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推荐推理小说
⑴ 推理小说中主角是一个普通的二十来岁的警察,什么职位比较合适同事怎么写然后平时应该接到的都是什么
职位一个名不经传的新任组长,同事是他的组员
⑵ 破案类小说,高智商犯罪之类,推理逻辑要好
要说推理小说还是日本的比较好,别仇日哦,客观评价。以下是转的
尽管我从小没有生活在日本,但是我确是看着《名侦探柯南》长大的,实话实说,正是这部动漫让我爱上了推理文学。从《白夜行》到《有人不见了》,从明智小五郎到御手洗,日本推理小说界出了不少的佳作及侦探形象。上次去日本的时候,我还特地参加了在涩谷举办的ミステリー(推理)爱好者的聚会,发现日本人对于推理文学情有独钟,下面 Machine 给大家介绍下日本人最爱的 20 部日系推理小说。
1、生ける屍の死(活尸之死)——山口雅也
内容简介:在新英格兰的一个偏僻乡村中发生了一件令人惊悚的怪事——死去的人都相继复活了。在这个诡异的现象愈演愈烈之时,恶魔之手逐渐伸向了陵园经营者一家,究竟因何原因导致本该已经死去的人复活并且进行残忍地杀戮,一段真相即将在生与死不断交替的情境下被揭开。
作者说:直到读完本书的最后 100 页之前,你可能都觉得这是一个单调的故事,这部小说凸显了幽默的气息,让你能够读到对于死亡的认知。
读者说:这本书令我印象很深,它打破了常规的推理逻辑。尽管其荒诞的思路有些难以理解,但是对于整个故事的设定还是让人拍案叫绝。
2、火车(火车)——宫部美雪
内容简介:停职期间的警察本间俊介受远房侄子的委托,帮忙寻找他突然失踪的未婚妻彰子。在查询彰子讯息的过程中,本间发现了她的许多秘密,在一个又一个谜团解开的过程中,一个更加凄凉的人生逐渐浮现出来。
作者说:比起推理情节来,我更想要感受人性,所以在反复修改之后完成了这部作品。
读者说:结局时的场景完全出乎意料,整个故事都可以算是旷世佳作。
3、悪の教典 上(恶之教典 上部)——贵志祐介
内容简介:莲实圣司是晨光学院町田高中的英语教师,他英姿飒爽,又具有出众的口才,深得学生、同事以及家长的爱戴。但是在光鲜亮丽的外表里藏着的居然是一个阴暗凶险的灵魂,当有人发现罪恶逐渐侵袭到校园,一切是否已经太晚……
作者说:明明是一本很恐怖的小说,但是当你开始读的时候,就一定会一口气把它读完,尤其在入夜时分。
读者说:刚看题目以为是一本宗教书,但是当我得知它被翻拍成电影后再去尝试阅读之后,发现它竟然是如此有趣!
4、魍魉の匣 (魍魉之匣)——京极夏彦
内容简介:一名身受重伤的少女在送到一栋类似于箱子一样的建筑物后竟神秘消失了。刑警木场修在这本就蹊跷的案件中,竟然发现这个女孩的身世与自己还有关系,甚至自己也被卷入了这次的案件中。之前发生的分尸杀人案、病床上消失的少女与这个诡异的案件貌似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眼前的一切难道真与魍魉有关?
作者说:一个又一个线索频频出现,每一个伏笔最终都有了解答,而京极堂正是最后的终结者。
读者说:这本书你必须要平心静气、聚精会神的看,要不你读完后一定会被它的内容给搞晕。
5、私が杀した少女(被我杀害的少女)——原尞
内容简介:工作于渡边侦探事务所的泽崎接到一通电话让他去委托人的家中谈事情,令人意外的是当泽崎到达目的地之后发现这里竟是一个凶案现场,而他自己却成为了一个杀人犯!
作者说:为你们充满逻辑的内心所设计的创作。
读者说:近几年读过的最有悬念的一本书,能遇上这样的佳作实属不易,如果你还不知道原尞的话,就快点拿起书开始读吧。
6、十角馆の杀人(十角馆事件)——绫辻行人
内容简介:推理研究协会的一行七人一起来到一个孤岛度假,这个孤岛曾经发生过四起离奇恐怖的杀人事件。然而这场血的悲剧似乎仍然没有停止,随着死亡预告的到来,岛上仅存的七个人也接连遇害。凶手到底是谁?受到岛田庄司盛赞的纯正本格推理将故事推向了高潮。
作者说:故事结构很巧妙,我是开动了所有脑筋才能说服我的读者朋友们。
读者说:在刚刚开始读这本小说的时候我觉得我的世界就完全被冻结了,相当震惊。直到今天,这种感觉再也没能再次出现,确实是既怀念又遗憾。
7、叶桜の季节に君を想うということ(樱树抽芽时,想你)——歌野晶午
内容简介:成濑将虎是一个外表大大咧咧,对于生活毫不在意的人,然而在这个貌似玩世不恭的男人的野心确实非常之大。在当他受委托调查诈骗集团时,无意中发现了自己所深爱着的麻宫樱与这个诈骗团伙之间不可告人的秘密……
作者说:不出意外的话,这本书读起来应该会很流畅,期间的悬疑段落丰富,适合反复阅读。
读者说:你要觉得它是一本言情小说那就是大错特错。
8、新宿鲛(新宿鲛)——大泽在昌
内容简介:在歌舞伎街连续发生了枪杀刑警的案件,负责这个案件的刑警鲛岛在侦讯过程中将目标锁定在了枪支高手木津的身上。但是对于木津的抓捕行动并不顺利,屡次让他轻易脱逃。就在鲛岛对此疑惑不解,并制定更为细致的方案时,他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线索,这个线索很有可能使日本警署土崩瓦解。
作者说:这本书成功之处在于令人窒息的节奏感以及对于人物形象的细致刻画。
读者说:鲛岛以后就是我的男神了,没有之一。
9、ゴールデンスランバー(金色梦乡)——伊坂幸太郎
内容简介:”我到底该怎么办?一切都是因为什么而发生的?我该逃往何方?”一位平凡的快递员被老友告知自己是即将成为刺杀首相的凶手,在一头雾水之际,他只能选择逃跑。但是,殊不知,他奔跑的路上会遇到什么人?他奔跑的这条路是否通向天堂而或地狱?
