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推荐 » 章回小说推荐

章回小说推荐

发布时间: 2022-07-02 08:50:46

A. 中国古代著名的四部章回体小说及作者分别是

现在中国的四大名著公认为:《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红楼梦》(曹雪芹、高鹗)。

B. 好书推荐《水浒传》

纵观整部《水浒传》,能称得上真好汉,真英雄的人都有谁?水泊梁山108将,虽然通常都可以称之为英雄好汉,但若是真正拿英雄的砝码称量一下,可能你会发现缺斤短两的占绝大多数。不过有一个好汉,却绝对是个如假包换的真英雄,这个无愧英雄称号的人物,便是花和尚鲁智深。鲁智深,小说《水浒传》中重要人物,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居13位。姓鲁名达,出家后法名智深,人称花和尚。

鲁达本在渭州小种经略相公(种师中)手下当差,任经略府提辖。

按说鲁智深的所作所为确实有点不合江湖道义,李忠和周通不管出于什么考虑,实际上已给足了鲁智深面子。可是鲁智深却是“自拿山寨金银,从后山滚下而去”。这不是破坏江湖规矩是什么?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恰恰是鲁智深作为一位真英雄的有力佐证。鲁智深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看不上李忠和周通的为人,既然不愿与其结交,又何必还去与其虚伪应酬,如果鲁智深真要是顾忌江湖名声,怕人误解自己的行为,那鲁智深的英雄成色也会减去三分。综上所述,纵观整部《水浒传》,能称得上真好汉,真英雄的人,应该就是鲁智深。

C. 水浒传的作者、内容简介、推介理由

1、作者:施耐庵(或包括罗贯中)

2、主要内容:以宋江领导的起义军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梁山英雄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生动故事,暴露了北宋末年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暴,揭露了当时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按120回本计,前70回讲述各个好汉上梁山,后50回主要为宋江全伙受招安为朝廷效力,以及被奸臣所害。

3、推荐理由:《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古白话文写成的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版块结构小说,属于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其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4、内容简介:

《水浒传》主要描写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

九纹龙史进因为得罪了官府,被人告发,出于无奈,只得投奔外乡。后来碰到了一个下级军官鲁达,二人在酒楼谈天,得知酒楼卖唱父女受当地恶霸郑屠的欺凌,鲁达仗义赠银,发送父女回乡,并主动找上门去,三拳打死了郑屠。事后弃职逃亡,转去五台山出家,法名“智深”。

鲁智深受不了佛门清规戒律的约束,寺中长老只得介绍他去东京(开封)大相国寺看管菜园。在此期间,他在偶然的情况下结识了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当朝高太尉之子高衙内贪恋林冲妻子的美貌,设计陷害林冲,诬陷他“带刀”进入白虎堂,将他发配沧州,并企图在途中杀掉林冲。

幸亏鲁智深一路暗中护送,才得以化险为夷。林冲发配沧州后,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杀了仇人,上了梁山。

梁山附近有个当保正的晁盖,得知奸臣蔡京的女婿梁中书派杨志押送“生辰纲”上京,便由吴用定计,约集了其他七名好汉劫了生辰纲,投奔梁山。杨志丢了“生辰纲”,不能回去交差,就与鲁智深会合,占了二龙山。

郓城有个好汉叫宋江,他的情妇阎婆惜与人私通。在探知宋江与梁山强盗有来往后,她百般要挟。宋江一怒之下,杀了阎婆惜,逃奔小旋风柴进庄上,结识了武松。武松与宋江分手后,在景阳冈上打死猛虎,成了英雄,之后去阳谷县当了一名武官,碰巧遇见失散多年的胞兄武大。

可是他的嫂子潘金莲却不守妇道,趁武松外出,私通西门庆,毒死武大。武松归后察知其情,杀了二人,给兄长报了仇。事后他被发配孟州,结识施恩,醉打蒋门神,怒杀张都监全家,也转去投二龙山安身。

