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学文小说红月亮在线阅读
① 红月亮小说txt全集免费下载
红月亮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火一般的长发,明亮的大眼睛,高挺的鼻梁,小巧的鼻子,雪一样的肌肤,精致的身材,轻盈的步子……还有高贵的神态。
一个美女,纯粹的美女。
没人会怀疑她不是美女,因为她实在是太美啦!
所以,当她出现时,每个人都在注视她,都自然的被她吸引了,不!是被她勾引了。
在那一刻,每一个人都屏住呼吸,并不知所措着。
所有女人都遮住自己的脸,却又忍不住露出半只眼来静静观赏这与众不同的同胞,心里眼里都是艳色。
所有男人都伸长了脖子,却又想在美人面前保持自己的风度,结果都是一副可笑的神态,眼里也满是艳色。
那艳色,不知是美丽女郎出现才有,还是人们原本就具有的?
总之,这一切都不重要了。
对于每一个被她迷惑的人来说,这一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此刻。
全场一片寂静。
这场宴会的主持人咽咽口水,高声宣唱:
“卡列宁公爵养女,歆茨娜小姐。”
人群沸腾了。
所有人都望着这个火红的女郎。
被称做歆茨娜的女郎牵牵裙角,愉快的向宴会的主人--……
以上
② 红月亮的一:基本信息
《红月亮》,由当代作家墨白创作的短篇小说。
载《朔方》1987年第5期。
载《延河》2004年第8期。
收入1994年1月河南人民出版社版《孤独者》。
收入2006年5月河南文艺出版社版《怀念拥有阳光的日子》。
把生与死的巨大的鸿沟用一种略带忧郁与悲凉的诗意轻轻地抚平是墨白小小说创作有别于他人的一个独特之处。
《红月亮》中的天姨和上述那位老太太一样,也是一位往来于生与死之间的神秘而又忠诚的使者。我们摘引的是大姨临终弥留之际的一段描写。那时候大姨等十几年的女儿小月回来已经等到了油尽灯枯之境。村里的人们没有力量也没有办法把她从虚幻的等待中拉回头来,只好临时抱佛脚,请随男朋友四平一块来探亲的秀儿冒充小月给她一点最后的安慰。这同样是一则关于生与死的故事。大姨的死,事实上具有一种再生的意义。因为,聪明的作家通过对她的安详无比的死状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生的希望:在大姨十几年的艰辛期望中,月儿事实上已经回来。不过,不是以我们惯常能够感知到的方式和形态出现,而是经过某种艰难的变形过程,化成了天空中那枚月亮,桔红色的月亮。
③ 胡学文的作品所达高度
《极地胭脂》获《中国作家》大红鹰杯佳作奖
《秋风绝唱》获《长江文艺》2000年度方圆文学奖、河北作协2000年度优秀作品奖、河北省第九届文艺振兴奖
《飞翔的女人》获2002年河北作协十佳作品奖,河北省第十届文艺振兴奖
《麦子的盖头》 获河北作协2004年十佳作品奖
《命案高悬》获 河北作协2006年度优秀作品奖 ,《中篇小说选刊》2006——2007年度优秀小说奖 ,2006——2007年度《小说选刊》“全国读者最喜爱的小说奖”, 《小说月报》第十二届百花奖
《淋湿的翅膀》获《小说选刊》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 ,《十月》福星惠誉杯文学奖
《装在瓦罐里的声音》获得《中国作家》2007年首届鄂尔多斯文学奖
《逆水而行》获 2008—2009年度《中篇小说选刊》 优秀中篇小说奖 ,《小说月报》第十三届百花奖
《柳絮》 第二届《红岩》文学中篇小说奖
《像水一样柔软》获《小说月报》第十四届百花奖
《隐匿者》获首届“全国青年产业工人文学大奖”
《从正午开始的黄昏》获《小说月报》第十五届百花奖
《从正午开始的黄昏》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
长篇小说《红月亮》获第二届鲁彦周文学奖 胡学文的小说不断地被改编成大银幕作品,语言文字上呈现出的独特风格,特别是作品表达的对人的深度关怀、对生存的严肃思考成为影视导演捕捉的“目标”。
