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雪涛小说阅读答案
① 文言文阅读比较。 (一) 自护其短 《雪涛小说》 北人 ① 生而不识菱者,仕 ② 于南方。席
1、宴席;吃;一起;去除掉;用来;什么;落;寻找;已经 2、到、在; 到 3、A 4、①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 ②船已经开动了,但剑却没有移动(位置)。 5、不知道就说不知道,知道就说知道,要实事求是。(言之有理即可) |
②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选自《雪涛小说》 文言文翻译
古文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译文
北方有个自从出生就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的人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短处),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而是想要清热解毒。”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
菱角生长在水中,(他)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地把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
道理
1.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比喻不懂装懂,还强词夺理。
2.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不能不懂装懂。如果不懂装懂,就难免露馅出丑,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反而不会有人笑你,说不定这个你不会的问题也因此弄清楚了呢。
注释
1.并:连同。 2.去:去除,去掉。 3.欲:想要。 4.坐:因为,由于。
5.或:有的人。 6.而:表转折,此指却 7.曰:说。
8.菱:俗称菱角,形状像牛头,紫红色,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果实有硬壳。
9.北人:北方人。 10.以:用来。 11.强(qiǎng):本文中指“勉强”。
12.仕:(仕途)在……做官。 13.啖:吃。 14.并壳:连同皮壳。
15.食:食用,此可指吃。 16.何:哪里。 17.识:知道。 18.答:回答。
19.护:掩饰。 20.短:缺点,短处。 21.席:酒席。
③ 雪涛小说(文言文释文) 中的一篇 第一句是: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整片文章解释
北 人 食 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而啖菱,并角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翻译:北方人生来不认识菱角的,(有个北方人)在南方当官,酒席上吃菱角,连角壳一起放进口里.有的人(就)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那人自己护短,说:“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的原因是,想用来清热.”有人问道:“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回答说:“前山后山,什么地方没有!”
仕:官,做官
啖:吃.如生啖其肉
或曰:“啖菱须去壳.
或:有人
短:缺点,这里指自己的无知
④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2题。 蛛语蚕曰:“尔饱食终日以至于老...
8.
(1)尔/饱食终日/以至于老(2)蚊虻蜂蝶之见过者/无不杀之
9.(1)告诉(2)热水9(3)本来(4)最终,终于
10.
C
11.(1)(如果)为别人着想就做你,(如果)为自己着想就宁可做我!(2)唉,世上做像蚕这样的人而不做像蜘蛛这样的人很少啊!
12.
蚕是指利世不利己,舍身为人的人;蛛是指利己不利世,自私自利的人。作者所提倡的是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
⑤ 文言文<<雪涛小说>>的翻译
白话译文
在市场上有一个特别贫穷的人,吃过早饭不知道晚饭还有没有。有一天偶然拣到了一个鸡蛋,特别高兴地去告诉他的妻子说:“我们有家当了!”妻子问他在哪里,这人拿着鸡蛋给妻子看,说:“这就是,只是需要十年之后,我们就完备家当了。”
然后与妻子计划说:“我拿着这个鸡蛋,去管邻居借一只鸡,抚养它。等到这鸡长大了,我们取一只母鸡。拿回来生蛋,一个月可以获得15只鸡。两年之内,鸡长大了又生小鸡,可以得到三百只鸡,可以换来十个金子。
然后拿金子买5头母牛,母牛又生小牛,三年可得到25头牛,母牛生的牛,又再生母牛,三年之中可以换三百个金子了。我拿着金子放债,三年之中可得500金。拿其中的三分之二买田地和宅院,剩下的三分之一买仆人和小妾,我与你非常清闲地可以过剩下的日子,那是多快乐的一件事啊!”
他的妻子听他说要买小妾,怫然大怒,用手把鸡蛋打碎了,说:“不能留下祸种。”这人非常愤怒地鞭打了妻子一顿,然后带到衙门见官,说:“败坏我的家产的人,就是这个混蛋妇人,请官吏判她死罪。”官吏问他家财在哪里,破败成什么样了。这人于是从鸡蛋讲起,讲到买小妾为止。
官吏听完说道:“这么多家当竟然被这妇人一拳打毁了,真是可恶,该杀啊!”于是下令烹死。这妇人号叫着说:“我丈夫所说的都是没有发生的事情,为什么就要烹死我啊?”
官吏说:“你丈夫要买小妾也是没有发生的事情,你为什么要嫉妒呢?”妇人说:“话虽然这样,,但是祛除祸患要趁早啊!”官吏闻言大笑然后释放了她。
作品原文
一市人贫甚,朝不谋夕。偶一日拾得一鸡卵,喜而告其妻曰:“我有家当矣。”妻问安在,持卵示之,曰:“此是。然须十年,家当乃就。”因与妻计曰:“我持此卵,借邻人伏鸡乳之,待彼雏成,就中取一雌者,归而生卵,一月可得十五鸡,两年之内,鸡又生鸡,可得鸡三百,堪易十金。
我以十金易五牸,牸复生牸,三年可得二十五牛,牸所生者,又复生牸,三年可得百五十牛,堪易三百金矣。吾持此金举责,三年间,半千金可得也。就中以三之二市田宅,以三之一市僮仆,买小妻。我乃与尔优游以终余年,不亦快乎?”
