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阅读小说
1.童话故事
《关于来洛尼亚王国的十三个童话故事》
作者:莱·柯拉柯夫斯基,波兰人。该书以诙谐、幽默的语言,讽刺社会上一些人认知不足,却在沉醉自我的世界里洋洋得意。全书13个故事,每个故事都反应的是人生百态,故事有趣且引人思考,在大笑之余告诉孩子一些基本的道理,特别适合小学高年级的孩子看。
2.神话故事
《九故事》塞林格
该书是塞林格继《麦田里的守望者》之后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总共九个故事,是世界公认的当代经典短篇小说集,每篇都是经典,值得一看。
② 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看的好书有哪些
黄蓓佳的亲情小说如《我要做个好孩子》
《亲亲我的妈妈》
《小船小船》
《飘来的狗儿》
曹文轩的《草房子》
《青铜葵花》
(这些书是我看过的,我是一个刚升初一的新生。我认为这些书对我的帮助很大,并且这些书可以让人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黄蓓佳的小说比较通俗易懂。读来不乏生动可爱,让人忍俊不禁。
而曹文轩的小说纯美,让人感动,这里面的道理也许小孩不一定懂,但是长大一些可以再读一遍,这样懂的东西就更多,整本书如同一本醇香的奶茶,让人回味无穷)
③ 适合儿童阅读的国际大奖小说有哪些
给儿童选择读物,不要总选那些夸张的、彩色的书,要让孩子看一些高层次的读物,下面就推荐大家一些适合儿童阅读的国际大奖小说,书中有趣的故事、细腻的描写、丰富的想象,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孩子的写作水平也有很大帮助。同时,也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告诉我们如何对待生活、如何教育孩子。下面就介绍八本国际大奖儿童小说,并详细说说自己阅读后的感想。
01
一百条裙子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埃莉诺埃斯特斯,书中描写了一个叫旺达的小女孩,穿着旧裙子,名字又古怪,但她说她有一百条裙子,因此受到同学嘲笑,学期结束时,通过画画比赛,大家才知道她画了一百条裙子,发奖的时候,女孩已经转学了,再也不会回来了。这本书对人物细腻的心理描述,特别耐人寻味。同时,也告诉我们,家庭的贫穷并不应成为朋友之间的障碍,要真诚待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
02
山居岁月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珍克雷赫德乔治,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城市男孩勇敢地迈出家门,独自去野外生活的故事,故事中描写的都是我们平常生活中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事,小主人公只带了小刀、绳子等几样最简单的东西,便在深山里开启了他野外求生的新生活,我们不禁佩服这个男孩的勇气,和男子家长的大胆放手,我们如今教育孩子最应该汲取的一个好方法就是放手,这需要父母的勇气和孩子的毅力。
03
苹果树上的外婆
这本书的作者是奥地利作家米拉落贝。这本书获得了奥地利国家儿童与青少年文学奖。这本书从名字上就非常吸引人,这本书描写了一个叫安迪的孩子,他没有外婆,却想象着苹果树上有一个能像孩子一样陪他玩耍的外婆,这个外婆和一般的外婆不同,不但身体矫健,想法比孩子们还要开放,这正是孩子们喜欢的外婆的样子,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也应该看到,孩子们喜欢的是能和他们做朋友的家长,从孩子角度出发,会让他们更快乐地成长。
04
屋顶上的小孩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克伦毕斯,这本书获得了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银奖,这本书描写了两个小女孩,自从她们最小的妹妹喝了不干净的水死亡后,小小的她们内心受到严重打击,小妹妹从此不说话,姐姐薇拉也沉闷不语,和姨妈关系也十分紧张,最后经过姨夫的关心和帮助,两个小姐妹才理解了姨妈,回到了妈妈的身边。这个故事读着有些沉重,我们认为无忧无虑的孩子,内心却是那样丰富敏感,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重新看待自己的孩子,从孩子的角度,了解他们的内心活动,良好的沟通是非常必要的,这关乎孩子一生的成长。
05