作者说:故事采用的是环形逻辑,我写的时候比较累,不过看的时候会很爽。
读者说:这本小说虽然只叙述了一条主线,但是并不单调,读完之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不过我坚信:人活着,还是要充满希望的。
10、仮面山荘杀人事件(假面山庄杀人事件)——东野圭吾
内容简介:有两个在逃犯侵占了一栋聚集有八个人的山庄,他们被掳为人质,无法与外界联系。在紧张与恐慌之中,有人惨遭杀害,但据现场状况判断,凶手并非两位逃犯所谓。剩下的七个人中,到底谁是凶手?在互相猜忌的过程中,恶魔之手再次伸向了他们……
作者说:剧情出现了戏剧性的大反转,主人公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作为本书的作者而言,我很担心主人公今后该如何是好。
读者说:”暴风雨山庄”类型的本格推理,不抒情的东野圭吾的小说还是很值得推敲的。
11、向日葵の咲かない夏(向日葵不开的夏天)——道尾秀介
内容简介:在即将迎来暑假的结业式当天,老师让我去探望没来学校的 S 君,去到他家时,我发现他上吊自杀了。更恐怖的是,七天之后,他出现在我家,告诉了我:自己是被人杀害的!
作者说:你们可能会很容易就被我骗到,因为在登场的人物中有人说了谎,直到最终谎言才被识破。
读者说: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才第一次明白什么叫做“不可思议”。
12、空飞ぶ马(空中飞马)——北村薰
内容简介: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玄幻的小事,大部分都很难用常理解释,北村薰将生活中的五件小事改编成了五个故事,并运用其缜密的思维,创作了《织部的灵魂》、《砂糖大战》、《核桃中的小鸟》、《小红帽》、《空中飞马》这推理五部曲。
作者说:在整部小说的创作之中,我最重视的就是对于人性本质中黑暗面的刻画,我觉得这种文风是很必要的,读的真切,想得明白。
读者说:人类啊人类,你的本心到底是善还是恶呢?这本书中的人物对话我真的很难忘却。读多了日系的本格推理之后,偶尔看看这种小说,绝对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13、杀戮にいたる病(杀戮之病)——我孙子武丸
内容简介:永恒的爱是他的追求。在东京的繁华街上,一次又一次出现猎奇的杀人事件……让人恐惧的杀人行动,无法捉摸的噩梦……犯人的名字,叫做蒲生稔。
作者说:按理说我是知道结局和手法的,但是每次以读者的身份一遍一遍阅读的时候,还是觉得很过瘾。但是合上书后,心里非常沉重,在思考书中细节的时候,甚至觉得有些恶心。
读者说:这本推理小说不是作案手法上的艺术,而是作者叙述手法上的悬疑艺术。不管怎么说,反正我是被骗了。
14、双头の悪魔(双头恶魔)——有栖川有栖
内容简介:英都大学推理协会的玛丽娅孤身一人来到了藏于深山中充满艺术气息的木更村,久久未归,推理协会的其他成员准备去木更村寻找她。但是,大雨将他们被迫分为了处于木更村的江神、玛丽娅和处于夏森村爱丽丝两个团队,在恐怖的气氛笼罩下,一场充满艺术气息的杀人事件正在上演……
作者说:谜团和伏笔散尽于行文之中,逻辑已经被完全打乱。
读者说:“在道路被阻断的两个村落里同时发生杀人事件”,这种设定是非常带感的,最后给予读者的挑战更是意味深长。
15、イニシエーション?ラブ(爱的成人式)——乾胡桃
内容简介:你我能够相遇一定是前世错过的姻缘得以在今生实现,我俩在联谊会上相识,不久就坠入了爱河。在细致的感情描写的引导下,大多数读者会把它当作青春爱情小说来看了,直到读到了最后两行,才发现所有人都被骗了。
作者说:最后两行其实也可以删去,如果不删去,读者看到最后一定还想重新读一遍这本小说的。
读者说:喜欢推理和喜欢爱情故事的人都可以选择这本书。
16、奇想、天を动かす(奇想·天动)——岛田庄司
内容简介:在呼啸行驶的列车上,一桩谋杀案在卫生间发生了,尸体被打扮成了小丑的模样。令人恐惧的是:这具尸体被人们发现后三十秒内神奇消失。正当人们对于这起案件感到不安的时候,死神在一次降临到了这趟列车之上。
作者说:我在创作上始终坚持着本格推理,我觉得只有这样的小说才能配得上”推理”二字,幸运的是,《奇想·天动》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读者说:这本小说的案件总觉得有偶然的因素,虽然巧合与推理放在一起看似不合适,但是如果能够找到一个合理的情境,那就是一部杰作。
