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推荐 » 中国文学大系小说一集阅读

中国文学大系小说一集阅读

发布时间: 2021-07-21 07:34:22

⑴ 35年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值多少钱

市面上有03年的影印本,卖36块,你这本35年出的,又比较新,应该可以上百(市面上还有,所以,可能不会太高),不如留给你孩子,过几十年,价钱肯定会上去。
35年1月15日-6月14日正是红军长征的转折阶段,这本书在当时如此动荡的局势下出版,也算是历史纪念,2035年,恰好100年。

⑵ 新中国60年文学大系:报告文学精选小说txt全集免费下载

新中国60年文学大系:报告文学精选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1.谁是最可爱的人
魏巍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明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丰盛细致的感情。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还没有了解到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故事吧。
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就要从汽……
请采纳

⑶ 《中国新文学大系》每册的目录

目 录

前 言1

第一编 《中国新文学大系》编纂背景研究

第一章 作为总集的《中国新文学大系》的编纂背景3

第二章 《中国新文学大系》的出版背景10

第三章 赵家璧与《中国新文学大系》20

第二编 《中国新文学大系》编选研究

第一章 《中国新文学大系》的编选研究(上)——理论与创作之部的编选49

第二章 《中国新文学大系》的编选研究(下)——《史料·索引》卷的编选71

第三编 《中国新文学大系》所涉及的文学运动研究

第一章 《中国新文学大系》对现代文学的宏观描述87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的性质、内容、分期、断限89

第二节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背景99

第三节 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历史动因105

第四节 中国现代文学初期的发展过程109

第五节 中国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的关系114

第六节 中国现代文学受外国文学的影响117

第二章 《中国新文学大系》所涉及的语言之争12l

第三章 《中国新文学大系》所涉及的文学论争147

第四编 《中国新文学大系》所涉及的现代文体理论研究

第一章《中国新文学大系》所涉及的现代小说理论研究177

第一节 《大系》对中国传统小说观念和小说创作中不良倾向的批评177

第二节 《大系》关于现代短篇小说的论述197

第三节 《大系》关于历史小说的论述220

第四节 《大系》小说集导言所论及的有关小说的社团、流派242

第二章 《中国新文学大系》所涉及的新诗理论研究254

第三章 《中国新文学大系》所涉及的戏剧理论研究283

第四章 《中国新文学大系》所涉及的散文理论研究317

第五编 《中国新文学大系》的影响

第一章 《中国新文学大系》对中国现代文学史写作的影响339

第一节 《大系》所确立的文学史内容的“三大板块”339

第二节《大系》所确立的四种文体348

第三节《大系》所确立的新文学史分期的“三个十年”354

第四节 《大系》的一些具体观点对新文学史研究的影响363

第二章 《中国新文学大系》对新文学总集编纂的影响383

后 记391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的图书目录
导言
鲁迅
狂人日记

肥皂
离婚
俞平伯
花匠
罗家伦
是爱情还是苦痛
汪敬熙
一个勤学的学生
瘸子王二的驴
杨振声
渔家
胡山湖

赵景澐
阿美
林如稷
将过去
顾×
失蹝
冯至
蝉与晚祷
仲尼之将丧
高世华
沈自已的船
莎子
白头翁的故事
陈翔鹤
See!
西风吹到了枕边
陈炜谟
冯文炳
沅君
蹇先艾
裴文中
李健吾
许钦文
王鲁彦
黎锦明
川岛
汪静之
凌叔华
小酩
……

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目录 导言 编选凡例 编选用诗集及期刊目录 选诗维记胡适九首 一念 鹰该 一颗星儿 许怡荪 一笑 湖上 我们的变生日 四烈士冢上的没字碑歌 晨星篇刘复八首 落叶 敲冰 三十初度 雨 教如何不想她 俄 一个小长家的暮 尊包共铎鲁迅三首 梦 爱之神 他沈尹默一首 三弦俞平伯十七首 孤山雨 ?⑷? ……周作人九首左舜生一首朱自清十二首康白情十三首刘大白十四首傅斯年一首玄虚二首王志瑞王统照五首郭沫若二十五首陵志韦七首应修人七首周五一首绍钧二首梁宗岱五首冰心女士十八首成仿吾三首汪静之十四首潘漠华十一首冯雪峰七首冯至十一首陈南士二首徐玉诺十首陈学乾一首何植三十二首刘延陵二首郭绍虞一首叶善枝一首陈乃棠一首奠振铎二首赵景深二首李金友十九首戴望舒七首王独清四首徐雉一首冯文炳一首穆木天六首闻一多二十九首二庚虞五首宗白华六首白采一首朱湘十首徐志摩二十六首朱??大七首杨世恩一首烧孟侃二首刘梦韦三首程侃声一首王希仁一首赛先艾二首冯乃超九首蓬子十首邵洵美三首

⑷ 求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各集导言的原文,急!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


凡是关心现代中国文学的人,谁都知道《新青年》〔2〕是提倡“文学改良”,后来更进一步而号召“文学革命”的发难者。但当一九一五年九月中在上海开始出版的时候,却全部是文言的。苏曼殊〔3〕的创作小说,陈嘏〔4〕和刘半农〔5〕的翻译小说,都是文言。到第二年,胡适〔6〕的《文学改良刍议》发表了,作品也只有胡适的诗文和小说是白话。后来白话作者逐渐多了起来,但又因为《新青年》其实是一个论议的刊物,所以创作并不怎样著重,比较旺盛的只有白话诗;至于戏曲和小说,也依然大抵是翻译。

