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花小说阅读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这句诗写得多好啊!是的,严冬一过,如烟如丝的春雨,又悄悄的来到人间。他催促大地苏醒,他给春天增添生机。每当此时,我最喜欢漫步在雨中,欣赏细细春雨织成的美丽图案。
看!那蒙蒙的细雨像烟雾、像薄纱一样笼罩大地,使大地呈现出如诗如画的景象。细雨滋润着柳树,柳树醒来了,柳枝变软了,吐出米粒大的嫩芽;微风吹佛,轻轻摆动,像一群身穿纱裙的仙女在翩翩起舞。好像有谁在指挥似的,鸟儿们也扇着翅膀,在柳枝上放开歌喉,欢快地唱起了春天的赞歌。迎春花禁不住张开笑脸,欣喜地沐浴在雨抚摸的嫩绿的小草也不甘示弱,抖抖身子钻出地面,给大地披上一身毛茸茸的绿装。啊!多美呀!这树、这花、这草构成了只有春雨才能描绘的绚丽图画!
瞧!小朋友们也被吸引来了,打着火红的、天蓝的、绛色的小雨伞,在春雨中晃动着,那么多,那么美……小朋友们中间有一个戴眼镜的人——那不是我们的老师吗?啊!老师,春雨不正是您的化身吗?您不正是像春雨那样无私地浇灌着祖国的花朵吗?
Ⅱ 春草散章 阅读答案
⑴连篇累牍,风之笔蘸着水之墨,春草将它绿色的方字刻于春天的大地上。冬雪渐消,温润的泥沼里,草种子就潜心于构思了。春天的诠释在它的横叶竖茎里悄悄拱出地面。
⑵或章,或篇,或段,或句,写满山坡,写满原野,写满堤边岸头,写满水泽沟壑,甚至满农家小院的墙头和屋檐—春草任性,最得意于它写的随笔。没有谁能阻得住它行路的脚丫。而鸟在空中配着它的画外音,解说给匆忙行走的云听。
⑶雏鸡最先啄开蛋壳,雏鸭也被惊醒,纷纷睁开眼睛来读春天。她们最喜欢在春草的段落之间追寻,碰到读不懂的地方,就去啄一啄,嚼一嚼,草汁儿鲜嫩清香,甜中有些苦。鸡无事就站在岸边打量风笔的气韵,跳着脚儿喊一声:“这笔好神奇呦!”鸭子“扑通”一声落进碧水里,翻着筋斗洗个澡,“看这水染不染得绿我的羽毛!”风笔频蘸水墨,碧波乍起涟漪,把个呆鹅都看得欢了,拍着翅膀“呱呱”地乱叫起来。
⑷走过河岸的庄稼人早已沉不住气。暖暖的太阳晒酥了筋骨,厚重的冬衣脱去,一身的力气长出来。他背起背篓,扛起犁耙,去开垦他的田亩。唐诗宋词的种子在仓里而不住寂寞,胚芽的眼睛像春雨酥胸,像婴儿渴望母亲的浮汁。
⑸犁耙翻开田垄,播一首玉米的抒情诗,撒一章豆子的论文,再种一部枝蔓横爬的红薯的长篇小说……大块的田地他决不肯放过,至于田埂、路沿、山坡、谷洼,就大大方方地送予春草去填补空白。
⑹春草珍惜每一寸土地,驱赶荒凉,征服贫瘠,以她绿色的大手笔和庄稼汉的锄头较量着:看谁的文章更流芳千古!有时候春草忍不住顽皮,悄悄钻到庄稼行里闹一闹,结果常给严谨认真的农人发现。一锄头钩了出来:“你来掺和啥?这儿不是你歇脚的地方。”春草扮个鬼脸儿仍回田头地角扎根。
⑺春草素朴天真,她淡漠都市的豪华,却甘愿将她的脚步不断伸向浩瀚无边的沙漠,为饥渴的旅人们寻找生命的甘泉。
⑻在一望无际的千里牧场,春草更是热情奔放,恣意抒写,淋漓尽致挥洒她绿色的畅想!
