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小脚与西服在线阅读
㈠ 小脚与西服:张幼仪与徐志摩的家变的图书目录
楔子
第一章 摇一文不值
第二章 摇三寸金莲
第三章 摇福禄寿喜
第四章 摇嘉国邦明
第五章 摇女子的教育
第六章 摇腊雪寒梅
第七章 摇不三不四
第八章 摇如君之意
第九章 摇小脚与西服
第十章 摇贤贤妻子
第十一章 摇诗人哟!
第十二章 摇感伤之旅
第十三章 摇尴尬地位
第十四章 摇尾声
后记
附录: 纪事表
简体字版编后记
㈡ 《小脚与西服》电子版
小脚与西服 张幼仪与徐志摩的家变.pdf
内容简介······
元配夫人张幼仪,神魂之交林徽因,柔艳娇妻陆小曼。人间四月天春风迷醉,云端浮生梦新月难圆。深爱、挚情、欢恋,张幼仪从头细数浪漫诗人徐志摩的三段不解之缘。
作者张邦梅为张幼仪的侄孙女,娓娓道出“中国第一桩西式离婚案”——徐志摩与张幼仪离异始末。平实的叙述中,蕴藏着张幼仪摆脱“小脚”桎梏的动人勇气和智慧,也拨开作者内心的中西文化迷雾,找到自我的定位。
㈢ 求《小脚与西服》电子书版
http://wenku..com/view/94dda2a6f524ccbff12184c3.html
页面底部有下载按钮
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
㈣ 需要小脚与西服一书的电子版(英文版的也可以)
http://e.sina.com.cn/enjoy/2000-04-30/2494.shtml
http://e.sina.com.cn/enjoy/2000-04-30/2496.shtml
http://e.sina.com.cn/enjoy/2000-04-30/2498.shtml
http://e.sina.com.cn/enjoy/2000-04-30/2499.shtml
http://e.sina.com.cn/enjoy/2000-04-30/2500.shtml
㈤ 谁能提供《小脚与西服--张幼仪与徐志摩的家变》图书或txt中文电子版
呵呵,我倒是好像有这本书的呢,待我明天去书架上对对版式吧,看是否对得上,不过我的是不卖的哦!
电子书应该网上可以搜到的,不妨一试。
㈥ 谁有《小脚与西服》的TXT版的啊
http://wenku..com/view/94dda2a6f524ccbff12184c3.html
页面底部有下载按钮
㈦ <<小脚与西服>>完整的书在线哪里看
小说阅读网吧
㈧ 在哪里能在线读《小脚与西服――张幼仪与徐志摩的家变》
同问!
㈨ 谁有《小脚与西服:张幼仪与徐志摩的家变》这本书。。求pdf版,电子书版的也可以。。
借楼问一下,楼上有没有更清晰一点的版本啊?
㈩ 余姚书城或者其他某地有卖《小脚与西服》的书吗
编辑本段徐志摩简介 (1896~1931年)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县硖石镇人。名章垿,字志摩,小字又申。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云中鹤。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 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 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学研究会。 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诗评》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 1925年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 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同年移居上海,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 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次年《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并出国游历英、美、日、印等国。 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 1931年初,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大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故飞机失事,因而遇难。蔡元培为其写挽联: 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迳都 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东土; 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生卧也 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 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喜欢诗仙李白豪迈浪漫的诗篇吗?你可曾想过宰相的娇娇女──李白夫人,下嫁的是嗜酒如命、挥霍无度、见美人便追的浪子?