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闻公子小说推荐
⑴ 邪情公子的作品目录
第一卷 世家重生
第一章 百世凶神(上)
第二章 百世凶神(下)
第三章 可怜的阎罗王
第四章 世家重生
第五章 得名天邪
第二卷 枭雄崛起
第六章 三岁的色狼
第七章 敲诈无处不在
第八章 家族古堡
第九章 武功秘籍
第十章 yin棍啊
第十一章 极乐不死神功(上)
第十二章 极乐不死神功(下)
第十三章 惊现!萝莉!
第十四章 九品二十七阶
第十五章 帝王式的修炼 (上)
第十六章 帝王式的修炼(中)
第十七章 帝王式的修炼(下)
第十八章 帝王式的修炼(终)
第十九章 幸福过后总是痛苦(上)
第二十章 幸福过后总是痛苦(下)
第二十一章 回家
第二十二章 色狼要从娃娃做起(上)
第二十三章 色狼要从娃娃做起(下)
第二十四章 弹指十年间
第二十五章 天杀“无常”
第二十六章 初到北方
第二十七章 北原高中
第二十八章 美女救英雄
第二十九章 傻傻的强盗
第三十章 落魄军人
第三十一章 冰鉴会
第三十二章 妖艳美女变纯情
第三十三章 我们是邻居
第三十四章 好朋友应该互相帮助
第三十五章 英雄也是可以救美女
第三十六章 剿灭?收服?(上)
第三十七章 剿灭?收服?(中)
第三十八章 剿灭?收服?(下)
第三十九章 来签个字吧
第四十章 精兵悍将(上)
第四十一章 精兵悍将(下)
第四十二章 喝醉了的美少女
第四十三章 汗。。很陈很冠希(上)
第四十四章 汗。。很陈很冠希(下)
第四十五章 牛X的三叔
第四十六章 大哥哥你为什么摸我
第四十七章 我的小老婆
第四十八章 孤男寡女共处一室(上)
第四十九章 孤男寡女共处一室(下)
第五十章 难熬的夜晚
第五十一章 艳丽的准岳母
第五十二章 岳母很嚣张(上)
第五十三章 岳母很嚣张(下)
第五十四章 我说 你们是去打仗
第五十五章 冰鉴会崛起(上)
第五十六章 冰鉴会崛起(下)
第五十七章 大摆鸿门宴(上)
第五十八章 大摆鸿门宴(中)
第五十九章 大摆鸿门宴(下)
第六十章 鬼狐
第六十一章 靠!我成了强奸犯!
第六十二章 靠 我成了qiangjian犯!
第六十三章 齐人之福不好享
第六十四章 血染咖啡厅(上)
第六十五章 血染咖啡厅(下)
第六十六章 放长线钓大鱼
第六十七章 黑道大乱
第六十八章 宿世恩怨
第六十九章 长生街神话
第七十章 长生街神话
第七十一章 长生街神话
第七十二章 高中事件
第七十三章 我的老婆很彪悍
第七十四章 天啊!xing福生活没有
第七十五章 生意送上门
第七十六章 我的地盘我最大
第七十七章 特事九组
第七十八章 捉奸在床
第七十九章 汗!见家长?
第八十章 谈婚论嫁?
第八十一章 事情总是那么巧
第八十二章 莲花戒指
第八十三章 狰狞的纹身
第八十四章 最赚钱的行业
第八十五章 麻烦到处都有
第八十六章 我爱一根柴!!!!
第八十七章 你想和我**吗?
第八十八章 ******
第八十九章 周边扩张
第九十章 围点打援
第九十一章 血染的雪花
第九十二章 朱公子的约会
第九十三章 招安?
第九十四章 yin棍龙一
第九十五章 绑架?
第九十六章 我发现,我实在太邪
第九十七章 终于搞定了
第九十八章 风云迭起
第九十九章 忍者
第一百章 六道轮回现
第一百零一章 离别前夜
第一百零二章 律政佳人
第一百零三章 跟着美女回家
第一百零四章 美女的报复
第一百零五章 父女情仇
第一百零六章 爽完之后是要负责
第一百零七章 小白入会
第一百零八章 烈焰堂崛起
第三卷 决战烈焰堂
第一百零九章 进军Q市
第一百一十章 阴谋
第一百一十一章 长刀之夜
第一百一十二章 火烧长街
第一百一十二章 美人如玉
第一百一十三章 你们该死
第一百一十四章 临海东方家
第一百一十五章 宗师之战
第一百一十六章 宗师奴仆
第一百一十七章 哇靠?东方家主皮条客?
第一百一十八章 穿帮了
第一百一十九章 利之所趋
第一百二十章 倾国倾城
第一百二十一章 功力大进
第一百二十二章 龙组总部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分天下
第一百二十四章 麻烦总是会来的
第一百二十五章 谁敢动我老大?
第一百二十六章 家法
第一百二十七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第一百二十八章 连环计
第一百二十九章 楚楚
第一百三十章 童之杀手
第一百三十一章 貌似情敌
第一百三十二章 我的情敌不好当
第一百三十三章 美差
第一百三十四章 有良知的骗子
第一百三十五章 骗子家的夜晚
第一百三十六章 麻烦上门
第一百三十七章 打日本人耳光
第一百三十八章 造星运动
第一百三十九章 叛徒
第一百四十章 枭雄本色
第四卷 东瀛假日
第一百四十一章 北方霸主(上)
第一百四十二章 北方霸主(下)
第一百四十三章 远赴东瀛
第一百四十四章 游泳池旁的美女
第一百四十五章 赌神(上)
第一百四十六章 赌神(下)
第一百四十七章 陪表妹去上学
第一百四十八章 校园暴力
第一百四十九章 筱竹
第一百五十章 暴力摩托团
第一百五十一章 山口家族
第一百五十二章 ******
第一百五十三章 笨女人
第一百五十四章 受日本思想影响的女孩
第一百五十五章 忧愁的小姨
第一百五十六章 入侵日本
第一百五十七章 说不清道不明
第一百五十八章 好大、好白啊
第一百五十九章 混血女nu
第一百六十章 招揽人马
第一百六十一章 和太子妃玩**
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刀谷之战(上)
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刀谷之战(中)
第一百六十四章 一刀谷之战(下)
第一百六十五章 黑道上的六方会谈
第一百六十六章 不要小看我
第一百六十七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
第五卷 平淡人生
第一百六十八章 平淡生活
第一百六十九章 东方学园
第一百七十章 老师我得了绝症
第一百七十一章 睡神
第一百七十二章 打架?我不去。
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灌篮(上)
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灌篮(中)
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灌篮(下)
第一百七十六章 God of death再现
第一百七十七章 纤纤往事
第一百七十八章 儿时小弟
第一百七十九章 KTV里的黑帮
第一百八十章 青帮三哥
第一百八十一章 揭穿
第一百八十二章 处罚
第一百八十三章 青帮杜友诚
第一百八十四章 同盟
第一百八十五章 齐家母女
第一百八十六章 munv同乐
第一百八十七章 上海黑夜
第一百八十八章 伟大的父亲
第一百八十九章 找麻烦
第一百九十章 抢夺美人
第一百九十一章 强势
第一百九十二章 被袭受伤
第一百九十三章 将军之怒
第一百九十四章 李家之威不可挡
第一百九十五章 归魂庄鬼医
第一百九十六章 鬼医,万恶的鬼医!
第一百九十七章 金雕龙蟒
第一百九十八章 老爸。。。变态的老爸!
