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学会感谢
⑴ 听樊登读书有感
今天第一次写听书感,个人觉得一本书听完后,除了留下笔记之外,也可以整理成文章,或许会给读者一些启发。
樊登独创的这种解读一本书,把它当一堂课来讲的方式挺好的,能够在一个小时之内把书中逻辑及精华金句通过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确实让很多读者收获很大。
但从一节课的角度来说的话,内容又有些偏多,感觉太简练,反而不容易真正记得对自己有用的。
所以我听完后,习惯复盘,也经常边听边写,把对自己触动大,需要学习吸收的部分写下来,没有其他作用,就是加深印象,以便践行使用。
时下大部分读书会都是这样的模式,一起听,然后讨论分享。
我总觉得少了一部分内容,现在我大概清楚了,这部分就是跟每个人实际链接的部分。
没有聚焦针对,就很难真的学以致用。
01 太多的孩子被宣称为“赢家”,他们已经习惯性感到自己很特别,而且别人也说他们多么有物岩才华,这样一来,要让他们在某些背景中承认和褒扬真正的卓越人士,就变得很难了。
(肯定和鼓励绝对不是简单的说:你真棒)
02 当你总是敞开胸怀,广泛涉猎诸多事情,实际上对它们付出了太多的精力,于是再也没有更多的精力集中在任何一件事情上。
(这句让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需要去反思的)
03 我们并不是因某方面取得成功而幸福,而我们成功恰恰是因为我们本来就幸福。
(幸福是一种能力)
01 你的梦想是什么?有了梦想,那么接下来呢?
02 你每天醒来后想着的是什么?
03 为什么这是正确的时机?
04 你曾经做过的最艰难的事情是什么?
05 谁希望你成功?
06 你最重要的优势是什么?
07 你什么时候是最好的自己?
08 你将来可能的最好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09 你必须克服什么障碍?
10 现在怎么办?
这部分内容很重要,和个人商业模式有很类似的地方。
现在很多人迷茫不知所措,大部分情况属于不明白该如何梳理自己,这10个问题是典型的教练式问题,需要回答这个问题的人静下心,拿出纸笔,认真对待。
让人觉得恐惧的是大部分人第一题就回答不出来,因为从来都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或者刚开始思考又放弃了,觉得那是离自己好遥远又很虚无缥缈的问题。
所以,我们需要慎重对待这些问题,好好的面对自己。
当回答完以后,自己就找到了自己该去的方向,甚至连方法都会有,还不止一种。
我个人认为这也是本书的精华所在,也是作者的优势所在。
想要烘焙出香喷喷的蛋糕,配料一样都不能少,而且分量也不可短斤缺两。(这里把培养坚毅品质比喻为烘焙蛋糕)
热情分为强迫性热情和和谐性热情。
强迫性热情就是比如玩游戏上瘾,玩玩后冷静下来有罪恶感,感觉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生命。
和谐性热情是使命驱动愿景迸发的热情。如果没有愿景,就看看自己有没有兴趣爱好,热情可以建立在把自己的兴趣爱好研究的再深一层,完成后,就会有不一样的成就感。
不要把顺序弄颠倒了,我们并不是因为在某方面取得成功而幸福,成功恰恰是因为我们本来就幸福。
幸福是一种能力,我们要有追求幸福的能力。
这个部分很重要,很多时候我们困惑迷茫是因为忘了目标,如果不及时的找回或者制定目标,很难养成坚毅的品质。
自我调节即意志力的自如运用。自我调节能力下降的时候,意志力下降。
我们要学会拒绝对自己来说不适合不好的东西,不能什么都想抓住,精力分散了,最后什么都没抓住。
这里讲一个小方法,就是把自己语言系迟慎统里的“为什么要。。。”改成“为什么不。。”,由被动到主动。
从小的风险开始,慢慢让自己的勇气增加,对应链接的环境也会随之产生变化。
让自己置身于积极的环境中,不要把自己的目标告诉消极的码蚂敬人,那样只能让自己的自信心和勇气受挫。
现在的环境很浮躁,书里介绍了几种培养耐心的方法:下棋、打理花园、排队等候、延迟决策等,我再加上:冥想或者打坐、每天固定看书10页等等。
谦卑不仅局限于不骄傲,它还有更深刻的社交层面和智力层面的双层含义。
社交层面的谦卑,指的是诚实、考虑周全、成熟以及无私;而智力层面的谦卑由好奇心、愿意从他人身上学习、对新理念虚怀若谷等品质构成。
谦卑品质可以让人们互相之间产生坚实的人际关系,减少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行为出现的概率,从而更有可能展开合作。
如果你觉得自己需要提升谦卑的品质,以下4种培育谦卑的方法可以一试:
减少或停止晒自拍照的行为。
研究发现,经常晒自拍的人们,在归属感和人生意义等指标上得分较低,且自尊水平可能随着别人的喜恶而起起落落。
至少在一天中不谈论自己。
与此同时,对其他人及其他目标感到好奇。
听听比你优秀的人的批评和意见。
不要问那些只想取悦你并抚慰你的人们,听一听那些能以有意义的方式提升你的技能的建议。