《极地胭脂》被改编为电影《极地彩虹》、《飞翔的女人》被改编为同名电影、 《向阳坡》被改编为电影《向阳坡传说》 。
小说《婚姻穴位》被冯巩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搬上大银幕,主演冯巩因此片获得第12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受欢迎男演员奖。
小说《大风起兮》被改编为范伟、马伊琍主演电影《跟踪孔令学》 ,为第三届英国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闭幕影片。 范伟凭借本片赢得第三届英国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马伊琍凭借本片赢得优秀女配角奖。
小说《奔跑的月光》被改编为陈建斌主演电影《一个勺子》 ,在第51届台湾金马奖颁奖礼上获得最佳新导演、最佳男主角的奖项。
小说《私人档案》被改编为22集电视剧《左伟与杜叶的婚姻生活》,由吴刚、刘蓓主演。
④ 河南修武县作家赵玄的小说《红月亮》
20多年前我看过,非常好的文革时期作品。当时是借学校图书馆的,看完就还了,书店恐怕不好找。
⑤ 红月亮的二:小说原文
《红月亮》
墨白
日头偏西的时候,他俩来到了要去的村子。
就是这吗?秀儿问。
就这。
突然,他看到了他大姨。大姨驼着背立在颍河大堤上,风从河道里吹过来,抚扬着她的衣襟和花白的头发,发出呼哒呼哒的响声。
走呀。秀儿拉了他一把,他怔了怔,擦擦眼,大姨的身影不见了。他说,我刚才看见大姨了。
在哪儿?
又不见了。
秀儿屏着气,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大堤下的村子悄悄地淹没在傍晚的霞光里,叶子在霞光里改变了颜色,树木和房屋投下暗影来,整个村子就像一片迷荡着红光的海底,仿佛隐藏着许多的秘密。颍河大堤平展展的,堤边的柳丛齐崭崭地伸向远方去。近处的河道里没有船,一切仿佛都是静止的,没有声音,有些让人发怵。秀儿把目光收回来,说,你讲的都是真的?
我啥时候骗过你?
要不咱去了吧,我害怕。
怕啥,那是我的幻觉。我每次来都看到大姨在那路口站着,可这次没有。
我真有点怕了,四平。
秀儿抓住了四平的胳膊,她汗津津的手渗出许多热气来。
别怕。再说,不是你自己坚持要来的吗?
秀儿颤颤的手摸着四平胸上的衣兜,但她的眼睛仍盯着村子的路口。她说,她相信吗?
相信。每次我都这样写好,再给她读。
这次可是我写的。
你写的她更信,因为你是女人,女人更懂得女人的心。
汪汪汪……
村子里突然传来一声狗叫,四平心里颤了一下说,走吧。
四平没等秀儿说话,就挽着秀儿的手,一同朝前走。
表姐当年就是从这儿走的吗?
对,就是从这儿坐船过的河,那时大姨的眼还看得见。
他俩来到入村的路口前,站在高高的国防大堤上,就能把村子里的土道看出去很远。他们沿着堤坡走下去,就像两尾鱼,悄无声息地游进了深深的海水里。
表姐真的死了?
这事能开玩笑?十年了。
大姨真不知道表姐已经死了?
真不知道。要不她还会摸索着到大堤上去,坐在那儿守着?
她不是看不见吗?
她看得见的,用心。
听四平这样说,秀儿抓四平胳膊的手攥得更紧了。村道上已经没有霞光,路两边全是一些蒙了灰尘的砖房子,红墙灰瓦,门前大都带着一个小小的出厦。出厦的木柱都被染成了枣红色,样子很土气。有的院子前还生着一片茂密而旺盛的青竹,有的竹身探下来,把枝叶伸到路上来。有的院子里横倒着几棵粗大的老柳树,久远而寂静的样子。他们走不到百米,来到了—个比较宽敞的十字路口,在那里,秀儿看到了几个老人和一群孩子。几个老人一排蹲在一张桌子的后面,那张桌子摆在路的中心,桌上放着几盒花花绿绿的纸烟和几包方便面,还有一塑料袋水果糖。她想,这或许就是村子里的贸易中心了。秀儿看到靠近桌子的是一位赤臂老汉,他手里摇着一把包了蓝边的旧蒲扇。那些孩子则都是—丝不挂,他们光着屁股在桌子不远的地方跑来跑去。那些泥塑一样的人,在发现了他们之后,都停下来,一动不动地看着秀儿和四平,孩子们的眼睛黑而大,圆圆的瞳孔象按上去的扣子,他们的目光在秀儿那紫色的连衣裙和细细的白腿肚子上扫来扫去。
那个手拿蒲扇的老汉突然站起来,他说,来了来了,这不是她家的外甥吗?
