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流阅读小说
『壹』 《人的创世纪文化人类学的源流》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人的创世纪》(张猛)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com/s/1L6YcSvj8C_Hkl3SSBRz4xQ
书名:人的创世纪
作者:张猛
豆瓣评分:8.4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1987-06-01
页数:309页
『贰』 《唐诗近体源流》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唐诗近体源流》(钱志熙)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_HWjFYOX-wiOsdzCyrZFqA
书名:唐诗近体源流
作者:钱志熙
豆瓣评分:8.9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5-1
页数:368
内容简介:
本书以有唐一代的近体诗为论述对象,并且探源溯流,将各体的发展都追溯到唐前时代,对唐诗体制的渊源流变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全书论述唐代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四种体裁在各时期的发展情况,所论及近体诗作家之众、风格之富、体类之丰、作品之夥,是迄今为止有关唐诗艺术研究的著作所鲜见的,而谈诗析艺之中肯、到位,亦颇为难得,可作为唐诗鉴赏读本读。
作者简介:
钱志熙,1960年生于浙江乐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古代文体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评审组专家。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选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李白研究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学术部主任。出版《魏晋诗歌艺术原论》《汉魏乐府艺术研究》等专著十余种,论文一百五十余篇,获各种科研、教学奖励十余项。
『叁』 源流的《源流》文学季刊
1990年创刊,江汉油田文联主办。
『肆』 《中国小说源流论(修订版)》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中国小说源流论》(石昌渝)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中国小说源流论
作者:石昌渝
豆瓣评分:8.3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份:2015-4
页数:416
内容简介:
“关于中国小说史的研究,以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为奠基作,它以时代为经,以题材、风格、类别为纬,论述古代小说发展的历史。将近七十年来,虽然继续出版了多种小说史著作,但都没有超过它的水平。石昌渝的著作将小说史的研究从题材引向文体,开阔了小说史研究的视野,填补了学术研究中的一项空白。”—— 刘世德
作者简介:
石昌渝 1940年生,湖北武汉人,196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还有《金瓶梅人物谱》(1988,合著)、《中国古代文体丛书:小说》(1994),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总目》、《中国文学通史•清代文学卷》,合作主编《中国古代小说丛刊》等,撰有学术论文数十篇,点校整理古代小说多种。
『伍』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欧洲文学史》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欧洲文学史》(周作人)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欧洲文学史
作者:周作人
豆瓣评分:7.5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9-6
页数:304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欧洲文学史》和《新文学之源流》两种。《欧洲文学史》是周作人在北京大学的讲义,也是中国第一部较为系统的欧洲文学史,所谈内容上起古希腊下至十八世纪;《新文学之源流》则是周作人对五四新文学运动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的系统总结。
作者简介:
周作人,字启明、启孟等,号知堂、药堂等。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历任国立北京大学教授。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的重要同人作者,并曾任“新潮社”主任编辑。“五四运动”之后,与鲁迅、林语堂、孙伏园等创办《语丝》周刊。著有自编集《雨天的书》《苦竹杂记》《谈龙集》等三十多种,译有《日本狂言选》《伊索寓言》等。
