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部龙部小说在线阅读
❶ 请问有人了解杨永的朱砂掌吗
龙虎部主要练内气外放,是要在前两部有成效再练龙虎部水到渠成
❷ 少林七十二绝技纸张记载可以学的是整的有没有
简 介
此功是杨永在传统功法的基础整编而成,此功主要是为了强身健体,增慧开智,防病治病,益寿延年,功效独特显著。
所谓“朱砂掌”,主要是用内气贯达双掌,练习日久暗劲大增,打上人身造成内伤,被打处数日后呈现出朱砂色手印而名之。它吸收了医、道、儒、释等功法的营养,所以还有采气、炼气的功法。
二、功法特点
《朱砂掌功》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一具有系统性、完整性、科学性、层次性的功法。
《朱砂掌功》系武术自家传统功法,历史悠久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医、道、儒、释等功法的营养,成为现代的融合众家营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阴阳五行学说为依据,人体科学和生理机制为基础的系统完整科学和多层次的功法。
此功分“虎部”、“龙部”、“龙虎部”三部,其中“龙部”、“虎部”均包含《筑基图》、《炼意图》、《采气图》三图,以不同的层次体现了功法的系统法、完整性和科学性。
从功法的内容上,此功从筑基炼身、炼形,到练意、采气,到内气外发,体现了从易到难,从浅入深的原理。练《筑基图》先打好一定的身体基础,熟练了基本动作,再侧重炼意,加强中枢神经、大脑皮层的调整和经络的疏导,从而为练习《采气图》打下良好的基础。练好了龙、虎两部六图,身体强壮,内气充足了,再练习“龙虎部”,又为达到内气外发,为他人治病的功能层次提供了基本的锻炼方法。
从功法的动作上,“虎部”多直线条的动作,“龙部”多回旋、扭转、屈伸的动作。先直伸后屈旋,便于领会和掌握基本的动作要领。
从功法的原理上,此功合乎人的生理机制。《周易·辞下》云:“刚柔者,立本者也。”又云:“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不测谓之神”。“神”,表明道之鬼妙,事物变化之奥妙。阴阳也可谓刚柔,它是万物得以建立的根本,也是万物的动态功能之本。一个好的功法,应该合于阴阳,不仅有柔,也应有刚。从全套功法总体来看,《筑基图》以刚为主,《炼意图》《采气图》以柔为主;从各个图的动作具体来看,均有刚有柔,有静有动。全套功法均采取自然呼吸,取乎自然,法乎自然,顺乎自然,合乎自然。
(二)动作简单易学
此功有“虎部、“龙部”、“龙虎部”三部,每部基本动作有5个,共15个式子。“虎部”、“龙部”又各包含《筑基图》、《炼意图》、《采气图》,其每部中三个图的基本式子不变,动作不复杂,且要领、方法、劲路、气路基本一样,易学、易炼、易于掌握。
(三)得气快,气感强,受益多,收效大
此功每部都讲求炼意、炼气、炼形,因它系统、完整、科学、多层次,经过广大群众长期的实践,此功得气快、气感强、受益多,收效大,可在短期内收到这个功法的功能,达到练功目的。
(四)有松有紧,有柔有刚
此功注重意、气、形的全面锻炼,动功中有松有紧,有弛有张、有柔有刚、有绵有坚,如此使气血得到鼓荡、疏通;脏腑得到按摩、揉动;骨骼、筋肉、经脉得到牵拉、松活。
(五)不出偏
此功以人体科学生理机制为基础,注重动作导引,不过分执着意念,不搞迷信,不故弄玄虚。实践证明此功不出偏。
练习《朱砂掌功》能获得以下功能和效益:
(一)能使身心健康,提高免疫功能
练习此功,讲求功德,追求恬淡,因而能使心神健康。又由于此功能使气血周流,强化脏腑,内气充盈,精力充沛,故而身强力壮。由于内气充盈可扶正去邪,抗御外界某些病毒、病菌的侵袭,而达到少得病,不得病,免疫功能强。
(二)能增慧开智,耳聪目明。
此功是炼形、炼意、炼气的综合锻炼,身体好了,人的整体素质增强了,全身经络疏通了,自然会使身体各局部得到改善而耳聪目明。同时,通过炼意采气,更可使中枢神经、大脑细胞得到开发、强化、改善、修补,从而提高大脑的思维和记忆、反应、判断能力以及处理事物的敏捷力。
(三)能医治诸病。
此功以自我锻炼为主,能抻筋拔骨,活动关节,通经活络,周流气血,加快新陈代谢,使身体能得到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自我改善。因之,对腰椎、颈椎、坐骨神经、关节炎、类风湿等病有奇异的效能。对神经衰弱、血压病、眼病、哮喘、气管炎、胆结石、心脏病等病,及其它疑难诸症都有明显疗效。
(四)能技击防身,承受排打。
此功原系武林内家功夫。武谚云:“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练此功,能增大暗劲,贴身发力。劲大力整,出手快速,击在人身上造成内伤;且能使腰腿灵活,肌肉结实,气运周身、松硬自如,故而能承受排打。
(五)能收到健美、美容的作用。
此功法注重导引,舒展肢体,故练习日久,能使身躯正直,体形健美,动作协调,风度翩翩。又由于使脏腑功能强化,营卫二气充足,故可使皮肤细腻,神采奕奕,面色红润,光彩照人。
(六)能发放外气,为人治病。
练此功通经活络快,培育元气好,功法中又有采气、排气、导气、引气、布气的功法。所以,学练此功能很快使自身内气充实,并能掌握发放外气的方法,为人治病。对消炎止痛、平衡阴阳,对五脏六腑诸病、神经系统各症,均有显著效果。
第一部虎部
其中有五个基本动作,由于其修炼的主要目的不同,因之主要方法也不一样,所取得的效果也有差别,分为《筑基图》、《炼意图》、《采气图》,均可分别修炼。
《筑基图》也可说是“炼形图”、“炼身图”、“炼力图”。此练法能强筋健骨,使气血周流,提高脏腑功能,内练三宝精、气、神,外练三宝筋、骨、皮。达到精神充沛,内气充盈,肌肉发达,劲大力整,使之有金刚之体、罗汉之身,能祛病延年,使肤色健美,耳聪目明。
预备式
身直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平行向前,腿微屈;头顶百会,下身会阴和两足涌泉之中点(两足涌泉穴连一直线取中点),三点上中下相对,双肩自然下垂,手指自然伸展;舌顶上腭,口微闭,自然呼吸,鼻吸鼻呼,全身放松,不加意念,也就是什么也不想。如此3分钟。
第一式 虎掌踏地
吸气时全身放松,两掌心朝下成俯掌,十指朝前。呼气时头微顶,双掌用力下按;十趾抓地,收肛实腹,牙齿相扣,瞪目远视。
第二式 虎掌前推
吸气时全身放松,双臂抬起向前平伸,立腕,掌心向前,十指向上。呼气时头微顶,双掌用力前推;十趾抓地,收肛实腹,牙齿相扣,瞪目远视。
第三式 虎掌托天
吸气时全身放松,两臂直上举,掌心朝天,十指向后。呼气时头微顶,双掌用力上托;十趾抓地,收肛实腹,牙齿相扣,瞪目远视。
第四式 虎掌分壁
吸气时全身放松,两臂向下左右平伸,成立掌。呼气时头微顶,双掌用力向外推出;十趾抓地,收肛实腹,牙齿相扣,瞪目远视。
第五式 虎掌摸苍穹
两臂下垂如预备式,吸气时全身放松,脚不动,上身以腰为轴向左扭转;双手掌心向里交*,左外右内。继之,双掌上举,掌心向外向上翻,当到达头顶上方时,左掌在下,上身正面向左。
呼气时头微顶,双手逐渐分开,立腕,直臂划弧,徐徐下落,双掌用力摸掌;相扣,瞪目远视。当双臂下落将贴于自身两侧时,上身回转向前成初动姿势。身体右转,右势动作、呼吸及要领同左势,右、左势各做一次为一完整动作。
以上五式练习次数、用力大小可依身体状况而定,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可在开始练习时每个式子做5次,逐渐加到7次、12次......多可到49次。用力也是先小力,逐渐加大力量。如此练习日久,自会感到:吸气时气入丹田,呼气时意领气走,气自丹田贯达双掌。在开始练习时,不必想着吸气如何走到丹田,呼气时,气如何自丹田贯达双掌。只要吸气时全身放松,呼气时双掌分别按一至五式动作要求下按、前推、上托、分推、摸掌及十趾抓地就行了。
《炼意图》“虎部”的炼意仍是这五个基本动作,但须将一式、二式、三式、四式连起来做,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动作。第五式向左的是一个完整动作,向右的是一个完整的动作,成为三头六臂之法。
正面的从预备式即双手从下往前上慢慢抬起。循二、三式动作路线到达头顶,再左右分开循第三式、第四式路线徐徐下落,归返预备式。如此循环往复。左侧面的:即第五式的左势。右侧面的:即第五式的右势。为了不遐思,不受干扰,加强练功效果,须遵循松、慢、匀、大、空、虚、灵、静八字要诀。
前三个字是动作上的要求。
松:即全身放松。
慢:即动作要徐缓。
匀:即动作速度要均匀。
后五个字是意念上要遵循的,要充分发挥意念的作用,也就是说要发挥想象力。佛华严曷云:“虚观法界情,一切唯心造。”又云:“心如工画师......”。愣严云:“万法所生,唯心所现。”
大:即自身高大无比,有顶天立地使意境。如《大佛顶首愣严神咒约义》中所讲:“大具三义:法身体大,心情周圆故,般若相大,智慧彻照故,解脱用大,偏照无碍故。”也就是说自己就是法身,顶天立地,智慧彻照,摆脱所有障碍。
空:即宇宙空寂无物,唯我一人之意境。佛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念绕动,白云万里”,“一空一切空”。
虚:即冥冥缈缈,虚虚实实,我即神佛,神佛即我,神我一体,又好似神,又好似我,似有似无,似存非存,似是非是之意境。
灵:即自己遍体金身灵光四射。双手向外分开划弧时,意念上是双手描绘着自己全身放射出的立体光环。
静:即意念集中,侵沉在大、空、虚、灵的意境中,不为外物所诱,不为外声所扰,不为外情所动。
如此正面做5次或多些,再转向右及右各5次或多些。也可只做正面的。可多练,也可少练。
《采气图》
动作仍是《筑基图》五式,只不过不用力,加强采气意念。意念通过劳宫穴采气,摄采大自然的好气或日月之精华。
第一式“虎掌踏地”是采地气。吸气时意念从双手劳宫采地气入丹田。为了加强意念和效能,双掌可慢慢稍加上提,呼气时可不加意念,只是慢慢伸臂,准备再回收采气。
第二式“虎掌前推”是采前方之气。如早晨练功可面向东方,采东方之生气。中午练功可面向南方,采日之精。晚间练功可对月采月之华。动作意念如第一式。
第三式“虎掌托天”是采天气,摄取太空霄汉之气,动作意念同前。
第四式“虎掌分壁”是采自身两侧原野之气,没有距离限制,没有物质障碍,任意摄取,动作意念同前。
第五式“虎掌摸苍穹”,是采整个大自然之气。也就是说广泛地摄取宇宙空间、旷野山林大自然之气。动作意念同前。
每式动作次数可多可少。也可每天轮换练一种采气方法。熟练后可采取任意姿势摄取,根据需要来练.