17、アヒルと鸭のコインロッカー(家鸭与野鸭的投币式寄物柜)——伊坂幸太郎
内容简介:“一起去抢银行吗”刚入大学的我被一位邻居怂恿去抢书店,而目标竟然只是一本《广辞苑》,这一疯狂的行动究竟隐藏了什么秘密?这背后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
作者说:我曾经因为在创作瓶颈期间废寝忘食好几天,单单结尾我改了总共六次。
读者说:这本书的名字比较另类,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以为是一本荒诞小说,但是读过之后发现心中充满了绝望之情。对于最后故事的悬念我并不是太感冒了,人为什么要在绝境中才会想起去反抗?而我们活着又是为了什么?这是一个问题,而且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问题。
18、白夜行(白夜行)——东野圭吾
内容简介:1973 年,在大阪的一栋废弃大楼里一个男人被杀,警方在调查之后并没有找到凶手,这个案件也就不了了之了。19 年后,在一名刑警的不断的追查下,凶手被找到了,然而这期间的故事及真相却一直像一个谜一样萦绕在人们心间。
作者说:我知道这部作品为什么会畅销,黑与白在两条平行线上匀速的行驶着,始终没有交集,但是又相互依存着,这种感受是常人很难想象的。
读者说:小说内容的充实自然不用太过夸奖,故事的延展性以及叙述时张弛有度的风格可以说是登峰造极。
19、ロートレック荘事件(劳特莱克山庄杀人事件)——筒井康隆
内容简介:在夏天即将过去之时,几位年轻的俊男靓女相约在郊外的一桩精致的洋楼里享受他们的假期。但是,两声刺耳的枪响划破了欢乐祥和的聚会气氛,正当与会者们处于紧张焦虑的时候,死神渐渐走进了他们。他们一个接着一个被杀害,每个人都陷入极度恐慌之中。到底谁才是凶手?他又是如何一次次成功得手的呢?
作者说:这是一本少有的紧张刺激中又不失悬疑与推理的集合型小说。我相信喜欢本格推理的读者们一定不会放过它的。
读者说:太纯正的本格推理小说,看完之后我的大脑已经沸腾。集暴风雪山庄模式、密室、反推理于一身的小说,必须要狂赞。
本书暂无中文版……
20、ZOO(ZOO)——乙一
内容简介:我最亲爱的女朋友在我们一起去玩动物园之后就神秘失踪了,但是在这之后我的邮箱里每天都会寄来一张我女朋友的尸体照片,并且照片中显示的尸体在一天天的腐烂。我决心为女朋友的死查个究竟,于是我辞职后踏上了寻找凶手的路,但是随着调查的深入,我渐渐发现事情有些不对劲……
作者说:把故事和动物园这个场景联系在一起是我在构思这部小说之前就想好了的,我不是故弄玄虚的人,但是我想让大家在黑暗之中寻找推理与悬疑的刺激。
读者说:读完之后心里只有压抑,负能量已经把推理带来的惊喜渐渐磨灭了,但是我也不得不向乙一致敬,实为佳作。
⑶ 谁能推荐几本有关警察破案的小说
丁墨的如果蜗牛有爱情,美人为馅。他来了请闭眼。
⑷ 推荐几本好看的推理小说……
欧美的
爱伦坡《莫格街凶杀案》知道的人不多 ,但也是绝对的经典,创造了5个经典的推理小说模式
柯南道尔《福尔摩斯探案集》这不用我说吧……作为侦探迷绝对要看
GK切斯特顿《布朗神父探案集》跟福尔摩斯完全不同的“心证推理”
奥希兹女男爵《角落里的老人》安乐椅神探的代表作
伊斯瑞尔《弓区之谜》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密室小说
日本的
首先一定要说,日本四大推理奇书:
梦野久作《脑髓地狱》
小栗虫太郎的《黑死馆杀人事件》
竹本健治《匣中的失乐》
中井英夫 《献给虚无的供物》
老实讲……我都没看过……因为评价都说看过后感觉很难受……但也是侦探迷要看的经典
横沟正史《本阵杀人案》
江户川乱步《黄金假面人》
京极夏彦《姑获鸟之夏》
《魍魉之匣》
《狂骨之梦》
他的作品大都是妖怪推理,不过不恐怖,很精彩,不过篇幅都太……太太……长了,有的已经比新华字典厚了……炫学的味道很浓
松本清张《砂器》
《点与线》
《零的焦点》
社会派的经典,但个人不太喜欢社会派~有很多作品改编成了电影,40多岁的人有很多都看过那些电影
岛田庄司《占星术杀人魔法》很华丽的诡计啊……不过被《少年包青天》抄袭了……囧……
《御手洗洁的问候》
《斜屋犯罪》
很喜欢“御手洗洁”系列~
东野圭吾《白夜行》
《嫌疑人X的献身》我的最爱!