宋江与武松分手后,到了清风寨寨主花荣那里,不久被父亲召回,因被人告发,发配江州。一日酒醉偶题“反诗”,又被判处死刑,幸得梁山弟兄劫法场救出。宋江执意要回家探父,又屡遭危险,终于上了梁山。

随后,经过三打祝家庄,出兵救柴进,梁山声势甚大。接着又连续打退高太尉三路进剿,桃花山、二龙山和梁山三山会合,同归水泊。而后,晁盖不幸中箭身亡,卢俊义经历几多曲折也上了梁山。梁山义军大破曾头市,又打退了朝廷几次进攻,其中好些统兵将领也参加了梁山聚义。最后,梁山共招募了一百零八个好汉,排定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座次。

面对梁山义军越战越勇的形势,朝廷改变策略,派人招抚。于是,在宋江等人妥协思想的指导下,梁山全体接受招安,改编为赵宋王朝的军队。统治者采用“借刀杀人”的策略,命令梁山好汉前去征辽、征方腊。连年的战事,弄得一百零八条好汉最后只剩下了二十七个人。

然而,就是这些幸存者也未能逃脱接踵而至的厄运。统治者眼见梁山好汉们势孤力单,便在封官赏爵后不久,对宋江等人下了毒手:宋江、卢俊义被分别用药酒、水银毒死,李逵又被宋江临死时拉去陪葬,吴用、花荣也在蓼儿洼自缢身亡。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义,就这样被扼杀了。

(3)章回小说推荐扩展阅读

1、创作背景:

南宋时,梁山英雄故事流传甚广。当时的画家、文学家龚开的《宋江36人赞并序》称:宋江等36人的故事已遍及大街小巷;画家也执笔为他们图形绘影。

《水浒传》最早的蓝本是宋人的《宣和遗事》,它着力描写了杨志卖刀、晁盖等结伙劫生辰纲和宋江杀阎婆惜等事,对林冲、李逵、武松、鲁智深等主要人物也都作了描写。宋元之际,还有不少取材于水浒故事的话本。在元杂剧中,梁山英雄已由36人发展到108人。

施耐庵把有关水浒的故事和人物整理加工,在创作《水浒传》过程中,忠实地接受了人民的观点,这是《水浒传》之所以取得伟大成就的思想基础。

2、作者简介:

《水浒传》的作者据传为元末明初施耐庵,并由罗贯中加以润色及编排,实际参与创作者跨越了从宋元到明末的数百年,包括了民间说书人、文人、书商等,是一部世代累积型的长篇文学作品。

从早期刊本的署名上看,明朝万历二十二年(1594)福建建阳余象斗双峰堂刊本《京本增补校正全像忠义水浒志传评林》题罗贯中编集,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袁无涯刊《忠义水浒全传》一百二十回本署名是“施耐庵集撰、罗贯中纂修”,与之相近的还有明万历三十年(1602)前后容与堂刻本《水浒传》署名是“施耐庵撰,罗贯中纂修”。

3、主题思想:

全书以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主线,通过各个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描写出他们由个体觉醒到走上小规模联合反抗,到发展为盛大的农民起义队伍的全过程,表现了“官逼民反”这一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必然规律,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的群体形象,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矛盾。

作者站在被压迫者一边,歌颂了农民起义领袖们劫富济贫、除暴安良的正义行为,肯定了他们敢于造反、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宋江原是一位周急扶困的义士,当他被逼上梁山之后,壮大了起义军的声威,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但由于他性格的二重性和思想的局限性,在起义事业登上巅峰之时选择了妥协、招安,最终葬送了起义事业。小说通过宋江起义的失败客观上总结了封建时代农民起义失败的经验教训。

小说以高俅发迹作为故事的开端,意在表明“乱自上作”,高俅是封建统治集团的代表人物。作者还写了大批的贪官污吏和地方恶霸,正是他们狼狈为奸,鱼肉百姓,才迫使善良而正直的人们不得不挺而走险,奋起反抗。

