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推荐 »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ppt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ppt

发布时间: 2022-04-09 01:12:03

『壹』 文学类文本阅读内容概括包括哪几方面

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

1、中国文学奖

老舍文学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并称当代中国四大文学奖。

2、文学巨匠

古希腊诗人荷马; 意大利诗人但丁; 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歌德; 英国积极浪漫主意诗人拜伦;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 印度作家、诗人和社会活动家泰戈尔; 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 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

『贰』 什么叫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就是对于文学类文章的阅读理解。
首先什么是文学。文学作品可分为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四类。
其次怎么考文学类文本。一般来说主要考试小说和散文。而现代诗歌和戏剧从来没有作为大阅读考试过。
再次怎么备考。可以参考十年高考之类的教辅材料,里面是高考试题汇编,其中文学类文本阅读是一个专题,可以找找看看。也可以在网络文库中搜索 “高考 文学类文本 汇编”关键词,就可以找到许多这方面的文章和试题。

『叁』 文学类文本阅读指什么

文学作品文本阅读是指以doc,txt格式等文本文件来阅读书籍,而还有一类阅读方式是在线阅读,是指在网页上阅读,还有一类是把书籍做成一个电子书程序,你打开这个程序来阅读。

『肆』 论述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指的是什么是什么

论述类文本:论文、杂文、评论等;

文学类文本:小说、散文、戏剧、诗歌等;

实用类文本:人物传记、新闻、调查报告、科普文章等。

(4)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ppt扩展阅读:

文本,是指书面语言的表现形式,从文学角度说,通常是具有完整、系统含义(Message)的一个句子或多个句子的组合。一个文本可以是一个句子(Sentence)、一个段落(Paragraph)或者一个篇章(Discourse)。广义“文本”:任何由书写所固定下来的任何话语。(利科尔) 狭义“文本”:由语言文字组成的文学实体,代指“作品”,相对于作者、世界构成一个独立、自足的系统。

“文本”一词来自英文text,另有本文、正文、语篇和课文等多种译法。这个词广泛应用于语言学和文体学中,而且也在文学理论与批评中扮演活跃的角色。但它含义丰富而不易界定,给实际运用和理解带来一定困难。可以一般地说,文本是语言的实际运用形态。而在具体场合中,文本是根据一定的语言衔接和语义连贯规则而组成的整体语句或语句系统,有待于读者阅读。

『伍』 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全面解读

你好,我任教语文将近11年,关于语文阅读理解的学习方法,要抓住两个个重点。

1、阅读理解主要考察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一个笼统的概念,阅读包含阅读速度、阅读理解力、整理归纳分析能力等,语文、英语阅读在阅读速度、归纳提取重点两个方面表现得更明显。
由于大家平时对快速阅读接触不多,可以通过直接训练,训练大脑和眼睛的协调能力,去年,有学者推荐《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作为假期学生学习计划中,以为软件练习30个小时就能使阅读速度提高5-10倍左右,学习每天练习1-2个小时,两个星期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普通人300字每分钟左右的阅读速度会达到3000字每分钟的阅读速度,记忆力也相应的快速提升。这个建议得到了中央教科所心理研究室原主任、多年从事脑心理研究的专家朱法良的高度认可,目前我们学习很多班级开展的假期速读速记训练课程,用的就是《精英特快速阅读记忆训练系统》。

2、为了节省时间在做阅读的时候应该切忌:
(1)阅读时不要逐字逐句的翻译,这样会导致阅读速度的降低,要快速阅读整篇文章,把握文章大意。
(2)不要一句话反复阅读,即阅读时碰到一时不理解的句子就一遍一遍地沉浸在阅读那个句子当中,反复琢磨。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要选对答案并不意味着对原文的每个句子都要读懂,抓住一些重点句子就够了,正确的做法是,以理解整个段落和整篇文章为主,在涵盖出题点的句子上用心捉摸。上文中提到的《精英特速读记忆》,超级速读训练同时就顺带训练了记忆,而超级记忆部分的思维导图对全面阅读文章后,抓出文章脉络和重点有良好的作用。所以建议大家可以尝试着学习一下。

如果是正在考试或者正在忙着备考的学生,我建议学习一下《精英特》,能够提高记忆力和学习效率,《精英特速读》也是我们协会认可的。希望你早日进步!