妻闻欲买小妻,怫然大怒,以手击卵碎之,曰:“毋留祸种!” 夫怒,挞其妻。乃质于官,曰:“立败我家者,此恶妇也,请诛之。”官司问:“家何在?败何状?”其人历数自鸡卵起,至小妻止。官司曰:“如许大家当,坏于恶妇一拳,真可诛。”命烹之。
妻号曰:“夫所言皆未然事,奈何见烹?”官司曰:“你夫言买妾,亦未然事,奈何见妒?”妇曰:“固然,第除祸欲早耳。”官司笑而释之。
(5)文言文雪涛小说阅读答案扩展阅读
《雪涛小说》是200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明代作家江盈科。该书主要讲述了作者在长洲知县任上和求仕时期的所见所闻所想。
江盈科为政体察下情,兴利除弊,是一位难得的贤吏。他所著《王者所天在民论》,认为“民为王者之天,王者之心”。王权表露形迹,天下民众总是设法逃避;而民权表现的是心,却无迹可寻,民心向背,关系社稷的存亡,力量无比。因此,为官者必然“不敢忽民,不忍残民,不能一瞬息忘民”。
他批评当时的朝政腐败:“宫中黄金高如斗,道旁死人不如狗。民苦君乐不忍闻,分明藉资与敌手”。袁宏道赞叹江盈科“痛民心似病,感事泪成诗”。在文学上,江盈科参与创立公安派,贡献巨大。他为文主张“元神活泼”,写真性、真情、真我,被袁氏兄弟称为诗文“大家”。传世著作有今人黄仁生博士辑校、由岳麓书社出版的《江盈科集》。
其事迹留存史册,除桃源县志有记载外,其它如: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六十二史部十八传记类存目四,钦定大清一统志巻二百八十常徳府,江南通志卷一百十三职官志名宦二江蘇二府,湖广通志巻五十乡贤志,云南通志卷十八下之二,贵州通志卷四十五艺文,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六十五经籍考和明清其它笔记小说中,均有专项专条记载。
⑥ 雪涛小说(文言文释文)
北 人 食 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而啖菱,并角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翻译:北方人生来不认识菱角的,(有个北方人)在南方当官,酒席上吃菱角,连角壳一起放进口里。有的人(就)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那人自己护短,说:“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的原因是,想用来清热。”有人问道:“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回答说:“前山后山,什么地方没有!”
仕于南方的仕什么意思?
仕:官,做官
席上啖菱的啖是什么意思?
啖:吃。如生啖其肉
或曰:“啖菱须去壳。”的或什么意思?
或:有人
其人自护其短什么意思?
短:缺点,这里指自己的无知
⑦ 这则文言文怎么解释(选自《雪涛小说》)
翻译:北方人生来不认识菱角的,(有个北方人)在南方当官,酒席上吃菱角,连角壳一起放进口里。有的人(就)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那人自己护短,说:“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的原因是,想用来清热。”有人问道:“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回答说:“前山后山,什么地方没有!”
⑧ 雪涛小说(狡生梦金)文言文翻译
以前有一个非常狡猾的书生,经常耍点小聪明用些诡计骗人。他的老师为人十分严厉,只要学生有一点过错,就捉来一顿毒打,决不宽恕。
有一天,这个书生恰巧犯了学规。老师格外生气,赶紧派人捉拿他,自己则一脸盛怒坐着等他。过了一会,书生被带来了。他跪在地上,其他什么话也不说,只是说:“学生我刚才得到了一千金,正在处理,所以来晚了一些。”老师一听书生得了这么多金子,怒气顿消,关切地问:“你的金子是从哪里来的?”书生回答:“是从地里挖出来的。”
老师接着问:“你打算怎样处理这些金子呢?”书生答道:“我家中原先很穷,没有什么资产。我就和老婆算计,用五百金买田买地,二百金买房子,二百金买家具买仆人奴婢。还有一百金,其中一半用来买书,从此发愤读书;另外一半要送给先生您,用来感谢您平日里对我的教育,这样就把一千金全都安排完了。”
老师听了大喜过望:“你果真有这样的想法吗?那我怎么担当得起。”说着就叫仆人摆上丰盛的酒宴。老师请书生坐下来,还主动给他敬酒。酒席之间两人说说笑笑,十分亲切融洽,与平日里大为不同。正喝得半醉之时,老师突然问道:“你刚刚火急火燎地跑来,金子放好没有,是不是已经放进箱子,上好锁了?”
书生起身答道:“学生刚把金子的用途计划好,就被我老婆一转身给撞醒了。醒来哪里还找得到什么金子,还用得着箱子装吗?”
老师惊奇地问:“你刚才说的金子,是在做梦呀?”
书生回答说:“的确是在做梦。”
老师没得到金子有些不高兴,可与书生的感情已经融洽了,不好再发怒,只好慢慢地说:“你倒是有高尚的感情,就连梦里得了金子也不忘记者师。何况真正得到金子呢!”于是,他接着又给书生劝酒,酒足饭饱之后还把他送出门去。
这个狡猾的书生,就凭着梦中的金子,来对付老师的怒火,不但免了一顿毒打,还得到一顿丰厚宴席。可见以一点点金钱做幌子就可以让人受骗,若是实实在在的金子,人们怎么能不被金子拉下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