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小说阅读答案
① 渡荆门送别阅读答案
故乡的山水送别李白
② 黄鹤楼送别阅读答案
1.不知孟夫子是否一路顺风?
2.真希望孟夫子能够平安到达.
3.不知孟夫子会不会孤单?
4.不知我和孟夫子何时才能再见面,一起高谈阔论?
5.想当初,我们一起吟诗作赋、把酒言欢、携手同游,好不快哉;想当初,我们秉烛夜谈、同榻共 枕,真是形影不离啊.而如今,我们天各一方,远隔千山万水.不久后,我们一定还能重逢,孟兄,我还在此地等待您的到来!
③ 《两个鸡蛋》的阅读答案
两个鸡蛋阅读答案
阅读《两个鸡蛋》一文,回答下面问题:(中考小说阅读)
1、到了学校,柱子的包袱里的两个鸡蛋是谁放的?理由何在?(2分) 2、本文描写细腻,请阅读文章后完成下面的题。(6 分)
(1)、①处画线的句子是对父亲的外貌描写,说说它在文中有何作用? (2)、②处画线的句子是对景物的描写,说说它在文中有何作用?
(3)、文中画波浪线的两处写柱子把鸡蛋放在父亲床头,表现了柱子怎样的情感。 3、读全文后,试着分析最后一段中柱子的的表现。(2分)
4、结合自己现在的学习实际,谈你读了这篇文章后的感想。(3分) 5、下列对这篇小说的赏析正确的三项是( )(3分) A、这篇小说的叙事线索是:两个鸡蛋。
B、这篇小说的写作目的是为了揭示了柱子家乡的贫穷落后。
C、文中写了母亲去给柱子借钱、送别叮嘱等内容,因而母亲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 D、这篇小说表现了柱子爹默默无闻的父爱。
E、文中"在校期间高强度的学习和严重的营养不良,早已使他患上了神经衰弱症"一句表现了柱子读书的勤奋努力。 参考答案:
1、是父亲放的。(1分)其实两次都是父亲放回柱子包袱里的,第一次柱子听到"院子里似乎发出一阵响声"就暗示是父亲在放蛋,第二是母亲在院子里叮嘱柱子时父亲放回去的。(1分)
2、(1) 通过父亲的外貌描写反映出了柱子窘迫的家庭境况,更能反衬出父亲为了撑起这个家的劳苦和对柱子深沉的爱。(2分)
(2) 景物描写交代出柱子的生活环境,突出了柱子家乡的贫穷落后,更能表现出父母对柱子努力学习、走出大山的期望。(2分) (3) 对父亲的关爱、体贴。
3、柱子"哭"是因为被父爱深深地感动,"平静地翻开书页"表明他要用努力学习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的厚爱,实现父母对他的期望。(2分)
4、学生可从自己的家庭条件、学习环境、学习现状等方面来谈,言之有理即可。(3分) 5、A D E
④ 为八百条短信送行阅读答案
参考答案:
1.古人送别往往是一种雅人情致,纯朴真挚,出之以潇洒自然(2分);现代人的生活里,送行更多只是一种应酬的礼节,往往成了某种表面的姿态和做作的虚荣。(2分) 注:意思对即可。
2.特色:语言通俗,生动活泼;诙谐幽默,高雅文气。画线句使用“揪着公鸡尾巴”“迷迷糊糊”“乱哄哄”“扯淡话”“鸟兽散”“吐气”“噘嘴”等俗语和口语化的通俗语言,用一列动词“揪、起、赶、挤、找、扯、耗、散、吐、噘”串联。 效果:生动刻划出一个“周到”却不走心不过情的送行人形象,又描述了“周到”送行的礼节程序,使语句生动活泼,蕴含讽刺意味。 注:满分4分。不能简单判断,需要有具体分析,否则扣2分。
3.(1)真正的离别是一种难捱的痛苦,应尽量避免;(2)真正的相聚是难得的幸福,要珍惜呵护;(3)这样对待情感,是一种理性、真挚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种洒脱、自然的人生情怀;(4)我们要学会怎样诚恳面对情感,而不是熟练掌握应酬技巧。
注:第一、二条必须答出,各2分;三、四条能答出一条即可得2分;满分共6分。其他认识,能自圆其说即可
⑤ 谢亭送别的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谢亭送别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落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1)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2)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答:本诗抒发的的是作者离别之愁,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力反衬。景色优美,越觉离别的难堪。这是典型的“乐景写哀”的手法。
⑥ 渡荆门送别 阅读理解答案
答案1作用是隐退 2作者用移动的视角描写了景物的变化 3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赞美以及对故乡的热爱和依依不舍之情
⑦ 送别赫丘里斯(节选)阅读答案
这好像是五年级上册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思是两个人是相互了解的知心朋友,随隔在天涯海角,心与心也如同近邻一样靠的很近.其他题目我们老师没有讲过.直接去问吧
⑧ 《送别》王维 可以出那些作业题并附答案
【翻译】
请你下马来喝一杯酒,敢问你要到哪里去?你说因为不甚得志,要到终南山那边隐居。只管去吧,我不再多问,那白云没有穷尽的时候。
⑨ 送别童庆炳阅读答案《送别》阅读答案
1、爸爸那深邃的眼里也蕴含着无限(),原来自己还是()那温暖的屋檐。
答:迷恋,依恋。
2、记叙的顺序主要有顺叙、倒叙和插叙等几种。上述文字中的第5段是属于(),目的是为了说明()。
答:插叙;我的确老实。
3、根据文章内容,分别说说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答:汇报老师或家长,主动告知答案,一个人去大学。
4、那温暖的屋檐,为我遮风挡雨。屋檐指()。
答:父母的照顾为我排难解忧。
5、说说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
①我就有资格不老实——我是他们的掌上明珠。
②我得意忘形,又赢得了一回——虽然赢得不光彩。
③我自信不是那种胆小如鼠之人——尽管我属鼠。
答:表示说明;表示转折;表示转折。
(9)送别小说阅读答案扩展阅读
阅读理解题目回答技巧:
1、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脉络。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2、弄清题意,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再去浏览所设试题,经过初步的思考,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