同时,小说还对田虎、王庆、方腊等其他地区的农民起义军作了一定的侧面描写,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深刻地挖掘出了封建时代的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以及农民起义的深层原因。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水浒传

D. 有哪些明清章回小说,侠义题材的,十万字左右,欢迎推荐,多多益善。

七侠五义(就是三侠五义)
小五义
续小五义
儿女英雄传
施公案
彭公案
荡寇志
龙图公案
七剑十三侠
绿牡丹
仙侠五花剑
飞龙全传
绿野仙踪
大汉三合明珠宝剑全传
张文祥刺马案

E. 民国时期的哪些小说特别的值得我们读呢

中国作家老舍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四世同堂》这是一部表现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该书以北平小羊圈胡同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胡同内的祁家为主,钱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为辅,刻画了当时众多普通人的形象;种种艰难的选择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艰难曲折的道路。

F. 《水浒传》推荐理由 30字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把农民当作主题,这不仅是当时时代特点的反映,也是社会进部的体现。

水浒中人物众多,但都各有特色,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是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赞扬之作。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在梁山起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

《水浒传》也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版本众多,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G. 四大名著的推荐理由

1、《西游记》推荐语:

《西游记》是一部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书中讲述唐朝法师西天取经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西游记》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叶,自问世以来在中国及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2、《三国演义》推荐语: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

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则极力揭露鞭挞。今天我们对于作者的这种拥刘反曹的倾向应有辩证的认识。尊刘反曹是民间传说的主要倾向,在罗贯中时代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

3、《水浒传》推荐语:

这是一部英雄的交响曲;这是一部美丑的照妖镜;这是一部奋斗史;这是一部寒暑表;这是一部世像画;这是一部令人荡气回肠的史诗。

4、《红楼梦》推荐语:

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是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巅峰之作。《红楼梦》后四十回多认为由高鹗续成。书中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写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全面地描写封建社会末世的人性世态。

四大名著的文学价值

四大名著,是中国人的四种修行,也是人生修行的一个完整路径。从孩童到少年,从少年到中年,四大名著陪着几代人一路成长。

伤春悲秋的林黛玉、义薄云天的鲁智深、神通广大的孙悟空、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这些经典的人物形象,早就融入血液里,成为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座伟大丰碑,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四大名著中的故事、场景、人物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

毛主席也对四大名著有极高的评价:“生子当仲谋,交友如鲁达,信心如唐僧,读书就读四大名著。”

H. 罗贯中的代表作是什么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别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一说钱塘)人。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他的杰作《三国志通俗演义》(即《三国演义》)是我国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

罗贯中生活的元代中后期,是一个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更加尖锐的时代。罗贯中抱着不与元朝统治者苟合的态度,置身于下层人民之中,从群众文化里汲取营养。

罗贯中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杭州度过的。在杭州定居,对他后来成为小说家、戏剧家有重要的影响。

元朝时的杭州是南方的贸易港口、经济中心,这里的市民文化相当发达。元代后期,杂剧作家大多集中在杭州。在这样一个环境里,罗贯中细心观察和揣摩着,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在民间艺术园地里得到锤炼、升华。

《随唐五代史演义传》是罗贯中的早期著作之一,它的艺术成就不能同他后来的作品所达到的高度相比,但它由逐年叙述历史事件向着重塑造人物形象的转变,是我国长篇叙事作品逐步成熟的表现,这也是罗贯中对我国古典长篇章回小说艺术发展的贡献。

在元末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爆发后,一直关注现实社会问题的罗贯中作出了一生中最重大的政治决定:投身起义军,担任了起义军领袖张士诚的谋士。

罗贯中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传统知识分子,据史书记载,他曾经“有志图王”。从罗贯中加入张士诚的义军来看,他是有自己的政治抱负和雄心的。直接投身于武装斗争的洪流,使罗贯中强烈地感触到时代的脉搏。