『陆』 油灯——文学类文本阅读,求解释,文中所要解释的宗旨是什么。

我是2012届考生,下面我就和你分享一下我的学习经验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小说

一.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1. 分析作品结构:开端,发展,结局,高潮

  2. (1)分析小说线索:人物,事物;单线,双线;主线,副线;明线,暗线

  3. (2)概括小说情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4. 2.概括作品主题:蕴含于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中,重在理解形象

二.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对情节,人物,环境的具体描绘及其叙述的语言风格

故事发展的表现手法:顺序,倒叙,插叙

叙述人称的表现手法:第一,第二,第三人称

小说特色的表现手法:(营造环境,安排情节,表现主题等方面)铺垫,衬托,渲染,伏笔,照应,悬念,突转,抑扬,对比,描写方式

  1. 衬托:使主体鲜明突出,主题说明充分,思想表达更强烈

  2. 2.悬念:有设悬和释悬,先设置谜面,适时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

  3. 3.抑扬:可使文势曲折多变,摇曳生姿,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4. 4.对比:形成反差,达到表现人物,凸显事件,深化主题的艺术效果

  5. 5.突转: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画龙点睛的作用

  6. 6.细节:逼真,细腻,具体,生动的描绘,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7. 7.景物描写:交代时间背景,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理,推动情节发展,暗示人物命运

三.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1.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

  2. (1)体会重要词句的丰富含义:指代义,隐喻义,象征义

  3. (2)体会重要句子的丰富含义:语境灵活把握,体会言外之意,揭示文章主旨

  4. (3)分析句子作用:内容,结构

  5. 2.品味小说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6. (1)品味小说叙述性语言的表现力:讲故事,交代情节,交代人物,第一人称记叙的小说也交代”我“的经历和感受

  7. (2)品味小说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幽默,庄重;委婉含蓄,直来直去;简洁,啰嗦;羞羞答答,大大方方;粗野,文雅。有的人物语言常表现地方色彩鲜明,富有生活情趣

  8. (3)品味小说的独特的语言风格:平实,朴素,冷峻,热烈,简洁,明快,晓畅,典雅,清丽,幽默,辛辣,含蓄

四.欣赏作品形象,赏析作品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1. 欣赏作品的形象: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2. (1)分析人物外貌特征,揭示人物性格

  3. (2)分析人物行为动作,语言,揭示人物性格

  4. (3)分析人物心理,揭示人物性格

  5. (4)紧扣故事情节,概括人物性格

  6. 2.赏析作品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7. 内涵:作者褒贬的态度,喜怒的情绪,作品的主旨,社会意义

  8. 艺术魅力:塑造形象,运用语言,表达技巧的艺术力量

五.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评价方面:小说思想是否积极,健康,深刻,与时代精神是否合拍;作者观点是否正确,是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批评力量;作者的感情是否真挚,是否符合时代精神和审美习惯


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意蕴:在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语言表述

人文精神: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精神文化的珍视,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七.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1. 创作背景

  2. (1)宏观:政治格局,审美情趣,价值取向

  3. (2)微观:作者的心境,影响心境的因素

  4. 2.创作意图:挖掘作品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八.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1. 答题指向不是单一的,是多向的,不是单层次的,是多层次的

  2. 2.答案不是唯一的,需发现作品的丰富内涵和深层意义

  3. 3.试题是半开放的,有一定的开放性,但不是漫无边际

九.规律探讨

  1. 整体感受,把握主题:开端,发展,结局,高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 2.紧扣文本,理清细节:概括故事情节,理解情节的作用

  3. 3.筛选信息,全面概括:从人物行为,语言,心理,细节描写方面筛选,按不同性格特点分类

  4. 4.依据要求,简明表述:分条表述,概括分类,适当分析

(二)散文

一.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1. 分析作品结构

  2. (1)整体结构:把握线索,分清层次关系(并列,递进,因果,转折,总分总,总分,分总)

  3. (2)照应结构:首尾照应,前后语意照应

  4. (3)过度类结构:承上启下,统领下文,总结上文

  5. (4)开头段落作用:a.综合句

  6. 1)结构的作用:点明主旨,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点题,交代事情起因

  7. 2)内容:考虑开头时对象表情达意的作用

  8. 3)表达技巧:首选修辞

  9. b.单一句:开头结构的作用

  10. 2.概括作品主题

  11. (1)对段奕的概括

  12. 有中心句抓中心句,无中心句抓关键词,标志词,过渡词

  13. (2)对层意的概括

  14. (3)对作品主题的概括:通过写什么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

二.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1. 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

  2. 情感表达方式:通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表达

  3. 材料选择上:通过联想

  4. 体裁上:以小见大重视真实

  5. 2.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

  6. 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7. 情感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怀,欲扬先抑,以小见大,虚实相生

