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白话小说全文
1. 三国演义小说白话文
自古以来,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春秋战国,天下分崩,秦始皇统一了天下。秦亡之后,楚汉相争,汉高祖刘邦消灭了楚霸王项羽,建立了汉朝。待传到桓帝,任用宦
官,残害忠良。到了灵帝时,宦官势力更加猖獗。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计划消灭宦官,因
为泄了密,反被宦官杀害。这十个弄权的宦官人称十常侍,把灵帝当傀儡玩弄于手心。灵帝
竟称为首的张让为“阿父”。宦官弄权,天降异灾,议郎蔡邕奏知灵帝,却被宦官陷害,贬
回乡里。从此天下大乱,盗贼蜂起。
巨鹿郡有弟兄三人,大哥叫张角,二哥叫张宝,三弟叫张梁。张角本是个不第的秀才,偶
获奇遇,得到三卷天书,名为《太平要术》。张角熟读天书,学会呼风唤雨,撒豆成兵。
中平元年瘟疫流行,张角施法术救活无数百姓,自称“大贤良师”。他传授五百名弟子,云
游天下,设立三十六方,聚众数十万人,传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
吉。”他派弟子马元义携带金银财宝,到洛阳结交宦官封谞为内应。又命赶造
黄旗,定下起义日期。因为唐州的弟子出了事,被官府发觉报告朝廷,大将军何进杀了马元
义,擒了封谞。张角闻讯,只有仓促起事,自称“天公将军”,张宝称“地公
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义军头裹黄巾,声势浩大,官军闻风而逃。灵帝得报,就派
中郎将卢植、皇甫嵩、朱俊领兵讨贼。
幽州太守刘焉得知张角来犯,贴出布告招募义兵。涿县有一位英雄,生得身长八尺,两耳
垂肩,双手过膝,本是汉景帝的后代子孙,姓刘名备,字玄德,时年二十八岁。他家住涿县
楼桑村,附近有一棵大桑树,高有百丈,远望如同车盖。一位相士曾预言:“这一家要出贵
人。”刘备小时候跟小朋友们在树下玩耍,曾说:“我为天子,应该坐这车。”他读过书,
2. 《三国演义》第五回和第六回白话文。
第五回是: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陈宫害怕被曹操杀死,连夜投奔东郡。曹操来到陈留,见父亲将欲招募义兵。于是曹操发矫诏,驰报各路,曹操因此招募了几名大将。曹操发檄文后,各镇诸侯皆起兵接应。刘、关、张三人也跟随公孙瓒来投曹操,随即选袁绍为盟主。
孙坚遂领本部人马杀奔汜水关来,董卓派吕布、华雄来守关。华雄出关斩了济北相鲍信的弟弟鲍忠,孙坚引四将来到关前,小胜董卓军,后因粮草跟不上而被华雄打败。华雄领铁骑来到关下,连斩两员大将。关羽提刀出寨,不多时便斩华雄而归。
董卓听之华雄被斩,即令吕布出关。袁绍即令八路诸侯去虎牢关迎敌。吕布威风凛凛,连杀两员大将,伤一大将。此时刘关张上前,吕布招架不住,带着残败军卒,逃回了虎牢关。
第六回:焚金阙董卓行凶,匿玉玺孙坚背约。
董卓与联军交战失利,用李儒之计,将汉献帝劫往长安,李傕、郭汜驱洛阳之民数百万口迁往长安,死者不可胜数,卓临行,教人放火烧居民房屋,发掘陵墓坟冢,联军先锋孙坚率先冲入洛阳,扑灭宫中余火,设军帐于建章殿上,其军士在殿南一井中捞起一具女尸。
项下带一锦囊,内装一枚玉玺,上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孙坚心动,认为石自己要当皇上的征兆,乃托疾归江东.,想军中有人告密,二人就此翻脸,孙坚拔寨离洛阳而去,袁绍写了一封信,派人连夜赶往荆州,要刘表截住孙坚。
夺取玉玺,联军从此分裂,曹操领兵讨董卓,被吕布打败后埋怨袁绍,投扬州去,公孙瓒与刘关张亦离袁而去,袁自投关东,荆州刺史刘表截孙坚讨玉玺。
人物分析:
曹操
做人大气,宽宏大量。官渡之战后,曹操收缴到了许多来自许都投给袁绍的信件,他没有追究,一把烧掉,不留案底;对于写文章骂了他祖宗三代的陈琳,也不追究,继续给官做。虚怀若谷,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能够虚心接受他人的正确意见。
有极大的人格魅力,善于用人。荀彧、郭嘉都是在曹操势力还很弱小的时候,就从强大的袁绍那边投奔过来的。残暴。为父报仇讨伐陶谦的时候,屠城,泗水为之不流。曹操的部下夏侯渊、曹仁也多有屠城的记录,而他们的屠城行为也是接到曹操指示的。
吕布
吕布在小说里的生命其实是短促的,却是极富色彩,形象最鲜明的,吕布一生,虽然神勇无比,但因拜主不明,只得被逼弑主,最后只占得徐州一地,并终败于曹操,被缢死于白门楼。