⑼春草且行且止,收放自如,天涯海角,迤逦而行,文章可谓篇篇华美,章章绵绣,字字珠玑。
⑽春草深深懂得自己的使命,她从不嫉妒农民沉甸甸的收成,也不在乎野火会不会烧尽她全部的卷稿。冬去春来,她只是饱蘸生命的浓墨,在稿一般的广袤大地上不停地写啊、写啊、写!
Ⅲ 中国革命小说以及作者的名字
1957年管桦在《收获》杂志上发表的中篇小说《辛俊地》,是一部以新的视角表现抗日战争生活的独具特色的杰作。小说主人公辛俊地是个年轻的游击队员,他热爱祖国和家乡,对日本侵略者有着同仇敌忾的顽强的斗争精神。但他也有性格弱点,脾气执拗,自由散漫,为此他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60年代管桦因工作需要集中精力进行歌词创作。以前萌生的创作反映冀东地区抗日斗争的长篇小说的宿愿,不能如期实现。直到70年代初他才着手创作史诗性长篇小说《将军河》。这部小说是迄今为止反映冀东人民革命斗争的最为杰出的作品,就是在整个反映抗日战争的小说系列中,也称得上不同凡响之作。
进入70-80年代以来,一些作家开始关注冀东革命斗争题材小说的创作,如陈大远的《蟠龙山》,以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制造的潘家峪大惨案为背景,表现了英勇不屈的潘家峪人民向敌人讨还血债,复仇抗敌的英雄事迹。开滦作家姚顺华、刘东生的《煤乡英烈传》以朴实的笔触再现了1922年开滦五矿大罢工的如火如荼的斗争,表现出开滦工人阶级“特别能战斗”的英雄气概。王火的《血染春秋——节振国传奇》,是在《赤胆忠心》的基础上,对民族英雄的抗日斗争事迹进行进一步加工、创造的新成果。阎瑞赓的《冀东暴动》以纪实的手法,再现了1938年冀东大暴动的气壮山河的斗争情景,曾得到当年冀热辽军区司令员李运昌同志的首肯。伦洪波、杨立元的《滦州起义》对1912年的辛亥革命滦州起义从起事到失败的全过程作了十分形象的描绘。《冀东暴动》和《滦州起义》都是在全国率先表现这两次革命斗争的小说,但由于是自费出版,发行面窄小,没能引起社会阅读界的重视。
南枫最近杀青的长篇纪实小说《血祭》,是表现抗日战争时期长城抗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作品。1933年1月到5月底的长城抗战的主战场是国民革命军29军在我市的迁西喜峰口、遵化的罗文峪打响的。这部小说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29军官兵手持大刀,奋勇杀敌的斗争精神以及当地人民积极支前的生动场面,并在国际国内的大背景下,较为全面地描绘出一幅抗日战争的生动画卷。
Ⅳ 小学四年级下册课文
自己体会一下才行 下面资料仅供参考
作家简介:
。冯德英,当代作家。山东牟平(今属乳山)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全家都投身于人民革命斗争。少时读了5年小学,当过儿童团长,深受战争年代斗争生活的熏陶和教育。1949年初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有机会在几年间读了大量中外文艺作品和文化读物。1954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苦菜花》,经两年多刻苦写作,出版后被译成日、俄、英等文本。曾任空军政治部文化部创作员,后任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泉城》主编等职。还出版了长篇小说《迎春花》、《山菊花》(获解放军文艺出版社首届优秀长篇小说奖),长篇三部曲《大地与鲜花》第一部《染血的土地》等,另有一些短篇小说、散文和电影剧本。冯德英的“三花”长篇系列集中反映了胶东半岛人民艰苦卓绝、英勇顽强的革命斗争,情节起伏跌宕,语言清新流畅,性格描写细腻生动,具有抒情乡土的特征。
《苦菜花》
1937年,胶东半岛王宫庄贫农冯大娘的丈夫被村里的地主王唯一逼死,冯大娘的大儿子德刚离家出走,参加革命。