《放学后》校园推理
⑸ 推荐一些侦探推理小说(不要杂志)
推荐1,名侦探柯南 :全是小故事,通俗易懂。
推荐2,阿加莎 克里斯蒂 写的小说很不错,随故事情节,你可以自己训练推理能力,而且线索比较清晰。我看过好就本了,比较喜欢。她可是推理小说之王。可以训练良好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
推荐3,福尔摩斯 :也有很多经典的故事。故事中的福尔摩斯利用各种网络知识破案,非常明智,让人佩服至极。
推荐4,【推理·三部曲】:【东方快车谋杀案】【阳光下的罪恶】【尼罗河惨案】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个人观点,希望能帮助你。
⑹ 高人来推荐几本侦探小说..
NO.1 《时间的女儿》Josephine Tey: The Daughter of Time (1951)
《时间的女儿》[英]约瑟芬·铁伊 华夏出版社
铁伊是1930年代以来、推理史上第二黄金期三大女杰之一(另二位为阿加莎·克里斯蒂、多萝西·塞耶斯)。她一生只写有八部推理小说,部部精彩,是推理史上极少数一生没有任何失败作品的大师。本书即是铁伊最著名的作品,属历史侦探小说范畴,曾在英国侦探小说作家协会票选中荣膺史上第一名。名侦探格兰特探长因为脚伤住院,偶然看到一张英王理查三世的画像,激起了他的兴趣,他要探究四百年前的案件,寻求塔中王子的被杀真相……
NO.2 《长眠不醒》Raymond Chandler: The Big Sleep (1939)
《长眠不醒》[美]雷蒙德·钱德勒 群众出版社
雷蒙德?钱德勒和达希尔·哈米特领军的冷硬派私探小说,推翻了英国古典推理对美国侦探小说的主宰,开创了美国本土的强悍风格,是为推理史上有名的“美国革命”。钱德勒45岁才正式是发表第一篇小说,毕生完成七部长篇和二十部左右的短篇。在《长眠不醒》,私家侦探菲利普·马洛中初次登场,这个外表冷酷内心温柔的都市独行侠角色,影响了后来的每一个硬汉侦探。同为冷硬派大家,钱德勒的风格与哈米特却是千差万别:后者是彻底的世故和冷酷,侦探从内硬到外,而前者却始终不愿放弃心中对美好人性的希望,笔下侦探也只是个热水瓶——外冷内热。所以哈米特被人称之为“冷酷大街的黑色巨匠”,而钱德勒却是“犯罪小说的桂冠诗人”。
NO.3 《受冷漠的人》John le Carré: The Spy Who Came In From the Cold (1963)
《受冷漠的人》[英]约翰·勒·卡雷 新华出版社
约翰·勒·卡雷18岁时便被英国军方情报单位招募,担任对东柏林的间谍工作;退役后进入英国外交部工作。1963年,他以第三部作品《冷战谍魂》一举成名,著名小说家格雷厄姆·格林盛赞:“这是我读过最好的间谍小说!”从此奠定其文坛大师地位。勒·卡雷一生得奖无数,包括1965年美国推理作家协会的爱伦·坡大奖、1964年毛姆奖、英国Somerset Maugham奖、James Tait Black纪念奖等,1988年更获颁CWA终身成就奖、1963与1977年金匕首奖,以及意大利Malaparte Prize等等。《冷战谍魂》创意超群。情节跌宕起伏,屡屡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峰回路转;在作家写实冷静有节制的笔下,漾出淡淡忧伤之情,不愧是间谍小说的排头兵。
NO.4 《俗丽之夜》Dorothy L. Sayers: Gaudy Night (1935)
《俗丽之夜》[英]多萝西·塞耶斯
在推理小说史上,多萝西·塞耶斯是一个伟大的名字。与阿加莎?克里斯蒂和约瑟芬?铁伊并称“推理三女王”;她创造了永垂不朽的业余神探彼特·温西爵爷(Lord Peter Wimsey)。本书即为她的最佳作品,讲一个女校里的故事。多萝西·塞耶斯对推理文坛的贡献,是将推理小说从“纯粹解谜过关”的泥淖中拉拔出来,并提升跻身到现代主流小说之林。在她的改革下,20世纪的推理文学有了真实的血肉面貌,而不再只是虚无飘渺的抽象命案。
NO.5 《罗杰疑案》Agatha Christie: The Murder of Roger Ackroyd (1926)
《罗杰疑案》[英]阿加莎·克里斯蒂 贵州出版社
也是她最初一鸣惊人、轰动文坛的成名作。一部把凶手意外性发挥至颠峰的作品,结尾绝对震撼;初版时曾被批评家诟病,但事实证明是部杰作。阿婆的这本书,实在是无需要过多的解释,相信看过的朋友无法不对这作品留下深刻的印象!
