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贲万岁小说在线阅读
A. 虎贲万岁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虎贲万岁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一、日寇进犯常德的目的
1.牵制中国军队赴缅作战,减轻其压力;
2.打通粤汉铁路,此前日军已把北京至武汉的铁路占领,1938年广州沦陷,但湖南段铁路还在我军手中,日军一直不能实现通过铁路调集军队与物质支援东南亚作战的目的;
3.常德位于陪都重庆与东南沿海各地联络线的咽喉位置,占领常德即可卡住这个咽喉,威逼中国投降;
4.掠夺常德富足的棉粮,以战养战。
二、中日参战兵力
1.国军参战兵力:2个战区,计16个军43个师,共计21万余人。
第六战区代司令长官孙连仲
第29集团军总司令王缵绪
第44军 军长王泽浚
第73军 军长汪之斌
第10集团军总司令王敬久
第79军 军长王甲本
第66军 军长方靖
江防军 司令吴奇伟
第18军 军长罗广文
第86军 军长朱鼎卿
第26集团军总司令周碞
第75军 军长柳际明
第32军 军长宋肯堂
第33集团军总司令冯治安
第59军 军长刘振三
第77军 军长何基沣
王耀武兵团
第74军 军长王耀武
第100军 军长施中诚
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
李玉堂兵团
第99军 军长梁……
B. 《虎贲万岁》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虎贲万岁》(张恨水)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https://pan..com/s/19YRJNbOb7iLfXh-2EpXPZQ
书名:虎贲万岁
作者:张恨水
豆瓣评分:8.5
出版社:团结出版
出版年份:2007-7
页数:305
C. 求张恨水小说,越多越好
《傲霜花》
《巴山夜雨》,长篇小说。
《八十一梦》,长篇小说,于1939年12月开始在重庆《新民报》上连载,因政治压迫而未能写完。
《白蛇传》,写于1954年。
《北雁南飞》
《别有天地》
《冲锋》,长篇小说,写于1938年。
《春明外史》,长篇小说,于1924年连载于《世界晚报》的副刊《夜光》。
《春明新史》,长篇小说,写于1928年。
《大江东去》,长篇小说。
《丹凤街》,长篇小说。
《疯狂》,长篇小说,写于1938年。
《凤求凰》,长篇小说。
《风雪之夜》
《巷战之夜》,中篇小说。
《鼓角声中》,1936年连载于南京《南京人报》副刊《南华经》。
《虎贲万岁》,军事小说。
《欢喜冤家》,长篇小说。
《记者外传》,未完,只完成上半部,长篇小说,1957年10月26日开始在上海《新闻报》上连载。
《剪愁集》
《剑胆琴心》,写于1928年。
《交际明星》,中篇小说,1926年连载于《世界日报》副刊。
《金粉世家》,长篇小说,1927年2月开始于《世界日报》副刊上连载,历时5年,约百万言。
《京城幻影录》
《荆棘山河》,中篇小说,1926年连载于《世界日报》副刊。
《锦片前程》,写于1932年。
《旧新娘》,文言短篇小说,写于1913年。
《孔雀东南飞》,长篇小说,写于1954年。
《两都赋》,散文集。
《梁山伯与祝英台》,长篇小说,于1953年8月开始动笔,1954年1月1日开始于香港《大公报》连载。
《绿了芭蕉》,散文集。
《落霞孤鹜》,长篇小说,写于1930年。
《满城风雨》
