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的小说推荐
1. 推荐几部最近获奖的轻小说
作品奖
1.刀剑神域
2.新约魔法禁书目录
3.便当
4.圆环少女
5.笨蛋测验召唤兽
6.我的朋友很少
7.超自然异象研究社
8.凉宫春日
9.アイドライジング
10.雨天的爱丽丝
11 我的妹妹哪有那么可爱
12 恋爱随意链接
13 放学后的悠闲时光
14 神的记事本
15 我的青春恋爱喜剧果然坑爹了
16 羽月莉音的帝国
17 变态王子与不笑猫
18 金色年华(青春纪行)
19 狼与香辛料
20 奇诺之旅
21 加速世界
22 对某个飞行员的夜想曲
23 不迷途的羔羊
24 农林
25 奋斗吧!系统工程师
26 境界上的地平线
27 テルミー
28 萝球社
29 魔法科高校的劣等生
30 无头骑士异闻录
31 六花的勇者
32 碧阳学生会系列
33 光还在地球的时候
34 物语系列
35 约束の方舟
36 彩云国物语
37 对某个飞行员的恋歌
38 脱兎リベンジ
39 虫之歌
40 绯弹的亚里亚
41 犬とハサミは使いよう
42 GOSICK
43 没有神的星期天
44 レイセン
45 IS
46 文学少女系列
47 魔弹之王与战姬
48 COMPINE
49 烙印纹章
50 七姬物语
51 灼眼的夏娜
52 梦の上
53 “菜々子さん”の戯曲
54 铁樱之花绽放碧空
55 仆と彼女のゲーム戦
56 说谎的男孩和坏掉的女孩
57 金星特急
58 织田信奈的野望
59 魔术士奥芬的无赖之旅
60 RE:笨蛋能拯救世界吗?
并列60 壳中少女(完全版)
你的农林排在第二十四位。。。
2. 推荐几本好看的世界名著或是获奖小说
还有几米的《照相本子》也很好看
《德伯家的苔丝》也很好
《会飞的教室》很有趣
爱的教育 (很适合青少年看)
简 爱(好看 不无聊)
手心里的阳光 一滴泪珠掰两半 杨梅 只有爱不能分开(这几本是一个人写的,曾在《儿童文学》上连载 也有卖这几本书的 一般新华书店就有卖的 封面也很好看 不幼稚 真的特别感人)
上尉的女儿
飘
呼啸山庄
浮士德
笑面人(雨果的,主人公永远带着一个摆脱不掉的笑的假面,不论是伤心 还是愤怒)
巴黎圣母院(悲啊,不过不难看 雨果的)
这些我觉着都很好看 希望能帮你的忙
3. 有关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著名作品请大量推荐
1901年 苏利·普吕多姆(1839~1907)法国诗人。主要诗作有《命运》,散文《诗之遗嘱》和《论美术》等。1901年作品《孤独与深思》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慧的实证" *1902年 特奥多尔·蒙森(1817~1903)德国历史学家。主要诗作有五卷本《罗马史》等,并主编16卷《拉丁铭文大全》。1902年作品《罗马风云》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今世最伟大的纂史巨匠,此点于其巨著《罗马史》中表露无疑” *1903年 比昂斯滕·比昂松(1832~1910)挪威戏剧家、诗人、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剧作《皇帝》、《挑战的手套》,诗集《诗与歌》等。1903年作品《挑战的手套》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他以诗人鲜活的灵感和难得的赤子之心,把作品写得雍容、华丽而又缤纷” *1904年 弗雷德里克·米斯塔尔(1830~1914)法国诗人。主要作品有诗作《黄金岛》《普罗旺斯》《米洛依》等。1904年作品《金岛》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的诗作蕴涵之清新创造性与真正的感召力,它忠实地反映了他民族的质朴精神” 何塞·埃切加赖(1832~1916)西班牙戏剧家、诗人。主要作品有《伟大的牵线人》《不是疯狂,就是神圣》等。1904年作品《伟大的牵线人》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它那独特和原始风格的丰富又杰出,作品恢复了西班牙喜剧的伟大传统” 1905年 亨利克·显克维支(1846~1916)波兰小说家。主要作品有《第三个女人》《十字军骑士》等。1905年作品《你往何处去》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因为它历史小说的写作极为出色。” *1906年 乔祖埃·卡尔杜齐(1835~1907)意大利诗人、文艺批评家。主要作品有诗集《青春诗》、长诗《撒旦颂》、专著《意大利民族文学的发展》等。1906年作品《青春诗》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不仅是由于他精深的学识和批判性的研究,更重要是为了颂扬他诗歌杰作中所具有的特色、创作气势,清新的风格和抒情的魅力” *1907年 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1865~1936)英国小说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营房谣》《七海》,小说集《生命的阻力》和动物故事《丛林之书》等。1907年作品《老虎!老虎!》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这位世界名作家的作品以观察入微、想象独特、气概雄浑、叙述卓越见长” *1908年 鲁道尔夫·欧肯(1846~1926)德国哲学家。主要作品有《大思想家的人生观》、《人生的主义与价值》、《人与世界--生命的哲学》等。1908年作品《精神生活漫笔》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他对真理的热切追求、他对思想的贯通能力、他广阔的观察,以及他在无数作品中,辩解并阐释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哲学时,所流露的热诚与力量” *1909年 西尔玛·拉格洛夫(女)(1858~1940)瑞典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耶路撒冷》,童话《骑鹅旅行记》等。1909年作品《骑鹅旅行记》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她作品中特有的高贵的理想主义、丰富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 *1910年 保尔·约翰·路德维希·冯·海塞(1830~1914)德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剧本《拜尔堡》,小说《骄傲的姑娘》、《特雷庇姑娘》、《尼瑞娜》等。