在这里发表了创作的短篇小说的,是鲁迅。从一九一八年五月起,《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陆续的出现了,算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又因那时的认为“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然而这激动,却是向来怠慢了绍介欧洲大陆文学的缘故。一八三四年顷,俄国的果戈理(NGogol)就已经写了《狂人日记》;〔7〕一八八三年顷,尼采(FrNietzsche)〔8〕也早借了苏鲁支(Zarathus-tra)的嘴,说过“你们已经走了从虫豸到人的路,在你们里面还有许多份是虫豸。你们做过猴子,到了现在,人还尤其猴子,无论比那一个猴子”的。而且《药》的收束,也分明的留着安特莱夫(LAndreev)〔9〕式的阴冷。但后起的《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却比果戈理的忧愤深广,也不如尼采的超人的渺茫。此后虽然脱离了外国作家的影响,技巧稍为圆熟,刻划也稍加深切,如《肥皂》,《离婚》等,但一面也减少了热情,不为读者们所注意了。

从《新青年》上,此外也没有养成什么小说的作家。较多的倒是在《新潮》〔10〕上。从一九一九年一月创刊,到次年主干者们出洋留学而消灭的两个年中,小说作者就有汪敬熙,罗家伦,杨振声,俞平伯,欧阳予倩和叶绍钧。自然,技术是幼稚的,往往留存着旧小说上的写法和语调;而且平铺直叙,一泻无余;或者过于巧合,在一刹时中,在一个人上,会聚集了一切难堪的不幸。然而又有一种共同前进的趋向,是这时的作者们,没有一个以为小说是脱俗的文学,除了为艺术之外,一无所为的。他们每作一篇,都是“有所为”而发,是在用改革社会的器械,——虽然也没有设定终极的目标。

俞平伯〔11〕的《花匠》以为人们应该屏绝矫揉造作,任其自然,罗家伦〔12〕之作则在诉说婚姻不自由的苦痛,虽然稍嫌浅露,但正是当时许多智识青年们的公意;输入易卜生(HIb-sen)〔13〕的《娜拉》和《群鬼》的机运,这时候也恰恰成熟了,不过还没有想到《人民之敌》和《社会柱石》。杨振声〔14〕是极要描写民间疾苦的;泛敬熙〔15〕并且装着笑容,揭露了好学生的秘密和苦人的灾难。但究竟因为是上层的智识者,所以笔墨总不免伸缩于描写身边琐事和小民生活之间。后来,欧阳予倩〔16〕致力于剧本去了;叶绍钧〔17〕却有更远大的发展。汪敬熙又在《现代评论》〔18〕上发表创作,至一九二五年,自选了一本《雪夜》,但他好像终于没有自觉,或者忘却了先前的奋斗,以为他自己的作品,是并无“什么批评人生的意义的”了。序中有云——

“我写这些篇小说的时候,是力求着去忠实的描写我所见的几种人生经验。我只求描写的忠实,不搀入丝毫批评的态度。虽然一个人叙述一件事实之时,他的描写是免不了受他的人生观之影响,但我总是在可能的范围之内,竭力保持一种客观的态度。

“因为持了这种客观态度的缘故,我这些短篇小说是不会有什么批评人生的意义。我只写出我所见的几种经验给读者看罢了。读者看了这些小说,心中对于这些种经验有什么评论,是我所不问的。”

杨振声的文笔,却比《渔家》更加生发起来,但恰与先前的战友汪敬熙站成对郯:他“要忠实于主观”,要用人工来制造理想的人物。而且凭自己的理想还怕不够,又请教过几个朋友,删改了几回,这才完成一本中篇小说《玉君》〔19〕,那自序道——

“若有人问玉君是真的,我的回答是没有一个小说家说实话的。说实话的是历史家,说假话的才是小说家。

历史家用的是记忆力,小说家用的是想像力。历史家取的是科学态度,要忠实于客观;小说家取的是艺术态度,要忠实于主观。一言以蔽之,小说家也如艺术家,想把天然艺术化,就是要以他的理想与意志去补天然之缺陷。”

他先决定了“想把天然艺术化”,唯一的方法是“说假话”,“说假话的才是小说家”。于是依照了这定律,并且博采众议,将《玉君》创造出来了,然而这是一定的:不过一个傀儡,她的降生也就是死亡。我们此后也不再见这位作家的创作。



“五四”事件一起,这运动的大营的北京大学负了盛名,但同时也遭了艰险。终于,《新青年》的编辑中枢不得不复归上海〔20〕,《新潮》群中的健将,则大抵远远的到欧美留学去了,《新潮》这杂志,也以虽有大吹大擂的豫告,却至今还未出版的“名著绍介”收场〔21〕;留给国内的社员的,是一万部《孑民先生言行录》〔22〕和七千部《点滴》〔23〕。创作衰歇了,为人生的文学自然也衰歇了。

但上海却还有着为人生的文学的一群,不过也崛起了为文学的文学的一群〔24〕。这里应该提起的,是弥洒社〔25〕。它在一九二三年三月出版的《弥洒》(Musai)上,由胡山源〔26〕作的《宣言》(《弥洒临凡曲》)告诉我们说——“我们乃是艺文之神;我们不知自己何自而生,也不知何为而生:

…………

我们一切作为只知顺着我们的Inspiration!”〔27〕到四月出版的第二期,第一页上便分明的标出了这是“无目的无艺术观不讨论不批评而只发表顺灵感所创造的文艺作品的月刊”,即是一个脱俗的文艺团体的刊物。但其实,是无意中有着假想敌的。陈德征〔28〕的《编辑余谈》说:“近来文学作品,也有商品化的,所谓文学研究者,所谓文人,都不免带有几分贩卖者底色彩!这是我们所深恶而且深以为痛心疾首的一件事。……”就正是和讨伐“垄断文坛”〔29〕者的大军一鼻孔出气的檄文。这时候,凡是要独树一帜的,总打着憎恶“庸俗”的幌子。