《满江红》,长篇小说,写于1930年。
《梅花劫》,白话短篇小说,写于1913年。
《美人恩》,长篇小说,写于1930年。
《孟姜女》
《秘密谷》
《南国相思谱》,长篇小说,1919年开始连载。纯粹以言情为主,鸳鸯蝴蝶派小说。
《南游杂感》,中篇游记,写于1955年,发表于香港《大公报》。
《牛马走》,长篇小说,1941年在重庆《新民报》上连载。后来出单行本时,易名为《魍魉世界》。
《偶像》
《平沪通车》
《潜山血》,长篇小说,写于1939年。
《秦淮世家》,长篇小说,写于1939年。
《青春之花》,写于1928年。
《青衫泪》,长篇白话小说,写于1913年冬。纯粹以言情为主,鸳鸯蝴蝶派小说。
《秋江》,写于1954年。
《热血之花》,长篇小说。
《如此江山》
《山窗小品》,散文集。
《上下古今谈》,杂文集,收录一千余篇。
《石头城外》,长篇小说。
《蜀道难》,长篇小说,写于1939年。
《水浒别传》,写于1932年。
《水浒人物论赞》,古典文学论集。
《水浒新传》,长篇小说,1940年2月开始于上海《新闻报》上连载。
《斯人记》
《似水流年》,长篇小说。
《岁寒三友》,未完,写于1947年。
《太平花》,长篇小说,写于1931年,因东三省沦陷而添入抗战内容。
《桃花港》,长篇小说,写于1938年。
《天河配》
《天明寨》
《天上人间》,写于1928年。
《啼笑姻缘》,长篇小说,1930年开始于上海《新闻报》副刊连载。
《啼笑因缘续集》,长篇小说,写于1933年。
《弯弓集》,短篇小说集。
《皖江潮》,长篇小说,1921年连载于芜湖《皖江日报》。
《魍魉世界》(原名《牛马走》),长篇小说,1941年在重庆《新民报》上连载。后来出单行本时,易名为《魍魉世界》。
《未婚夫》,写于1919年。
《未婚妻》,中篇小说,写于1916年。
《我的生活与创作》,长篇自传,应中央文史馆之约写于1963年。
《我的小说过程》,自传,1931年1月开始于《上海画报》连载。
《雾中花》,写于1947年。
《五子登科》,长篇小说,1947年8月17日于《新民报》上连载。
《西北行》,游记,写于1956年。
《现代青年》
《小说迷魂游地府记》,1919年连载于上海《民国日报》。
《小西天》,长篇小说,写于1934年。
《写作生涯回忆》,自传,1949年1月1日开始于北平《新民报》连载。
《燕归来》,长篇小说,写于1934年。
《杨柳青青》
《夜深沉》,长篇小说。
《一路福星》,未完,写于1947年。
《艺术之宫》,长篇小说,1935年连载于上海《立报》副刊《花果山》。
《银汉双星》,长篇小说。
《游击队》,长篇小说,写于1938年。
《雨淋铃》,未完,写于1947年。
《玉枝交》
《战地斜阳》,短篇小说,1929年发表。
《斩鬼新传》
《赵玉玲本纪》
《真假宝玉》,1919年连载于上海《民国日报》。
《征途》,长篇小说,写于1938年。
《纸醉金迷》,长篇小说。
《中原豪侠传》,1936年连载于南京《南京人报》副刊《南华经》。
《紫玉成烟》,中篇小说,写于1916年。
《最后关头》
D. 虎贲万岁的目录
自序
第1章大雷雨的前夜
第2章第二个爱人走了
第3章死活在这圈子里
第4章《圣经》与情书
第5章向炮口下走的路程
第6章太浮山麓摸索着
第7章虎穴上的瑞鸟
第8章多谢厚礼恕无小费
第9章老百姓加油
第10章石公庙堤上和堤下
第11章罗家冲壕中行
第12章第八次进犯又压下去了
第13章电话中的杀声
第14章炮打波式阵
第15章西北郊一个黄昏
第16章手榴弹夜袭波式阵
第17章话说叶家岗
第18章夺回岩凸
第19章三个女人
第20章文官不怕死
第21章黄九妹还活跃着
第22章火药涂染的情书
第23章风!火!雷!炮!