通过罗贯中的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这部著名作品,我们可以窥见他的政治抱负和社会理想。在《风云会》一书中,作者塑造了一个文武双全、智勇兼备、胸怀天下、心念万民的圣君形象——赵匡胤。由此可见,他理想中的明君应该是这样的。也正是基于此,当他发现现实中的张士诚不是这样一个圣主时,罗贯中离开了张士诚,结束了他短暂的政治活动。

结束了农民军生活的罗贯中把满腔的热切倾注到文学中,通过小说创作出丰富的文学形象表达他对人生、对社会的见解。

据传,罗贯中曾写过《十七史演义》,但可惜的是,流传至今的仅剩下《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三遂平妖传》等数种。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三国志通俗演义》。

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在长期流传的三国故事的基础上创作的。但是,他不是简单地将原有的三国故事连缀成篇,而是以自己的思想为指导,构建出全新的三国世界。

罗贯中从民间故事中汲取养分,注重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在这部小说中,他成功地处理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借助艺术表现,赋予历史人物以血肉,因此前人称这部小说是“七分实事,三分虚构”,应当是很恰当的。

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罗贯中以其宏大的手笔、惊人的艺术表现力,为我们描绘了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以及形象鲜明的各色人物。《三国志通俗演义》的问世,标志着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新的里程,把我国的长篇小说艺术推向了成熟。

罗贯中在明初生活了十多年后于75岁时逝世。在中国文学史上,他是一位占有显著地位的文学家,他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与《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经久不衰,有着永恒的艺术魅力。

《三国演义》是中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作品,它是由我国宋代和元代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的。讲史话本是一种通俗文学,是说书人讲书的底本。每次开讲之前,说书人要用题目向听众揭示故事的主要内容,这就是明代以后章回小说回目的起源。

到了元末明初,城市经济的高度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为明代文学创作的繁荣提供了新的因素和有利条件。适应市民文化娱乐需要的通俗文学特别昌盛,从而孕育了章回小说的诞生。

《三国演义》同其他稍后一些的章回小说一样,是在民间长期流传,经说书人或戏曲艺人补充,内容逐渐丰富,最后由作家加工改写而成的。它们的篇幅比讲史更长,主要是供读者案头阅读的。

初期,一部作品分为若干卷,每卷又分若干节;到了明代中期以后、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各种版本的古代章回小说:每部小说明确地分为多少回,回目也由单句最后发展成为工整的对句。

《三国演义》的故事很早以前就已经在民间流传了。宋元时代通过艺人的表演说唱,三国故事更为流行,元代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平话小说《全相三国志平话》中“拥刘反曹”的倾向已很鲜明,刘、关、张等人都富有草莽英雄气息。可见从晚唐到元末,在民间流行的三国故事,内容愈来愈丰富,为以后《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充分的历史条件。

罗贯中在杂记、遗闻佚事、野史小说、民间传说及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运用正史陈寿的《三国志》及其注释材料,结合他在创作上的才华,融会贯通,重新创造,写成了这部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古典历史名著《三国演义》。

演义是以一定的历史事件为背景,以史书及传说的材料为基础,增添一些细节,用章回体写成的小说。它要求所写的故事和人物要生动形象,细节可有所虚构,但基本情节不能违背史实。

有关三国的故事很早就流传于民间。据杜宝《大业拾遗录》记载,曹操谯水击蛟、刘备檀溪跃马等故事,在隋炀帝时期的水上杂戏中就有。刘知几《史通·采撰》记载,唐初时有些三国故事已“得之于道路,传之于众口”。李商隐《骄儿》诗说:“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痴”。晚唐时,三国故事已经到了童叟皆知的程度。

宋代通过艺人的表演说唱,三国故事更为流行。根据《东京梦华录》载,北宋时已出现了“说三分”的专家霍四究,同时皮影戏、傀儡戏、南戏、院本也有搬演三国故事的。这时的三国故事已有明显的尊刘贬曹倾向。