三年后,村里地下党组织领导了村民进行武装暴动,在村里建立起抗日民主政府,冯大娘的大女儿娟子积极地参加了这一斗争。不久,日寇开始对胶东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地主王唯一的堂弟、汉奸王柬芝以小学校长的身份回到村里,为日伪进行秘密活动。冯大娘支持娟子当民兵,并亲自送二儿子德强参加八路军。
一、生字:衰竭、山涧、崩溃、禁锢、喀嚓、驯服 酥 禁(多音字)
二、熟读课文然后试着填空并认真体会:
山的背阴处虽然还________,可是寒冷的威力已在______。朝阳处_______,雪水顺着__________,冲开了
______________。那巨大的______________也开始活动了,流水声一天天_______________,最后成为一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冰封的大江在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_,逐渐_______,
________,颜色也__________。
试试看,能不能把这段话背下来。
课文分析:
1、作家冯德英在他的作品《苦菜花》中就描绘了那波澜汹涌的春潮来临的情形。
2、 课文介主要介绍了春潮的形成和春潮的不可抗拒的威力。让读者感受春潮的气势磅礴和春天不可抗拒的力量,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体会中国人民拼搏向上的无限的生命力。
3、学习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学会留心观察周围的景物。
教读指导:
第一部分:北方的二月,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
在文中找出描写 “春天在进攻”的词句,试着读一读。
1)“寒冷的威力已在衰竭,朝阳处雪已融化。”
(2)“雪水顺着斜谷流过来,冲开了山涧溪水的冰面。”
(3)“那巨大的冻结在岩层上的瀑布也开始活动了……冲到山下,流进大江。”
(4)“那冰封的大江……逐渐变酥了,变软了,颜色也变暗了。”
总结:雪已融化→冲开溪面→瀑布活动→大江变了
读完这些句子的感受(仿佛看到溪水淙淙,感觉春天即将到来啦!)
第二部分:春潮势不可挡,声势浩大。
1、“风从窗缝里挤了进来,激动地向我耳语着:快去看啊,大江复活了!”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体现出迎接春的来临的那种美好的心情,应用高兴的语气来读。)
如果把“挤”了进来换成“钻”了进来行吗?为什么?
②“被禁锢了一冬的大江奔腾着,汹涌着,以它那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开了坚冰,呼叫着,撞击着。”
③“一块块巨大的冰排,被江水推动着,山一样地竖了起来,又摔倒下去,发出喀嚓喀嚓的声响,溅起一片片雪白的浪花。滚滚的春潮把坚冰击溃了,淹没了,迫使它驯服地和残冬一起向远方流去。”
(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把当时的情景写得如此形象生动。)
本段要多读,在读中感悟春潮的声势浩大和不可抗拒。
拓展阅读,比较春天
推荐二篇文章:
1、郁达夫的《古都的秋》(这篇文章表现了秋的萧瑟、凄凉和阴霾的情景。)
Ⅳ 红色经典书籍有哪些请把精彩片段发上来。
红色经典书目有;《伟大的长征》系列丛书:《红军长征记》(1937年丁玲主编)29元;《谁最早口述长征》39元;《开国将帅在长征路上的故事》29.8元;《大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前后》20元;《我的长征——寻访健在老红军》(上下册)45元;《三十七孔窑洞与红色中国》27元;《南昌起义之后》23元;《毛泽东的神来之笔——记中央红军四渡赤水之战》29.8元;《追寻——一个红军后代的长征故事》20元。
《外国人笔下的红色中国》丛书:
《前西行漫记》26元;《西行漫记》27元;《续西行漫记》25元;《北行漫记》19元;《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22元。
《中国人民解放军征战纪实》丛书(共二十三种):
《秋收起义纪实》26元;《广州起义纪实》16元;《南昌起义纪实》23元;《红一方面军征战纪实》(上下)39元;《红二方面军征战纪实》(上下)40元;《红四方面军征战纪实》(上下)49元;《陕北红军征战纪实》19元;《南方游击队征战纪实》23元;《新四军征战纪实》(上下)41元;《八路军一一五师征战纪实》23元;《八路军一二零师征战纪实》21元;《八路军一二九师征战纪实》21元;《延安红色大本营纪实》26元;《东北抗联征战纪实》28元;《牺盟会及新军征战纪实》22元;《粤、海军民抗战纪实》23元;《第一野战军征战纪实》40元;《第二野战军征战纪实》37元;《第三野战军征战纪实》31元;《第四野战军征战纪实》33元;《华北野战军征战纪实》28元;《海军征战纪实》23元;《空军征战纪实》20元。
《中国人民解放军野战部队征战纪实》丛书(共二十二卷):
《第一军征战纪实》21元;《第十二军征战纪实》22元;《第十六军征战纪实》29元;《第十九军征战纪实》26元;《第二十军征战纪实》28元;《第二十一军征战纪实》26元;《第二十二军征战纪实》29元;《第二十三军征战纪实》26元;《第二十四军征战纪实》26元;《第二十五军征战纪实》27元;《第二十六军征战纪实》32元;《第二十七军征战纪实》26元;《第二十八军征战纪实》29元;《第二十九军征战纪实》30元;《第三十一军征战纪实》27元;《第三十八军征战纪实》29元;《第三十九军征战纪实》26元;《第四十军征战纪实》26元;《第四十七军征战纪实》26元;《第五十军征战纪实》21元;《第六十军征战纪实》20元;《第六十四军征战纪实》28元。
《瓦解敌军纪实》丛书(共五部):
生动再现我党我军隐蔽战线危险、复杂、曲折的瓦解敌军工作,深入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胆略、智慧和胸怀。《红色高参》28元;《卧底将军》36元;《策反英雄》35元;《特殊任务》37元;《秘密使命》31元。
《新中国剿匪纪实》丛书(共六部):
丛书把全国剿匪战役分六个区域来记述,生动传神。分别是《东北大剿匪纪实》41元;《华北大剿匪纪实》38元;《西北大剿匪纪实》41元;《华东大剿匪纪实》43元;《中南大剿匪纪实》47元;《西南大剿匪纪实》35元。
《参谋长战争回忆》丛书(共三卷):
作者杨迪是身经百战的作战高参、参谋长,他的回忆录披露了诸多作战细节。《抗日战争在总参谋部》29元;《在志愿军司令部的岁月里》34元;《创造渡海作战的奇迹》25元。
《我的见证》(口述历史)定价:49元200位抗日英雄和亲历者的口述历史,再现抗日战争的历史细节。
《军魂》(纪实)定价:29元第一部权威完整记叙古田会议历史的纪实文学。
《中国女子大学风云录》(纪实)定价:26元“延安女性档案”首次全景公开,讲述战争岁月中近百位传奇女子的非凡经历。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纪实)定价:32元简述中国人民解放军70个军的发展沿革,主要战斗经历,主要领导及战斗英模。
《狙击手》(纪实)定价:20元人间奇迹!!一个不曾接受过任何正规技术、战术训练的新兵蛋子,成长为志愿军中冷枪射杀最高纪录的狙击英雄。张桃芳——名副其实的世界狙击之王的真实故事。
《阅读父亲》(纪实)定价:20元子女深情讲述了父亲的故事,他是朝鲜战争中我军牺牲的职务最高的指挥员。
《解放海南岛》(纪实)定价:20元表现了我军将士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跨海作战的顽强精神。
《中国人民解放军革命战争英雄传》丛书:
《红军英雄传》38元;《中国共产党抗日英雄传》35元;《解放战争英雄传》35元。
《中国新军队》定价:14元20世纪30年代红军将领滕代远亲笔撰写,首次向全世界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英勇斗争的专著。