第24章肉搏后的一个微笑
第25章回马枪
第26章四十八颗手榴弹
第27章锦囊三条计
第28章火瀑布下的水星楼
第29章竹竿挑碉堡
第30章女担架夫
第31章两位患难姑娘
第32章勤务兵的军事谈
第33章鸟巢人语
第34章夜风寒战郭星火肃孤城
第35章铁人铁人
第36章自杀的上帝儿女
第37章战至最后一人的壮举
第38章零距离炮与火牛阵
第39章余师长弹下巡城
第40章忽然寂寞的半天
第41章逮活的
第42章没让敌人活埋到
第43章虎啸
第44章杀四门
第45章一以忠勇事迹答复荒谬传单
第46章覆廓碉堡战
第47章通信兵和工兵都打得顶好
第48章看到巨幅电影广告
第49章秃墙夹巷中之一战
第50章向民间找武器
第51章刀袭敌后手推战梯
第52章余师长亲督肉搏战
第53章最得意的一句话
第54章听!援军的枪声啊!
第55章裹伤还属有情人
第56章平凡的英雄神奇的事实
第57章人换机枪
第58章这样的吃喝休息
第59章对攻心战的一个答复
第60章师部门前的血
第61章江心泪
第62章冲!冲过去
第63章罗家岗望月
第64章用日本机枪打日本兵
第65章没有垮字
第66章拿下傅家堤早过年
第67章饱餐了精神不知肉味
第68章拿下毛湾打开大门
第69章一口气打回城去
第70章国旗飘飘
第71章废城巡礼
第72章坐井观天
第73章敌尸群中夜猎
第74章荒凉,恐怖,奋斗!
第75章舄履交错
第76章复活之夜
第77章一只离群狐雁
第78章空山无人
第79章一场恶梦以后
第80章虎贲万岁
张恨水之子回忆《虎贲万岁》
《虎贲万岁》除了虚构的个别人物外,基本上都是真人真事,这是父亲所创作的众多小说中的一个罕见的例外。而且这部小说还有一个独特之处,那就是直接描写军事大会战。
1943年10月,日寇侵略军的华中部队横山勇13军,分别由沙市、岳阳渡过长江和湘江,大举向湘西重镇常德进犯。当时驻常德守军,乃代号“虎贲”的74军57师。该师在师长余程万的率领下,全师8000人,于日军四面包围、异常险恶的处境中背水一战,“以一敌八”,苦撑十余日,与敌人浴血巷战,不仅使常德未陷敌手,而且争取了时间,使援军合围,日寇不得不窜回长江北岸。但这十余日的苦撑,全师8315人仅有83人生还。这就是抗战后期有名的“常德会战”。
常德会战中,爱国将士可歌可泣的壮烈事迹使父亲很激动,但是他当时还没想到以此来写一部军事抗战小说。他毕竟还是个百分之百的书生,既不懂得军事,又没有上过战场,直接描写战事,怕是贻笑方家。不想常德之役数月后,那是1944年的一二月间,南温泉的茅草屋内突然来了两位不速之客。他们身着灰棉军衣,面孔晒得黑黑的,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父亲忽见两位大兵不请自来,自然感到愕然。我家很少有这样的客人登门,那年头儿,“丘八”是让人避而远之的。这两位军人不等父亲说话就自我介绍,通过姓名,方知他们便是不久以前死守常德的壮士。父亲不禁肃然起敬,立即让我到小镇上去买包好一点的香烟。我一边领命匆匆而去,一边感到奇怪,因为我家那三间破草屋也不时有些名人、要人降尊纤贵而来,但是不管来了什么样的“名人”,父亲都是泰然取出“狗屁”香烟自吸并敬客,很少打发我和哥哥去镇上特意买烟的,不知这两位“丘八”如何能使父亲特别敬重,这件事很新鲜,所以我至今记忆犹新。交谈中,他们说是师长余程万派来的,希望父亲能把常德会战写成小说,并且说,他们是后死者,有责任把那些壮烈的事迹记录下来,永垂青史,然而他们是武人,拿惯了枪杆,拿不了笔杆,只有父亲能够完成这个任务。父亲听了,一面感到荣幸,一面婉谢,理由是不懂得军事,无从下笔。这两位客人却一定要父亲写,并且说可以充足地供给材料,在无可推辞的情况下,父亲只好答应从长计议,将来再说。