桥下一家人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纳塔利萨维奇卡尔森。这本书也获得了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银奖。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在桥下的老流浪汉和三个孩子、一条狗的故事,老流浪汉发现自己的地方被三个孩子占据的时候,非常生气,当他了解到三个孩子的处境后,把孩子们当成了家人,给孩子们一个温暖的家。这个故事非常感人,通过这个故事,可以教育孩子待人处事的方法,教育孩子要博爱、要善良。
06
雷梦拉与爸爸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贝茉莉克莱瑞,这本书获得了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叫雷梦拉的小女孩,和姐姐生活在一个开心的家庭里面,爸爸每次发了工资,都要给姐妹俩买礼物,还带全家吃大餐,后来,爸爸失业了,从此,无忧无虑的孩子也担负起了家庭的重担。这本书最吸引人的是人物的语言交流方式,细腻的对话,朴实的语言,特别耐人寻味。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学到家长应该如何和孩子交流,让孩子在轻松自然的家庭气氛中成长。
07
城堡镇的蓝猫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凯瑟琳凯特科布伦茨,这本书获得了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这本书讲述了一只在月光下出生的小蓝猫,它听到了大河的歌唱,它要把这首充满真善美的歌传达给城堡镇的居民们。这个故事孩子们肯定特别喜欢,它像一个童话一样,展现了蓝猫丰富的内心世界,为了把人类的美德传递给城堡镇的居民,不惜一切代价,费劲千辛万苦。这本书告诉人们,真善美是人类的传统美德,应该一直保持下去。
08
人间有晴天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金伯莉威乐斯荷特,这本书获得了波士顿全球号角书奖银奖,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聪明的女孩,父母都是智障,只有外婆照看着他们,当外婆死去时,小女孩伤心地想和姨妈去大城市居住,但当她发现了父母特殊的长处和关爱时,她开始意识到家人的重要。通过这本书,使我们认识到,即便生活在不如人意的家庭,也同样有关心和爱,有家人各自的优点,家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要爱自己的家,爱自己的家人。
④ 陪孩子一起阅读时,如何选择适合孩子的书籍呢
小可的方法是,陪着孩子选择他喜欢的书,而他如果不认识字的话,那么小可会告诉他这本书里讲的是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如果他还是选择要买,那么小可就会买给他,并且告诉他自己选择的就要把书看完,因为不看完就是在浪费。
比如小可的大宝喜欢看的一些动物之类的书,大宝才上中班,所以对于选择书方面,可能有些孩子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是小可因为从小就培养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决定,因此每天晚上从班级里带回来的绘本书都是她自己去跟老师要的,而很多家长却是帮助孩子选择书籍,有些宝宝会站在旁边选择书,而他们明明很喜欢一本书,但是接他们的妈妈觉得那本书没有什么好看的内容,就会拒绝给他借阅过来读。
小宝宝们其实还是会挺失落的,因为他们并不想看妈妈帮忙选择的绘本。小可的是完全由大宝自己去选择,不管她选择的书可能是很小的宝宝才看的,或者没有什么内容的,小可都不会自做主张的帮她换了,会问她是否确定了,然后会拿一本自己觉得不错的,让她再次选择一次,又或者会告诉她两本书里面讲的都是什么,而这时候如果宝宝还是坚持自己的选择,小可就会按着她的意思帮她登记的。
一般她自己选择回来的书,都会自己坐在那儿先看一看图片,然后告诉小可里面讲的是不是这样的啊之类的,她自己看完以后,小可再帮她正确的讲一遍书里的内容,并且告诉她她看错了哪里。
如果你想陪着你的孩子看书,那么就让他自己选择喜欢的书,而不是选择你觉得有用的书,如是是按你的意思选择,那么就不是陪孩子看书,而是孩子陪你看书。
⑤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可以从亲子阅读入手。
3.陪孩子聊书增强阅读的兴趣
如果家长们想增强孩子的阅读兴趣,也可以通过“聊书”的方式,即是和孩子一起聊书里的内容,也能结合一些生活经历,丰富孩子的见闻。事实证明,和孩子讲书里故事,可以促进他的词汇积累、理解能力和会话能力。
在和孩子一起阅读的时候,家长们可以和孩子讨论书里的内容,如:当小红帽来到外婆家,但不知道床上躺着的是大灰狼,你可以问孩子:“你觉得下面会发生什么事呢?”
