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初一阅读的小说
『壹』 初一的学生应该看什么书
1、《阿凡提的故事》
阿凡提的故事,故事中既揭露、捉弄、鞭笞形形色色的统治者、伪善者和世俗剥削者,也奚落嘲讽虚伪、贪婪、愚昧、自私等不良的社会现象,以及批评故事主角的某些缺点、毛病。它们真实地表现了人民的思想、情感、愿望,富于积极的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
同时,还可以让人们更多地了解维吾尔族优秀的民间文化,了解维吾尔族的社会生活和异域风情。
『贰』 适合初一学生阅读的课外书有哪些
林清玄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他的散文
1.给予自然以灵性。
林清玄笔下的花、草、树、虫,都是有灵性,有生命的,每个生命自有其独特的灵魂。
2.语言质朴而典雅、节奏明快而铿锵。
林清玄的散文语言质朴、节奏明快,虽然没有过多修饰,但是读过后萦绕在内心深处的那种典雅脱俗却让人印象深刻。
3.情感至真至善,平易感人。
无论是少年、青年还是中年都适合阅读。他的智慧渗透了每一篇散文,感染了每一颗灯前捧读的心。他教会了我们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现实,定义人生。 让我们一起走进林清玄那与众不同的世界中,去感受那一份并非遥不可及的生活智慧,去活出专属自己的人生吧。
二、刘墉作品
刘墉不只是著名教育家,更是成功父母,连续二十年年被台湾金石堂评为最畅销作家,其代表作品:
1.写给儿子系列:《肯定自己》、《创造自己》、《超越自己》以书信的方式,教导走向成年的孩子,战胜惰性和依赖心理,找到生存自保之道,并寻求实现个人价值的进一步突破。
2.写给女儿:《成长是一种美丽的疼痛》写给所有的女儿和所有有女儿的家长。
三、柏杨作品
柏杨是一名著作等身的作家,他不但是历史见证人,也是文化改革的行动者。
《丑陋的中国人》,批判中国人的“脏、乱、吵”、“窝里斗”以及“不能团结”等,并将原因归结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滤过性病毒,使我们的子子孙孙受到了感染,到今天都不能痊愈”。
四、龙应台散文
龙应台,曾任中国台湾台北市“文化局局长”,现任教于香港大学。
《亲爱的安德烈》《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以母亲的身份,与生命的本质和起点素面相对,做最深刻的思索。它不是传统的母职的歌颂,是对生命的实景写生,只有真正懂得爱的作家才写得出的生活散文。
五、三毛作品
三毛一生虽然短暂,但经历不凡。在三毛还是二毛的时候,辍学的她一度自闭、叛逆,游学西班牙、德国、美国后,渐渐成长为独立自信的青年;三毛与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结婚,白手成家,她的文学创作生涯从此开启。
《撒哈拉的故事》记录了三毛在撒哈拉的生活,共十八篇。简练的字语间流露出作者对爱人,对撒哈拉,对贫苦人群深深的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理解。
六、席慕容作品
席慕蓉,台湾专业画家。著作有诗集、散文集、画册等四十余种,读者遍及海内外。近十年来更潜心探索蒙古文化,以原乡为创作主题,语言清新自然。
《无怨的青春》、《七里香》。
七、黄培佳《你是我的宝贝》
贝贝是个孤儿、智残,似乎就注定与快乐、幸福、体面这些字眼无缘。可在作者笔下,这个孩子快乐得能够将所有人融化。
八、迟子建作品
迟子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作品曾获鲁迅文学奖、矛盾文学奖、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等奖项,并被译成英、法、日、意等文学在国外出版。
《北极村童话》、《听时光飞舞》、《额尔古纳河右岸》。
九、黑鹤《罗杰、阿雅我的狗》
是中国第一部作家给狗写的传记。作者用朴素的文字客观真实地记录了两条狗成长的经历,记录了一个人与两条狗共同的生活和深厚的情感。此书的意义就在于,作者引领我们的目光,去抚摩那些温暖的生命。
十、麦家的小说有着奇异的想象力,构思独特精巧,诡异多变。他的文字有力而简洁,仿佛一种被痛楚浸满的精灵,可以引向不可知的深谷,引向无限宽广的世界。