第一百九十九章 七宗罪
第二百章 低调为人
第二百零一章 球场风云
第六卷 风云再起
第二百零二章 如此同窗
第二百零三章 原来装B可以装到
第二百零四章 可恶之人,必有可
第二百零五章 情敌,绝对的情敌
第二百零六章 惹火美女
第二百零七章 千万不要惹美女
第二百零八章 原来我是挡箭牌
第二百零九章 老子进了警察局
第二百一十章 军警冲突
第二百一十一章 朋友与敌人
第二百一十二章 失败的paoniu任务
第二百一十三章 若情的初恋男友
第二百一十四章 yin绯别墅
第二百一十五章 惊天秘密
第二百一十六章 社团风波
第二百一十七章 江湖争斗
第二百一十八章 肉体交易
第二百一十九章 黑道战争
第二百二十章 女仆令狐烟
第二百二十一章 侵犯!众人心中的女神
第二百二十二章 汗,挑战我?
第二百二十三章 传说中的低能儿
第二百二十四章 这些人,是给你的
第二百二十五章 日本剑道是垃圾
第二百二十六章 全面发动
第二百二十七章 利诱
第二百二十八章 魔女刘艳
第二百二十九章 你是我的情人
第二百三十章 小人西门剑
第二百三十一章 势利眼的慕容父子
第二百三十二章 把他丢出去
第三百二十三章 茶道社?hougong社
第二百二十四章 我来一手空城计
第二百二十五章 坑杀
第二百二十六章 迷情演唱会(上)
第二百二十七章 迷情演唱会(下)
第二百二十八章可怜的暴发户
第二百二十九章 无题
第七卷 韩城攻略
第二百三十章 龙一再访
第二百三十一章 王牌
第二百三十二章 美丽空姐
第二百三十三章 目标女孩
第二百三十四章 夜店
第二百三十五章 死亡一夜qing
第二百三十六章 麻烦的保护人
第二百三十七章 空姐金慧丽
第二百三十八章 下乘黑帮
第二百三十九章 华丽的转变
第二百四十章 我们结婚吧
第二百四十一章 神啊!救救我吧
第二百四十二章 可怜的孩子
第二百四十三章 空中飞人
第二百四十四章 韩国流氓真不少
第二百四十五章 我的兄弟更加多
第二百四十六章 悲哀金慧丽
第二百四十七章 让你倾家荡产(上)
第二百四十八章 让你倾家荡产(下)
第二百四十九章 黑社会追债很可怕
第二百五十章 强悍美珠
第一百五十一章 丑恶政治
第二百五十二章 青春可爱无敌美少女
第二百五十三章 影
第二百五十四章 致命错误
第二百五十五章 冰魂
第二百五十六章 继续无题
第二百五十七章 以势压人
第二百五十八章 白种尤物
第二百五十九章 致命诱惑
第二百六十章 美女邀我去她家
第二百六十一章 美女家里被抓jian
第二百六十二章 张狂的表现
第二百六十三章 我六亲不认
第二百六十四章 黑社会大姐韩美珠
第二百六十五章 两个女人引发的血案
第二百六十六章 敲诈
第二百六十七章 动乱伊始
第二百六十八章 交锋
第二百六十九章 怒火
第二百七十章 冰封空间
第二百七十一章 尘埃落定
第二百七十二章 政客
第二百七十三章 忍无可忍无须再忍
第八卷 江湖风暴
第二百七十九章 挑战又见挑战
第二百八十章 美女之间的冲突
第二百八十一章 打击你到死
第二百八十二章 两个女人的战争
第二百八十三章 老子发飙了
第二百八十四章 华山之巅
第二百八十五章 复仇之战
第二百八十六章 五岳攻略(上)
第二百八十七章 五岳攻略(下)
第二百八十八章 实力决定一切
第二百八十九章 吞并
第二百九十章 凶钻
第二百九十一章 风伯神风决
第二百九十二章 浮夸子弟
第二百九十三章 姜还是老的辣
第二百九十四章 丢人现眼的家伙
第二百九十五章 翻脸无情
第二百九十六章 玩死人不偿命
第二百九十七章 恳求
第二百九十八章 欺男霸女
第二百九十九章 乡村争斗
第三百章 救人
第三百零一章 暗流涌动
第三百零二章 皇帝的感觉
第三百零二章 蒙特斯
第三百零三章 针锋相对
第三百一十六章 饿鬼道军团
第三百一十七章 三大险地
第三百一十八章 杀人
第三百一十九章 劝服
第三百二十章 江湖风暴(1)
第三百二十一章 江湖风暴(2)
第三百二十二章 江湖风暴(3)
第三百二十三章 江湖风暴(4)
第三百二十四章 江湖风暴(5)
第三百二十五章 江湖风暴(6)
第三百二十六章 华夏之巅
第九卷 邪情天下
第二百七十四章 游龙归国
第二百七十五章 死亡游戏(上)
第二百七十六章 死亡游戏(下)
第二百七十七章 魅惑众生
第二百七十八章 好大的南瓜
第三百二十七章 拉斯维加斯
第三百二十八章 砸场子
第三百二十九章 赌博
第三百三十章 犯贱的日本人
第三百三十一章 欠债还钱
第三百三十二章 拉斯维加斯枪战
第三百三十三章 意想不到的惊喜
第三百三十四章 血神
第三百三十五章 至高神
第三百三十六章 秘闻
第三百三十七章 华人大哥
第三百三十八章 酒楼风波
第三百三十九章 真男人不如假男
第三百四十章 行动之初
第三百四十一章 血洗越南帮
第三百四十二章 值得一去的约会
第三百四十三章 骷髅会的公主
第三百四十四章 调情
第三百四十五章 慈善晚宴
第三百四十六章 劫匪
第三百四十七章 绝密潜入
第三百四十八章 完美毁灭
第三百四十九章 丰都大帝
第三百五十章 下棋之人
第三百五十一章 狂袭
第三百五十二章 血族密录(上)
第三百五十三章 血族密录(下)
第三百五十四章 战火重燃(上)
第三百五十五章 战火重燃(下)
第三百五十六章 白宫会晤
第三百五十七章 剑拔弩张
第三百五十八章 血雨腥风
第三百五十九章 教皇的邀请
第三百六十章 教廷危机
第三百六十一章 圣子
第三百六十二章 威廉古堡(上)
第三百六十三章 威廉古堡(下)
第三百六十四章 大预言术
第三百六十五章 教廷的主人
第三百六十六章 血帝现,血族收
第三百六十七章 血帝出,血族收
第三百六十八章 十三血帝
第三百六十九章 围魏救赵
第三百七十章 血染东京(上)
第三百七十一章 血染东京(中)
第三百七十二章 血染的东京(下)
第三百七十三章 最后的圣战(一)
第三百七十四章 最终的圣战(二)
第三百七十五章 最后的圣战(三)
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后的圣战(四)
