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推荐 » 农家夫妇生活2k小说阅读

农家夫妇生活2k小说阅读

发布时间: 2022-04-13 16:42:54

⑴ 《农家夫妇生活》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链接:https://pan..com/s/1tsY3Jh2d9s1x4DtBGGRpsw


提取码:lwc1
小说名称:农家夫妇生活
作者:时光再笑
类型:都市
连载状态:已完结
字数:589711字
简介:该小说讲述了现代准备离婚夫妻,魂穿古代结成夫妇,一起在古代生活的故事现代准备离婚夫妻,魂穿古代结成夫妇。本打算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但看亲人过的不如意,出手帮了帮,利用所知实验稻田养鱼,让村里人一起致富。帮着好友出谋划策,一不小心把县城变了样…前世的遗憾今生弥补,孙保财笑看着老婆,这次一定要好好爱老婆,疼老婆,宠老婆。顺便怀着感恩的心,为这里的人们做些事…本文构思一切以剧情为主,剧情按照男女主在大景朝生活开始,事件环环相扣,行文流畅,男女主性格鲜明讨喜,互动有爱,两人一起经历了一场,别样的古代生活。

⑵ 我27岁,和老公在一起九年,现在夫妻生活半个月一次还都不是他主动,我问他他总是回答是刚开始用多了,

不用过于焦虑。从你说的情况看,尽管他不主动,但性交过程你并没有不满意,这说明他的性能力没问题,在一个阶段一个月一次或几次都正常。
性生活是个很宽泛的活动,每个人的喜欢和表现在可能不同,同时会受很多因素影响。首先,你们一起生活九年了,已经对彼此的身体以及性行为非常熟悉,纯器官层面的性兴趣会大大降低;其次如果他的工作压力真的很大,就会经常没有心情;另外,你主动本身也是一种不错的情趣。
建议:
1、尽可能在你们一起的时候创造轻松愉快的气氛,不用太多过问他的工作情况,提高厨艺经常做点好吃的。
2、训练你的性反应能力,包括肌肉练习、皮肤敏感度练习,发掘你和他身体上新的性敏感区域,可以适当借助一些性玩具。时不时给他一个小惊喜。
3、找机会出去旅游,没有时间就到附近小景点玩一天,晚上住在宾馆或农家乐。
总之,婚后的男人和女人,性活动都更多的取决于心情。祝你性福。

⑶ 求夫妻共同穿越的小说,最好是古代的,种田文

奋斗在隋末,农家婆婆的诰命之路,夫妻本是同林鸟,大唐御医,农家夫妇生活,穿越夫妻种田忙

⑷ 西周劳动人民的生活情况最好查阅哪部作品

《诗经》305篇跨越了500多年的历史,遍及周朝统治下的各个地域,既有民间的歌谣,也有贵族的创作,它几乎无所不包,广阔反映着宏阔的社会生活。

其中有一部分是农业劳动的生活

1.《豳风·七月》描绘了具体的农业生活,这首诗把农家一年四十二个月的生活详细的描述了一遍,从播种到收获,从田间的劳作到衣食起居,都是人民最平实的生活的最真实反映

2.《周南·芣苢》农业劳动生活是辛苦的,农村的生活也并不富裕,但是那单纯、自由的生活中却充满了欢乐,这首诗歌就直接表现着单纯的劳动的喜悦,这是女子在田野间采集车前子时唱的歌。

3.《魏风·十亩之间》诗歌流露出的简单的歌唱里满含着劳动的欢乐,这是只有那些辛勤的劳动者才能体会到的欢乐。

4.《郑风·女曰鸡鸣》描写了普通农家夫妇的生活,诗歌中夫妇间寻常朴实的对话,充满了平常农家生活的温馨平和。

⑸ 长期异地分居的夫妻,男人出轨的可能有多大

夫妻二人一直都生活在一起,尚且有可能发生婚变,更别提夫妻二人长期异地分居了,这样只会更快的消耗两人之间的感情,加速两人之间的冷淡,耐不住寂寞的两人就很容易发生婚外情。其实在夫妻二人当中,妻子和丈夫都有可能出轨,只是相比起来男人出轨的可能性会比女人要大。在这种长期异地分居的情况下,如果女人的出轨几率是40,那么男人的出轨几率就是60。我说这句话可能有很多人就要反驳了:“怎么可能男人更有可能出轨呢,男人女人都一样。”
当然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不是所有的男人都是这样的,天底下的好男人多得是。也有很多男人,即便是和妻子长期异地,也依然为深爱的妻子守身如玉,抵御一切外来个诱惑。有很多男人因为深爱自己的妻子而把自己的花心收起来,既然选择了身边的那个人一起步入婚姻,一起共度余生,愿意为妻子守身如玉的男人就不应该是稀品,而应该是稀松平常。

