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推荐 » 桐柏英雄小说阅读

桐柏英雄小说阅读

发布时间: 2022-04-28 15:43:19

Ⅰ 桐柏英雄的介绍

《桐柏英雄》是前涉执笔的长篇小说,描写了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纵队,挺进桐柏山,开辟桐柏新区的战斗故事。

Ⅱ 二野十纵的历史

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后勤给养严重不足。为了援助大别山的解放军,中央军委派刚组建不久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0纵队携带物资南下。 1947年9月1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0纵队(以下简称第10纵队)在安阳以东的陈家寨召开了成立大会。纵队机关由冀南军区机关抽调人员组成,下辖第28旅、第29旅、第30旅。第10纵队集中了冀南军区独立第4旅、第5旅及冀南3个分区的独立团和基干团,另接纳了高树勋起义改造部队官兵6000余人,成为一个拥有19800名官兵的大纵队。
第十纵队司令员王宏坤。王宏坤本来是第六纵队的司令员,王近山接任第六纵队司令员后,王宏坤回到晋冀鲁豫军区参与主持日常工作,第十纵队组建,王宏坤担任司令员。
10月20日,第10纵队抵达濮阳,接收了一批南下干部工作团和1200人的原刘邓部队伤兵,再加上地方调拨的随行民工,形成一个庞大行军队列。
王宏坤率领第十纵队南下,运送大批骡马、金条和弹药等物资,千里押送,一直送到大别山。
此时,国民党军队已经开始了对大别山的清剿,刘邓决定内外线配合粉碎国军围剿计划。按照部署,刚刚进入大别山的第10纵队去平汉路西的桐柏山,以桐柏山为依托,建立了桐柏军区,10纵部队发展为二级军区和军分区的基干部队。
中野组建时只有七个纵队,没有第10纵,第十纵队的番号也没有保留。
淮海战役结束后,1949年2月5日,中原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和部队番号的命令,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下辖9个军,从第10到第18军,并包括一个特种兵纵队。
1949年2月中旬,桐柏军区及所属部队根据命令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8军。高树勋和孔庆德先后任军长,部队编为第172、第173、第174师。第58军成立后,即执行剿灭残匪、清除地方反动武装等任务,并配合江汉军区部队发起花(园)西战役。3月上旬,河南军区成立,桐柏军区撤销。5月,第172师调归湖北军区建制,改称独立第4师,第58军军部率第173、第174师拨归河南军区建制,在豫西地区剿匪。9月,军部与河南军区机关合并,第58军番号撤销。
附带说一下,10纵当年默默无闻,今天却非常出名。58军172师改编为湖北军区独立4师,后来以这个师为班底之一,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部队。七十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部队创作了一部小说《桐柏英雄》(前涉执笔),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进行了小说连播,人民出版社于1975年出版了《桐柏英雄》连环画。后来,北京电影制片厂又将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小花》,由陈冲、刘晓庆、唐国强等人主演,获得巨大成功。影片中的主人公赵永生、赵小花的名字,在当时几乎家喻户晓。其中有一首插曲“绒花”,后来又被冯小刚的电影《芳华》作为主题曲再一次搬上荧幕。

Ⅲ 电影小花剧情简介

电影《小花》剧情简介:

该片取材自前涉的小说《桐柏英雄》,讲述了1930年桐柏山区一户穷苦人家被迫卖掉了亲生女儿小花,之后又收养了红军留下的女婴,他们给这个女婴取名也叫小花,十几年后,在解放战争的硝烟中,失散的亲人们终于重逢,共同谱写了一曲壮烈的英雄之歌 。

1930年,桐柏山区的一户姓赵的贫困人家,将不满周岁的女儿小花卖给人家。当晚,伐木工人何向东将地下党员董向坤和周医生的女儿董红果寄养在赵家,因董红果和小花同岁,就改名也叫小花。

十七年后,解放军进入桐柏山区,已经十八岁的赵小花到部队中寻找两年前为躲避抓丁投奔革命队伍的哥哥赵永生,没想到赵永生负伤掉了队。小花没有找到哥哥,却遇到团部卫生队的周医生,母女相见不相识,周医生把小花认作了干女儿。