  8. 情景描述方式: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动静结合,以动写静

  9. 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10. (1)分析表达方式

  11. 肖像描写:表现人物特征,以形传神

  12. 动作描写:表现性格特点

  13. 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性格特点

  14. 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15. 细节描写:准确,传神,鲜明

  16. 工笔细描:精雕细刻,纤毫毕现,具体生动

  17. 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

  18. 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

  19.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形成强烈的感染力量

  20. 间接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蕴含含蓄

  21. 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

  22. 倒叙: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波澜起伏

  23. 叙后议论:画龙点睛,点名题旨

  24. 比喻说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25. (2)分析表现手法

  26. 象征:引申事理,形象含蓄,意义普遍

  27. 铺垫,制造气氛,层层推进,水到渠成,形象鲜明

  28. 抑扬:印象强烈,增强艺术效果

  29. 托物言志:能给人留下思考的余地

  30. 白描:突出事物神韵

  31. 虚实结合:凸显事物,景物特点,集中揭示题旨

  32. 借景抒情:含而不露,意境悠远

  33. 开门见山:直入正题

  34. 衬托或渲染: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

  35. 点面结合:反映事物全貌,突出重点,表达事件的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

  36. 以小见大:感人并且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37. 悬念:使人产生关心事物发展或人物命运的心理活动,引人入胜

  38. 伏笔:前后连贯,结构严谨

  39. 联想想象:形象丰满增添艺术表现力

  40. 动静结合:互相衬托,相得益彰

  41. 对比:突出特点,形象鲜明

  42. (3)分析修辞手法

  43. 比喻:使事物生动形象,给人鲜明深刻的印象,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44. 比你:使人或物生动形象,表达亲切,有情趣,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45. 借代:使语言生动形象,简洁明快,收到新颖别致,幽默风趣的效果

  46. 夸张: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给人以启示,表达感情强烈,增强生动性和感染力

  47. 对偶:节奏感强,有音乐美;表达集中凝练,比照鲜明

  48. 排比:一气呵成,节奏鲜明,突出强调,长于抒情,内容集中,增强气势

  49. 反复: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多次强调,给人深刻印象

  50. 设问:提示注意,突出强调,引起思考,是回答有说服力,增强表达效果

  51. 反问:表达鲜明,起强化语气作用

三.体会重要语句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1.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丰富内涵义,隐喻义,象征义

  2. 2.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平实,华丽,自然,明快,含蓄,深沉,幽默,辛辣,愤激

四.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1. 形象

  2. (1)外在特征:形态,声音,色彩,气味

  3. (2)内在特征:性格,本质,精神

  4. (3)作者的爱憎情感

  5. (4)理解形象与环境的关系

  6. (5)手法:对比,衬托,动静结合,抒情手法,修辞

  7. 2.内涵

  8. (1)了解作者情感倾向

  9. (2)整体把握内容思想,时代背景

  10. (3)把握词语,如“我认为”等

五.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价值判断:时代精神,人文情怀,道德情操

审美取向: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丑恶的摒弃,对正义光明的歌颂,对黑暗邪恶的批判,对弱小者的悲悯,对恃强者的憎恶


六.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 中国人的传统心理特征

  2. (1)勤劳节俭,自强不息

  3. (2)求同务实,谦和持中

  4. (3)家庭为重,亲疏有别

  5. (4)伦理为纲,尊卑有序

  6. 2.当代中国人的民族心理特征

  7. (1)爱国爱家,关心社会

  8. (2)义利兼顾,礼貌文明

  9. (3)勤奋朴实,勇敢谦和

  10. (4)标新立异,敬业乐群

  11. 3.人文精神

  12. (1)人性:人的尊严,即广义的人道主义

  13. (2)理性:对真理的追求,即广义的科学精神

  14. (3)超越性:以人为中心,关心人,爱护人

七.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宏观:政治格局,审美情趣,价值取向

微观:作者心境,影响心境的因素


八.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多角度挖掘内涵,获得独特的感受和内涵


九.规律探讨

  1. 高屋建瓴,突破主旨

  2. 2.读懂题面,扣紧题眼

  3. 3.借助语境,搜寻答案

  4. 4.综合分析,简明概括

  5. 5.辨明手法,明确作用

我把高三复习资料中精髓的部分都为你逐字打出来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柒』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包括小说 散文 还有什么

文学类文本阅读就小说和散文比较重要,戏剧在高考总复习这本书中也有出现,考得可能性几乎不存在,还有就是传记类的,新闻类的,科普类的,重点在小说和散文。

热点内容
乡村改造小说阅读答案 发布:2025-07-11 10:00:16 浏览:569
重生男频校园小说贴吧 发布:2025-07-11 09:54:27 浏览:339
米糊糊小说排行 发布:2025-07-11 09:46:31 浏览:209
很悲伤的小说言情 发布:2025-07-11 09:44:50 浏览:560
回魂夜小说免费听 发布:2025-07-11 09:36:25 浏览:736
现代言情小说热搜榜 发布:2025-07-11 09:28:30 浏览:89
舞蹈之路全文阅读小说 发布:2025-07-11 09:13:55 浏览:950
2015好看的完本历史架空小说 发布:2025-07-11 09:09:27 浏览:300
英雄联盟题材异能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7-11 09:05:00 浏览:410
洪荒类小说推荐优书 发布:2025-07-11 08:45:00 浏览: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