《暗算》讲述了具有特殊禀赋的人的命运遭际,书写了个人身处在封闭的黑暗空间里的神奇表现。破译密码的故事传奇曲折,充满悬念和神秘感,与此同时,人的心灵世界亦得到丰富细致的展现。
十一、沈从文作品
沈从文,最具传奇色彩的现代作家,北大文学教授,被称为“湘西的歌者”,他的绝大多数作品是以湘西独特的民俗风情为背景,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小说《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写于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四年初。这篇作品如沈从文的其他湘西作品,着眼于湘西普通人、善良人的命运变迁,描摹了湘女翠翠阴差阳错的生活悲剧,诚如作者所言:“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素朴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
十二、毕淑敏散文
毕淑敏,曾30余次获大陆和台湾各种文学奖励。毕淑敏真正取得全国性声誉是在短篇小说《预约死亡》这篇作品被誉为是“新体验小说”的代表作,它以作者在临终关怀医院的亲历为素材,对面对死亡的当事者及其身边人的内心进行了探索,十分精彩。 《心灵处方》作者以她敏锐的目光,宽厚的心怀和智性的文字,像是在月光下、小溪边给我们缓缓地道着一个个神秘而迷人的小故事,这些故事会让你走投无路时看到一线柔和的晨光,你将因此找到心灵的出口。
国外:
一、茨威格(奥地利)茨威格是最会讲故事的人,所以有“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之称。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就曾深深影响过当年的中国大学生们,堪称当年的“校园书籍”。它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作者不是纵向展开历史人物的生平,而是横向截取人物生命中的那些“关键时刻”——决定一个人的生死、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的时刻。书中集结的人物事件跨越了地域、时代与领域的界限,从十九世纪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到十七世纪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从二十世纪俄国革命家列宁到十八世纪德国音乐大师清唱剧《弥塞亚》的谱曲者韩德尔……作者的笔在时空经纬间行云流水地穿梭,意在构成一副让后人高山仰止的人类群星闪耀图。
二、乔治·塞尔登,美国现代著名的作家,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就是著名的童话《时代广场的蟋蟀》,它于1961年获得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银奖。
《时代广场的蟋蟀》:这是一个有关蟋蟀、老鼠、猫之间友谊的故事,一个有关各种生命之间爱和关怀的故事,一个发自大自然、涤荡心弦的音乐之声的故事。来自康州乡下的蟋蟀柴斯特有着奇妙无比的鸣叫声,它被一个地铁站报刊亭的主人收养,并和塔克老鼠、亨利猫成为好朋友……
《塔克的郊外》:《时代广场的蟋蟀》的姐妹篇,被《纽约时报》推举为年度杰出童书。蟋蟀柴斯特放弃了在时代广场声名显赫的生活,回到了郊外的草原。可不久之后,郊外也要被人类开发建设起来了,住在这里的小动物们将失去他们的家园。于是,柴斯特邀请在大城市里见过大世面的塔克老鼠和亨利猫来郊外,请他们出谋划策,拯救草原……
三、奥黛莉·克伦毕斯(美国)
《屋顶上的小孩》:讲述了薇拉和她的小妹以及姨妈之间的感情故事。全书内容生动感人,富有人情意味,是一本非常适合儿童阅读的优秀的文学书籍。 本书是作者实际生活的真实写照。因为一瓶不清洁的水,而夺走了宝宝的生命。妈妈因此自责,小妹因伤心过度而失去声音。好心的派蒂姨妈,把薇拉和小妹接去同住,希望给薇拉的妈妈一个振作的机会;但个性与妈妈不同的姨妈,逼得薇拉爬上屋顶,在那看着日出,也在屋顶理出了头绪,与妈妈、小妹一起度过这段伤痛期,重新出发。这本书既有趣又伤感,但最重要的是它很真实。