赵永生的亲妹妹小花被卖以后,又被何向东赎出,收养在何家,改名何翠姑。十几年后,已成长为游击队长的翠姑在一次战斗中救了身负重伤的赵永生,但并不知道他就是自己的亲哥哥。

在攻打县城的战斗中,小花与哥哥赵永生相逢。不久,赵永生被派回家乡大兴营做群众工作,身为区长的何翠姑也来到了这里。小花惊奇地发现翠姑很像自己的妈妈,随即告诉了哥哥。于是,赵永生向翠姑谈起亲妹妹被卖的经过。翠姑对自已幼时的经历一无所知,怀着对赵永生的同情,她答应帮他找到亲妹妹。

翠姑偶然与养父谈起小花兄妹的事情。何向东悲喜交集。向她揭开了真假赵小花的谜底。后来翠姑在一次战斗中为营救小花而身负重伤。战斗结束后,小花和亲生父母相认。永生和小花一起去医院看望翠姑。翠姑在奄奄一息中,断断续续地呼喊哥哥,众人不禁热泪盈眶。小花接过哥哥手中的枪,决心踏着烈士的血迹,去迎接新的胜利 。

(3)桐柏英雄小说阅读扩展阅读

《小花》是北京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剧情片,由张铮执导,唐国强、陈冲、刘晓庆等主演,于1979年上映。

该片在艺术上的显著特点就是敢于写人的情感,敢于以情感人,具有抒性诗般的清新风格,这就使其大不同于以往战争题材的影片。它不仅敢于写情,而且善于写情。创作者通过精心选择典型细节,通过具有视觉形象的典型动作,调动电影艺术的多种手段,来描绘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

该片另一个值得称道的地方是电影手法运用上的探索:

其一,是把色彩作为电影语言一个强有力的表现手段,例如运用色彩的不同来转换时间和空间,凡倒叙、回忆等画面用黑白,这不仅使影片结构严谨、眉目清晰,而且使过去与现实发生交流,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产生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其二,是巧妙运用情绪蒙太奇手法,用视觉形象来表现人物的思维、联想、回忆等,进一步发挥了电影艺术不受时空限制,直接叙述故事,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的优越性,对表达主题、刻画人物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

Ⅳ 桐柏英雄的剧情简介

1947年,解放桐柏地区的战斗打响,已经成为解放军侦察排长的赵永生,随部队挺进桐柏山,赵永生等人因为掩护部队撤退而滞留阵地,为了突破敌人的封锁线,赵永生和战友换上国民党军装,骗过敌人的搜索部队,顺利下山。
敌酋韩长发为了拉拢盘踞在唐河的张福成,逼迫赵小花嫁给张福成。王淑兰听说解放军到了桐柏,冒死帮女儿逃出韩城,小花想到解放军的部队找哥哥,不想却遇到国民党搜索兵。他们误以为小花是山里的游击队,就向她开枪。正巧赵永生等人经过,他们为了掩护老乡逃走,不得不冒着暴露自己身份的危险向敌人开枪。
赵永生等以为已经可以安全撤退,兴高采烈的时候,却遇上前来接应解放军的游击队,他们穿着国民党军装引起游击队误会,只好做了游击队的“俘虏”。后游击队的行踪被国民党发现,陷入了包围之中,两股部队交起火来。看守赵永生等人的卫兵把门锁上去支援战斗,赵永生等人合力把门撞开,开门之时却看见围在门口的国民党军。赵永生等人只好声称是自己人蒙混过关,这一幕正好被何翠姑看见,何翠姑对他们“欺骗”自己的行为恨之入骨。
赵永生被带回国民党军营,而此时韩梅霜并没有认出此人正是从小与她一起长大的赵永生。赵永生穿的军装上写着侯占坤的名字引起韩梅霜的怀疑,赵永生不会撒谎,他找的借口被韩梅霜一语戳穿,但韩梅霜没去深究赵永生的身份,而是劝他和自己一起回韩城。
赵永生潜入敌人内部,凭借自己的机智果敢,逐步赢得敌人的信任,并利用小花的婚事,将唐河援兵除掉。王淑兰和小花知道了赵永生的真实身份,开始帮助赵永生展开活动。小花更是在敌后的革命斗争中渐渐成长起来。
游击队长何翠姑进城联系交通站传递情报,但正遇到来送情报的赵永生,因误解赵永生身份,险对赵永生下杀手,结果自己暴露遭遇追捕受伤,幸被小花与王淑兰救下。
解放军迫近韩城,因为赵永生的情报,顺利打入城内。韩长发见自己的军队节节败退,便残忍杀害自己的部下与士兵。为了挽救父亲,韩梅霜冒死下令全城守军停止抵抗。
赵永生攻进韩府,只见三个“妹妹”都成了韩长发的人质。韩长发追问赵永生自己亲生女儿的下落,被逼无奈,赵永生只有和盘托出真相。何翠姑听说自己是韩长发的亲生女儿很激动,韩长发更不相信自己的女儿会是共产党。此时整个韩城已经欢呼解放,韩长发彻底崩溃,开枪乱射,子弹打在赵永生身上。同时姜团长带着部队破门而入,将韩长发乱枪射死。三朵小花围在赵永生身边,痛呼哥哥。