两位客人中的甲先生,住在土桥,离南温泉只有六公里路,此后便常常到茅舍来和父亲聊天,久而久之就成了朋友。事隔数月,他又旧话重提,父亲那时正担任重庆《新民报》经理,报务繁忙,就谢以“没有时间写小说”,仍是婉辞。但甲先生郑重而十分诚恳地说:“张先生不能拒绝,我这是在为57师阵亡将士请命!”说完他打开带来的两个大包,从里面拿出地图、相片、日记、剪报册等等三四十种材料,一一呈于父亲面前。这样,父亲于公于私都不好再说拒绝的话,只好应以先看材料,等有工夫再写。
到了1944年11月,父亲已辞去报馆经理职务,乡居日多,便抽暇看了一部分材料。这两位客人也轮流到我家和父亲闲聊,问父亲材料看得怎么样了。父亲说看是看了,有些地方不懂。他们就问什么地方不懂,一经父亲提出,便详加解释,有时一个问题可以解释一两个小时,并且亲自表演作战的姿势,甚至哪天刮风,哪天下雨,炮是怎样响,子弹在夜里发什么光,都不厌其烦地逐一详叙。父亲既为他们的热忱所感动,更为57师阵亡将士的壮烈事迹所激励,就决定不再推委,一定写。
父亲于1945年的春季正式动笔写《虎贲万岁》,他在自序中说:
我写小说,向来暴露多于颂扬,这部书却有个例外,暴露之处很少。常德之战,守军不能说毫无弱点,但我们知道,这八千人实在已尽了他们可能的力量。一师人守城,战死得只剩下八十三人,这是中日战争史上难找的一件事,我愿意这书借着五十七师烈士的英灵,流传下去,不再让下一代及后代人稍有不良的印象,所以改变了我的作风。
他自己说得明白,这部书不是为哪个人写的,而是为阵亡的战士以及奋起抗日的中华儿女所写的,基于此,这部书从师长到伙夫全是真名实事,是一部战史般的纪实性纯军事小说。
小说完稿后,余程万非常高兴,特地派人送来一笔相当丰厚的谢金,但是父亲说什么也不收,对来人说:我不是为余师长个人写书,而是要唤起更多人的抗日热情,况且写小说是我的职业,书出版了,自然有稿费,别的钱我是不能收的。僵持间,客人一眼看见了我,便把那厚厚的一沓钱塞在我的衣袋里,说:算是给弟弟妹妹们买衣服的吧!说毕,就要夺门而去。父亲先他一步拦门站定,正色说:话我已说明白了,你如果不把钱拿走,我决不会让你去的!客人见父亲真的“急了”,只好收回钱道谢而去。父亲等客人走后,对母亲说:“对不起了……可这个钱我不能要。”母亲则回答:“嫁你这么多年,还不知道你的脾气,要是收下这钱,恐怕你的胃气病又要犯了,谁让我是穷命呢!”听了母亲的话,父亲高兴得大笑起来。
抗战胜利后,我们到了南京,余程万正驻守南京,要请我们全家吃饭,也被父亲谢绝了,但是却接受了他一件礼物:一把从日俘手中缴获的战刀。
关于《虎贲万岁》还有一件小小的趣闻,书出版后,一位很漂亮的苏州小姐看了书,心仪余程万,托人介绍,竟然做了余太太。
1949年3月,父亲曾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之邀,对当时任国民党昆明绥靖公署主任的余程万发表了题为《走向人民方面去》的广播讲话,敦促其弃暗投明。解放后,余氏夫妇隐居香港郊区,办了农场种菜养鸡。不想50年代初,农场遭歹徒抢劫,在对射的枪战中,这位当年的英雄师长竟被歹徒击中而亡。
E. 张恨水作品
小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已改编为电影文学剧本并拍摄发行)、《八十一梦》、《白蛇传》(已改编为电
张恨水
视剧本并录制播出)、《啼笑姻缘》(已改编为同名电视剧)、《秋江》、《孔雀东南飞》(已改编为电视剧本并录制发行)、《西北行》、《荷花三娘子》、《陈三五娘》、《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已改编为同名电视剧)、《太平花》、《燕归来》、《夜深沉》(已改编为同名电视剧)、《北雁南飞》、《欢喜冤家》、《满江红》(已改编为电视剧红粉世家)、《水浒新传》、《斯人记》、《落霞孤鹜》、《丹凤街》、《傲霜花》、《偶像》、《纸醉金迷》(已改编为同名电视剧)、《美人恩》、《杨柳青青》、《大江东去》、《现代青年》(已改编成电视剧梦幻天堂)、《秦淮世家》、《艺术之宫》等。