四、那涅第《外公是棵樱桃树》(意大利) 托尼诺是个普通的小孩儿,他有天真顽皮的时候,也有善解人意的一面,但和其他小孩子不同的是,他有一个特立独行的外公。 托尼诺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也善于观察与思考,在外公耐心的引领下,他学会倾听自然的声音——樱桃树的呼吸声、山雀妈妈喂饱山雀宝宝的叽喳声、蜜蜂吸饱花蜜的嗡嗡声……这些平常不易发觉的声音,在闭上眼睛注意倾听下,竟是如此清晰动人。外公还教托尼诺如何与动物相处。托尼诺在普通孩子的外表下,深藏着一颗坚强的心。当外公一天天老迈,政府因为修路而要砍倒樱桃树的时候,他成了捍卫樱桃树的小英雄。因为樱桃树并不仅仅是一颗树,它是家庭与生命延续的象征,更代表了外公的精神。
五、贝佛莉·克利林《亲爱的汉斯先生》(美)本书荣获1984年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
雷伊一开始并没有想到,他写信给汉修先生,竟然会变成一项工作!原先他只不过是想表示,他喜欢汉修先生的书罢了。但是,奇妙的事情发生了,老师要班上的小朋友写信给作家,问几个问题,好作为读书报告。汉修先生在回信的后面,也要雷伊回答问题……
六、亨利《风之王》(美)
这是发生在两百多年前的一个传奇,一个关于爱与责任的故事。哑巴男孩阿格在“闪”出生时许下诺言:“我的名字叫阿格巴。巴和爸的发音差不多,我就是你的爸爸,闪,等你长大了,大家都会对你鞠躬,你会成为风之王。我保证。”为了这庄类的许诺,他和“闪”亲如父子,不离不弃,互相支撑,终于等到了辉煌的一刻。 学会忠诚与坚守,才华终能展现!就是这部书送给所有想证明自己才华的孩子!
『叁』 适合初中生看的书名著
一、《鲁滨逊漂流记》
01
在初中必读12本名著中《鲁滨逊漂流记》主要讲述的是一位探险家在一次航行中船只失事,然后独自在荒岛上生活近三十年左右的故事,书中用词非常巧妙易懂能吸引到人。
二、《海底两万里》
01
《海底两万里》这本书是全球非常经典的科幻代表作,书中的主人公受邀加入远征队,然后开启了一段神秘独角鲸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不可思议的秘密,然后便带着这些秘密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之旅。
三、《格列佛游记》
01
这本《格列佛游记》的趣味性非常强,主人公意外到了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马国,在每一个国家都有着很奇特的经历,主要表达了不折不挠,坚持下去的精神。
四、《汤姆索亚历险记》
01
《汤姆索亚历险记》出自于颇有知名度的作家马克·吐温之后,他从儿童的角度描绘自由活泼的心灵该是怎样的,同时对作者当时生活的环境有一定的批判性,用词有趣,可读性强,不会觉得枯燥。
五、《简·爱》
01
这本《简·爱》在全球都是知名度非常高的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主人公在经历了各种磨难之后最终也收获了幸福,用词非常准确,情节故事也很是跌宕起伏,形象塑造得非常到位。
六、《钢铁是怎么炼成的》
01
在初中必读12本名著中《钢铁是怎么炼成的》可以说是闪烁着崇高理想主义的小说,整本书在语言描述上很有表现力,人物形象刻画得也是深入人心。
七、《名人传》
01
《名人传》这本书籍属于初中八年级必读的书,整本书中主要讲述了三位名人生活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很好的展现出了如果想成大事,坚韧不拔的精神是一定要有的。
八、《童年》
01
《童年》是作家高尔基三部曲中的一部,这本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的独到见解,一字一句用词间都展现着热情和坚强,成长过程中必读。
九、《骆驼祥子》
01
《骆驼祥子》这本书籍对很多领域有着大的影响,其中以上世纪二十年代是下层劳大众的人物为代表,描绘了主人公医生中大起大落,主要就是为了反映当时社会状况下人们的真实生活状态。
十、《繁星·春水》
01
《繁星·春水》出自于冰心之手,整本书从母爱童真、大自然和人生感悟三个方面进行了描述,主要展现了想营造一个至善至美世界的愿望。
十一、《威尼斯商人》
01
《威尼斯商人》是全球非常有代表性的必读书籍之一,作者在这本书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都是栩栩如生的,很好的反映新旧社会交替时候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示了一个很奇妙的宏观世界。