事实证明,在给孩子读完故事之后,家长再和他讨论故事中的情节;或让孩子说说自己的想法。这些都可以促进孩子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让孩子更有成就感,从而增加自信。
践行趣味教育,打造超燃家长!教师和家长的成长顾问,公众号:琦琦举旗旗。
⑥ 孩子初中二年级了天天看小说,不好好学习,老师该如何做
一般而言,小学的孩子喜欢的读物大多跟他们熟悉的动物、日常生活、班级趣事等相关,我们发现,到了初中之后,他们涉猎的范围一下子便广阔了许多,不再局限于此前。这是因为,随着孩子思维的发展,生活经验的丰富,他们不再满足于从熟悉的日常生活和环境中构建自己对世界的认知,他们渴望了解这之外的世界。所以,逐渐旺盛的精神需求驱动着孩子们去开启新鲜、有趣、不一样的世界,而阅读书籍便是孩子满足精神需求最便捷的方式。
⑦ 父母应该怎样和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
父母在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的时候,一定要以孩子的意愿和需求为主,不要要求孩子听自己的,也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不然会适得其反的。父母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一、准备一些适合孩子年龄层次的书本
孩子的年龄不同,理解能力不一样,喜欢的书也不一样。所以,父母在给孩子准备书本的时候,一定要准备适合孩子年龄层次的书本。例如:
- 年龄小的孩子,喜欢一些故事简单,色彩鲜艳的图画书,所以父母可以给他们准备一些绘本。
- 年龄稍大的孩子,父母可以给他准备一些带图案的科普读物,或者一些简单的童话故事书。
- 而年龄大的孩子,则喜欢一些惊险、刺激的小说,父母可以给他们备一些章回小说。
当然,如果父母习惯自己读书给孩子听,那么可以选择一些超过孩子阅读水平的书,孩子也会理解书本的内容的。
三、和孩子一起“看图说话”
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盯着那些色彩鲜艳的图片看了,这时,父母可以指着孩子看的东西,告诉他那是什么东西。等到孩子稍大一点,父母可以让孩子把认识的东西指出来。例如,父母可以对孩子说:“树在哪里啊?”然后引导孩子把树指出来。
父母经常这样和孩子进行互动,可以让孩子很好地认识图片所代表的物品,并理解物品所代表的意思。
有的父母觉得,亲子阅读是孩子很小,还不会看书时要做的事情,孩子长大识字了,就不需要再亲子阅读了,平时让孩子自己看书就行了,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亲子阅读,无论孩子在哪个年龄阶段都可以进行。即使孩子到了青春期,父母依然可以陪他一起读他喜欢的小说,然后和他分享里面的情节和人物。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⑧ 请教一篇作文,《我与孩子同读一本书 》 孩子小学四年级
我和孩子同读一本书
——读《夏洛的网》有感
女儿喜欢阅读课外小说,于是在暑假期间,买了一大摞适合女儿阅读的小说,以满足她对阅读的欲望。
其中的一本《夏洛的网》一书引起了我的注意,女儿先一口气读完了此书,到我面前与我探讨起了书中的情节,女儿对书中的一只名叫夏洛的蜘蛛的作为感触颇深。
为了能与她共同交流,我也凑空阅读了此书,该书是由美国一个作家写的一个童话故事。故事写的是在朱克曼有的谷仓里,快乐地生活着一群动物,其中小猪威尔伯与蜘蛛夏洛建立起了最为真挚的友谊,然而一个坏消息伤透了威尔伯的心,威尔伯将被主人宰杀后作为熏猪肉处理。于是夏洛想尽一切办法解救威尔伯,威尔伯解救成功免遭劫难,而夏洛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
虽然这仅仅是一个童话故事,但我想,孩子读过以后,之所以感触颇深,原因就在于小说生动地描写了威尔伯与夏洛之间的真挚友情,以及夏洛舍身救友的动人情节。动物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人类呢。