高更在大溪地描绘的油画很美很阳光吧?又有几个人看到高更太太在幽夜里流泪?人们往往只看见成功男人头上的光环,看不见(或者特意忽视)在他背后阴影下的女人。《小脚与西服》便是一个光环背后的故事。 《小脚与西服》一书的英文原作者为张邦梅。她在哈佛大学主修中国文学,某一天到图书馆里找资料时,无意间发现常到家里走动的姑婆张幼仪,竟然是中国近代诗坛最有名的浪漫才子徐志摩的元配夫人,起初基于好奇想深入了解这位高龄八旬的姑婆,后来长达五年的访谈记录,竟成为她的毕业论文,也是本书的原始雏型。 全书的结构是由「张幼仪的回忆」为主线,以「作者的自剖」为副线。这两条线,时而平行,互无相关;时而交会,互动联结。 书的主线,由张幼仪讲述她与徐志摩的婚姻、情感、爱怨。幼仪十五岁由兄长做主风光地嫁给徐家的独子徐志摩,在别人眼中的浪漫才子,对她而言却是一个从不以正眼瞧她的冷酷丈夫。婚后,徐志摩长期在外求学,夫妻聚少离多,待长子出生之后,父母更允准他出洋留学,分离两年,幼仪才得到二老的首肯前往英国与丈夫同住。到英国不久又有了身孕,徐志摩竟无情地要她自己去把孩子打掉,当时堕胎的危险性百倍于今日,何况在言语不通人生地不熟的异国,于是,幼仪作出第一次违背丈夫意思的决定,坚持要把孩子生下来。数天后,徐志摩用「小脚与西服」比喻俩人婚姻的不适合(吊诡的是,幼仪既没有缠足,还受过三年现代教育),以此向她提出离婚之后,然后就不见踪影。 丈夫不告而别,幼仪只好去巴黎投靠二哥待产,随后又跟着七弟至柏林,生下了次子彼得。此时,徐志摩匆匆来到德国,不是为了看望新生儿而来,而是急于追求才貌皆美的林徽音,在数位朋友助阵下迫她签字离婚,成就「中国现代第一件离婚案」。结束与徐志摩七年婚姻关系,与徐家的关系却从未间断。离婚后她在德国住了下来,靠着徐家按月寄来的生活费,一面扶养彼得,一面在柏林裴斯塔齐学院修读幼教、语文等课程。彼得不幸在两岁时因病夭折,幼仪含悲料理了孩子的后事,继续她的学习,整理自己的心绪,作好归国回家的准备。 出国五年之后,一个脱胎换骨全新的张幼仪回国了。先在东吴大学教授德文,而后她担任上海第一家妇女储蓄银行副总裁,又经营『云裳』服装公司.另外她也负责二哥创立的国家社会党会计事务。同时她独力教养儿子,后来,徐家二老与徐志摩再娶的陆小曼不合,前来求助,她便将他们留下同住,最终还替他们办理后事,甚至徐志摩空难后,陆小曼拒领遗体,是她派人带幼子赶去处理善后。当年,徐志摩要求她「作徐家的媳妇,不做徐志摩的太太」,她真的做到了。三十年后,她找到另一位人生伴侣苏医生,徵得儿子的同意,再婚。 有人奉张幼仪为现代新女性先驱。以事业上的表现而言,她无疑是新女性。但,就婚姻来看,她是再传统不过的女人,「从兄」之意嫁给徐志摩,「从夫」之意与徐志摩离婚,「从子」之意再嫁苏医生,终其一生遵守「三从」传统。再看,徐志摩与张幼仪离婚后,两人并没有恶言相向,徐张两家也始终不曾交恶,徐家父母认幼仪为义女,同住一屋,而张家兄弟崇拜徐志摩依旧,甚至还合资共创事业。反观,现代男女一旦离婚,不但一双当事人反目,连同两方亲家也变成仇家,动辄演出全武行,闹上法院。不禁让人兴起「今者不如昔人」之嘆。 书中的副线,作者描写自己身为移民美国的第三代华裔子弟,从小生长于美国受美式教育,在中西文化认同上的心理冲突与徬徨,最后在与姑婆的访谈中,得到了启发、突破与解放,这方面切身心理的描绘很真实透彻,是本书写得十分成功的部分。 基本上它是一本写给外国人看的书。年轻的作者写作功力不如林语堂高明,她太刻意太急于向外国人介绍中国文化,书中经常插上一大段孔孟思想、宗法制度、三从四德、女人「七出」、缠足、结婚礼俗等(约佔全书篇幅的四分之一)。在外国读者看来,或许会觉得稀奇有趣,但对于我们台湾或大陆的读者而言,则有些累赘不耐之感(不知有多少人像笔者一样常常跳着看?)。无论如何,作者能使一位原本沈默无言的女人站出来为自己说话,让人知道她一生有情有义,有爱有怨的故事,已属难得。 回想,年少时唸过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老师只告诉我们他的元配是个传统而无知的女人,至于她姓啥名谁,无从得知。读到「爱眉小札」的徐陆两人的浪漫爱情,曾让多少男女心嚮往之。年纪再大一点接触「中国近代文学」,林徽音的诗心文采更使众多文艺青年为之倾倒。《小脚与西服》一书问市后,人们才恍然惊觉:「啊!原来那传统女人「张幼仪」有名也有名,原来那无知女人有才也有学」,它打破了长久以来深植人心「平庸的前者远不如后二者的才情纵横」的刻板印象。 故事尾声,徐志摩化作一坏春泥已半个世纪,林徽音、陆小曼也相继去世多年,在被问到三个女人之中谁最爱徐志摩时,张幼仪认为自己是最爱徐志摩的女人。或许有人会不以为然,感嘆道:「这女人真可悲!走到生命尽头还与两个作古的情敌争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我倒不认为如此。试想当年,如果她嫁的是知她惜她的凡夫,也许她就平顺庸碌过完一生。然而,她嫁的是不懂她不爱她的浪荡才子,如果不是徐志摩的冷落轻视的激发,如果没有那几年欧洲困顿的磨练,哪有后来坚强勇敢在事业上获得极大的成就的她?一位能操数国语言的大学教授,一位重整即将倒闭的银行的银行家,又是一位服装界的女强人。因此,我相信张幼仪是爱徐志摩的,只是这个「爱」字当中「感谢」之情佔了绝大部分。 有人说:「一个在众人面前的天才,如果住你家隔壁,你会骂他疯子,如果和你一屋子生活,被逼疯的可能是你」。然而,张幼仪非但不骂这位天才是疯子,也未被天才逼疯,她勇于走出天才背后的阴影,为自己打造另一个光环,成为一位才女。 至于余姚书城或其他地方有没有买的,我想以该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