⑹ 红楼梦里所有女主角的外貌及性格都详细列出来

1.林黛玉
姑苏才子林如海与贾敏的女儿,因母亲去世,又无亲生兄弟姊妹作伴,外祖母怜其孤独,接来荣国府抚养。林黛玉出身于姑苏钟鼎世家,书香之族,祖籍姑苏,住于扬州。先祖曾世袭列侯,父亲林如海乃是前科探花,升至兰台寺大夫,又被钦点为扬州巡盐御史;母亲贾敏是贾母的女儿,贾政的妹妹。“诗礼名族之裔”其实是贾政为儿女择亲时所强调的,林黛玉的出身可谓既有“钟鼎之家”的尊贵,又不乏“书香之族”的高雅。林如海四十岁时,仅有的一个三岁之子死了,因膝下无子,只有嫡妻贾氏生了女儿黛玉,爱如珍宝。
黛玉从小聪明清秀,与诗书为伴,但父母让她读书识字,“不过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母亲去世后黛玉进京,与宝玉一同深得贾母关爱。不久父亲病故,她便长住贾府,逐渐与宝玉相知相爱。虽然她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但她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从不劝宝玉走封建的仕官道路,她蔑视功名权贵,当宝玉把北静王所赠的圣上所赐的名贵念珠一串 送给她时,她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他和宝玉有着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爱,但这一爱情被王夫人等人残忍地扼杀了。林黛玉最后泪尽而逝。
林黛玉首先是个内慧外秀的女性,“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首词中尽现了黛玉迷离、梦幻、病态、柔弱、动静交融的美丽和气质,我找不到一个更好的形容词来综合形容这样脱俗的美和媚,或者“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也或者“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 林黛玉之美,还表现在她才学横溢和浓郁的诗人气质。
黛玉天生丽质,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却又作出“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葬”的诗句,为何?就是因为太注重细节了吧,到头来竟在无奈中香消玉殒,留下千古遗愿。
可惜了,红颜薄命。
2.薛宝钗
薛宝钗是中国著名的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她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她是宝、黛、钗爱情悲剧的主人公之一,而且还在于这一艺术形像所蕴含的丰富内容,以及这一形像的创新性。
对于薛宝钗这一人物形像,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尊薛而抑林,有的则尊林而抑薛。历代所引邹弢与其友许伯谦因争论激烈而“几挥老拳”的故事,就是一典型事例。即使到今天,仍然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林黛玉尖酸刻薄,心胸狭窄,爱使小性儿,而宝钗端庄稳重,温柔敦厚,豁达大度。有人则认为,宝钗性冷无情,虚伪奸险,是个“女曹操”。同一人物形像,竟然有截然相反的看法,一则固然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原因,同时也说明这一形像的复杂性、丰富性和描写的客观性。那么,到底怎样看待这一人物形像呢?首先必须摒弃个人的偏见和爱恶,而从作品的描写刻画中进行具体分析。
3.王熙凤
在《红楼梦》中, 作者用了极浓笔调写了王熙凤的出场,她满身锦绣,珠光宝气,“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恍若神妃仙子”但是她是面艳心狠。正如兴儿形容她是: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第65回)。
贾瑞垂涎她的美色,她给予诱饵,设下圈套,让他上钩,最后使其害相思病致死。铁槛寺老尼净虚为了要帮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抢亲,许她三千两银子。她便通过关节暗地使长安节度云光逼婚,结果迫使一对青年男女双双自尽。贾琏偷娶尤二姐让她得知便又“大闹宁国府”,后来也导致尤二姐无处容身,饮恨含金自杀。
王熙凤虽然是如此的劣迹昭著,罪恶累累,但是人们都无可否认她的聪明才智。在这个几百口人的大家庭里,只有她能八面玲珑,四处周旋。处理极其复杂的人事关系,也只有她能东借西挪,应付入不敷出的浩繁开支。她对付贾府的种种弊端及危机心明眼亮,处处表现出办大事的魄力和本领。
所以在第五回的判词就写她“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这说明了她的归宿也不会有好的结果,处于“末世”者,最有才干的人逃脱不了“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命运。——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这个华贵艳丽,具有复杂性格的王熙凤恰似毒品与良药的混合物,比之于罂粟花就再恰当不过了。
4.李纨
李纨,即贾珠之妻。珠虽夭亡,幸存一子,取名贾兰,今方五岁,已入学攻书。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族中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书者。至李守中继承以来,便说“女子无才便有德”,故生了李氏时,便不十分令其读书,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等三四种书,使他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罢了,却只以纺绩井臼为要,因取名为李纨,字宫裁。因此这李纨虽青春丧偶,居家处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
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唯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
在大观园中她分住的是“稻香村”,书中描写是“数楹茅屋”,外面“编就两溜青篱”“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俨然是一派“竹篱茅舍”的农家风光。这个住所非常符合主人清心寡欲、自甘寂寞的性情。在后来探春结社的时候,李纨就自定了个“稻香老农”的雅号。作者对李纨这个角色是用同情及赞美的笔触描写的,她的形象既是贤妻良母也是个典型的一个封建社会“三从四德”的牺牲品。