一切作品,诚然大抵很致力于优美,要舞得“翩跹回翔”,唱得“宛转抑扬”,然而所感觉的范围却颇为狭窄,不免咀嚼着身边的小小的悲欢,而且就看这小悲欢为全世界。在这刊物上,作为小说作者而出现的,是胡山源,唐鸣时,赵景沄,方企留,曹贵新〔30〕;钱江春和方时旭〔31〕,却只能数作速写的作者。从中最特出的是胡山源,他的一篇《睡》,是实践宣言,笼罩全群的佳作,但在《樱桃花下》(第一期),却正如这面的过度的睡觉一样,显出那面的病的神经过敏来了。“灵感”也究竟要露出目的的。赵景沄的《阿美》,虽然简单,虽然好像不能“无所为”,却强有力的写出了连敏感的作者们也忘却了的“丫头”的悲惨短促的一世。

一九二四年中发祥于上海的浅草社〔32〕,其实也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家团体,但他们的季刊,每一期都显示着努力:向外,在摄取异域的营养,向内,在挖掘自己的魂灵,要发见心里的眼睛和喉舌,来凝视这世界,将真和美歌唱给寂寞的人们。韩君格,孔襄我,胡絮若,高世华,林如稷,徐丹歌,顾�,莎子,亚士,陈翔鹤,陈炜谟,竹影女士,都是小说方面的工作者;连后来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冯至〔33〕,也曾发表他幽婉的名篇。次年,中枢移入北京,社员好像走散了一些,《浅草》季刊改为篇叶较少的《沉钟》周刊〔34〕了,但锐气并不稍衰,第一期的眉端就引着吉辛(GGissing)〔35〕的坚决的句子——“而且我要你们一齐都证实……我要工作啊,一直到我死之一日。”

但那时觉醒起来的智识青年的心情,是大抵热烈,然而悲凉的。即使寻到一点光明,“径一周三”〔36〕,却更分明的看见了周围的无涯际的黑暗。摄取来的异域的营养又是“世纪末”〔37〕的果汁:王尔德(OscarWilde)〔38〕,尼采(FrNietz-sche),波特莱尔(ChBaudelaire)〔39〕,安特莱夫(LAndre-ev)们所安排的。“沉自己的船”〔40〕还要在绝处求生,此外的许多作品,就往往“春非我春,秋非我秋”〔41〕,玄发朱颜,却唱着饱经忧患的不欲明言的断肠之曲。虽是冯至的饰以诗情,莎子〔42〕的托辞小草,还是不能掩饰的。凡这些,似乎多出于蜀中的作者,蜀中的受难之早,也即此可以想见了。不过这群中的作者们也未尝自馁。陈炜谟〔43〕在他的小说集《炉边》的“Proem”里说——“但我不要这样;生活在我还在刚开头,有许多命运的猛兽正在那边张牙舞爪等着我在。可是这也不用怕。

人虽不必去崇拜太阳,但何至于懦怯得连暗夜也要躲避呢?怎的,秃笔不会写在破纸上么?若干年之后,回想此时的我,即不管别人,在自己或也可值眷念罢,如果值得忆念的地方便应该忆念。……”

自然,这仍是无可奈何的自慰的伤心之言,但在事实上,沉钟社却确是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它好像真要如吉辛的话,工作到死掉之一日;如“沉钟”的铸造者,死也得在水底里用自己的脚敲出洪大的钟声〔44〕。然而他们并不能做到,他们是活着的,时移世易,百事俱非;他们是要歌唱的,而听者却有的睡眠,有的槁死,有的流散,眼前只剩下一片茫茫白地,于是也只好在风尘肮洞中,悲哀孤寂地放下了他们的箜篌了。

后来以“废名”出名的冯文炳〔45〕,也是在《浅草》中略见一斑的作者,但并未显出他的特长来。在一九二五年出版的《竹林的故事》里,才见以冲淡为衣,而如著者所说,仍能“从他们当中理出我的哀愁”的作品。可惜的是大约作者过于珍惜他有限的“哀愁”,不久就更加不欲像先前一般的闪露,于是从率直的读者看来,就只见其有意低徊,顾影自怜之态了。

冯沅君〔46〕有一本短篇小说集《卷施》——是“拔心不死”的草名,也是一九二三年起,身在北京,而以“淦女士”的笔名,发表于上海创造社的刊物上的作品。其中的《旅行》是提炼了《隔绝》和《隔绝之后》(并在《卷施》内)的精粹的名文,虽嫌过于说理,却还未伤其自然;那“我很想拉他的手,但是我不敢,我只敢在间或车上的电灯被震动而失去它的光的时候,因为我害怕那些搭客们的注意。可是我们又自己觉得很骄傲的,我们不客气的以全车中最尊贵的人自命。”这一段,实在是五四运动直后,将毅然和传统战斗,而又怕敢毅然和传统战斗,遂不得不复活其“缠绵悱恻之情”的青年们的真实的写照。和“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品中的主角,或夸耀其颓唐,或�鬻其才绪,是截然两样的。然而也可以复归于平安。陆侃如〔47〕在《卷施》再版后记里说:“‘淦’训‘沈’,取《庄子》‘陆沈’之义。现在作者思想变迁,故再版时改署沅君。……只因作者秉性疏懒,故托我代说。”诚然,三年后的《春痕》〔48〕,就只剩了散文的断片了,更后便是关于文学史的研究。这使我又记起匈牙利的诗人彼兑菲(PetGfiSándor)〔49〕题BSz夫人照像的诗来—疤�的闶鼓*的男人很幸福,我希望不至于此,因为他是苦恼的夜莺,而今沉默在幸福里了。苛待他罢,使他因此常常唱出甜美的歌来。”