『陆』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吕澄)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中国佛学源流略讲
作者:吕澄
豆瓣评分:9.0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份:1979-8
页数:396
内容简介:
中国佛学是随着由印度传来的佛教而产生的一种宗教哲学。佛教传入中国后和中国原有的思想相接触,不断变化,不断发展,最后形成了自己的特殊的新学说。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一方面,印度发展着的佛教思想仍在不断传来,给予了它持续的影响,另方面,已经形成的 中国佛学思想也逐步成熟,构成了如天台、贤首、禅宗等各个体系。
作者简介:
吕澄 (1896-1989),原名吕渭,字秋逸,或秋一、鹫子,江苏丹阳人,是二十世纪中国有名的佛学家、佛教居士,与其师欧阳渐共同创办支那内学院,复兴了唯识学。吕澄精于英、日、梵、藏、巴利文等语言,长于佛教文献比对与义理探讨。吕澄对印度佛学及藏传佛学有深入的造诣,在佛学研究方面上与印顺法师齐名。
『柒』 中国古代小说源流是在哪呢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小说”一词最早出现于《庄子》,意思是“琐屑之言”(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先秦两汉时期所谓“小说”实际指的是出于街谈巷语、内容荒诞浅薄、形式短小杂乱的杂记杂说,与后来“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意义完全不同。真正具有故事性并对后来的小说有着源头意义的是神话、宗教传说和史传文学,以及诸子散文中的寓言等。
神话传说富于想象,内容多与创世造物、自然、战争和发明创造相关,如“女娲补天”、“大禹治水”、“黄帝战蚩尤”、“后羿射日”,自然质朴,开创了神怪题材,为后世小说的发展提供了母题和想象空间。先秦诸子多善于用譬喻的方式说理,留下许多生动的寓言故事,如“叶公好龙”、“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浅近简短,精辟形象。史传文学具有高超的叙事艺术,奠定了我国古代小说基本的叙事结构,其人物描写、历史题材和教化作用也对小说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小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初具规模。这一时期作品数量较多,内容丰富,主要分为两类:谈论神鬼的“志怪”与记录人物轶闻琐事的“志人”。“志”是记录的意思,志人志怪小说受史传文学“直笔实录”观念的影响很深,这时期的作品虽然在结构、情节、人物描写等方面有了基本的形貌,但缺少艺术的虚构。如志怪集《搜神记》,作者干宝是东晋史学家,他在《搜神记序》中表明自己力求“实”“信”的态度,明确写作目的就是证明鬼神的存在。《搜神记》的内容包括地理博物、鬼神灵怪、佛法灵异几个方面,其中一些以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传说为题材的怪异故事有着反映社会现实的作用,表达了人民的情感态度,如“干将莫邪”的复仇故事,长期以来为人们所乐道。
这一时期重要的志怪小说还有南朝人刘义庆编撰的《幽明录》,记录了许多关于现实生活中道人俗士的奇闻异事。刘义庆还编撰了魏晋南北朝最重要的志人集《世说新语》,主要记录魏晋时期名士们的逸闻轶事,是一部品评人物的小故事集。《世说新语》语言简约生动,特别在人物刻画方面有相当高的艺术成就,对后世有着深刻的影响。
西厢记插图一般认为,中国小说的真正开端是在唐代,“至唐人始有意为小说”(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唐代出现了许多文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后世称之为“传奇”,如《莺莺传》、《任氏传》、《南柯太守传》、《昆仑奴》等。传奇是唐代继魏晋志人志怪后新兴的一种文学样式,发展兴盛是在中唐时期,题材涉及爱情、豪侠、历史、仙梦等,其中爱情题材占有极大比重而艺术价值尤高。
爱情传奇以真实、热烈、生动、深切的男女恋情撼动人心,把异闻和言情相结合,反映现实生活。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大都有着青春浪漫的愿望、果敢大胆的追求、顽强不渝的抗争、勇敢坚贞的品格,追求真爱,生死不渝,但是往往因地位卑微得到凄冷残酷的悲剧结局。可以说,爱情传奇的兴盛代表了唐代传奇的成熟,是唐传奇全盛时期的主要内容。唐代传奇语言华美,情节曲折完整,人物性格鲜明,标志着中国短篇小说体制成熟。
宋、金、元代,小说全面发展,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传奇和志怪作品,如传奇小说选集《云斋广录》、志怪小说集《夷坚志》。另一方面,话本小说悄然兴起,与文言小说分流,并逐渐成为后来小说创作的主要流脉。话本即“说话”的底本,“说话”是市井中以说唱方式演出,取悦听众的一种表演形式,在宋元时期得到充分发展,日益繁盛。它以内容世俗化、语言口语化为主要特征,话本小说继承了这些特点。话本小说有固定的体制,一般分为入话、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通常开头用一首或一组诗词引起话题,结尾再用一首诗词作总结。其题材内容以爱情和公案为主,还包括灵怪、朴刀杆棒、神仙妖术等,代表作品有《碾玉观音》、《简贴和尚》、《错斩崔宁》、《西湖三塔记》。