5.秦可卿
秦可卿是秦业(旧本作秦邦业)从养生堂抱来的养女,小名可儿,官名兼美,后来嫁给贾蓉为妻。她妩媚有似宝钗,袅娜如黛玉。她虽在书中是稍瞬即逝,作者描写她也是用曲笔,以致人们对她的品行留下许多疑点。虽然是存活得最短的一个金钗,但是她仍有着和其他金钗不同的明显特色。
6.贾元春
昙花难得开花,花夜开晨即萎谢。所以“昙花一现”这句成语,是用来形容事物一出现就很快消失。
贾元春,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即贾妃,贾政与王夫人所出,贾宝玉的姐姐,因生于正月初一所以名元春,后应选入宫,又加封贤德妃,大观园即为其省亲所造。贾家四姐妹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名字连起来暗合“原应叹息”四字。
贾元春——贾政与王夫人之长女,生于正月初一故名为元春,自幼由贾母教养。作为长姐,她在宝玉三四岁时,就已教他读书识字,虽为姐弟,有如母子。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中,起初掌管王后的礼职,充任女史.不久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后来,蒙天子降谕特准鸾舆入其私第。贾家为迎接她来省亲,在荣国府和宁国府中特盖了一座省亲别墅。该别墅之豪华富丽,连元春都觉太奢华过费了!书中用了几回篇幅写“元妃省亲”贾府流金淌银之盛,然而,虽然如此,元春却称她居住的皇宫是一个见不得人的去处,可见她在帝皇之家既受极权的管辖也无丝毫人身自由的难以言状的辛酸. 。元妃虽给贾家带来了“烈火烹油,鲜花著锦之盛”,但她却被幽闭在皇家深宫内。省亲时,她说一句,哭一句,把皇宫大内说成是“终无意趣”的“不得见人的去处”。这次省亲之后,元妃再无出宫的机会,后暴病而亡。
贾元春在书中出场不多,但她既是贾府的政治靠山也是封建家族制造的“金玉良缘”婚姻的支持者。她在一次赏赐礼物给众人礼物的时候,独宝玉与宝钗的相同。这就显示了宝玉择偶问题上的倾向。皇宫通过这个贵妃娘娘的关系,促使了贾赦、贾珍,贾琏等人有恃无恐地进行打点进贡,太监勒索,开支日繁。也加速了这个封建家族的衰落灭亡。第五回关于元春的判词,写道:二十年来辩是非,榴花开外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7.贾迎春
贾府里的二小姐迎春是贾赦之女,贾琏的同父异母的妹妹,庶出。第三回写她的外貌”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可是她的性格却是懦弱无能,正如兴儿所说“二姑娘的浑名是‘二木头’,戳一针也不知嗳哟一声”。贾府里的小姐们都有一个专长,不是能诗就是会画,独是她才具平庸。她不但作诗猜谜不如姐妹们,在处世为人上,也只知退让,任人欺侮。她的攒珠垒丝金凤首饰被下人拿去赌钱,她不追究,别人设法要替她追回,她却说:“宁可没有了,又何必生气。” 她父亲贾赦欠了孙家五千两银子还不出,就把她嫁给孙家,实际上是拿她抵债。出嫁后不久,她就被孙绍祖虐待而死。她在书中最突出的表现是贾府里出现风波,抄检大观园时,迎春的丫头司棋因与表兄秘密往来,自主婚约,被抄出“罪证”,行将驱逐出境。司棋百般央求迎春援救,而迎春却无动于衷,不加过问,听任司棋受辱被撵,最后愤而撞墙自尽。所以迎春这位弱女子注定了没有好的命运:《金陵十二钗》正册的判词写她:“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后来书中写她由贾赦作主,嫁给了一个大同府人氏,祖上系军官出身,现袭指挥之职的孙绍祖,此人绰号“中山狼”,是个骄奢淫逸,作践妇女的虐待狂。可怜迎春这个金闺小姐在他的拳打脚踢折磨之下只有一年时间就一命呜呼了。
宋代刘敞一首咏迎春花的诗:秾李繁桃刮眼明,东风先入九重城。黄花翠蔓无人顾,浪得迎春世上名。——所以红楼梦中的迎春其实也只是徒有其名
8.贾探春
《红楼梦》中贾府里的三小姐,生的“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探春是个“才自精明志自高”、有远见、有抱负、有作为的女子,她敢说敢为、办事练达。她最出色的表演是在凤姐患病期间,治理大观园,兴利除弊,富有改革精神;再是抄检大观园时,她无所畏惧,为维护自己的尊严打了王善保家的一记耳光,表现出决断果敢的气概。
《红楼梦曲》里写道:(分骨肉)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这说明了她后来是离家远别了,后四十回续书写她嫁给镇守海门等处总制周琼之子,但据曹雪芹的初衷,她可能是嫁给了一个王子,成为王妃。在书中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探春掣签,签上写道“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大家恭贺一杯,共同饮一杯。”众人笑道“......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大喜,大喜”这些看似是玩笑话,但也可能是条伏线。她抽到的是枝杏花签,签上写道“瑶池仙品”,并引入唐代高蟾诗句“日边红杏倚云栽”,根据封建时代的传统和习惯“日”是皇帝的象征,“日边红杏”应是指皇帝身边的贵妇人。又根据舒四爷所见《乾隆五十五,六年间钞本》说《红楼梦》里“内有皇后,外有王妃”(参阅舒批《随园诗话》),或者早期抄本确有探春嫁为王妃的情节安排。无论那一种说法,总之探春最后是远走高飞了。
贾探春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主要的人物,是故事主人公贾宝玉的庶出妹妹,为赵姨娘所生,与贾环同母。她也是海棠诗社的发起者,别号蕉下客,居于大观园中的秋爽斋,为人精明能干,从十二钗的判词中推断最终远嫁他方。
9.贾惜春
惜春是贾府的四小姐,生得“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其长姐贾元春,二姐贾迎春,三姐贾探春。其中“元”、“迎”、“探”、“惜”暗含“原应叹息”之意,揭示了她们后来的悲惨命运。她由于年龄较小,在书的前半部还看不出性格和思想。给人印象较深的是:她能绘画,曾受贾母之命,画《大观园行乐图》。她虽不工诗,但也参加诗社,雅号“藕榭”。她在大观园中的卧房名为“暖香坞”,来人未进暖香坞的门便能感到一股温香拂面而来。但作者预示了她后来是“独卧青灯古佛旁”出家为尼了,关于她后来的举动,清人王雪香在《石头记论赞》中曰:人不奇则不清,不僻则不净,以知清净法门,皆奇僻性人也。惜春雅负此情,与妙玉交最厚,出尘之想,端自隗始矣。是的,在大观园中除邢岫烟外与她交厚的都是些出家人,如妙玉、智能儿等。她的孤僻狷介是与妙玉志趣相投的内因,抄检大观园时她的丫头入画因私传东西受到遣责,这时惜春的表态不但不为入画辩解讨情,反而敦促或打,或杀,或卖,快带了她去。她说“古人说得好,‘善恶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勖助’……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够了,不管你们”。又说“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我清清白白一个人,为什么给你们教坏了我!”。这些说明了惜春已由极端个人主义发展到了“心冷口冷心狠意狠的人”实际上她只是逃避现实,以求个人的精神解脱而已。“勘破三春景不长”促使惜春最后落发为尼的是目睹贾府的衰败,于是按作者的安排她走上“了悟”的道路以求躲过“生关死劫”,最终也仍是归入薄命司了。