我并不是说:苦恼是艺术的渊源,为了艺术,应该使作家们永久陷在苦恼里。不过在彼兑菲的时候,这话是有些真实的;在十年前的中国,这话也有些真实的。



在北京这地方,——北京虽然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但自从支持着《新青年》和《新潮》的人们,风流云散以来,一九二○至二二年这三年间,倒显着寂寞荒凉的古战场的情景。《晨报副刊》〔50〕,后来是《京报副刊》〔51〕露出头角来了,然而都不是怎么注重文艺创作的刊物,它们在小说一方面,只绍介了有限的作家:蹇先艾,许钦文,王鲁彦,黎锦明,黄鹏基,尚钺,向培良。

蹇先艾〔52〕的作品是简朴的,如他在小说集《朝雾》里说——

“……我已经是满过二十岁的人了,从老远的贵州跑到北京来,灰沙之中彷徨了也快七年,时间不能说不长,怎样混过的,并自身都茫然不知。是这样匆匆地一天一天的去了,童年的影子越发模糊消淡起来,像朝雾似的,袅袅的飘失,我所感到的只有空虚与寂寞。这几个岁月,除近两年信笔涂鸦的几篇新诗和似是而非的小说之外,还做了什么呢?每一回忆,终不免有点凄寥撞击心头。所以现在决然把这个小说集付印了,……借以纪念从此阔别的可爱的童年。……若果不失赤子之心的人们肯毅然光顾,或者从中间也寻得出一点幼稚的风味来罢?……”

诚然,虽然简朴,或者如作者所自谦的“幼稚”,但很少文饰,也足够写出他心曲的哀愁。他所描写的范围是狭小的,几个平常人,一些琐屑事,但如《水葬》,却对我们展示了“老远的贵州”的乡间习俗的冷酷,和出于这冷酷中的母性之爱的伟大,——贵州很远,但大家的情境是一样的。

这时——一九二四年——偶然发表作品的还有裴文中〔53〕和李健吾〔54〕。前者大约并不是向来留心创作的人,那《戎马声中》,却拉杂的记下了游学的青年,为了炮火下的故乡和父母而惊魂不定的实感。后者的《终条山的传说》是绚烂了,虽在十年以后的今日,还可以看见那藏在用口碑织就的华服里面的身体和灵魂。

蹇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着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但这又非如勃兰兑斯(GBrandes)〔55〕所说的“侨民文学”,侨寓的只是作者自己,却不是这作者所写的文章,因此也只见隐现着乡愁,很难有异域情调来开拓读者的心胸,或者眩耀他的眼界。许软文〔56〕自名他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为《故乡》,也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自招为乡土文学的作者,不过在还未开手来写乡土文学之前,他却已被故乡所放逐,生活驱逐他到异地去了,他只好回忆“父亲的花园”,而且是已不存在的花园,因为回忆故乡的已不存在的事物,是比明明存在,而只有自己不能接近的事物较为舒适,也更能自慰的——“父亲的花园最盛的几年距今已有几时,已难确切的计算。当时的盛况虽曾照下一像,如今挂在父亲的房里,无奈为时已久,那时乡间的摄影又很幼稚,现已模胡莫辨了。挂在它旁边的芳姊的遗像也已不大清楚,惟有父亲题在像上的字句却很明白:‘性既执拗,遇复可怜,一朝痛割,我独何堪!’

“…………”

“我想父亲的花园就是能够重行种起种种的花来,那时的盛况总是不能恢复的了,因为已经没有了芳姊。”

无可奈何的悲愤,是令人不得不舍弃的,然而作者仍不能舍弃,没有法,就再寻得冷静和诙谐来做悲愤的衣裳;裹起来了聊且当作“看破”。并且将这手段用到描写种种人物,尤其是青年人物去。因为故意的冷静,所以也刻深,而终不免带着令人疑虑的嬉笑。“虽有忮心,不怨飘瓦”〔57〕,冷静要死静;包着愤激的冷静和诙谐,是被观察和被描写者所不乐受的,他们不承认他是一面无生命,无意见的镜子。于是他也往往被排进讽刺文学作家里面去,尤其是使女士们皱起了眉头。

这一种冷静和诙谐,如果滋长起来,对于作者本身其实倒是危险的。他也能活泼的写出民间生活来,如《石宕》,但可惜不多见。

看王鲁彦〔58〕的一部分的作品的题材和笔致,似乎也是乡土文学的作家,但那心情,和许钦文是极其两样的。许钦文所苦恼的是失去了地上的“父亲的花园”,他所烦冤的却是离开了天上的自由的乐土。他听得“秋雨的诉苦”说——“地太小了,地太脏了,到处都黑暗,到处都讨厌。

人人只知道爱金钱,不知道爱自由,也不知道爱美。你们人类的中间没有一点亲爱,只有仇恨。你们人类,夜间像猪一般的甜甜蜜蜜的睡着,白天像狗一般的争斗着,撕打着……

“这样的世界,我看得惯吗?我为什么不应该哭呢?

