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小说阅读理解
A.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一句话概括小说创作中“荒诞化、幻化”的作用。荒诞化、幻化是把小说与人间隔离的重
给作者自己留下了创作的自由,为读者留下了二度创作的自由。
B. 如何解析荒诞小说
针对于荒诞小说文艺理论的解析: C. 疲劳阅读答案星新一荒诞性是这篇小说的一个突出特点,请从文中找出两例 阴险狡猾毫同情且贪厌 D. “为什么有些书我看不懂” -- 如何欣赏文学作品中的“荒诞”
有些人说:我看不懂一本书。有些人说,我看不懂这本书、那本书。 E. 卡夫卡风格是什么意思 卡夫卡被认为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是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其作品主题曲折晦涩,情节支离破碎,思路不连贯,跳跃性很大,语言的象征意义很强,这给阅读和理解他的作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卡夫卡的小说一般不交代具体的地点,没有确切的时间,也不说明具体的社会背景。所有这些特点都是由小说内容的哲理性而来。 在卡夫卡的感受中,世界是荒诞的、可怖的、令人痛苦和绝望的。卡夫卡小说中那种滞重、淡漠和沉闷的气氛,和这样的一个世界正相对应。 卡夫卡笔下描写的都是生活在下层的小人物,他们在这充满矛盾、扭曲变形的世界里惶恐,不安,孤独,迷惘,遭受压迫而不敢反抗,也无力反抗,向往明天又看不到出路。 看到他为我们描绘出的一幅幅画卷我们会感到一阵阵震惊和恐惧,因为他仿佛在为人类的明天敲起阵阵急促的警钟,他为人类的未来担忧。 (5)荒诞小说阅读理解扩展阅读: 为了更好地显示小说的哲理内涵,更深刻地表现世界的不可理喻,卡夫卡习惯于采用以下几种艺术表现手段: 一是象征。卡夫卡常使用象征形象来表达他对社会关系的理解。 二是荒诞。这主要是指那些表现在情节与人物行为上出现的违反常情与理性的情况。 三是逆说。卡夫卡的小说并不止于荒诞,而且还运用了逆说或反论的手法。他所叙述的事情初看起来荒诞不经、自相矛盾,但其中包含着某种真实性。 四是独特的讽刺。卡夫卡的讽刺主要产生于对现实荒诞性的揭示。五是平淡、拙朴、凝重而冷漠的叙事风格。 F. 《局外人》:一个不在母亲葬礼上哭泣而被判死刑的荒诞故事,读懂了吗 本来他的形象和英雄是沾不上边的,可是作者却说:"默尔索是他心中救世主的唯一模样"。何出此言? 他的"局外人"心态,其实换个角度也是他的通透,对世间一切都看得通透,即使是亲情、爱情,和所有周遭的情感,也没有让他迷失自己。 当旁人不解他将母亲送去养老院时,他很自然地说自己赡养不了母亲,并且母亲在养老院里面也能找到自己的乐趣,他们俩都不期待从对方身上得到什么,也都习惯了新的生活。浅浅一席话,道出他对自己和母亲处境的清醒认识。 世人皆醉,他是个清醒者,也是个局外人。 G. 与传统小说相比,意识流小说的特点,请结合具体作品分析
意识流小说以人物意识活动为结构中心来展示人物持续流动的感觉和思想,而且通常借助自由联想来完成叙事内容的转换,因此,它们往往打破传统小说正常的时空次序,而出现过去、现在乃至未来的大跨度的跳跃。人物心理、思绪的飘忽变幻,情节段落的交叉拼接,现实情景、感觉印象以及回忆、向往等的交织叠合,象征性意象及心理独白的多重展示,往往使叙事显得扑朔迷离。因此,面对这一类文本时,解读者尽可能准确地把握将人物多层次的感觉印象、心理图象等贯穿起来的意识中心,从中寻绎人物意识流动的线索,是对它们做出细致、准确的解读的关键。 在表现手法上,意识流作家较多地采用了内心独白、时序颠倒的途述方法;象征性的艺术结构,自由联想(包括事实与梦幻、现实与回乙的相互交织,来回流动);类似蒙太奇的衔接技巧,语言形式的离奇的试验以及舍弃标点符号,等等。 意识流小说中使用最多的技法是直接内心独白、间接内心独白、无所不知的描写和戏剧性独白。直接内心独白是这样一种独白,在描写这样的独白时既无作者介入其中,也无假设的听众,它可以将意识直接展示给读者,而无需作者作为中介来向读者说这说那,也就是说,作者连同他的那“他说”、“他想”之类的引导性词句和他的那些解释性论述都从书页中消失了或近于消失了。间接内心独白则以一位无所不知的作者在其间展示着一些未及于言表的素材,好象它们是直接从人物的意识中流出来的一样;作者则通过评论和描述来为读者阅读独白提供向导。