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诸葛
⑴ 康国华他也被誉为“活孔明”
康国华以其对诸葛亮形象的生动演绎,特别是对《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和《火烧赤壁》的诠释,赢得了人们的赞誉,被誉为“活孔明”。他的表演风格独特,通过“爽”、表功和“虚神”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诸葛亮形象,形成了“康派”表演艺术的精髓。
康国华个性刚直,有一次,有位盐商韩梅仲邀请他到家中说书,韩梅仲甚至躺在榻上闭眼听书。然而,这并未得到康国华的认可,他认为这是对艺术的不尊重,坚持要求韩梅仲坐起来聆听。尽管韩梅仲不从,但康国华并未因此而气恼,而是坚守自己的艺术原则。
然而,对于同行,康国华却展现出了谦逊的态度,从不自傲。他爱护后辈,民国初年在扬州教场做“年档”时,考虑到相邻的五家书场都是后辈名家,他特意调整了说书策略,提高书金、缩短说书时间,以便让听众分流,从而避免影响其他书场。这种举动赢得了“五虎大战康国华”的美谈,也体现了他的宽厚和无私。
在扬州评话艺坛,康国华的声誉持续了近50年,他的艺术才华得以传承,不仅传给了儿子又华,还影响了他的徒弟关玉华、丁文华、成九华和祝锦华。他们的成功,无疑是对康国华艺术造诣的最好证明。
⑵ 喜马拉雅听书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第37回为: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
主要内容:徐庶被曹操骗走后,刘备又少了军师辅佐,而名士司马徽推荐刘备去找诸葛亮,这和徐庶离开前的提议不谋而合。于是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去南阳拜访诸葛亮。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书童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只好回去了。过了几天,刘备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的家。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急忙过去行礼。可那个青年是诸葛亮的弟弟。他告诉刘备,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刘备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说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平定天下。转眼过了新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又一次来到卧龙岗。这次,诸葛亮正好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说:“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业,和曹、孙成三足鼎立之势。”刘备一听,非常佩服,请求他相助。诸葛亮答应了。那年诸葛亮才27岁。
⑶ 请问单田芳说的《白眉大侠》中 普度、雪竹莲、于何的徒弟有哪些,详细的。
在单田芳先生的《白眉大侠》中,于何的徒弟包括金灯剑客夏随良、一气仙孔亮以及八臂哪吒。不过,八臂哪吒的名字我已经记不太清楚了。
而普度的徒弟中,有武当派的诸葛元英、诸葛遂,以及白衣小剑魔白老白的一子。峨眉派的当家人白云剑客夏侯仁也是普度的徒弟之一。
我很久以前就听过这段故事,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中的人物和情节已经模糊了不少。
记得当时听书时,对这些徒弟们的名字和身份感到十分好奇,他们各自都有独特的性格和能力。特别是普度和于何这两位师傅,他们的徒弟们个个都显得十分出色。
不过现在,这些名字和情节我已经很难完全回忆起来,只记得他们都是各自门派中的佼佼者。
《白眉大侠》中的人物众多,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命运,而这些徒弟们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惜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已经很难再清楚地记起每一个细节了。
单田芳先生的评书艺术让人着迷,每一本《白眉大侠》的评书都充满了传奇色彩,而这些人物的故事更是让人难以忘怀。
当然,我也知道还有很多其他的听众和读者,他们也许还记得更多关于这些徒弟们的信息。如果有谁能提供更多的细节,那将对我和许多其他听众来说都是一大幸事。
⑷ 听力带动阅读(二)
凯叔讲故事——凯叔的精彩讲述,让孩子拥有幸福童年
(最喜欢听凯叔每一类故事前面那句话:每天三分钟,国学童子功;听英雄故事,长少年志气;听历史的味儿,攒人生的劲儿……)
接下来又一个良心推荐——凯叔讲故事,凯叔讲得确实好,我也喜欢听,孩儿他爸经常跟娃听得入了迷,小姑娘听得最多的有《凯叔三国演义》、凯叔《神奇图书馆》、《凯叔讲历史》、《凯叔西游记》、《口袋神探》、《凯叔封神演义》……
我自己觉得听凯叔讲故事,最大的帮助是对非虚构类作品特别是历史类的引导。听了《西游记》《封神演义》《三国演义》,就想再读纸质书,一股劲儿听着读着,感觉特别畅快。
听了《凯叔讲历史》绘本馆借着相应的纸质书读着。当天了解了哪些历史故事,历史知识都给我讲着,一边大量输入,一边表达输出着,现在对历史特别感兴趣,好长时间了去绘本馆借的全是关于历史的书籍。
真实的历史事件和她听过的《封神演义》《三国演义》里面的故事连接在一起,更激发了她的兴趣和成就感。
我原来认为的不太容易引导的非虚构类作品,就这样自然而然的发生了。
这一点真的特别感谢这几个听书APP。老师和家长都不是万能的,需要这些专业的老师来引领,既然这个信息化的时代给了我们这样的便利,我们何不好好利用起来呢,让他们成为我们前进路上的强大助力!