Ⅳ 小花的幕后制作

张铮口述
★谢添错过执导《桐柏英雄》
《小花》改编自前涉的小说《桐柏英雄》,小说主要描写的是1947年解放军由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这个重要历史转折时刻。如果当时按照那样去拍肯定无异于又是一部军事影片。我上世纪50年代在上影厂跟随老导演汤晓丹拍摄《不夜城》、《铁道游击队》等军事片,后来导演了影片《山林姐妹》,还做了几部翻译片,尤其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很感兴趣。
“文革”刚结束不久,那时手里没有什么剧本,一天我们厂里的一位工人问我想不想拍《桐柏英雄》。这个本子本来是谢添和我的爱人潘文展他们要拍的,他们几个人1977年拍了一部叫做《春天》的影片,我有点兴趣想接这部戏,就问谢添还拍不拍,他说不拍了,我就向汪洋厂长申请,经同意后开始组班子。谢添错过执导这部片子,当时或许谁也没想到《桐柏英雄》后来会成为《小花》,而谢导后来导演了《甜蜜的事业》同样很受欢迎。
★陈荒煤提议增加“人情味”
有意思的是这部影片原来的名字叫做《觅》,意为寻找的意思。而影片后来花大力气改编的过程就是在“觅”最合适的表现方式。摄制组已经到了外景地,一天早晨我在河边洗脸,我们的摄影师云文耀很恳切地对我说,“老张,我觉得调动那么多部队拍战争场面何苦呢?拍得再好也超不过《南征北战》,完全没必要,为什么不试试其他角度”。我很高兴地回到屋里,把摄制组的主创人员叫到一起,大家一起出主意,有说“新现实主义”的,有说“意识流”的,比较一致的意见是主要着力表现兄妹情义,把人物命运作为影片的主要内容而不是战略思想,总之想区别于以前常规的军事片的方式。
厂里有意见怕我们出乱子,而北影厂的艺术顾问、老导演谢铁骊,以及厂里很有威望的摄影师聂晶都支持我们的做法。当时文化部副部长陈荒煤还给我们提出增加强调“人情味”的几场戏,后来在影片上看到最感人的那段翠姑跪行台阶抬担架上山的部分就是陈老提出的建议。
★“那些可爱的年轻人”
说起《小花》,大家印象深刻的一个是音乐,一个是演员。李谷一演唱的《妹妹找哥泪花流》特别有感染力,还要感谢已经过世的作曲王酩。那时他跟着我们摄制组一同体验生活,在创作这首歌时真是煞费苦心,如他的名字“酩”一样他喜欢喝酒,喝得酩酊大醉时偶然间灵感萌生想出这个旋律,他连续哼唱还找到刘晓庆试唱,录在小录音机上反复听。
刘晓庆本来是我们从四川借来的,我们看到她在《南海长城》中的表演很是欣赏。唐国强同样很年轻,刚刚结婚,他非常用功,刚来剧组的时候有点发福,后来苦苦锻炼了一星期,瘦下去了人也黑了,但是却显得非常精神。找陈冲来演小花的过程更为波折,她在谢晋导演的《青春》里第一次亮相,演一个哑女非常淳朴和动人,我们找到她的时候她在上海外语学院上学,刚刚18岁,学校不同意她演戏,她外婆也不同意,后来我们亲自到上海总算说服了她的学校和家里人,而那个胖胖脸的陈冲因为“赵小花”这个角色获得“百花奖”最佳女演员时也不到20岁。
影片拍摄的时候非常顺利,虽然条件比较艰苦但是大家都很敬业,真是非常有活力的年轻人在干事业的感觉。影片拍完后《觅》这个名字太生涩要改,但是迟迟定不下新的名字。剧组的同志找到著名电影评论家钟惦棐,刚巧钟老家的窗台上摆了一盆小花,钟老说不如片名就叫《小花》吧,希望它是报晓中国电影春天的一朵“小花”。