1910年作品《特雷庇姑娘》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表扬这位抒情诗人、戏剧家、小说家以及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家,在他漫长而多产的创作生涯中,所达到的充满理想主义精神之艺术至境” *1911年 莫里斯·梅特林克(1862~1949)比利时剧作家、诗人、散文家。主要作品有剧作《盲人》、《青鸟》、散文集《双重的花园》、《死亡》、《蚂蚁的生活》等。1911年作品《花的智慧》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在文学上多方面的表现,尤其是戏剧作品,不但想象丰富,充满诗意的奇想,有时虽以神话的面貌出现,还是处处充满了深刻的启示。这种启示奇妙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弦,并且激发了他们的想象” *1912年 盖哈特·霍普特曼(1862~1946)德国剧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剧作《日出之前》、《沉钟》等。1912年作品《群鼠》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欲以表扬他在戏剧艺术领域中丰硕、多样的出色成就” *1913年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社会活动家主。要作品有诗作《吉檀迦利》,小说《两亩地》、《沉船》等。1913年作品《吉檀枷利—饥饿石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于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1914年未颁奖 *1915年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作家、音乐评论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传记作品《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等。1915年作品《约翰—克利斯朵夫》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 *1916年 魏尔纳·海顿斯坦姆(1859~1940)瑞典诗人、小说家。主要作品有诗集《朝圣年代》,小说《查理士国王的人马》等。 1916年作品《朝圣年代》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 “褒奖他在瑞典文学新纪元中所占之重要代表地位” *1917年 卡尔·耶勒鲁普,丹麦作家。主要作品有诗集《我的爱情之卷》;小说《明娜、》《磨房血案》、《已为生命而热》等。1917年作品《磨坊血案》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因为他多样而丰富的诗作——它们蕴含了高超的理想” 亨利克·彭托皮丹,丹麦小说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去翳》;长篇小说《乐土》三部曲:《幸运的彼尔》、《守夜》、《死者的王国》和《人的乐园》等。1917年作品《天国》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对当前丹麦生活的忠实描绘” *1918年未颁奖。 *1919年 卡尔·施皮特勒(1845~1924)瑞士诗人、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史诗《奥林匹亚的春天》、《受难的普罗米修斯》等。1919年作品《奥林比亚的春天》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特别推崇他在史诗《奥林帕斯之春》的优异表现” *1920年 克努特·汉姆生(1859~1952)挪威小说家、戏剧家、诗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饥饿》、《牧羊社》、《大地硕果》等。 1920年作品《大地硕果—畜牧曲》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 “为了他划时代的巨著《土地的成长》” *1921年 阿纳托尔·法郎士(1844~1924)法国作家、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主要作品有小说《苔依丝》、《企鹅岛》、《诸神渴了》等。1921年作品《苔依丝》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他辉煌的文学成就,乃在于他高尚的文体、怜悯的人道同情、迷人的魅力,以及一个真正法国性情所形成的特质” *1922年 哈辛特·贝纳文特·伊·马丁内斯(1866~1954)西班牙作家。主要作品有剧本《别人的窝》、《利害关系》、《热情之花》等。1922年作品《不吉利的姑娘》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以适当方式,延续了戏剧之灿烂传统” *1923年 威廉·勃特勒·叶芝(1865~1939)爱尔兰诗人、剧作家。主要作品有诗作《当你老了》、《丽达与天鹅》等。1923年作品《丽达与天鹅》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那永远充满着灵感的诗,它们透过高度的艺术形式展现了整个民族的精神” *1924年 弗拉迪斯拉夫·莱蒙特(1868~1925)波兰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福地》和四卷本长篇小说《农民》等。1924年作品《福地》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我们颁奖给他,是因为他的民族史诗《农夫们》写得很出色” *1925年 乔治·萧伯纳(1856~1950)爱尔兰戏剧家。共完成51个剧本。主要作品有《圣女贞德》等。