第三百七十七章 邪情天下(大结局)
⑵ 古代有哪些蝴蝶效应,看似小事却最终改变了历史走向
古代刘秀就是这蝴蝶效应小事的典型代表,事因是汉景帝酒后,阴差阳错地误睡了一个宫女,这个宫女很幸运,为汉景帝生了一个儿子,汉景帝给他取名叫刘发。到了西汉末年,王莽这个外戚派,害死了皇帝,篡夺了皇位,自己当上了天子。发生了这种是,刘姓的皇子皇孙肯定是不干的呀,本来大汉江山是我们刘家的,你姓王的说改国号就改国号了,你做的这些,怎么能平复刘氏皇子皇孙的怒气呢?索性,刘姓的皇子皇孙开始反叛王莽了。结果把王莽政权给推翻的,就是汉景帝儿子刘发的后代,这个人就是东汉的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
蝴蝶效应,是说因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造成巨大的坏的后果。以上两个历史事件也足以说明这一切。
⑶ 蠹鱼之痴是什么意思
聊斋志异-素秋 (书中蠹鱼的来历)
俞慎字谨庵,顺天旧家子。赴试入都,舍于郊郭。时见对户一少年,美如冠玉。心好之,渐近与语,风雅尤绝。大悦,捉臂邀至寓所,相与款宴。问其姓氏,则金陵俞士忱也,字恂九。公子闻与同姓,更加浃洽,订为昆仲;少年遂减名字为忱。
明日过其家,书舍光洁;然门庭踧落,更无厮仆。引公子入内,呼妹出拜,年约十三四,肌肤莹澈,粉玉无其白也。少顷托茗献客,家中似无臧获。公子异之,数语遂出。自后友爱如胞。恂九无日不来,或留共宿,则以弱妹无伴为辞。公子曰:“吾弟流寓千里,曾无应门之僮,兄妹纤弱,何以为生?计不如从我去,有斗舍可共栖止,如何?”恂九喜,约以场后。试毕,恂九邀公子去,曰:“中秋月明如昼,妹子素秋具有蔬酒,勿违其意。”竟挽入内。素秋出,略道温凉,便入复室,下帘治具。少间自出行炙。公子起曰:“妹子奔波,情何以忍!”素秋笑入。顷之搴帘出,则一青衣婢捧壶;又一媪托柈进烹鱼。公子讶曰:“此辈何来?不早从事而烦妹子?”恂九微笑曰:“妹子又弄怪矣。”但闻帘内吃吃作笑声,公子不解其故。既而筵终,婢媪撤器,公子适嗽,误咳婢衣;婢随唾而倒,碎碗流炙。视婢,则帛剪小人,仅四寸许。恂九大笑。素秋笑出,拾之而去。俄而婢复出,奔走如故,公子大异之。恂九曰:“此不过妹子幼时,卜紫姑之小技耳。”公子因问:“弟妹都已长成,何未婚姻?”答云:“先人即世,去留尚无定所,故此迟迟。”遂与商定行期,鬻宅,携妹与公子俱西。既归,除舍舍之;又遣一婢为之服役。
公子妻,韩侍郎之犹女也,尤怜爱素秋,饮食共之。公子与恂九亦然。而恂九又最慧,目下十行,试作一艺,老宿不能及之。公子劝赴童试,恂九曰:“姑为此业者,聊与君分苦耳。自审福薄,不堪仕进;且一入此途,遂不能不戚戚于得失,故不为也。”居三年,公子又下第。恂九大为扼腕,奋然曰:“榜上一名,何遂艰难若此!我初不欲为成败所惑,故宁寂寂耳。今见大哥不能发舒,不觉中热,十九岁老童当效驹驰也。”公子喜,试期送入场,邑、郡、道皆第一。益与公子下帷攻苦。逾年科试,并为郡、邑冠军。恂九名大噪,远近争婚之,恂九悉却去。公子力劝之,乃以场后为解。
无何,试毕,倾慕者争录其文,相与传颂;恂九亦自觉第二人不屑居也。及榜发,兄弟皆黜。时方对饮,公子尚强作噱;恂九失色,酒盏倾堕,身仆案下。扶置榻上,病已困殆。急呼妹至,张目谓公子曰:“吾两人情虽如胞,实非同族。弟自分已登鬼箓。衔恩无可相报,素秋已长成,既蒙嫂抚爱,媵之可也。”公子作色曰:“是真吾弟之乱命也!其将谓我人头畜鸣者耶!”恂九泣下。公子即以重金为购良材。恂九命舁至,力疾而入,嘱妹曰:“我没后即阖棺,无令一人开视。”公子尚欲有言,而目已瞑矣。公子哀伤,如丧手足。然窃疑其嘱异,俟素秋他出,启而视之,则棺中袍服如蜕;揭之,有蠹鱼径尺僵卧其中。骇异间,素秋促入,惨然曰:“兄弟何所隔阂?所以然者非避兄也;但恐传布飞扬,妾亦不能久居耳。”公子曰:“礼缘情制,情之所在,异族何殊焉?妹宁不知我心乎?即中馈当无漏言,请勿虑。”遂速卜吉期,厚葬之。初,公子欲以素秋论婚于世家,恂九不欲。既殁,公子商于素秋,素秋不应。公子曰:“妹子年已二十,长而不嫁,人其谓我何?”对曰:“若然,但惟兄命。然自顾无福相,不愿入侯门,寒士而可。”公子曰:“诺。”不数日,冰媒相属,卒无所可。先是,公子妻弟韩荃来吊,得窥素秋,心爱悦之,欲购作小妻。谋之姊,姊急戒勿言,恐公子知。韩心不释,托媒风示公子,许为买乡场关节。公子闻之,大怒诟骂,将致意者批逐出门,自此交往遂绝。又有故尚书孙某甲,将娶而妇卒,亦遣冰来。其甲第人所素识,公子欲一见其人,因使媒约,使甲躬谒。及期。垂帘于内,令素秋自相之。甲至,裘马驺从,炫耀闾里;人又秀雅如处子。公子大悦,而素秋殊不乐。公子竟许之,盛备装奁。素秋固止之;公子亦不听,卒厚赠焉。既嫁,琴瑟甚敦。然兄嫂系念,月辄归宁。来时,奁中珠绣,必携数事付嫂收贮。嫂不解其意,亦姑听之。
甲少孤,寡母溺爱太过,日近匪人,引诱嫖赌,家传书画鼎彝,皆以鬻偿戏债。韩荃与有瓜葛,日招甲饮而窃探之,愿以两妾及五百金易素秋。甲初不肯;韩固求之,甲意摇动,恐公子不甘。韩曰:“彼与我至戚,此又非其支系,若事已成,彼亦无如我何;万一有他,我身任之。有家君在,何畏一俞谨庵哉!”遂盛妆两姬出行酒,且曰:“果如所约,此即君家人矣。”甲惑之,约期而去。至日,虑韩诈谖,夜候于途,果有舆来,启帘验照不虚,乃导去,姑置斋中。韩仆以五百金交兑明白。甲奔入,诳素秋曰:“公子暴病相呼。”素秋未遑理妆,草草遂出。舆既发,夜迷不知何所,逴行良远,殊不可到。忽见二巨烛来,众窃喜其可以问路。及至前,则巨蟒两目如灯。众大骇,人马俱窜,委舆路侧;将曙复集则空舆存焉。意必葬于蛇腹,归告主人,垂首丧气而已。