Ⅵ 电影《小花》是根据什么小说改编的

《小花》改编自前涉的小说《桐柏英雄》,小说主要描写的是1947年解放军由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这个重要历史转折时刻。如果当时按照那样去拍肯定无异于又是一部军事影片。我上世纪50年代在上影厂跟随老导演汤晓丹拍摄《不夜城》、《铁道游击队》等军事片,后来导演了影片《山林姐妹》,还做了几部翻译片,尤其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很感兴趣。

“文革”刚结束不久,那时手里没有什么剧本,一天我们厂里的一位工人问我想不想拍《桐柏英雄》。这个本子本来是谢添和我的爱人潘文展他们要拍的,他们几个人1977年拍了一部叫做《春天》的影片,我有点兴趣想接这部戏,就问谢添还拍不拍,他说不拍了,我就向汪洋厂长申请,经同意后开始组班子。谢添错过执导这部片子,当时或许谁也没想到《桐柏英雄》后来会成为《小花》,而谢导后来导演了《甜蜜的事业》同样很受欢迎。
http://book.sina.com.cn/nzt/ent/cnmovie100years/8.shtml

Ⅶ 桐柏英雄作者是谁

桐柏英雄作者是谁?
你好,桐柏英雄作者是前涉。《桐柏英雄》是1972年由前涉执笔完成的长篇小说,后来改编成电影《小花》。
小说简介
《桐柏英雄》描写了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纵队,挺进桐柏山,开辟桐柏新区的战斗故事。

1972年,由前涉执笔完成的长篇小说《桐柏英雄》出版后,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进行了小说连播,人民出版社于1975年出版了《桐柏英雄》连环画。后来,北京电影制片厂又将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小花》,由陈冲、刘晓庆、唐国强等人主演,获得巨大成功。影片中的主人公赵永生、赵小花的名字,在当时几乎家喻户晓。
如满意望采纳

Ⅷ 桐柏英雄小说在哪下载离线观看

直接看电视剧撒

Ⅸ 桐柏英雄赵永生娶了谁

红色经典小说【桐柏英雄】,是集体创作的,由前涉执笔。
原作并没有交代赵永生最后娶了谁,只交代了赵永生所在的部队,在攻打邓县县城时。
赵永生率领一个排,英勇扑向燃烧着熊熊大火的浮桥。
小说虽然没有明写赵永生英勇牺牲,但是稍加分析也可以得出他已经牺牲的结论。

热点内容
武则天被杀小说阅读 发布:2025-10-20 08:47:34 浏览:268
恐怖的直播小说推荐 发布:2025-10-20 08:36:38 浏览:405
言情小说虐文的作者 发布:2025-10-20 08:34:52 浏览:788
都市后宫搞笑流完本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10-20 08:33:14 浏览:477
腹黑少爷小甜妻小说免费 发布:2025-10-20 08:12:42 浏览:240
基地游戏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10-20 08:12:36 浏览:361
我的名字你的姓氏小说txt书包网下载 发布:2025-10-20 08:11:55 浏览:451
校园任务小说恐怖 发布:2025-10-20 08:04:13 浏览:532
男穿女现代言情小说 发布:2025-10-20 07:34:55 浏览:504
推荐完本言情小说 发布:2025-10-20 07:31:13 浏览: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