《抗战中的红色根据地》定价:23元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林迈可向全世界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伟大斗争。
红色战争经典长篇小说系列
《苦菜花》定价:28元冯德英的“三花”之一。抗日战争时期胶东儿女可歌可泣的斗争故事。刻画了一个中国母亲的伟大形象。
《迎春花》定价:29元冯德英的“三花”之一。表现了战争年代胶东人民与民族仇敌殊死搏斗。
《山菊花》定价:49元冯德英的“三花”之一。战争年代的英雄传奇。
《敌后武工队》定价:26元讲述敌后武工队与日本鬼子战斗的惊险故事。
《铁道游击队》定价:27元讲述铁道游击队与日本鬼子作战的英勇故事。
《红日》定价:26元第一部宏大叙事描写解放战争的长篇小说,再现孟良崮战役的辉煌。
《历史的天空》定价:28元茅盾文学奖作品,英雄梁大牙在战争年代从士兵到将军的故事。
《亮剑》定价:26元战火锻造出来的铮铮铁骨,血与火中产生的独特英雄。
《走出硝烟的女神》(小说)定价:32元革命女性的爱情史诗,演绎的是理想、信念、荣誉与牺牲的人生命题。(获“五个一工程奖”)
《百草山》(小说)定价:24元一个军人与两个女人的爱恨悲欢;一个父亲对前妻儿女忍气吞声的复杂情感;一对孪生姐弟的命运选择;一对叔嫂情缘的生死纠缠……本书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十部红色经典书籍:
1、《保卫延安》 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杜鹏程著。小说全面地描绘了1947年3月到7月延安保卫战的历史进程。《保卫延安》是杜鹏程的成名之作。正如有位评论家所言,杜鹏程一出手便显示出大手笔的风范。小说坚持从生活出发的真实性原则,所以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力量。加之在艺术表现上有着突出、鲜明的特点,所以从各方面看,《保卫延安》能称得上是反映革命战争的艺术史诗。
2、《红日》 1957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吴强著。《红日》是一部史诗性的长篇小说。它取材于解放战争初期,陈粟指挥的华东野战军在山东战场粉碎敌人重点进攻的历史事实,以我军军长沈振新率领的一支英雄部队为主线,从1946年第二次涟水战役我军失利写起,到最后全歼国民党王牌军七十四师,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红日》的突出成就,是成功地塑了一系列血肉丰满的艺术典型。在艺术表现上,《红日》也有着鲜明的特色。堪称新中国军事文学创作历史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3、《红旗谱》 1957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梁斌著。《红旗谱》通过在大革命失败前后十年革命斗争的历史背景下,冀中平原两家农民三代人和一家地主两代人的尖锐矛盾斗争,以“”和“”为中心事件,生动地展示了当时农村和城市阶级斗争和革命运动的壮丽图景,获得重大的成就。《红旗谱》成功地塑造了三代农民的英雄形象,特别是横跨两个时代的农民英雄朱老忠的形象。是长篇小说园地中不多见的成功典型。该书称得上是一部反映北方农民革命运动的史诗式作品。
4、《青春之歌》 1958年作家出版社出版,杨沫著。作品以“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这一时期的爱国学生运动为背景,塑造了以林道静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群体形象。《青春之歌》,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正面描写知识分子斗争生活的优秀长篇小说。《青春之歌》问世后,曾由郭开的一篇讨伐文章引起过一场争论。那场争论虽然由于茅盾先生的公允之言而得以平息,但作者此后对小说进行的增补修改,文艺界一直存有歧见。