数日后,公子遣人诣妹,始知为恶人赚去,初不疑其婿之伪也。陪娶婢归,细诘情迹,微窥其变,忿极,遍诉都邑。某甲惧,求救于韩。韩以金妾两亡,正复懊丧,斥绝不为力。甲呆憨无所复计,各处勾牒至,俱以赂嘱免行。月余,金珠服饰典货一空。公子于宪府究理甚急,邑官皆奉严令,甲知不能复匿,始出,至公堂实情尽吐。宪票拘韩对质。韩惧,以情告父。父时已休职,怒其所为不法,执付隶。及见官府,言及遇蟒之变,悉谓其词枝梧;家人搒掠殆遍,甲亦屡被敲楚。幸母日鬻田产,上下营求,刑轻得不死,而韩仆已瘐毙矣。韩久困囹圄,愿助甲赂公子千金,哀求罢讼。公子不许。甲母又请益以二姬,但求姑存疑案以待寻访;妻又承叔母命,朝夕解免,公子乃许之。甲家甚贫,货宅办金,而急切不能得售,因先送姬来,乞其延缓。
逾数日,公子夜坐斋中,素秋偕一媪,蓦然忽入。公子骇问:“妹固无恙耶?”笑曰:“蟒变乃妹之小术耳。当夜窜入一秀才家,依于其母。彼亦识兄,今在门外。”公子倒屣出迎,则宛平名士周生也,素相善。把臂入斋,款洽臻至。倾谈既久,始知颠末。初,素秋昧爽款生门,母纳入,诘之,知为公子妹,便欲驰报。素秋止之,因与母居。甚得母欢,以子无妇,窃属意素秋,微言之。素秋以未奉兄命为辞。生亦以公子交契,故不肯作无媒之合,但频频侦听。知讼事已有关说,素秋乃告母欲归。母遣生率一媪送之,即嘱媪为媒。公子以素秋居生家久,亦有此心;及闻媪言大喜,即与生面订姻好。先是,素秋夜归,欲使公子得金而后宣之。公子不可,曰:“向愤无所泄,故索金以败之耳。今复见妹,万金何能易哉!”即遣人告诸两家罢之。又念生家故不甚丰,道又远,亲迎殊难,因移生母来,居以恂九旧第;生亦备币帛鼓乐,婚嫁成礼。
一日,嫂戏素秋曰:“今得新婿,从前枕席之爱犹忆之否?”素秋笑顾婢曰:“忆之否?”嫂不解,研问之,盖三年床第皆以婢代。每夕以笔画其两眉,驱之去,即对烛独坐,婿亦不之辨也。盖奇之,求其术,但笑不言。次年大比,生将与公子偕往。素秋曰:“不必。”公子强挽而去。是科,公子中式,生落第归。逾年母卒,遂不复言进取矣。一日,素秋谓嫂曰:“向求我术,固未肯以此骇物听也。今将远别,请秘授之,亦可以避兵燹。”嫂惊问故,答曰:“三年后此处当无人烟。妾荏弱不堪惊恐,将蹈海滨而隐。大哥富贵中人,不可以偕,故言别也。”乃以术悉授嫂。数日又告别,公子留之不得,至泣下,问:“何往?”又不言。鸡鸣早起,携一白须奴,控双卫而去。公子阴使人尾送之,至胶莱之界,尘雾幛天,既晴,已迷所住。
三年后闯寇犯顺,村舍为墟。韩夫人剪帛置门内,寇至,见云绕韦驮高丈余,遂骇走,以是得保无恙。后村中有贾客至海上,遇一叟似老奴,而髭发尽黑,猝不能认。叟停足笑曰:“我家公子尚健耶?借口寄语:秋姑亦甚安乐。”问其居何里,曰:“远矣,远矣!”匆匆遂去。公子闻之,使人于所在遍访之,竟无踪迹。
异史氏曰:“管城子无食肉相,其来旧矣。初念甚明,而乃持之不坚。宁如糊眼主司,固衡命不衡文耶?一击不中,冥然遂死,蠹鱼之痴,一何可怜!伤哉雄飞不如雌伏。”
⑷ 以《魏公子列传》为例 谈谈史记是怎样塑造人物形象
一、把握人物性格准确深入选择历史材料精心细致
作者在深入研究充分占有历史材料的基础上,凭借自己犀利的目光,敏锐的思维,捕捉、挖掘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性格鲜明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魏公子列传》中的信陵君仁而下士,不耻下交,谦恭有礼。
司马迁在捕捉挖掘出人物性格特征之后,精心细致地选择历史材料去表现突出人物的几件大事,有的却用生活中的琐事小事。选材标准不是事件的大小,而是事件能否鲜明地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选材之后,司马迁采用了互见法,突出人物性格特征。如《魏公子列传》主要是表现信陵君的“仁而下士”,但信陵君有时并没有做到这一点。魏相魏齐曾将范雎打得“折胁 1齿”,后来范雎做了秦相,要报仇,魏齐无藏身之所。赵相虞卿为了救魏齐,解去相印与魏齐一起投靠信陵君。但信陵君畏惧秦国,未及时接见他们,结果魏齐“怒而自刎 ”了。如果将这件事写进信陵君本纪里,必然会对信陵君的形象造成损害。因此,司马迁将它写进了《范雎蔡泽传》中。这样,既不损害认为性格的完整性,又保持了历史的真实性,可谓一石两鸟,一箭双雕。
二、细致入微地描写突出人物性格特征
司马迁对选取的历史材料进行了细致入微地描写,从而使人物形象更鲜明突出。这种对材料细致入微地描述主要在作者生动具体地写出了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逼真地再现出人物活动的曲折复杂的情节和紧张多变的场面。如〈魏公子列传〉写信陵君的经过:
魏有隐士曰侯赢,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遗之。不肯受,曰:“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之财。”公子于是召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5虚左,6自迎夷门侯生。候生摄敞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
这里通过对信陵君亲自迎侯生的情节进行细致入微地描述,从而就把信陵君“仁而下士”和侯生傲岸的性格鲜明突出地表现了出来,给读者留下深刻 的印象。“候生下见其客朱亥,俾睨,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合”这个情节生动传神,富有戏剧性。除了正面描写信陵君和侯生的言行,神情之外,还描写了其他认为对这件事的反映,从侧面烘托出信陵君的谦虚下士的性格。
三、通过个性化语言 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史记》通过人物个性化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⑸ 求:现任爱上前任的耽美小说,白月光和红玫瑰在一起的耽美小说,如红玫瑰爱上了白月光
书名:在陌陌约到金主的白月光怎么办
作者:生悲死喜
完结+番外
文案:
“煞笔金主,他还不知道我把他的白月光给睡了!”