另一个老汉附和着,就是他,小名叫四平。
手拿蒲扇的老汉挥了挥手里的蒲扇对那群孩子说,快喊快喊,月儿回来了。
那群光屁股孩子们一下子跳起来,嘴里都喊叫起来,回来了,回来了,月儿回来了……
接着,他们争先恐后地喊着朝南跑,在他们的身后,荡起了一股黄尘。那黄尘朝他们荡过来,秀儿忙掏出手帕捂在鼻子上,另一只手在脸前不停地扇着。
是月儿?手拿蒲扇的老汉摇着扇子问道。
四平说,不是的,我表姐的事你们知道。
就是就是。群老汉应和道。他们似乎有些发愁,他们一同看着手拿蒲扇的老汉。
老汉说,就算月儿回来了。
众老汉明白了他的意思,都说,对对对,就算月儿回来了。
手拿蒲扇的老汉看着秀儿说,委屈你一回了,不然,四平他大姨就没救了。
秀儿的脸色陡地变得蜡黄,她不知说什么好,只是呆呆地望着四平。孩子们荡起的尘土渐渐地落下去。就在这时,他们听到孩子们的喊叫声又回来了,月儿回来了——月儿回来了——
他们俩转身来,只见那几个光屁股小孩后面跟着一群女人和男人,她们身上的衣衫全被汗水浸透了,那些女人围过来,看着站在四平身边的秀儿,吃惊地睁大了眼睛。
拿蒲扇的老人看着她们说,就算月儿回来了。
老人说完又对秀儿说,闺女,就委屈你一回。
那群女人明白过来,她们齐声朝秀儿说,就委屈你一回。
看着那群汗浸浸的女人,秀儿十分紧张,她一手捉住四平的胳膊说,不,不……
拿蒲扇的老人说,四平,你劝劝她,不然你大姨就没救了。
一个妇女跟着说,对,劝劝她。
可是还没等四平说话,就有几个妇女走过来,拉着秀儿的手说,委屈你一回。
说完,她们就拥着秀儿朝南走。男人们愣了愣,有人接过四平的挂包,也拥着跟过去。脚步荡起的黄尘四处飞扬。他们一群人穿过一条胡同,又走过一片小树林,来到一个院子里,杂乱的脚步就止了。秀儿定眼望去,只见一个巨大的树阴里,放着一张小木床,木床上躺着一位头发灰白的老妇。一个妇女走过去,弯腰在老人的耳边悄悄地说,二奶,二奶,月儿回来了,月儿回来了。
……月儿……月儿……
秀儿听到了一个微弱的声音,那声音断断续续地重复着一个字:月儿。
那个妇女说,二奶,月儿真的回来了,真的,你看。
秀儿看到躺在床上的老妇动了动,接着,她竟慢慢地挣扎着坐了起来。她光着背,松了皮的奶子瞎秕瞎秕地贴在满是横纹的胸口上,她胸前的肋骨一根一根地暴着,肩上的锁骨坑深深地下陷下去,她睁着两只浑黄的眼睛,干柴似的右手里握着一个镰刀大小的木月牙儿,她嘴里不停地叫着,月儿……
大姨。四平走过去,他伸手抚住老妇说,大姨,我表姐回来了。
月儿……
老妇艰难地抬起双手,把那个摸得光滑的月牙抬起来,放在自己的跟前望着。四平的心一阵刺疼,那月牙儿是大姨的眼睛瞎了之后,用剪刀一点点地剜出来的。
月儿……她……在哪儿……
她来了。
四平回头招呼着秀儿,过来。
秀儿被两个女人搀扶着走过来,大姨那树皮一样的枯手抓住了秀儿,她一声一声地喊叫着,月儿……月儿……
秀儿的腿一软,朝老人跪下来,她说,娘,我……我回来了。
你……你……
老人的声音微弱得几乎听不见,但那声音却颤颤趔趔地在干燥的空气中飘荡,四周的人全都受了感染。老人的声音渐渐地浓起来,掺和着浑黄的夜色,把人们的脸都罩得恍惚起来,汗水又从毛孔里的流出来,把人们的皮肤都染成了花纹。