苏轼《东坡志林》记载:“王彭尝云: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宋元时代三国故事更是经常被搬上舞台。金元演出的三国剧目有《三战吕布》、《赤壁鏖兵》、《隔江斗智》等三十多种,在这些剧本中,继续表现出“尊刘贬曹”的倾向。由此可见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白话小说,可能很早就产生了。

现存早期的三国讲史话本,有元至治年间所刊《三国志评话》,不仅拥刘反曹的倾向十分鲜明,而且刘、关、张等人都富有草莽英雄气息,张飞的形象最为生动,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也写得很突出,但情节与史实相违,民间传说色彩较浓;叙事简略,文笔粗糙,人名地名多有谬误,显然没有经过文人的修饰。

与此同时,现存三国故事的戏剧目即有四十多种:桃园结义、过五关斩六将、三顾茅庐、赤壁之战、单刀会、白帝城托孤等重要情节。此后罗贯中“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创作出杰出的历史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

它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加入了文人心愿。充分运用《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等史籍所提供的材料,重要历史事件都与史实相符;又大量采录话本、戏剧、民间传说的内容,在细节处多有虚构,形成“七分实事,三分虚假”的面目。

《三国演义》洋洋七十余万字,结构宏伟,人物众多,情节错综复杂,生动地反映了从黄巾起义到西晋统一这九十多年中,各封建统治集团间的政治、军事斗争,再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面貌。

但《三国演义》不是历史书,而是一部文学巨著。作品中那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像桃园结义、古城会、三顾茅庐、借东风、群英会、空城计等几乎是家喻户晓的;那些闪烁着艺术光辉的典型人物,如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赵云、曹操、周瑜等,几乎是老幼皆知的。

在中华文学史上,像《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长篇巨著,都是长期深受读者喜爱的优秀作品。

《三国演义》描写战争的艺术非常高超。

全书描写上百次各种类型的战争,但都不重复。从单刀匹马的厮杀到千军万马的混战;从战场上的斗智斗勇到营帐里的用计设谋,写得有虚有实,各具特色。小说在金戈铁马的争斗中,又不时穿插描写大江明月、饮酒赋诗、山林贤士等抒情场景,从而使故事有张有弛,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能够把战争写得如此有声有色,千变万化,这在世界文学宝库中,也是不多见的。

作品构思之雄伟、活动场面之广阔、人物形象之鲜明、艺术水准之高超,在世界古典小说中均无与伦比。

统治者因该书“拥刘抑曹”的正统倾向而大加推崇,并从中汲取统治之术;布衣百姓则从中领略军事智慧,并对故事情节津津乐道;农民起义领袖却奉该书为军事宝典,从中学习战略战术;饱经世故之人又视该书为谋略宝库,潜心钻研保家安身之道。该书中的故事和人物深入人心,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同时,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三国演义》也远播于海外,被译成朝、越、日、英、法、德、俄等几十种文字传遍世界各大洲。俄国汉学家称赞该书是“一部真正丰富人性的杰作”;法国学者认为“在历史小说中,《三国演义》是最著名的一部”;在崇拜英雄的美国社会,人们夸奖“《三国演义》是描写英雄业绩的一部早期的杰作”;英国学术界一致推荐《三国演义》为“史诗般的作品”;在日本,《三国演义》拥有最广泛的读者群,甚至超过日本原创小说。

I. 明清章回小说,

在此推荐的十部古典小说,除了聊斋志异是继承魏晋南北朝志怪与唐代传奇的短篇文言小说外,其余都是明清长篇章回小说,其中只有三国演义用浅近文言写成,其余都用语体。

小说是现实人生的反映,写实的小说不必说,就是运用想像写成的小说,想像的基础仍是现实人生,仍然有现实人生的影子。所以读小说,无论是为了欣赏小说艺术为了研究当时社会,以补史料之不足,为了明了人情世故,作为处世的参考,或者仅仅为了娱乐消遣,都能有所收获。

但小说由於作者写作的动机、取材、技巧的不同,各书自有其特色。读者能掌握到各书的特色,将比泛泛读去更有收获。下文试就这十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镜花缘、七侠五义、老残游记、官场现形记)分别写上了几句阅读时应注意的重点,供读者们参考。