NO.6 《蝴蝶梦》Daphne Maurier: Rebecca (1938)
《蝴蝶梦》[英]达夫妮·杜穆里埃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杜穆里埃写过十七部长篇小说以及几十种其它体裁的文学作品,1969年被授予大英帝国贵妇勋章。杜穆里埃深受19世纪以神秘、恐怖等为主要特点的哥特派小说的影响,大多情节比较曲折,人物刻画比较细腻,在渲染神秘气氛的同时,夹杂着带有宿命论色彩的感伤主义。相比原著,此书的希区柯克电影版可能更广为人知,影片曾获第1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摄影奖。
NO.7 《恋人无情》Raymond Chandler: Farewell My Lovely (1940)
《恋人无情》[美]雷蒙德·钱德勒 群众出版社
菲利普·马洛接手去寻找一位退休法官失踪情人的故事。书中写的是推理小说中难得一见的爱情范式,冷酷/忧伤/现实/浪漫合为一体,在作品结局一切矛盾纠缠爆发,令人低回不已。
NO.8 《月亮宝石》Wilkie Collins: The Moonstone (1868)
《月亮宝石》[英]威尔基·柯林斯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本书讲叙围绕着一块印度宝石发生的种种怪事,是英国侦探文学的创始作,作者柯林斯系英国文学大师。该书现在看来可能有点落伍,不过考虑到作为推理小说草创期的作品,我们还是要佩服柯林斯说故事的本领,佩服他能够在如此漫长的篇幅中始终牵住读者的视线。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诗人艾略特曾评价此书为“最优秀的英国侦探小说”。
NO.9 《伊普克雷斯档案/伦敦间谍战》 Len Deighton: The Ipcress File (1962)
《伊普克雷斯档案/伦敦间谍战》 [英]连·戴顿
戴顿步约翰·勒·卡雷后尘,以极其逼真的细节描绘了冷战双方间谍机构的日常生活复杂,他尤其善于用反派人物的奸诈特征来刻画正面人物,从而取得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这方面最成功的就是他的处女作——《伊普克雷斯档案/伦敦间谍战》。这是一部类似于007的惊险间谍小说,但是故事却不是拯救地球或者一个国家那样的丰功伟绩。主角的活动范围仅限于伦敦那些不起眼的小公寓里面。电影由迈克凯恩主演,获第19届英国学院奖最佳影片、最佳摄影等奖项。
NO.10 《马耳他之鹰》Dashiell Hammett: The Maltese Falcon (1930)
《马耳他之鹰》[美]达希尔·哈米特 上海译文出版社
推理小说流派众多,旁支横斜,但解谜本格始终占据着正统主流的地位,唯一有能力分庭抗礼的唯有达希尔?哈米特和雷蒙德?钱德勒撑起的硬汉派了。哈米特不是第一个写硬汉小说的作家,但他是第一个给硬汉小说注入文学素质和心理深度的作家,为推理小说开辟了另一块战场。哈米特一生创作五部长篇小说,竟有四部作品入选百大榜(《戴恩家的祸崇》除外)。《马耳他之鹰》是号称“胜过海明威任何一部小说”的冷硬派第一名作,在兰登书屋20世纪百大英文小说上也排名第56位,本书电影版由亨弗莱?鲍嘉主演,名列美国二十世纪百部最佳影片第23位。
NO.11 《法兰柴思事件》Josephine Tey: The Franchise Affair (1948)
《法兰柴思事件》[英]约瑟芬·铁伊 华夏出版社
一位失踪近一月之久的16岁在校女生指称被法兰柴思大屋的主人——一对母女所诱拐并强迫她做女佣,进而被软禁在法兰柴思。但当警察带这个女孩来法兰柴思指认时,这母女声称她们既不认识,也从未见过这女孩,但她却能准确地说出房间的格局,摆设,甚至这对母女的日常用品……一个谎言贯穿故事始终,但最终却让我们感受到了“舆论杀人”的力量,证明没有谋杀案的侦探小说一样可以引人入胜。 NO.12 《最后的衣着》Hillary Waugh: Last Seen Wearing ... (1952)
《最后的衣着》 [美]赫拉利·瓦渥
赫拉利·瓦渥是推理小说史上警察程序类第一人。故事从某小镇一名女大学生失踪开始,瓦渥娓娓道来,钜细靡遗地将法兰克?福特(Frank W. Ford)与柏顿·柯麦隆(Burton Cameron)两名警探不辞劳苦、抽丝剥茧、将所有可能性逐一过滤筛检的办案过程呈现在读者眼前,把峰回路转的真实感发挥得淋漓尽致,正式为警察程序推理立下决定性的里程碑。
NO.13 《玫瑰的名字》Umberto Eco: The Name of the Rose (1980)
《玫瑰的名字》[意]安伯托·埃柯 作家出版社
中世纪修道院里的凶杀案,历史推理类史上排名第二的名作(仅次于约瑟芬?铁伊的《时间的女儿》)。作者安伯托?埃柯身兼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评论家和美学家等多重身份,更是全球最知名的符号学权威,他的作品是典型的知识分子写作,博学深思,这使《玫瑰的名字》成了一部“网络全书”式的作品,就算读者只看看书中那无奇不有的偏门知识,也足够有趣。