第二部 龙部
也是五个基本动作。也就是因修炼的主要目的不同,因之方法亦异,取得的效应也有差别,分为《筑基图》、《练意图》、《采气图》。
《筑基图》
也主要是炼身、炼形、炼力。它与“虎部”的《筑基图》相比,加大了难度,加深了层次,增多了躯干的扭转屈伸,关节的活动松展,姿势的高低起伏,两手的相互衬力,以及腰肾部位的锻炼。因此除能收到“虎部”《筑基图》的效应外,对体形、体质、体力、脏腑、内分泌等更有着特殊的锻炼作用。
预备式:同“虎部”《筑基图》的预备式。如接下来练则不必练预备式。
第一式 青龙舒肢
吸气时双掌上提,掌心向里,先右掌在里,交于胸前。不停顿,右小臂内旋上举至头顶右上方,当臂将伸直时翻手,掌心向上成仰掌;同时左小臂内旋变俯掌下落。伸直在左胯外侧。这时转入呼气,右掌用力上撑,左掌用力下按;十趾抓地,头微顶,收肛实腹,牙齿相扣,瞪目远视。再转入吸气时,右臂外旋徐徐下落;同时左臂外旋渐渐上提,左掌在里,掌心向里,交于胸前。不停顿,左小臂内旋上撑至头顶左上方,当臂将伸直时手掌上翻成仰掌,掌心向上;同时右小臂则内旋下落,当臂将伸直时手掌在右胯外侧成俯掌。这时转入呼气,左掌用力上撑,右掌用力下按,十趾抓地,头微顶,收肛实腹,牙齿相扣,瞪目远视。如此左右各一次为一个完整动作。
第二式 青龙望海
吸气时脚不动,双掌上提,上身以腰为轴向左转,先右掌在里,掌心向里,交于胸前,恰好上身转向左方。右小臂内旋上举至头顶右上方,掌随之上翻成仰掌;同时左小臂逐渐内旋变俯掌下落至右臀部后方,上身尽力向左扭转。当左右臂将伸直时转入呼气,右掌用力上撑,左掌用力下按;头微低,双眼向下注看右脚后方1米处,如回望海底状;同时,十趾抓地,收肛实腹,牙齿相扣。再吸气时,右小臂外旋带动右掌徐徐下落,而左小臂也外旋带动左掌徐徐上提,身体逐渐右转;当成正面时,双手交于胸前,左掌在里,掌心向里。不停顿,左小臂内旋上举至头顶上方,掌随之上翻成仰掌;同时右小臂内旋变俯掌下落至左臀部后方,上身尽力向右后方扭转。当左右臂将伸直时呼气,双掌用力上撑下按;头微低,双眼向下注看左脚后方1米处,如回望海底状;同时十趾抓地,收肛实腹,牙齿相扣。如此左右各一次为一个完整动作。
第三式 青龙寻珠
基本动作同第二式,只是头往后仰,双眼向左或向右上方看,如舞龙时,珠球高举在上,而龙左右扭转仰头注视至少要看后上方7米远以外处,找一个固定目标,以绿、蓝色为宜。如此左右各一次为一个完整动作。
第四式 青龙探爪
吸气时,左掌手心向里上提,右手掌心向上从右前方抬起伸出,当掌与肩相平时,掌向左平抹。以腰为轴,随掌左抹,上身向左旋转,当转向左方时,双手交于胸前,左手在里,掌心均向里。继之,左手从口下成仰掌向后方伸出,当臂快伸直时,臂内旋成立掌使掌心朝外;同时右小臂内旋带动手掌成俯掌并后拉,屈肘沉肩,肘尖微上翘。这时转入呼气,左掌用力前推,右掌用力后撑;十趾抓地,收肛实腹,牙齿相扣,瞪目远视。再吸气时上提向右转向前,左小臂外旋成仰掌向右平抹,右小臂外旋使肘尖下落,掌心向里。当上身转向右方时,双掌交于胸前,掌心向里,左手在外。
继之,右手从口下成仰掌向后方伸出,当臂快伸直时,臂内旋成立掌使掌心朝外;同时左小臂内旋带动手掌成俯掌并后拉,屈肘沉肩,肘尖微上翘。这时转入呼气,右掌用力前推,左掌用力后撑;十趾抓地,收肛实腹,牙齿相扣,瞪目远视。如此左右各一次为一个完整动作。
第五式 青龙腾云潜海
此动作之呼吸随动作收放、开合而变化。也就是说,一般动作收拢时为吸,放开时为呼,要自然些。在动作变化过程中,可自由换气,只是最后前推后按时是呼气。动作开始,右脚向右方跨出一步,上身右转成右弓步;同时两臂相抱,左臂在下。
然后左右臂向下再向上分开伸直。
两臂再向上划弧,双手交*于头顶,左手在下。一般双手向上交*时为吸。
身体前俯,左手压右手从前方下落,双掌置于右小腿前成左仆步。继之左小臂内旋,带动左手反臂成仰掌向左方穿出达于左脚处;同时右臂亦内旋,带动右手反臂成仰掌,向右方伸出上抬。当左掌穿至左脚处,右腿蹬直变左弓步;同时两臂均外旋伸直成八字掌,掌心均朝外。此时左掌用力前推,右掌用力后按成骑龙步,呼气;同时十趾抓地,牙齿相扣,收肛实腹,瞪目远视。在动式中眼睛追随左手。再做一次上述动作,唯左右相反。如此左右各一次为一完整动作。
练此式时要掌握七个字,即:抱、分、交、压、穿、转、推。开始双手相抱,继之分开向上,交于头顶;然后左手压右手或右手压左手向下,各压至膝下时,一手前穿,一手后搂;两臂将伸直时,两手转动,成八字掌,掌心朝外,双掌再分别向前后推出。动作变化过程中,可自由换气,最后双掌前后推出时是呼气就可以。
而步型则是三种:先弓步,后仆步,再骑龙步。
以上五式练习次数,用力大小,同“虎部”《筑基图》。同样,如此练习日久,自会感到,吸气时气入丹田,呼气时意领气走,气自丹田贯达双掌。
《炼意图》
炼意也是《筑基图》的五个动作,只不过均不用力,而加强意的锻炼,仍遵循松、慢、匀、大、空、虚、灵、静八字要诀。
这里着重讲两点:
1、在“虎部”炼意中讲到,我即是佛,佛即是我。在这里的佛不是遍体金光,而是玉佛,玲珑剔透,洁白无暇,光泽柔润,心胸坦荡,怡然自得。也可把自己化为菩萨,菩萨即我,我即菩萨。
2、要有在太空中遨游之意境。这个佛虽顶天立地,但不是脚踏在地上,而是整个佛身飘在空中,如第一式不仅在动时有这种意境,当成定式时仍要有飘在空中摆动之感。可不管呼吸,沉浸在这种意境,达到适度则再做下式。第二式要有身在空中向下望海之感,看到蓝色的海水,水底之龙宫,达到适度则止。第三式要有身在太空,仰首斜望月宫之感,不仅看到柔和的月华,而且看到月宫的桂树、玉兔,达到适度则止。第四式要有身在太空,前手可探到东海,或摸到西陲之意境,达到适度则止。第五式当双手在上边相交舞动时,意念上是飞腾之中,遨游霄汉,当下势时犹如潜入海低,所到之处海水让路。如此反复数次,达到适度而止。
《采气图》动作仍是《筑基图》五式,只不过不用力,加强采气意念,意念通过劳宫采气。
由于“龙部”五式均系身、腰、臂、手及下脘的旋转缠绕动作,方位经常变化,所以每式所采之气均系在前后、左右、天地、上下、四面八方--整个宇宙大自然界的精气、生气、益气、好气。而且每当定势时,也就是说当手、臂伸展到定位时,即《筑基图》中五式从吸气变为呼气时,姿势停顿不动,可连续在吸气时采气3、5或7次,再转做下式。同时还可以逐渐通过天目、膻中、百会,以至全身采气。
第三部龙虎部
此部功法主要是为发放外气所练之功。
预备式:同前,两腿分开稍宽于肩。
第一式 降龙伏虎
全身放松,两臂上抬稍低于肩,圈成环状,十指伸展相对,双臂缓缓拉开和相合,使十指尖、掌、臂有气感。拉开时也要十指相对,其距离以有气感为度;相合时,也是十指相对,一般以10厘米为宜。
第二式 坎离相对
全身放松,两臂上抬稍低于肩,肘微屈,使两掌心相对;双臂缓缓拉开和合拢,使两掌、臂有气感为度,合拢时一般相距三四厘米许。
第三式 太极运转
全身放松,两掌合抱,一手在中丹田上成俯掌向下,一手在下丹田处成仰掌向上,两掌相对如抱球状,这时会感到两手掌间抱着个轻轻地、皮薄薄的球体。
双脚不动,以腰为轴,抱球左右转动。动作可大可小。两手距离宽,意气中的球体则大,反之则小;腰的转动幅度应与之相应。无论如何转动,两掌心始终相对。具体做法是:
身转缓缓左转;同时左手划弧转向下方成掌心向上,右手划弧向上成掌心向下。身体缓缓右转;同时右手划弧转向下成掌心向上,左手划弧转向上成掌心向下。如此左右运转为一次,可重复12、24或36次。
第四式 乾坤交泰
全身放松,两脚稍大开,身前俯,两臂下垂。吸气以劳宫对天采天气,以腰为轴,先向左转动。