10.史湘云
人物简介史湘云,贾母娘家的侄孙女,宝玉的表妹。父母早亡,由叔叔婶婶抚养长大。生性豁达,得贾母喜欢,经常在贾府常住。
海棠有“睡美人”之誉。这一典故出自宋朝释惠洪《冷斋诗话》记载:唐玄宗登沉香亭,召杨贵妃,碰巧杨妃酒醉未醒,高力士使侍儿扶持而出,贵妃仍醉未醒,鬓乱残妆。唐明皇见状笑道“岂妃子醉,直海棠春睡耳!”这一段趣妙喻致使众多文人墨客歌赋传颂,宋代苏轼据此写了一首《海棠》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朦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再次艺术地把海棠比作睡美人。再加上史湘云生来豪爽,又成了独特的风格。
而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多次把这一典故加以套用、渲染,如第十八回,贾宝玉《怡红快绿》一诗中有句“红妆夜未眠”也是把海棠比喻为睡美人,在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卧芍药烟》中有一番精彩的描述“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嚷嚷地围着她,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药花瓣枕着。众人看了,又是爱,又是笑,忙上来推唤挽扶。湘云口内犹作睡语说酒令,唧唧嘟嘟说:‘泉香而酒冽,玉盏盛来琥珀光,直饮到梅梢月上,醉扶归,却为宜会亲友。’湘云慢启秋波,见了众人,低头看了一看自己,方知是醉了。”表面写的是芍药,实即是指“海棠春睡”。因而在第六十三回,湘云抽到的又是一根海棠签,题着“春梦沉酣”,诗云“只恐夜深花睡去”,黛玉即笑道:“夜深”两个字,改为“石凉”两个字,实即说明了作者是把湘云指喻为海棠的。
11.妙玉
妙玉是大观园里的特殊人物,她本是苏州人氏,出身城仕宦人家。因从小多病,不得已皈依佛门,带发修行。正如邢岫烟所说,妙玉“为人孤高,不合时宜”。她爱洁成癖,刘姥姥进大观园到栊翠庵喝了一口茶用过的成窑小盖钟,妙玉嫌脏就不要了。
妙玉虽自称是“槛外人”,但实际上她并未能迈出尘世的门槛儿。她的师父临寂时曾劝她留在京城,说到时候自然会有她的结果,而妙玉等来的结果却是被强人劫持受辱。这是她预言不灵呢,还是妙玉修行未到家呢?(据高鹗之“伪”续)
妙玉出身读书仕宦之家,这使她秉承了一种雅洁之气;但她的身世又是不幸的,出家之后,父母俱亡,为睹观音遗迹和贝叶遗文,她随师从苏州到了京城。贾府为元春归省聘买尼姑,她因为“听见长安都中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被请到了大观园的栊翠庵。
贾府里与妙玉性情相投的有四人:一个是邢岫烟,一个是惜春(高鹗续书),一个是黛玉,一个是宝玉。但是这四人也并非全是与妙玉相契无间。邢岫烟幼时妙玉曾教其识字,妙玉与岫烟交往,多半是出于师生之谊,未必真心推重岫烟。惜春虽与妙玉有共同的语言,但惜春身上多的是烟火气,少的是灵气。妙玉与她在一起谈经论佛可以,但要进行心灵交流,妙玉恐怕还认为惜春差一截。黛玉本是一个高洁孤僻之人,可妙玉的高洁与孤僻又胜黛玉三分,以致黛玉也有了远妙玉之意;如果说宝玉对黛玉还有一种俗情的话,那么他对妙玉有都不敢有这种感情,此情即使偶一闪念,他也会视为罪过,他对妙玉有的只是一种敬重之情。这样看来,宝玉对妙玉的疏远,也是情理之中的了。正值青春芳龄的妙玉,在需要朋友的年龄周围却没有一个朋友,她独守静庵,心中孤苦可知。
但妙玉是曹雪芹珍爱的人物之一。虽然在前八十回正面出场仅两次,又是金陵十二钗中唯一一个与四大家族没有亲戚和姻缘关系的女子,但她排名第六,在“脂粉英雄”王熙凤之前。她爱读庄子的文章,自认为是畸零之人,这意味着她对政治,对权力,没有兴趣;对社会,对俗世,对名利,也都看破;她不合群,自愿在边缘生存,享受孤独。但因为她能与天、与宇宙、与自然达到和谐,她又觉得自己很有尊严,很有价值,不可轻亵,凛然莫犯
12.贾巧姐
《红楼梦》里列入金陵十二钗的巧姐由于年纪细小,性格尚未形成,所以在书中处于陪衬地位。书中提到巧姐娇贵多病,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凤姐因巧姐又病,想起要刘姥姥给她起个名字,说:“……你贫苦人起个名字,只怕压的住她。”刘姥姥听她刚好是生于七月初七,就笑道:“这个正好,就叫她是巧哥儿,这叫作‘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日后或一时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却从这“巧”字上来。”“脂批”上说,这是“一愚妇之谈,实是世间必有之事”。
根据书中第五回宝玉看到《金陵十二钗》正册上画有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织,其判词云: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这里“刘氏”就当然是指刘姥姥了。“巧”是相关语,指在贾府“势败””家亡”后,巧姐最后无依无靠被她的“狠舅奸兄”勾通企图把她卖入烟花巷时,碰巧遇上了受凤姐救济过的刘姥姥把她救走的事。刘姥姥成了她的“恩人”。后来,刘姥姥把巧姐招入家里,与板儿结成夫妻。板儿靠耕作家里的“两亩薄田”,巧姐靠勤劳纺织,在荒村里过着自食其力的安定生活。板儿的大名叫王天合,真是天作之合。
其实,除图画和判词外,第四十一回中对巧姐和板儿的姻缘还有伏笔:“那大姐儿因抱着一个大柚子玩的,忽见板儿抱着一个佛手,便也要佛手。丫环哄他去取,大姐儿等不得,便哭了。众人忙把柚子与了板儿,将板儿的佛手哄过来与他才罢......”脂砚斋有批云:“小儿常性,遂成千里伏线。”“柚子即今香团之属也,应与缘通,佛手者,正指迷津者也。”
13.贾母