在野蛮的世界上,让野兽们去生活着罢,但是我不,我们不……唔,我现在要离开这世界,到地底去了……”这和爱罗先珂(VEroshenko)〔59〕的悲哀又仿佛相像的,然而又极其两样。那是地下的土拨鼠,欲爱人类而不得,这是太空的秋雨,要逃避人间而不能。他只好将心还给母亲,才来做“人”,骗得母亲的微笑。秋天的雨,无心的“人”,和人间社会是不会有情愫的。要说冷静,这才真是冷静;这才能够和“托尔斯小”的无抵抗主义一同抹杀“牛克斯”的斗争说;和“达我文”的进化说一并嘲弄“克鲁屁特金”的互助论〔60〕;对专制不平,但又向自由冷笑。作者是往往想以诙谐之笔出之的,但也因为太冷静了,就又往往化为冷话,失掉了人间的诙谐。

然而“人”的心是究竟还不尽的,《柚子》一篇,虽然为湘中的作者所不满〔61〕,但在玩世的衣裳下,还闪露着地上的愤懑,在王鲁彦的作品里,我以为倒是最为热烈的的了。我所说的这湘中的作家是黎锦明〔62〕,他大约是自小就离开了故乡的。在作品里,很少乡土气息,但蓬勃着楚人的敏感和热情。他一早就在《社交问题》里,对易卜生一流的解放论者掷了斯忒林培黎(AStrindberg)〔63〕式的投枪;但也能精致而明丽的说述儿时的“轻微的印象”。待到一九二六年,他存告不满于自己了,他在《烈火》再版的自序上说——“在北京生活的人们,如其有灵魂,他们的灵魂恐怕未有不染遍了灰色罢,自然,《烈火》即在这情形中写成,当我去年春时来到上海,我的心境完全变了,对于它,只有遗弃的一念。……”

他判过去的生活为灰色,以早期的作品为童马矣了。果然,在此后的《破垒集》中,的确很换了些披挂,有含讥的轻妙的小品,但尤其显出好的故事作者的特色来:有时如中国的“磊砢山房〔64〕主人的瑰奇;有时如波兰的显克微支(HSienkie-wicz)〔65〕的警拔,却又不以失望收场,有声有色,总能使读者欣然终卷。但其失,则又即在立旨居陆离光怪的装饰之中,时或永被沉埋,倘一显现,便又见得鹘突了。

《现代评论》比起日报的副刊来,比较的着重于文艺,但那些作者,也还是新潮社和创造社〔66〕的老手居多。凌叔华〔67〕的小说,却发祥于这一种期刊的,她恰和冯沅君的大胆,敢言不同,大抵很谨慎的,适可而止的描写了旧家庭中的婉顺的女性。即使间有出轨之作,那是为了偶受着文酒之风的吹拂,终于也回复了她的故道了。这是好的,——使我们看见和冯沅君,黎锦明,川岛〔68〕,汪静之〔69〕所描写的绝不相同的人物,也就是世态的一角,高门巨族的精魂。



一九二五年十月间,北京突然有莽原社〔70〕出现,这其实不过是不满于《京报副刊》编辑者的一群,另设《莽原》周刊,却仍附《京报》发行,聊以快意的团体。奔走最力者为高长虹〔71〕,中坚的小说作者也还是黄鹏基,尚钺,向培良三个;而鲁迅是被推为编辑的。但声援的很不少,在小说方面,有文炳,沅君,霁野,静农,小酩,青雨等。到十一月,《京报》要停止副刊以外的小幅了,便改为半月刊,由未名社出版,其时所绍介的新作品,是描写着乡下的沉滞的氛围气的魏金枝〔72〕之作:《留下镇上的黄昏》。

但不久这莽原社内部冲突了,长虹一流,便在上海设立了狂飙社。所谓“狂飙运动”,那草案其实是早藏在长虹的衣袋里面的,常要乘机而出,先就印过几期周刊;那《宣言》,又曾在一九二五年三月间的《京报副刊》上发表,但尚未以“超人”自命,还带着并不自满的声音——“黑沉沉的暗夜,一切都熟睡了,死一般的,没有一点声音,一件动作,阒寂无聊的长夜呵!

“这样的,几百年几百年的时期过去了,而晨光没有来,黑夜没有止息。

“死一般的,一切的人们,都沉沉的睡着了。

“于是有几个人,从黑暗中醒来,便互相呼唤着:“——时候到了,期待已经够了。

“——是呵,我们要起来了。我们呼唤着,使一切不安于期待的人们也起来罢。

“——若是晨光终于不来,那么,也起来罢。我们将点起灯来,照耀我们幽暗的前途。

“——软弱是不行的,睡着希望是不行的。我们要作强者,打倒障碍或者被障碍压倒。我们并不惧怯,也不躲避。

“这样呼唤着,虽然是微弱的罢,听呵,从东方,从西方,从南方,从北方,隐隐的来了强大的应声,比我们更要强大的应声。

“一滴水泉可以作江河之始流,一片树叶之飘动可以兆暴风之将来,微小的起源可以生出伟大的结果。因为这个缘故,我们的周刊便叫作《狂飙》。”

不过后来却日见其自以为“超越”了。然而拟尼采样的彼此都不能解的格言式的文章,终于使周刊难以存在,可记的也仍然只是小说方面的黄鹏基,尚钺——其实是向培良一个作者而已。

黄鹏基〔73〕将他的短篇小说印成一本,称为《荆棘》,而第二次和读者相见的时候,已经改名“朋其”了。他是首先明白晓畅的主张文学不必如奶油,应该如刺,文学家不得颓丧,应该刚健的人;他在《刺的文学》(《莽原》周刊二十八期)里,说明了“文学绝不是无聊的东西”,“文学家并不一定就是得天独厚的特等民族”,“也不是成天哭泣的鲛人”。他说——

