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中的亭榭名字
Ⅰ 小說中描寫古代宮殿的句子........急用........
宋起鳳《核工記》翻譯與賞析
全文翻譯:
我最小的弟弟得到了一枚桃核墜子,它長五分左右,橫寬四分。整個桃核正面和背面全是山,在山的低窪處插出一座城來,城牆垛子分明,可以計算數目,城頂有高樓,樓門大開,其中有人,像是打更的更夫,拿著鼓槌,好象不能忍受這寒冷的天氣一樣。靠近山腳有一座寺院,隱蔽著三棵古老的松樹。松樹下面開了兩扇門,可以打開和閉合。門裡面有一個和尚,側著耳朵專心致志地聽著外面的聲音,門半掩著,好象是等著誰應聲開門。把門大開,好象在請誰進去的樣子,以上兩種情況反復揣測沒有不合適的。松樹東面來了一個和尚,背著佛經匆忙地前行,好象是剛參加完佛教活動晚歸的人。對面的樹林里有一個小和尚,聽到了腳步聲急急忙忙地上前。桃核旁邊露出七級寶塔,距離河灘有半分遠。靠近河灘系著一條小船,在篷窗短船之間,有一個船客靠著茶幾在休憩,樣子好象快要睡醒了。船尾有一個小童,抱著爐在吹火,大概是燒水給客人泡茶喝吧!船靠岸的地方正對著寺院的背面,高處的土山上有敲鍾的閣樓蹲在那裡。敲鍾的人神色飛揚,怡然自得,是睡足了慢慢起身才這樣的啊。山頂月亮昏暗呈半圓形,夾雜著稀疏的星星有幾點。山下面則是波紋漲起來了,顯示出大潮要來的徵兆。整個桃墜的創意取自於唐朝張繼的「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的句子。
計算整個桃墜,共有七個人:分別是四個和尚,一個船客,一個小童,一個士兵。宮殿房屋器物用具共有九個:分別是:一座城,一座樓,一座寺院,一個寶塔,一條小舟,一個閣樓,一個爐灶,鍾和鼓各一個。景緻共有七處,分別是:山、水、林木、四塊河灘石頭,星星、月亮、三盞燈火。而人的活動例如傳遞更次,報知天亮,候門等人,夜晚歸來,靠著茶幾,燒制茶水,總共有六樣,各自神情態度都不相同,並且具有其愁眉苦臉、畏懼嚴寒、凝聚神思各種神態,都一一模仿得很像。
佛語說:「容納高山於芥菜子,大概說的就是這吧!」
賞析:
唐代詩人張繼有一首飲譽古今的七絕《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詩中描寫了姑蘇城外楓橋和寒山寺深秋冷落的自然景色,表現出一種寂寞的情調,渲染了作者旅途的孤愁情懷,而《核工記》所記桃核工藝品的微雕世界則是此詩意境的具體化、形象化,並賦予其豐富的內涵。全文運用對比手法,從不同角度,顯示出雕刻者技藝的精湛和雕刻藝術的精巧。
首先,桃墜形體之小與雕刻人、物、景、人事之多形成對比,突出「奇巧」。桃墜「長五分許,橫廣四分」說明桃墜體積之小,顯示了桃墜工藝品的精巧。結尾「計人凡七:僧四,客一,童一……隱幾,煎茶,統為六。」眾多人、物、景、人事都是雕刻在
「長五分許,橫廣四分」的桃墜上,這種對比充分說明了桃墜的巧奪天工。
其次,人物神態之活與情態之細形成對比,突出桃墜之「妙」。作品寫更夫「若寒凍不勝者」的神態和情態,渲染了深秋冷落的自然景色;又如寫寒山寺「戶內一僧」則是「側首傾聽」,「松下東來一衲」又是「負卷帙踉蹌行」,而舟尾小童是「擁爐噓火」,鍾閣叩鍾者是「貌爽爽自得,睡足徐興乃爾」。以上這些描寫,既有粗線條的勾勒,又把人物最微妙的情態描述出來了。避免了枯淡,使文章顯得生動感人。人物的神態和情態在特定的環境中,達到了高度的和諧美,突出了桃墜之妙。