20~30年代初所写的言情小说《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姻缘》,通过恋爱悲剧反映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后者更是风靡一时,它将言情内容与传奇成分读为一体,在传统章回体式中融入西洋小说技法,吸引了各个层次的广大读者。
“九·一八”事变后所写的以抗战为题材的“国难小说”,如收在《弯弓集》内的短篇小说,意在“鼓励民气”(《弯弓集·序》)。中篇小说《巷战之夜》,则直接描写天津爱国军民反抗侵略、浴血奋战,艺术视野趋于开阔,格调趋于豪放。
写于抗战时期和抗战胜利后的长篇小说《八十一梦》和《五子登科》是揭露国民党腐败统治的社会讽刺小说,巧于构思,富于想象,讽喻辛辣,现实主义成分明显增强。此外,长篇小说《落霞孤鹜》、《银汉双星》、《满江红》、《夜深沉》、《蜀道难》、《水浒新传》、《大江东去》、《石头城外》、《热血之花》、《纸醉金迷》、《魍魉世界》等都是有影响的作品。
《热血之花》是迄今发现的最早抗日小说。
《大江东去》是第一部描写南京大屠杀日军暴行的中国作品。
《虎贲万岁》是第一部直接描写国民党正面战场著名战役——常德保卫战的长篇小说,中国军队“以一敌八”,浴血巷战,乃至全军牺牲,惊天地、泣鬼神!此外还有《仇敌夫妻》等。
《八十一梦》、《巴山夜雨》则是张恨水先生抗战胜利后“痛定思痛”之作,享誉海内外……
著作列表
《傲霜花》,长篇小说。
《巴山夜雨》,长篇小说。
《八十一梦》,长篇小说,于1939年12月开始在重庆《新民报》上连载,因政治压迫而未能写完。
《白蛇传》,写于1954年。
《北雁南飞》
《别有天地》
《冲锋》,长篇小说,写于1938年。
《春明外史》,长篇小说,于1924年连载于《世界晚报》的副刊《夜光》。
《春明新史》,长篇小说,写于1928年。
《大江东去》,长篇小说。
《丹凤街》,长篇小说。
《疯狂》,长篇小说,写于1938年。
《凤求凰》,长篇小说。
《风雪之夜》
《巷战之夜》,中篇小说。
《鼓角声中》,1936年连载于南京《南京人报》副刊《南华经》。
《虎贲万岁》,军事小说。
《欢喜冤家》,长篇小说,后改名为《天河配》。
《记者外传》,未完,只完成上半部,长篇小说,1957年10月26日开始在上海《新闻报》上连载。
《剪愁集》
《剑胆琴心》,写于1928年。
《交际明星》,中篇小说,1926年连载于《世界日报》副刊。
《金粉世家》,长篇小说,1927年2月开始于《世界日报》副刊上连载,历时5年,约百万言。
《京城幻影录》
《荆棘山河》,中篇小说,1926年连载于《世界日报》副刊。
《锦片前程》,写于1932年。
《旧新娘》,文言短篇小说,写于1913年。
《孔雀东南飞》,长篇小说,写于1954年。
《两都赋》,散文集。
《梁山伯与祝英台》,长篇小说,于1953年8月开始动笔,1954年1月1日开始于香港《大公报》连载。
《绿了芭蕉》,散文集。
《落霞孤鹜》,长篇小说,写于1930年。
《满城风雨》
《满江红》,长篇小说,写于1930年。
《梅花劫》,白话短篇小说,写于1913年。
《美人恩》,长篇小说,写于1930年。
《孟姜女》
《秘密谷》
《南国相思谱》,长篇小说,1919年开始连载。纯粹以言情为主,鸳鸯蝴蝶派小说。
《南游杂感》,中篇游记,写于1955年,发表于香港《大公报》。
《偶像》
《平沪通车》
《潜山血》,长篇小说,写于1939年。
《秦淮世家》,长篇小说,写于1939年。
《青春之花》,写于1928年。
《青衫泪》,长篇白话小说,写于1913年冬。纯粹以言情为主,鸳鸯蝴蝶派小说。
《秋江》,写于1954年。
《热血之花》,长篇小说。
《如此江山》,中篇小说。
《山窗小品》,散文集。
《上下古今谈》,杂文集,收录一千余篇。
《石头城外》,长篇小说。
《蜀道难》,长篇小说,写于1939年。
《水浒别传》,写于1932年。