究其失败的原因,这与他的性格密不可分的,正所谓“性格决定命运”,有怎样的性格就有怎样的命运。吕布之所以失败,是由他性格上的缺陷造成的;他不但拜主不明而且疑心极大。
3. 三国演义白话文梗概
《三国演义白话文版——第三回 虎牢关》
董卓这样残暴,大臣们愤恨不平,打算找机会除掉董卓。渤海太守袁绍给司徒王允写了封密信,让王允设法除掉董卓。王允便请几位大臣到家,商议再三也想不出办法,王允放声大哭,大臣们也都跟着哭起来。
曹操看大家正在哭,却大笑起来。王允气冲冲地责问曹操为何发笑。曹操说他愿借王允的七星宝刀,拼死杀掉董卓。王允非常高兴,便把宝刀交给了曹操。
第二天,曹操带着宝刀来到相府,董卓问曹操为什么来迟,曹操撒谎说马不好。董卓便叫吕布去为曹操选一匹良马。曹操见屋内只剩董卓一人,便要拔刀下手。但又怕董卓力大,自己一人杀不了,便犹豫起来。
董卓身体肥胖,坐了一会儿,感到疲倦,就倒身朝里睡下。曹操忙拔刀去刺,不料董卓从镜里看见曹操在背后拔刀,猛的一个翻身,问曹操干什么,曹操非常惊慌,急忙跪下说他有口宝刀献给董卓。
曹操骗过董卓,恰好吕布已将选好的马牵到了,曹操便借口试试马,一出城,就纵马向东南谯郡飞奔去了。董卓得知,才明白曹操刚才是要刺杀他,便下令立即画出曹操的图像,发到各地,捉拿曹操。
曹操逃到中牟县时,被守城的兵士认出捉住。县令陈宫见曹操是一个英雄,就弃官与曹操一同逃走了。
这天夜里,两人住在曹操父亲的结义兄弟吕伯奢家里。曹操疑心吕伯奢要报官杀他们,便先下手将吕家八口杀个精光。又将买酒归来的吕伯奢也杀了。陈宫斥责他滥杀无辜。曹操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陈宫听了,心都寒了,便离开曹操。
曹操回到家乡陈留,一面招兵,一面发假诏书、檄文给各路诸侯,请他们出兵共讨董卓。北平太守公孙瓒接到檄文,率刘备、关羽、张飞等去会师讨伐董卓。
曹操杀猪宰牛,大会诸侯。会上,诸侯推举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总领全军。袁绍下令长沙太守孙坚为先锋,起兵攻打汜水关。南阳太守袁术负责运粮草,供应各营。
董卓接到告急文书,召集众将商议,吕布愿前去迎战诸侯,不料华雄却自告奋勇要当先锋。董卓见华雄生得威武,便拨给他马步兵五万,令他前往汜水关迎敌。
孙坚部将程普交战中杀了华雄副将胡轸,孙坚指挥人马,杀到关前。袁术担心孙坚破了董卓,增加了实力,对自己不利,有意不发给孙坚粮草。孙坚营中缺粮,军心慌乱,被华雄乘夜偷袭,孙坚军队大败。
华雄到盟军阵前挑战,无人可敌,诸侯们大惊失色。关羽上前请战,愿斩华雄。袁术瞧不起关羽,叫人把关羽赶出帐去。
曹操见关羽相貌不凡,就推荐关羽出战华雄,并递一杯热酒给关羽喝。关羽接过酒杯,放在桌上说∶“待我斩了华雄,回来再喝。”
上马飞奔出寨,将华雄一刀斩下马,提着华雄的头扔于帐前,杯中的酒还有些烫手。
董卓得知华雄被杀,便领大军与盟军大战于虎牢关。吕布勇不可挡,接连杀败八路诸侯。
一天,吕布又来挑战,北平太守公孙瓒大怒,迎战吕布,没几个回合便败下阵来。张飞截住吕布连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关羽见张飞不能取胜,便上前来助战,刘备见两个弟弟战不下吕布,也挥动双股剑上前助战,终于将吕布打败了。
吕布战败,兵无战心。董卓为了保命,放火烧了东京洛阳城,押着皇帝、大臣和洛阳百姓,迁到西京长安。
各路诸侯的兵马进了洛阳,曹操劝袁绍乘机追击董卓,诸侯都不愿意。曹操见这些人目光短浅,不能成大事,便独自带领本部人马,追赶董卓。
董卓女婿李儒在荥阳城外埋伏兵马,大败曹军,曹操差一点丧了命。一万多人马,只剩下五百多人,无力再战,只得收拾残兵往扬州去了。
孙坚进洛阳城救火时,从皇宫的井里打捞起一颗皇帝用的玉玺大印。袁绍得知这事后要孙坚将传国玉玺归还朝廷,孙坚撒谎说他没有见过玉玺,带领人马回江东去了。
袁绍大怒,写了书信,叫人连夜赶往荆州送与刺史刘表,要他在路上截击孙坚。诸侯们四分五裂,纷纷拔寨离去。讨伐董卓的军队就这样散去了。刘备、关羽、张飞又回到了平原县。
4. 三国演义1--5回内容(白话文)
三国演义1—5回内容如下:
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东汉末年,汉桓帝年幼,外戚专权,宦官干政。桓帝死后,灵帝继位,权力落在十常侍手中。他们卖官害民、横征暴敛,官逼民反,终于在东汉灵帝光和七年正月,爆发了席卷中原的黄巾起义。汉灵帝命地主豪强领兵镇压,各州募兵守备。