然后上体后仰,两臂随之转动向上。直至上身和双手转向右侧时变呼气。上体再前俯,两臂随之垂下,手指对地。呼气时意念是从手指往外排浊气。
如此循环5、7或12次,再反过来从右向左转,同样循环5、7或12次。
第五式 阴平阳秘
开始时同预备式,然后手掌朝地,两臂缓缓提起、下落,使两掌、两臂有气感。
收功
成预备式。两臂外旋从身体两侧成仰掌上抬至头顶处。双掌从面前下落至丹田处。
如此两遍,然后两手相叠,左掌在内,右掌在外,先顺时针摩腹12次,再逆时针摩腹12次。
然后双手从左右后伸,两掌分别贴于“肾俞”,上下摩擦12次。然后两掌心对两眼贯气十二次。
❸ 强身方法,五禽戏之类的
少林的易筋经洗髓经都是不错的健身功法,但是这个东西现在吹得过于玄乎,都当武林秘籍在卖。其实很简单,推荐去看一下杨永的《朱砂掌健身养生功》,虎部龙部十个动作,易筋洗髓都在里面了。
这里再介绍一个方法——活马桩:
两脚平行开立三脚距离,慢慢下蹲,到大腿与地面平为止。记住一定要慢。然后再慢慢得起来,也要慢。这是第一功法,认真练习。
一段时间后,可行第二步功法,蹲下时呼气,起来时吸气。一呼一吸一落一起。记住,还是要慢。
试了就知道了。
❹ 杨永的人物生平
杨永幼年随父习家传‘朱砂掌功’,并与二弟杨维和一同师从郭师爷(河间人)练少林小神拳、二虎拳、刀、棍等。1937年冬移居北京城内前圆恩寺胡同、棉花胡同,考入北京宽街‘怀幼小学’读高小一年级,体育老师姓陈,善武术,曾派其代表学校参加北平市东城区武术表演大会表演刀术。后迁居西城西单口袋胡同,于是到西四西什库天主教堂东边刘兰塑胡同的‘盛新小学’读六年级。毕业后,考入‘辅仁大学’附中读初中,又跟学校的武术老师学过长拳。我国足球名人李凤楼是体育老师,当时带他们踢足球,所以杨永对足球发生兴趣。音乐老师是李焕之,教他们学唱许多进步歌曲。1942年考入北京市立四中读高中,拜北京武林高师赵铁挣学练‘锦八手’拳术。与北京著名书法家《书法精论》、《书法通论》著者丁文隽先生学书法。和‘北平师范大学’西文系主任赵丽莲教授学英语。还在当时‘华北新报’日语班读日文。194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得以聆听周作人、赵荫棠、曾昭伦等教授讲课。1946年到天津‘南开大学’中文系,有李广田、张清常、刑庆兰等教授讲课。杨永先生选读语言文字组,得杨潜斋教授青睐,与之研习甲骨金文。由此得读郭沫若、翦伯赞先生古代社会史等,逐步树立了唯物史观,遂接受了共产党的宣传教育,积极参加当时的进步学生运动。由于自幼喜爱戏剧,在北大时就参加过‘北文剧艺社’,这时加入了‘虹光剧艺社’,演出了许多活报剧,如‘审判前夕’、‘三江好’、‘一袋米’、‘和平颂’、‘猪逻会议’等,在‘放下你的鞭子’剧中饰演卖艺人,打了‘锦八手’拳,表演了单掌开石。在大型话剧‘夜店’中扮演杨七,并任‘南开大学剧艺社’副社长。
1948年秋到华北解放区,在正定‘华北大学’学习。被选为21班和区队(500人)学生会主席。1949年3月分到四野南下工作团任区队长,南下后一直在我军高级军事院校任政治教员、做政治工作。曾多次立功受奖。获汉口高级步校‘标兵’称号。并是高级步校足球代表队的主力队员。由于喜爱文艺还积极参加学校的业余文艺活动,在演出大型话剧‘雷雨’中饰周萍。这时对武术仍酷爱着,时常活动活动,1955年由战友张引之介绍得识形意拳家耿霞光先生,并多有往来。1958年大比武时,济南军区尖子班来高级步校表演,杨永先生曾和他们交谈探讨过技击格斗等问题。1966年开展了文化大革命,没想到杨永先生竟受到极大的冤枉和迫害。高级步校1969年撤销,其于1975年转业地方,自己不愿继续搞政治教育工作了,想搞些实际工作,得知湖北省体委要建武术队,因自幼习武,拜过名师,有功底,有兴趣,遂到湖北省体委筹建武术队。任第一任领队、教练兼支部书记。几年来湖北省武术队从零点起步迅速进入全国武术队的先进行列。杨永先生也多次受到优秀教练员的奖励。
1977年杨永先生为领队带领队员参加在内蒙临河举行的全国武术表演大会,大会结束时,不少教练、裁判、老拳师下场表演,其表演了‘绵八手拳’受到好评。1978年杨永被特邀参加了在湖南湘潭举行的全国武术表演大会,再次表演了‘锦八手’,国家体委武术李天骥同志叫其在大会上与沙国政,和福建练五祖拳的老拳师三人,向大会做了拳术源流、特点、技击方法的介绍,当时武术处处长毛伯浩在小结时说:今天我看到了什么是不招不架就是一下的打法。杨永先生获得了‘特邀表演奖’。由此习匀太教授把‘锦八手’拳术写入《中国武术史》,列为‘拳术’第二十五节。1980年北京体育学院录了像,编入学院传统武术专辑中。杨永先生在南京、天津、河南、武汉、广州、太原、武当山、海南岛等地做过多次表演。并在秦皇岛、福建、景德镇、武汉、安庆、北京等地传授了此拳。1991年《武术健身》杂志第一、三期上登载了‘锦八手拳’的理论、功法、练法、拆手等。
1980年杨永和武汉体院贝嘉德教授倡导成立了湖北省暨武汉市气功会。杨永曾任副理事长、代理理事长。1981年会内部刊物‘气功理论与实践’之约,发表了‘武术掌功与气’一文,(副标题为‘简介铁砂掌与朱砂掌’)公开了‘朱砂掌 ’虎部五个动作和‘铁砂掌’四个动作,主要目的是讲述、阐发、弘扬武术与气的关系。1982年被转载于《武林》第4期和《气功与科学》第2期上,受到了武术界和气功界的瞩目。同年杨永在《武林》第10期上,发表了‘杨永教练答读者问’。讲述了其不赞成练‘铁砂掌’提倡练‘朱砂掌’的观点。1986年在国家体委召开的“全国健身养生史”座谈会上,其表演了‘朱砂掌’的虎部、龙部10个动作。以后在《武术健身》杂志上进一步阐述了朱砂掌功的健身价值和在武术中的重要作用。其实‘朱砂掌功’本身就是武术内家的秘传上乘功法,堪称武林绝学。
1980年全国武术协会成立,杨永先生被选为中国武协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1980年湖北省成立武术协会,其任副主席兼秘书长。1982年全国武术挖掘整理工作开始,杨永先生负责湖北省武术挖掘整理工作,全组曾获国家体委‘先进集体’奖,杨永先生也曾两次被国家体委授予‘先进个人’奖。1984年写了《武当拳法初探》,第一次批驳了武当无拳论,用科学的观点、详实的材料,肯定了武当有拳,上交了国家体委武术挖整组,还在1987年于新疆乌鲁木齐由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和《武魂》杂志社共同召开的第一次武术理论研讨会上宣读了此文。主编了《岳家拳》、整理了《武当太极拳》,是《武当纯阳拳》的校正。是《湖北武术史》的副主编、撰稿人。此外在‘武魂’、‘武林’、‘武当’、‘武术健身’、‘中华武术’等杂志上发表过多篇论文。并担任过多次全国武术比赛大会裁判,和省武术比赛总裁判长,以及全国武术大会副总裁、仲裁等,是国家荣誉武术裁判。曾被聘为许多武术研究会雇问,武术馆校名誉校长和总教练等。1984年促使“武当拳法研究会”成立,曾任副会长。受中央文化部委托由湖北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纪录片《武当拳》杨永是唯一顾问。此片译成八种语言,与140多个国家做了交流。获1988年中国国际武术节《武术贡献奖》。曾在《武当》、《皇家尼姑》、《东北义勇军》、《还剑奇情》等电影电视中扮演角色。1989年离休,曾任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理事,及传统气功研究中心主任。 1995年为“中华武林百杰” .