5、《林海雪原》 1958年出版,曲波著。此书描写在解放战争时期,一部分穷凶极恶的匪徒频频骚扰我后方普通群众,残杀无辜的老百姓,我人民军队奉命进山歼匪而发生的惊心动魄的英雄故事。从1955年2月到1956年8月,在一年半的业余时间里,曲波完成了《林海雪原》的写作。曲波代表作《林海雪原》成功地塑造了杨子荣、少剑波等英雄形象,情节曲折惊险,故事引人入胜,细致深刻地再现了惊心动魄的剿匪斗争,富于传奇色彩。曾多次再版,被改编成话剧、京剧、曲艺和电影,并被译成英、俄、日、阿拉伯等多种文字出版。
6、《三家巷》 1959年出版,欧阳山著。这部作品以2 0年代的广州为背景,将个人的成长道路、家族的兴衰沉浮与历史的风云变幻融为一体。描绘出中国革命初期既轰轰烈烈又错综复杂的时代画卷。初取名为《革命与反革命》,1957年正式动笔,改名为《一代风流》。1959年出版第一部《三家巷》,主要表现“一个叫周炳的打铁出身的知识分子的半生经历”。
7、《创业史》(第一部) 1960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柳青著。《创业史》通过对渭河平原蛤蟆滩梁生宝领导的互助组从建立、巩固到发展的过程描写,反映了社会主义在中国农村发生发展的历史,真实地表现了在这场社会大变革中农民的思想、心理及人际关系的深刻变化。《创业史》也并非完美无缺。由于历史的局囿,“左”的思潮在作品中也留下了许多难以磨灭的印痕。完成于1977年的修改版,更有令人为之扼腕的缺撼。
8、《红岩》 1961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罗广斌、杨益言著。小说以“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敌我斗争为中心,交错地展现重庆城内的学生运动、地下斗争、集中营的狱中斗争,以及川北农村的武装斗争。1958年,罗、杨两人因一段共同的革命经历携手合作,撰写了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后在此基础上写成的长篇小说《红岩》,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传世杰作。40年来,《红岩》被译成十几种文字,由《红岩》改编的电影《烈火中永生》、歌剧《江姐》更是家喻户晓。该书总印数已超过1000万册,高居我国现当代长篇小说发行量榜首。这部书影响教育了新中国几代青少年,被誉为“共产主义的教科书”、“共产党人的正气歌”。
9、《铁道游击队》 刘知侠著。《铁道游击队》中刘洪、李正、王强的名字已妇孺皆知,作家刘知侠笔下的《铁道游击队》大都是微山湖区抗日时期的真人实事。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的作者、著名作家刘知侠,1918年生于河南省汲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艰苦斗争中,他与山东父老同生死、共患难,曾多次参加战斗并参与过指挥作战,从一位采访报道英雄事迹的记者走上了反映革命斗争历史、讴歌无产阶级英雄的作家之路。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蜚声中外,发行量达400多万册。
10、《抉择》 1997年群众出版社出版,张平著。这是一部热切关注时代和社会的警世之作!作品以直面现实人生的胆识和勇气,对腐败分子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对社会上存在的花钱买官、公款嫖娼、行贿受贿、拉帮结派搞圈子等腐败行为进行了大无畏的揭露和抨击,从而真实地再现了主人公李高成痛苦的灵魂搏斗与抉择,扣人心弦。可以说,《抉译》,是一部文坛现实主义冲击波的扛鼎之作!