1925年作品《圣女贞德》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那些充满理想主义及人情味的作品——它们那种激动性讽刺,常涵蕴着一种高度的诗意美” *1926年 格拉齐亚·黛莱达(女)(1871~1936)意大利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鸽子与老鹰》、《橄榄园的火灾》、《母亲》、《孤独者的秘密》、《飞往埃及》等。1926年作品《邪恶之路》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为了表扬她由理想主义所激发的作品,以浑柔的透彻描绘了她所生长的岛屿上的生活;在洞察人类一般问题上,表现的深度与怜悯” *1927年 亨利·柏格森(1859~1941)法国哲学家。主要作品有《时间与自由意志》、《创造进化论》、《道德与宗教的两个起源》等。1927年作品《创造进化论》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因为他那丰富的且充满生命力的思想,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光辉灿烂的技巧” *1928年 西格里德·温塞特(女)(1882~1949)挪威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珍妮》和三部曲《劳伦斯之女克里斯丁》灯。1928 年作品《新娘—主人—十字架》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 “主要是由于她对中世纪北国生活之有力描绘” *1929年 保尔·托马斯·曼(1875~1955)德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魔山》等。1929年作品《魔山》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那在当代文学中具有日益巩固的经典地位的伟大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 *1930年 辛克莱·刘易斯(1885~1951)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大街》、《巴比特》、《阿罗史密斯》等。1930年作品《巴比特》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充沛有力、切身和动人的叙述艺术,和他以机智幽默去开创新风格的才华” *1931年 埃利克·阿克塞尔·卡尔费尔德(1864~1931)瑞典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荒原与爱情》、《秋天的号角》等。1931年作品《荒原和爱情》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在诗作的艺术价值上,从没有人怀疑过” *1932年 约翰·高尔斯华绥(1867~1933)英国小说家、剧作家。著有长篇小说《福尔赛世家》三部曲、《现代喜剧》三部曲和剧本《银匣》等。1932年作品《有产者》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为其描述的卓越艺术——这种艺术在《福尔赛世家》中达到高峰” *1933年 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1870~1953)俄国作家。主要作品有诗集《落叶》,短篇小说《安东诺夫的苹果》、《松树》、《新路》,中篇小说《乡村》等。1933年作品《米佳的爱》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严谨的艺术才能,使俄罗斯古典传统在散文中得到继承” *1934年 路伊吉·皮兰德娄(1867~1936)意大利说家、戏剧家。一生创作了40多部剧本。主要剧作有《诚实的快乐》、《六个寻找剧作者的角色》、《亨利四世》、《寻找自我》等。1934年作品《寻找自我》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他果敢而灵巧地复兴了戏剧艺术和舞台艺术” *1935年未颁奖。 *1936年 尤金·奥尼尔(1888~1953)美国剧作家。主要剧作有《天边外》、《安娜·克利斯蒂》、《无穷的岁月》和自专性剧作《长夜漫漫路迢迢》等。1936年作品《天边外》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剧作中所表现的力量、热忱与深挚的感情——它们完全符合悲剧的原始概念” *1937年 罗杰·马丁·杜·加尔(1881~1958)法国小说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蒂伯一家》8卷:《灰色笔记本》《教养院》《美好的季节》《诊断》《小妹妹》《父亲的死》《1914年夏天》《结尾》等。1937 年作品《蒂伯—家》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 “由于在他的长篇小说《蒂伯一家》中表现出来的艺术魅力和真实性。这是对人类生活面貌的基本反映。” *1938年 赛珍珠(珀尔·塞登斯特里克·布克)(女)(1892~1973)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大地的房子》三部曲:《大地》《儿子们》《分家》《母亲》《爱国者》《龙种》等。1938年作品《大地》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她对于中国农民生活的丰富和真正史诗气概的描述,以及她自传性的杰作” *1939年 弗兰斯·埃米尔·西兰帕(1888~1964)芬兰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神圣的贫困》、《少女西丽亚》、《夏夜的人们》等。1939年作品《少女西丽亚》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在描绘两样互相影响的东西——他祖国的本质,以及该国农民的生活时——所表现的深刻了解与细腻艺术” *1940年-1943年未颁奖。 *1944年 约翰内斯·威廉·扬森(1873~1950)丹麦小说家、诗人。主要作品有长篇系列小说《漫长的旅行》:《冰河》《船》《失去的天国》《诺尼亚·葛斯特》《奇姆利人远征》和《哥伦布》;诗集《世界的光明》、《日德兰之风》等。1944年作品《漫长的旅行》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籍著丰富有力的诗意想象,将胸襟广博的求知心和大胆的、清新的创造性风格结合起来”
麻烦采纳,谢谢!