❺ 朱砂掌的内容
第一部
其中有五个基本动作,由于其修炼的主要目的不同,因之主要方法也不一样,所取得的效果也有差别,分为《筑基图》、《炼意图》、《采气图》,均可分别修炼。
《筑基图》也可说是“炼形图”、“炼身图”、“炼力图”。此练法能强筋健骨,使气血周流,提高脏腑功能,内练三宝精、气、神,外练三宝筋、骨、皮。达到精神充沛,内气充盈,肌肉发达,劲大力整,使之有金刚之体、罗汉之身,能祛病延年,使肤色健美,耳聪目明。
预备式
身直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平行向前,腿微屈;头顶百会,下身会阴和两足涌泉之中点(两足涌泉穴连一直线取中点),三点上中下相对,双肩自然下垂,手指自然伸展;舌顶上腭,口微闭,自然呼吸,鼻吸鼻呼,全身放松,不加意念,也就是什么也不想。如此3分钟。
虎掌踏地
第一式
吸气时全身放松,两掌心朝下成俯掌,十指朝前。呼气时头微顶,双掌用力下按;十趾抓地,收肛实腹,牙齿相扣,瞪目远视。
虎掌前推
第二式
吸气时全身放松,双臂抬起向前平伸,立腕,掌心向前,十指向上。呼气时头微顶,双掌用力前推;十趾抓地,收肛实腹,牙齿相扣,瞪目远视。
虎掌托天
第三式
吸气时全身放松,两臂直上举,掌心朝天,十指向后。呼气时头微顶,双掌用力上托;十趾抓地,收肛实腹,牙齿相扣,瞪目远视。
虎掌分壁
第四式
吸气时全身放松,两臂向下左右平伸,成立掌。呼气时头微顶,双掌用力向外推出;十趾抓地,收肛实腹,牙齿相扣,瞪目远视。
虎掌摸苍穹
第五式
两臂下垂如预备式,吸气时全身放松,脚不动,上身以腰为轴向左扭转;双手掌心向里交*,左外右内。继之,双掌上举,掌心向外向上翻,当到达头顶上方时,左掌在下,上身正面向左。
呼气时头微顶,双手逐渐分开,立腕,直臂划弧,徐徐下落,双掌用力摸掌;相扣,瞪目远视。当双臂下落将贴于自身两侧时,上身回转向前成初动姿势。身体右转,右势动作、呼吸及要领同左势,右、左势各做一次为一完整动作。
以上五式练习次数、用力大小可依身体状况而定,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可在开始练习时每个式子做5次,逐渐加到7次、12次......多可到49次。用力也是先小力,逐渐加大力量。如此练习日久,自会感到:吸气时气入丹田,呼气时意领气走,气自丹田贯达双掌。在开始练习时,不必想着吸气如何走到丹田,呼气时,气如何自丹田贯达双掌。只要吸气时全身放松,呼气时双掌分别按一至五式动作要求下按、前推、上托、分推、摸掌及十趾抓地就行了。
炼意图
《炼意图》“虎部”的炼意仍是这五个基本动作,但须将一式、二式、三式、四式连起来做,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动作。第五式向左的是一个完整动作,向右的是一个完整的动作,成为三头六臂之法。
正面的从预备式即双手从下往前上慢慢抬起。循二、三式动作路线到达头顶,再左右分开循第三式、第四式路线徐徐下落,归返预备式。如此循环往复。左侧面的:即第五式的左势。右侧面的:即第五式的右势。为了不遐思,不受干扰,加强练功效果,须遵循松、慢、匀、大、空、虚、灵、静八字要诀。
前三个字是动作上的要求。
松:即全身放松。
慢:即动作要徐缓、渐进。
匀:即动作速度要均匀。
后五个字是意念上要遵循的,要充分发挥意念的作用,也就是说要发挥想象力。佛华严曷云:“虚观法界情,一切唯心造。”又云:“心如工画师......”。愣严云:“万法所生,唯心所现。”
大:即自身高大无比,有顶天立地使意境。如《大佛顶首愣严神咒约义》中所讲:“大具三义:法身体大,心情周圆故,般若相大,智慧彻照故,解脱用大,偏照无碍故。”也就是说自己就是法身,顶天立地,智慧彻照,摆脱所有障碍。
空:即宇宙空寂无物,唯我一人之意境。佛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念绕动,白云万里”,“一空一切空”。
虚:即冥冥缈缈,虚虚实实,我即神佛,神佛即我,神我一体,又好似神,又好似我,似有似无,似存非存,似是非是之意境。
灵:即自己遍体金身灵光四射。双手向外分开划弧时,意念上是双手描绘着自己全身放射出的立体光环。
静:即意念集中,侵沉在大、空、虚、灵的意境中,不为外物所诱,不为外声所扰,不为外情所动。
如此正面做5次或多些,再转向右及右各5次或多些。也可只做正面的。可多练,也可少练。
采气图
动作仍是《筑基图》五式,只不过不用力,加强采气意念。意念通过劳宫穴采气,摄采大自然的好气或日月之精华。
第一式“虎掌踏地”是采地气。吸气时意念从双手劳宫采地气入丹田。为了加强意念和效能,双掌可慢慢稍加上提,呼气时可不加意念,只是慢慢伸臂,准备再回收采气。
第二式“虎掌前推”是采前方之气。如早晨练功可面向东方,采东方之生气。中午练功可面向南方,采日之精。晚间练功可对月采月之华。动作意念如第一式。
第三式“虎掌托天”是采天气,摄取太空霄汉之气,动作意念同前。
第四式“虎掌分壁”是采自身两侧原野之气,没有距离限制,没有物质障碍,任意摄取,动作意念同前。
第五式“虎掌摸苍穹”,是采整个大自然之气。也就是说广泛地摄取宇宙空间、旷野山林大自然之气。动作意念同前。
每式动作次数可多可少。也可每天轮换练一种采气方法。熟练后可采取任意姿势摄取,根据需要来练。 也是五个基本动作。也就是因修炼的主要目的不同,因之方法亦异,取得的效应也有差别,分为《筑基图》、《练意图》、《采气图》。
《筑基图》
也主要是炼身、炼形、炼力。它与“虎部”的《筑基图》相比,加大了难度,加深了层次,增多了躯干的扭转屈伸,关节的活动松展,姿势的高低起伏,两手的相互衬力,以及腰肾部位的锻炼。因此除能收到“虎部”《筑基图》的效应外,对体形、体质、体力、脏腑、内分泌等更有着特殊的锻炼作用。
预备式:同“虎部”《筑基图》的预备式。如接下来练则不必练预备式。
青龙舒肢
第一式
吸气时双掌上提,掌心向里,先右掌在里,交于胸前。 不停顿,右小臂内旋上举至头顶右上方,当臂将伸直时翻手,掌心向上成仰掌;同时左小臂内旋变俯掌下落。伸直在左胯外侧。这时转入呼气,右掌用力上撑,左掌用力下按;十趾抓地,头微顶,收肛实腹,牙齿相扣,瞪目远视。 再转入吸气时,右臂外旋徐徐下落;同时左臂外旋渐渐上提,左掌在里,掌心向里,交于胸前。不停顿,左小臂内旋上撑至头顶左上方,当臂将伸直时手掌上翻成仰掌,掌心向上;同时右小臂则内旋下落,当臂将伸直时手掌在右胯外侧成俯掌。这时转入呼气,左掌用力上撑,右掌用力下按,十趾抓地,头微顶,收肛实腹,牙齿相扣,瞪目远视。 如此左右各一次为一个完整动作。
青龙望海
第二式
吸气时脚不动,双掌上提,上身以腰为轴向左转,先右掌在里,掌心向里,交于胸前,恰好上身转向左方。右小臂内旋上举至头顶右上方,掌随之上翻成仰掌;同时左小臂逐渐内旋变俯掌下落至右臀部后方,上身尽力向左扭转。当左右臂将伸直时转入呼气,右掌用力上撑,左掌用力下按;头微低,双眼向下注看右脚后方1米处,如回望海底状;同时,十趾抓地,收肛实腹,牙齿相扣。再吸气时,右小臂外旋带动右掌徐徐下落,而左小臂也外旋带动左掌徐徐上提,身体逐渐右转;当成正面时,双手交于胸前,左掌在里,掌心向里。不停顿,左小臂内旋上举至头顶上方,掌随之上翻成仰掌;同时右小臂内旋变俯掌下落至左臀部后方,上身尽力向右后方扭转。当左右臂将伸直时呼气,双掌用力上撑下按;头微低,双眼向下注看左脚后方1米处,如回望海底状;同时十趾抓地,收肛实腹,牙齿相扣。 如此左右各一次为一个完整动作。
青龙寻珠
第三式
基本动作同第二式,只是头往后仰,双眼向左或向右上方看,如舞龙时,珠球高举在上,而龙左右扭转仰头注视至少要看后上方7米远以外处,找一个固定目标,以绿、蓝色为宜。 如此左右各一次为一个完整动作。
青龙探爪
第四式
吸气时,左掌手心向里上提,右手掌心向上从右前方抬起伸出,当掌与肩相平时,掌向左平抹。以腰为轴,随掌左抹,上身向左旋转,当转向左方时,双手交于胸前,左手在里,掌心均向里。继之,左手从口下成仰掌向后方伸出,当臂快伸直时,臂内旋成立掌使掌心朝外;同时右小臂内旋带动手掌成俯掌并后拉,屈肘沉肩,肘尖微上翘。这时转入呼气,左掌用力前推,右掌用力后撑;十趾抓地,收肛实腹,牙齿相扣,瞪目远视。再吸气时上提向右转向前,左小臂外旋成仰掌向右平抹,右小臂外旋使肘尖下落,掌心向里。当上身转向右方时,双掌交于胸前,掌心向里,左手在外。