Ⅵ 踏雪寻春的阅读答案吴建
【一】踏雪寻春(22 分) 吴建 ①春寒料峭,乍暖还寒,一场大雪悄然而至。雪花像是顽劣的孩童,斜斜地飘落在玻璃上,调 皮地敲打着窗棂,轻声入耳!雪,震撼着我,激扬着我,诱惑着我。我披衣下床,推开窗,望着眼 前这银白的世界, 蓦然萌发了踏雪寻春的念头。 妻侧卧在床, 正沉浸在琼瑶的言情小说中时哭时笑, 听我说去寻春,瞪大眼睛骂我有毛病,我诳她,难得下一场春雪,这雪中恐怕别有一番风景和情趣 呢。经我这一说,妻来了兴致,忙穿衣着靴,挽住我的臂弯步出家门。 ②天色尚早,万籁俱寂,雪后的大地银装素裹,分外美丽。我与妻踏着松软的积雪,来到小区 后边的马路上。马路北边是一望无际的农田。放眼望去,平原旷野覆盖着厚厚的素缎,雪花飘飘, 晶莹茫茫,天地交融成洁白的一体。妻跌足叫道:“寻春寻春,寻你的魂!”我笑道:“若是桃红 柳绿,鸟语花香,那是游春;这踏雪寻春,妙在一个‘寻’字。”妻一副无奈的样子,极不情愿地 跟我穿过马路。寒风裹着雪花直往脖子钻,化成滴滴水珠,冰凉冰凉的,妻满腹怨气,我劝她稍安 勿躁,漏泄的春光是雪压不住的,只要细心点,定会寻得。 ③我们走向田野,那里早已被罩上一层神秘的白纱裙,仿佛是婀娜多姿又不失神韵的女子,分 外妖娆!路过一丛草地,踏上去,软绵绵的,仿佛让人感觉春天就藏在那雪底。我拨开浮雪,惊讶 地发现虽然枯草已被顽童放火焚毁了,一片焦黑,但灰烬之下,几叶嫩嫩的草尖已破土而出,绿得 透彻,绿得晶莹,虽然此刻依然风雪交加,但是这抹绿意着实让我们惊喜!我脱口而出:“野火烧 不尽,春风吹又生。”妻说:“这抹绿色要真正复苏自己的生命,还有待时日。”但在我的眼里却 看到了一个蓬勃的春天。 ④观赏完“侵陵雪色还萱草”的美景,妻问哪里去,我说就去西边的柳林吧。妻调侃道:“那 里也有春可寻吗?”我点点头。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进柳林,我们恍如走进了一幅最美的图画里。但 见银絮压枝,柳垂玉挂,一片冰清玉洁。妻牵过一根柳条,拂去银屑,欢呼:“柳枝吐芽了!”我 凑过去细瞧,果然枝桠上绽放出鹅黄色的嫩绿。这雪中的嫩芽啊,让人感到它既神秘又平凡,让人 感到一种生命的慰藉与舒展。妻许是看到我痴呆的神色,轻轻推我:“怎么,又想作诗不成。”我 叹道:“不作诗,难以抒情。” ⑤穿过柳林,不见路的踪迹,妻问怎么走,我说随意走吧。妻先是疑惑,继而微笑、点头,朝 我眨眨眼。走不多远,只闻几声“嘎嘎”的鸭叫。抬头望,前面有一方小池,几只野鸭正在欢快地 戏水。我们伫立岸边,观赏池面上雪花在轻盈地曼舞,小鸭在尽情地嬉戏。妻抢在我之前吟出苏东 坡的名句:“春江水暖鸭先知。”
第 2 页 共4页
⑥回家途中,雪已消停,忽然眼前一亮,路边的积雪中透出或黄或红之色。我俩驻足蹲下,扒 开积雪一瞅,哦,原来是迎春花,红与白相映,黄与银竞美,溢彩流光,楚楚动人。那小巧的花朵 宛如一支支金灿灿的喇叭, 似乎在吹奏春天的乐章。 我问妻: “今儿踏雪寻春感觉如何?”她笑答: “妙哉!明年再下春雪,咱俩还来。” (选自《中国教师报》2014 年 02 月 26 日) 5.作者寻到了哪些具体的春景?请你仿照下面的格式 概括回答。 (6分) ....... 破土的草尖—— —— —— 6.第①段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 分)
7.第②段中描写妻子的语句能否删去?为什么?(3 分)
8.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6分) (1)那小巧的花朵宛如一支支金灿灿的喇叭 ,似乎在吹奏春天的乐章。 ...... (2)妻许是看到我痴呆 的神色,轻轻推我:“怎么,又想做诗不成?” ..