《水浒人物论赞》,古典文学论集。
《水浒新传》,长篇小说,1940年2月开始于上海《新闻报》上连载。
《斯人记》
《似水流年》,长篇小说。
《岁寒三友》,未完,写于1947年。
《太平花》,长篇小说,写于1931年,因东三省沦陷而添入抗战内容。
《桃花港》,长篇小说,写于1938年。
《天明寨》
《天上人间》,写于1928年。
《啼笑因缘》,长篇小说,1930年开始于上海《新闻报》副刊连载。
《啼笑因缘续集》,长篇小说,写于1933年。
《弯弓集》,短篇小说集。
《皖江潮》,长篇小说,1921年连载于芜湖《皖江日报》。
《魍魉世界》(原名《牛马走》),长篇小说,1941年在重庆《新民报》上连载。后来出单行本时,易名为《魍魉世界》。
《未婚夫》,写于1919年。
《未婚妻》,中篇小说,写于1916年。
《我的生活与创作》,长篇自传,应中央文史馆之约写于1963年。
《我的小说过程》,自传,1931年1月开始于《上海画报》连载。
《雾中花》,写于1947年。
《五子登科》,长篇小说,1947年8月17日于《新民报》上连载。
《西北行》,游记,写于1956年。
《现代青年》,长篇小说。
《小说迷魂游地府记》,1919年连载于上海《民国日报》。
《小西天》,长篇小说,写于1934年。
《写作生涯回忆》,自传,1949年1月1日开始于北平《新民报》连载。
《燕归来》,长篇小说,写于1934年。
《杨柳青青》,长篇小说。
《夜深沉》,长篇小说。
《一路福星》,未完,写于1947年。
《艺术之宫》,长篇小说,1935年连载于上海《立报》副刊《花果山》。
《银汉双星》,长篇小说。
《游击队》,长篇小说,写于1938年。
《雨淋铃》,未完,写于1947年。
《玉枝交》
《战地斜阳》,短篇小说,1929年发表。
《斩鬼新传》
《赵玉玲本纪》
《真假宝玉》,1919年连载于上海《民国日报》。
《征途》,长篇小说,写于1938年。
《纸醉金迷》,长篇小说。
《中原豪侠传》,1936年连载于南京《南京人报》副刊《南华经》。
《紫玉成烟》,中篇小说,写于1916年。
《最后关头》
F. 张恨水:虎贲万岁小说txt全集免费下载
张恨水:虎贲万岁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在我提起笔来,写这篇序文的时候,我首先感到一种欣慰。那原因是:第一,我认为不能写完的这部小说,我终于写完了。第二,我开始写这篇小说的时候,是在重庆南温泉的夏季,白天是逼人的阳光,射进草屋檐下,热气蒸人。晚上是在莱油灯下,蚊子像针管一样,在大腿上吸我的血。于今呢,是在东方大城的北平,又在花柳争妍的季春时节,晚间呢?我桌子上已有电灯了。在这个收复的故都,写完这部书,比在战时首都写完这部书,那是更有意思了。欣慰之处,自然不止这一点,让我能引以为荣的,是我能写着八年抗战中最光荣的一页,这光荣是七十四军五十七师的朋友们给我的,我得首先表示感谢。不然,以我一个从未踏脚到战场的书生,不能写出这部三十万言的战事小说。在这里,我必须交代这部小说的材料是怎样得来的:
是一九四四年的一二月间,在南温泉桃子沟,我的草屋里,来了两位不速之客。他们全穿着灰布棉军衣,黑黑的面孔,完全是战士的风采。我愕然于两个大兵光顾,……
应该是你需要的吧
G. 求几本好看的抗战小说多多益善
电影小说集: 《黄河红帆》(红色经典:抗日战争题材)
红色经典文学:《长城烟尘》(抗日战争题材小说,反映了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斗争面貌)
《热血之花》是国内发现的最早抗日小说
《虎贲万岁》最早描写抗战著名战役——常德保卫战的全景,表现中国将士可歌可泣、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
《巴山夜雨》、 《八十一梦》则是抗战“痛定思痛”之作,被称为张恨水作品的“巅峰之作”……
