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推荐 » 小说阅读课题提出的依据

小说阅读课题提出的依据

发布时间: 2022-03-15 11:53:25

A. 确定阅读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是哪些

阅读教学内容确定的若干依据
——以小说《穷人》为例

就中小学的阅读教学的核心而言,主要有两大要素构成。一是“教什么”,即选择什么教学内容;二是“怎么教”,即选择什么方法或手段实施教学。“教什么”本来应该由两个层面,第一个是课程层面,即文本或其它教学内容的筛选,就是从林林总总的文本或其它内容中筛选若干个适合于本年级学生阅读的典范性教学材料;第二个是教材层面,即对已经选定的文本或材料所包含的众多内部要素进行再度选择,确定哪些要素该教,哪些要素不该教。由于当前大都采用统一教材,因而,对于一般老师而言,第一层面的选择基本上不存在,也就是说,教师们不必自己从课外去选择文本。由于第一层面的选择无须什么考虑,第二层面的选择也或多或少受到影响。有些教师就这样认为:这些教材就是我们的教学内容,我们只有老老实实教的份,用不着挑挑拣拣。正是存在着这样的心理,使得眼下的阅读教学出现这样的局面:“怎么教”的研究如火如荼,成为各种教研活动的主角,情景教学啦、先学后教啦、先练后问啦、多媒体组合啦等;而“教什么”的研究就显得冷冷清清,甚至于无人问津。这应该说是阅读教学研究中的一个极大误区,亟待厘清。
内容决定形式,内容是第一位的,形式是第二位的,形式为内容服务。如果我们没有认真地先解决“教什么”的问题,而专门研究“怎么教”,这便是本末倒置。从当前阅读教学的实际来看,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一是重视设计而忽视教学内容的研究,为教学设计的精巧不惜花费大量时间,而在内容的钻研上则轻描淡写;二是先进行教学设计然后再研究教学内容,或者根据设计来寻找教学内容,有些教师“教什么”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却在反复思考“怎么教”。以上两种教学逻辑显然是不合科学常理的。因此,现在很有必要扭转这个局面,加强“教什么”的研究。本文试图以《穷人》(人教社第11册)为例,具体谈谈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问题。
语文文本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每一个文本都具有相当丰富的内容,许多文本涉及到其它学科。当然,从逻辑外延上说,主要有文本外部的和文本内部的两大方面。面对众多内容,选择什么来教,选择什么作为重点,可以看出执教者对课程性质的认识与教学的智慧。《穷人》是一篇外国小说,是第三单元的第一篇,属于精读课文。初步排列,与语文教学相关的大致有如下几项内容。
1.本单元的单元导语及四篇课文的大略情况介绍。
2.作者托尔斯泰及主要作品的介绍。(照片与书名呈现)
3.自由、快速阅读全文
4.认读和理解下列词语:呼啸 汹涌澎湃 溅起浪花 搁板 寡妇 蜷缩 忐忑不安 嘎 撕破 黧黑 魁梧 挠
5.主要内容概括:小说主要是通过什么事件来表现人物的?
6.认识作品主人公:本文的主人公是谁?各有什么特征?(桑娜与丈夫;善良)
7.理解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小说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人物的?(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对话描写)
8.找出环境描写,并说说其意义。环境分两方面:A海上环境的恶劣;B屋内环境的舒适。
9.用视频展现暴风雨袭击海面的情景;利用插图说明室内环境的温暖与舒适。
10.找出有关桑娜的心理描写,并说说其含义。主要有四处:A想丈夫捕鱼的艰辛;B想寡妇西蒙生活的困难;C想抱来西蒙两个孩子后可能出现的后果;B想自己怎么向丈夫说明自己的举动。
11.比较心理描写前的提示语)
12.品读心理活动描写过程中的省略号。如: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3.找出人物对话,并体会人物心理与性格特征。对话分两个层次:A互相询问情况;B关于西蒙的死与两个孩子。
14.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15.深度理解:自己原有5个孩子,抱来西蒙留下的2个,共7个,桑娜一家以后怎么生活?