突然,老人手里的木月牙掉下了来,她的身子也朝后倒去。人们急忙喊叫她,却没有声音。一个女人又用手去挡她的鼻孔,就惊叫起来,她……她死了……
霞光不知道什么时候走掉了,连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四周开始灰暗下来。村子里没有一点风,只有由轻到重的哭泣声和哭后由重到轻的欷嘘声。
四平拉起跪在地上的秀儿,又从她的脚下把那只被泪水和汗水浸得殷红的木月芽儿拾起来,仔仔细细地瞧。接着他抱来一些柴禾,来到大姨的床前,蹲下去,先把柴禾燃着,然后把那个血红的木月牙儿丢到火里去。那个木月牙儿燃烧起来。秀儿走到四平的身边,从他胸前的衣兜里掏出一封叠得整整齐齐的信,然后小心翼翼地展开,放在鼻子底下闻了闻,才把那信纸放到火里去。那堆火立刻把那张信纸烤焦了,强烈的气流把纸的骨骸卷到空中去了。
夜幕一层一层地盖下来,树的阴影更浓了。无数的蚊子在人们的头顶上嗡叫着,可人们却一动不动,立在老人的床前,看着那火光淡下去。秀儿紧紧地握住四平的胳膊,她抬起头,突然惊叫起来,她伸手指着天空说,你们看,红月亮。
人们顺着她的手臂望过去,在杂乱的树枝的缝隙里,在那遥远的天空里,人们看到了一轮桔红色的月亮……
⑥ 卫斯里小说《红月亮》简介
倪匡小说卫斯理系列第32本
讲述了外星生物试图入侵地球,以特殊物品麻痹人类视觉,偷运所需要的物品,令一个小镇上人在晚上看到了红月亮,之后卫斯理追查此事,向外星生物的星球上运送了一只白鼠,老鼠身上的病菌令外星生物星球上的人减少了五分之三,致使其不需要入侵,拯救了地球,却揭露出人性的丑恶
⑦ 红月亮 黄星星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红月亮 黄星星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村上放水浇辣椒苗的时间刚好是半夜时份。通知放水的是管水员老拓。老拓下午在大门上高喉咙大嗓门地吆喝:“林巧凤,晚上十二点给你放水呢。你要按时起来呢。我再不叫了。到时候你不出来我可要给你算水费呢。”巧凤笑模笑样地说:“我会按时去的。”老拓笑嘻嘻地说:“要我给你作伴儿?”巧凤说:“不要。”老拓又挤眉弄眼地说:“路上可有狼呢。”巧凤说:“你就是狼呢。”老拓又怪怪地笑说:“让你公公送一下也可以么。”巧凤不高兴了,拉下了脸子:“放屁。”老拓没有恼,又怪怪地一笑,转身走了。巧凤回到家里,公公吕志才在院子里浇今春上刚栽下的紫槿树。吕志才问巧凤:“晚上放水?”巧凤说了老拓刚才说的事,末了说:“爹,我晚上去。”吕志才把桶里的水倒进树坑里,直起身子说:“那不行,半夜三更的,你一个女人怎么行。要是刚强在家里,他就去了,那还让你操这心。唉,狗东西竟然……”巧凤听到这里,心里就一阵钝痛,低下了头,用手揉着衣襟角儿,半……
⑧ 看过《过把瘾就死》《流泪的红蜡烛》《芙蓉镇》《红月亮》《青春之歌》只些小说得大虾帮忙!急急急!!