——来自替身的+1s客户端
白月光攻×替身受,1V1
修罗场高能预警,酸爽但不憋屈
情有独钟 现代架空 爽文 都市情缘
⑹ 以《魏公子列传》为例 谈谈史记是怎样塑造人物形象如题 谢谢了
一、把握人物性格准确深入选择历史材料精心细致 作者在深入研究充分占有历史材料的基础上,凭借自己犀利的目光,敏锐的思维,捕捉、挖掘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性格鲜明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魏公子列传》中的信陵君仁而下士,不耻下交,谦恭有礼。 司马迁在捕捉挖掘出人物性格特征之后,精心细致地选择历史材料去表现突出人物的几件大事,有的却用生活中的琐事小事。选材标准不是事件的大小,而是事件能否鲜明地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选材之后,司马迁采用了互见法,突出人物性格特征。如《魏公子列传》主要是表现信陵君的“仁而下士”,但信陵君有时并没有做到这一点。魏相魏齐曾将范雎打得“折胁 1齿”,后来范雎做了秦相,要报仇,魏齐无藏身之所。赵相虞卿为了救魏齐,解去相印与魏齐一起投靠信陵君。但信陵君畏惧秦国,未及时接见他们,结果魏齐“怒而自刎 ”了。如果将这件事写进信陵君本纪里,必然会对信陵君的形象造成损害。因此,司马迁将它写进了《范雎蔡泽传》中。这样,既不损害认为性格的完整性,又保持了历史的真实性,可谓一石两鸟,一箭双雕。 二、细致入微地描写突出人物性格特征 司马迁对选取的历史材料进行了细致入微地描写,从而使人物形象更鲜明突出。这种对材料细致入微地描述主要在作者生动具体地写出了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逼真地再现出人物活动的曲折复杂的情节和紧张多变的场面。如〈魏公子列传〉写信陵君的经过: 魏有隐士曰侯赢,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遗之。不肯受,曰:“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之财。”公子于是召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5虚左,6自迎夷门侯生。候生摄敞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 这里通过对信陵君亲自迎侯生的情节进行细致入微地描述,从而就把信陵君“仁而下士”和侯生傲岸的性格鲜明突出地表现了出来,给读者留下深刻 的印象。“候生下见其客朱亥,俾睨,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合”这个情节生动传神,富有戏剧性。除了正面描写信陵君和侯生的言行,神情之外,还描写了其他认为对这件事的反映,从侧面烘托出信陵君的谦虚下士的性格。 三、通过个性化语言 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史记》通过人物个性化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⑺ 解释“虚左以待”和“无出其右”
虚左以待:空着尊位恭候别人。无出其右:没有能超过他的。
一、虚左以待[ xū zuǒ yǐ dài ]
【解释】:虚:空着;左:古时以左为尊;待:等待。空着尊位恭候别人。
【出自】:汉司马迁《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译文】:公子的随从车骑,左边空着,用来迎接夷门侯生。
二、无出其右 [ wú chū qí yòu ]
【解释】:出:超出;右:上,古代以右为尊。没有能超过他的。
【出自】:东汉 班固《汉书·高帝纪下》:“贤赵臣田叔、孟舒等十人,如见与语,汉庭臣无能出其右者。”
【译文】:我与田叔、孟舒等十人,见面交谈,汉朝中没有能超过他的。
一、虚左以待近义词
虚位以待[ xū wèi yǐ dài ]
【解释】:留着位置等待。
【出自】: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宁可虚位以待人,不可以人而滥位。”
【译文】:宁可留着位置等待来等待他人,不可以滥用人放在这个位子
二、无出其右近义词
盖世无双 [ gài shì wú shuāng ]
【解释】:盖:压倒,超过。才能或武艺当代第一,没有人能比得上。
【出自】:秦 韩非《韩非子·解老》:“能御万物则战易胜敌,战易胜敌而论必盖世。”
【译文】:能御万物就容易战胜敌人,战易但胜敌不易,这一方面没有人能比得上。
⑻ <<素秋>>故事简介
素秋
俞慎字谨庵,顺天旧家子。赴试入都,舍于郊郭。时见对户一少年,美如冠玉。心好之,渐近与语,风雅尤绝。大悦,捉臂邀至寓所,相与款宴。问其姓氏,则金陵俞士忱也,字恂九。公子闻与同姓,更加浃洽,订为昆仲;少年遂减名字为忱。
明日过其家,书舍光洁;然门庭踧落,更无厮仆。引公子入内,呼妹出拜,年约十三四,肌肤莹澈,粉玉无其白也。少顷托茗献客,家中似无臧获。公子异之,数语遂出。自后友爱如胞。恂九无日不来,或留共宿,则以弱妹无伴为辞。公子曰:“吾弟流寓千里,曾无应门之僮,兄妹纤弱,何以为生?计不如从我去,有斗舍可共栖止,如何?”恂九喜,约以场后。试毕,恂九邀公子去,曰:“中秋月明如昼,妹子素秋具有蔬酒,勿违其意。”竟挽入内。素秋出,略道温凉,便入复室,下帘治具。少间自出行炙。公子起曰:“妹子奔波,情何以忍!”素秋笑入。顷之搴帘出,则一青衣婢捧壶;又一媪托柈进烹鱼。公子讶曰:“此辈何来?不早从事而烦妹子?”恂九微笑曰:“妹子又弄怪矣。”但闻帘内吃吃作笑声,公子不解其故。既而筵终,婢媪撤器,公子适嗽,误咳婢衣;婢随唾而倒,碎碗流炙。视婢,则帛剪小人,仅四寸许。恂九大笑。素秋笑出,拾之而去。俄而婢复出,奔走如故,公子大异之。恂九曰:“此不过妹子幼时,卜紫姑之小技耳。”公子因问:“弟妹都已长成,何未婚姻?”答云:“先人即世,去留尚无定所,故此迟迟。”遂与商定行期,鬻宅,携妹与公子俱西。既归,除舍舍之;又遣一婢为之服役。
公子妻,韩侍郎之犹女也,尤怜爱素秋,饮食共之。公子与恂九亦然。而恂九又最慧,目下十行,试作一艺,老宿不能及之。公子劝赴童试,恂九曰:“姑为此业者,聊与君分苦耳。自审福薄,不堪仕进;且一入此途,遂不能不戚戚于得失,故不为也。”居三年,公子又下第。恂九大为扼腕,奋然曰:“榜上一名,何遂艰难若此!我初不欲为成败所惑,故宁寂寂耳。今见大哥不能发舒,不觉中热,十九岁老童当效驹驰也。”公子喜,试期送入场,邑、郡、道皆第一。益与公子下帷攻苦。逾年科试,并为郡、邑冠军。恂九名大噪,远近争婚之,恂九悉却去。公子力劝之,乃以场后为解。