还有《抗战狙击手》也很经典。
H. 关于常德会战余程万将军的书藉
《虎贲万岁》作者:张恨水
该书作于1945年,是第一部直接描写国民党正面战场著名战役——常德保卫战的长篇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战史小说。作品描写代号“虎贲’的74军57师在日军六万余人的包围中,同仇敌忾,背水一战,“以一敌八”,苦战十余日,与日寇浴血巷战,得以使援军合围,保卫住了常德。全师八千余人,仅有83人生还,全书写得可歌可泣,气壮山河。《虎贲万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描述国民党军队抗战正面战场的小说,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军事纪实小说,本书也是张恨水众多小说中一本罕见的、完全以真实史料为基础创作的作品。上自师长,下至伙夫,全部真人真事,时间地点也同战史完全吻合。先生饱蘸浓墨,以从容而又激荡的心情叙写了抗战史中光辉的一页。小说发表后,一位苏州姑娘因读《虎贲万岁》被余程万的爱国精神与英雄业绩深深感动,爱上了这位勇敢的军人,并想方设法,最终嫁给了余程万。一篇小说成就了一段千里姻缘。
I. 虎贲万岁的介绍
内容提要该书作于1945年,是第一部直接描写国民党正面战场著名战役——常德保卫战的长篇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战史小说。作品描写代号“虎贲’的74军57师在日军六万余人的包围中,同仇敌忾,背水一战,“以一敌八”,苦战十余日,与日寇浴血巷战,得以使援军合围,保卫住了常德。全师八千余人,仅有83人生还,全书写得可歌可泣,气壮山河。编辑推荐张恨水抗战小说经典,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20世纪上半叶抵抗日寇的全民战争!《热血之花》是迄今发现的最早抗日小说。《大江东去》是第一部描写南京大屠杀日军暴行的中国作品。《虎贲万岁》是第一部直接描写国民党正面战场著名战役——常德保卫战的长篇小说,中国军队“以一敌八”,浴血巷战,乃至全军牺牲,惊天地、泣鬼神!《八十一梦》、《巴山夜雨》则是张恨水先生抗战胜利后“痛定思痛”之作,享誉海内外……
J. 张恨水的小说
张恨水的:小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已改编为电影文学剧本并拍摄发行)、《八十一梦》、《白蛇传》(已改编为电视剧本并录制播出)、《啼笑因缘》(已改编为同名电视剧)、《秋江》、《孔雀东南飞》(已改编为电视剧本并录制发行)、《西北行》、《荷花三娘子》、《陈三五娘》、《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已改编为同名电视剧)、《太平花》、《燕归来》、《夜深沉》、《北雁南飞》、《欢喜冤家》、《秦淮世家》、《水浒新传》、《斯人记》、《落霞孤鹜》、《丹凤街》、《傲霜花》、《偶像》、《纸醉金迷》(已改编为同名电视剧)、《美人恩》、《杨柳青青》、《大江东去》、《现代青年》(已改编成电视剧梦幻天堂)、《满江红》等。
张恨水】(1895~1967)现代作家。原名张心远,笔名愁花恨水生、恨水。祖籍安徽潜山,生于江西南昌。从小喜读中外文学作品。
少年时代主要在江西读私塾。16岁回潜山自学。后考入蒙藏垦殖学校,因学校解散而返乡。1918年任芜湖《皖江日报》编辑,开始写作生涯。
191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南国相思谱》。同年赴北京,任《益报》校对、上海《申报》驻京办事处编辑、北京世界通讯社编辑。
1924年主编《世界晚报》副刊《夜光》,此后创作了大量社会言情小说。