《芙蓉镇》我知道~因为我就是芙蓉镇(原名叫王村镇)的~而且还是那条街上的~电影拍摄地点是在湖南省吉首市(湘西州)永顺县王村镇河畔街(地址够详细了吧)~主角是胡玉英(刘晓庆饰)~秦书田(姜文饰)~黎满庚(张光北饰)导演谢晋~~~《记得好象是03年 还是04年我忘了?当年《芙蓉镇》剧组重回芙蓉镇~不过刘晓庆没来(她当时刚好被抓了---偷税漏税)~当时好多人~好多警察~好多记者~我亲眼见到姜文从我家门前经过(没办法,他又高又壮,太出众了)》
内容概要:芙蓉镇座落在湘、粤、桂三省交界的峡谷平坝里,街面不大,十几家铺子。几十户住家紧紧夹着一条青石板街,民风淳朴浓郁。这里虽然居民不多,可一到逢圩就热闹非常,历史上曾有过三省个八县客商云集的万人集市。到了1963年,芙蓉镇上称得上生意兴隆的可以说是本镇胡玉音开设的米豆腐摊子。胡玉音是个二十五、六岁的青年女子,人称“芙蓉姐子”,人长得秀美动人,加之待客热情,性情柔顺,食具又干净,米豆腐量头足,作料香辣,她的摊子面前总是客来客往不断线。她的米豆腐摊子有几个老主顾是每圩必到的。首先是粮站主任谷燕山,40多岁的南下干部,是个鳏夫。为了成全胡玉音的小生意每圩从粮站打米厂卖给她碎米谷头子60斤。再一个是党支部黎满庚,30来岁,转业军人,曾是玉音情投意合的少年情郎,因玉音出身不好只能做她的干哥。他吃米豆腐,无形中印证了摊子的合法性。还有一个是镇上有名的“运动根子”王秋赦,专吃白食。每逢开展什么运动,必定跑红一阵,胡玉音自然招惹不起。还有一个怪人外号“秦癫子”的,真名秦书田,原是本县歌舞团的编导,后划为右派被开除回乡生产。他总是等客人少的时刻来吃米豆腐,嘴里还哼着广东音乐《步步高》的曲子。新近,镇上饮食店来了位女经理李国香,今年32岁,尚未成家。这位全县商业战线以批资本主义出名的女将有个当县委财贸书记的舅舅杨民高。她气不过胡玉音容貌好、生意隆,认定那米豆腐摊子是镇上唯一能和她争一高下的潜在威胁,加之在向谷燕山求爱时碰了壁,更是怀恨在心,暗中开始了她的“政治调查”。1964年春天,胡玉音夫妇紧吃苦做,抓死抓活,盖了一栋新楼屋。这时,恰逢李国香带领县委社教工作组进驻芙蓉镇,住在王秋赦吊脚楼搞“扎根串联”。运动开始了,胡玉音因起了新楼屋而成了清算的活靶子,被迫撤了米豆腐摊子;谷燕山被以“丧失阶级立场,盗卖国库粮食”的罪名停职反省;黎满庚在“你死我活”的压力下交出了玉音请他代为保管的钱;秦书田被批斗,当众下跪。胡玉音在外避了一阵风头回来时,等待着她的是一顶新富农的帽子和丈夫黎桂桂的新坟。镇上的人都避开她,黑暗中只有秦癫子为她唱着《女歌堂》的曲子。“四清”结束后,芙蓉镇从“资本主义的黑窝子”变成了一座“社会主义的战斗堡垒”,街上贴满了同一规格、同一号字体的标语、对联、街容革命化,人际关系亦革命化。原先“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乡风民俗,变为“人人防我,我防人人”的关系,一时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李国香大红大紫,当上公社书记;新近入党的王秋赦扶摇直上,担任了本镇大队党支部书记;秦书田、胡玉音被规定每天清早打扫青石板街……但历史似乎要捉弄所有的人,一场更为迅猛的大运动铺天责地而来,以整人为乐事的李国香被外地来点火串联的红卫兵小将揪出,挂上破鞋黑牌与“黑五类”们一起游行示众,并被逼迫手脚并用,像一条狗似地爬行。王秋赦耀武扬威,成了“三忠于”、“四无限”的领头人,竟也批判起李国香、杨民高来。谷燕山靠边站,成天“醉眼看世人”,一次与受良心谴责的黎满庚喝干了一坛酒,醉得晕天倒地,歪在青石板街,叫骂不已。1968年底,李国香政治派属问题搞清楚了,又当上了公社革委会主任。王秋赦悔之莫及,又转过身来与之狼狈为奸。而秦书田和胡玉音一起扫街不觉也已两、三年了,二人患难中相濡以沫,渐渐地相爱了。胡玉音怀上了秦书田的孩子,谷燕山在他俩偷偷结婚之夜,来讨喜酒喝。夫妻俩热泪涟涟双双跪在谷燕山面前磕了头。酒过之后,夫妻二人轻轻唱起《轿夫歌》。