第三,意境深邃與文字淺顯形成對比,突出桃墜作品之美。桃墜「長五分許,橫廣四分」,上刻人、物、景、人事,文章描述文字雖淺顯,卻富有詩情畫意。本文中,桃墜雕刻的重心凝聚在兩處:一是寒山寺,一是小舟,扣住了詩的題意。先看寒山寺,依傍山麓,古松掩蔽。房門虛掩,一僧於屋內側首傾聽。他是聽松濤聲,還是聽潮漲聲?都不是。他是傾聽人的足音,在等人。這樣,僧的焦急之心不言而喻。這由「松外東來一衲,負卷帙踉蹌行,若為佛事夜歸者。對林一小陀,似聞足音僕僕前」可知。在這深夜中,「踉蹌行」、「僕僕前」正說明事情非同一般。再看另一個畫面:「近灘維一小舟。篷窗短舷間,有客憑幾假寐,形若漸寤然。舟尾一小童,擁爐噓火蓋供客茗飲」。寫客伏在小桌上小睡,像是要醒來的樣子,點明了行客心事重重,揭示了行客愁悶落寞的情懷,以至於夜半三更,難以安眠。而殘月半彎,疏星數點,潮聲陣陣,無疑又為行客添了幾多愁緒。這樣,文中所介紹桃墜微雕世界的兩個主要畫面,都突出了一個「愁」字,完美地完成了詩的意境的體現。這些描寫,用筆經濟、簡練,文字淺顯,卻包含著豐富的內容,給人以親切自然之感。
Ⅱ 紅樓夢大觀園各院的名字
大觀園:怡紅院,瀟湘館,蘅蕪苑,稻香村,秋爽齋,蓼風軒,紫菱洲,櫳翠庵等。
怡紅院: 大觀園中最雍容華貴、富麗堂皇的院落,是別號絳洞花主、富貴閑人,綽號無事忙的賈寶玉的住所,是西方靈河岸上赤瑕宮神瑛侍者在凡間投胎的「花柳繁華之地,富貴溫柔之鄉」。 地名隱意:遺紅怨。
瀟湘館: 散寄之居曰「館」,可以通別居者。今書房亦稱「館」,客舍為「假館」。從其名稱上就能看出這是一處帶有江南情調的客舍,是林黛玉客居榮國府的住所。 地名隱意:消香館 。
蘅蕪苑: 「苑」,帝王之院囿。而大觀園這座以「苑」命名的院落,則是以各種香草仙藤而著稱,是薛寶釵的住所。 地名隱意:恨無緣。李紈青春守寡的住所。
綴錦樓(紫菱洲): 重屋曰「樓」,紫菱洲為綴錦樓所處的位置,為賈迎春在園中的住處。
(2)小說中的亭榭名字擴展閱讀:
大觀園是與寧國府、榮國府鼎足並立的情之堡壘,象徵正邪兩賦派的精神家園。大觀園外圍的正邪兩賦有情人,如賈母、寶琴、劉姥姥、賈芸、賈薔、北靜王、秦鍾、紅樓五俠等,他們與大觀園同樣心有靈犀一點通,他們的心性易地則同。大觀園是他們心中共同的聖地。
大觀園是為元春省親而興建的。在小說敘事體系內,它已具備了一半皇家園林血統,又成為元春命運的晴雨表,無形中關乎賈府家族命運。是以起造大觀園必須在長房寧國府原有的會芳園基址上加以擴建,園中又有一座象徵賈府祖脈的大主山。
《紅樓夢》,中國古代章回體長篇小說,又名《石頭記》等,被列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認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富貴公子賈寶玉為視角。
描繪了一批舉止見識出於須眉之上的閨閣佳人的人生百態,展現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劇美,可以說是一部從各個角度展現女性美的史詩。
Ⅲ 金庸小說好聽的地名
1. 星宿海
2. 天山靈鷲宮
3. 桃花島
4. 斷腸崖
5. 絕情谷
6. 襄陽
7. 煙雨樓
8. 風陵渡
9. 光明頂
10. 無量山
11. 終南山
12. 黑木崖
13. 白衣庵
14. 白雲庵
15. 白雲寺
16. 保華殿
17. 寶月樓
18. 抱子岩
19. 北帝廟
20. 北邙山
21. 碧磷洞
22. 碧螺山
23. 碧桃居
24. 冰火島
25. 豺狼谷
26. 參合庄
27. 禪智寺
28. 暢春樓
29. 程家集
30. 赤霞庄
31. 重陽宮
32. 慈寧宮
33. 翠寒堂
34. 翠屏山
35. 翠微亭
36. 翠岩峰
37. 赤套渡
38. 大勝關
39. 大樹堡
40. 大智島
41. 倒馬坪
42. 得勝山
43. 釣魚島
44. 斷腸崖
45. 惡虎溝
46. 法華寺
47. 法慧寺
48. 風陵渡
49. 楓葉庄
50. 翡翠池
51. 佛光寺
52. 福建宮
53. 古佛寺
54. 掛耳峰
55. 歸雲庄
56. 哈爾撒山
57. 郝家莊
58. 荷塘村
59. 盧家莊
60. 鹿鼎山
61. 陸家莊
62. 綠柳山莊
63. 綠竹林
64. 亂石寨