4. 茅盾文学奖作品里 最佳的十部作品 是哪些
一、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77—1981)
1、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百花文艺出版社
2、魏巍,《东方》,人民文学出版社
3、莫应丰,《将军吟》,人民文学出版社
4、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中国青年出版社
5、古华,《芙蓉镇》,人民文学出版社
6、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人民文学出版社
二、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2—1984)
1、李准,《黄河东流去》,北京出版社
2、张洁,《沉重的翅膀》(修订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3、刘心武,《钟鼓楼》,人民文学出版社
三、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5—1988)
1、路遥,《平凡的世界》,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2、凌力,《少年天子》,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3、孙力、余小惠,《都市风流》,浙江文艺出版社
4、刘白羽,《第二个太阳》,人民文学出版社
5、霍达,《穆斯林的葬礼》,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6、萧克,《浴血罗霄》,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7、徐兴业,《金瓯缺》,海峡文艺出版社
5. 近十年有什么比较有价值的长篇小说可以推荐,最好是有获过国内文学奖的
作品:《你在高原》
作者:张炜
长达四百五十万字的原创长篇小说《你在高原》分三十九卷,归为十个单元(《家族》《橡树路》《海客谈瀛洲》《鹿眼》《忆阿雅》《我的田园》《人的杂志》《曙光与暮色》《荒原纪事》《无边的游荡》)。
作家简介
张炜,1956年11月生于山东省龙口市,现为专业作家,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作品:《天行者》
作者:刘醒龙
《天行者》讲述民办教师艰苦卓绝而充满希望的故事,为这些“在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大地上默默苦行的民间英雄”献上感天动地的悲壮之歌。
作家简介
刘醒龙,1956年生于黄州,代表作有小说《凤凰琴》、《痛失》、《弥天》等。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武汉市文联副主席、《芳草》杂志社总编。
作品:《推拿》
作者:毕飞宇
《推拿》是毕飞宇首次涉足盲人题材的长篇小说。这部近十八万字的小说讲述的是一群盲人推拿师内心深处的黑暗与光明。
作者简介
毕飞宇,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有《青衣》、《平原》、《慌乱的指头》等。
作品:《蛙》
作者:莫言
《蛙》以“姑姑”的一生经历为主线,讲述了中国施行三十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在民间的影响,这是以往文学作品中很少涉及的题材。
作者简介
莫言,1955年2月生于山东高密,迄今有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苔之歌》等,中短篇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爆炸》等。
作品:《一句顶一万句》
作者:刘震云
小说的前半部写的是过去: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失去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走出延津;小说的后半部写的是现在: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建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得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一走一来,延宕百年。
作者简介
刘震云,河南延津人。著有长篇小说《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故乡面和花朵》(四卷)等。
6. 茅盾文学奖历届获奖作品都有哪些
一、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77—1981)
1、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是农民作家周克芹所著的长篇小说,发表于《红岩》1979年2期。
小说以1975年冬工作组来到四川农村开展整顿工作为背景,描写老农许茂和他的几个女儿悲欢离合的故事,反映十年动乱给农民带来的灾难及农民的抗争和追求。原是农村积极分子的许茂在是非颠倒的年代里变得孤僻自私,暴躁不安。他的四女儿许秀云的遭遇最为不幸。