16.结尾探究:小说似完未完,嘎然而止,为什么这样写?
17.展开想象,续写故事。
18.把握情感基调:应该用什么感情基调来朗读本文?试着自读。
19.作品艺术探究:小说全文没有一个“穷”字,为什么却以《穷人》为题?
20.学习启示:小说给我们写作上的启示是什么?
21.读写结合:写一个片断,写出人物的某一性格特征,比如“急躁、温和、直爽、粗鲁”,但不要直接出现这个词。
22.拓展延伸:补充托尔斯泰的其他作品。
对上述22项内容,全部品读或讲解,时间上肯定是不允许的,即使时间允许,结果肯定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讲得糊里糊涂一大堆,没有重点。因此,只有抓住主线,选择其中一部分作为教学内容,在这一部分中再选择若干项作为重点,一些作为次点,才能有的放矢。那么,确定内容的依据是什么呢?
依据之一:学生实际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
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一切选择和设计都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的教学都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是课堂教学的逻辑起点和第一依据。基于这种认识,对上述内容中的第2项“作者及作品介绍”,可以作简化处理。因为本文的教学对象毕竟是中国的小学生,而作者是十九世纪俄国作家,时间和空间上都相当遥远,没有必要具体介绍。对第4项“认读和理解词语”,也可以灵活处理,一般不宜作为一个环节单独安排。对某些词语可以在品读或讲解过程中用板书形式强调一下即可。
依据之二:文本最显著的构思与语言个性。
这是最重要的一个依据。阅读教学,学的就是文本的内容和形式,以及它呈现出来的最显著的个性特色。一个文本,尤其是经典作品,总是有着强烈的个性,或者在立意上,或者在选材上,或者在构思上,或者在表达方式上,或者在语言运用方面等。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充分认知文本个性的过程。《穷人》的个性有哪些呢?从内容上说,表现的是:至穷者之大善。从形式上说,最显著的是用形象说话。作品通过具体的环境描写、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真切的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不是用判断的、定性的、给人物特征下结论的方式。根据这个特性,对照上面排列的22项,就可能够作出清晰的判断:第6、7、8、10、13、19项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表示桑娜心理活动描写的第10项,是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法,更应该重点品读。第13项是关于人物对话的,分两个层次,其中关于西蒙的死与两个孩子的B层次对话是主要的,应作为重点,它真切地表现出桑娜当时紧张而复杂的内心世界。第19项是:小说全文没有一个“穷”字,为什么却以《穷人》为题?这也是一个亮点。它值得学生在作文中借鉴,可以和第20、21项结合起来,一道理解和训练。
依据之三:《课程标准》对该年段的基本要求。
这是从普遍性的角度提出来的一个依据。《课程标准》对各年段的阅读教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个要求是一道平行的、具有普遍的指导性质的杠。虽然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是确定内容的第一依据,但也不能不考虑课程标准的指导意义。确定阅读教学的内容时,要尽量体现《课程标准》对年段的具体要求。《课程标准》在对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中有“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对照这些要求,可以作出这样的选择:第3、5、18项内容都是需要的。《穷人》篇幅较长,解读之前,应该有自由快速阅读。阅读之后,有必要概述主要内容,既能检测阅读的效果,也能检测概括能力。这篇课文,语言平实,情感内敛,朗读时,应该用什么感情基调,这是比较难把握的,有必要通过训练加以强调。
