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长白山的小说阅读答案
『壹』 关于长白山的课文
人参 鹿茸 林蛙油 灵芝 山野菜 土特产品
(一)林业。长白山区林木复盖率为68%,林木蓄积量7.1亿立方米,三十年来,为国家提供商品材一亿多立方米。近几年来,年产木材六百万立方,居全国第二位。
(二)药材。据《长白山植物药志》长白山区有药用植物875种、其中人参产量1982年为700吨,占全国产量的50%。另有人参茎叶1700吨,其中包含可提取的具有治疗心血管疾病高效的人参皂甙成分为60吨,相当于现产人参根须所含人参皂甙两倍以上。此外,其他名贵植物药材储藏量也很丰富。据初步调查有:木灵芝1.3万斤,贝母42万斤,天麻153万斤,黄芪137万斤,党参1045万斤,刺人参2412万斤,五味子5386万斤,刺五加10亿斤。动物药用资源有36种,如梅花鹿、马鹿94000头,年产干茸40万两,占全国产量40%;还有鹿茸血九万两。名贵的哈什蚂,即中国林蛙,也是长白山区的特产。总之,长白山区是我国三大天然药库之一,许多药用植物有抗衰老,抗癌作用,其资源和价值还有待于进一步认识和发掘。这些药用动植物资源如合理开发,可以做到永续利用。
(三)野生生物资源。长白山区有野生植物2000多种,除八百多种药用植物外,其他许多植物也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如山葡萄、笃斯越桔、软枣猕猴桃等可作高级果汁,天女木兰可作高级香料。薇菜、蕨菜、松茸蘑等是出口产品中创汇较高的品种。
(四)水资源。长白山为三江(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发源地。三江流域不仅哺育着我省、辽宁和黑龙江地区的农业,而且蕴藏着巨大的水能。除已建和在建中的大中型水电站装机250万千瓦外,还有可开发小水电资源200多万千瓦;在二道白河以上,水流经冬不冻,且落差大,可以做到常年发电。其中长白、安图、抚松三县已由水电部批准为第一批电气化试点县。
(五)矿产资源。煤炭资源已查明的有15亿吨,最近又发现长白县境内有大面积煤层。铁矿除供应通化钢厂外,还有一部分富矿供应鞍钢。黄金储量及产量均占全国1/10,非金属矿产如硼矿、云母、石膏等储量丰富、硅灰石与硅藻土储量均占全国第一位。土状石墨储量占全国第二位。居全国第四位的泥炭资源有70%集中在长白山区。此外,矿泉水资源已发现23处,其中二道白河和头道火车站两处交通方便,水质好,日产量500吨,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有待开发利用。
(六)旅游资源。长白山区交通方便,风光独特,旅游业近年来已开始起步。长白山区经济条件也很好,三十年来,本区的森林工业、医药工业、冶炼工业、能源交通建设等都有相当发展,科教力量已初步形成一支队伍,具备了进一步全面开发长白山资源的有利条件。据有的工程师估算,如对以上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倒2000年时,长白山区的工业产值可达70亿元,相当于1982年我省工业产值的50%。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贰』 阅读理解长白山的冬天,短文中重点写了哪些景物
1.①补充解释旅行中的印象;
②为下文描写岳桦进行铺垫。(意对即可)
2.(1)①绝地中的桦为了生存而进发出巨大的生命能量;
②生存挣扎的代价是沉重的;
③生命的痛苦与希望同在。(意对即可)
(2)①不幸的命运常常在毫无准备中降临;
②桦的生命轨迹与生存环境网灾难而发生了根本改变;
③它们将面临新的抉择。(意对即可)
3.①它们的命运不同:白桦生长在山下,养尊处优,而岳桦生长在山上,身处绝境;
②它们的形态不同:白桦挺拔明快,而岳桦身躯匍匐;
③它们的性格不同:白桦风流浪漫,而岳桦倔强壮烈。(意对即可)
4.第一问:①拟人;②比喻。
第二问:①通过拟人的手法,可以使岳桦由谷底到峰顶、由平凡到卓越的过程更加生动形象;
『叁』 《长白山的冬天》求答案,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长白山的冬天
长白山的冬天来得很快。几天的大风雪后,天晴了,银色的世界一片灿烂。被刮倒的大树全被大雪掩埋了,只露出点点树枝。小野兽被吓昏了头,躲在窝里不敢出来了吧?也许,也像倒在地上的大树一样,被大雪埋上了?瞧,雪地上果真埋着一只雷鸟,只有脑袋露在外边,那上眼皮上的红斑像红宝石那样光彩夺目,在白雪衬托下像一团火苗。突然它从雪中钻出来,拍打着双翅飞走了,翅膀哗哗的拍击声在森林中发出回响。雷鸟周身洁白如玉,闪着淡淡的蓝光,除尾巴外,连半根杂色羽毛也没有!原来,它藏在雪洞里,以雪为屋,躲过了几天的暴风雪。多么聪明的雷鸟!