元未明初,是中国小说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出现了《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等长篇章回小说。章回小说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它在宋元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每一章回内容相对完整,可以自成一个段落,但各个章回之间又相互联系,连缀成一个整体。
长篇章回体通俗小说是明清文学的主要代表。明代(1368—1644)“四大奇书”《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词话》带动了历史演义小说、英雄传奇小说、神魔小说和人情小说的繁荣。长篇小说创作逐渐从历代累积、集体创作走向个人独创,内容逐渐由历史重大事件走向日常生活,人物形象从英雄走向平常百姓,益加世俗化、平凡化、口语化,更加能体现现实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特征。
话本在明代大量刊行,一些文人有意识地模仿话本创作了供案头阅读的短篇小说,即“拟话本”。明代白话短篇小说集主要有冯梦龙编著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凌漾初编著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分别总称为“三言”、“二拍”。同时,文言短篇小说的创作也仍然大量存在。
到了清代(1644—1911),小说达到了长篇章回体裁创作的最高峰。吴敬梓创作的《儒林外史》是中国古代讽刺文学的杰出代表,它以独特的结构方式将科举制度下几代知识分子的境况遭际穿连于百年历史图景之中,博大而深刻,饱含了作者对当世文人命运的思考。曹雪芹的《红楼梦》一书更以高超的艺术水平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广传天下。
小说在近代继续发展,侠义公案和人情世态等题材随着社会文化的变更发生一定转向,出现了谴责小说、鸳鸯蝴蝶派小说等大量作品,取得了卓著的创作成绩,为“五四”后白话小说的发展提供新的启示和影响。
『捌』 中国古代小说的源流和历史变迁
鲁迅与周作人,一生中结撰编写的文学史专著不多。《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以下简称《变迁》)和《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以下简称《源流》)分别是鲁迅、周作人于20世纪20~30年代在高校时的讲稿。鲁迅在编撰《变迁》之前,已讲授并出版了《中国小说史略》,《变迁》可视为其简略本
『玖』 《医学源流论》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医学源流论》(徐灵胎)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医学源流论
作者:徐灵胎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
出版年份:2011-1
页数:73
内容简介:
《医学源流论》属医论著作。分上下二卷,清·徐灵胎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著,时年灵胎65岁,此书是其主要的医学论文集,共收其评论文章九十九篇。上卷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下卷论治法、书论、各科、古今。内容纵横捭阖,触及之处,每有新见,发前人所未发,言常人所不敢言,针砭时弊甚多,道理论述深湛。如其在《人参论》中称人参为“医家邀功避罪之圣药也”;《用药如用兵论》“传经之邪,而先夺其未至,则所以断敌之要道也”影响了后世截断疗法的产生;《涉猎医书误人论》“涉猎之人,久而自信益真,始误他人,继误骨肉,终则自误其身”。此等评述,切中要害,妙语连珠,今日观之,亦拍案叫绝。清代纪昀谓此书‘‘持论多精凿有据。切中庸医之弊”,将其收入《四库全书·子部》中。《医学源流论》以清乾隆二十二年半松斋刻本为底本,选择清四库全书本为校本,并参考经典医籍相关内容进行校勘。《医学源流论》语言生动流畅、通俗易懂,适合中医科研、临床人员及中医爱好者阅读。
『拾』 民本的源流小说txt全集免费下载
民本的源流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以人为本,民为根本,是古代贤达所倡导和践行的,并身体力行,亲为表率,炎黄尧舜等皆为楷模。
战国时期,赵惠王卒,太子丹立,号孝成王。王新立,太后执政。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齐国使者听了之后,心中很不高兴,他说,我奉命出使贵国,今太后不先问候我们大王,反而先问一年的农业收成如何,有没有自然灾害;又问老百姓生活如何,有没有忧愁;最后才问及我们国君。这岂不是重视卑贱者,轻视尊贵者吗?赵威后反问:“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她的反驳不无道理,因为她坚持了以民为本的著名观点,这个观点与孟子一派的政治理论十分相似。她认为:如果没有农业收成,就没有老百姓;如果没有老百姓,怎么能有国君呢?并反问:我这样做难道是舍本求末吗?
她进一步问齐使:“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
确认后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