三国演义

演义小说是正史的通俗化,三国演义就是正史三国志的通俗化。宋代盛行说书,已有讲史家专门讲说三国历史故事。到了元代有三国志的通俗化。宋代盛行书书,已有讲史家专门讲说三国历史故事。到了元代,有三国志平话三卷传世,明初罗贯中写成了三国志演义二十四卷。清代毛宗岗据罗本加以补充修订,写成了一百二十四回本。现在流行的三国演义,就是毛宗岗的本子。

演义小说除了向一般民众传播历史知识外,往往含有劝善惩恶的寓意,可以说,这类书是很有社教功能的。三国演义由於写作成功,流传既久且广,更把此一功能发挥到极致。

三国演义在人物描写上是相当用心的,许多重要人物的形象都非常鲜明。如果拿演义中的重要人物一一到正史去核对,可以发现有些人或多或少被美化了,而有些人被丑化了,美化的多半是蜀汉的人,丑化的多半是曹魏和东吴的人。可见作者是站在蜀汉一边的,也就是以蜀汉为正统。演义小说往往是七分实三分虚,这三分虚就是作者可以运用发挥的空间。

水浒传

施耐庵的水浒传,旧有一百回、一百十五回、一百二十回等多种版本。清初金圣叹觉的前七十一回文字极好,以后则软弱无力,於是腰斩水浒,在腰斩处增入「梁山泊英雄惊噩梦」一段结束全书,又把第一回改为楔子,於是成了七十回本,就是现今流行的水浒传。

水浒传的成就,主要有二:一、运用白化文的成功。文句之沈鍊生动,足可代表明代白话文学最高艺术成就。二、刻画人物成功。书中使用不少以前小说中未曾使用过的人物刻画技巧,使许多重要人物栩栩如生。这是读水浒传时最值得注意的地方。但也因为本书人物太多,无法一一多用笔墨,间接也影响了结构严密性的不足。

西游记

吴承恩的西游记是我国神话的代表作。一般人怀著好奇与娱乐的心态读西游记,从其中得到神游神话世界的满足。如果能进一步注意到书中九九八十一难的安排,每一难如何发生,如何化解,就可以体会到作者在写作技巧上所花的苦心。如果再进一步发现作者是为何在字里行间隐含讽刺时事,揶揄世态的旨意,那就明白即使是写神话小说,也忘不了自己所处的现实社会,对现实的黑暗面不能视若无睹。这样的话,读西游记的收获不仅仅满足好奇与娱乐了。

聊斋志异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文言短篇小说,全书四百多篇,包括篇幅短小情节简单的六朝志怪一类作品,与篇较长情节曲折的唐人传奇一类作品,而大多数作品都寄寓有作者对所叙事物的观点,有时透过故事来呈现,有时藉文末「异史氏曰」一段文字直接点明。例如作者功名失意,对科举考试有许多痛苦的经验,所以书中有不少写考生写泪悲愤的篇章。又如作者痛心人性险恶,世风浇薄,所以书中所叙妖精鬼怪,有的知书识体,有贤淑多情,个个有恩必报。读聊斋志异固然可以陶醉在妖精鬼怪故事的趣味中,更要进一步了解作者的寓言所在。

儒林外史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以讽刺为主旨的长篇小说。西游记中虽然也有讽刺的笔墨,但并非全书主旨,所以不能称为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讽刺的对象是世俗陋儒,他们迂腐、愚昧、虚假、贪吝、讽刺的手法多样化,但大致相当委婉含蓄。他根本的对科举制度,比蒲松龄只是批评科举考试不公平更进一步。他没有士庶的阶级观念,甚至主张一夫一妻。凡此种种,都是读儒林外史应该注意的。