一场大雪,又一场大雪。
白雪落在翠绿的松树枝头,厚厚的雪衣压弯了松树美丽的腰身。白雪埋上了山脚下的杜鹃花,山野只能看见厚厚的柔软的雪被。
山林里真静啊!静得能够听见沙沙的落雪声。这是雪的低吟,雪的私语,只有在这无风的宁静的长白山的幽谷里才能听见。
大雪悄悄地住了。想不到,雪后竟是一个晴朗的明净的月夜。一弯月牙挂在山冈上,把青蓝色的光辉洒向山林。孔雀蓝的天空,几颗寒星晶莹透明,闪闪烁烁。树影躺在雪地上,好似在淡蓝色的纸上画出的蓝色的图案。松树枝头的雪衣,厚厚的,像一团团棉絮,向月的一面晶莹如玉,闪着淡蓝色的光。
天渐渐亮了。黎明前的黑暗中,松树枝经受不住厚厚的雪衣的压力,抖动一下,雪团沙的一声跌落来来。那细碎的雪粉飞舞飘散……落雪的声音,惊醒了山谷里的鸟。两只蓝色的啄木鸟鸣叫着,飞向透明的深蓝色的天空。它们急速地兜了一圈,又飞下来,躲进蓝色的山林里。
天亮了。落满大雪的山林仍是蓝色的。只是蓝得更加柔美,更加清爽,更加动人。
1,读第二小节,利用文中的词句描写雷鸟的外形。
2,第五小节中写“听见沙沙的落雪声”是为了突出_B___(A,雪下得很大B,山林里静C,山林里热闹)。文中类似的句子还有__只是蓝得更加柔美,更加清爽,更加动人。
________________。
『肆』 当长白山只剩下了树 阅读题答案
1已经失去了很多动物的叫声
2用反问回答疑问,形成鲜明对比,说明长白山发生了巨大变化,失去了许多原有的生物,给读者以深刻印象,同时引出下文
3将秋天的长白山比作金色的殿堂,生动形象,简明扼要地表现了长白山的美丽
4滥伐树木 过度打松子 噪音污染 破坏了动物生存环境
5表明作者对很多人本身对自然不负责任,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却找冠冕堂皇的借口的反感
6大概就是马鹿生产依赖松树,人们打松子,破坏松树,继而影响马鹿生存
『伍』 长白山瀑布阅读答案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1、空间顺序中的由远及近
2、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3、 拟人 排比
105分哇....
『陆』 课外阅读《长白山的冬天》答案
雪景
眼皮上的红斑(ban)像红宝石那样光彩夺目,在白雪衬托下象一团火苗
它藏在雪洞里,以雪为屋,躲过了几天的暴风雪
『柒』 美丽的长白山表达了作者对长白山的什么之情
美丽的长白山美丽的长白山长白山是著名的旅游风景胜地,也是我国十大名山之一,那里一年四季风景如画,犹如仙境一般。
放假了,我要去长白山,体验它那如画般的美丽的景色。长白山的山,高、大、险。它的最高峰海拔2691米,由粗面岩组成夏季白雪裸露,冬季白雪皑皑,终年长白,景色真是美丽极了!
长白山天池就像一面大镜子,它有长达10个月的冬季,湖水冻结的时间达6个月之久。长白山瀑布,宏伟壮观、奔腾不息!它溅起几丈高的飞浪,犹如天女散花一般,水气弥漫如雾,仿佛“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景色十分壮观。长白山泉水,特别神奇。在游览的路上,总感觉像来到仙境一般,泉水还可以煮鸡蛋呢!长白山温泉有神水之称,在温泉里泡一下脚,旅途的劳累顿时一扫而光,令人心旷神怡!长白山的美景,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如果你有时间,也到长白山来旅游吧!
『捌』 当长白山只剩下了树阅读答案 人教版补充习题上的
1.整体感知全文,填写:当长白山只剩下了树,---------------.
(一共是12字)
2、文章开篇的两个问句有什么作用?
3、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作用:
秋天的长白山,被成为金色的殿堂
4.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人类破坏长白山自然生态的行径
5.文中划线句子传达出作者怎样的信息?
