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推荐 » 小说阅读评课材料

小说阅读评课材料

发布时间: 2021-07-16 17:11:50

❶ 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评课稿

怎样才能提高小学语文的阅读能力?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字词句训练。 读课文要读准字音,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要与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应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有的词语一读就懂,不需要讲解。有的词语稍作比较;学生就理解了。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哪里?重点应引导学生说,也就口头运用。第五册《晨读》中有一句“现在,他们已经懂得珍惜时间,用功读书。”句子的意思学生不难理解,重点词“珍惜”让学生查字典理解回答,再让学生比较“珍惜”和“爱惜”让学生查字典理解回答,再让学生比较“珍惜”和“爱惜”“珍重”有什么异同,然后让学生用“珍惜”一词口头造句。有的说:“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刻苦学习。”有的说:“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学好本领,将来更好地建设祖国。”……通过说话,既加深了词语的理解,又对学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为了是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祖国丰富的语言,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课文中词语、句式变换说法。如《精彩的马戏》最后一句:“马戏团的叔叔阿姨们真有办法,能让动物听从人的指挥。”教师启发学生:“如果你们看了这精彩的马戏,会怎么想,谁能说一说呢?”有的说:“啊!这么精彩的马戏,多好看呀!叔叔阿姨们能把动物训练得这么听话,表演出这么精彩的绝技,真不简单!”……这就大大地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 二、培养阅读能力要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 小学语文教学往往只相信学生。以为学生什么都不懂,课文的理解全靠教师的讲解。甚至学生已弄懂了的,也是一句一句地讲。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不浓了,抑制了学生积极性,学生只是听,被动地接受,阅读能力怎么能得到培养呢?其实有的课文,或者有的段、句读读就懂了,不需要教师多讲。如《富饶的西沙群岛》,形容海水种种色彩的:“有深蓝的、淡青的、绿的、淡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地交错着,五光十色,异常美丽。”形容珊瑚的:“有的象绽开的花朵,有的象美丽的鹿角。海参……大龙虾……”学生一读就懂了而且读得有声有色,津津有味。比教师一味的分析讲解,实际效果要好得多。 学生阅读能力能反映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如果课文中的词语、句段意思不太懂,学生读起来必然不流畅;如果意思领会不正确,阅读时的语调、感情就不恰当、不自如。因此,我们要深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难点在哪里,只要找上、中、下层生分别读一读课文,就能知道学生的实际。只有了解学生实际,才能有的放 进行教学。有些课文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学生一定难以理解。如第六册《沙漠里的“船”》,由于生活环境不同的关系,学生对于沙漠、骆驼的情况知道得很少,如何让学生理解呢?教师可放投影水中航行的船,卦一副一匹骆驼站在沙漠里的图,通过两幅图的比较,让学生理解“船”是指骆驼,是沙漠里的交通工具,所以人们把它叫作沙漠里的“船”。然后教师提出骆驼为什么能在沙漠里生活?它有什么特点?它如何适应沙漠而生活?有什么作用?骆驼的“特点—本领—用途“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读议。这样通过思维训练,逐渐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教学方法不应该是千篇一律的。而是看课文内容,看学生的实际水平,该讲的讲,该读的读,该练的练,该做的做。教师要大胆相信学生的理解能力,相信他们通过读、练、议能掌握相当部分的内容,教师的精力集中到学生不易掌握的那些方面去,探索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三、培养阅读能力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阅读教学中,只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我们要通过一篇一篇课文教学使学生学到阅读知识的方法,形成阅读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有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词义不懂的,查查字典。真正不能解决的,老师帮助解决。教学中,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如句子、某一自然段、某些内容等)提出来。有的时候,学生确实提不出来,教师就问他们某句话,某个意思懂不懂。这样让学生逐步养成阅读课文时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且提出问题来的良好习惯。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尽可能启发他们互相解答。他们确实解决不了的,才由教师讲解。 学生一经起启发,积极性就高起来,认真读书,主动发现的问题也多起来了。学生的求知欲强了学习兴趣也深了。如教学《我的弟弟“小萝卜头”》一课时,

❷ 三年级语文句型转换总复习 评课稿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集锦(一) 一、反问句与陈述句 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一)反问句变陈述句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练习: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反问句变陈述句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 第一步与第三步正好相反,第二步一样。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练习: 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 1、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李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缩句 1、要知道写的是什么。 2、表示时间、地点、数量、方向、环境、修饰词语(的、地、得前面的词语)都可以缩去。3、缩句后变成:“名词+动词+名词”或“名词+动词”。练习: 1、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红四团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汽轮发电机厂的工人师傅把一台台进口钻机熟练地安装好了。________________4、语文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小红帽打败大灰狼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四、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一)成分残缺 1、春天来了,越来越来暖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洒在沙滩上,沙滩上一片银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学了《爱迪生》这一课受到了教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成分赘余 1、联欢会上,他首先第一个走上台表演节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奶奶的菜园里种了茄子、西红柿、黄瓜和蔬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经常阅读、看科幻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松鼠喜欢把窝搭在高大的大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表意不明 1、李红有时候经常和张明在一起打球。2、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人主张接受,有人主张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公益活动,只有张刚没有参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搭配不当 1、今天联欢会上的音乐和舞蹈真好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很喜欢参加自然博物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战士们冒着倾盆大雨和泥泞的小路前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战斗正在热烈地进行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语序不当 1、我们学校师生全体去参观科技馆。2、王丽在演唱会上唱了优美的一支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术和音乐这两门功课对我很感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李华被同学们一定评为三好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学校把“学雷锋积极分子”的名单已经公布出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他很果断,从来不听别人的意见。今天的家庭作业是读二遍课文和四道数学题。 星期天,我们来到刚建成的、崭新的儿童公园。这家电冰箱厂生产的冰箱质量一年比一年进步。 6、一面面鲜艳的红旗,在和暖的春风中迎风飘扬。 7、全国各地给灾区人民运去了大批的药品、食品、面包和衣服 8、多读课外书,可以使我们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9、刘小刚第一次出席市里举行的作文竞赛,他心里既高兴又紧张。 10、因为别人的意见不一定全对,我们所以要虚心听取。 六、把下列句子分别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1)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迷住了我。 (2)大风卷起的尘土遮住了我的视线。 (3)经过一千多次的试验,爱迪生终于找到了适合做灯丝的材料。