这对“黑夫妻”因为让真正的“狗男女”(王、李)吃了苦头,再次成为运动的活靶子,成为“反革命犯罪典型”。秦被判刑10年,胡被判刑3年,因有身孕,监外执行。许多人偷偷躲在黑角落泪,其中就有黎满庚和他的女人。宣判台上的两人却态度顽固,都没有哭,挺着腰身,不肯低头。他们用眼睛鼓励着对方:“活下去,像牲口一样地活下去。”“放心。芙蓉镇上多的还是好人。总会熬得下去的,为了我们的后人。”就在大劫大难的年月,孤苦无依的胡玉音分娩时险些死于难产,幸亏谷燕山闻声赶去,不怕受牵联,及时将她送到部队医院抢救,母子才转危为安。谷燕山虽为此受到“停止组织生活的处分”,但他仍勇敢地肩负起作为临时丈夫和父亲的责任。吊脚楼终于倒塌了。到了1976年“三中全会”疏通了河道。负责落实全县冤假锗案平反昭雪的李国香,在地委副书记兼县委书记的舅舅杨民高的启发下开了窍,亲自为胡玉音夫妻去帽平反。为此气坏了当镇长的王秋赦。秦书田被放了出来,3天赶了一千多里路,终于回到了妻子儿子身边。1979年,芙蓉镇又出现了勃勃生机,商贩云集,蔚为壮观。谷燕山当了镇委书记,忙着治理芙蓉河;秦书田当上了县文化馆副馆长,又忙着“采风”;胡玉音成了街办米豆腐店的服务员;黎满庚官复原职。而王秋赦则真的疯了,前襟上挂满了像章,声音凄凉地喊着:“千万不要忘记啊——”、“文化大革命,五六年又来一次啊——”“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啊——”,像鬼魂幽灵徘徊在芙蓉镇。的确,如今哪座城镇,没有几个疯子在游荡、叫喊?他们是一个可悲可叹的时代的尾音。
《芙蓉镇》是一部灰色的影片,同时,因了这灰色保持了难得的美丽与优雅,它也成为一部内容与形式俱佳的经典之作。纯粹的人性贯穿全片,放射着耀目的光芒,抵抗着那个灰色的年代。乐观与绝望,欣喜与悲伤,平静与混乱,真实与虚假,在片中一一对照又一一平衡。
这样的《芙蓉镇》,所造就的轰动与成功,几乎是必然的——谢晋最后一部“伤痕”巨片,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创作力量,在电影票几毛钱的年代轻取过亿票房,甚至创下内地影片在香港最高票房纪录。
几番运动几番秋:
一个幽灵一般的声音
“活下去!像牲口一样地活下去!”
始终记得的,是这一句惊心动魄的台词。是怎样的年代,才会有这样沉重的担待?是怎样的人性,才造就了这样坚忍的信念?年轻一代在这样的情节面前,也许会目瞪口呆,但那么陌生、那么遥远的事情,其实离我们不过三十来年!《芙蓉镇》扯开的,就是这一段尘封的记忆,那一道历史烙下的痕迹。
故事从1963年开始,到1976年结束。这中间“四清”、“文化大革命”,几番运动几番秋。“芙蓉姐子”胡玉音从个体致富典型,到失去一切的“富农婆”,再到“非法同居”的“黑夫妻”、监外执行的劳改犯,最后重新回到米豆腐摊前。王秋赦从一个好吃懒做的“二流子”,到“运动根子”,再到党支书甚至镇长,最后一个跟头栽下来,成了真正的疯子。就连芙蓉镇,街上一度贴满了同一规格、同一号字体的标语、对联,街容“革命化”,人际关系亦“革命化”,但最后还是回到13年前干干净净的模样。
米豆腐摊热闹如初,人们兜兜转转,历史仿佛又回到了原点,13年的光阴也恍如黄粱一梦。然而,只须望一眼华发早生,便知道这13年毕竟不是一场梦。乌云遮天终又散,芙蓉花谢重又开,连疯子王秋赦还在敲着他的破锣,幽灵一般徘徊在芙蓉镇,声音凄凉地喊着:“运动了,运动了——”、“千万不要忘记啊——”这声音,在《芙蓉镇》身后19年,也一直回响在每个中国人耳边。
⑨ 红月亮的三:墨白简介
墨白,本名孙郁,先锋小说家,剧作家。1956年农历十月初十出生于河南省淮阳县新站镇。务农多年,并从事过装卸、搬动、长途运输、烧石灰、打石头,油漆等各种工作。1978年考入淮阳师范艺术专业学习绘画;1980年毕业后在乡村小学任教十一年。1992年调入周口地区文联《颍水》杂志社任文学编辑,1998年调入河南省文学院专业创作、任副院长。