现在的教育往往重视的是孩子的智商,而忽视了孩子情商的培养。其实比智商更重要的是情商,德才兼备、德智体,无一不是把德放在首位,因此,作为家长来说,通过此书,为孩子的情商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素材,读完此书,我还因势利导,用该书中的情节,引导孩子须以诚待人、尊重别人。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我与孩子同读一本书
----《墙角的小婷婷》读后感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与女儿同读了一本能在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下快乐成长的好书——《墙角的小婷婷》。
这本书写出了婷婷从小双耳失聪,从开始发出第一个声音,再到读大学并留洋的经历。婷婷作为一个双耳失聪被美国著名的两所大学(波士顿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同时录取为博士生。一开始我很惊讶,我认为是一个玩笑,结果,在书上我看见录取通知书时,我沉默了一会儿,女儿说:一位双耳失聪的人都能这么优秀,更何况我们健全的人呢!我想我们大家都不应该把学习当做是为父母学习,学习是为自己学习,为自己的未来学习,我们要为自己更努力学习。
一开始,女儿很心烦我给他买了一本自己不喜欢并很厚的书,这本书在3天内女儿都没读过,那天无意中看了几页,立刻被书上的内容吸引住了,婷婷是个双耳失聪的孩子,在父亲的关爱和帮助下,慢慢开始学习发音,光学习拼音婷婷就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在父亲的不懈努力下,婷婷学会了靠看别人说话的嘴形来辨别意思,婷婷以前的成绩并不是很理想,也考过60分,但是在她父亲的细心教导和婷婷自己的努力下,婷婷把刚刚及格的60分改变为90分,这让女儿感到很吃惊,不敢相信!读到后面,女儿了解到婷婷读小学时竟然跳了2级,读初中跳了1级,这让女儿对婷婷的踏实和她爸爸的细心教导佩服得五体投地。
姐姐对他说过:踏实是可以学的。这让我们想到了他的表姐从小成绩也不是很好,但是,她在读初中的时候很认真、很踏实,学习成绩日益提高,每个老师都喜欢她,现在女儿读了这本书,明白了自己的懒惰,感到十分惭愧,自己为什么老是不自觉、不勤奋,下决心一定要向姐姐和婷婷学习,学习她们踏实、勤奋的精神。
读完这本书,我告诉女儿:学习要靠自己,不要靠别人,学习要踏实,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向婷婷学习,学习婷婷遇到困难不折不挠的精神,做一个踏实、勤奋学习的好孩子。
我和孩子同读一本书
女儿二年级,不断地在学生词中,有许多字还不认识,有多词不知意。但是阅读就象一个孩子刚学走路,虽然歪扭不稳,却不能不走出那必须的第一步。于是就象当初扶住她走路一样,作母亲的难免也要陪着她一起阅读,陪她解生字,解释含义。
在选择书籍的时候有些踌躇,要选适合的。怕太深了,她无论如何无法理解。但是,又觉得阅读本身跟数学不一样,有时候,可以不一步一步走,较高的定位,会不自觉地带到她一个高的层次上去,“高”指高的欣赏能力,分析能力与认知能力。就象我们在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就开始教她们: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相信他们当时完全不懂其中之意,但是他们能够背得很流利。我相信,这些东西会留在他们的意识中,在某个不确定的瞬间突然间被明白,被体会。阅读使一个人内涵厚重,思想丰盈。
大人在选读物时候,难免会加上自己的倾向性的东西,会有一些侧重的东西。于我自己来说,关于快乐的思考一直没有停止,认知,心灵体会,再一次认知,再体会,反反复复。所以,当无意中看到《快乐背心》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立即让她跟我一起来读。因为我认为在她这个年纪,没有再比教会她明白快乐真正含义更重要的事。
