒适区;逆境时保持乐观积极。
Day073.为什么别人总惹你生气
爱生气的人,是天生的性格吗?不是。
性格,是人的思维方式。性格有问题,是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有问题。
爱生气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自我意识过剩,简单说就是,总是把自己作为事情的中心来考虑。
如何控制生气的情绪呢?
1.不要自我意识过剩,不要把自己作为事情的中心去考虑。
2.不要去改变别人,不要让别人按自己的意愿去做事。
3.真正能够改变的只有自己,遇到难受的情况的时候,首先要想着改变自己。
4.改变自己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
Day074.如何驾驭有能力的刺头下级
有能力的刺头下级都有哪些典型特征呢?
1.过度自信。
2.容易冲动。
那么如何驾驭呢?
1.找个好搭档。
2.树立好对手,所谓制衡之道。
3.如果实在无法脱离刺头的辅助,只能做出让步,暗中培养嫡系跟可以顶替掉刺头的员工。
4.如果刺头软硬不吃,为了大局,只能彻底铲除。
Day075.别让好心办坏事
A1.帮别人忙,就从别人角度考虑,如果这个忙能帮,咱也愿意帮,那么就好好的尽力的诚心的帮一次忙。
A2.如果不能帮,那就干脆拒绝!不用想太多。
A3.我觉得主动的忙还是少帮点,毕竟你的好意未必是他的愿意。
B1.说话不要说得太尽。
B2.不要随意评论别人。
B3.不要逢人都掏心窝子。
Day076.你没那么厉害,别骗自己
“与众不同”是很多人的心理。自命不凡,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主角,往往自负被现实打回原形。
Day077.如何面对和你有仇怨的人
内核:自身要强大,提高自己实力,段位。
1.反思自己,查找错误。
2.对方有错,审时度势,以直报怨。
3.通过自己的道德和能力,以德服人。
4.能力要强于对方。
Day082.求人不必矮三分
Day084.在职场面对猪一样的队友怎么办?
1.固执的笨蛋,不用同情他
2.不要把笨蛋放到重要的位置
3.面对优柔寡断的领导,不要浪费自己的智慧精力,辞职。
Day085.避免成为背锅侠
1.能躲就躲:先知先觉
2.躲不掉的就好好做:尽人事听天命
3.留好证据,保护自己。
Day086.如何正确拍马屁
一般人往往容易注意别人的缺点而忽略别人的优点及长处。
因此,发现别人的优点并给予由衷的赞美,就成为办公室难得的美德。
曾仕强说过:中国人要擅长制造马屁味道,但是不能拍马屁。
Day089.告密的小人怎么对付
1.远离心眼小的人
2.对待所有的人要低调做事
3.别当出头鸟,在同事面前要谨言慎行
4.面对高密要冷静,要进行反击
Day092.抠门毁人生
Day094.领导给你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1.利用拆屋效应应对领导
2.拒绝
3.推荐其他人选
4.提出完成任务的条件,比如:人力物力财力
Day095.如何培养嫡系
1.要恩威并施
2.领导有能力,有担当,让他人觉得自己可靠
3.以情服人,感化他人,打仗就是带人心
Day097.管理自己的老板
1.在职场上学会不惧怕权威
2.学会和领导多互动,多沟通
3.尝试了解领导的痛点
099.如何提供有效关心
真正有效的关心是站在对方的角度。
不要强调自己是对的,用建议的方式,把话说艺术点。
Day100.下属总给不了我满意的结果怎么办?
1.如果是“总”,说明领导没有“知人善任”
2.工作交代明白,保证下属清楚的明白理解
3.培养下属
Day103.如何最好中层领导
一、要听懂上级的话。
二、会带队伍。
三、不断提高个人协调组织能力。
四、要用于创新和实践。
Day104.如何修炼厚脸皮
“脸皮厚”和“不要脸”是完全两个不同的意思。
修炼“脸皮厚”是看得开,耐得住,望得远,想得通,放得下。
1.不怕被拒绝,不怕被羞辱,甚至敢于自嘲
2.学会设立目标,学会隐忍,并且坚持到底
3.良谋在胸,主动出击,牵着别人走
李嘉诚说过:创业者
当你放下面子赚钱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懂事了;
当你用钱赚回面子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成功;
当你用面子可以赚钱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是人物了。
Day106.如何才能劝服别人
我们彼此持有的观点,看起来只是个观点,但其实它像一棵大树,根系非常复杂。一个观点背后是一组人际关系、过往历史、利益格局、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它的复杂程度是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我们都不可能依靠辩论,使与自己生活经历不同的人,更或是无知的人,改变他们的想法。这样做都可能变得徒劳,甚至导致冲突。
想说服别人,不如试着做两件事:
1.像企业家一样,不靠辩论说服人,靠自己创造出来的产品,挣到的钱来说服人。
2.像科学家一样,把目光盯向自己,提升自己的觉察力,感知周围不符合自己认知范畴的事实。你怎么知道错的一定是对方?你要寻找一个颠覆自己的机会。
3.像非常好的朋友,亲人一样,理解对方的感受,立场。立场比口才重要的多。立场一致,才可能有和对方交心的可能性。
曾仕强教授说:我听你说话,要先听你是不是我和一个立场:
如果不是我的立场,说的对我也反对你;