2、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
《冬天里的春天》是当代作家李国文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81年。
小说以某大型军工动力厂党委书记兼厂长于而龙回到阔别三十多年的游击根据地查找暗杀自己妻子芦花的凶手为线索,通过对他回故乡三天之中的经历、见闻、联想、回忆等的叙述,概括了近四十年间的社会生活内容。
二、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2—1984)
1、李准《黄河东流去》
《黄河东流去》是李凖所著小说。该书作为李凖惟一的一部长篇小说,饱含了作者巨大的心血。作品分为上下两集,其中上集完成于1978年,下集完成于1984年,最初由北京出版社出版。
该书以1938年日本侵略军进入中原,溃退南逃的国民党军队扒开黄河花园口大堤,淹没河南、江苏、安徽三省四十四县,一千多万人遭灾的历史事件为背景,描写了黄泛区人民从1938年到1948年经历的深重灾难和可歌可泣的斗争。
2、张洁《沉重的翅膀》
《沉重的翅膀》是现代作家张洁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81年。
《沉重的翅膀》是中国反映四化建设、工业改革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该小说叙述重工业部副部长郑子云支持曙光汽车制造厂厂长陈咏明进行改革,却遭部长田守诚反对。女记者叶知秋写了有关陈咏明改革的报告文学,反响很大,但有人借机造谣中伤郑子云。田守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暗中也与郑子云展开较量。
三、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5—1988)
1、路遥《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1986年12月首次出版。
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2、凌力《少年天子》
《少年天子》是作家凌力创作的长篇小说,于1987年首次出版。
《少年天子》讲述面临明、清鼎革之际的严峻局面,顺治励精图治,力求变革,但不断受到朝庭保守势力的阻挠,最终以政治上的失败、爱情的幻灭,走完了他短暂的一生。小说结构严谨,风格凝重,语言流畅。
四、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9—1994)
1、王火《战争和人》
《战争和人》 是作家王火创作的长篇小说,1987年—1992年出版分为三部出版,1993年首次结集出版。
全书以三部独立却又互相联系的的小说构成三部曲的形式,可以独立成文,也可首尾相衔,分别讲述了抗日战争前中后三个时期以国民党内部为视点的中国政局时局的变化。全书结构宏大,心理描写丰富细致,情节引人入胜。
2、陈忠实《白鹿原》
《白鹿原》是作家陈忠实的代表作,这部长篇小说共50余万字,由陈忠实历时六年创作完成。
该小说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村为缩影,通过讲述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表现了从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化。
五、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5—1998)
1、张平《抉择》
《抉择》是当代作家张平著长篇小说,1997年首次出版。《抉择》以现实生活中大中型企业的艰难为背景,描述了一群领导干部腐败和广大群众反腐败的激烈斗争。
《抉择》展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反腐败工作的复杂性和紧迫性,塑造了李高成这样一位对党和国家的事业忠贞不渝、大义凛然,为国家利益抛却个人情义的反腐败英雄形象,洋溢着一种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激扬澎湃之情。
2、阿来《尘埃落定》
《尘埃落定》是藏族作家阿来的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98年。
小说描写一个声势显赫的康巴藏族土司,在酒后和汉族太太生了一个傻瓜儿子。这个人人都认定的傻子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但却有超时代的预感和举止,并成为土司制度兴衰的见证人。小说展现了独特的藏族风情及土司制度的浪漫和神秘。
六、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9—2002)
1、熊召政《张居正》
《张居正》是熊召政创作的长篇小说,共有四卷,2002年结集出版发行。
《张居正》在现实主义的基调之上,作者又以飘逸的笔致,随处布置点染一些浪漫主义的情节与人物,并用“木兰辞”、“水龙吟”、“金缕曲”、“火凤凰”等词曲,总摄各卷的情调与韵味,使全书平添了一种苍凉悲壮的诗意,这也是《张居正》一书的显著特色。
2、张洁《无字》
《无字》是当代作家张洁创作的长篇小说,分为三部,2002年1月首次出版。
《无字》以女作家吴为的人生经历为主线,讲述了她及其家族几代女性的婚姻故事,描摹了社会大动荡、大变革中各色人等的与世浮沉、坎坷人生,展现了中国近百年间的风云际会,对20世纪的中国进行了独特的记录与审视。