继之,右手从口下成仰掌向后方伸出,当臂快伸直时,臂内旋成立掌使掌心朝外;同时左小臂内旋带动手掌成俯掌并后拉,屈肘沉肩,肘尖微上翘。这时转入呼气,右掌用力前推,左掌用力后撑;十趾抓地,收肛实腹,牙齿相扣,瞪目远视。如此左右各一次为一个完整动作。
青龙腾云潜海
第五式
此动作之呼吸随动作收放、开合而变化。也就是说,一般动作收拢时为吸,放开时为呼,要自然些。在动作变化过程中,可自由换气,只是最后前推后按时是呼气。动作开始,右脚向右方跨出一步,上身右转成右弓步;同时两臂相抱,左臂在下。
然后左右臂向下再向上分开伸直。
两臂再向上划弧,双手交*于头顶,左手在下。一般双手向上交*时为吸。
身体前俯,左手压右手从前方下落,双掌置于右小腿前成左仆步。继之左小臂内旋,带动左手反臂成仰掌向左方穿出达于左脚处;同时右臂亦内旋,带动右手反臂成仰掌,向右方伸出上抬。当左掌穿至左脚处,右腿蹬直变左弓步;同时两臂均外旋伸直成八字掌,掌心均朝外。此时左掌用力前推,右掌用力后按成骑龙步,呼气;同时十趾抓地,牙齿相扣,收肛实腹,瞪目远视。在动式中眼睛追随左手。 再做一次上述动作,唯左右相反。如此左右各一次为一完整动作。
练此式时要掌握七个字,即:抱、分、交、压、穿、转、推。开始双手相抱,继之分开向上,交于头顶;然后左手压右手或右手压左手向下,各压至膝下时,一手前穿,一手后搂;两臂将伸直时,两手转动,成八字掌,掌心朝外,双掌再分别向前后推出。动作变化过程中,可自由换气,最后双掌前后推出时是呼气就可以。
而步型则是三种:先弓步,后仆步,再骑龙步。
以上五式练习次数,用力大小,同“虎部”《筑基图》。同样,如此练习日久,自会感到,吸气时气入丹田,呼气时意领气走,气自丹田贯达双掌。
炼意图
炼意也是《筑基图》的五个动作,只不过均不用力,而加强意的锻炼,仍遵循松、慢、匀、大、空、虚、灵、静八字要诀。
这里着重讲两点:
1、在“虎部”炼意中讲到,我即是佛,佛即是我。在这里的佛不是遍体金光,而是玉佛,玲珑剔透,洁白无瑕,光泽柔润,心胸坦荡,怡然自得。也可把自己化为菩萨,菩萨即我,我即菩萨。
2、要有在太空中遨游之意境。这个佛虽顶天立地,但不是脚踏在地上,而是整个佛身飘在空中,如第一式不仅在动时有这种意境,当成定式时仍要有飘在空中摆动之感。可不管呼吸,沉浸在这种意境,达到适度则再做下式。第二式要有身在空中向下望海之感,看到蓝色的海水,水底之龙宫,达到适度则止。第三式要有身在太空,仰首斜望月宫之感,不仅看到柔和的月华,而且看到月宫的桂树、玉兔,达到适度则止。第四式要有身在太空,前手可探到东海,或摸到西陲之意境,达到适度则止。第五式当双手在上边相交舞动时,意念上是飞腾之中,遨游霄汉,当下势时犹如潜入海低,所到之处海水让路。如此反复数次,达到适度而止。
采气图
动作仍是《筑基图》五式,只不过不用力,加强采气意念,意念通过劳宫采气。
由于“龙部”五式均系身、腰、臂、手及下脘的旋转缠绕动作,方位经常变化,所以每式所采之气均系在前后、左右、天地、上下、四面八方--整个宇宙大自然界的精气、生气、益气、好气。而且每当定势时,也就是说当手、臂伸展到定位时,即《筑基图》中五式从吸气变为呼气时,姿势停顿不动,可连续在吸气时采气3、5或7次,再转做下式。同时还可以逐渐通过天目、膻中、百会,以至全身采气。 此部功法主要是为发放外气所练之功。
预备式:同前,两腿分开稍宽于肩。
降龙伏虎
第一式
全身放松,两臂上抬稍低于肩,圈成环状,十指伸展相对,双臂缓缓拉开和相合,使十指尖、掌、臂有气感。拉开时也要十指相对,其距离以有气感为度;相合时,也是十指相对,一般以10厘米为宜。
坎离相对
第二式
全身放松,两臂上抬稍低于肩,肘微屈,使两掌心相对;双臂缓缓拉开和合拢,使两掌、臂有气感为度,合拢时一般相距三四厘米许。
太极运转
第三式
全身放松,两掌合抱,一手在中丹田上成俯掌向下,一手在下丹田处成仰掌向上,两掌相对如抱球状,这时会感到两手掌间抱着个轻轻地、皮薄薄的球体。
双脚不动,以腰为轴,抱球左右转动。动作可大可小。两手距离宽,意气中的球体则大,反之则小;腰的转动幅度应与之相应。无论如何转动,两掌心始终相对。具体做法是:
身转缓缓左转;同时左手划弧转向下方成掌心向上,右手划弧向上成掌心向下。 身体缓缓右转;同时右手划弧转向下成掌心向上,左手划弧转向上成掌心向下。 如此左右运转为一次,可重复12、24或36次。
乾坤交泰
第四式
全身放松,两脚稍大开,身前俯,两臂下垂。 吸气以劳宫对天采天气,以腰为轴,先向左转动。
然后上体后仰,两臂随之转动向上。直至上身和双手转向右侧时变呼气。上体再前俯,两臂随之垂下,手指对地。呼气时意念是从手指往外排浊气。
如此循环5、7或12次,再反过来从右向左转,同样循环5、7或12次。
阴平阳秘
第五式
开始时同预备式,然后手掌朝地,两臂缓缓提起、下落,使两掌、两臂有气感。
收功
成预备式。两臂外旋从身体两侧成仰掌上抬至头顶处。双掌从面前下落至丹田处。
如此两遍,然后两手相叠,左掌在内,右掌在外,先顺时针摩腹12次,再逆时针摩腹12次。
然后双手从左右后伸,两掌分别贴于“肾俞”,上下摩擦12次。然后两掌心对两眼贯气十二次。
此功我每日习练效果惊人,骨骼变得极硬,肌肉练的很硬,抗击打能力与反应能力均大大提高。而且不会得感冒,有慢性病也慢慢治好了。
与少林的易筋经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练习的时候心不能太急,太急火气也会很大。
❻ 四五左右有好码,是什么生肖。
答案龙
四五两边代表三六十二肖排第三虎排第六蛇虎前蛇虎蛇尾虎蛇尾则解释
龙左部点扣寅点,龙右部同虎部即虎
龙右尾部同蛇右尾部,故虎蛇尾龙!形态似,龙部,尾似蛇
❼ 朱砂掌有三部,虎部、龙部、龙虎部,是三部都要练还是只练其中的一部
如果只是健身的话只练其中一部就可以了。最好从虎部开始,龙部相当于是虎部的进阶。如果体力不允许的话可以先练其中一式慢慢过渡到一口气练完,五式是个整体不存在单独针对某个脏器的式子。朱砂掌是个安全的练功法门,不易出偏。走火入魔是丹道中的术语,只要不是练丹道的不存在走火入魔。
❽ 最早朱砂掌有练意图和采气图吗
摘要 朋友您好,很高兴能够为您服务!您的问题“最早朱砂掌有练意图和采气图吗?”,传统的朱砂掌是要经过“练意图”和“”采气图”的。
❾ 老虎有哪些别称,别称的由来是什么
据不完全统计统计,大约有33个别称。以下主要介绍一些比较著名的别称及由来。
(1)大虫
这个大家在语文课本的《武松打虎》这一课中应该是接触过的,当然了,原句是出自《水浒传》。具体的描述语句为:“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这句话的意思大概就是描述了一下老虎出现时周围的环境变化,以表明老虎的凶猛。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比较小众的别称,比如斑寅将军,封使君,李耳等等。
❿ 有谁帮我解释弥勒救苦真经全部的意识
佛说弥勒救苦真经注解
阅读 6677
慧光道玄
一、佛说弥勒救苦经
弥勒祖师初次降生时,是二千五百年前,出生于北印度波罗奈国的地方。他的父亲是波奈国的丞相。弥勒乃北方真武星来下凡转世,也是未来掌天盘的万教祖、波罗国的国师、波罗教的法师,会观星望斗,知此情,而生嫉妒,伪奏国王,说今天我国内在子、丑、寅三个时辰所生的孩子其中有一位是恶魔星来投生,以后成人,会与国王倾拼江山,须要灭掉。国王听信国师之言,实时下一道圣旨给全国各府州县:在今天子、丑、寅所生的孩子全部要杀掉。可是丞相夫人也正在这天子时生弥勒,所以丞相闻知报后,和夫人非常着急。夫人及实时叫她的弟弟,带弥勒逃避外国。马上提丞相令其派十六名武将护法,连夜出差,逃往外国去抚养。至七岁时,他的母舅带他及十六名随将一齐到灵鹫山参拜释迦牟尼佛。授记后,只有弥勒不算为弟子。因释迦佛知道他是三千年后下世掌天盘收圆的祖师。在这时,佛就开始讲述将来三千年后弥勒会下世救苦救难、普渡九六原人佛子,你们皆在彼时要再下世转生为人授记,才是真正脱凡。免再流浪生死轮回。所以这本弥勒救苦经是释迦佛当时所讲的,以证明在三期末劫时,弥勒祖师掌天盘,接受一条金线大道,在于三期末劫中传授。所谓办理末后一着,收圆大事。承母命大开普渡,时在中国为开端,普传至全球各国。