这个故事大概是这样的:很久以前,有个国王就无论如何快乐不起来。他听说民间有一个背心,只要穿上它就会快乐无比。于是国王决定去寻找这个快乐的背心。他化装成一个普通老百姓,不辞辛劳,走遍了千山万水,询问了很多人,但都说不知道。后来他遇到一个老人,老人告诉他,山上有个少年,每天唱着山歌在放羊,看起来他很快乐。于是国王就找到了那个少年。他看到少年的肌肤黝黑黝黑的,穿着一身破烂的衣服,哼着歌,甩着羊鞭,快乐之情溢于言表。国王拉开少年的衣服,急于想看看那个神奇的背心,当他拉开衣服时,不禁怔住了,少年根本就没有穿背心。
我问女儿:“这篇文章,让你明白什么?也就是告诉人们什么道理?”她说:“告诉我们,真正的快乐不是靠背心......嗯,嗯......而是,而是......”她应该是明白的,但是难以准确地用话概括。我接着她的话说:真正的快乐是发自自己的内心的。一个懂得快乐的人是真正会生活的人;懂得快乐的人她他会懂得感恩生活,不会成天抱怨这个那个;懂得快乐的人她在困难面前,懂得如何化解情绪,不会因困难而沉沦;懂得快乐的人他懂得如何原谅与宽容别人的过错;懂得快乐的人是个心灵真正健康的人。你明白吗?”她点点头说:“我明白!”我估计她是不能完全理解透彻的,她需要更多的阅历与更多的心灵体会。但是这篇文章,就是对她的启示,我的话就是对她的指引。而我也再一次在阅读这样文章中领悟快乐的真谛,就象再饮了一次心灵的鸡汤。
选读的书中也难逃俗套,就是《唐诗三百首》。有诸多版本,我们的版本是最后一页是《登幽州台歌》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我本无意去让她系统地读唐诗,只有小时候,或者学校里的一零半星。就是有一天,她突然在我面前背起了陈子昂的这首诗,我问她是否老师教过,她说没有。她说我感觉很不错,自己背的。我立即血有些沸汹,因为在我少年时代,也特别喜欢这首诗,也不知道究竟什么意思,但是却从中读出苍凉,悲壮与气势来……一般诗似乎无法比拟,理解或许不尽正确,但是诗的本质是能够让人感知意境,而不是只是明白意思。自此,我让我女儿读唐诗,不管能够背得多少。古诗词往往是词与意浓缩的精华,让我们实在无法割舍!在教女儿背诵中,我再一次回味着这些既陌生与熟悉的诗句,还是一次一次被触动。偏爱“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些豪迈涤荡的诗。也喜欢“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惟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这样轻柔香软的诗。也爱“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无雨,空翠湿人衣”。“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这样新清秀丽的诗。。。。。还有很多,很多风格的诗。如进大观园,百花齐放,姹紫嫣红。我女儿还小,有些不能够完全体会,但是我相信一定有东西是已经被她感知与吸收的。这些诗,如可以存放的佳酿,不怕时间的考验,以后的任何时间内都可以取出来品尝,只会味道越来越浓。
我女儿这样的年龄,读一本好书,有可能影响她的一生。而家长和她共同的阅读,对于她有指导与导向性的意义,这就需要我们家长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养。作一个现代的家长,似乎越来越高地被要求。但是,我们肩负着孩子,就如同肩负着未来,我们应该义无反顾。
我和孩子同读一本书
——读《成长的榜样》有感
女儿喜欢阅读课外书籍,于是在暑假期间,买了一大摞适合女儿阅读的书籍,以满足她对阅读的欲望。
其中的一本《成长的榜样》一书引起了我的注意,女儿先一口气读完了此书,到我面前与我探讨起了书中的人物,女儿对书中的各个不同环境少年儿童成长榜样感触颇深。
为了能与她共同交流,我也抽空阅读了此书,该书是由宋庆龄奖学金获奖者是当代少年儿童的优秀代表,《成长的榜样》描写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真实故事。这些孩子的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他们中有的知荣明耻,品质优秀;有的逆境成长,自强不息;有的关注社会,热心公益;有的崇尚科学,乐于创造;有的多才多艺,全面发展。
虽然这仅仅是一个人物故事,但我想,孩子读过以后,之所以感触颇深,原因就在于书中孩子们的真人真事产生共鸣,逆境中的孩子能够顽强成长,生活在顺境中的我们能无动于衷吗?