就在我写稿的这段时间,小海苔正迷着听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的有声书呢,纸质书已经读了一遍,去年暑假买回来厚厚的九本书,我没想着她这么早会看,但我很庆幸,当她想看时,家里正好有。
豆神学习法(原名诸葛学堂)
贯彻大语文概念——校内语文知识和校外文学素养深度融合,别具一格的讲解,让孩子们兴趣盎然
再来一个诸葛学堂,现在叫豆神学习法。
由窦昕的团队主打的关于大语文学习的一个APP,初次接触是在去年疫情期间,但当时只关注课堂同步了,觉得没必要听同步,所以没太重视。后来改名豆神学习法,内容等等都进行了改革创新,里面有许多大咖老师讲的名著文学生动有趣,在欢乐中记住了许多文学知识和历史知识。
其中小海苔听得最多的:豆神讲的《三国演义》、曹操;杨宏业老师讲的《西游记》;邵鑫老师讲的《水浒传》;赵伯奇老师讲的《安徒生童话》,《乐死人的文学史宋代篇》……
从年前到前一段时间,小姑娘听邵鑫老师讲的《水浒传》,边听书,边读书,边跟爸爸聊故事,把《水浒传》过了一遍,同时还听了赵伯奇老师的《乐死人的文学史宋代篇》,趁机了解了许多关于宋朝的历史。
我有时还会用豆神学习法里的大咖老师们激励激励小姑娘,看那些老师们的简介,不是北大的就是北师大的,都是名牌大学毕业,都是饱读诗书,都是知识渊博,讲课又生动有趣,个个男的帅女的美,哈哈,这样无形中的影响会比咱们专门的大道理说教管用得多吧!
除了这几个专门的APP,平时还用网络网盘里存的从各处优秀的老师爸爸妈妈们那儿搜集的资源,然后存到播放器倾听者里面,这个很方便没网也可以听,随身携带,随时听,也保护了视力。
真的得感谢这个信息化的时代。
以上几个听书的工具各有所长,都特别专业,特别用心,也特别良心。我家孩儿就来回换着听,这个更新完了就听别的,特别是同一类型的,听不同的人解读会有不同的理解,比如《西游记》《三国演义》,她就听了好几个版本的解读。这对于它的理解内容有太大的帮助了,这些是即使作为语文老师的妈妈也远远起不到的效果,这些老师们都是全国顶尖的专业研究的,经过反复调研的,我觉得绝对值得信赖。
还有要说的一点就是对于这些软件的使用,我的态度一直比较佛系,她说喜欢就办会员,她看什么看几遍我一概不管,就连基本的操作我都不太熟悉。其实内容也不太了解,都是她讲给我的,给了她完全的自主权,比如国学机买下几年了,我都不太会操作,都是她自己操作,这几个APP也都在她的平板上,我们从不要求她该看什么!
不要因为家长的专制影响孩子的兴趣。
她是比较独立,有主见的孩子,我也希望她这样,所以生活中我们可以适当放手,让孩子们亲自去尝试尝试,给她们更多的自主权,学会为自己做主,形成自己的内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