“我以为中国现代的作品,应该是像一丛荆棘。因为在一片沙漠里,憧憬的花都会慢慢地消灭的,社会生出荆棘来,他的叶是有刺的,他的茎是有刺的,以至于他的根也是有刺的。——请不要拿植物生理来反驳我——一篇作品的思想,的结构,的练句,的用字,都应该把我们常感觉到的刺的意味儿表现出来。真的文学家……应该先站起来,使我们不得不站起来。他应该充实自己的力,让人们怎样充实他自己的力,知道他自己的力,表现他自己的力。一篇作品的成功至少要使读者一直读下去,无暇辨文字的美恶,——恶劣的感觉,固然不好,就是美妙的感觉,也算失败。——而要想因循,苟且而不得。怎样抓着他的病的深处,就很利害地刺他一下。一般整饬的结构,平凡的字句,会使他跑到旁处去的,我们应该反对。

“‘沙漠里遍生了荆棘,中国人就会过人的生活了!’这是我相信的。”

朋其的作品的确和他的主张并不怎么背驰,他用流利而诙谐的言语,暴露,描画,讽刺着各式人物,尤其是智识者层。他或者装着傻子,说出青年的思想来,或者化为渝腿,跑进阔佬们的家里去〔74〕。但也许因为力求生动,流利的缘故罢,抉剔就不能深,而且结末的特地装置的滑稽,也往往毁损掉全篇的力量。讽刺文学是能死于自身的故意的戏笑的。不久他又“自招”(《荆棘》卷首)道:“写出‘刺的文学’四字,也不过因了每天对于霸王鞭的欣赏,和自己的‘生也不辰’,未能十分领略花的意味儿,”那可大有徘徊之状了。此后也没有再看见他“刺的文学”。

尚钺〔75〕的创作,也是意在讥刺,而且暴露,搏击的,小说集《斧背》之名,便是自提的纲要。他创作的态度,比朋其严肃,取材也较为广泛,时时描写着风气未开之处——河南信阳——的人民。可惜的是为才能所限,那斧背就太轻小了,使他为公和为私的打击的效力,大抵失在由于器械不良,手段生涩的不中里。

向培良〔76〕当发表他第一本小说集《飘渺的梦》时,一开首就说——

“时间走过去的时候,我的心灵听见轻微的足音,我把这个很拙笨地移到纸上去了,这就是我这本小册子的来源罢!”

的确,作者向我们叙述着他的心灵所听到的时间的足音,有些是借了儿童时代的天真的爱和憎,有些是借着羁旅时候的寂寞的闻和见,然而他并不“拙笨”,却也不矫揉造作,只如熟人相对,娓娓而谈,使我们在不甚操心的倾听中,感到一种生活的色相。但是,作者的内心是热烈的,倘不热烈,也就不能这么平静的娓娓而谈了,所以他虽然间或休息于过去的“已经失去的童心”中,却终于爱了现在的“在强有力的憎恶后面,发现更强有力的爱”的“虚无的反抗者”,向我们绍介了强有力的《我离开十字街头》〔77〕。下面这一段就是那不知名的反抗者所自述的憎恶——“为什么我要跑出北京?这个我也说不出很多的道理。总而言之:我已经讨厌了这古老的虚伪的大城。在这里面游离了四年之后,我已经刻骨地讨厌了这古老的虚伪的大城。在这里面,我只看见请安,打拱,要皇帝,恭维执政——卑怯的奴才!卑劣,怯懦,狡猾,以及敏捷的逃躲,这都是奴才们的绝技!厌恶的深感在我口中,好似生的腥鱼在我口中一般;我需要呕吐,于是提着我的棍走了。”

在这里听到了尼采声,正是狂飙社的进军的鼓角。尼采教人们准备着“超人”的出现,倘不出现,那准备便是空虚。但尼采却自有其下场之法的:发狂和死。否则,就不免安于空虚,或者反抗这空虚,即使在孤独中毫无“末人”〔78〕的希求温暖之心,也不过蔑视一切权威,收缩而为虚无主义者(Nihi-list)。巴札罗夫(Bazarov)是相信科学的;他为医术而死,一到所蔑视的并非科学的权威而是科学本身,那就成为沙宁(Sanin)〔79〕之徒,只好以一无所信为名,无所不为为实了。但狂飙社却似乎仅止于“虚无的反抗”,不久就散了队,现在所遗留的,就只有向培良的这响亮的战叫,说明着半绥惠略夫(Sheveriov)〔80〕式的憎恶”的前途。未名社〔81〕却相反,主持者韦素园〔82〕,是宁愿作为无名的泥土,来栽植奇花和乔木的人,事业的中心,也多在外国文学的译述。待到接办《莽原》后,在小说方面,魏金枝之外,又有李霁野〔83〕,以锐敏的感觉创作,有时深而细,真如数着每一片叶的叶脉,但因此就往往不能广,这也是孤寂的发掘者所难以两全的。台静农〔84〕是先不想到写小说,后不愿意写小说的人,但为

⑸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卷的贡献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知足就是幸福。大千世界,求无止境,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过眼繁华三千,转眼皆如空幻。受得苦中苦,才能享得福中福。心有余闲,每天都有幸福,心有所盼,却懂得止步于缘分的尽头,回头必是万里晴空。人生苦短,名利却冗长,从古到今,多少富贵随人去,知止而后安,放下便是福缘。 世上没有绝对幸福的人,你感觉幸福它就幸福。与其用一个怨恨的心看世界,不如用一个快乐的心经历人生;与其用一个诅咒的心看人间,不如用一种欣赏的心生活。拥有一颗快乐的心,你见到的都是草长莺飞;心中满是忧伤,你见到的就都是肃杀凋零。存好心,做好事,微笑挂满两腮才是正道。