通过此书,给孩子的成长榜样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素材,读完此书,我还因势利导,用该书中的情节,引导孩子须响应时代的呼唤,创造美好的未来,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养成优良品德,学好本领,锻炼强健体魄,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在成长的道路上与优秀的同学同行。以诚待人、尊重别人。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你可以把读的书名换了。
⑨ 初中生家长日如何陪孩子一起阅读
要说怎样教孩子阅读,其实很简单,就是拿出耐心来,陪孩子阅读,鼓励孩子复述故事,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故事内容,引导孩子对故事进行思考。”
我的孩子今年十七岁,高二年级,在本地一所重点中学就读,这所重点中学,是全省排名一、二的,而当年他上初中时,我根本就没想过,他能考进这所高中。
他现在的状态并不是很好,厌学,理科生,整个年级的理科生有670余人,他的排名在105—176之间徘徊。他一直很爱玩游戏,中考时在玩,现在走读于学校与家之间,每天下晚自习回来,也还是要玩。
那么,对于一个爱玩游戏,目前处于厌学状态的这个孩子,为什么还能保持这样的成绩,我想,这与他之前的阅读是分不开的。
我是一个爱读书的人,最近的这几年每年的阅读量是200+,阅读面也很广,并不局限于某一块。我常常是带着问题去阅读,因此,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是这样带着他来读书。
他是00后,在他很小的时候,绘本不是那么多,但内容丰富,配图漂亮的儿歌与诗歌却不少,于是这些书就成为了他的启蒙书。
在他三岁之前,我每天都会在固定的时间内,带他阅读:早晨起床时,读五分钟;午睡之前读五分钟;午睡起床后读五分钟;晚上睡觉之前,再读五分钟。在一天的时间里,他只读一首诗,读完就休息或者自由地去玩。
三岁之后,上了幼儿园后,我就会让他给我复述他每天读过的东西,用他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他讲得磕磕绊绊,我却认真地听。因为有了诗歌与儿歌的基础,所以我就开始买一些拼音版的幼儿故事来给他看,如果读不来,我就读给他听。
同样,在他五岁之前,我还是让他复述他看到的故事给我听,但同时我也会问他,故事里的主角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换成是他,那么他应该怎么办?
最开始,他不知道该怎么说,我就把我的想法告诉他,然后鼓励他自己去想,去思考,慢慢地,他会跟我说:如果他是诸葛亮,遇上了问题他会怎么办;如果他是孙悟空,遇到了问题他又会怎么办。
那时孩子的想法当然是很幼稚的,可是每一个幼稚的表达都值得尊重和鼓励,因此,孩子的思想一直超过同龄人,而且当他上小学一年级之后,我就明确地对他说:“作业如果遇到问题不要来问我,我可以陪在你身边,让你不孤单,但作业问题必须自己解决。如果实在做不来,要么先按你的想法来做,要么第二天去问老师,都最喜欢提问的小孩子。”
就这样,在阅读中积累下来的思考习惯,让孩子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独立思考,除非那个题他实在做不来,就去请教别人,或者自己用作业帮看别人的解题思路,再来自己处理问题。
孩子小学时候喜欢玩游戏,比如《使命召唤》之类的。他在玩的时候,就迷上了枪支,于是他要求买了十多本关于枪支的书来阅读。还是老习惯,他每个周末陪我散步时,就会对我进行枪支知识的科普,我是听得一头雾水,但他讲得很是兴奋。我听不懂,但还是陪着他一起。