❸ 阅读指导课的评课标准�1�3

(一)着力于学生的基础素质

语文学科首先应该着眼于人,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应该从语文与人的发展关系的角度,考虑语文学科在素质教育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在学生的语文基础素质方面,新课标强化了以下构成因素:1.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2.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3.良好的语感、丰富的语言积累和文化底蕴;4.良好的语文学习态度、习惯和方法。为了强化这些因素,大纲从“教学目的”开始,做了大量的努力。同时,在某些方面也适当降低了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明确要求不背词语解释和段落大意,要求背诵优秀诗文,并且作了量的规定,推荐了部分背诵篇目。

2.降低阅读教学中“分析”的要求。比如,原来要求小学生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概括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了解词与句、句与句、句与段、段与段、段与篇之间的联系等。现在则要求“对阅读有浓厚兴趣,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的一些方法,注意积累语言材料”。初中减少了语文基础知识的分量,必要的语法、修辞知识只作为常识介绍。

3.对考试作了一些限制。降低难度的意义不只在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更重要的在于按照语文教育的规律办事,从学生的发展出发,着力于学生的基础素质。把不必要的要求降下来,把该增加的要求加上去,既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又为学生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

(二)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人文素养的一部分,语文课程还承担着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任务。大纲修订版正是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全面提高人文素养,为学生打好人生的底色。这包括以下几点。1.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2.科学的思想方法和思维品质。3.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对于文道关系的处理,大纲强调潜移默化和熏陶感染,突出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强调思想道德教育、审美教育是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情感的渠道,通过长期的熏陶和浸染,达到提升道德、人格的目的。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是现代社会的要求,也是各个学科的共同责任。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并不亚于一些自然科学的学科。因此,大纲突出了以下几点:

1.提出了发展健康个性的要求。强调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要求,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提出语文评估要注重学生发展水平的评价。尊重个性,发展个性,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基础。大纲正是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提出以上要求。改变用一个模子培养人的做法,给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留下空间。

2.在继续重视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观察、记忆、思考、联想、想象能力的同时,大纲强调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倡鼓励有自己的见解和自由、有创意的表达。

3.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强调转变学习方式,把学生从被动压抑的状态下解放出来,让学生在主动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要求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使阅读的教学活动成为学生实践的过程。提倡自主阅读、自主写作;提倡课内课外打通,课堂教学活动化;提倡启发式、讨论式;鼓励研究性、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四)增强了现代意识

1.体现了时代精神。许多新的观念、新的理论、新的思想在大纲修订版中得到体现:终身教育、大众教育、学习化社会的思想,文明、合作、开放、进取等新的价值观念,还有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学等方面的一些新思想、新观念、新的研究成果等等。大纲修订版还要求课本选文要有时代气息,要以现代作品为主。

2.体现了信息化社会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阅读速度的量化指标;(2)略读、浏览的阅读方法;(3)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4)包括网上学习在内的多媒体的利用等等。

3.体现了开放社会的要求。大纲提出了“吸收人类进步文化”的要求。初中选文要求“兼顾外国作品”,在推荐的10部课外阅读书目中列出5部外国文学名著。这些都表现出了一种“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全球意识,增进国际理解,吸取全人类进步文化来塑造高素质的国民。

热点内容
沐绾绾的言情小说 发布:2025-09-19 17:29:06 浏览:408
新颖题材的小说言情 发布:2025-09-19 16:41:57 浏览:467
民国言情一对一小说 发布:2025-09-19 16:41:52 浏览:773
女追男的师生恋小说推荐 发布:2025-09-19 16:32:28 浏览:723
好看的黑白两道的小说 发布:2025-09-19 15:51:11 浏览:601
师娘的大肉蚌全文小说 发布:2025-09-19 15:48:49 浏览:450
小说阅读网孙子兵法 发布:2025-09-19 15:34:05 浏览:237
纯爱的高中校园小说 发布:2025-09-19 15:31:02 浏览:170
古言重生完结小说排行榜前十名 发布:2025-09-19 15:30:58 浏览:298
好看完结清穿小说 发布:2025-09-19 15:22:28 浏览: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