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推荐 » 阅读理解小说

阅读理解小说

发布时间: 2025-05-09 04:49:01

① 拉车的阅读理解

拉车的阅读理解具体示例如下:

1、背景介绍

小说《拉车的》,是一部描写城市底层生活的小说,作者通过对主人公小马形象的刻画,展现了现代社会中底层群体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小说出版于20世纪末,以北京为背景,通过小马这个拉车夫的生活经历,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和人性的复杂面貌。

2、内容概述

小说主要讲述了小马这个拉车夫的一生。小马是一个普通的城市拉车夫,他以拉车为生,过着贫困而艰辛的生活。然而,他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生活波折后,小马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一名出租车司机。

象征意义,小说中的拉车代表着底层群体的生活状态和命运。小马作为拉车夫,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实现了梦想,成为了一名出租车司机,象征着底层群体通过努力可以改变命运。

5、阅读启示

积极面对生活,《拉车的》展示了小马在困境中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启示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勇敢地面对挑战。

珍惜友情与爱情,小说中刘老板和小红的友情与爱情故事告诉我们,在困难时期相互扶持、信任与关爱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珍惜身边的朋友和爱人,共同度过人生的风雨岁月。

② 语文阅读理解小说中,有些题会问你某个事物,物品在全文起什么作用。比如:在《羚羊木雕》一文中,羚羊木

这类题形式都是一样的,高考人家给分都是踩点得分,所以分点很重要。
“这种题该怎么分析(10分),答题公式是什么(10分)?借着实例帮我分析一下(10分),不要只说实例!踩点给分!”是什么意思啊,哪有那么多十分的啊。

如果只是谈作用,你可以结合文章分析,这篇文章我读过,羚羊雕木在文中频繁出现,你可以说:羚羊雕木是本文的线索(这是第一点);羚羊雕木在故事情节中起着很重要的角色,你可以说:羚羊雕木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这是第二点);最后“我”把羚羊雕木要了回来,这个是一个转折的地方,你可以说:羚羊雕木为后面“我”的转变埋下了伏笔。(这是第三点)
一般分点谈作用,三点应该足够了。具体得看文章而异。
毕竟我也是过来人,如果你想学好语文,我可以把我学到的语文方法告诉你。你有什么不会的也可以问我,尽力吧!!!

③ 《锁》阅读答案

(1.由于老张出门倒水无意间锁上房门,随后在大姑的搓动下找来了曾因盗窃入狱的李小川开锁,开锁后,大姑和老张同换双保险锁的故事。)
2、通过这篇小说,作者要提醒人们的是( A )(2分)
A.请给改邪归正的失足青年起码的信任。
B.不要希求人们会真正相信失足青年。
C.请理解改邪归正的失足青年的上进愿望。
D.不要苛求失过足的青年言行完美无缺。
3、小说两次写到大姑“眨眼”,两次眨眼,各有用意。请分别有文中找出句子来说明大姑眨眼的用意。
第一次眨眼的用意: 表示大姑想到了帮老张开门的方法。
第二次眨眼的用: 是用眼神向大家示意小川的手法熟练,暗指小川不光彩的过去。
4、锁撬开后,“一片说不清是什么意思的‘啧啧’声从人们口里发出来。”根据小说的内容,“说不清的意思”实际上可以分析出几种来,请你谈谈两种理解。
(1)惊讶确实了不起一会功夫就开锁了
(2)不愧是曾经做过盗窃犯入过狱的人,包含了一种蔑视心态
5、小说倒数第2段,“我似乎觉得,我的心也在滴血”中“也”字在此有何含义?
我为大姑的这种行为感到心痛不仅要在众人面前重新揭起李小川的伤疤而且说话言辞不屑,充满了侮辱和蔑视,让人愤恨;众人对小川的改过自新熟视无睹,而去猜疑对方,更让人痛心
6、文中括号处省略了描写小川此刻的心理活动的话,请在下面横线上补写出来。
“我虽然以前干过违法的事情,但是我既然出来了,你们也应该相信我改了!希望你们不要总是拿一个人的过去来评判一个人,人是可以改变的!”
或者
唉当着众人的面,我是开还是不开呢?要是开了,别人会怎么想我?要是不开,又显得自己缺乏热心,况且这么多人都在求我帮忙。算了,豁出去了……
7、小说以“锁”为题有何意义?
.“锁”是全文的线索,不但是现实的锁,更是内心的锁,锁有双关意义网络地图