一个黑脸大汉见了,向叹气的人说道:“大丈夫不为国家出力,反在此长叹,何为大丈夫?”那个叹气的青年名叫刘备,本是汉室宗亲,幼年丧父,跟母亲流落涿县,靠编席贩屦糊口。黑脸大汉名叫张飞,在本地开肉铺,专好结交天下豪杰。
在张飞家中,刘关张三人畅饮叙谈,他们志同道合,便在桃林中结拜为兄弟,立誓:“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接着兄弟三人来到铁匠铺各自打了兵器:刘备使双股剑,关羽使青龙偃月刀,张飞使丈八蛇矛。
第2回: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一日,董卓在温明园宴请百官,提出废立之事,遭到荆州刺史丁原反对。董卓想杀丁原,因见丁原身后有个威风凛凛的大将,不敢动手,这个大将是丁原的义子吕布。
为了除掉丁原,董卓的谋士李肃带着赤兔马和重金来到吕布营内,劝说吕布投靠董卓。有勇无谋、见利忘义的吕布当夜杀了义父丁原,做了董卓的义子。
董卓得到吕布,如虎添翼,更加横行无忌。越骑校尉伍孚身怀利刃,企图刺死董卓,结果行刺未成,反遭杀害。董卓强行废掉并毒死少帝刘辩,逼死何太后,勒死皇妃;随即立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并自封相国。
第3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黄巾起义被镇压,刘备立了不少战功,却只当了中山府安喜县县尉。不久,十常侍命令各地太守派督邮下去查访,借机淘汰一批地方官吏。
黄巾起义军主力被镇压之后,地方割据势力迅速发展,外戚和宦官的斗争日趋尖锐。汉灵帝病危,围绕皇位的争夺,以张让为首的十位中常侍和国舅大将军何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斗争。
何后原是靠宦官势力立为皇后的,因而受张让等人左右,从中阻止。曹操建议:应先正君位,后讨贼。何进便在灵帝柩前扶立太子辩继承帝位,何太后临朝辅政,何进以大将军参录尚书事,控制朝政。
袁绍、曹操带兵入宫,尽杀宦官,宫内火起,在混乱中,张让、段珪劫持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逃出皇宫。曹操派兵追袭张让、段珪,寻找少帝。十常侍都在混战中丧命。
至此宦官势力彻底消灭,然而一场更大的战乱却由此开始。董卓带二十万人马驻扎在京城附近,人不卸甲,马不离鞍。每日进城,由铁甲军开路,横行街市,残害百姓。为了扬威,他打算把少帝刘辩废掉,另立新君。
第4回 :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
董卓进京后,废立皇帝,残害百姓,荒淫暴虐,激起群臣共愤。一日,司徒王允假借庆寿,约请几位旧臣到他府中叙谈。当他谈到:“社稷旦夕难保”时,情不自禁,掩面哭泣。
骁骑校尉曹操自告奋勇,愿行刺董卓。他向王允借来七星宝刀,来到董卓相府,伺机行刺。董卓正在园中小阁休息,他问曹操:“何故来迟?”曹操说因马太瘦弱。董卓便命吕布为曹操挑选一匹好马,吕布出阁而去。
董卓因感困乏,倒身而卧,当他面朝里翻过身去时,曹操急忙拔出宝刀,刚要行刺,不料董卓从铜镜中看见曹操拔刀的身影,急忙回身问操,董卓接过宝刀,很是喜爱,便让操出阁去看马,曹操将马牵出相府,飞身上马,逃出洛阳。
曹操听到吕家厨房杀猪时的刀声和人语,疑心吕家要加害于他,误杀了吕伯奢全家。曹操却冷笑道:“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不愿跟随这样不仁不义的人,弃操而去。
第5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曹操行刺董卓未成,逃回陈留,尽散家财,召募乡勇。他联络袁绍,并向各州郡遍发讨董檄文,得到天下响应。初平元年正月,十八路诸侯为匡扶汉室,歃血为盟,公推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共同起兵讨伐董卓。
华雄被斩,董卓便杀了袁绍的叔父太傅袁隗,起二十万大军,兵分两路:一路由李傕、郭汜把守汜水关;他自己则率领李儒、吕布等带十五万主力屯虎牢关。
十八路诸侯,各怀心事,互相猜忌。吕布新败,兵无战心,董卓听从李儒的话引兵回洛阳,迁帝于长安。曹操见董卓西去长安,要袁绍乘势追袭。袁绍以诸侯疲困,不可轻动为由,拒不发兵。曹操拂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