七、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3—2006)
1、贾平凹《秦腔》
《秦腔》是贾平凹的第12部长篇小说。《秦腔》初版于2005年4月,荣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内容涉及其家乡陕西省丹凤县棣花镇的故事。作品以细腻平实的语言,采用“密实的流年式的书写方式”,集中表现了改革开放年代乡村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在传统格局中的深刻变化,字里行间倾注了对故乡的一腔深情和对社会转型期农村现状的思考。
2、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迟子建所著的长篇小说,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小说以一位年届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女人的自述口吻,讲述了一个弱小民族顽强的抗争和优美的爱情。小说语言精妙,以简约之美写活了一群鲜为人知、有血有肉的鄂温克人。
八、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7—2010)
1、张炜《你在高原》
张炜在《你在高原》中塑造出大量的人物形象,其中的女性人物形象独具特色。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宁、曲两家故事作为主线,讲述了“高原”人们的生存方式,并在其中穿插了家族历史与祖辈和父辈的悲剧人生。
2、莫言《蛙》
《蛙》是中国当代作家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讲述了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万心的人生经历,也反映出中国计划生育的艰难历程。小说秉承了作者乡土文学的一贯风格,以细腻的笔触、朴实的文字落脚于中国社会的一隅。
(6)获奖的小说推荐扩展阅读:
茅盾文学奖设立背景
1981年,根据茅盾先生遗愿,将其25万元稿费捐献出来,设立了茅盾文学奖,当时决定由巴金担任评委会主任。此奖项的设立旨在推出和褒奖长篇小说作家和作品。
当时规定每三年评选一次,参与首评而未获奖的作品,在下一届以至将来历届评选中仍可获奖。首届评选在1982年确定,评选范围限于1977年至1981年的长篇小说。
“茅盾文学奖”是中国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是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奖项之一。
7. 获金奖的小说有哪些。
国际大奖小说”系列丛书是新蕾出版社为青少年读者倾心奉献的一座世界儿童文学经典宝库。该丛书中的作品均为获得国际儿童文学知名奖项的优秀佳作。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格调健康、品位出众,是青少年读者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读“国际大奖小说”,打造完美心灵,培养高尚情操,体味不同人生。经典文学,陪伴你一生。
《蓝色海豚岛》太平洋中有一个岛屿,形状像一条侧躺的海豚。岛的周围有海豚在游泳,有海獭在嬉戏,有海象在争雄,有野狗在决斗……以前,在这个岛上住着印第安人,他们受到捕猎海獭的阿留申人的杀害,后来离开这个岛到东方去居住。他们离开时,留下一位小姑娘——卡拉娜。她在岛上孤零零地生活了十八年,等待援救的船只到来。她独自修建住所,制造武器和捕鱼用具,与野狗斗争,历尽艰险才得以生存下来。
本书曾荣获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国际安徒生奖等七项儿童文学大奖。
《夏日历险》小男孩杰伊·贝里为了实现自己买小马和枪的梦想,带着心爱的猎狗罗迪深入林地去捕捉一群被马戏团悬赏的猴子。在爷爷的指点帮助下,他用过布网、下夹、陷阱等计谋,却都被猴子——识破,不仅没捕到猴子,反而被它们嘲弄了个够。这每一次的较量让人忍俊不禁。可是,杰伊·贝里后来竟和这群猴子结成了朋友,帮助它们走出暴雨袭击后的密林,回到马戏团。更出人意料的是,杰伊·贝里千辛万苦捕猴得来的奖金并没有去买小马和枪,他的决定让每一个读者流下开心和感动的泪水……
《夏日历险》荣获“合众国际社评选美国青少年最佳图书”等美国六项图书大奖,是备受读者青睐的青少年读物!
《爱德华的奇妙之旅》从前,在埃及街旁的一所房子里,住着一只名叫爱德华·图雷恩的瓷兔子。那小兔子很是自鸣得意,而且理由充足,他为一个名叫阿比林的女孩儿所拥有,她对他关怀备至,崇敬有加。
可是后来,有一天,他被丢失了。
凯特·迪卡米洛把我们带上了一段异乎寻常的旅程——从海洋深处到渔夫的渔网,从垃圾堆的顶部到流浪汉营地的篝火边,从一个生病的孩子的床前导孟斐斯的街道上……一路上的见闻令我们惊鄂不已——即使是一颗极易破碎的心也可以失去爱、学会爱而又重新得到爱。
本书荣获2006年波士顿全球号角书奖金奖。
本书是一个关于旅程的故事,它把我们带上了一段异乎寻常的旅程——从海洋深处到渔夫的渔网,从垃圾堆的顶部到流浪汉营地的篝火边,从一个生病的孩子的床前导孟斐斯的街道上……一路上的见闻令我们惊鄂不已——即使是一颗极易破碎的心也可以失去爱、学会爱而又重新得到爱。
本书又是一次心灵之旅,我们热切地盼望爱德华的故事能够走进孩子们的心里。让我们和爱德华一起,开始这次奇妙的旅程吧!