以上三个是主要依据,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客观条件与特定的背景灵活处理教学内容。
为了清晰起见,对上述排列的22项内容,笔者在此再作梳理:应当重点讲解或品读的是:第3、5、6、7、10、18、19、20等项。应当讲解但不必作为重点的是:第1、2、4、8、13、15等项。可以不讲的是:第9、11、12、14、16、17、22等项。
为什么这7项可以不讲呢?有必要一一解释。第9项是:用视频展现暴风雨袭击海面的情景。可以不讲的原因有二;一是这篇课文表现的穷人的善良,而不是表现穷人生存的艰辛;二是许多学生能够通过文字感受到暴风雨袭击海面的情景。第11项是:比较心理描写前的提示语。文中心理活动描写前是有一些不同的提示语,比如“深思”、“想”、“忐忑不安地想”等,但没有特殊性,因而没有比较的价值。第12项是:品读心理活动描写过程中的省略号。例子中的一段心理描写具有一定的典型性,里面有五个省略号,表明当时主人公内心极其紧张和复杂。但没有必要逐一解释每个省略的含义,否则就是抓芝麻丢西瓜。第14项是: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没有这种生活经历、不是夫妻关系,要分角色读好这些对话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不伦不类地读,极有可能冲淡情感与气氛。因而不读为宜。第16项是关于结尾的。它可以和第19、20项结合起来讲解,没有必要单独强调。第17项是:展开想象,续写故事。教材在课后“小练笔”也有这个要求,这使得许多教师都会顺理成章地这样安排。但笔者以为,完全没有必要续写。理由有:这篇小说不是以故事情节的曲折而取胜的,而是以人物性格的鲜明取胜的,也就是说,故事性并非一波三折或跌宕起伏。即使续写,不可能有合情合理而又有可读性故事,大多是毫无根据的凭空想象,不如改为第21项训练。第22项是:补充托尔斯泰的其他作品。必须明白,不是每学一篇课文,就一定要把这个作者的其他作品介绍给学生去阅读,包括经典课文和著名作家。关键是看这个学段的学生有没有必要读这些作品。同第2项的理由一样,对十九世纪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其他作品,比如《复活》《安娜·卡列尼娜》,虽然也是世界名著,对当今中国的小学生而言,阅读为时过早。
确定教学内容时,要努力避免以下三个误区:
一是教材内容误以为是教学内容。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是所有的教材内容都是教学内容,都要一一实施。作为教师,需要知道教材内容的全部,但作为教学,就不必都需要。它们的关系犹如“猪”与“猪肉”。教材是一只猪,全面而完整,但不是猪身上的所有东西都可以食用的,像猪毛、猪骨、趾甲等就不能吃。教学内容就是我们能够食用并有营养价值的那些猪肉。我们要选择的应该是最好的精肉之类。
二是把难点误认为就是教学重点。教材中的难点可能是教学重点,但不一定就是教学重点。教材中有些内容虽然比较难,但在教学时,可以简化甚至省略。比如《“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中对王熙凤衣着描写的一大段文字,非服饰专家难以理解。在解读时,只要让学生大略感受到王熙凤的华丽和富贵就行,不必每一个都讲出其来历。教学重点应该定位于最能反映文本个性的若干要素。
三是把知识点直接作为教学的关键。由于文本的综合性特点,每个文本通常都包含着许多学科知识,往往是语修逻文都有。在阅读教学中,有的教师就以知识点作为教学内容的选择重点或主要线索,以为这样就能学有所得,就比较扎实。这也是一种本末倒置的选择。因为知识点通常属于文本形式方面的,作为阅读教学,首先要考虑的是内容的选择,其次再考虑能够体现文本个性的知识点。阅读教学的重点是提高认知与情感攻熏陶,它可以有知识教学,但绝对不能以知识教学作为主线。
四是把单元特点等同于文本个性。现在通用的教材,譬如人教社小学语文,是以思想内容为主题组成单元的。教材编写时,首先考虑的相同或相近的内容,然后再考虑文本形式。单元特点,主要通过内容来显现。譬如《穷人》所属的单元,主题就是讴歌心灵的善良与美好。而作为文本个性,它既有内容方面的,也有形式方面的。这就是说,单元特点并不能涵盖每一个文本的个性。这就意味着我们不能把单元特点作为文本个性来选取教学内容。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教什么”要优先于“怎么教”,这是有识之士的卓见,真诚期待今后的阅读教学多一些“教什么”的研究,既期待在教材层面上有“教什么”的研究,更期待在课程层面上的研究。