无何,试毕,倾慕者争录其文,相与传颂;恂九亦自觉第二人不屑居也。及榜发,兄弟皆黜。时方对饮,公子尚强作噱;恂九失色,酒盏倾堕,身仆案下。扶置榻上,病已困殆。急呼妹至,张目谓公子曰:“吾两人情虽如胞,实非同族。弟自分已登鬼箓。衔恩无可相报,素秋已长成,既蒙嫂抚爱,媵之可也。”公子作色曰:“是真吾弟之乱命也!其将谓我人头畜鸣者耶!”恂九泣下。公子即以重金为购良材。恂九命舁至,力疾而入,嘱妹曰:“我没后即阖棺,无令一人开视。”公子尚欲有言,而目已瞑矣。公子哀伤,如丧手足。然窃疑其嘱异,俟素秋他出,启而视之,则棺中袍服如蜕;揭之,有蠹鱼径尺僵卧其中。骇异间,素秋促入,惨然曰:“兄弟何所隔阂?所以然者非避兄也;但恐传布飞扬,妾亦不能久居耳。”公子曰:“礼缘情制,情之所在,异族何殊焉?妹宁不知我心乎?即中馈当无漏言,请勿虑。”遂速卜吉期,厚葬之。初,公子欲以素秋论婚于世家,恂九不欲。既殁,公子商于素秋,素秋不应。公子曰:“妹子年已二十,长而不嫁,人其谓我何?”对曰:“若然,但惟兄命。然自顾无福相,不愿入侯门,寒士而可。”公子曰:“诺。”不数日,冰媒相属,卒无所可。先是,公子妻弟韩荃来吊,得窥素秋,心爱悦之,欲购作小妻。谋之姊,姊急戒勿言,恐公子知。韩心不释,托媒风示公子,许为买乡场关节。公子闻之,大怒诟骂,将致意者批逐出门,自此交往遂绝。又有故尚书孙某甲,将娶而妇卒,亦遣冰来。其甲第人所素识,公子欲一见其人,因使媒约,使甲躬谒。及期。垂帘于内,令素秋自相之。甲至,裘马驺从,炫耀闾里;人又秀雅如处子。公子大悦,而素秋殊不乐。公子竟许之,盛备装奁。素秋固止之;公子亦不听,卒厚赠焉。既嫁,琴瑟甚敦。然兄嫂系念,月辄归宁。来时,奁中珠绣,必携数事付嫂收贮。嫂不解其意,亦姑听之。
甲少孤,寡母溺爱太过,日近匪人,引诱嫖赌,家传书画鼎彝,皆以鬻偿戏债。韩荃与有瓜葛,日招甲饮而窃探之,愿以两妾及五百金易素秋。甲初不肯;韩固求之,甲意摇动,恐公子不甘。韩曰:“彼与我至戚,此又非其支系,若事已成,彼亦无如我何;万一有他,我身任之。有家君在,何畏一俞谨庵哉!”遂盛妆两姬出行酒,且曰:“果如所约,此即君家人矣。”甲惑之,约期而去。至日,虑韩诈谖,夜候于途,果有舆来,启帘验照不虚,乃导去,姑置斋中。韩仆以五百金交兑明白。甲奔入,诳素秋曰:“公子暴病相呼。”素秋未遑理妆,草草遂出。舆既发,夜迷不知何所,逴行良远,殊不可到。忽见二巨烛来,众窃喜其可以问路。及至前,则巨蟒两目如灯。众大骇,人马俱窜,委舆路侧;将曙复集则空舆存焉。意必葬于蛇腹,归告主人,垂首丧气而已。
数日后,公子遣人诣妹,始知为恶人赚去,初不疑其婿之伪也。陪娶婢归,细诘情迹,微窥其变,忿极,遍诉都邑。某甲惧,求救于韩。韩以金妾两亡,正复懊丧,斥绝不为力。甲呆憨无所复计,各处勾牒至,俱以赂嘱免行。月余,金珠服饰典货一空。公子于宪府究理甚急,邑官皆奉严令,甲知不能复匿,始出,至公堂实情尽吐。宪票拘韩对质。韩惧,以情告父。父时已休职,怒其所为不法,执付隶。及见官府,言及遇蟒之变,悉谓其词枝梧;家人搒掠殆遍,甲亦屡被敲楚。幸母日鬻田产,上下营求,刑轻得不死,而韩仆已瘐毙矣。韩久困囹圄,愿助甲赂公子千金,哀求罢讼。公子不许。甲母又请益以二姬,但求姑存疑案以待寻访;妻又承叔母命,朝夕解免,公子乃许之。甲家甚贫,货宅办金,而急切不能得售,因先送姬来,乞其延缓。
逾数日,公子夜坐斋中,素秋偕一媪,蓦然忽入。公子骇问:“妹固无恙耶?”笑曰:“蟒变乃妹之小术耳。当夜窜入一秀才家,依于其母。彼亦识兄,今在门外。”公子倒屣出迎,则宛平名士周生也,素相善。把臂入斋,款洽臻至。倾谈既久,始知颠末。初,素秋昧爽款生门,母纳入,诘之,知为公子妹,便欲驰报。素秋止之,因与母居。甚得母欢,以子无妇,窃属意素秋,微言之。素秋以未奉兄命为辞。生亦以公子交契,故不肯作无媒之合,但频频侦听。知讼事已有关说,素秋乃告母欲归。母遣生率一媪送之,即嘱媪为媒。公子以素秋居生家久,亦有此心;及闻媪言大喜,即与生面订姻好。先是,素秋夜归,欲使公子得金而后宣之。公子不可,曰:“向愤无所泄,故索金以败之耳。今复见妹,万金何能易哉!”即遣人告诸两家罢之。又念生家故不甚丰,道又远,亲迎殊难,因移生母来,居以恂九旧第;生亦备币帛鼓乐,婚嫁成礼。
一日,嫂戏素秋曰:“今得新婿,从前枕席之爱犹忆之否?”素秋笑顾婢曰:“忆之否?”嫂不解,研问之,盖三年床第皆以婢代。每夕以笔画其两眉,驱之去,即对烛独坐,婿亦不之辨也。盖奇之,求其术,但笑不言。次年大比,生将与公子偕往。素秋曰:“不必。”公子强挽而去。是科,公子中式,生落第归。逾年母卒,遂不复言进取矣。一日,素秋谓嫂曰:“向求我术,固未肯以此骇物听也。今将远别,请秘授之,亦可以避兵燹。”嫂惊问故,答曰:“三年后此处当无人烟。妾荏弱不堪惊恐,将蹈海滨而隐。大哥富贵中人,不可以偕,故言别也。”乃以术悉授嫂。数日又告别,公子留之不得,至泣下,问:“何往?”又不言。鸡鸣早起,携一白须奴,控双卫而去。公子阴使人尾送之,至胶莱之界,尘雾幛天,既晴,已迷所住。
三年后闯寇犯顺,村舍为墟。韩夫人剪帛置门内,寇至,见云绕韦驮高丈余,遂骇走,以是得保无恙。后村中有贾客至海上,遇一叟似老奴,而髭发尽黑,猝不能认。叟停足笑曰:“我家公子尚健耶?借口寄语:秋姑亦甚安乐。”问其居何里,曰:“远矣,远矣!”匆匆遂去。公子闻之,使人于所在遍访之,竟无踪迹。
异史氏曰:“管城子无食肉相,其来旧矣。初念甚明,而乃持之不坚。宁如糊眼主司,固衡命不衡文耶?一击不中,冥然遂死,蠹鱼之痴,一何可怜!伤哉雄飞不如雌伏。”
⑼ 张敞字字高
张敞字子高,本河东平阳人也。祖父孺为上谷太守,徙茂陵。敞父福事孝武帝,官至光禄大夫。敞后随宣帝徙杜陵。敞本以乡有秩补太守卒史,察廉为甘泉仓长,稍迁太仆丞,杜延年甚奇之。会昌邑王征即位,动作不由法度,敞上书谏曰:“孝昭皇帝蚤崩无嗣,大臣忧惧,选贤圣承宗庙,东迎之日,唯恐属车之行迟。今天子以盛年初即位,天下莫不拭目倾耳,观化听风。国辅大臣未褒,而昌邑小辇先迁,此过之大者也。”后十余日王贺废,敞以切谏显名,擢为豫州刺史。以数上事有忠言,宣帝征敞为太中大夫,与于定国并平尚书事。以正违忤大将军霍光,而使主兵车出军省减用度,复出为函谷关都尉。宣帝初即位,废王贺在昌邑,上心惮之,徙敞为山阳太守。