《狗来了》可能只有极少的少儿读物能让人悄悄从小孙子的书橱里取出来,自己饶有兴致地去读一读的,恰好《狗来了》就正是这种不多见的好书。
——《法兰克福评论报》
一个关于友情,关于朋友之间如何彼此相处和相助的美妙故事。
有时候会——以很友好的方式——“咬人”。
狗的孩子们都长大成人了,老伴也去世多年,于是狗决定离开家,到辽阔的世界去。狗先遇到了作弊的猪,帮助猪实现了当明
星的愿望。与猪分手后,狗误入一所学校,被熊校长当作新来的代课教师。狗只得将计就计。它教学不拘泥于成法,让孩子们在实
践中学习知识,成了最受欢
最受欢迎的老师。但好景不长,狗冒充老师的事被教育局发现了,pol.ice也来追捕它,幸好有大家的帮助,狗得以逃脱。熊校长也因此被解职,陪伴狗开始了逃亡生涯。熊对教育现状不满,企图通过从政来改变这一切,于是扮作妇女参加议员竞选,不幸被政敌揭穿。关键时刻狗奋不顾身地将熊解救出来,带着闯荡世界的种种欢欣与无奈,与熊一起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本书为国际儿童文学最高奖项之一——国际安徒生奖获奖作品。
作者简介 克里斯蒂娜·涅斯特林格是当代德语文学界最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她1936年出生在维也纳,最初为报纸、杂志和奥地利广播电台撰稿,1970年发表处女作《红发弗雷德里克》。她戏称自己是“一个人的字母工厂“,几乎每年都会出版新作,有的作品还被选入德语国家的中小学课本。涅斯特林格几乎囊括了所有重要的德语儿童文学奖——弗雷德里克·伯德克奖、德国青少年文学奖、奥地利儿童图书奖、维也纳青少年图书奖。1984年,涅斯特林格以其全部作品获得素有“小诺贝尔文学奖”之称的世界最高儿童文学奖——国际安徒生奖。
8. 网络小说获奖作品
获过奖的不一定都是精品,没获奖的里面不一定就没精品。2008年“中国作家协会”联合《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华读书报》、《中国图书商报》、《中国文化报》、《出版商务周报》、《新京报》、《中国青年报》等数十家媒体举办了一届“中国网络文学十年盘点”的评选活动,最后只有21部网络小说获奖!而网络呼声最高的《悟空传》和《亵渎》均因为某些思想原因没能入围!
中国作协及各大媒体最终评选出21部是:
01、《此间的少年》(作者:江南);
02、《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作者:慕容雪村);
03、《新宋》(作者:阿越);
04、《窃明》(作者:大爆炸);
05、《韦帅望的江湖》(作者:晴川);
06、《尘缘》(作者:烟雨江南);
07、《家园》(作者:酒徒);
08、《紫川》(作者:老猪);
09、《无家》(作者:雪夜冰河);
10、《脸谱》(作者:叶听雨);
11、《狼群》(作者:刺血);
12、《天行健》(作者:燕垒生);
13、《琴倾天下》(作者:宁芯);
14、《都市妖奇谈》(作者:可蕊);
15、《原始动力》(作者:出水小葱水上飘);
16、《电子生涯》(作者:范含);
17、《回到明朝当王爷》(作者:月关);
18、《官商》(作者:更俗);
19、《曲线救国》《二鬼子汉奸李富贵》(作者:无语中);
20、《三国真髓传》(作者:魔力的真髓);
21、《凤凰面具》(作者:蘑菇)。
9. 茅盾文学奖历届获奖作品和简要介绍
“茅盾文学奖”是中国第一次设立的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是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文学奖项之一。茅盾文学奖是著名作家茅盾先生将自己的25万元稿费捐献出来设立的,在中国文坛的影响较大。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blog)主办,根据茅盾先生生前遗愿于1981年设立,当时决定由巴金担任评委会主任。此奖项的设立旨在推出和褒奖长篇小说作家和作品。当时规定每三年评选一次,参与首评而未获奖的作品,在下一届以至将来历届评选中仍可获奖。首届评选在1982年确定,评选范围限于1977年至1981年的长篇小说。
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一、指导思想
茅盾文学奖评选工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针,遵循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鼓励关注现实生活、体现时代精神,坚持导向性、权威性、公正性,推出具有深刻思想内容和丰厚审美意蕴的长篇小说作品。
二、评选范围
1、茅盾文学奖每四年评选一次。凡在评选年度内公开发表与出版,能体现长篇小说完整艺术构思与创作要求,字数13万以上的作品,均可参加评选。评选年度以前发表或出版的,经过时间考验的优秀之作,在得到评委会不少于半数委员的赞同后,亦可参评。
2、多卷本长篇小说,一般应在全书完成后参加评选。
3、鉴于评选工作所受的语言限制和各种具体困难,凡是用少数民族文字创作的长篇小说,要求以汉文的译本出版后参加评选。
4、同一作者不宜连届获奖。
三、评选标准
1、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的原则,所选作品应有利于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对于深刻反映现实生活,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较好地体现时代精神和历史发展趋势的作品,尤应重点关注;要兼顾题材、主题、风格的多样化。