NO.14 《枪杀希特勒》Geoffrey Household: Rogue Male (1939)
《枪杀希特勒》 [英]杰弗里·豪斯华德 中国青年文学出版社
惊险间谍小说。英国贵族罗伯特爵士,在三十年代企图暗杀希特勒,事败后被盖世太保追捕。他想尽办法从欧洲逃回英国,但总无法如愿,反而一步一步陷入岌岌可危的险境之中。为了躲避追逐,他不惜改变相貌,甚至躲进地洞之中隐藏不出。最后在叔叔的帮助下总算成功毁灭个人纪录,重新恢复自由。
NO.15 《漫长的告别》Raymond Chandler: The Long Goodbye (1953)
《漫长的告别》[美]雷蒙德·钱德勒 群众出版社
雷蒙德·钱德勒一九五三年的第六部长篇,为他继《蓝色大丽花》《The Blue Dahlia》之后,二度赢得爱伦?坡年度最佳小说大奖。一个优雅有礼的酒鬼和一个贫穷高贵的私家侦探相遇,会发生怎样一种诚挚而悲伤的友谊?蓝诺士酒醉后被马罗捡回,蓝诺士稍后寄来一张五千美元的巨钞做为感谢和告别,然而,一连串谋杀,却跟这个告别绵绵不绝……
NO.16 《杀意》Francis Iles: Malice Aforethought (1931)
《杀意》[英]法兰西斯·艾尔斯(安东尼·伯克莱) 贵州人民出版社
艾尔斯的另一个化身叫安东尼·伯克莱,是一个在解谜推理领域响当当的名字。他的《毒巧克力命案》堪称黄金时代数学式推理的巅峰作品,而本书却是一本十足的犯罪小说,而且在史上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这种二刀流且又都很有建树的作家真是少见。《杀意》的第一句话就告诉了读者谁是本书中的凶手,显然说明本书不是要读者猜凶手,而是看凶手。凶手如何精心设计,如何心慌意乱,最后来个人仰马翻。
NO.17 《豺狼的日子》Frederick Forsyth: The Day of the Jackal (1971)
《豺狼的日子》[英]弗雷德里克·福赛思 中国电影出版社
弗雷德里克·福赛思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欧美文坛名声很大,曾被誉为“当代政治惊险小说大师”,其作品几乎每一部都在畅销书榜上名列前茅。不同于其他许多畅销书作家的是,福赛思的大多数作品以国际政治为背景,敏锐地反映或预测着时代的危机。
1971年,他的处女作《豺狼的日子》发表,引起极大的轰动。他从此就走上了写作的道路。福赛思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沾了题材的光。因为对我们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国际政治领域是一个遥远、神秘的世界,我们一辈子也无法亲身经历,而福赛思的小说却把这世界拉近展示在我们面前,从而极大地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 NO.18 《九曲丧钟》Dorothy L. Sayers: The Nine Tailors (1934)
《九曲丧钟》[英]多萝西·塞耶斯 群众出版社
也许个人口味不同,这本书的名气大过书的内容了。
NO.19 《无人生还》Agatha Christie: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1939)
《无人生还》[英]阿加莎·克里斯蒂 贵州出版社
《无人生还》只能如此着实心有不甘,相信有很多朋友也有一样的想法!
NO.20 《第三十九级台阶》John Buchan: The Thirty-Nine Steps (1915)
《第三十九级台阶》[英]约翰·巴肯 中央编译出版社
西区柯克拍摄了同名电影,从而使得这个名字家喻户晓。
NO.21 《福尔摩斯探案短篇集》Arthur Conan Doyle: The Collected Sherlock Holmes Short Stories (1892-1927)
《福尔摩斯探案短篇集》[英]阿瑟·柯南·道尔 群众出版社
经典作品
NO.22 《杀人广告》Dorothy L. Sayers: Murder Must Advertise (1933)
《杀人广告》(广告公司里的魔影)[英]多萝西·塞耶斯 群众出版社
彼得爵爷系列作品之一,这恐怕是目前有中译的塞耶斯小说中最出名的一本,当然也算是最具可读性的一本。
NO.23 《爱伦坡短篇小说选集》Edgar Allan Poe: Tales of Mystery and Imagination (1852)
《爱伦坡短篇小说选集》[美]爱伦·坡 人民文学出版社
NO.24 《迪米特里奥斯之棺》 Eric Ambler: The Mask of Dimitrios (1939)
《迪米特里奥斯之棺》 [英]埃里克·安卜勒