9.品读下面的句子,简要回答:你认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望着眼前这银白的世界,蓦然萌发了踏雪寻春的念头。 ” “虽然此刻依然风雪交加,??但在我的眼里却看到了一个蓬勃的春天。 ”
Ⅶ 重回年少抱抱他!_by木厘枝_txt全文免费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jQKv3gxSHD8s61ZsTP7mog
该小说讲述了宁希决定抓紧顾森的手。比他更勇敢,用一生去呵护他。青春年少,校园里的迎春花开地正好。夏日的阳光照在校园,倾泻而下,冬青树都泛着微光。
Ⅷ “京城闲妇”申力雯新作—女人的穴位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京城闲妇”申力雯新作—女人的穴位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 笔下文学 》整理收藏 Http://Www.Bxwx.Org
《“京城闲妇”申力雯 新作——女人的穴位》
从《京城闲妇》到《女人的穴位》
读者可能还会记得女作家申力雯的《京城闲妇》是2000年的畅销书,一年再版16次。那时的申力雯还是带病写作的人,而今天的申力雯已是等待肾移植的患者。
常人所有的无趣的庸常的生活,对于申力雯来说都是奢望。她有色彩的日子只能是从医院到返家的路上,她看到春天来了,迎春花开了、快乐的孩子、弯腰的老人、时尚的女人,她会坐在咖啡店里,透过玻璃窗,看形形色色的人群,并小心地听着喝咖啡的邻座悄悄的时断时续的谈话,如果有机会,她会和陌生人攀谈起来,她想读懂他们的生活和他们的心情。回家申力雯要将他们写下来,她相信读者会根据自己的理解,穿越冰山的表层。
申力雯隐居的生活,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阅读的世界,观察的世界。一些浮躁的现代人无心也无时间阅读的书,如:《瓦尔登湖》、《磨房书简》、《圣经》《宗教与哲学》、《日本古代随笔选》、《浮生六记》……她每天为窗外的小鸟,撒下小米,备好清水,等待小鸟的造访。
人们看到《京城闲妇》、《女人的穴位》会以为申力雯是个小资,小女人、小情调,她是一个做梦的女人。错了!人们认为她非正常的生活,正是她的日常生活。
每一次腹膜透析痛苦的过程,她都把痛苦变成诗意的生活。……
Ⅸ 红色经典书籍有哪些
1、《红岩》是现代作家罗广斌、杨益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1961年12月首版。 《红岩》描写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的形势下,重庆的国民党当局疯狂镇压共产党领导的地下革命斗争。着重表现以齐晓轩、许云峰、江雪琴等共产党人在狱中所进行的英勇战斗,虽然最后惨遭屠杀,但却充分显示了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Ⅹ 天妒红颜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天妒红颜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在开卷前先说说我这笔名的由来吧。以前读书的时候,文笔还不错,一向深得语文老师喜爱,初中时,有个语文老师还根据我名字谐音建议我用扬言的笔名来发表文章,但那时比较懒,一直没有认真投稿,长大后文笔是越来越差,就更不敢投了。这段时间比较闲,想写些东西玩玩,就当打发时间^_^想来想去不知道用什么笔名比较好,正在发愁时突然想起当年语文老师的话,于是就定了这个名字^_^不知道那老师知道我这么糟蹋这个名字的时候,会不会很失望呢。呵呵。
初春,天气还有点寒冷,窗外迎春花开的正艳,黄色的小花在风中微微摇摆。
屋里,一个年约十七八岁的女子已经被痛苦折磨了快二十个时辰了,她叫叶娉婷,本是沈阳首富的小女儿,由于喜欢上奶娘的儿子,大哥的伴读――苏家宝,为家里不容,在几个姨娘的怂恿下,被赶出家门,来到扬州城外的这个小山村。
刚出来时,奶娘也就是后来的婆婆还在,夫君也勤快,所以倒也没受什么苦,但不幸的是去年冬天,婆婆偶感风寒,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