久之,大将军霍光薨,宣帝始亲政事,封光兄孙山、云皆为列侯,以光子禹为大司马。顷之,山、云以过归第,霍氏诸婿亲属颇出补吏。敞闻之,上封事曰:“臣闻公子季友有功于鲁,大夫赵衰有功于晋,大夫田完有功于齐,皆畴其庸,延及子孙,终后田氏篡齐,赵氏分晋,季氏颛鲁。故仲尼作《春秋》,迹盛衰,讥世卿最甚。乃者大将军决大计,安宗庙,定天下,功亦不细矣。夫周公七年耳,而大将军二十岁,海内之命,断于掌握。方其隆时,感动天地,侵迫阴阳,月朓日蚀,昼冥宵光,地大震裂,火生地中,天文失度,袄祥变怪,不可胜记,皆阴类盛长,臣下颛制之所生也。朝臣宜有明言,曰陛下褒宠故大将军以报功德足矣。间者辅臣颛政,贵戚太盛,君臣之分不明,请罢霍氏三侯皆就第。及卫将军张安世,宜赐几杖归林,时存问召见,以列侯为天子师。明诏以恩不听,群臣以义固争而后许,天下必以陛下为不忘功德,而朝臣为知礼,霍氏世世无所患苦。今朝廷不闻直声,而令明诏自亲其文,非策之得者也。今两侯以出,人情不相远,以臣心度之,大司马及其枝属必有畏惧之心。夫近臣自危,非完计也,臣敞愿于广朝白发其端,直守远郡,其路无由。夫心之精微口不能言也,言之微眇书不能文也,故伊尹五就桀,五就汤,萧相国荐淮阴累岁乃得通,况乎千里之外,因书文谕事指哉!唯陛下省察。”上甚善其计,然不征也。
久之,勃海、胶东盗贼并起,敞上书自请治之,曰:“臣闻忠孝之道,退家则尽心于亲,进宦则竭力于君。夫小国中君犹有奋不顾身之臣,况于明天子乎!今陛下游意于太平,劳精于政事,亹亹不舍昼夜。群臣有司宜各竭力致身。山阳郡户九万三千,口五十万以上,讫计盗贼未得者七十七人,它课诸事亦略如此。臣敞愚驽,既无以佐思虑,久处闲郡,身逸乐而忘国事,非忠孝之节也。伏闻胶东、勃海左右郡岁数不登,盗贼并起,至攻宫寺,篡囚徒,搜市朝,劫列侯。吏失纲纪,奸轨不禁。臣敞不敢爱身避死,唯明诏之所处,愿尽力摧挫其暴虐,存抚其孤弱。事即有业,所至郡条奏其所由废及所以兴之状。”书奏,天子征敞,拜胶东相,赐黄金三十斤。敞辞之官,自请治剧郡非赏罚无以劝善惩恶,吏追捕有功效者,愿得一切比三辅尤异。天子许之。
敞到胶东,明设购赏,开群盗令相捕斩除罪。吏追捕有功,上名尚书调补县令者数十人。由是盗贼解散,传相捕斩。吏民歙然,国中遂平。
居顷之,王太后数出游猎,敞奏书谏曰:“臣闻秦王好淫声,叶阳后为不听郑、卫之乐;楚严好田猎,樊姬为不食鸟兽之肉。口非恶旨甘,耳非憎丝竹也,所以抑心意,绝耆欲者,将以率二君而全宗祀也。礼,君母出门则乘辎軿,下堂则从傅母,进退则鸣玉佩,内饰则结绸缪。此言尊贵所以自敛制,不从恣之义也。今太后资质淑美,慈爱宽仁,诸侯莫不闻,而少以田猎纵欲为名,于以上闻,亦未宜也。唯观览于往古,全行乎来今,令后姬得有所法则,下臣有所称诵,臣敞幸甚!”书奏,太后止不复出。
是时,颍川太守黄霸以治行第一入守京兆尹。霸视事数月,不称,罢归颖川。于是制诏御史:“其以胶东相敞守京兆尹。”自赵广汉诛后,比更守尹,如霸等数人,皆不称职。京师浸废,长安市偷盗尤多,百贾苦之。上以问敞,敞以为可禁。敞既视事,求问长安父老,偷盗酋长数人,居皆温厚,出从童骑,闾里以为长者。敞皆召见责问,因贳其罪,把其宿负,令致诸偷以自赎。偷长曰:“今一旦召诣府,恐诸偷惊骇,愿一切受署。”敞皆以为吏,遣归休。置酒,小偷悉来贺,且饮醉,偷长以赭污其衣裾。吏坐里闾阅出者,污赭辄收缚之,一日捕得数百人。穷治所犯,或一人百余发,尽行法罚。由是枹鼓稀鸣,市无偷盗,天子嘉之。
作者: 犯强汉者诛 2005-12-11 11:59 回复此发言
--------------------------------------------------------------------------------
2 西汉大人物之十三:张敞
敞为人敏疾,赏罚分明,见恶辄取,时时越法纵舍,有足大者。其治京兆,略循赵广汉之迹。方略耳目,发伏禁奸,不如广汉,然敞本治《春秋》,以经术自辅,其政颇杂儒雅,往往表贤显善,不醇用诛罚,以此能自全,竟免于刑戮。
京兆典京师,长安中浩穰,于三辅尤为剧。郡国二千石以高弟入守,及为真,久者不过二三年,近者数月一岁,辄毁伤失名,以罪过罢。唯广汉及敞为久任职。敞为京兆,朝廷每有大议,引古今,处便宜,公卿皆服,天子数从之。然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怃。有司以奏敞。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上爱其能,弗备责也。然终不得大位。
敞与萧望之、于定国相善。始敞与定国俱以谏昌邑王超迁。定国为大夫平尚书事,敞出为刺史,时望之为大行丞。后望之先至御史大夫,定国后至丞相,敞终不过郡守。为京兆九岁,坐与光禄勋杨恽厚善,后恽坐大逆诛,公卿奏恽党友,不宜处位,等比皆免,而敞奏独寝不下。敞使贼捕掾絮舜有所案验。舜以敞劾奏当免,不肯为敞竟事,私归其家。人或谏舜,舜曰:“吾为是公尽力多矣,今五日京兆耳,安能复案事?”敞闻舜语,即部吏收舜系狱。是时,冬月未尽数日,案事吏昼夜验治舜,竟致其死事。舜当出死,敞使主簿持教告舜曰:“五日京兆竟何如?冬月已尽,延命乎?”乃弃舜市。会立春,行冤狱使者出,舜家载尸,并编敞教,自言使者。使者奏敞贼杀不辜。天子薄其罪,欲令敞得自便利,即先下敞前坐杨恽不宜处位奏,免为庶人。敞免奏既下,诣阙上印绶,便从阙下亡命。
数月,京师吏民解弛,枹鼓数起,而翼州部中有大贼。天子思敞功效,使使者即家在所召敞。敞身被重劾,及使者至,妻子家室皆泣惶惧,而敞独笑曰:“吾身亡命为民,郡吏当就捕,今使者来,此天子欲用我也。”即装随使者诣公车上书曰:“臣前幸得备位列卿,待罪京兆,坐杀贼捕掾絮舜。舜本臣敞素所厚吏,数蒙恩贷,以臣有章劾当免,受记考事,便归卧家,谓臣‘五日京兆’,背恩忘义,伤化薄俗。臣窃以舜无状,枉法以诛之。臣敞贼杀无辜,鞠狱故不直,虽伏明法,死无所恨。”天子引见敞,拜为冀州刺史。敞起亡命,复奉使典州。既到部,而广川王国群辈不道,贼连发,不得。敞以耳目发起贼主名区处,诛其渠帅。广川王姬昆弟及王同族宗室刘调等通行为之囊橐,吏逐捕穷窘,踪迹皆入王宫。敞自将郡国吏,车数百辆,围守王宫,搜索调等,果得之殿屋重轑中。敞傅吏皆捕格断头,县其头王宫门外。因劾奏广川王。天子不忍致法,削其户。敞居部岁余,冀州盗贼禁止。守太原太守,满岁为真,太原郡清。
顷之,宣帝崩。元帝初即位,待诏郑朋荐敞先帝名臣,宜傅辅皇太子。上以问前将军萧望之,望之以为敞能吏,任治烦乱,材轻,非师傅之器。天子使使者征敞,欲以为左冯翊。会病卒。
张敞(?一公元前48年),西汉宣帝时大臣,为人清廉刚直,以赏罚分明、治理有方著称,任京兆尹(京城行政长官)十年,市无偷盗,桴鼓稀鸣。