十二、《爱的教育》
01
在初中必读12本名著中《爱的教育》首版发行于1886年,其中各种情感的表达非常的细腻,也不凡一些发人深省的句子,是很难得的必读经典制作。
『肆』 介绍几本适合初一学生看的有意义的书
让中学生受益一生的100个励志故事、让中学生受益一生的100个哲理故事
让中学生保持阳光心态的128个故事、让中学生学会与人沟通的128个故事
让中学生学会生活的128个故事、让中学生热爱学习的128个故事
这两个系列的书都不错,都是一些短篇,读起来比较轻松,又能阐述一些哲理,很多学生喜欢。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自传》、《培根随笔集》、《天蓝色的彼岸》、《文化苦旅》是比较适合学生阅读的非常有意义的作品。
『伍』 适合初中生看的书有哪些
1、《自在独行》
作者:贾平凹
生活中免不了独自面对、免不了形单影只。走过“孤独”之路,才能真正明白,人生的意义。作者他以一个自在独行者的身份,完美展现了个人与世界相处之妙,从孤独、行走、生死、慈悲等角度,给内心孤独、焦躁者以心灵的抚慰。
(5)适合初一阅读的小说扩展阅读
现今社会对于学生的学习要求越来越高,初中生在青春期的初级阶段承担了很大一部分学习任务,初中生的学习科目多且科目之间联系性不强,学习压力较大。因此初中生的阅读时间有限,甚至无法拥有一个完整的时间段来安心阅读。
在多学科的包围之下,初中生的阅读是为了完成语文科目的任务作业而进行的,初中生没有通过自主阅读以获取知识和精神上感受的自觉性和意识性。与此同时,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为了跟进课本内容来改变教学进度,往往将课文知识先行讲解,如果所剩时间不足,就会压缩给学生阅读名著的课堂时间。
这就导致不得不要求学生在课后去阅读剩下的名著内容,这就导致初中生阅读效率低下,对书中内容理解不深、感受不足。
『陆』 适合七年级学生看的课外书有哪些
1. 《三国演义》 罗贯中
2. 《平凡的世界》 路遥
3. 《我们仨》 杨绛
4. 《围城》 钱钟书
5. 《傅雷家书》 傅雷
6. 《丰子恺自述》 丰子恺
7. 《城南旧事》 林海音
8. 《窗边的小豆豆》 黑柳彻子〔日本〕
9. 《致加西亚的信》 阿尔波特·哈伯德[美]
10. 《老人与海》 海明威 [美]
11. 《爱的教育》 亚米契斯[意]
12. 《繁星》《春水》 冰心
13. 《昆虫记》 法布尔[法]
14. 《西游记》 吴承恩
15. 《海底两万里》《环球八十天》 凡尔纳[法]
16. 《伊索寓言》 [希腊]
17. 《童年》 高尔基[苏联]
18. 《鲁滨逊漂流记》 笛福[英]
19. 《朝花夕拾》 鲁迅
20. 《没有任何借口》 费拉尔·凯普(美)
21. 《格列佛游记》 斯威夫特[英]
22. 《水浒传》 施耐庵
23. 《红楼梦》 曹雪芹
24. 《骆驼祥子》 老舍
25.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前苏)
26. 《唐诗三百首》
27. 《泰戈尔诗选》 冰心郑振铎等译
28. 《男生贾里》《女生贾梅》秦文君
29. 《花季·雨季》 郁秀
『柒』 适合初中生看的小说有哪些
适合初中生看的小说有:《红军姨母》,主要描写主人公姨母在革命战争的艰难岁月中成长的故事;《外滩情》主要是描写男女主人公正确处理情感问题,在大风大浪中锻炼成长的故事。这两部小说都是著名作家念人的佳作,有空点击欣赏为快。
『捌』 适合初一学生读的课外书有哪些
适合初一学生读的课外书有《呼兰河传》《四世同堂》《京华烟云》《边城》《活着》。
1、《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品于1940年9月1日见载于香港《星岛日报》,1940年12月12日,萧红于香港完成《呼兰河传》书稿创作,12月27日全稿连载完。
该作品以萧红自己童年生活为线索,把孤独的童年故事串起来,形象地反映出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从而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中国几千年的封建陋习在社会形成的毒瘤,以及这毒瘤溃烂漫浸所造成的瘟疫般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