二、弥勒下世不非轻
在这期弥勒祖师降世时,正遇着三期末劫,俗说:世界末日。实是可怕之时期。所以,释迦佛说:“这次弥勒下世,责任重大,遇着末劫数,要救渡众生脱灾劫,也要负责收圆九六原人佛子,平安回乡认母所以说不非轻。”使原人闻经明劫的厉害,始能悟道,改恶向善。也是师尊、师母所说:“末后”一着昔未言。明人在此诉一番,愚夫识得还乡道,生来死去见当前。我们虽是凡夫俗子,能返本还原、归根复命,是一大机缘。此经主要讲述上天老母之懿旨口令,三天诸神在这大道显然时,也是大劫降临时,遇难救难,遇灾除焉,遇善相助,遇事相伴,使大劫远退,届时默念真经,神钦鬼惊。三天口令“口诀”一发,仙佛降临,齐来救灾救劫。所以这次弥勒下世“不非轻”。劫过后,不再受六道轮回之苦,,直升天上、归根复命。在世的,可以过着大同世界尧天舜日,安居乐业。所以这本经、是三期末劫度世之宝法,岂可看轻(非轻)。
三、领宝齐鲁灵山地
领者,是受领老母之命,传授口传心印、三宝“关诀印”的明师:就是出生在齐鲁,即现在之山东。自古出圣人最多之圣地,所以领天命传授命的祖师、都出生在山东(齐鲁),十七代祖师路祖就是出生山东省济宁县的地方。十八代祖师,我们的师尊也是出生在山东省济宁。师母也是出生山东省,可是受命之命,却在各人之灵山地、贤良祠: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你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像灵山塔下修。灵山地就是人人之关窍,经明师一启开,好好在灵山塔下(就是本心)修心炼性、行功立德,寿终时灵性自然由正门而出,免受轮回之苦,可以归根复命。
四、拈花印证考三乘
这句是古时、要得如此宝贵大道,是莫有这么容易的。要经小乘修起,而中乘至大乘悟出玄机。知道灵性之处,才能受明师授记。所谓上等修行无觉性、中等修行执文字、下等修行重显化、莫执形象归自然。即道法自然。所以当时释迦佛传授时是单传独受,要先试探方式,用拈花微笑之方法,选择传授的对象。三千弟子中只有迦叶微笑会意而受真传。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嘱咐摩诃迦叶。”所以古时要先修得禅处才能受真传。今天是普传,先得而后修,轻松多了。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虽然我们容易得到要脚踏实地、勤修不怠,始终不辍,将来印证,由功果大小、考验成功,而列三乘九品、莲台之果位。
五、落在中原三星地
拈花印证这样宝贵之真传,落在哪里呢?三星地者,人身之枢纽,中央戊己土(中原)方寸宝田也所谓灵山地、玄关窍。也是三人同行,必有我师之师也。正是修炼下功夫之处。佛说“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无所住,而生其心”。清静经:“虽名得道,实无所得”。
六、大证四川王桃心
人得一为大,可以证佛证圣之地方。《金刚经》所指示“舍卫城”就是五行之眼耳鼻口,七孔窍之中窍。故修道,要将这四窗关闭,不要川流于欲海,回头是岸。王者,性王为重。性王如桃子之核心,乃是种子也。桃心若坏,就不能生发芽成长结果。人之良心(本心)也如桃仁,孟子说:人无恻隐之心(仁)非人也,非人即四生也。
七、天真收圆挂圣号
天真二佛乃是师尊、师母,即天然古佛、素贞古佛。接受天命普渡九六佛子,协助弥勒祖师收圆。挂圣号者,办理登记,天堂挂号、地府除籍。圣号者,明师用口传性王用耳接受记住心田(圣)谓之口传心印。性理心法、不二法门。就是等于报名注册。然后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修炼、最后功成天上、名留人间。虽名收圆,必须自己修圆。金刚经:“虽然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是众生自性自度,先自己灭其妄想,才能度出苦海,先灭其孽障,才能度脱轮回。所谓师传,修在自己是也。
八、等待时至点神兵
等待末劫来临之时,大道也降世。故大道非时不降,到这时也是佛魔世界。因下元甲子清算期,且三曹普渡。可说这地球上,可能很乱。都赶来要求这有气天神,找缘人来超拔。各人的祖先也争取儿女超拔。债主也要争取讨债。因此传道时、要非常严肃谨慎。要有领天命之明师(点传师是代理师)。凭天命请坛、代宣老母之旨,请诸天神圣到坛:二十八宿护法坛,才可以开始办道,点传性理心法,传授三宝。
九、云雷震开戊己土
仙佛到齐护法坛,然后就可办道传三宝。云为水、雷为火,我们未出胎时,乃乾坤正位。十月怀胎满出生后,这点先天炁,投入肉体,就失中爻,变为离。离者,离开先天正位,坤得一阳,变为坎。坎者,陷也。这点先天炁,陷入肉身。因此先天乾坤正位,变为后天离坎。故不能返本还原。所以要求明师来抽坎填离,恢复本位。离属火(雷)坎属水(云),由明师之无缝锁来,“震开中央戊己土”。所谓铅投汞、汞投铅,恢复本来面目、乾坤正位。寿终就可由正门而出,免受轮回之苦。所谓“玄关窍,是蓬莱岛,打开就是无价宝”。关圣帝君曰:“无缝锁开开,真人现出来,真经牢牢记,孩子抱在怀”。关诀印,齐备可以避劫矣。
十、天下神鬼不安宁
因这宝贵之天道,能超生了死,所以惊动天下神鬼都急,要找有缘人来超拔他们。当然自己子女,若在修道就容易。否则还是很难找有缘人。所以有肉体时,就要赶快得道,虔诚而修,自己之祖先,都在不安宁等着。寄望在子孙身上,故大道非人不传。末劫前后未得道,届时一切就完了。难怪神鬼都不安宁,而坐立不安也。
十一、亲在仁天中华母
亲者,亲近。经过得道后,子亥相抱(孩合同)时,才发觉、想着天上老母。也才知道上天还有生我们灵性之母亲。仁者,核桃仁(人之性)。中庸:“天命之谓性”。这点之灵性,是由上天降于世。以往都错认是由地府转生。所以世人才说阳间死个人,地府添个鬼。又曰:人死为过身。今天大道降世中华民国,故我们师母才称中华圣母。我们要好好地跟师尊、师母这条金线来修。
十二、九莲圣教归上乘
这句是证明今天所传的天道,是以后可证九品莲台之圣教,也是归最上之法门。圣教者,性理心法、口传心印。依据龙华经证明:“天真收圆不非轻,十子弥陀九莲经,十字街前把贤调,九莲开于拜无生”。是说师尊、师母办收圆三曹普渡,未曾有不非轻。十字架得一,可以证九品莲台,也可以在十字街前暗钓贤良,上升天堂,封爵九品莲花座,同时参拜无生老母,所以此法是最上乘之法门也。
十三、天花老母垂玉线
天者,理天,花者,莲花,九六原人,如一朶一朶之莲花。老母慈悲,为救渡九六原灵,这次降下一条大道金线,暗调贤良归根认母。
十四、收圆显化在古东
这期三期应运、三曹普渡、也是最后之一期,末后一着,收圆之日来临,道劫并降之际,大道降落在东土古国,中华圣地山东的地方。届时种种的显化,大显神通来救劫,渡回九六原人。
十五、南北两极连宗绪
佛教之正法眼藏,不二法门,自达摩祖师由印度传来中国,至五祖弘忍祖师以后分为南北二家之宗派。南方慧能六祖传顿法。口传心印、性理心法,即先得而后修,就是修弥勒“人间净土”宗,由后天返先天。在家修,由人道达天道之法。北方神秀,传渐法:先修而后得,修弥陀“西方净土”宗。主于念经,往西方极乐世界。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用工夫,若要纸上寻佛法,笔尖蘸干洞庭湖。又曰:“吾本来兹土,传法渡迷津,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弥勒祖师天机文曰:“走马点玄更稀奇,千门左旁齐归一。”届时收圆显化,
不只南北二宗。
十六、混元古册在中央