张敞字子高,河东平阳人。祖父孺为上谷太守,徙茂陵。敞父福事孝武帝,官至光禄大夫。敞后随宣帝徙杜陵。敞本以乡有秩补太守卒史,但皇上认为为他廉洁,任命他作为甘泉仓长,不久又升迁至太仆丞,会昌邑王征即位,薪作所为不合礼仪,敞便上书谏日:“孝昭皇帝早年驾崩无嗣,大臣忧惧,选舞圣承宗庙,东迎之日,唯恐属车之行迟。今天子以盛年初即位,天下没有不拭目倾耳,观化听风。国辅大臣未褒奖,而昌邑小辇却先升迁,这实在是凝过分了啊。”后十余日王贺废,敞以切谏显名,擢为豫州刺史。以数上事有惑盲,宣帝征敞为太中大夫,与于定国并平尚书事。以正违忤大将军霍光,丽使主兵车出军省减用度,复出为函谷关都尉。
张敞常被人提及的是他给妻子画眉的事,据《汉书》载:“(敞)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怃。”这与东汉孟光举案敬夫,后人并为一个形容夫凄互爱的成语——举案齐眉,成为千古美谈。
而在当时,百姓传诵更多的,则是张敞刚正不阿、嫉恶如仇、从不趋炎黼的为人。他作风果敢硬朗,信奉依法治国,行事风格与推崇教化为先的当朝丞相黄霸格格不入。
京兆虽处京畿重地,在汉宣帝时,却也盗贼横行。起先有赵广汉苦心整饴,盗贼一时敛迹,赵广汉死后复归原状。张敞为人心思缜密,有勇有谋。整治理京兆盗贼时,他亲自调查,暗访百姓,摸清了偷盗首领的底细之后,糯他们捉拿到案,却并不急于处罚,而是让他们戴罪立功。他命这帮首领召;集手下集会,乘机在群偷的衣上抹上红色颜料,捕快们凡见到衣上着红者,就一一逮捕,一天之内抓捕了几百人,京兆盗贼横行的状况瞬时改观。
张敞出众的才能和正直的为人,在早年平定渤海、胶东一带盗贼之乱中就体现出来了。他主张劝善惩恶。认为惩恶是手段,表贤显善才是根本。早年山东渤海、胶东一带盗贼并起,张敞主动请缨要求从殷实太平的山阳郡调
往胶东治盗。宣帝赐黄金30斤予以嘉奖,张敞推辞不受,说治理这种地方非赏罚分明不能达到劝善惩恶的目的,要求对于捕盗有功者,给予特别奖赏。到任后他施行以盗治盗的策略,凡捕盗有功者,不计前嫌,一律超擢使用,调补县令者达数十人,吏民歙然。
张敞举人唯贤。在胶东治盗期间,张敞还曾去信大司农朱邑说:“我在胶东没有条件,而你位居列卿,应像萧何当年荐韩信那样,不因小节,不拘一格,多为国家举荐人才。”朱邑听从其言,举荐了一批贤士。
张敝眭格耿直,敢于进谏。宣帝喜好奢华,迷恋神仙术,还在召集方士为他炼制仙丹。张敞深知其害,苦口婆心地劝诫皇帝“忘车马之好,斥远方士之虚语,游心帝王之术”,宣帝虽然心中不悦,但也拗不过张敞一次又一次的进谏,只得将方士统统赶走。
王太后数度出宫游猎,张敞上书进谏日:“臣我听说秦王喜好低靡的音乐,华阳后就为不听郑、卫之乐;楚王喜好打猎,樊姬为此而不吃鸟兽的肉。并非是讨厌吃肉,不爱听丝竹之乐,之所以要抑制真正的心意,是为了教导皇帝不要沉溺于这些东西。如今太后您有贤淑的美名,慈爱宽仁,诸侯大臣没有没听说过的,而现在您落下了游猎纵欲的名声,让皇上知道了,也是不合适的。纵观古往今来的贤良之人,行为举止有益于后世,若您的举止让嫔妃懂得应有的规矩,让下臣称诵您的品行,作为臣子的我该是多么高兴啊!”看完这份言辞恳切的奏折,太后就再也不兴师动众的出门游猎了。
张敞做了十年京兆尹(前两年为代理京兆尹),却迟迟得不到升迁。京兆尹这个职位,说重要,毕竟也属九卿之列,朝廷每有大事,张敞总也参与其中,往往引古论今,不但百官信服,宣帝也常采纳他的意见;说不重要,不过是比地方上的一般太守稍强些,是个治理京城的行政长官,比不得丞相、御史大夫等核心权力阶层,所以说话的分量也就有限,这就制约了他的才能的进一步发挥。甘露三年,汉宣帝命人在麒麟阁画下11名中兴辅臣的画像,丞相黄霸、大司农朱邑、京兆尹张敞这些宣帝一朝的著名重臣都不在其列,究其原因,黄霸过于矫情,张敞则过于耿直。
史书上说张敞这么一个常处在风口浪尖上的人物,能够以善终结局,是他不纯用诛罚、与人为善的结果,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耿直往往得罪人,让人觉得不好亲近,如果要做一位核心重臣的话,似乎也少了一点应有的气度。张敞的好友萧望之说张敞是一个难得的能吏,但他的材质显得有点轻,当不了大任。这反映了当时一些人,可能也包括汉宣帝在内对张敞的基本看法。但耿直也可减少人们对其的猜疑,觉得这个人可以一眼看到心底,他的率直只是出于他的公心,并不刻意为了对付某个人。遭人猜忌在封建王朝里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张敞的另一位好友光禄勋杨恽,廉洁无私,然恃才傲|物,为人尖刻,结果被人无端陷害,招来灭门大祸,不但自己遭腰斩,朝中狩友也全被褫职下狱。
张敞最终断送晋升之路倒不全因受杨恽牵连的缘故,而依然是他的性格饼致。因为在受牵连的杨恽好友中,惟独张敞的案卷宣帝留下不发。汉宣帝这么做,完全是出于惜才。但就在这个时候,张敞手下一个叫絮舜的却不听号令了,说:“我已为他办了很多案,现在他最多也当不了五天京兆尹,我何泌还为他卖命呢?”便丢下公事回家睡觉了。以张敞的个性,眼中怎能容得下弦粒沙?于是便批捕,处斩。这下子连汉宣帝都觉得张敞做过分了,迫于舆论压力,只好让张敞卸甲归田。但是未及数月,京城沉渣泛起,治安再度告急,宣帝不得不决定依然起用张敞。谁料张敞对这事仍是耿耿于怀,一见皇;帝便为自己辩解:“絮舜是我平时多么厚待的一个下属,起用他,恩赏他。就因为看我要出事的样子,就不听号令,丢下案子回家睡觉,还说‘那人已当不了五天京兆尹,不必再为他卖命’。这样一个背恩忘义、伤化薄俗的人,杀他虽是重了点,但他毕竟也太过无状了。”
这一辩解显然挡不了汹汹众口,重任京兆尹一职就有难度了。汉宣帝经过慎重考虑,改派张敞到边远的冀州任刺史。冀州有诸侯王广川王的封地,盗贼与王室宗亲相勾结,张敞捕盗一直追踪到王宫内,干脆将砍下来的盗贼头颅悬挂在王宫门口。岁余冀州盗害扫清,转任太原太守,不久太原盗害也清。公元前48年,汉宣帝崩,元帝立,派遣使者赴太原征召张敞人京任左冯翊,使者到时,张敞已病亡。太原仇家暗随张敞的家人来到位于杜陵的张家,刺死了张敞的二儿子张璜。
张敞因参与废黜昌邑王而于宣帝即位那年擢为山阳太守,继而为胶东相、京兆尹、冀州刺史,终于太原太守任上,一生位不过郡守,能成为西汉一代名臣,皆因他是一名能吏,一位实干家,一个实在人。在那个互相倾轧、尔虞我诈的时代里,敢说实话,敢办实事,实属难能可贵的,毕竟说实话须有勇气和见识,办实事需要足够的才干与胆略。张敞有他的缺点,但如果因他的直率敢言便被视作轻浮、缺乏持重;埋头苦干却被视作死心眼、缺乏变通,那就不是他个人的悲哀,而是那个社会的悲哀。当年汉宣帝当着满朝文武的面,问张敞是否真有天天为妻子画眉毛的事,张敞朗声反问皇帝:“你说在家里还有比这更让人愉悦的事吗?”假使宣帝问的是他的政事,估计他也会毫不愧惭地反问皇上:“天下为官者,难道还有比尽心理政更让人愉悦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