给曾经帮助过你的人写一封真诚的感谢信。
谦卑的本质是知道谁对你的成长有益,并以合适的方式来致谢这些人。
有一项有意思的发现:极其坚毅的人们,和那些并不十分坚毅的人们一样,也讨厌刻苦工作。但极其坚毅的人们只是认为,刻苦工作是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必须付出的代价,因此,他们想办法让自己埋头苦干。
这种练习之所以有效,是因为那些事情树立了我们的信心,让我们获得了掌控感。
当我们真正对自己产生了这种自信和掌控感时,我们更容易坚持我们所珍视的目标。
坚毅是一种具有感染力的行为,结交那些具有坚毅品质的人,我们也更容易变得有恒心。
试着假装自己是某个坚毅的人,不论正在做什么,都要像持之以恒的人那样坚持下去。
提醒自己,要假装的那个对象,正是你想变成的那个人。
看到一些权威人物在艰难时刻不屈不挠的例子,可以给人们带来战胜困难的信心。
以上八个部分里讲了很多实用的方法,记住并且用在生活中,可以协助自己养成可贵的习惯,慢慢就会成为拥有坚毅品质的人。
⑵ 听力带动阅读(二)
凯叔讲故事——凯叔的精彩讲述,让孩子拥有幸福童年
(最喜欢听凯叔每一类故事前面那句话:每天三分钟,国学童子功;听英雄故事,长少年志气;听历史的味儿,攒人生的劲儿……)
接下来又一个良心推荐——凯叔讲故事,凯叔讲得确实好,我也喜欢听,孩儿他爸经常跟娃听得入了迷,小姑娘听得最多的有《凯叔三国演义》、凯叔《神奇图书馆》、《凯叔讲历史》、《凯叔西游记》、《口袋神探》、《凯叔封神演义》……
我自己觉得听凯叔讲故事,最大的帮助是对非虚构类作品特别是历史类的引导。听了《西游记》《封神演义》《三国演义》,就想再读纸质书,一股劲儿听着读着,感觉特别畅快。
听了《凯叔讲历史》绘本馆借着相应的纸质书读着。当天了解了哪些历史故事,历史知识都给我讲着,一边大量输入,一边表达输出着,现在对历史特别感兴趣,好长时间了去绘本馆借的全是关于历史的书籍。
真实的历史事件和她听过的《封神演义》《三国演义》里面的故事连接在一起,更激发了她的兴趣和成就感。
我原来认为的不太容易引导的非虚构类作品,就这样自然而然的发生了。
这一点真的特别感谢这几个听书APP。老师和家长都不是万能的,需要这些专业的老师来引领,既然这个信息化的时代给了我们这样的便利,我们何不好好利用起来呢,让他们成为我们前进路上的强大助力!
就在我写稿的这段时间,小海苔正迷着听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的有声书呢,纸质书已经读了一遍,去年暑假买回来厚厚的九本书,我没想着她这么早会看,但我很庆幸,当她想看时,家里正好有。
豆神学习法(原名诸葛学堂)
贯彻大语文概念——校内语文知识和校外文学素养深度融合,别具一格的讲解,让孩子们兴趣盎然
再来一个诸葛学堂,现在叫豆神学习法。
由窦昕的团队主打的关于大语文学习的一个APP,初次接触是在去年疫情期间,但当时只关注课堂同步了,觉得没必要听同步,所以没太重视。后来改名豆神学习法,内容等等都进行了改革创新,里面有许多大咖老师讲的名著文学生动有趣,在欢乐中记住了许多文学知识和历史知识。
其中小海苔听得最多的:豆神讲的《三国演义》、曹操;杨宏业老师讲的《西游记》;邵鑫老师讲的《水浒传》;赵伯奇老师讲的《安徒生童话》,《乐死人的文学史宋代篇》……
从年前到前一段时间,小姑娘听邵鑫老师讲的《水浒传》,边听书,边读书,边跟爸爸聊故事,把《水浒传》过了一遍,同时还听了赵伯奇老师的《乐死人的文学史宋代篇》,趁机了解了许多关于宋朝的历史。
我有时还会用豆神学习法里的大咖老师们激励激励小姑娘,看那些老师们的简介,不是北大的就是北师大的,都是名牌大学毕业,都是饱读诗书,都是知识渊博,讲课又生动有趣,个个男的帅女的美,哈哈,这样无形中的影响会比咱们专门的大道理说教管用得多吧!
除了这几个专门的APP,平时还用网络网盘里存的从各处优秀的老师爸爸妈妈们那儿搜集的资源,然后存到播放器倾听者里面,这个很方便没网也可以听,随身携带,随时听,也保护了视力。
真的得感谢这个信息化的时代。
以上几个听书的工具各有所长,都特别专业,特别用心,也特别良心。我家孩儿就来回换着听,这个更新完了就听别的,特别是同一类型的,听不同的人解读会有不同的理解,比如《西游记》《三国演义》,她就听了好几个版本的解读。这对于它的理解内容有太大的帮助了,这些是即使作为语文老师的妈妈也远远起不到的效果,这些老师们都是全国顶尖的专业研究的,经过反复调研的,我觉得绝对值得信赖。
还有要说的一点就是对于这些软件的使用,我的态度一直比较佛系,她说喜欢就办会员,她看什么看几遍我一概不管,就连基本的操作我都不太熟悉。其实内容也不太了解,都是她讲给我的,给了她完全的自主权,比如国学机买下几年了,我都不太会操作,都是她自己操作,这几个APP也都在她的平板上,我们从不要求她该看什么!
不要因为家长的专制影响孩子的兴趣。
她是比较独立,有主见的孩子,我也希望她这样,所以生活中我们可以适当放手,让孩子们亲自去尝试尝试,给她们更多的自主权,学会为自己做主,形成自己的内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