B. 写作张爱铃小说的悲剧意识这篇论文时立论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张爱玲是位充满传奇色彩的才女,不平凡的没落贵族家世以及当时的社会现实使她过早地经历了人生的大喜和大悲,喧闹和孤寂。这就铸成了她悲观的作家气质,使她对人生既抱有热情而荒谬的幻想,但更多的是悲剧意义上的洞察——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式的感伤与彻悟,构成了张爱玲小说的悲剧基调。

C. 课题报告的选题依据怎么写

保护水资源,争做环保小卫士〔演讲稿〕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保护水资源,做环保小公民。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人体重量的60%是水,血液中的90%是水,我们每人每天需要两千克的水才能维持生命。水又是生产中的首要资源:生产一吨稻谷需要水1400立方米,炼一吨钢需要水200立方米,造一吨纸需要水500立方米。可以说,如果没有水,人类将无法生存,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更是无从谈起.

同学们,烈日炎炎的夏天,当你拧开水龙头,舒舒服服地冲着凉水澡时,你们知道吗?你洗澡所用的水是缺水地区几十人的日用水量;当你冲洗马桶时,你一次用水量当于发展中国家人均日用水量;当粗心的你没有拧紧水龙头,它一个晚上流失的水,相当于非洲或亚洲缺水地区一个村庄的居民日饮用水量……这些事例决不是耸人听闻,而是联合国有关机构多年调查得来的结论。

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贫水国家,人均淡水只有2240立方米,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居世界第109位,被列为世界13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由于缺水,我国农村粮食产量减少,西北沙漠化严重,沙尘暴频繁发生。节约用水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已是当务之急。

但是,环顾四周,破坏水资源,污染水资源的现象屡见不鲜,就拿我们身边的桃溪河来说吧!据老人们说:很久以前,我们的桃溪河是那么清澈,那么美丽,犹如一条碧绿的玉带,为千年古镇张渚平添一抹秀色,河里,鱼虾快活的游动,岸边,人们愉快地生活。大家喜欢直接饮用那干净的河水,品尝肥美的鱼虾,夏天,河里满是尽情嬉戏的人们。几十年过去了,我们的桃溪河变了,河水不再清澈,鱼虾几乎绝迹,人们也不再直接饮用河水。是什么原因才使得桃溪河变化如此之大呢?人类!我们人类是罪魁祸首!几十年来,人们胡乱地向河里倾倒垃圾,工厂、作坊不断地向河里排泄废水,医院大肆向河里排放污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的母亲河——桃溪河,已变得浑浊不清、伤痕累累!有的地方河床甚至成了堆放垃圾的臭水沟。夏天,人们再也不敢在河里尽情的游戏……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类破坏水资源的恶果!

同学们,“黄金有价水无价”。为了我们自身的健康,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安宁,为了人类今后的生存和发展,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节约用水,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做一个惜水如金的“环保小公民”吧!让“地球上最后一滴清水/将是人类的眼泪”这样的广告语言,永远只成为广告吧!

D. 课题的立项依据是什么

课题的立项依据有:

1、课题研究意义

一般指重要科学意义或国民经济重要科技问题,选题决定其科学意义。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应用问题,重大地质事件的形成机制,新理论与新方法。

2、学术思想创新性

立项依据一定要有明显创新,可以了解问题的过去与现在,提出问题的关键,通过研究策略与角度,方法与手段的革新在可行性基础上进行风险性研究。

3、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要清楚,分析准确和全面,要介绍国外动态和国内研究的情况,列出国内外同行的工作,指出需解决的共性问题。

4、研究目标

研究目标应是解决学术性问题,避免目标设置偏大、解决一个非学术性的目标或做一件达到某一指标的具体工作,同时也要避免泛泛探索规律的研究。

5、拟解决的问题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要清楚,避免漏写此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要具体、清晰。注意知识产权的保护,即能说明问题,又不暴露“技术诀窍”。

6、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要显示国内外关键性的研究工作,要注意文献的时效性。研究内容应紧紧围绕研究目标,要集中精力解决科学问题,避免内容庞杂或空泛,重点不突出。



课题立项的目的:

1、要说明问题是如何发现的,即该研究的研究背景是什么,是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一般可以从有关国家政策及国内外关注的问题出发来提出研究问题。

2、要说明该选题在理论上的创新性,主要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来指出自己选题与各个主流观点的研究前提的差异性,从而突出自己选题在理论上的创新性。

3、要说明研究这个问题的现实意义,这需要对所研究问题的实际用处有所了解,从大多数选题来说,选题一个重要的现实意义是给政策制定者提供政策参考。

E. 论文课题来源及选题依据

论文选题是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许多论文失败,在选题的时候就注定了。正确而又合适的选题,对撰写论文具有重要意义。选题得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选题不当,注定论文不会成功。因此,为了保证与提高论文的水平与质量,需要注意选题的来源、方法与技巧。