幸福无时不在,幸福无处不有,只要你细心感受,幸福就等你,在每时每刻。幸福想你了

⑹ 谁有现代文学一系列小说集!!要有作者,书名,大约100部

前妻太狂...
炼狱禁锢...
一夜缱绻...
罂粟花的...
混也是一...
霸宠拜金女
旋风王子
超级宝贝...
总裁未婚...
一个爱情...
宝贝,你...
无字天书
新相亲时代
牵个丫头...
调皮公主...
LOVE幸福
迷上媳妇
狂野霸爱...
找个冷酷...
调教我的...
暴戾总裁...
恶魔传记
逃跑新娘...
宝贝,别跑
在我最美...
重生之我...
原来你一...
纯情女C...
爱像一阵风
此爱,纠...
逆流女孩
惹上恶魔
宦途迷情
腹黑总裁...
危险情人...
恶魔VS冷...
冷酷总裁...
失忆男友...
至尊高手
我的蕾丝...
坏蛋是怎...
冷情总裁...
超级保安
绝版宝宝...
豪门童养...
无良神医
紫贝壳的...
校园黑道...
抢来的这...
爱情的阴谋
野性的呼...
爱到茶靡·...
重生之纵...
总裁的九...
爱上撒旦...
我单纯我...
谁动了我...
校园纨绔...
混沌都市...
少年枭雄
总裁借我...
重生之权贵
情陷美女...
黑道学生...
超现实武...
女秘书
都市释魔师
【黑色罂...
我的腹黑...
黑帮总裁...
都市护花手
岜比的蜗...
冰火之链
春色满园
只要妈咪,...
总裁的命...
医流高手
所谓青春...

⑺ 什么是新文学大系,小说卷

全名,中国新文学大系,中国现代文学最早的大型选集。赵家璧主编,1935至1936年间由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
<郭沫若25首新诗,全书分为10卷:①《建设理论集》,胡适编选;②《文学论争集》,郑振铎编选;③《小说一集》,象《建设理论集》和《文学论争集》没有一篇鲁迅的文章,茅盾编选;④《小说二集》,此外,鲁迅编选;⑤《小说三集》,最为明显。郑伯奇编选;⑥《散文一集》,周作人编选;⑦《散文二集》,在《大系》各卷编选的内容上和各篇导言的论断中,郁达夫编选;⑧《诗集》,朱自清编选;⑨《戏剧集》,洪深编选;⑩《史料·索引》,阿英编选。都把“五四”文学革命与西欧的资产阶级文艺复兴等同起来,书前由蔡元培撰写总序,包括左翼作家在内,各卷编选者还分别就所选内容写了长篇导言(第10卷为《序例》)。
《建设理论集》、《文学论争集》和《史料·索引》选辑近200篇理论文章,包括文学革命发难者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基本主张,现代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的创作理论,自成一个段落。主要文学社团的宣言、简章,正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个时期,重要文学期刊的发刊词,以及新旧文学几次重大论争中双方的辩驳文章。从“五四”到1927年,《史料·索引》还收录文学革命运动的概述,文学社团的回忆录和作家小传,他们的选本和导言,创作、翻译的文学作品以及重要的文学杂志编目等资料。各自在不同的领域作出过贡献,以上3卷,系统地反映了新文学运动和新文学理论建设从无到有、初步确立的历史过程。编选创作的7卷,共收小说81家的153篇作品,内容单薄,散文33家的202篇作品,新诗59家的411首诗作,话剧18家的18出戏剧。其中不少篇什是对新文学的创建起了积极作用和脍炙人口的名作,其他的也大多在思想或艺术上有一定的代表性。它们是优秀的和比较优秀的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合在一起,显示出新文学各种体裁形成发展的基本轮廓和脉络。未收《史料·索引》的序例),这些作品,从语言到手法,《大系》出版后不久,从形式到内容,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都具有不同于传统文学的鲜明特点,从中可以看出“五四”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历史上所进行的深刻变革,以及这场变革在最初10年间的创作实践中所取得的成果。不少没有收入专集的理论文章和作品,通过本书的汇集整理,才得以保存流传。
总序和各篇导言,对于新文学的发生、发展、理论主张、组织活动、重大事件、各种体裁的创作,茅盾、洪深的导言,或作历史的回顾,同时也勾勒出初期新文学作家共同有过的思想变化历程。或为理论的阐述。如鲁迅的《〈小说二集〉导言》,叙述除文学研究会、创造社以外的其他社团的小说作家的思想追求和艺术探索,注意他们从异域的各种思潮汲取营养,叙述除文学研究会、创造社以外的其他社团的小说作家的思想追求和艺术探索,重视不同文学流派的兴衰起伏,如鲁迅的《〈小说二集〉导言》,并从与社会现实结合与否探讨他们创作的得失;对所论及的30多个作者分别作了中肯的述评,或为理论的阐述。同时也勾勒出初期新文学作家共同有过的思想变化历程。茅盾、洪深的导言,以丰富的史实, br 总序和各篇导言,说明新的文学运动和新的戏剧运动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曲折道路。才得以保存流传。前者关于文学研究会小说作者的具体分析,通过本书的汇集整理,既指出了各人的创作成就,也概括出这个文学团体的主要特点。郁达夫在《散文二集》的导言中关于现代散文的主要特点的论述,和朱自清在《诗集》的导言里就新诗体裁、流派的分类,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大系》出版后不久,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将这些导言单独汇编成《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集》(包括蔡元培的总序,未收《史料·索引》的序例),另行出版。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这些导言的影响比《中国新文学大系》本身更为深远。
<现代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的创作理论,《中国新文学大系》相当完整而且丰富地反映了初期新文学的基本面貌和主要成就,给这段文学历史作了初步总结。
在20、30年代,包括左翼作家在内,都把“五四”文学革命与西欧的资产阶级文艺复兴等同起来,把由此产生的新文学笼统地看作是资产阶级文学,未能充分认识它的新民主主义性质以及有别于一般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学的历史特征。朱自清编选;⑨《戏剧集》,这种历史的局限性,在《大系》各卷编选的内容上和各篇导言的论断中,都有程度不同的表现;而以蔡元培的总序、胡适编选的《建设理论集》及其导言,最为明显。此外,茅盾编选;④《小说二集》,象《建设理论集》和《文学论争集》没有一篇鲁迅的文章,说明编选者对于鲁迅作为新文学奠基者的历史地位和鲁迅对于新文学理论建设的贡献,缺少认识。《诗集》虽然选了郭沫若25首新诗,却不选《凤凰涅槃》、《匪徒颂》那样最能反映“五四”时代精神和诗人风格的诗篇,与编选者个人的美学趣味、编选标准有关。周作人将现代散文与明代公安派小品