混沌后,寅会生人当初,人人这点灵性(古册)是由上天降落在人身之中央戊己土、玄关窍内。所以称为佛性,都是母所申。以后受后天环境所迷,致贪恋世景。境而造孽,不能返本还原、变为众生。
十七、老母降下通天窍
因为人降生于世六万多年来,所造之恶孽累积如山。所以永远为众生。近年来科学越发展,相反的,道德越堕落,人心不古,致使灾劫连连。又世人制造绝德的杀人武器核子飞弹,致世界末日来临。上天老母不忍善恶,同归于尽,亲自下旨,降下一条金线,直指见性、见性成佛。所以玄关称为通天窍。得一之原人,个个都可以归根认母,脱离苦海,免再做众生。
十八、无影山前对合同
无影山,就是人人之灵山塔、双林树、紫竹林、性王所居之处,虽然受直指见性,同时还要得传授合同,以便过三关时,核对合同,方能过关。
十九、婴儿要想归家去
婴儿是上天老母慈爱我们所称呼的。我们乃是一母所生、故称九六皇胎儿女也。老母慈善告诉我们、若要想归故乡理天去认母是六万余年来第一次之机会。
二十、持念当来弥勒经
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道有三宝关诀印。前段已经得了二宝,尚缺一宝,就是弥勒真经,真经不在纸上诵,故称无字真经。关圣帝君诗曰:“无缝锁开开,真人现出来,真经牢牢记,孩子抱在怀”。那三宝就齐备,可避劫,可以归根复命。注意“持念”保持在心里,不是开口念。“真经牢牢记”。记在心头默念就可也。
二一、用心持念佛来救
只要得道后,诚心保守,实心修炼,实心忏悔,用心默念真经,在修道中,若遇
大小患难,弥勒祖师即派仙佛来护救,大事化小事,小事化无事。
二二、朵朵金莲去超生
朵朵乃九六原灵。金莲者,金属白,莲者,佛子,即白阳佛子。不但修道中仙佛来保护修道弟子,大限来时,一个一个(朵朵)都可以归根复命、超生了死,不再堕落六道轮回,永居理天,享受清福。
二三、认识西来白阳子
为人要认识时务,所谓三阳开泰,青阳、红阳、白阳。今天是否白阳期,参考历代就很清楚。青阳期,新娘穿青色礼服,一切布置都是青色,青色为吉祥。红阳期,新娘穿红色礼服,房间厅堂都布置红色,红色为吉祥。今天新娘穿白色礼服,那就很明显,今天是白阳了。所以我们要认识白阳期弥勒祖师掌天盘。师尊、师母掌道盘、为白阳二祖。所以我们要好好在白阳之道伞下来炼。大道降世,是应时应运,所以修道要认识天时。
二四、乡儿点铁化成金
老母再用慈爱之声音、叫醒我们“儿”啊,不要自暴自弃。虽然现在修道中还是人,可是经过得一后,那就如铁,一点便成金了。成为金刚不坏之体也!佛说:“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_生,是名众生。”非永远做众生。
二五、每日志心常持念
得道后,立志于道,日日虔诚,须臾不离道心与三宝。如颜回夫子、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二六、三灾八难不来侵
三灾者,水火风劫。八难者,旱、涝、饥馑、瘟疫、螟蝗、猛兽、精怪、厉鬼等。上句言者,“每日志心常持念”。就可以避这些三灾八难,自然不近身来侵犯,得平安无事。
二七、要想成佛勤礼拜
修大道悟理尽性,须臾不离道心,可以消灾厄外。每日不离佛堂,勤礼拜,去恶从善、忏悔改过、自新亲民,发出慈悲心,渡化众生。在世就与佛同样而修菩萨行,那成佛也就不难矣。
二八、常持聪明智慧心
常常保持道心,对外要耳聪目明。观察世局、日日在变化,一切千魔万教尽出。对内要提出自性本有之妙智慧、来判断是非曲直、正邪,才免误踏歧途,而一失足成千古恨,后悔就来不及矣。
二九、休听邪人胡说话
慈母锦囊有提醒:“到某年大局一变,假祖尽出——到那时千万要识透,咬紧牙关,无论他的法术如何玄妙,总得不贪不妄、毫不摇动。只要遵师重道,认理归真,这场大考是乱道盘,也是考验大家之智慧。”所以万事、要慎思明辨,然后笃行。不轻举妄动,不要听信妖言、诽谤的侫言,那就平安无事也。
三十、牢拴意马念无生
修道要对此心猿意马之牢拴坚固,才能静心修道。就是大学之“定、静、安、虑、得”之工夫。心猿一定,自然智慧就能发出来,一心一意抱守道心与上天老母心连心,即人心合天心。所谓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三一、老母降下真言咒
老母大慈大悲、为渡九六皇胎儿女回乡,在这三期末劫时,降下一条金线大道,并传无字真经(真言)传给各人之真人(咒)心经曰:舍利子。金刚经曰:一千二百五十人(性)道德经曰:谷神。大学曰:缗蛮黄鸟。三教名称虽然不同、却一地方之真人(咒)、所得了,所谓得道、实无所得。
三二、用心持念有神通
我们的真人(咒)在这个地方、得了一、得到真言(真经)要诚心实意持住在心里、须臾不离。金刚经:“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不但能降服妄念心。若遇到患难的时候,诸天仙佛,亦会自动来,解救脱难之神通效验。
三三、满天星斗都下世
无字真经乃是上天老母降下真言口令、谁敢不听。大劫来时大家一动念、惊天动地、诸天仙佛、星君都全部降落东土尘世,救渡世人脱劫。
三四、五方列仙下仙宫
不但满天星斗、连东西南北中央之列位神仙都齐下天宫,到东土尘世来,助道救劫。
所谓天上不留佛,总动员。
三五、各方城隍来对号
城隍乃冥司之神职,各地均有设立。如阳世户籍,设立在各区区公所户籍课。可是人死后,灵魂要到冥府城隍报到。故上天慈悯,准我们先得而后修,设便如以昔先修而后得,大劫已来到眼前,那来得及呢?可是有句话:古之修道,“知难行易”,今之修道,“知易行难”。因古之生活朴素修易,可是道隐时,得道却难。今天大道普传,得道容易,因花花世界,生活浪漫,要坚志而修、始终如一却很难。所以要知行合一。人之初生于世,是由理天而降。故称为佛性皇胎儿,古今都是一样,得了道,可以超生返回理天复命。今天我们先得,故要办理移籍手续,由地府之籍,迁移到三官大帝处,以后归空时,到三关报到就可以了。所以得道,要当场填写表文,呈奏三官大帝。所谓天堂挂号,地府抽丁,对号消籍。虽然先移籍,还是要诚心实意,始终如一而修,所谓修道如初,成道有余。不要半途退道心,籍被驳回,后悔就迟了。
三六、报事灵童察得清
虽然天堂挂号、地府除籍,可是明师亦有声明在先:“愚夫识得还乡道,生来死去见当前”还是看各人之修为造化。所谓“道由师传修在己”。真修假修,一举一动,可以瞒骗同修,却脱不了监视之法律主及报事灵童、值日之司神。都大公无私,察得清清白白,转奏天曹、届时是假不了的。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三七、三官大帝慈悲注
三官大帝乃是古上尧、舜、禹三位有道明君,有功于世,上帝封为三官,正月十五日上元尧帝,一品赐福天官、紫薇大帝。七月十五日中元舜帝,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十月十五日下元禹帝,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都大公无私,赏罚分明,管理记载善恶功过之册。三官大帝非常慈悲,表文一到不管在修未修、一律先登记注册。
三八、赦罪三曹救众生
这期临头,上天老母为救众生,特宽大赦修道人,若能诚心保守、实心忏悔、改过自新,上天有好生之德,不杀悔过人。上天必赦以往之罪愆。不愿意九六原人佛子堕落为残灵。所谓修道有三分诚心,上天就有七分感应,七分之诚心,就可得满分。实是机会难逢矣。
三九、救苦天尊来救世
道劫并降,也是佛魔世界,又是下元甲子清算期,故修道间,难免会遇到坎坷之事,所谓考。可是修道受考不受劫,金刚经十六分:“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孽,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孽,即为消灭。”所以考、是消孽之机会上天老母慈悲,派救苦天尊下凡来救渡世人。
四十、亲点文部揭谛神
救苦天尊,还亲自点了文部诸神率领下凡来救渡世人。
四一、八大金刚来护法