1935年举家迁至上海,编辑《立报》副刊《花果山》。次年往南京与张友鸾创办《南京人报》,编辑副刊《南华经》。抗日战争爆发后到重庆,任《新民报》主笔,并主编副刊,被推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写了许多小说和诗文。
1945年,创作小说<<虎贲万岁>>.该书是第一部直接描写国民党正面战场著名战役——常德保卫战的长篇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战史小说。作品描写代号“虎贲’的74军57师在日军六万余人的包围中,同仇敌忾,背水一战,“以一敌八”,苦战十余日,与日寇浴血巷战,得以使援军合围,保卫住了常德。全师八千余人,仅有83人生还,全书写得可歌可泣,气壮山河。
1946年任北平《新民报》总经理,编辑副刊《北海》。
1948年辞去《新民报》职务,结束了40年的新闻生涯。
1949年初发表他的回忆自己生活和创作的《写作生涯回忆》。此后任文化部顾问、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所写长篇小说《秋江》、《孔雀东南飞》、《凤求凰》等发表于香港、上海等地的报刊上。
张恨水的小说取材广阔,新闻性强,追求情节的曲折起伏,故事的生动有味,注重语言的平易晓畅,注意读者的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运用章回体这一艺术形式表现现代生活,茅盾说:“在近三十年来,运用‘章回体’而能善为扬弃,使‘章回体’延续了新生命的,应当首推张恨水先生。”(《关于〈吕梁英雄传〉》,《中华论丛》第2卷第1期,1946年9月1日)
张恨水一生写了约3000万字的作品,中长篇小说达100余部。他是由深受鸳鸯蝴蝶派影响的旧派小说向现代小说过渡的代表性作家。
20~30年代初所写的言情小说《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姻缘》,通过恋爱悲剧反映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后者更是风靡一时,它将言情内容与传奇成分读为一体,在传统章回体式中融入西洋小说技法,吸引了各个层次的广大读者。
“九·一八”事变后所写的以抗战为题材的“国难小说”,如收在《弯弓集》内的短篇小说,意在“鼓励民气”(《弯弓集·序》)。中篇小说《巷战之夜》,则直接描写天津爱国军民反抗侵略、浴血奋战,艺术视野趋于开阔,格调趋于豪放。
写于抗战时期和抗战胜利后的长篇小说《八十一梦》和《五子登科》是揭露国民党腐败统治的社会讽刺小说,巧于构思,富于想象,讽喻辛辣,现实主义成分明显增强。此外,长篇小说《落霞孤鹜》、《银汉双星》、《满江红》、《夜深沉》、《蜀道难》、《水浒新传》、《大江东去》、《石头城外》、《热血之花》、《纸醉金迷》、《魍魉世界》等都是有影响的作品。
《热血之花》是迄今发现的最早抗日小说。
《大江东去》是第一部描写南京大屠杀日军暴行的中国作品。
《虎贲万岁》是第一部直接描写国民党正面战场著名战役——常德保卫战的长篇小说,中国军队“以一敌八”,浴血巷战,乃至全军牺牲,惊天地、泣鬼神!
《八十一梦》、《巴山夜雨》则是张恨水先生抗战胜利后“痛定思痛”之作,享誉海内外……
还著有古典文学论集《水浒人物论赞》、散文集《山窗小品》,以及大量杂文和诗词等。
张恨水的这”3多”-作品数量多,一生写了3000万多个字,字数多,作品发行多.在中国小说史上可以说是创造了奇迹.但是我们知道,我们讲小说家的作品,不应该看作品数量,而是应该看作品的质量.而张恨水的小说不仅能打动普通老百姓,而且能够感动高层的读者,做到真正的雅俗共赏,这在中国小说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