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网络地图最新数据为准。

④ 求欧亨利短篇小说《二十年以后》的阅读理解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鲍勃对警察说“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表现了他在和老友见面前的愉快心情。
B.鲍勃说“这些年来,我一直不得不东奔西跑”,反映出他负罪在逃的窘迫之状。
C.鲍勃给警察讲述他和朋友约会的缘起,是为了缓解他害怕被逮捕的紧张心理。
D.高个子男子担心鲍勃很快认出他不是吉米,便把衣领向上翻着,盖到耳朵。
E.鲍勃读便条时微微颤抖,表现了他当时惊愕、恐慌、尴尬等复杂的内心活动。
答案A C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
2.小说两次写到“一陈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6分)
答案1第一次,烘托环境,展开情节;2第二次,渲染气氛,转换情节。
第每答对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
3.小说中的鲍勃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1重视友情,信守诺言;2乐观开朗,心直口快;3企图逃避法律。
每答对一点给2分
4.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8分)
答案1鲍勃值得同情,因为他重情守信;2鲍勃罪有应得,因为他是通缉犯;3吉米忠于职守,因为他不徇私情;4吉米背叛了友谊,因为他抓捕了朋友。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四点中的任何一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给6分。

⑤ 一篇外国小说(短篇)名称,阅读理解

篇名:等着的轿车 体裁:小小说 作者:欧·亨利 黄昏来临了,身穿灰色衣服的姑娘又来到了小公园的那个安静的角落,坐在一张长椅子上开始读书。她的脸看起来很秀气,那件灰色衣服却是普普通通的。前一天也是这个时候来到这里,再前一天也是如此,有个小伙子知道这些情况。 这个小伙子慢慢地靠近她。就在这时,姑娘手中的书滑到了地上。小伙子顺势捡起书,有礼貌地递了过去,随便地讲了几句关于天气的寒暄话,就静静地站在一旁。 姑娘看了一眼小伙子简朴的衣着,一张并不引人注目的普普通通的脸。 “如果你愿意,就请坐吧。”她深沉地低声说,“光线太暗了,无法看书,我现在想聊聊天儿。” “你知道吗?”他说,“你是我一生中见到的最漂亮的姑娘。昨天我就见到你了。” “不论你是谁,”姑娘冷冰冰地说,“你得记住,我是一位小姐。” “实在冒昧,”小伙子说,“都是我的不是。你也不知道——我的意思是公园里有这么多的姑娘,你也知道——当然,你不知道,但是……” “换个话题谈谈吧。当然,我知道了。讲讲这些来往的游客吧,他们去哪儿?为什么那么匆忙?他们感到幸福吗?” 小伙子一时还没搞清, 自己究竟应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我所以到这里来坐,只是因为我能接近这么众多的游客。我跟你讲话,是因为我想找一个天性善良的人,一个没有铜臭、不是唯利是图的人聊聊。你不知道我是多么厌恶钱哪——钱,钱,钱!我讨厌我周围的那些男人。我不喜欢自得其乐,看不上珍珠宝石,也懒得游山玩水。” “我可总是这么认为,”小伙子说,“钱是个好东西。” “当你有了成百万块钱,你就可以兜风、看戏、跳舞、赴宴。可我对这一切腻透了!”姑娘回答。 小伙子很有兴趣地看着姑娘。 他说:“我可很喜欢研究和探听富人们的生活。” “有时候,”姑娘继续说,“我想,如果我要恋爱的话,就要爱一个普通的小伙子。——你的职业是什么?” “我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但是我希望我能在这个世界上出人头地。你刚才说的当真是这个意思:你会爱上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当然啦!”她回答。 “我在饭店工作。”小伙子说。姑娘心里一惊,问道:“该不会是个跑堂儿的吧?” “我就是这个饭店的出纳员,你看见那里耀眼的有‘饭店’两字的霓虹灯招牌了吗?” 姑娘看了看手表,站起身来问:“你怎么不上班!” “我上夜班。”小伙子答道,“离上班时间还有一小时呢!我能再见到你吗?” “不知道,也许可以。我得马上走了。哦,今晚我要去赴宴,还有一个音乐会呢。你进来时,可能看到公园门口有一辆白色小轿车吧?” “是的,我看到了。”小伙子回答。 “我正是坐这辆车来的,司机正在等我呢,再见!” “现在天已黑了,”小伙子说,“这公园里坏人太多,要不要我送你上小轿车。” “你还是在长凳上坐十分钟再走吧。”说完,姑娘就朝着公园大门走去。小伙子盯着姑娘漂亮的身影,然后起身跟在她的后面。 姑娘走到公园大门口,转过头看了一眼那辆小轿车,就走了过去。她横穿马路,走进那个有耀眼的“饭店”两字的霓虹灯招牌的饭店。店里的出纳柜台上一个红头发姑娘看见她来了,就离开了座位,这位身穿灰色衣服的姑娘就接替了红头发姑娘的工作。 小伙子把手插进口袋,在街上慢慢地踱着。然后,他走近那辆轿车,钻了进去,对司机说:“去夜总会,亨利。”

⑥ 小说《会说话的鸟儿》阅读题答案

一、《会“说话”的鸟儿》原文:

①人们常说:“人有人言,鸟有鸟语”,那么,鸟类真的会“说话” 吗?
②动物一般都有模仿能力,特别是模仿能力比较高一些的鸣禽,常常能模仿不同的声音,并且能与它们所模仿声音条件、地点、时间及不同的个体联系起来。它们甚至能学人“说话”。
③曾经有一只鹦鹉,当它看到主人拿起水瓶时,就学水流的“哗啦”声;当它看到蜜蜂飞到房间里,就发出蜜蜂飞行时的“嗡嗡”声;当它听到敲门声时,就会大喊“请进来”。
④这是不是说这只鹦鹉就会“说话”了呢?其实不然,鹦鹉的这些反应都是无意识产生的,是看见一件东西后对某种声音所起的条件反射。例如人们在训练一只鹦鹉时,把敲门与“请进来”二者的声音联系在一起刺激鹦鹉,鹦鹉便把这些信号储存起来,经过反复刺激,就会形成条件反射。因此只要当它听到敲门声,接着就会大喊“请进来”。但有时外面在敲木板,它也会大喊“请进来”。
⑤由此可见,如果说这就是鹦鹉在“说话”,那就不确切了。因为人类的讲话是从后天中学得的,而鸟类的生活姿态、鸣叫、表情基本上都是一致的,是先天而得。它们的学舌,也只有在饲养的情况下,经人训练才能学会,而且都是无意识的。
⑥除了鹦鹉之外,百灵、八哥和鹩哥等也能学人“说话”。
⑦鹦鹉在鸟类中属于鹦形目,鹦鹉科。鹦鹉种类很多,世界上已知有300多种。鹦鹉有短而长的嘴,上嘴弯如钩,钩内有锉状构造,最适于钳破种子。而八哥和鹩哥是表兄弟,在鸟类中同属于雀形目,椋鸟科。
⑧八哥全身羽毛黑色,两翅和尾端点缀白色,展翅飞行时,从下面看,两面的翅膀刚好像“八”字,故得名八哥。八哥鸣声嘹亮,略具音韵,有时会变得沙哑。在野外喜欢结群觅食,爱吃昆虫和野果,是农业益鸟,也是分布于华南和西南一带最常见的留鸟,遍布平原村庄、田园和山林。八哥食性杂,不畏人,容易养,又会学舌,爱唱歌,是江南一带人喜欢养的笼鸟。
⑨总以为巧嘴学舌的仅是八哥和鹦鹉,实际上,鹩哥才是最善于学人语的一种鸟类。一只年轻的鹩哥,只需要一星期就能学会一句话。同时,它也是出色的歌唱家,鸣声嘹亮而且富于音韵,能发出各种有旋律和音调的声音,从低而粗的咯咯声至轻快如铃的吹哨声。它还能模仿杜鹃的叫声。它不但会学声,还会学调。如它学尖脆的女声和浑厚男声时,口齿清楚,惟妙惟肖。诗人白居易赞它:“耳聪心慧舌端巧,鸟语人言无不通。”
(选自2007年《科学之友》第19期,王艳坤/文)

二、阅读题答案:

(1)鹦鹉、百灵、八哥和鹩哥等鸟类真的会“说话”吗?为什么?
答:不能。鸟类的鸣叫,是先天而得,它们的学舌是在饲养的情况下,经人训练才能学会,是一种无意识行为。

(2)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答: 举例子。通过列举事例,说明鹦鹉并不是真的会“说话”,鹦鹉的反应只是条件反射,一种无意识行为。

(3)第⑤段运用了从( )到( )的逻辑说明顺序。
答:果,因。(或结果,原因。)

(4)第⑧段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八哥这种鸟类的?
答:外形、鸣声、生活习性、分布等。

(5)第⑨段引用白居易的诗句起何作用?
答:生动说明了鹩哥是最善于学人语的一种鸟类,使说明语言变得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

(6)语段中多处运用了过渡句(段),试找出一处,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答:示例:总以为巧嘴学舌的仅是八哥和鹦鹉,实际上,鹩哥才是最善于学人语的一种鸟类。该句在上下文结构中起承上启下(或过渡)作用。“总以为巧嘴学舌的仅是八哥和鹦鹉”是承接上面内容;“鹩哥才是最善于学人语的一种鸟类”领起下文。

(7)第②段“动物一般..都有模仿能力”中的“一般”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不能。“一般”表明大多数动物具有模仿能力。如果删去,就变成所有动物都具有模仿能力,与客观事实不相符,表达不准确。

热点内容
男主市军官或从政的言情小说 发布:2025-08-27 03:41:32 浏览:498
虐心的言情完结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8-27 03:40:13 浏览:83
超人小说阅读答案 发布:2025-08-27 03:36:36 浏览:779
百度小说阅读评分 发布:2025-08-27 03:31:30 浏览:292
红袖小说推荐公主 发布:2025-08-27 03:15:32 浏览:757
短片出版言情小说 发布:2025-08-27 03:15:32 浏览:669
2015好看的恐怖小说 发布:2025-08-27 03:07:09 浏览:633
好看的小说网盘分享 发布:2025-08-27 03:07:05 浏览:6
阴后小说免费 发布:2025-08-27 02:46:01 浏览:61
最近好看的小说情节好的 发布:2025-08-27 02:28:51 浏览: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