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推荐 » 小说阅读中情节的转折点

小说阅读中情节的转折点

发布时间: 2022-04-18 06:59:20

❶ 小说情节的作用

1、在小说作品所提供的特定艺术描写的环境中,由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与环境间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发生、发展、直至解决的整个过程。它通常由一组或若干组具体的生活事件组成,在一条基本情节线索的统领下包括许许多多的细节。

2、小说故事中的矛盾冲突是形成情节的基础,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冲突双方的人物性格,则直接决定了情节进展的趋向。

3、情节越典型,越能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就越有利于典型性格的塑造;脱离了塑造典型性格,故事情节再曲折生动,也毫无意义。

(1)小说阅读中情节的转折点扩展阅读:

小说情节的安排:

1、所选题材要有现实基础

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如契柯夫的《变色龙》,在世界短篇小说的瀚海里虽是一朵小小的浪花,但它显得那样新解,活泼有力,令人回味不己,它像一面镜子,使人们看清了沙皇统治下充满丑恶的社会现实。

2、情节安排合理化,有相应的辅助和暗示

《项链》中有一系列出人意料的情节。小说写女主人公一直向往上流社会,可是接到部长的情帖后,却“懊恼”“发愁”,她在舞会上大获成功,眼看时来运转,却又丢失了项链,赔完项链,最后才得知项链是假的,然而这些情节看似出人意料,却是合乎情理的,这与作者作了一系列铺垫是分不开的。

且看小说开端,作者大段大段介绍玛蒂尔德向望过上流社会的心理,这就为下面描写人物懊恼发愁,遭到挫折提供了依据。

3、情感变化是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

再如《项链》中,小说一再描写玛蒂尔德如何向往上流社会的生活,可是她在舞会前的两次表现却出人意料,见到请帖不但不欢喜反而发怒,准备好舞服,她不但不高兴反而发愁,这种意外的表现吸引读者去探究人物的心理和动机。

同时又使情节的发展出现波澜而不显呆板,丢失项链的偶然事件使人物的命运发生根本的变化,也成了小说情节发展的转折点,小说的结尾,作者又出人意料地让女主人公备受生活艰辛之后,又经受一次精神上的打击,对她的虚荣心给予了沉重的惩罚。

最后,小说在路遇故友,发现赝品的情况下嘎然而止,言有尽而意无穷,使得全篇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效果都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❷ 高考小说阅读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是什么

1、拿捏词义的轻重

近义词虽然表达的意思是相近的,但在表现事物的某种特征或程度上,往往有轻重之别。辨析时就要注意区别。

例如:“损坏”“毁坏”“破坏”其表现的程度就层层升级,依次加重。再如:“陌生”与“生疏”,两个词都有“不熟悉”的意思。但“陌生”表示对一个人或事物因初次接触而不熟悉;

“生疏”则可表示对一个人或事物以前熟悉或曾经有过接触,因相隔时间长变得不熟悉了,或者因接触时间不长次数不多所以不熟悉。

2、限定词义的范围

有些近义词虽指同一事物,但所指范围却有大有小,这种分别也是辨析近义词的一个标准。

例如:“边疆”“边境”“边界”范围是越来越小。“边疆”指远离中心的地方,靠近国界的领土,范围大,同时这个概念比较抽象;“边境”指靠近国界的地方,范围较小,同时这个概念比较具体。“边界”仅指一条界限,范围最小。

3、揣摩词义侧重

有些近义词虽指意义相似,但由于词素构成不同往往所指的侧重点不同,使用就有所不同。

例如:“景色”与“景点”,“景色”侧重指景象、情景。“景点”侧重指景物的地点。再如:“诡辩”与“狡辩”都指无理强辩,但“诡辩”着重在“诡”,即欺诈、怪异,“诡辩”就是用欺诈的手段,奇怪的言辞,似是而非的论证来为自己的谬论辩护。

4、分清词性和语法功能

近义词一般词性相同,但也有词性不同或不完全相同的。

例如“诞生”与“诞辰”,前者为动词,后者为名词,词性不同,用法自然就不同了。也有因词性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不同,如“突然”(形容词),“猛然”(副词)。

5、语感与第一印象

选词填空题还考察学生的日常词汇和语言积累,许多固定搭配或者约定俗成说法,凭借语感即可做出答案。

学生在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积累,不要耗费两大量时间迂回于一道试题。此外,有些词语习惯搭配我们也需要注意,这些就是考察学生的词语积累了。

❸ SAT阅读题型有哪些类型

SAT是美国大学委员会主办的标准化考试,SAT成绩被美国所有高等教育院校所承认,其成绩是世界各地高中生申请美国大学入学资格及奖学金的重要参考,被称为“美国高考”。

最后小编想说的是,对于阅读,SAT官方曾明确表示过,所有题目的答案都可以在阅读原文中明确找到。所以做题时一定不要胡乱猜想,仔细阅读原文,回归原文,到文章里找答案。