他在小学时就开始看网络小说,不过都是我推荐的,比如小佛的《苗疆道士》和《苗疆蛊事》。看这两本书的时候,恰好是他六年级,处于小升初时,也正因为看得太入迷,所以他小升初时由年级前十跌到年级百名左右。
不过,我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成绩的起落是正常的,不值得大惊小怪。
他的初中母校名声不高,而且学校总体成绩在整个市区是排名倒数。我之所以让孩子去这所学校读书,一是户口所在地的学校,二是学校作业少,不上晚自习,孩子放学加来后写完作业,就可以看书。
⑩ 孩子刚刚上小学,作为家长能和孩子一起阅读的课外书籍有哪些请多多指教育儿知识呀,越详细越好,先谢啦
那个年代的我》沈石溪- 沈石溪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合集,所收作品风格独特,题材多样,主线是一个少年的成长历程。 《我是小丑鱼》汤素兰-一个转学生的故事,每一篇都扣人心弦,最后有一个幸福美满的结局,值得一看! 《单翼天使不孤单》伍美珍:失去了父爱或是母爱的孩子,被称为“单翼天使”。大家眼里的“优秀生”张小伟就是这样的一位“单翼天使”。他的内心,是一口深井,隐藏着伤心、孤独和难言的苦衷。渐渐地,他发现周围的同学中,有不止一个像自己一样的“单翼天使”。他们表面上和大家一样快乐,内心里却都有着挥之不去的忧伤。惟有给予和宽容才能为自己赢得温暖和爱,单翼天使们只有彼此拥抱着才能飞翔,这便是张小伟的成长体会。 《孤女俱乐部》秦文君- 人的一生有开心,有悲伤,有忧愁,有愤怒……孤女俱乐部里的成员每一种酸甜苦辣都尝过,她们都不怕困苦,坚持,坚持,再坚持,打败恶魔。孤女俱乐部里住着四个初二的女生,她们是郑洁岚、李霞、颜晓新和郭顺妹。 《红瓦》曹文轩 - 小说以油麻地为背景,从一个中学生的视角诗意地描述了往昔乡村生活的淳厚风情,细腻地记录了少男少女由少不经事而逐渐明白人生的成长历程。 --------------------------------------------------比较著名又新引人的 《小公主》 是一部灰姑娘式的儿童小说,写的是19世纪的故事。小主人公,英国女孩莎拉·克鲁,刚生下来母亲就去世,父亲克鲁上尉在印度经营钻石矿,十分富有。她之前住在印度,在她七岁的时候,她被父亲送回伦敦,在铭钦小姐办的一所女子贵族学校寄宿住读。她刚入学时,待遇就像小公主一般。莎拉特别爱幻想。可是后来,就在她生日那天,传来了一个坏消息——莎拉的父亲已经破产身亡了…… 《小王子》 本书的主人公是来自外星球的小王子。书中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讲述了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历险。作者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视出成人的空虚、盲目和愚妄,用浅显天真的语言写出了人类的孤独寂寞、没有根基随风流浪的命运。 《捣蛋鬼日记》 他在姐姐的婚礼上把炮仗拴在了姐夫的扣眼上;他在客厅里表演魔术,差点儿射瞎了客人的眼睛;他在家里玩钓鱼,却钓下了一个老人的牙齿;他在火车上拉下了紧急制动闸,仅仅出于好奇;他自己搞了一个动物园,挂在树上的“猴子”竟是邻居家的小孩…… 妈妈说,因为有了他,她成了世界上最不幸的女人。 他就是捣蛋鬼加尼诺,一个总是因好奇心而闯祸的孩子。 《海蒂》(也叫小海蒂) 善良、单纯的小姑娘海蒂被姨妈送到山上,跟性情古怪的爷爷住在一起。很快,她就爱上了山上的一切。可姨妈又把她送到城里的一户人家去陪伴有残疾的小姐。那里虽然衣食无忧,但女管家对她非常严厉,女仆也瞧不起她,最主要的是没有大山和自由,海蒂由此患上了思乡病。 最后,海蒂终于又回到山上,并且,还创造了一个大奇迹…… 找一些儿童读物,新华书店应该有专栏,可以去找一找,关键要孩子喜欢,我弟弟还比较喜欢看昆虫记,希望能帮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