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贾代善之妻,出嫁前为金陵世家史侯的小姐。她在贾家从重孙媳妇做起,一直到有了重孙媳妇。她凭着自己的精明能干,才坐稳了贾家最高统治者的位置。她虽已年老,也不管家,但余威犹在。当她发现有下人在园中聚赌时,便立即一一查实,并作严厉的处罚。她是个典型的享乐主义者,她的儿孙成了淫棍、赌徒,只要他们不来搅扰她的享乐,她是不干涉的。她不太喜欢大儿子贾赦和大儿媳邢夫人,偏爱小儿子贾政和小儿媳王夫人。她喜欢众孙女,溺爱孙子宝玉,从前80回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贾母是支持宝黛爱情的,但高鹗续本中却说贾母并不支持宝玉与黛玉的爱情。并写她批准了王熙凤的“掉包计”,使宝玉被迫娶了薛宝钗。她在续本中以八十三岁高龄去世。
贾母在书中除了高鹗所续反对宝黛爱情的事情之外并没有过激的表现。她本人喜欢儿孙们吟诗甚至创办诗社,书中也没有体现出她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但仍旧无法改变她对封建制度的迷信和盲从。
贾母没有过激的表现,但对任何细小的事情都有敏锐的洞察,观点也更接近现实,而且也具有人性和美丽,当然她不是革命者。贾母欣赏晴雯、岫烟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这两人地位并不具优势,唯一的是个性美,贾母能欣赏这一点。对刘姥姥没有表现出清高,而是恰如其分地表现世俗的人情一面。懂世故而不弄世故。这就是大家闺秀的风范。不同与凤姐一味地刚,也不同与王夫人的封建固守者,尽管她们都是世族出身。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但,每一个人的洞明、练达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14.袭人
袭人是长篇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原名花珍珠(一作蕊珠)。小时候,家里穷的没饭吃了,就将她卖了几两银子活命。她原是服侍贾母之婢,为贾母房中八大丫鬟之一。也服侍过史湘云。因贾母溺爱宝玉,觉得她心地纯良、恪尽职守,恐宝玉之婢不足使,就将她与了宝玉。宝玉听闻她姓花,取陆游诗句“花气袭人知昼暖,鹊声穿树喜阴晴”为其改名袭人。
袭人细挑身子,容长脸儿,长得也是美人一个。心中亦有些痴处,主子命令她服侍谁,她的心里便唯有谁。她与宝玉有情,是《红楼梦》中,与宝玉唯一发生性关系的女子。她不时规劝宝玉要读书上进。宝玉调弄戏子、王夫人害死金钏、又遭贾环诬陷而挨父亲打后,她向王夫人进言建议应该好好管教他并叫他搬出园子来,王夫人认为袭人深明大理,对其信任有加,不仅赏了她两碗菜、加了一半的工资,将其提升为“准姨娘”。
袭人对人和气,处事稳重,工作认真,在大观园里众人是人前人后的夸奖她。就连下级小红、佳蕙也对其服气,是出了名的贤人。
因为原本遗失,袭人的结局有众多猜测。脂批给我们提供了两条线索:一是袭人出嫁是在宝玉还在的时候,二是袭人与丈夫蒋玉菡在贾家落难后一起奉养宝玉宝钗夫妻。而在续书中为:宝玉出家,袭人有实无名,只得奉王夫人之命最后嫁给了戏子蒋玉菡。但是相对于那些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的命运,她已算是有始有终。
15.晴雯
晴雯是宝玉的丫鬟,也是《红楼梦》中最具叛逆性格的丫鬟。
晴雯从小被卖给贾府的奴仆赖大家为奴。赖嬷嬷到贾府去时常带着她,贾母见了喜欢,赖嬷嬷就孝敬了贾母。她长得风流灵巧,眉眼儿有点像林黛玉,口齿伶俐,针线活尤好。 深得贾母的喜爱。
她的反抗性最强,她蔑视王夫人为笼络小丫头所施的小恩小惠;嘲讽向主子讨好邀宠的袭人是“哈巴狗儿”;抄检大观园时,唯有她“挽著头发闯进来,‘豁啷’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提著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还当众把狗仗人势的王善保家的痛骂一顿。
她的反抗,遭到了残酷报复。王夫人在她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的情况下,从炕上拉下来,硬给撵了出去。当天宝玉偷偷前去探望,晴雯深为感动,便绞下自己两根葱管一般的指甲、脱去了一件贴身穿的旧红绫小袄儿赠给他。当夜,睛雯悲惨地死去。宝玉深感哀伤,特作《芙蓉女儿诔》,祭奠晴雯。
16.平儿
平儿,她是《红楼梦》中王熙凤的陪房丫头,贾琏之通房丫头。她是个极聪明、极清俊的女孩儿(第四十四回宝玉之语)。虽是凤姐的心腹,要帮著凤姐料理事务,但她为人很好,心地善良,常背著王熙凤做些好事。王熙凤死后,王仁和贾环等要把巧姐卖给藩王作使女,是平儿陪伴巧姐逃出大观园。后来,贾琏把平儿扶了正。
王熙凤以前的陪房丫头,贾琏房里的通房丫头(比妾低一级,比丫环高一级),王熙凤最得力的心腹助手。聪慧、干练、心地善良,又善于处世应变,以贾琏之俗,凤姐之威,竟能体贴周旋。贾琏和多姑娘私通,平儿从枕套中抖出一绺青丝,但她向凤姐隐瞒了事情真相,避免了一场风波。凤姐有病,探春代理家政,平儿陪侍。那些管家媳妇见探春年轻,又是庶出,以为她办事没有经验,想欺负她,连得她生身母亲赵姨娘也来惹是生非。碰到此类事情,平儿竟能应付自如,处置得体。探春弊端,平儿总是先表示支持,接着又说出一番早就该改而竟未改的道理来,既不伤害探春,又保全了凤姐的面子,引得宝钗过来摸平儿的脸笑道:“你张开嘴,我瞧瞧你的牙齿舌头是什么做的。从早起来到这会子,你说这些话,一套一个样子,也不奉承三姑娘,也没见你说奶奶才短想不到,也并没有三姑娘说一句,你就说一句是;横竖三姑娘一套话出,你就有一套话进去;总是三姑娘想到的,你奶奶也想到了,只是必有个不可办的原故……他这远愁近虑,不亢不卑,她奶奶便不是和咱们好,听他这一番话,也必要自愧的变好了,不和也变和了
平儿从不弄权仗势欺人,心地善良,本能地同情那些和她地位相仿或更低的奴隶们,在茯苓霜和玫瑰露事件中,她劝凤姐“得放手时须放手”,“什么大不了的事,乐得不施恩呢、这才使柳家母女免去了一场灾难。贾琏偷娶尤二姐,平儿得知后告诉了凤姐,后见凤姐如此虐待尤二姐,她又把同情给了尤二姐,引起王熙凤的不满。尤二姐一死,王熙凤推说没有钱治办丧事。平儿偷出二百两碎银子给贾琏,把局面应付过去。当然,以平儿这样奴隶地位,应命去处理种种复杂的关系和事件,是十分困难的。在纷繁的矛盾中间,她常常感到处境的艰难和内心无告的悲苦。这是一个很成功的人物形象。
平儿的结局作者没有暗示。后四十回续书写到凤姐去世,平儿悉心照料王熙凤的女儿贾巧姐,并护送巧姐出了大观园,直到巧姐被刘姥姥接走,最后贾琏把她扶了正。
平儿敬重有能力的女子,所以她对凤姐言听计从,对探春是处处顾及。
平儿是一个聪明人,所以她才可以在凤姐和贾琏的夹缝中生活。看第21回俏平儿软语救贾琏,就可以知道她平日既抓着贾琏的把柄,也有凤姐的把柄,所以他两都有忌讳她的时候。
平儿借着凤姐的权利在逐步影响和控制一批人。她的地位在一步步地提升,只是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
她深知“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平儿的性格就是希望息事宁人,大事化小,而且心地善良。