厄斯金·查尔德斯、威廉·勒克、爱德华?奥本海姆等人创立了早期西方间谍小说的浪漫主义冒险模式。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埃里克·安布勒 (1909—1998)和格雷厄姆·格林(1904—1991)将这一模式继续推进,创立了以现实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现代间谍小说。与早期间谍小说相比,现代间谍小说没有那幺多“爱国主义”的陈腐气,而且在作品的主题思想、情节结构、人物塑造等方面,也注入了更多现实主义活力,而作者本人就曾经当过情报官。
NO.25 《玩具店不见了》Edmund Crispin: The Moving Toyshop (1946)
《玩具店不见了》 [美]艾德蒙·克里斯宾 译林出版社
德蒙·克里斯宾是以牛津为场景的推理小说古典时期名家,他的《玩具店不见了》(The Moving Toy shop , 1946 )早已成为学院喜剧式推理小说的经典之作:深夜发生谋杀案的玩具店,第二天不见了,变成一家杂货店……人们对他笔下那位牛津大学英语系主任费恩(Gervase Fen )更是倾倒不已。德蒙·克里斯宾把学院与世俗世界的对比与接触,写得幽默有趣,创造了推理小说中的一个新传统。
NO.26 《烟中之虎》Margery Allingham: Tiger in the Smoke (1952)
《烟中之虎》[英]玛格瑞·艾林罕
英国女作家玛格瑞·艾林罕(Margery Allingham)是否曾经如此质疑过,我们不得而知。然而,1904年出生于一个作家、编辑群聚的家族里,艾林罕的确这样表示过:"我的族人将写作视为打发时间的唯一可行方法,并且也当它是维持生计的唯一来源。"这位后来成为推理大师的女子,自小就接受这种想法,并浸淫于创作鼎盛的家族风气之中。艾林罕在战后的1952年作品《烟中之虎》(The Tiger in the Smoke)虽严肃深沈,却是她评价最高的作品,也是推理小说史上公认的经典钜作。
NO.27 《冒牌警探狄友》Peter Lovesey: The False Inspector Dew (1982)
《冒牌警探狄友》[英]彼得·拉佛西
历史推理小说。彼得?拉佛西大学时代起即专研维多利亚历史,出版过两部专著,1970年,拉佛西以处女作《Wobble to Death》崛起,他拿到大赏奖金之后,就辞掉原有的工作,专心创作推理小说。其早期作品多是以维多利亚时代为背景,后来也曾尝试各种不同风格的笔法,创作出形象相异甚大的主角侦探,从早期的好莱坞风格,至1960中叶的英国通俗剧,应有尽有,频频获奖。他曾以《冒牌警探狄友》(The False Inspector Dew)得到英国作家协会的金匕首奖,以及法国的警察小说奖、罗马的冒险小说奖,堪称是拿奖的第一高手。
NO.28 《白衣女人》Wilkie Collins: The Woman in White (1860)
《白衣女人》 [英]威尔基·柯林斯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这是第一部以不同叙述人的叙述陈词结撰而成的推理小说,对后世的侦探小说影响至巨。不停变换作品的叙事角度,不仅可以营造出变幻莫测的悬疑气氛,还能最大程度保持住读者阅读作品的新鲜感,是十分高超的叙事技巧。仅就本作而言,比之作家的另一名作《月亮宝石》,更象是悬念小说,而不是侦探小说。
NO.29 《夜视者》Barbara Vine: A Dark-Adapted Eye (1986)
《夜视者》[英]巴巴拉·外恩
《夜视者》获1986年艾·伦坡奖最佳小说,小说通过二战时期一个中产家庭的家庭悲剧开始,向读者讲述了一个复杂的伦理关系的谋杀故事,该小说取自真人真事。
NO.30 《邮差总敲两次门》James M. Cain: The Postman Always Rings Twice (1934)
《邮差总敲两次门》[美]詹姆斯·凯因 春风文艺出版社
一对恋人试图谋杀阻碍他们的丈夫,结果自然是天理循环,报应不爽。这本书初问世时,曾因作者离经叛道的思想和粗俗利落的文笔引起极大争议,他以犯罪者为第一主人公,以凶手做第一人称叙述视角,让读者在感同身受中渐渐与凶手立场趋于一致——这种技巧在今天随处可见,在当时却着实是个创举。作者詹姆斯?凯因是风格近似海明威的美国文学大师,他的这本代表作在兰登书屋20世纪百大英文小说上排名第98位,甚至影响了后来因写出《局外人》而扬名文坛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谬;而由意大利著名电影导演卢奇诺·维斯康蒂(Luchino Visconti)1942年拍成其处女作,拉开了战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序幕。
NO.31 《玻璃钥匙》Dashiell Hammett: The Glass Key (1931)
《玻璃钥匙》[美]达希尔·哈米特 上海译文出版社
达希尔·哈米特比较得意的作品之一,是硬汉派作品。
NO.32 《巴什克维尔的猎犬》Arthur Conan Doyle: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1902)
《巴什克维尔的猎犬》[英]阿瑟·柯南·道尔 群众出版社
