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好的纪实小说推荐
1墓畔回忆录(墓中回忆录)- 夏多布里昂
2 时光中的时光:塔可夫斯基日记(1970—1986)- [苏]安德烈·塔可
3达夫游记- 郁达夫
4绞刑架下的报告- 伏契克
5徐霞客游记- 徐弘祖
6我的前半生(上)我的前半生(下)- 爱新觉罗·溥仪
7人生不过如此- 林语堂
8智利地震- (德国) 克莱斯特
9准风月谈- 鲁迅
10奥斯特洛夫斯基- 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
11彼得大帝传略- (苏) 尼·伊·帕
B. 天涯最好看的纪实文有哪些
天涯最好看的纪实文章推荐:
《写下些回忆》来自天涯。
这个印象太深了,沈芳对景明无条件的包容与爱,真的是无私的,两人千回百转,最终也算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六年的等待我们终于迎来了幸福》来自天涯。
写文写了九年,现在还在记录。末末和YEN从校园到最终结婚,舍友六人买房子都买到一起,双方父母都处成了好亲家,事业爱情友情,太完满了。
《风城奇缘》来自天涯。
这个异国恋看的我心一抽一抽的。
《无关TP的故事》来自豆瓣天空组。
局长强势的爱,还有无数action movie。
《上海往事》她们相爱颇深 却相知不深,文风和她们的情感一样,隐忍克制。
《美国十年》这个也是天空组的一个贴子,当时在组里轰动一时。
《她是即将回国的研究生,我是喜欢了她6年的老师,再见是同事》来自天涯
老师和学生相互喜欢,最终被家人接受。老师文笔很好。
其他类型的文章推荐:
《爱在泉城》来自天涯。
我特别喜欢小新的性格,她们的爱情真的好纯粹,后面的出柜也是非常艰难曲折,最终也是柳暗花明。
《记录经历了直婚后的自己》来自天空组。
这应该算是一个记录贴,坚持自我,毫不妥协,与自我和解,经历风雨依然选择相信爱情,最终也收获爱情,当你穿越了暴风雨你就不再是原来那个人。
C. 有关红军长征的书
1、《红星照耀中国长征篇》
作者:埃德加·斯诺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2、《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一本记述20世纪30年代中共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面临绝境,被迫转移,历经艰难险阻,终于脱离险境的纪实性文学作品。由美国作家、全美作家协会主席哈里森·埃文斯·索尔兹伯里于1986年写成,三年后被译成中文在中国大陆出版发行。
这本关于长征的书自一九八五年十月在美国出版以来,在很短时间里就拥有为数众多的读者,该书还在欧洲和亚洲的主要国家及许多小国翻印出版。那些从未阅读过红军壮丽史诗的人们,现在可以从这本书中开始了解那些为中国革命事业不惜牺牲的男男女女的品质。
他们将从这里开始知道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一场生存大博弈。他们仅仅从统计数值中就可以明白红军所作出的牺牲有多么重大—一九三四年十月,八万六千名男女从江西出发,到一九三五年十月,毛泽东率领的第一方面军抵达陕北时,其麾下只剩下大约六千人。
3、《长征风云》
作者:赵蔚
这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它将对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这一伟大壮举进行正面的全景式的描写,以展现长征的历史风貌。
历史背景为一九三四年夏秋之际,国民党南京政权对中央苏区发动空前规模的第五次“围剿”,在左倾教条主义路线的统治下,红军失利,被迫放弃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作品以中共驻莫斯科代表团派信使归国传达国际指示为序幕,真实生动地反映出长征前国际国内的风云变化和党内军内复杂激烈的斗争。
4、《长征行》
作者:石仲泉
红军长征是中华民族史和世界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著名学者石仲泉的《长征行》告诉您:历史,不能遗忘,也不容遗忘。70年前长征擎起的熊熊的革命火炬,没有随着长征结束而熄灭,它一直在中国人民的心中炽烈地燃烧着,随着历史的发展将会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本书记述了沿途的民风习俗、礼仪服饰、饮食特产等,汇集了大量第一手珍贵图片。
5、《金沙江的记忆:红军长征过云南纪实 》
作者:史石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为重温长征历史、弘扬长征精神,云南人民出版社日前推出了《金沙江的记忆——红军长征过云南纪实》一书。
以实录笔法逼真地再现长征这段历史是该书特色,作战双方将领的回忆文章、作战指示及电文,外国记者的实地报道等,都能让我们以亲历者的视角充分领略战争的全景和细节,感受战争的紧迫和真实。穿插全书的60多幅图片,不仅有珍贵的史料价值,也让读者更形象地了解历史。
以图文并茂形式重现了红军长征过云南这一史实,并由五个相关的附录从不同侧面丰富、补充了这一伟大行动的史料。
该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红军将领回忆长征过云南的文章;第二部分为5个附录,包括外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和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有关红军长征过云南的报道,当年红军所过之地民众对红军的回忆,当时在云南围堵红军的国民党将领的记述资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