(划线句子是:当时有一种观点……着火谁负责?)就是第二段那句话
6、请根据5,6段的内容,为长白山的生态系统
1已经失去了很多动物的叫声
2用反问回答疑问,形成鲜明对比,说明长白山发生了巨大变化,失去了许多原有的生物,给读者以深刻印象,同时引出下文
3将秋天的长白山比作金色的殿堂,生动形象,简明扼要地表现了长白山的美丽
4滥伐树木 过度打松子 噪音污染 破坏了动物生存环境
5表明作者对很多人本身对自然不负责任,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却找冠冕堂皇的借口的反感
6大概就是马鹿生产依赖松树,人们打松子,破坏松树,继而影响马鹿生存
『玖』 余秋雨有关长白山的散文
早年为了学写古诗,曾买过一部线装本的《诗韵合壁》,一函共6册,字体很小,内容很多。除了供查诗韵外,它还把各种物象、各种情景、各种心绪分门别类,纂集历代相关诗句,成了一部颇为齐全的诗歌词典。过去文人要应急写诗时,查一直,套一套,很可快速地炮制出几首来。但是毫无疑问,这样写出来的诗都是不值一读的。只有在不带写诗任务时随便翻翻,看看在同一名目下中国诗化语词的多方汇集,才有一点意思。
翻来翻去,眼下出现了“夜雨”这一名目,那里的诗大多可读。既然是夜间,各种色相都隐退了,一切色彩斑斓的词汇也就失去了效能;又在下雨,空间十分逼仄,任何壮举豪情都铺展不开,诗句就不能不走向朴实,走向自身,走向情感,李商隐着名的《夜雨寄北》堪称其中典范。
光听着窗外夜色中时紧时疏的雨声,便满心都会贮足了诗。要说美,也没有什么美,屋外的路泥泞难走,院中的花零落不堪,夜行的旅人浑身湿透。但正是在这种情境下,你会感受到往常的世俗喧嚣一时浇灭,天上人间只剩下了被雨声统一的宁定,被雨声阻隔的寂寥。人人都悄然归位,死心塌地地在雨帘包围中默默端坐。外界的一切全成了想象,夜雨中的想象总是特别专注,特别遥远。
夜雨款款地剥夺了人的活力,因此夜雨中的想象又格外敏感和畏怯。这种畏怯又与某种安全感拌和在一起,凝聚成对小天地中一脉温情的自享和企盼。在夜雨中与家人围炉闲谈,几乎都不会拌嘴;在夜雨中专心攻读,身心会超常地熨帖;在夜雨中思念友人,会思念到立即寻笔写信;在夜雨中挑灯作文,文字也会变得滋润蕴藉。
在夜雨中想象最好是对富而立。黯淡的灯光照着密密的雨脚,玻璃窗冰冷冰冷,被你呵出的热气呵成一片迷雾。你能看见的东西很少,却似乎又能看得很远。风不大,轻轻一阵立即转换成渐沥雨声,转换成河中更密的涟漪,转换成路上更稠的泥泞。此时此刻,天她间再也没有什么会干扰这放任自由的风声雨声。你用温热的手指划去窗上的雾气,看见了窗子外层无数晶莹的雨滴。新的雾气又腾上来了,你还是用手指去划,划着划着,终于划出了你思念中的名字。
夜雨是行旅的大敌。
倒不是因为夜间行路艰难,也不是因为没有带着雨鞋和伞。夜雨会使旅行者想家,想得很深很深。夜雨会使旅行者企望安逸,突然憬悟到自己身陷僻远、孤苦的处境,顾影自怜,构成万里豪情的羁绊。
不是急流险滩,不是崇山峻岭,而是夜雨,使无数旅行者顿生反悔,半途而归。我不知道法显、玄奘、郑和、鉴真、徐霞客他们在一次次夜雨中心境如何,依我看,他们最强的意志,是冲出了夜雨的包围。
如我无用之辈,常常会在大雨如注的夜晚,躲在乡村旅店里,把地图拿出来细细查看。目光在已经走过的千里之间来回,痴想着其间在夜幕雨帐笼罩下的无数江河和高山。这样的夜晚,我常常失眠。为了把这种没出息的惰怠心绪驱赶,我总会在夜雨中邀几个不相识的旅人长时间闲谈。
但是,真正让心绪复归的,完全不是这种谈话,而是第二天晴朗的早晨。雨后的清晨,铺天盖地奔泻着一种兴奋剂,让人几乎把昨夜忘却;又不能完全忘却,留下一点影子,阴阴凉凉的,添一份淡淡的惆怅。
在人生的行旅中,夜雨的魅力也深可寻探。
我相信,一次又一次,夜雨曾浇媳过突起的野心,夜雨曾平抚过狂躁的胸襟,夜雨曾阻止过一触即发的争斗,夜雨曾破灭过凶险的阴谋。当然,夜雨也所折过壮阔的宏图、勇敢的进发、火烫的情怀。
不知道历史学家有没有查过,有多少乌云密布的雨夜,悄悄地改变了中国历史的步伐。将军舒眉了,谋士自侮了,君王息怒了,英豪冷静了,侠客止步了,战鼓停息了,骏马回槽了,刀刃入鞘了,奏章中断了,敕令收回了,船楫下锚了,酒气消退了,狂欢消解了,呼吸匀停了,心律平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