❹ 小说情节发展的转折点是什么

好的突然变成不好的 作者的态度 等发生改变

❺ 孩子得救以后文章中有一个句子是本文故事情节的转折点请问是哪个句子呢

孩子得救以后文章中有一个句子是本文故事情节的转折点
这句话就是:
正当大家愁眉莫展的时候,孩子喷出一肚子海水,脸色也渐渐红润了,他的眼睛也慢慢睁开了。

❻ 《含泪奔跑的少年》阅读附答案

1、请简要分析“城管巡查”这一情节在小说中的作用。

答:这一情节是小说的转折点,将小说的情节推向高潮,因为这次事件,小说的主人公看到了城市的“暖”获得了前行的动力。

2、请简要分析这篇小说塑造的主人公“他”的形象。

答:这一事件,体现出了母亲的坚强,也体现出了主人公和母亲之间的亲情。

3、小说的结尾说:“这个世界很冷也很暖,冷暖之间,我不能只是流泪,我要做一个含泪奔跑的人。”结合文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这个世界有冷的一面,也有温暖人心的一面。母亲摆摊被城管清理,腿被烫伤,城管怏怏离去:这是城市的“冷”;为母亲买药膏时,“他”的钱不够,店主了解情况后的好心资助:这是城市的“暖”。

(6)小说阅读中情节的转折点扩展阅读

做题技巧:

1、任何问题都要以文章的中心思想为基础,不要偏离了主题。因为文中极有可能出现后面题目的答案。

2、有可能在阅读理解中并没有出现回答文章中心思想的题目,但是可以将文章的中心思想写在别的题目中。

3、汉语中一词多义现象相当普遍。在理解词语中某个字的意思的时候,必须把它放到这个词语中去考察,这样才能准确地理解这个字的意思。



❼ 《骆驼祥子》中祥子命运的转折点在哪

《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命运多舛,他的命运有哪些转折点,最重要的转折点应该就是,二次买车希望的破灭,促成了祥子与虎妞的悲剧婚姻,这导致了后面的一系列事情,可以说很大原因上因为这个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总结:《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命运多舛,他的命运有哪些转折点,最重要的转折点应该就是,二次买车希望的破灭,促成了祥子与虎妞的悲剧婚姻,这导致了后面一系列事情的发生。

❽ 写小说故事情节应该注意哪些

给个模板参考下吧,基本上也就这些了~话说17k不错啊,福利挺不错的,还经常办培训班来着,新人能学到不少东西呢,对以后的发展很有帮助哒,去试试吧~

小说大纲模版

一、 类型:都市、青春、言情、军事、历史、其、悬疑幻想类包括:玄幻、奇幻、穿越、修真

二、
基调:正剧、喜剧、悲剧、轻松、爆笑、暗黑

文字建立:普通搞笑伤感唯美

三、 全文字数:(写大概字数)

四、 内容梗概:

1:起因:

2:发展:

3:转折:

4:高潮:

5:结束

主线情节设定:

1主线:

2辅线 :

3事件线 :

4感情线(高潮、起伏、低谷):

5注意前逻辑:

(新文整体故事梗概想要讲样故事:写清晰主线少500字)

五、 出场人物:

主角:

角色

①.姓名 ②.人物外貌 ③.性格介绍 ④.人物背景⑤.技能

❾ 阿q正传 分析 转折点 冲突 高潮 结局 情节主线 文学技巧在那 请详细点

阿Q形象的性格特征阿Q性格的分析,要结合“文学人物分析法”。阿Q是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形象经济上:没有土地,没有房屋,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连自己的姓名籍贯也不知道,在未庄也只算得上一个末流的农村流浪汉,政治上受到压迫,没有权利,没有地位。精神上:精神上毒害,如女性观阿Q最主要的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精神胜利法”的定义;在现实的失败面前,不改正视,不愿承认,更不去总结教训,而是以自己假胜利来欺骗自己,安慰自己,再以自己在虚假胜利中的陶醉去欺骗别人。“精神胜利法”的表现;如自轻自贱、自嘲自解、自甘屈辱,或者妄自尊大,自我陶醉等他不愿意承认这个现实,不但在和别人口角的时候,瞪着眼睛道:“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而且,“又很自尊,所有未庄的居民,全不在他眼睛里,甚至于对于两位;‘文童’也有以为不值一笑的神情。”这种不承认主义即使是一些小事上,也有着非常鲜明的表现。他头上有几处癞疮疤,本来这是“最恼人的”而看阿Q的意思,倒也似乎以为不足贵的,因为他忌说‘癞’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后来推而广之,‘光’也讳,‘亮’也讳,再后来,连‘灯’‘烛’都讳了” 。由于他的挑衅或自己的主动出击,总是吃亏的多,所以,他时常改变策略,诸如采用怒目主义之类,但最终,仍然只能为了求得精神上的胜利而已。谁要说“亮起来了”,他便以“你还不配!”来作为还击和报复,并因此真的觉得癞头疮也是一种“高尚和光彩夺目的癞头疮”了。挨了打,便在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 ”,于是就心满意足地得胜了。即使是自己也发现自己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也有办法解脱:“除了‘自轻自贱’不算外,余下的就是‘第一人’。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 ?‘你算是什么东西呢’!” “精神胜利法”的实质;作为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特征,通常是那些需要胜利而又无法取得胜利的人用以维持精神上的平衡的一种“骗术”,所以,常常是最为明显地表现在正在走向没落的统治阶级的精神状态中。“精神胜利法”的产生;是被统治者受统治阶级思想影响的结果。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封建阶级以这种精神上虚假胜利来掩盖在现实中对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失败的病态精神。有三个方面具体的原因:(1)由于封建阶级的残酷压迫。农民从一次次造反的失败中,错误地得出了造反没有出路的教训,而不造反又难以忍受现实生活,于是,便只好寻求精神上的安慰,或求神拜佛,寄希望于来世(2)由于自然经济的闭塞环境。农民在小国寡民、自给自足的生活中,稍有满足便夜郎自大,盲自排外(3)由于以封建家长制为特征的家庭生活。农民在家长制的家庭中,只要是一家之长,无论家庭规模大小、社会地位高低,都有其绝对的权威。所以,越是在外面受辱受压,就越是在家庭里称王称霸。社会地位的卑贱,完全被家庭地位的尊严所抵消。“精神胜利法”的普遍意义;作为一种生活中的弱者的典型思想和精神,并非阿Q所独有,也并非农民所独有,而且,更严重地存在于被帝国主义列强所凌辱的半殖民地的封建统治阶级之中。而阿Q的“精神胜利法”作为一种以主观唯心主义为特征的思想,也并非中国所独有,而且,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具有普遍的意义。这也正是阿Q形象的典型意义之所在。阿Q的性格特征中另一个重要的特征是革命阿Q的革命却是典型的农民自发革命。作者通过阿Q的想象,生动准确地描绘了阿Q心中的革命:……直走进去打开箱子来:元宝,洋钱,洋纱衫,……秀才娘子的一张宁式床先搬到土谷祠,此外便摆了钱家的桌奇,——或者也就用赵家的罢。自己是不动手的了,叫小D来搬,要搬得快,搬得不快打嘴巴……赵司晨的妹子真丑。邹七嫂的女儿过几年再说。假洋鬼子的老婆会和没辫子的男子睡觉,吓,不是好东西!秀才的老婆是眼胞上有疤的。……吴妈长久不见了,不知道在那里,——可惜脚太大。这就是阿Q的革命,这也是中国国民性的另一种表现形态。阿Q的革命要求正是愚昧落后的农民走向觉醒的开始。中国的农民革命,有失败的,也有成功的。但是成功了的农民便又做了皇帝,改变的只是自己和少数人的社会地位,而不是封建思想。从旧皇帝到新皇帝,只是姓氏的改换,其思想传统仍是一脉相承的。这便是中国的社会不能进步,封建统治可以延续几千年的一个根本原因。鲁迅正是通过阿Q的革命,对这一原因进行了揭示和批判。对于阿Q来说,他的革命是失败的。因为辛亥革命并不是农民的革命。在当时辛亥革命的高潮中,不但绝大多数农民仍然是麻木的,无动于衷的,而且,即使有少数最下层、最迫于改变自己地位的农民要求参加革命,也由于资产阶级的反对和地主阶级的报复,而被拒之门外,甚至遭到杀害。所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阿Q越是起劲地进行革命,便越是加速了他的死期的到来。在这个意义上,阿Q的被杀,是作者对辛亥革命的一种批评,也是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精辟揭示。阿Q形象的意义;鲁迅对于阿Q悲剧的描写,除了从中国革命的高度揭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等重大成就之外,仍然没有放松对于国民性的揭露和批判。在作品的最后部分“大团圆”这一章,不仅通过阿Q“无师自通”地喊出了“过了二年又是一个……”的豪言壮语,让阿Q的“精神胜利法”得到了最后一次表现的机会,而且,还通过未庄的和城里的众多的“看客”因为没有听到阿Q唱戏文的遗憾,深刻而沉重地表现了人们的麻木,表现了辛亥革命爆发后社会仍然存在着的死寂和黑暗。开端:不准姓赵(常胜将军);第一、二、三章
经过:不许恋爱(失去生计);第四、五、六章
高潮:不准革命(失去希望);第七、八章
结局:不准活着(替罪羊)。第九章

❿ 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故事情节的转折点在什么地方

《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故事情节的转折点是鲁滨逊在岛上发现的星期五,并且救了他。

热点内容
二婚女人的言情小说 发布:2025-07-19 15:59:50 浏览:943
言情小说里的名字及优美的寓意 发布:2025-07-19 15:59:07 浏览:6
美国经商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7-19 15:39:26 浏览:581
被窝小说阅读全文 发布:2025-07-19 05:50:09 浏览:880
言情小说儿媳妇儿 发布:2025-07-19 04:35:36 浏览:711
十大最火的小说排行榜2015年 发布:2025-07-19 04:02:56 浏览:194
暖夫田妻小说免费阅读 发布:2025-07-19 03:06:35 浏览:63
锦江小说阅读 发布:2025-07-19 02:55:22 浏览:320
关于女配姐弟恋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7-19 02:43:29 浏览:416
群穿到民国的小说推荐 发布:2025-07-19 02:19:50 浏览: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