1984年开始在《收获》《钟山》《花城》《大家》《人民文学》《山花》《十月》《上海文学》等刊开始发表作品,其中短篇小说《失踪》、《灰色时光》、《街道》、《夏日往事》、《秋日辉煌》、《某种自杀的方法》、《最后一节车厢》、《阳光下的海摊》、《一个做梦的人》等一百多篇;中篇小说《黑房间》《告密者》《讨债者》《风车》《白色病室》《光荣院》等四十余部;出版长篇小说《梦游症患者》《映在镜子里的时光》《裸奔的年代》等六部;随笔《〈洛丽塔〉的灵与肉》、《三个内容相关的梦境》、《博尔赫斯的宫殿》、访谈录《有一个叫颍河镇的地方》、《以梦境颠覆现实》等七十余篇;出版中短小说集《孤独者》《油菜花飘香的季节》《爱情的面孔》《重访锦城》《事实真相》《怀念拥有阳光的日子》《墨白作品精选》《霍乱》等多种;创作电视剧、电影《船家现代情仇录》《特警110》《特案A组》《当家人》《家园》《天河之恋》等多部;总计七百多万字。作品被译成英文、俄文、日文等、曾获第25届电视剧“飞天奖”优秀中篇奖、第
⑩ 胡学文的人物生平
1967年,胡学文出生在沽源县黄盖淖的一个小村,一个有着辽阔草原、淳朴民风和边塞情调的沽源县的小村。小时候的生活几乎看不到书,仅仅读过的《封神演义》、《草原铁骑》、《艳阳天》是从同学那儿借来的,但他如获至宝。 中学毕业后,他考入张北师范读书。
1987年从张北师范毕业后回家乡白土夭乡中学教书,两年后到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进修,1992年毕业后到沽源县四中任教。胡学文的小说创作始于沽源县四中教书期间,处女作《骑驴看唱本》发表于《长城文艺》1995年第1期。
1997年调至沽源县教育局。
2000年后,胡学文的创作开始受到关注。
2002年因文学创作成绩突出调至张家口市文联工作。
2003年,成为中国作协会员。
2004年小说《麦子的盖头》入选2004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
2005年年初,时任中国作协副主席、省作协主席的铁凝于春节前夕慰问了张家口市作家,在座谈会上,她用“扎实的生活,诚实的写作”概括了胡学文所具有的文学品质。
2005年7月16日,铁凝主席召集我国当代多位知名文学评论家及省内有关专家、学者、教授、作家召开“胡学文小说创作研讨会”。 这样的高规格、这样阵容的专家队伍,专为张家口作者的创作进行研讨,对于张家口来说还是第一次,这是对胡学文文学创作一个高层面的肯定。
2005年11月,当选河北省第二届“十佳青年作家”。
2006年,调至河北省作协。
2007年 开始,连续获得《小说月报》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百花奖 。
2008年10月,获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
2008年12月, 当选河北省作协副主席。
2011年7月,胡学文来到尚义县大青沟镇担任镇长助理,半年时间,他多角度审视乡村,他走村串户,他听乡亲们的故事,获得认识和思考,在脚踏实地地行走。
2012年8月29日,在第19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河北出版传媒集团以签约形式重点推出“河北四侠”,胡学文位列四侠之首。
2014年8月11日,以鲁迅先生名字命名的、我国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鲁迅文学奖的获奖名单上第一次有了张家口人的名字。胡学文,在中篇小说《从正午开始的黄昏》中,以对人的深度关怀,对生存的严肃思考,将思索的笔墨穿越幽暗的现实,直接抵达生命和灵魂层面,显示出对生活的独特领悟,当之无愧地荣膺本届鲁迅文学奖。
2015年5月,胡学文长篇小说《红月亮》获第二届鲁彦周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