⑻ 中国文学大系

中国古代文学流派:田园诗派,边塞诗派,江西诗派,豪放派,婉约派,雅正派,闲逸派,竹林七贤,香山九老,鸳鸯蝴蝶派等。
亚洲现当代文学流派:
荷花淀派——孙犁,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
山药蛋派——赵树理,马烽,西戎,孙谦
伤痕文学——卢新华、刘心武、从维熙、冯骥才、周克芹
反思文学——茹志娟、张一弓
改革文学——蒋子龙、高晓声、路遥、张洁
寻根文学——杨炼、张承志、阿城、王安忆
“痞子”文学——王朔、石康、李傻傻、张一一
荒诞文学——魏明伦、狂狷、高行健、宁财神
战后派——野间宏(日本)
新兴艺术派——川端康成(日本)
白桦派——武者小路实笃(日本)
新感觉派——横光利一(日本)、施蜇存、刘呐鸥、穆时英
新思潮派——芥川龙之介、菊池宽
自由文学派——张贤亮、余华
青春偶像派——梁望峰、深雪、痞子蔡、何江波、韩寒、巩巩幻想者等
80后创作——郭敬明、张悦然、春树、泽婴、朱子夫等
按中国文学发展来:一、诗歌;二、赋;三、骈体文;四、词;五、小说;六、散文;七、戏剧
按年代就是:古代神话、先秦文学(儒家经典、历史散文、诗经、孔子等)、魏晋南北朝(三曹、建安七子、诸葛亮、陶渊明等)、两汉文学等

⑼ 《新中国60年文学大系:中篇小说精选》最新txt全集下载

新中国60年文学大系:中篇小说精选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铁木前传
孙犁

在人们的童年里,什么事物,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如果是在农村里长大的,那时候,农村里的物质生活是穷苦的,文化生活是贫乏的,几年的时间,才能看到一次大戏,一年中间,也许听不到一次到村里来卖艺的锣鼓声音。于是,除去村外的田野、坟堆、破窑和柳杆子地,孩子们就没有多少可以留恋的地方了。
在谁家院里,丁丁当当的斧凿声音,吸引了他们。他们成群结队跑了进去,那一家正在请一位木匠打造新车,或是安装门户,在院子里放着一条长长的板凳,板凳的一头,突出一截木楔,木匠把要刨平的木材,放在上面,然后弯着腰,那像绸条一样的木花,就在他那不断推进的刨子上面飞卷出来,落到板凳下面。孩子们跑了过去,刚捡到手,就被监工的主人吆喝跑了:
“小孩子们,滚出去玩。”
然而那咝咝的声音,多么引诱人!木匠的手艺,多么可爱啊!还有升在墙角的那一堆木柴火,是用来熬鳔胶和烤直木材的,那噼剥噼剥的声音,也实在使人难以割舍。而木匠的……
有问题再找我

⑽ 新中国60年文学大系:短篇小说精选txt全集下载

新中国60年文学大系:短篇小说精选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王蒙

三月,天空中纷洒着的似雨似雪。三轮车在区委会门口停住,一个年轻人跳下来。车夫看了看门口挂着的大牌子,客气地对乘客说:“您到这儿来,我不收钱。”传达室的工人、复员荣军老吕微跛着脚走出,问明了那年轻人的来历后,连忙帮他搬下微湿的行李,又去把组织部的秘书赵慧文叫出来。赵慧文紧握着年轻人的两只手说:
“我们等你好久了。”
这个叫林震的年轻人,在小学教师支部的时候就与赵慧文认识。她那苍白而美丽的脸上,两只大眼睛闪着友善亲切的光亮,只是下眼皮上有着因疲倦而现出来的青色。她带林震到男宿舍,把行李放好、解开,把湿了的毡子晾上,再铺被褥。在她料理这些事情的时候,常常撩一撩自己的头发,正像那些能干而漂亮的女同志们一样。
她说:“我们等了你好久!半年前就要调你来,区人民委员会文教科死也不同意,后来区委书记直接找区长要人,又和教育局人事室吵了一回,这才把你调了来。”
“可我前天才知道,”……
请采纳

热点内容
最新总裁虐心完结小说排行榜前十名 发布:2025-05-20 22:52:01 浏览:181
免费黑社会小说下载 发布:2025-05-20 22:49:22 浏览:312
小说推荐墙 发布:2025-05-20 22:42:50 浏览:885
小说言情虐心很污囚禁免费 发布:2025-05-20 22:26:59 浏览:15
军妻小说完结全本免费 发布:2025-05-20 22:16:37 浏览:427
有没有好看的仙侠小说 发布:2025-05-20 22:10:43 浏览:644
黑道言情小说超宠 发布:2025-05-20 21:56:16 浏览:141
契约召唤类的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5-20 21:48:49 浏览:978
小说阅读腊梅 发布:2025-05-20 21:38:43 浏览:786
贺允小说在线阅读 发布:2025-05-20 21:32:18 浏览: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