红楼梦

红楼梦是古典小说中最受后世学者重视的一部长篇巨著。海内外研究红楼梦的学者很多,因此有「红学」之称。

读红楼梦,不可只注重男女主角之间的爱情,同时要注意一个显贵家庭如何日趋衰败没落。作者写前者用浪漫笔调,写后者用写实手法,全书就在这二条主线交错进行的架构下写成。又本书使用对话多於叙述文字,刻划人物、交代情节,常在对话中进行,可说是水浒传之后的最佳口语文学,这也是值得注意的。

镜花缘

镜花缘是李汝珍晚年打发穷愁岁月的遣兴之作。作者精於音韵之学,又兼通占卜、象纬、博奕、琴瑟等杂学才艺,在书中一一卖弄,影响到本书内容驳杂,结构松散。但写唐敖游海外诸国部分,经由描述各国风土人情,寄寓作者的理想感慨,写来相当成功。这许多海外国度什九来自海经,但在山海经中只是神话,到镜花缘中却成了作者寄托理想发抒感慨的技巧这是很值得注意的。

七侠五义

七侠五义是结合公案小说为一体的作品。单由清官来对付恶势力,有时难免力不从心;单由侠义安良除暴,又不是维持社会秩序正常途径。於是有了二者合而为一的小说,七侠五义是其中最成功的一部。这类小说写作的重点无不放在清官与侠义的正义一方和邪恶势力的斗智斗力上,过程曲折动人,结果大快人心。以这样的认知来读七侠五义,包君满意。

老残游记

老残游记名为游记,可以想见此书不可能有严密的整体结构。阅读此书应注意的,在内容方面是一个知识份子面对清末种种时弊的感慨与见解。当他写下「赃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这类话,可见他的观察力不是泛泛的。在文字方面,许多游记文字清新优美,读来令人陶醉。

官场现形记

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是晚清谴责小说的代表作。谴责小说与讽刺小说性质相近,只是用语不像讽刺小说那样委婉含蓄,而是强烈指责,不留余地。官场现形记对当时官场的黑暗腐败,充分暴露,有时甚至渲染过度。在小说艺术上,谴责小说似略逊讽刺小说一筹;但在诉求效果上,谴责小说可能比讽刺小说更能大快人心。读者如果把儒林外史和官场现形记作一比较,相信能有所体会。

J. 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有什么

章回小说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体裁。它的特点是分回标目、分章叙事、首尾完整、故事连接、段落整齐。章回小说是在宋元长篇讲史平话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它与讲史有直接的关系:章回小说作为相对独立的单元的“回”来自于讲史的次或段;章回小说的回目来自于讲史开宗明义的题旨;章回小说由“话说”、“看官”等构成的虚拟的说书场景来自于讲史的叙述方式。我国章回小说的内容十分丰富,至少包括五种类型:讲史型、神魔型、公案型、世情型、武侠型等。
所谓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王朝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观念和美学理想的小说。《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代,本身就是一个龙腾虎跃、风起云涌的时代;是一个从统一走向分裂,又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时期。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产生了很多可歌可泣、可悲可叹的人物和故事。
常见的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三国演义
杨将军通俗演义
残唐五代史演义
等等
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计,金瓶梅等这几本都是章回体小说,但他们不属于历史演义小说

热点内容
言情悬疑推理小说排行榜前十名 发布:2025-07-18 16:04:21 浏览:658
爱爱爱小说在线阅读 发布:2025-07-18 15:59:21 浏览:25
求穿越小说的电视剧好看 发布:2025-07-18 15:57:21 浏览:781
免费狅龙战狼小说 发布:2025-07-18 15:52:44 浏览:180
现代都市言情狗血小说 发布:2025-07-18 15:47:51 浏览:353
哪里看小说是全本免费 发布:2025-07-18 15:46:04 浏览:848
青春关于校园小说推荐理由 发布:2025-07-18 15:23:37 浏览:143
夺爱帝少小说免费阅读 发布:2025-07-18 15:22:53 浏览:395
绝色天骄言情小说 发布:2025-07-18 15:19:31 浏览:236
小说配音听书 发布:2025-07-18 15:13:25 浏览: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