无所不知的描写是有一位无所不知的作家介入描写人物的精神内容和意识活动的过程中,通过运用传统的叙事和描写方法对这种意识进行描述。戏剧式独白直接从人物到读者,无须作者介入其间,但却有一批假想的听众。它所表现的意识深度是有限的,也不象内心独白那样毫无保留。 阅读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到灯塔去》 ,我们可以获得对意识流小说真切的感受。 正如标题所暗示的那样,这部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小说中的人物试图登上一座灯塔。它坐落在力他们聚集的场所几英里处的小岛上。小说开篇就强调了这一点:“可以,当然可以,也许明天天好”,拉姆齐太太说:“但是你得一大早就起来”,她又说。“拉姆齐太太爱同她的儿子詹姆斯说如果天气好的话,他可以到灯塔去”。十年以后,詹姆斯终于第一次到达灯塔,这时,拉姆齐太太早已去世了。小说至此结束了。当然这不是一个历险故事,小说中也没有船骸风暴之类的描写。正如小说的背景--赫不里底群岛中一个孤立的小岛和小说中的人物及其行为都具有象征性一样,灯塔也是一个象征。这一象征确实以极其强大的力量贯穿全书,它象征着人的精神上的鼓励,以及混乱的、支离破碎的生活经验与人在精神上追求的理想中的真理或美之间的对比。 拉姆齐太太是去灯塔一游的积极拥护者,但却遭到她丈夫的强烈反对。在她说了“当然可以,也许明天天好”的话后,她丈夫接了下去:“但是”,他父亲走到起居室的窗口前,说道,“明天天气不会好”。因此,这一基本情景在两种力量的对抗下就具有象征的意义。它是人物内心矛盾的外现。 弗吉尼亚·伍尔芙从一个人的意识到另一个人的意识,从一群人的意识到另一群人的意识,探索着他们反应的意义。跟随着他们的思路,精心安排和设计出现在他的脑海中的形象,仔细而又说明了他把一些经过挑选的象征性事件汇集在一起,直到完成一种布局。她为了论述这些事件、记忆和联想的重要意义,为了使饿对到灯塔去的意义有较深刻的印象,这位细致入微的小说家使用了另一种象征性的场景来作为小说的基本场景的对应。这两种场景互相映衬,当人民发现这些象征意义时,他们只是通过对人群意识的把握,通过直觉,通过知觉感知到它的存在。 在这部小说中有大量合乎理性的传统叙述和描写,但是,作者经常使用内心独白,使小说看起来总象处在主要人物的意识之中。弗吉尼亚·伍尔芙在她的《现代小说》一文中说“当原子落在我们大脑上时,让我们按它们落下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让我们去描绘每一瞥或没一件小事刻在意识上的图案,不管这些图案表面上是多么地不相关,多么地支离破碎”。这是她对自己使用的方法最好的形容。她的意识流部分比乔伊斯的更合乎传统,而且比《尤利西斯》更连贯。但是,即使是在她的作品中仍然有计划地加入了一些不连贯的成分,故意使故事的原由和意义显得模糊,迫使读者去思索,以找到答案,理解作品。 意识流小说中的许多形象具有传统小说中所不具备的多层次的内涵,而意识流说法的加入也使小说的叙事过程变的扑朔迷离、天马行空。在人物的内心意识的展现过程中,人物离我们越来越近,而我们仿佛也看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审判,听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呐喊。 H. 在文学中神秘和荒诞的区别是什么荒诞是否能表现神秘
神秘和荒诞不完全一样。神秘侧重作品的氛围、基调给人带来的一种阅读感受,这种感受往往是人对某种现象无法用逻辑来理解和解释时的一种困惑甚至恐惧,比如悬疑小说很多情境的设置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但作品的表现手法还是现实主义的;而荒诞是一种表现手法,就是将现实中常见的情景经过扭曲、变形等艺术加工,用一种象征式的手法表现现实,比如卡夫卡的《变形计》,用人变成甲虫的情节来表现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常见的隔阂,情节虽然夸张但实际上符合生活的内在逻辑,并不会让人觉得神秘。此外艾略特的《荒原》,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等等,这些作品的荒诞手法也很典型。 热点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