⑺ 《红楼梦》中第五回的判词

金陵十二钗判词

1、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毁谤生,
多情公子空牵念。

这首诗写的是晴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这两句先是暗示了晴雯的名字,同时也就其命运做了一个总体的暗示,暗示晴雯结局也必如彩云般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这两句是说晴雯虽然有着不俗的志向,但可惜身份只是一个小丫头,主要点出了晴雯的性格特征,在后面的描写中,大家也可以看出,晴雯这个人物确实同其他的丫鬟不同,我想还是在于她高洁的志向吧。"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这两句则是具体暗示晴雯年幼早夭,而原因则是由于"招人怨"和"毁谤生",即别人对她的嫉妒和诽谤。关于这点,我想讲两句我个人的看法,"毁谤生"指的是王保善家的在王夫人面前给晴雯下了绊子,而"招人怨"究竟是泛指,还是指的袭人,我在这里就不好妄下评论了。最后一句"多情公子空牵念"则是指宝玉对晴雯的感情了,其中也有着让人无可奈何的辛酸。

2、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这首诗讲的是袭人。"温柔和顺"和"似桂如兰"是袭人的性格特征,而前面加上了"枉自"和"空云"两个字,则是暗示袭人最终也难以得偿她做姨奶奶的心愿。至于后两句,则暗示袭人最终的命运,袭人最后是要嫁给蒋玉菡的,因此说"优伶有福""公子无缘"。

以上两首诗出自薄命司的《金陵十二钗又副册》,在这里我提一下,《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女子都是小姐或者主子之类的人物,而副册中是姨娘,又副册中则是丫鬟。

3、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这首诗写的是香菱,由于香菱是薛蟠的姨娘,因此将其列入"又副册"。这首诗先是暗示出香菱的名字,然后作者对其命运的评价是"实堪伤",香菱从前的名字叫英莲(即应怜),作者在这里再次暗示了香菱的命运凄惨。而"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则是暗示香菱最后将被折磨致死,而"两地孤木"则是一个"桂"字,因此后四十回中香菱被夏金桂逼死的遭遇与这首判词是吻合的。