如果是我的立场,恩~你是我的人,你说的不对,我会原谅你。
Day107.好好吵架
人与人交流5个不同层次:
1.纯粹的打招呼:你好,hi
2.分享资讯:今天好热啊
3.价值观,讲道理:天下的男人都是混蛋
4.情绪及感受:我实在好累
5.互相交换的秘密:准备要辞职,你准备要离婚
好好吵架de三个提醒:
1.好的吵架能和家人达成深层次的沟通
2.如果害怕吵架伤到别人,那么这个伤害就会囤积在你心中伤害自己
3.哀莫大于心死
吵架方略:
A1.心平气和
A2.注意词措
A3.一次沟通解决不了的,就来两次
B1.架可以乱吵,痛点不能乱戳(人身攻击)
B2.不要没事就把旧账拿出来复习(翻旧账)
B3.说分手从来都不是让对方认错的好方法
B4.不要冷战(消极抵抗,不进行沟通)
C1.培养同理心(换位思考能力)
C2.学会倾听(倾听,便是解决对立情绪的重要手段)
C3.正确表达(言语是情感的出口)
Day108.好好治治拖延症
一、降低目标
二、拒绝受挫
三、学会承受
四、挑战自己(长跑、极限运动)
五、核心:认识上的醒悟
Day109.职场中如何面对别人的欺负
一、树立强势形象
二、强大自我,坚守自己的原则不容侵犯
三、抓住别人的弱点,以此作为回击
四、采取直接方式进行反击
Day110.提高自己的逆商
一、认识自己,相信自己
二、向你的对手学习
三、在不确定中寻找生机:
1.以不变应万变忽,忽略不确定性。
2.以实力换时间,降低不确定性。
3.培养洞察力,感知不确定性。
4.增加灵活性,适应不确定性。
5.寻找不对称性,消除不确定性。
『伍』 小度和小爱哪个好哪个更智能
小爱同学从目前情况总体来说,相对好些。建议详细看一下,文章末尾有购买建议。敲了这么多字,查了这么多资料,求点个赞
小米小爱同学(以下简称小爱音箱)音响价格从49元到599元,网络小度(以下简称小度)从79元到599元,两个产商的音箱都有四个类型:便携的,普通实用的,高音质和带屏幕的版本,都是他们布局的优点。
首先,从外观上看,小爱音箱各个型号都走洁净简约且高贵的外观,非常适合静悄悄的躺在家里的某一个角落,做一个小摆设,用的时候又非常实用;小度走的是普通风格,设计相对来说比较随意(还是挺不错的),笔者认为,小度的黑色款适合摆在家中。
在硬件层面上,小爱音箱不带屏有一个599元的HD版本,支持DSP动态补偿,六个高灵敏度传声器组成的麦克风,有大口径低音喇叭和双被动无源辐射器,声音浑厚,有弹性,更具穿透力,立体通透的听感足以震撼每一根神经。其他的小爱音箱的喇叭也非常不错;小度不带屏有一个399元的版本,其喇叭特点是声音大,音腔比299的小爱音箱Pro还小。小爱音箱和小度都可以进行智能家居的控制,小爱音箱有一个红外遥控版(19年1月,149元)和小爱音响Pro(19年1月,299元),支持红外遥控,一些普通非智能的家电,比如电视空调。
最重要的软件层面上来了,其实不用说,小米在这方面已经有很大的优势了,为什么?小米手机上搭载小爱同学,小米手表上搭载小爱同学,小米电视搭载小爱同学,就连小米手环也搭载小爱同学……根据双方公布的数据,小爱同学的日活量远大于网络小度,每一天都在进行更为强有力的人工智能的学习。网络为了开拓用户数量,网络在推广的时候则实施了多种策略,比如说和电商商家合作:在卖东西的时候附送小度音箱,的确,这在它增加用户数量和减少学习成本来说是个好方法,但也遭到了一些网友的诟病"网络音箱的用户很多都不是主观,而是被动选择的"。其次,小爱同学和微软小冰有合作,一起开发人工智能。不久前,小爱同学3.0版本正式发布,支持连续对话,增加了新的声音(一个女声,一个男声),都非常亲切自然,甚至有网友说不像是合成的。说到声音,小度的声音就……刚开始还好,越听越不自然。
大家都说网络小度的优势就是它本来就是一个搜索公司,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他差不多就只有网络!!!小爱同学则和蜻蜓FM,得到,喜马拉雅,QQ音乐,网易云音乐,酷狗音乐和网络(!!!)……有合作,也就是说,小爱音箱也有网络的服务的。
智能家居方面,小米正在开拓和美的,格力,海尔等知名电器厂商的合作(已经和奥克斯空调,飞利浦,欧普照明,欧瑞博等知名电器厂商合作),目前小米的智能家居在全球市场名列第一(已接入1.96亿台智能设备*19年6月数据*),其控制自家的智能设备能力可想而知。而小度,控制小度智能电灯泡??!
在文章的最后,根据我对两个品牌,各个产品的了解,推荐购买:“小爱智能音箱Pro”。其售价299,由音效公司DTS调音,HiFi芯片,750mL超大音腔容积,可以组合立体声,支持红外遥控传统家电(比如电视换台),还有一个其他音箱没有的功能就是,他可以外接一条音频线,作为家里的电视或者是电脑的外放音箱!剩下的就是一些普通的都有的功能:控制家居,听音乐,听新闻,听书,查网络……这个音箱也是目前小爱音箱里面最体面的一个。
『陆』 为什么年轻人今天都不爱听评书了
评书其实也有很多人在听,只是不关注评书的人已经不听了而已。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一,评书还存在,也有很多收音机频道是有书评的,并且也有部分有声小说,也是用评书的形式做的,同样是有人听的,并且有些做书评的网站流量还很高。所以说并不能说评书已经没有,只是因为你没有关注。
三,父辈把早教交给了“点读机”。从古至今,孩子们都喜欢听父辈讲故事。但是现在这一代人的父辈,都在小时候就已经习惯了孤独,因为父辈的忙,也因为父辈的懒,他们没有听故事的童年,所以对听书其实不感冒。
总的来说,评书的喜欢与否是时代决定的,没有了评书不代表评书的人就没活路了,还是有得混的,得变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