一、选题的来源
论文的选题既不能不作独立思考完全依赖导师,又不能不假思索信手拈来就写。一般来讲,获得论文选题有五个途径。
1、导师的研究方向与课题
导师一般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方向,并且在该方向已经有一定的研究积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论文的选题尽可能与导师的研究方向取得一致,以便获得导师在学术和经费上的支持,有助于按期完成学位论文。
2、参加专业研讨会
参加国际、国内或地区的专业研讨会是选题的另一个来源。实际上,许多研究人员都是通过这些研讨会成功地找到了自己的研究课题。学术研讨会上的信息往往是最新的,从中能理解其他学者最近在从事什么研究,有什么新的观点和新的发现,通过了解会议主题和参加专题讨论,可以把握同一领域内的其他学者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另一方面,参加研讨会可以接触资深专家,与一些著名专家近距离地交流,向他们请教并建立学术联系。
3、生产实践的需要
实践是通向知识的大门,许多学科的课题研究都是问题导向,从实践中提出研究课题是选题的重要来源之一。在实践中会产生许多人们从未研究解决的全新课题,而这些问题无疑可以成为我们的研究对象,许多横向课题都属此类。如培训机会不如预期有效,产品销售量下降,少数民族员工得不到提升,复杂的多部门项目管理失控,兼并效果不佳等等。
4、文献阅读
通过对有关学科和专业领域文献资料的搜集和阅读,掌握本学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了解不同学者的思路特点及研究倾向,摸清前人所做的工作及达到的水平,从中萌发个人见解,进而确定选题。学科交叉与渗透也很重要,寻找学科交叉地带的“处女地”,对同一课题从新的角度加以研究也是形成选题的重要途径。阅读文献不仅是选题的一个重要途径,还可以为你的研究更加理性而提供理论基础,也可以帮助你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
5、个人兴趣与好奇心
兴趣与好奇心是走向成功的基础。只有有了兴趣,才会产生想象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甚至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有些有工作经历的研究生是带着原单位的课题来深造的,如果能将这些问题与导师的研究方向结合起来,往往是较理想的选题。
二.选题的依据原则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必须以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为重点,以提高医疗质量和发展医学科学为目的。一旦课题确定,就要集中目标,以实事求是、孜孜不倦的精神去追求医学科学的真理。
2、要重视创新性
创新应是前人没有研究过的或是已有研究工作上的再创造,研究结果应该是前人所不曾获得的成就。它可以是结合临床实践提出的新发现、新设想、新见解,也可以是通过研究建立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或开拓的新领域。
3、选题更要有科学性
要符合客观规律、要有一定的理论根据和实践依据。大胆的创新结合科学的论证是研究工作不断进步的杠杆。
4、具有先进性
选题还必须具有先进性和可行性,选择的课题从研究内容到方法都应具有先进性。同时,要考虑到完成该课题所具备的各项条件和因素,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切实可行的课题。
5、要有竞争性
要注重对跨学科、跨系统联合攻关的研究,注意形成医院的特色并有利于新兴学科的发展。

F. 课题的选题依据怎么写

依据可以结合时代背景,需求分析,现有技术支持,选题合理性等这些方面来写。

G. 如何加强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外阅读课题的理论依据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热点内容
爱来的刚好言情520小说网 发布:2025-07-28 06:22:12 浏览:385
推荐重生古代言情小说 发布:2025-07-28 06:12:46 浏览:512
乔陌漓颜夕落小说叫什么名字 发布:2025-07-28 06:12:42 浏览:30
小说人物名字简易女宋 发布:2025-07-28 06:10:40 浏览:799
推荐一本好的穿越奇幻小说 发布:2025-07-28 05:43:24 浏览:378
再靠近一点小说免费 发布:2025-07-28 05:38:24 浏览:561
都市仙侠类有声小说排行榜完结版 发布:2025-07-28 05:28:36 浏览:738
有宝宝的言情完结小说免费 发布:2025-07-28 05:17:06 浏览:30
木雄小说叫什么名字 发布:2025-07-28 05:02:06 浏览:932
和言情线又崩了类似的小说 发布:2025-07-28 05:00:06 浏览: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