福尔莫斯经典案件,无需任何注释。 NO.33 《裁缝,水手,士兵,间谍》John le Carré: 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 (1974)
《裁缝,水手,士兵,间谍》[英]约翰·勒·卡雷 译林出版社
本书的书名源自英国的一首儿歌,但同时也是书中其中四位主角的代号。故事的重心是要查出谁是潜伏在英国情报局最高阶层的一个双面间谍,这个间谍是10多年前由莫斯科中央安置在英国情报局卧底的。根据情报,这个双面间谍就是目前在英国情报局身居要职的4为高级情报员之的一个……超级情报员乔治?史迈利在一团乱丝中一点点理出头绪来,钻进尘封的旧档案里寻找蛛丝马迹,最后终于解开俄国情报头子所设计的“最后一个聪明的结”。
NO.34 《特仑特的最后一案》E. C. Bentley: Trent's Last Case (1913)
《特仑特的最后一案》 [英]E·C·本特利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著名的“反推理小说”,开启推理小说的黄金时代。情节一转再转,结局一案数破,证明运用逻辑推理也可能导出完全错误的结论——在短短的篇幅中能有如此成就,实属不易。尽管本特利原本打算戏弄一下侦探小说,可是却写出了一部本格派史上的经典之作,成为了长篇侦探小说黄金时代的前驱作品。小说还首次将爱情元素代入侦探小说,而且融合的十分完美。
NO.35 《来自俄国的爱情》Ian Fleming: From Russia with Love (1957)
《来自俄国的爱情》[英]伊恩·弗莱明 百花文艺出版社
007系列作品之一,读者可以看到无所不能的詹姆斯邦德如何破获一个国际大阴谋,如何轻易俘虏一个敌方美女的芳心,如何在种种不利情况下化险为夷,最终战胜强大而邪恶的对手,就如同他在电影里一次次做到的那样。
⑺ 推荐好看的警察破案推理小说 像《侦情档案》《 诡案组》之类的
蜘蛛的《十宗罪》共3部-内容恐怖诡异变态,有些故事都是媒体曾经密封的,内容十分精彩。还有求无欲的姐妹篇《诡异档案》相信楼主也看过吧。《沉默的羔羊》《刑警罗飞系列全集》《心理罪》《罪全书》都是悬疑诡异的心理案件!
⑻ 推荐好看的侦探推理小说
lz看看文泽尔的吧
让最后一缕光芒消散
本作品为文泽尔的侦探小说系列的第一部,完成于2003年12月,并于2006年夏季开始对其进行大幅的修改,计划于2006年8月底修订完毕。文中描写一个和西班牙酒密切相关的古怪命案,是典型的“暴风雨山庄”式案子。警察虽然在中途介入,但所起作用不大。
无弦小提琴
本作品为文泽尔的侦探小说系列的第二部,完成于2003年12月。作者于2006年夏季开始对其进行大幅的修改,并计划于2006年8月底修订完毕。在这个和名小提琴“瓜奈利”以及伦勃朗的名画“读书的米勒瓦”相关的案子中,自由意志市的侦探小说家夏哀·哈特巴尔先生初次登场。
白矮星
本作品为文泽尔的侦探小说系列的第三部。初稿完成于2004年,全文仅两万余字。作者自2006年夏季开始对该篇进行大幅修改,并于2007年7月修改完毕。改写后的《白矮星》全文达到二十万字,仅沿用了初稿的构思,内容和初稿有较大的区别。《白矮星》主要讲述了一起和自由意志市哥伦比亚黑帮及三合会势力相关的连环谋杀案,并且塑造了一位名为海森贝格的、身兼黑帮成员和中学天文学/法语教师双重身份的人物。虽然海森贝格在小说末尾被人在Evian酒吧射杀,但根据作者的后记和文中表明的态度,此人的生死依旧未明。而在随后的姐妹篇《黑暗的女儿》中,也没有对其生死进行明确的说明。 该作品中涉及大量与狙击手及黑手党文化相关的内容。
黑暗的女儿(又名Erinyes)
本作品为文泽尔的侦探小说系列的第四部,完成于2004年。长篇,十四万字左右。本案作为《白矮星》的姐妹篇,承接上一个案子的故事,主要讲述了在三合会被警方剿灭后,哥伦比亚黑帮内部发生的一起神秘卡片连续杀人事件。
冷钢
本作品为文泽尔的侦探小说系列的第五部,完成于2005年,于2007年5月在中国大陆出版(北方文艺出版社)。长篇,十四万字左右。文中主要描写一个1985至1992年间发生的连续杀人案,文泽尔以十一分局探员的身份登场,对主要人物的关系由一些预先的交待,是一个前传类型的案子。
千岁兰
本作品为文泽尔的侦探小说系列的第六部,完成于2006年,于2007年6月在中国大陆出版(北方文艺出版社)。长篇,十二万字左右。本文别出心裁地采取二段式的剧情构建,前半段为平面推理,后半段转型为现场推理。
特奎拉日升
本作品为文泽尔的侦探小说系列的第七部,完成于2006年,于2007年8月在中国大陆出版(北方文艺出版社)。长篇,十一万字左右。也作《酒会谋杀案》,是作者第一个正式的暴风雨山庄式案件。
⑼ 请推荐几部推理言情小说,有警察的。例如 侦情探案、谈情说案。
是小说还是电视剧啊,TVB的谈情说案没有法证先锋好看,还有一部读心神探。如果对俊男美女没要求的话,鉴证实录也非常推荐,就是有点老,还有刑事侦缉档案
⑽ 求介绍推理小说,警察与罪犯智斗争的那种,要很精彩的
我看的一般都是侦探/民间高手和罪犯斗争的。同求警察和罪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