4、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 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这两首诗词都是讲的宝玉、宝钗和黛玉三者的爱情悲剧。"停机德"指的是宝钗,"咏絮才"指的是黛玉。而"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则暗示虽然最终宝玉会和宝钗成婚,但心却永远留在了黛玉那里,而宝钗则无法摆脱悲剧的命运。下一首《终身误》含义与前一首诗相同,不再赘述。其中"金玉良姻"、"晶莹雪""齐眉举案"指的都是宝钗,而"木石前盟"和"寂寞林"指的是黛玉。

5、
[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 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这首词堪称《红楼梦》诗词中的经典,讲的是宝玉和黛玉的爱情。宝玉是上界的神瑛侍者,黛玉则是绛珠仙子,为还宝玉一生的眼泪而下界,因此这首词的悲剧意味很浓。同时,作者也暗示二者的爱情最终也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这首词字面意思不深,但含义隽永,感情真挚,需要好好体会。

6、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恨无常]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这两首诗词写的是元春。元春在《红楼梦》中出场不多,但却是一股可以在背后操纵贾府命运的力量。"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暗示了元春在宫中的地位,即后面所写的贵妃身份。"三春争及初春景"这句则是说迎春、探春、惜春都没有她这样好的命运,可她最后的命运又是怎么样呢?也不过是"虎兕相逢大梦归"而已。关于"虎兕相逢"这几个字,按有些红学家推测该是暗示了一个特定的时间或者特定的事件,导致元春的死亡,在此可不必过多理会。至于后一首《恨无常》,含义与前面那首诗相似,其中加入了元春(或者说作者自己)的评论和劝戒。

7、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分骨肉]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这两首诗词写的是探春。前两句先是写出了探春的才华和志向,可惜生不逢时,正是赶在贾府即将走向衰落的"末世"。至于后两句,则暗示了探春最后的结局是远嫁。探春的命运在书中暗示的是比较明显的一个,例如在宝玉过生日的时候,探春抽签的判词是"日边红杏倚云栽",是又一次对探春命运的暗示。

8、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 湘江水逝楚云飞。

乐中悲]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这两首诗词是湘云的判词,至于其含义,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提过,有些热心的网友也给出了很有价值的补充,我就不在此赘述了。

9、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世难容]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这是妙玉的判词。前两句是写妙玉的品性,她曾把刘姥姥用过的茶杯丢弃不要,也曾在宝玉过生日的时候给他送去贺帖(一个出嫁女尼给一个王孙公子祝贺生日,着实有些不伦不类),因此作者在此点明。而后两句则是对妙玉结局的暗示和感叹,也就是说妙玉会有一个很凄惨的结局,"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这两句是不是暗示她最终会被卖到妓院呢?至于后一首《世难容》则说得就更加明显了,先是对妙玉的才貌加以肯定,然后指出妙玉不被人喜欢的原因(李纨曾说过:"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他。"),即"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而下面的"可叹"和"辜负"两句则表明妙玉出家实非自己所愿,也是被逼无奈之举(这一点很多细节可以证明)。至于"风尘肮脏违心愿"我觉得同上面一样,是暗示了妙玉最终的结局。最后一句点明宝玉对她朦胧的感情。

10、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喜冤家]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一味的骄奢淫荡贪还构。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

这两首是迎春的判词,暗示了迎春最终的命运是"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而逼死迎春的这个人是谁呢?诗中称其为"中山狼",按后四十回续书所写,是孙绍祖逼死了迎春,而"子系"这两个字合起来又恰是个"孙"字,因此续书所写与迎春的判词还是吻合的。后面一首词含义与前面相同,更多的是以迎春的口吻对孙绍祖的控诉。

11、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虚花悟]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这两首是惜春的判词,暗示意味很明显,是说惜春最后的结局是出家。在书中,还有很多地方可以表现作者的这种暗示,比如惜春和智能玩,她做的谜语,以及说的一些话,都能暗示其最后出家的结局。至于后一首,则是作者借惜春的眼光来看待事物,表达一种宿命的观点,或者说想表现贾府最终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

12、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 哭向金陵事更哀。

[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这两首是王熙凤的判词,前两句点明王熙凤的名字(凡鸟即是一个凤字),同时也点明了她的才干。至于第三句"一从二令三人木",历来争议颇多,也缺乏比较可信的说法,有人说是表现了王熙凤收服贾琏的三种手段或三个步骤,也有的说是作者在字谜中表达了一种特定的含义,总之这句诗是很让人费解的。而最后一句则是说明王熙凤最后的结局,我们也可以参看《聪明累》中的词句"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可见,她的命运是与贾府的命运紧密联系的,贾府破落,她也必然难逃悲剧的结局。另外,这首词多是作者的感慨,读来还是获益良多的。

13、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留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 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这两首是巧姐的判词,是说最终贾府破落时巧姐会得到刘姥姥的极大帮助。类似的解析在前面也讲过,不再赘述。

14、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晚韶华]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锈帐鸳衾。只这带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这首词讲的是李纨。李纨年轻守寡,只是守着儿子贾兰过日子,按作者的暗示,贾兰最后将会极有出息。但对于李纨来讲,也不过"枉与他人作笑谈"和"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而已了。可见,虽然按中国传统观念看来,李纨最后的结局还是好的,可实际上又有谁真正了解她内心的苦呢?作者实际上是在这里对这一类社会现象做了血泪的控诉!