65. 馬跡山
66. 曼陀山莊
67. 彌勒廟
68. 妙相庵
69. 明霞島
70. 鳴玉坊
71. 憫忠寺
72. 摩天崖
73. 莫厘峰
74. 沐王府
75. 拈花寺
76. 寧壽宮
77. 牛家村
78. 皮島
79. 縹緲峰
80. 平陽寨
81. 菩提院
82. 普光寺
83. 普濟寺
84. 千柳庄
85. 乾清宮
86. 潛龍堂
87. 青風閣
88. 青龍灘
89. 青陽觀
90. 清靜庵
91. 清涼寺
92. 清音洞
93. 情花坳
94. 琴韻小築
95. 慶壽寺
96. 群玉院
97. 日精峰
98. 柔情院
99. 三斗坪
100. 三光余歲鄭寺
101. 三聖庵
102. 三聖坳
103. 三休台
104. 殺豹崗
105. 莎夢坪
106. 山蓀亭
107. 善人渡
108. 商家豎頌堡
109. 賞心樓
110. 尚膳監
111. 蛇島
112. 舍利院
113. 捨身崖
114. 身戒寺
115. 聖峰嶂
116. 石佛廟
117. 試劍亭
118. 思過崖
119. 松風觀
120. 松韶關
121. 神蛇閣
122. 壽康宮
123. 雙鳳驛
124. 雙塔堡
125. 水仙庄
126. 水樂洞
127. 台麓寺
128. 潭頭鋪
129. 彈指峰
130. 唐努山
131. 桃花坪
132. 桃花島
133. 體元殿
134. 天聾地啞谷
135. 天龍寺
136. 天琴峽
137. 天聲峽
138. 鐵膽庄
139. 鐵佛寺
140. 鐵琴居
141. 鐵掌峰
142. 聽香水榭
143. 通吃島
144. 通元谷
145. 銅瓦廂
146. 萬安寺
147. 萬劫谷
148. 萬妙山莊
149. 萬獸山莊
150. 王盤山
151. 望海峰
152. 問菊樓
153. 烏金峽
154. 烏蘭山
155. 烏鴉山
156. 無量山
157. 無相庵
158. 五霸崗
159. 五華宮
160. 西鐵門
161. 西玄門
162. 希夷匣
163. 蝦峙島
164. 俠客島
165. 仙愁峽
166. 仙都山
167. 仙福居
168. 湘妃廟
169. 香雪廳
170. 小鏡湖
171. 星星峽
172. 熊耳山
173. 懸空寺
174. 玄冥島
175. 玄穹寶殿
176. 玄素庄
177. 延慶寺
178. 演教寺
179. 燕子塢
180. 養性殿
181. 葯王院
182. 業斗峰
183. 一葦亭
184. 怡情院
185. 異娼廟
186. 英華殿
187. 湧泉寺
188. 永壽宮
189. 幽蘭澗
190. 有所不為軒
191. 佑聖宮
192. 佑聖觀
193. 雨花閣
194. 玉筆山莊
195. 玉壘峰
196.玉女祠
197. 玉清池
198. 玉虛洞
199. 玉虛觀
200. 鴛鴦湖
201. 沅陵
202. 月華峰
203. 雲錦樓
204. 雲棲寺
205. 朝陽峰
206. 趙王府
207. 正氣軒
208. 紫煙島
209. 醉仙樓
210. 坐忘峰
211. 證道院
212. 止觀寺
213. 鍾粹宮
214. 中嶽神廟
215. 中指峰
216. 種德堂
217. 朱武連環庄
218. 安住客棧
219. 八仙樓
220. 霸王莊
221. 白蘭院
222. 白龍堆
223. 白馬山莊
224. 白石山莊
225. 白雪齋
226. 白雲山莊
227. 百獸山莊
228. 半邊堂
229. 伴月山莊
230. 伴月小樓
231. 褒城
232. 福華軒
233. 寶石山
234. 寶倜塔
235. 寶雨堂
236. 寶珠山莊
237. 抱犢崗
238. 豹突山莊
239. 奔牛山
240. 筆霞庵
241. 筆霞山
242. 碧華軒
243. 碧龍院
244. 碧螺島
245. 碧水閣
246. 碧玉山莊
247. 蝙蝠島
248. 冰靈堡
249. 不歸谷
250. 不系