2、要重视作品的艺术品位,鼓励在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借鉴外国优秀文化基础上的探索和创新,鼓励那些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四、评选机构
1、评选工作由“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承担。
2、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委员聘请文学界有影响的作家、理论家、评论家和文学组织工作者出任,每一届评委会成员的组成应有更新,更新名额不少于评委总数的1/2。评委名单由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名,报告主席团,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3、评奖委员会下设评奖办公室,处理评奖活动中的具体工作。
4、评奖委员会组成后,须认真讨论评选标准,申明评奖纪律,统一思想,以确保评选工作的导向性、权威性与公正性。
五、评奖程序
1、参评作品征集。参评作品的征集工作由评奖办公室进行。经中国作协书记处批准后,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作协、各行业文协、全国各有关出版单位和大型文艺杂志社发出作品征集通知,请他们在规定期限内向评奖办公室报送符合评选要求的参评作品。
2、推荐备选作品。评奖办公室报请中国作协书记处批准,聘请熟悉长篇小说创作的若干评论家、作家和编辑家组成审读小组,对推荐作品在广泛阅读、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筛选,提出适当数量的作品,作为提供给评委会审读备选的书目。经由三名以上评委联名提议,可在审读小组推荐的书目以外,增添备选书目。
3、投票产生获奖作品。评委会在认真阅读全部备选书目的基础上,经充分的协商与讨论,可选择用记名投票方式或不记名投票方式产生获奖作品。投票方式由评委会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择定。投票分两轮:第一轮投票,对候选篇目进行初步筛选;第二轮投票,决定获奖作品。作品获得不少于评委总数的2/3的票数,方可当选。
4、获奖作品的数量。每一届评委会根据长篇小说创作的实际状况确定该届评选的获奖数量。一般情况下,获奖作品3-5部。为保持此项文学大奖的权威性,应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
5、评奖揭晓。评选结果由中国作协统一发布。对获奖作品,颁发奖状(证书)、奖牌和奖金。对出版获奖作品的出版社、杂志社、责任编辑颁发奖状(证书)。颁奖方式由评委会讨论决定。
六、评奖纪律
1、为确保评奖的权威性与公正性,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要坚持评奖标准,逐步向评委名单公开、投票过程公开以及评委评语公开制度过渡。每一位评委或评委会集体要对获奖作品分别作出简短的评价,评奖揭晓时公之于众。
2、杜绝行贿受贿等违法乱纪行为和人情请托等不正之风。评委会委员、审读小组成员以及评奖办公室工作人员,一律不得收受参评者的礼物,不得出席参评者的宴请,不得进行任何有可能影响评选结果的不正当交易。一旦发现此种行为,有关评委或评奖工作人员的资格将被取消,有关参评者的参评资格也将予以取消。
3、实行回避制度。评委会成员和参与评奖工作的工作人员若有作品参评,或与参评作家作品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如系作品的责任编辑、参评作者的亲属等),应主动回避。
七、评奖经费
茅盾文学奖评选活动经费由国家拨款以及吸收社会赞助的方式解决。
给付获奖作家的奖金从茅盾文学奖基金利息内支付,具体数额,由评委会确定。
八、解释
条例由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负责解释。将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予以完善。
历届获奖作品
第一届 (1982年 六部长篇小说)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周克芹
《东方》 魏巍
《李自成》(第二卷) 姚雪垠
《将军吟》 莫应丰
《冬天里的春天》 李国文
《芙蓉镇》 古华
第二届 (1985年 三部长篇小说)
《黄河东流去》(上下集)李准
《沉重的翅膀》 张洁
《钟鼓楼》 刘心武
第三届 (1988年 五部长篇小说)
《平凡的世界》 路遥
《少年天子》 凌力
《都市风流》 孙力、余小惠
《第二个太阳》 刘白羽
《穆斯林的葬礼》 霍达
(荣誉奖二部)
《浴血罗霄》 肖克
《金瓯缺》 徐兴业
第四届 (1989-1994年 四部长篇小说)
《战争与人》 王火
《白鹿原》(修订本) 陈忠实
《白门柳》(一二部) 刘斯奋
《骚动之秋》 刘玉民
第五届 (2000年 四部长篇小说)
《抉择》 张平
《尘埃落定》 阿来(藏)
《长恨歌》 王安忆
《茶人三部曲》(1、2)王旭烽
第六届 (2005年 五部长篇小说)
《张居正》 熊召政
《无字》 张洁
《历史的天空》 徐贵祥
《英雄时代》 柳建伟
《东藏记》 宗璞
相关信息
专题: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回顾历届茅盾文学奖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荣誉奖作品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 获奖作品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入围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