15、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好事终]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这是秦可卿的判词。作者对其评价是"必主淫",可见其命运也是很悲惨的,至于后两句直接点出荣、宁二府中的龌龊事,含义就更明显了。书中有多处暗示,秦可卿与她的公公贾珍关系非同一般,这与这两首判词的意思是相符的。另外,在这里讲一句题外话,据说《红楼梦》初稿时,曹雪芹将贾珍和秦可卿的关系写了进去,后来可能是因为曹雪芹的一个好朋友很喜欢秦可卿这个人物,于是让曹雪芹将这一段改掉了。但或者是修改得不是很仔细彻底,或者是曹雪芹先生有意为之,书中留下了许多的细节可以供读者做出推测的。

16、
[收尾。飞鸟各投林]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 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这首词是总括贾府命运的,写得很有释家超脱的意味和宿命的味道,无论怎样,贾府最终的衰落都是必然的。也有人在此寻章摘句的分析说哪一句指的是哪个特定的人,我觉得没有必要,就是总括了贾府最终灭亡的必然,这样更加有思想性,我想也更加符合作者的本意吧。

⑻ 农家夫妇生活by时光再笑全本txt在线小说免费阅读

链接:

提取码:aj0w

《农家夫妇生活》是一部已完成的爱情类网络小说,作者是时光再笑。

⑼ 有没有好看穿越小说,完结的,而且不虐的

  • 《史上第一穿越者》 作 者:啸天狼

  • 《穿越之轻松当军嫂》 作 者:林夕梦叶

  • 《穿越莽荒:王牌特工vs野人老公》作 者:福星儿

    一不小心,莽荒大陆最弱小的部落,被她改造成了最强大的部落。野人老公也被她教聪明了。白天穿着兽皮超短裙,在她前面晃晃晃。晚上脱掉兽皮超短裙,躺在床上要要要。慕容九一脚将野人老公踹下床。要个屁!原始社会生娃危险,她才不要。

  • 《金宁公主穿越记》作 者:上官喜晨

    废材青年无所事事游手好闲, 幸得唐朝公主迎进门。 从此人生踏上新旅程, 怀着寻梦、追梦的赤子心, 加上唐朝公主一路相伴, 成功改变废材少年。 少年与公主的旅途中囧事连连, 究竟发生了什么?唐朝公主居然愿意放弃尊贵身份,下嫁平民百姓。 宅男与公主究竟如何相识、相知、相爱、相守、私定终身。

  • 《重生的穿越女配》作 者:浅浅流云

    那一年,她穿越而来,侯府长房嫡女,青春年少,姿容秀丽,才华横溢,心比天高,来到这架空的朝代,摩拳擦掌,野心勃勃;那一月,她在大街上与他初见,对他一见钟情。从此所做的事情事情都是为了引得他的目光,千般心思,万般思考,只为他冷淡的目光停驻在她身上的时光,哪怕仅仅一瞬间。那一日,她想尽办法从家中逃出,狼狈万分的出现在他的面前告诉他她喜欢她,想要嫁给他。

  • 《穿越位面之主》作者:二次元白菜

    夏千事莫名其妙穿越成平行世界的地球守护者。可惜这个地球不太平,N多个平行位面像卫星似得环绕在它周围,瞅准机会便撞过来。一旦与别的位面发生接触,地球的被侵蚀率就会上升,一旦侵蚀率达到100%,夏千事和地球都得GG。于是,为了保护地球、为了保护全人类,还有他和平的日常生活,他毅然踏上这些名为《刀剑神域》、《re:0》的平行位面。

  • 《穿越未来之男人不好当》作者:汝夫人

  • 为了继承父亲的军功,凌兰无奈成了假男人,开始了其悲催的生长史。好不容易熬到十六岁,可以自由选择未来的时候,又被死而复活的老爸丢进了联邦第一男子军校。其实凌兰没啥雄心壮志,这世的目标就想生个优秀的包子玩玩罢了。什么?你说想要包子优秀点,爸爸那边的基因得出类拔萃?呃……那她得要多强大,才能将最强的那个妖孽给推倒强了呢!因为凌兰不认为她有能力让那个男人改变性向爱上

    《变身之穿越异世界的九尾狐仙》作者:梦境醒来最后

    宅男一个,成为了九尾狐···仙?这是一个爱看动漫,小说,漫画的宅男,穿越成九尾狐宅女,在系统的帮助下,一步一步成为独当一面的强者的故事···第一副本《宠物小精灵》第二副本《不死者之王》第三副本《火影忍者》

    《突然就穿越了》作者:壹一一

    从小到大,我一直有一个毛病。就是一做噩梦,我就会瞬间移动。所以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去遍了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但是呢,我这个毛病有个bug,就是我无法控制我要去的目的地。就像刚刚,我在家里睡的好好的,结果一个噩梦,我就瞬间穿越到一个暖烘烘、香喷喷的被窝里……咦!这是哪?哇!好软。

    ps1:本书风格,轻松温馨中,带着新奇与刺激。(举爪发誓,绝对刺激)

    ps2:本书是同一世界穿越,不是穿越其他世界。

    ps3:已有一本百万字精品书,可放心阅读。

    这几本都是不错的,最后第二本是最好看的,个人爱好哈.然后资源的话推荐去vx里找心阅浏览器.(免费的没有广告)

    最后,望采纳,感谢🙏

热点内容
言情小说中的唯美的环境描写句子 发布:2025-07-15 23:04:10 浏览:654
好看的古代小说非言情 发布:2025-07-15 23:04:05 浏览:306
美女抽奖系统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7-15 22:55:10 浏览:401
校园小说女主骂女二 发布:2025-07-15 22:44:17 浏览:425
非常好看的男男快穿小说 发布:2025-07-15 22:34:52 浏览:489
听书宝安卓下载 发布:2025-07-15 22:03:40 浏览:181
青山小说全文阅读 发布:2025-07-15 21:56:05 浏览:624
好看的灵异破案小说排行榜前十名 发布:2025-07-15 21:52:36 浏览:635
类似网游三国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7-15 21:47:36 浏览:185
玫瑰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7-15 21:45:34 浏览: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