八大金刚者,东方持国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南方杨长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以及雷部、风部、虎部、龙部,共八大金刚,齐来护法坛助道。所以请坛时,明师(点传师是代表师)一请坛,八大金刚实时下凡护法。(参阅请坛经)。故天道之宝贵在天命,千神万佛同帮助,若凭人之力难普渡,凭人之力难收圆。人能弘道,天人合一,大事才能完成。可是命真、修的人、也是要真修才能归根复命。
四二、四位菩萨救众生
四位菩萨者,观音、月慧、文殊、普贤四位大菩萨,也发大慈悲,下凡救渡众生。观音菩萨,誓愿更大,众生不渡完,誓不归位。所以家家户户,都供奉观音菩萨。常念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四三、紧领三十六员将
救苦天尊还带领三十六员猛将下凡协助救渡众生。
四四、五百灵官紧随跟
不但率领文部诸神、八大金刚、四位菩萨、三十六员猛将,还有五百仙官,都跟随、听令差遣。可以说,上天神、仙、佛总动员。
四五、扶助弥勒成大道
这样神、仙、佛总动员,就明白这次大劫难是未曾有之大浩劫。以往青阳是水灾,红阳是火劫。只是部份而已也。可是这期白阳却水火风齐发,成为罡风劫。核子战争之厉害,可见而知。所以诸天神、仙、佛都下凡救灾救劫。这期掌盘祖师是弥勒祖师,也是扶助弥勒祖师完成这个大事成功。
四六、保佑乡儿得安宁
上天老母会派这样多仙佛,是为着保护九六原人、在这期大劫修道,能得平安无事,好好修道,不受困扰,可以行功立德,回乡认母。
四七、北方真武为将帅
这期道劫并降,佛魔世界,派仙佛护佑众生修道,尚且不够,还有邪魔乱道。所以且派北方真武佛挂帅,率领天兵天将收恶煞镇邪魔,而救渡众生。
四八、青脸红发显神通
北方真武佛,为镇压邪魔,显出青脸红发威仪,变化莫测,神通广大,邪魔恶鬼见到就惊惧。
四九、扯起皂旗遮日月
皂旗者,黑旗。北方原属黑。提起黑旗遮蔽天空,变成日月无光,黑暗世界,以便制伏群魔一方面飞弹炮火砂尘冲天,水火风劫齐降,就是白阳期罡风劫,乃核子战争,造成空前未有之三期末劫。也是第三次世界大战。刘伯温:“飞者非鸟,潜者非鱼。战不在兵,造化游戏。”这次战争都用飞弹核子武器及鱼雷,少用人力,死伤却不堪设想。如消灭人畜一样,无人道之残酷。
五十、头顶森罗七宝星
真武佛之武装打扮,头顶所戴戏冠,很整肃庄严,还有北斗七星、灵光照耀护法。
五一、威震北方为帅首
真武佛所打扮种种威仪严肃,且神通广大威灵赫赫,足以镇压北方群魔,可以为将帅之首领。
五二、肃清诸恶挂甲兵
这样严肃威仪,可以清除诸邪魔妖怪、恶人是被核子弹消灭、扫除净尽,就不再动干戈、枪刀归库,灾劫将此平静,复回大同世界,尧天舜日,国泰民安。
五三、搭救原人乡儿女
真武佛威震北方,肃清群魔诸恶,可以搭救九六原人、皇胎儿女,平安无事。
五四、火光落地化为尘
这次核子战争非常厉害,其火光之威力很强热,一旦落地,万物都化为灰尘。可是另一方面,有诸天仙佛争取搭救,善人、修道人。在此时就是善恶分班之时也。
五五、四海龙王来助道
这次战争不只空陆,还用鱼雷(潜者非鱼)来毁灭战船,故四海龙王也齐来助道,搭救船上的原人。
五六、各驾祥云去腾空;
各驾祥云去腾空四海龙王也腾云驾雾齐来护道,参加急救原人。
五七、十方天兵护佛驾
以上所述诸天神仙佛、菩萨、四海龙王总下降救劫助道。连十方天兵天将都齐降,协助诸佛救灾劫,帮助弥勒祖师这一次,办理收圆大事,救渡原人、保护佛驾,各尽其职,确实未曾有之劫数,总动了诸天仙佛、天兵天将,方称世界末日。
五八、保佑弥勒去成功
这次能如此动员,就是扶助弥勒祖师掌天盘,办理末后一着收圆大事,帮助完成其责任。保佑原人佛子同登极乐、清静故乡,与母团圆。
五九、红阳了道归家去
红阳期是释迦牟尼佛掌天盘。已于中华民国止。完成普渡任务期满。回返天宫后、复其本位。所以一般家庭,没有人供奉释迦佛之佛像,就是如此。庙寺是承继神秀而来。我们是承接慧能六祖而来,至师尊、师母共十八祖。
六十、转到三阳弥勒尊
俗称三阳开泰,第一期青阳,自伏羲氏起至商太丁止。燃灯古佛应运掌天盘。第二期红阳,自商末周初至中华民国止。释迦牟尼佛掌天盘。三期白阳,弥勒祖师掌天盘,自中华民国起,一万八百年。所以第三期世界大战,称世界末日,乃是灭恶、并非世界灭日。至申会收人、还有一万八百年也。只是在这清算期,有否德行,过此大劫而已。
六一、无皇敕令寄下生
这次众仙佛下凡搭救众生,也有倒装下凡转世为人、代天弘道,叫醒迷津,普化众生,明暗并行。明者,如白阳初祖,路中一祖师乃弥勒古佛化身。白阳二祖,天然古佛化身。乃“师尊”济公活佛(活佛师尊)化身。中华圣母(师母)乃月慧菩萨化身。其他前人方面,可能也不计其数。暗者,前段所言,诸天神、仙、佛都暗中参入搭救原人。都是无极理天老母的敕旨令下降,命诸佛助道,并寄语传下凡尘,众灵佛子,早日悟道,引迷入觉,早日返回理天。
六二、收伏南阎归正宗
三期末劫年内,千门万教齐出,在南阎东土扰乱正宗道盘,故无极理天老母不得不敕令收伏千门万教、左道旁门统归正宗。一条金线大道。
六三、往来造下真言咒
往者下凡,来者回天,就是下凡降世为人弘道的仙佛、或众生回天都要经过老母创造下来不二法门,由明师口传心印真言口诀,使原灵佛子回天。
六四、传下当来大藏经
大藏经乃是无字真经老母所造下真言咒。只是将字藏起来,不准书写,应在当年来救渡原灵佛子。真经不在纸上诵,纸上觅经枉工夫,若要纸上谈经,就不知体会真理妙义。
六五、婴儿姹女常持念
婴儿者干道。姹女者坤道。老母所传的大藏经,要保持在心里,不可须臾离也,牢牢记住,可以逢凶化吉。
六六、邪神不敢来近身
如果时常念真经,一切邪神都不敢侵犯来近身,自然远离。另一方面,心里时常牢牢记住,一切妄想邪念也自然消灭。金刚经:“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凡心降服,性心就清静,悟理就不难也。
六七、持念一遍神通大
如果一日持念一遍,即使你精神快乐、神通广大、能发出秒智慧,而应万事。
六八、持念两遍得超生
如果一日持念两遍,即使你心性清静,可以明心见性。认理修道,终来就可超生了死。
六九、持念三遍神鬼怕
如果一日持念三遍,可使邪神恶鬼都惧怕而远离,不敢近身。
七十、魍魉邪魔化为尘
魍魉者,山妖水怪。修道者常持念真经,连山妖水怪都化为灰尘,无影无踪而消灭。
七一、修持劫内寻路径
这期大劫是升降关头,生死一大事。故在大劫未降之前,求名师指点,开示路径,务必好好尊师重道修持,行功立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寻找这条金线可以躲劫避难,且能超生了死之光明大道。
七二、念起真言归佛令
既然得了真传,急速猛进,默持真经,遵守佛规礼节,尊师重道,始终如一而修,使得复回本来佛性,临终时可以朝见无生老母,永生净土,不再投生苦海。
南无天元太保阿弥陀佛
南者,先天为干位。无者,无极,乃道之本源。也是宇宙间,天地万物生命的根源。有阴阳才能生万物。所以万物,由无而生有形之质体,至终还是由有而后归于无。在后天为离位,离属火为日,日光普照天下万物,无所不照,故天上若无日光,就无昼夜之分。地若无日光,万物不能生长。这就是研究佛法之妙理,无微不入。所以“南无”是至尊至贵之位也。天元者,天地一元复始。一元者,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一会者,一万八百年,故白阳数,还有一万八百年也。太保者,先天爵位也,等于后天官名,三公之爵位。天元太保乃掌皈依佛、法、僧三宝而修,成仙成佛成圣,而期而至矣。
皈依三宝者——(一)皈依佛者:“觉性”人之本性,原本是佛性,反白恢复本来之面目,返璞归真,要除掉七情六欲,及贪嗔痴等。(二)皈依法者,“正心”无善无恶心之体,一日三省我心,即回光返照,归回本心。(三)皈依僧者,“净身”清净斋戒,戒除杀盗淫妄酒,后归于正等正觉之菩提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